我在朝阳公园南侧,见到一位父亲,用柳条编了个帽子,站在原地,朝河对岸的儿子吼叫:“我给你编了帽子,你快过来!”我顺着他吼的方向望去,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正在捉蜻蜓。显然正是兴头上,并未理会父亲的喊声。父亲又吼起来了,比先前的更大,连喊:“你要不要?”男孩飞快地跑过来,抓过父亲手中的柳条帽,又跑到河对岸去了。看样子,男孩跑过来是不情愿的,父亲吃力不讨好,父亲为什么不能走过去,将柳条帽子送给儿子呢?

我家楼边的公园里,有这样的场景:奶奶牵着七八岁的孙女在林间散步。女孩松开奶奶的手,去抚摸树叶。奶奶大声喊:“不要跑,快回来!”紧走几步,把女孩拉回身边。女孩沉着小脸,默默地跟着奶奶走。奶奶不时与旁边的人聊天。奶奶为什么不能跟随女孩去抚摸树叶呢?到底是奶奶陪孙女玩,还是孙女陪奶奶散步聊天?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玩沙子,爷爷站在他几步远的地方,背着手看着他玩。母亲坐在十米远的地方,望着孩子玩。小孩孤零零地拨弄小沙子。爷爷和母亲为什么不同孩子一起玩沙子呢?

我身边一位奶奶带着约三岁的孙子,小男孩捧着皮球,站在那里不知怎么玩。奶奶拿过皮球,用力抛向空中,球落下来滚得远远的。男孩呆呆地,无动于衷。奶奶急了,喊他,“你为什么不拣,快来呀!”奶奶又抛了一次,男孩还是不动。我对奶奶说:“让我试试。”我拿着皮球,走到男孩面前一米多远处,面对他蹲下来,将皮球放在我两脚中间,轻轻地向男孩推去,球缓缓地滚动,男孩眼盯着球滚到他脚边,蹲下来摸球,学我的样子,两手把着球。我边打手势,边说:“把球滚到我这儿来。”他果真照我的样子,把球滚到我面前来了,虽然偏了一些。我和他来回滚了几次,成了好朋友,一起在树林里看蚂蚁搬家,绕着杨树捉迷藏。他一直没说话,却不时咯咯笑,很开心。

这位奶奶对我说:“你跟我孙子才见面,就这么熟,我天天带他,都没这么开心过。”我说:“你抛球,是按照你玩的方式,抛得太高,球速度太快,离他又远,他跟不上,我只是按照小孩子的方式跟他玩罢了。”

大人带孩子,孩子是主体,大人是为孩子服务的。所以,态势上,大人要向孩子靠拢,同他结为一体,参与其中。既不可分离开,各管各的。既不可分离开,各管各的。也不可让孩子向大人靠拢,按照大人的方式行事。如果这样,他们就没有童趣,也同大人隔着一座山。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同样上幼儿园,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


孩子的言行受家长影响,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同样上幼儿园,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

当孩子在幼儿园意外磕碰时

睿智型家长:

几十个孩子在一起打闹嬉戏,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就连我一人带一个孩子都难免会磕了碰了,何况是这么多孩子呢!

这些磕磕碰碰都是孩子童年的宝贵经历,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在磕碰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保护自己,学会了面对挫折,学会了勇敢面对生活。

结局:孩子学会有责任、有担当!

理智型家长:

没关系,我相信老师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责备也没有任何意义了,最重要的是要先安抚好孩子。

如果伤得比较重,与老师沟通,了解真相后寻找解决的办法。不能一味的责骂老师并将所有责任都推到老师头上,我相信老师爱着每一个孩子。

结局:孩子学会理解和宽容。

奇葩型家长:

我的孩子受伤了?你们怎么带孩子的?怎么这么不负责任?连个孩子都看不好,还当什么幼师?不行,我得找园长说说。

结局:孩子学会推脱责任,变得尖酸刻薄,社会交往能力也变弱。

当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时

睿智型家长: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是非常正常的,也许在前一分钟还在争抢打斗,下一分钟就手拉手玩到一起去了。我会适当放手让孩子去解决,让他学会应对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如果孩子解决不了,我再干预也不迟。

结局:孩子学会协调关系,解决冲突,保护自己。

理智型家长:

大多时候,孩子之间的打闹是无心的,但孩子被欺负,我会心疼。

我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孩子错了,我会让他主动道歉,让他明白打人是不对的;如果是其他小朋友错了,让他明白宽容原谅别人的过错是一种美德。我也会告诉孩子,当有人想打你时,可以大声呵斥:打人是不对的,你不可以打我!也可以尽快跑走,去告诉老师。

结局:孩子学会宽容,学会承担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奇葩家长:

我家孩子被谁的,快点给我站出来,看我怎么收拾你。有人打你,你就打他,狠狠的打他,下次他就不敢打你了。

结局:孩子失去了友情,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当孩子不想去幼儿园时

睿智型家长:

我希望孩子从小就有良好的意志力、行为习惯、时间观念和规则观念。让孩子明白按时入园是好孩子最起码的要求,我也会按时去接孩子回家,老师就可以按时下班了。

结局:孩子懂得时间管理,有非常好的作息习惯。

理智家长:

孩子有时候不想上幼儿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会让孩子明白,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会告诉你必须准时入园,但我会告诉你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结局:孩子懂得尊重老师。

奇葩型家长:

孩子还小,睡懒觉很正常,不要太较真了。再说,孩子在幼儿园也是玩,早去晚去还不一样的。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就干脆在家玩好啦!

结局: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拖拉,磨蹭,不爱学习。

当学校组织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时

睿智型家长:

幼儿园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负责任的做法。孩子仅仅依靠幼儿园是没有办法教育好的,只有家园携手配合,教育孩子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结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进步。

理智型家长:

我每天拼死拼活的工作就是为了孩子,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生活更加幸福。只要是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我都会主动参与,这是我和孩子共同参与活动的最佳机会。

结局: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孩子的成长更健康。

奇葩型家长:

我就是因为没时间带孩子,才把孩子送来你们幼儿园,让你们帮我带孩子。如果三天两头要参加这个活动那个活动,我还送孩子来幼儿园干嘛?我真的很忙,没时间参加活动。

结局:家长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孩子内心越来越孤单冷漠,问题越来越多。

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时

睿智型家长:

宝贝,今天在幼儿园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宝贝,今天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吗?

宝贝,你今天和小朋友一起搭积木,老师表扬你了呢!妈妈真替你高兴!

宝贝,今天老师跟妈妈说你唱歌真好听,回家能唱给妈妈听吗?

宝贝,今天你有什么作品吗?

结局:孩子获得成就感,越来越喜欢上幼儿园。

奇葩型家长:

宝贝,今天老师批评你了吗?你说实话!

宝贝,今天有小朋友打你吗?你告诉妈妈,妈妈给你出气!

今天老师跟妈妈说你在幼儿园不听话,怎么回事啊你!

你今天在幼儿园就学会这么点东西啊?

结局:家长不断负面强化,孩子越来越不喜欢上幼儿园。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孩子不是老师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

家长对幼儿园工作、幼儿生活的态度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各异,或是促进孩子成长,或是阻碍孩子成长。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就先去做什么样的人。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好家长,为孩子的幼儿园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

为什么男孩女孩不一样?


友:我女儿今年5岁10个月了,9月份她就要上学了。在幼儿园里男孩和女孩使一个厕所,她对男孩的性器官表示出好奇。她问过我为什么男孩和女孩不一样,有时她还突然一把抓一下她爸爸或姑父,然后哈哈笑。我们不知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在这类事上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请您在百忙中答复一下。

茅于燕:幼儿对自己的“某部”(性器官)与另一个异性同体不一样时,会产生疑问,这是很正常的。家长也同样应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要支支吾吾。

你的孩子已经5岁10个月了,可以对她讲一点男性和女性的性器官不同的事实了。相信她能理解。

至于她“突然一把抓一下爸爸或姑父”,是好奇心使然,可以和她单独谈一谈:“这样做不礼貌、不好,不要这样做”;“爸爸或姑父不喜欢这种行为”;“你会把爸爸或姑父弄疼了”;“使他们吓一跳”等等。

相信懂了男性、女性的性器官不同的事实后,那种“突然行为”会消失。千万不要躲躲闪闪或训斥,因为这样做,她更好奇,更想探个究竟。

我的忧愁象海一样(下)


我也是一直特别担心幼儿园的这类情况,尤其我们这里好的幼儿园很少。就算花一大笔钱送去所谓的贵族幼儿园,也存在着接送一系列的问题,况且谁又能担保这些幼儿园的老师就一定称职呢,(想想南昌那个失火的幼儿园,不就是什么最高级的吗?)

准备送琪琪去的幼儿园听说午睡都是高低床,这么小的孩子,哪里就知道安全了,一旦老师疏忽,摔了下来,怎么办呢?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小孩子从高床上摔了下来,老师还隐瞒,结果一直到晚上孩子哭腿疼,家人才知道,留下后遗症,找到幼儿园,人家还不承认,其实承认了又怎么样,孩子都已经受伤了。真巴不得自己就是幼儿园老师或者有亲戚是,这样,孩子得到的照顾会好百倍。如果能随着琪琪的成长跟着做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就好了。

所以我还是决定晚一点送琪琪上幼儿园。斯斯在家学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差劲点的幼儿园都还不如你的教育呢,再考虑考虑吧,要么能找到一个你放心的幼儿园,才送她去。

悄悄的回复:

听虎娃姑姑说虎娃的小姐姐上了幼儿园多半年总是病的,感冒、发烧、肺炎,得了好几转。特别是过了一年才知道,这个宝贝一到中午开饭就会哭,想家,老师也就草草喂一两口,所以基本上半年没吃午饭!!

按理说上幼儿园有小半年的适应期,孩子会生些病。但如果象你了解的一张纸擦好几个小鼻子,咱们是不该换个幼儿园?

hanshome1999的回复:

我们吃饭一直也不太好,在家胃口正常也只能吃小半碗饭,但是老师会跟我说中午吃了两碗呢等等。我根本无法相信,谢天谢地!我们下半年是要转园了,但因为离家远,特别需要体质好,所以还是愁啊!

shiner的回复:

唉!家长的担心总是一样的!

聪明的父母都一样,多少都带点绝情!


父母爱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时候,你的爱变成了对孩子的伤害,孩子也已经离不开对你的依赖。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其实,旁观也是一种更具智慧的爱。父母能做的就是替孩子扫除路上的危险,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不用孩子做家务,自理能力差

凡事妈妈都说,“你尽管学习就好,其他脏活累活我来做就好。”小时候不让孩子多磨练,长大后孩子会认为父母为他做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不仅生活懒散、做事马虎、有拖延症,还脾气暴躁。

正确做法:

从3岁开始教孩子做家务,让他自己丢垃圾、收拾玩具、整理床铺、自己穿衣服。4-7岁,摆碗筷、收拾饭桌、清洗蔬菜。7-9岁,自己上学、使用电饭煲、洗碗。9岁以上,学做简单的饭菜、学习家电的正确使用方法。父母狠点心,孩子才能真懂事。

替孩子规划人生,缺乏主见

看似父母有更多的人生经验为孩子做出更好的人生规划,但却忘记了自己的经验也是满满积累而来。长期被迫选择的生活,很容易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总取悦他人。

正确做法:

永远不要把孩子禁锢在自己的身边,绝对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当孩子开始各种尝试时,家长要做的只是向后退一步默默地支持他,给孩子空间,鼓励他从独自探索中,培养兴趣、学会思考、尝试创新。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父母的不容易。

取之不尽的零花钱,财商低

从最初的妈妈主动给孩子零花钱模式,变成了现在的“妈,给我10块钱、20块、30……”逐渐的孩子索要的越来越多,父母也很舍得,不乏用钱来弥补孩子缺失陪伴的行为,没有节制、随心所欲花钱导致的结果都一样,很容易养出败家子。

正确做法:

5-6岁比较适合进行财商启蒙教育,多带孩子市场买菜,存储零花钱,传授给他生活常识,什么东西是必需品、消耗品,哪些是现在要用的,其次的可以缓缓以后再买。总之,就是教孩子如何盘点资源和分配金钱。

跌倒了有人扶,抗挫折能力弱

养尊处优的生活势必会让孩子抗挫折能力低下。孩子跌倒了,或者是孩子做错了,父母首当其冲替孩子道歉,纵容过失,都会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都是别人的问题。

正确做法: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见世面;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培养孩子正视失败和分析原因的能力;让孩子学会适时适宜的分心,忘记生活中的小忧愁,不要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就发脾气,控制情绪,活得开心,乐观积极。

没有天生会带孩子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会带孩子且优秀的父母多少都带点“绝情”,父母懒一点,孩子更独立。

父母只需要知道:成长必定充满痛苦的磨练,只有孩子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勇敢面对未来的生活,他才有机会变得羽翼丰满、进退自如。孩子要成长,既需要父母狠心地、绝情地在身后轻推一把,也需要父母勇敢地在前面带路。

对话:中美幼儿园有哪些不一样


美国的幼儿园什么样?美国的小朋友每天在幼儿园里都做些啥?美国幼儿园和中国幼儿园有哪些不同?请看记者与来自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的幼教专家盖尔·斯托奇进行了对话。

零下30℃也要到户外活动

记者:您看过这么多美国的、中国的幼儿园,您觉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在哪里?

盖尔:孩子都是孩子,中美孩子都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如果说幼儿园,首先是幼儿园的环境。美国的幼儿园既有室内部分也有室外部分,而且,室内室外都很大,室内室外的布置一样用心。这与中国的幼儿园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幼儿园更注重室内部分,室外的场地比较小、室外的活动也比较少。

记者:美国幼儿园一般是怎么布置的?

盖尔:比如室内,他们会把房间分成不同的区域,图书角、娃娃家等,室外放上各种运动器材,写生板、动物植物也都会放在专门的区域,几乎每个幼儿园都有让孩子随意玩的沙坑。

美国人对户外活动强调多,他们认为要让孩子自己去感知冷热,让孩子的身体自己去调节。因为做评估,我几乎走遍了美国的各个地区的幼儿园。在全国最冷的阿拉斯加,气温低到零下30℃,孩子们戴着厚厚的帽子、围巾,每天还都要坚持一定的户外活动;在全国最热的佛罗里达,气温高达40℃,孩子们照样也要在太阳下做户外运动。美国孩子的体能不错,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很强,这和幼儿园、家庭都很重视有关。

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中间餐

记者:我听说美国幼儿园对孩子的动手能力尤其重视,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参与分餐、收拾碗碟这样的劳动?

盖尔:是的。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参与拿碗碟、分餐、收拾餐桌,这些是美国联邦政府写入相应规定的。美国的教育强调的是让孩子通过闻、听、触、摸等方法自己感知,我们认为第一感官非常重要。

比如什么是冷、什么是热,老师绝对不会讲概念,而是会倒两杯水,让孩子自己去摸、去体会。有时候幼儿园中间餐的制作,老师也会让小朋友参与进去。比如,幼儿园要做一道水果蛋糕,小朋友可以一起和老师认识烤箱,一起和面,一起剥香蕉。

记者:小朋友是否都愿意这样做呢?

盖尔:很愿意,这些都是玩,是在玩的过程中学习。

美国近些年对幼儿的饮食很重视,以前孩子随便啃个鸡腿、开个罐头就是一餐了,现在不是了。幼儿食谱中增加了蔬菜尤其是新鲜蔬菜的量。奥巴马的太太在白宫里辟了一块地专门种蔬菜,这个方法被很多幼儿园效仿了。它们现在也都辟出了一块地,种上蔬菜,让孩子参与进去。这样,孩子们不仅可以吃到更多的新鲜蔬菜,还学到了种植蔬菜方法和知识。现在很多幼儿园自己种的蔬菜都吃不完,还分给家长回家吃。

没人逼孩子吃这样吃那样

记者:如果孩子对吃蔬菜不感兴趣,幼儿园会不会逼着孩子吃?

盖尔:不会的。在美国,不能强迫孩子吃东西。美国的法律规定,不能以食品作为奖励或者惩罚。因为,在美国,很多孩子会对这样那样的食品过敏,强迫孩子吃东西会发生意外。不过,美国人一直就认为,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平等的,他饿了就会吃,喜欢了就会吃,吃东西是孩子自己的事,不需要强求。

孩子们睡觉的房间也有书

记者:美国的教育强调的广而博,中国的教育强调的是专而深。在幼儿园的教学里,这是怎么体现的?

盖尔:从幼儿园的教学看,中国比较注重上课,美国比较注重阅读。美国适合孩子看的书非常非常多。

上世纪60年代,我就开始从事教育工作,那时候美国让孩子一看就喜欢、就爱不释手的图书很少。后来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现在的中国和那时候的美国很像,中国的一些出版商也在重视这个问题。

中国的幼儿园目前顶多就是一个图书角。美国的幼儿园里放了大量的书籍,教室里、睡觉的房间,到处都是图书,而且书的种类特别多。

记者:种类怎么个多法?

盖尔:比如小孩洗澡的时候,有洗澡看的书;做游戏的时候,有一边游戏一边看的书。书里的画面是立体的,书里面还有仿真的小动物、小虫子。小孩读的书都配有教具、玩具。中国的书好像更喜欢讲个什么道理,启发孩子发展的简单的图书不多。而实际上,对于这样的简单的书,孩子非常喜欢。

记者:中国市场上现在给孩子读的书也挺多的,书店、网上也有很多国外翻译过来的图书。让幼儿园、家长困惑的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盖尔:美国政府每年都会对图书进行评选,好的图书都会免费发给幼儿园。目前中国的书店里确实有不少专门给幼儿的图书,但是我去看过,好的不多,这和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情形很像。这需要有个发展的过程。

幼儿园也教认字

记者:中国的幼儿园很多都教识字,而美国的幼儿园通常被认为就是玩,听说,这两年美国的幼儿园也在改变,孩子也要学这些?

盖尔:这其实是对美国幼儿园的误解。美国的幼儿园不会专门去教孩子认字,但是孩子在阅读中可以认识很多单词,他们不仅认单词,还写单词。一般到幼儿园结束时,他们都可以写日记了。

记者:他们也学写字啊?

盖尔:为什么不学呢?他们从两三岁时就学拿笔,最开始的时候是瞎画,到后来学写字母,学写自己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管孩子写得好不好、对不对,要建立他写字的一个兴趣,锻炼他小手肌肉的能力。

中国的老师也教小孩认字、写字,可能方法、目的都不一样。所以,中国幼儿园和美国幼儿园的不同,说了这么多,既重要也不重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

幼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记者:美国幼儿园老师任职资格怎样?

盖尔:绝大多数都是研究生。如果没有研究生学历,也需要修研究生的课程,才能当。我当时考到教师资格证时,其有效期是99年,也就是终身制的,10年前这个政策已经变了。美国政府规定,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人,每5年还要修满720个学分,你可以选择去大学进修,也可以选择参加相关的培训。

美国整个社会对教育都很重视,在美国,很多哈佛、耶鲁毕业的高材生都会选择去幼儿园当老师。事业成功的人士,也会去当老师。

在美国,师生比有严格的规定。1岁以内的孩子,师生比是1:4;2—3岁的孩子,师生比是1:6;4—6岁的孩子,师生比不超过1:9。中国的孩子多、老师少,即使老师有一些好的理念也很难去实践,这是现实。

人物档案

今年62岁的盖尔·斯托奇在美国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30多年,曾在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幼教司任职,是美国全国幼儿教育协会政策规划委员会成员,曾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教育局培训中心幼儿教育与技术咨询部主任。目前还担任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幼教评估工作。2004年以来,几乎每年她都来到中国,接触过多所中国幼儿园。

幼儿园价格相差20倍有啥不一样


暑假已过大半,数数日子,还有两周又到开学日。每年这个时候,那些迈入新学段的学生及其家长都成为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皆因为孩子们做好学段衔接,是一项“技术活”。

然而,“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开始发愁了:收费和师资参差不齐的幼儿园该怎么选?从幼儿园小娃娃到一年级学生,应该作何准备?面对几乎一年一变的“小升初”政策,如何才能提前谋划,冲击名校?精品课)新政即将出炉,“准高中生”们又该如何保持后劲,迎接高考?……

究竟要选择一所怎样的幼儿园才适合孩子的成长?近期,网友接力在多个网站晒出某地区各区230多所不同区幼儿园的保教费、教育、伙食、设备设施情况,以及家长们对幼儿园的各种不同评价。

除了关注直观的幼儿园收费问题,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师资设备、校园安全、营养伙食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不少家长还集中吐槽关于公办幼儿园摇号难中签,同地段幼儿园收费差距大等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家长们接力晒出的多所幼儿园基本包括了目前广州各类型幼儿园,公办、民办以及民办中的普通收费及高价收费幼儿园,包含了年收费5000元到10万元的各个类型。

不同幼儿园收费相差20倍,究竟有什么不同?幼儿学龄阶段究竟该选择怎样的幼儿园?记者为你一一梳理并邀请教育科学学院专家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与您共同探讨。

价格相差20倍究竟哪儿不同?

记者梳理网友们晒出的各幼儿园收费情况发现,在广州,一年收费几万甚至十万的幼儿园并不少见。那么,相对于一个月收费四五百的幼儿园,年收费几万的高价幼儿园究竟有什么不同?

从家长们反馈最多的教育理念、师资设备、校园安全、营养伙食四个方面来看,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成为高价幼儿园吸引家长的“利器”。除了现在时兴的双语教学,有的幼儿园提出引进欧美儿童教育专家教育理论、为幼儿提供国际多元文化教育,以及武术教学、民间工艺等特色课程。

另外,不少家长愿意让孩子上高价幼儿园,也与幼儿园提供的良好园区环境有关。比如有的年收费五六万的幼儿园就提出为学生配备游泳池、幼儿电影院、农场、图书阅览室、各种运动场等高端硬件设施,同时还满足家长们提出的如安全直饮水、安全走廊、儿童专用小号坐便器等细节要求等。此外,家长挂心的儿童安全问题也在这些万元级别的幼儿园的设施中得以体现,比如有的幼儿园内便安装了指纹认证系统等。

不过,从家长们反馈的信息来看,普通民办幼儿园与豪华幼儿园在伙食费上体现出来的差距并不大,大致都在每天10—20元不等。但相较于普通幼儿园,豪华幼儿园的伙食总体水平相对较高一些,有些学校聘请五星级酒店的厨师,甚至有专门的营养专家为孩子制定菜谱。

公办园家长愁摇号难中签

除了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师资设备、校园安全、营养伙食的关注,家长们在晒出各幼儿园基本情况的同时,不少家长吐槽公办幼儿园学位紧张很难进,“师资环境都不错,公立挤破头”。

记者留意到,在点评各区公办幼儿园时,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与设施等都表现很满意,但“摇号难中签“却成为家长们的共同感受。

除了公办园,家长网友还晒出了不同民办幼儿园的区别。在不同的民办幼儿园中,除了有年收费相差20倍的迥异之外,更让家长们感到纠结与难办的是,在不少老城区的相同地段,存在民办幼儿园价格差别很大的情况。

以网友晒出的天河区100多间私立幼儿园为例,私立幼儿园的每年收费从五六千到五六万都有,同一地段园区不同价格相差迥异,尤其让一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家长难以取舍选择。同样的情况在海珠区、番禺区也不少见。家长们晒出的费用显示,同样条件民办园在郊区收费相对较低,而中心地段的中高档小区配套私立园每月收费要比郊区贵1500元至2500元不等。收费最高的是类似双语幼儿园、国际幼儿园等,一年收费比同类条件幼儿园要贵2、3万。

这些不同幼儿园之间的收费及条件相差不一,让不少家长感到纠结与无奈。不过,记者了解到,幼儿园尤其普惠性幼儿园在今后的差距会逐步缩小。据广州市教育局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广州共有幼儿园1606所,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31所,占民办幼儿园比例58.3%,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比例达到71.9%。未来,广州还将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的普惠力度,争取到明年实现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达到80%。意味着,未来大部分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差距将缩小,家长们关心的公办幼儿园学位资源也将增多。

专家建议

培养学习品质比学习内容更重要

究竟要怎样为孩子选择幼儿园?幼儿学龄阶段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培养?记者邀请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张博,教育科学院心理学博士李思娴共同探讨这一家长关心的话题。

更应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南方日报:在3—6岁的学龄阶段,应重点把握哪些方面的培养?

张博:6岁前儿童的发展与家庭教育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此阶段培养的重点,除了要充分保障儿童生理发展所需要之外,重在培养儿童的有益兴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积累儿童未来发展的潜能。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包括学习习惯、能力、方法等,这些学习并非指具体的知识学习,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学习。

李思娴:这个阶段应该更注重孩子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注重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的培养,注重学习品质与学习兴趣的引导,这三大类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比如情绪的控制能力、语言的交际能力、早期的阅读能力,这些也是在这个阶段需要重点培养和发展的。

家长要懂得观察孩子

南方日报:在幼儿阶段,有的家长会送孩子进行多种兴趣培训,有的则坚持多让孩子自己玩,您有何建议?

张博:兴趣不一定是吹拉弹唱,比如孩子喜欢捡东西,那他可能是喜欢动手、研究;孩子喜欢看树枝花草,那他可能是喜欢动植物。因此,家长的观察、对孩子发展的理解非常重要,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引导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

李思娴:家长为孩子提供多种兴趣培训,也是为孩子拓展爱好的一种方式。有些家长让孩子“玩”,其实是探索。两种观点的家长,都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快乐的童年,但应该坚持从孩子角度出发。

尽量“就近入学”

南方日报:从儿童成长角度来看,您对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有何建议?

李思娴:要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能力,尽可能就近就学。我不认为这些天价幼儿园就一定比普通的幼儿园好,它或许只是有了自己的特色才会吸引家长。

张博: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货比三家”是人之常情。在选择幼儿园时,除了要了解幼儿园的办园性质、条件等外,还要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宗旨。当然“就近入园”也是一个基本的考虑。在考虑小孩的教育方面,应该坚持“儿童为本”而不是“成人本位”或家长本位的观念,倡导生活教育、自然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同时,我主张PAP的理念,即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伙伴(parents as partner)。为此,家长应该尊重儿童,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8组图告诉你中日不一样的幼儿教育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这是日本的一个口号,可见日本是一个非常注意教育的国家。而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尤其是幼儿教育方面,借鉴世界先进教育观念,形成一套系统化、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将中国幼儿教育与之对比,也许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学到些什么。

1. 早晨上学

在日本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手里一律空着,而小孩子们手肩背则拿了好几个不同的包。

在中国,很多小朋友上幼儿园时两手空空,都是家长拎包,而这一拎,甚至拎到了大学。

2. 穿换衣服

在日本幼儿园,小朋友们都有统一的服装,另外一天往往要多次换衣服,不同的活动需要穿不同的衣服。而这些行为都需要小朋友的自己来。

在中国有些幼儿园有统一服装,但是不要求每天都穿,小朋友们大多穿自己的服装。现在的幼儿园一般都注重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因此也会让小朋友们自己穿衣服,不过对一些年纪较小的,老师还是会帮忙。

3. 上课教育

日本一些幼儿园会进行混班教育,在一些时段不同年纪的孩子们会一起上课,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让孩子们真正能体会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觉。

在中国,幼儿园一般根据年纪分为大小中班行进不同的课程教育。

4. 幼儿午餐

日本小孩上幼儿园一般会自己带午餐便当,所带的便当往往营养均衡,造型可爱充满想象力。

中国小朋友一般都在幼儿园统一用餐。

5. 性教育

日本小朋友一入幼儿园就需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厕所,性教育伴随着清洁身体展开。清洁身体包括:手纸的使用、擦屁股的方法、内衣的清洁。在这过程中教授孩子们性知识。

曾经有新闻报道,因为幼儿园男女同厕,有女童回家站着小便。也因此幼儿性教育问题摆在眼前,现在许多幼儿园已经逐步改变,也在想办法用合适的方法教授给孩子们性知识。

6. 身体锻炼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短裤上学。冬天甚至还会组织裸着上半身跑马拉松。日本的幼儿园还经常举办体育比赛,有针对不会走的孩子的的爬行比赛(日本小孩上幼儿园很早),还有一些比较激烈的足球赛等。

中国的小朋友,到了冬天总是会被家长包得肿肿的,生怕被冻着。幼儿园会定期举办运动会,而小朋友们常进行的锻炼就是做操。

7. 避难教育

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日本幼儿园几乎每月都会进行防震抗灾的演练和知识教育。

因为近年来重大灾害的频发,让教育部门也重视到幼儿防震抗灾的教育问题。因此一些幼儿园也相继开始组织学习相关知识。只是这些知识在中国幼儿园并未完全普及,而且方法及设施并不完善。

8. 课外活动

日本幼儿园一年到头总会组织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名目多多。事实上,日本幼儿园似乎并不重视知识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对孩子们性格和能力的培养。

中国幼儿园更加注重的是知识性的教育,课外活动大多少儿单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