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们一直被校园凌霸事件刷屏,作为父母,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挨打,受欺负。可奈何咱的娃就是性子太温和,该怎么办呢?这个事件发生后,我先跟我教小学的朋友聊了聊,发现我的认知跟她的实践经验是非常吻合的,所以这才写出来给各位粑粑麻麻做个参考。

她说,那些校园里比较霸道的孩子,其实在幼儿园就已经是一方霸主了,而那些受欺负的孩子,在幼儿园也是经常被欺负的对象,只不过是幼儿园里有老师紧紧地看着,不会发生太大的问题。而小学阶段后,老师上完课就走了,所以才会发生比较严重的情况,从而备受关注。

之前涵涵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时,我也咨询过幼儿园工作的朋友。他们都说,我们做老师的不能教被欺负的孩子去还手。但其实在幼儿园里,那些爱欺负人的孩子都是纸老虎,如果他打的那个孩子,反过来还击一下,他甚至可能被吓哭。但若是他发现某一个小朋友特别软弱,就会不停地找机会欺负那个小孩儿。

而可悲的是,被欺负的孩子,往往越被欺负越弱。因为他的内心没有力量,不敢去对抗,这个跟孩子所在的家庭有关,父母不改变,孩子依旧会如此。

涵涵之前胆子很小,她爸爸常年在外,没有人教会她勇气和力量。有些比她小的男孩突然走过来,要打她,她都会害怕。

每次被院子里那个爱欺负人的小朋友打了之后,就算你教她还手,她也学不会。性子非常的温和,同时又没人教会她什么是力量,加上我最初的时候不好意思,也没能及时站在孩子这一边,才导致这种现象。

再后来,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然后就告诉她,如果你被欺负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1、大声的哭喊;

2、往老师跟前跑;

3、回来告诉爸爸妈妈;

4、一把把他推开。

这四点是层层递进的,对不愿意还手的孩子,一点比一点更具有难度。

我们不能逼着孩子去还手,那样只能适得其反,在教给孩子这四点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有所改变。

改变什么呢?这就要分析下孩子总是被欺负的原因了。

1.孩子没有接收到足够的爱

请注意,不是你不够爱孩子,而是孩子没有接收到你的爱。如果你的父母一边说着最爱你,却又一边面目狰狞地经常发火发怒,甚至动手打你,你会觉得这是爱吗?

如果你的父母说是爱你,却从不真心陪伴,也很少去接送你上学,你能接收到多少爱呢?

2.孩子没有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没有能力向外对抗的。

为什么孩子没有安全感?可能是因为家庭关系不够和谐,特别是夫妻关系不融洽,或者就是孩子没有接收到爱的信号,以为自己不被爱,不被关注,从而没有足够的力量。

3.孩子可能体质不好

孩子若是本身身体就很弱,那也可能造成他没力量去对抗,或者是现在太多孩子晚睡,导致精气神不好,连精神都没有,还怎么反抗?

4.母亲情绪多变且爱抱怨

心理学上有句话说:一个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就是他跟世界的关系。

一个情绪多变的母亲,会让孩子不知道啥时候就会面临暴风雨的危险,整天战战兢兢地生活着,能有力量去反抗?

一个爱抱怨的母亲,就是在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我们就是这样的无能为力,爱咋咋地吧。

你若是整天跟一个负能量的人待在一起,你会不会很无力,很不奋进,很绝望?那么孩子也是!

5.父母包办过多

爱子心切,谁都是,可有的父母却总难以克制自己“护犊子”,见不得孩子吃半点亏,事事都冲在最前面,恨不得把自家娃保护在温室里,那这样的孩子有面对恶势力的能力吗?完全没有!因为被你保护的太好了。

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并且让她接收到你的这份爱,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她被爱着;我们还要坚定地站在孩子的背后支持她,不过分干涉,但不意味着不在该出头的时候就出头。

之前我总是不好意思,导致涵涵就怕别人欺负,可上周日去公园玩儿,有个小男孩对涵涵喊:“站住!你给我站住!”,然后跑到涵涵跟前要动手打她。我惊奇地发现,我的女儿竟然不胆怯了。

我大声的对那个孩子说:“我是她的妈妈,我还在呢,你想干嘛?”

那个男孩就放下了手,我及时表扬了涵涵的不胆怯,还又一次告诉他,如果别人打你,你可以一把将他推开,他就不敢了。

一开始没阻止,是因为我想让涵涵自己去处理,结果她还是不敢推开那个孩子,那我就要让涵涵知道,妈妈一直是你坚实的后盾,我只是静待花开。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说那些欺负人的小孩子,都是大人纵容的结果,涵涵总共两次在公园被小男孩欺负,一个上小学的,一个不到三岁的,两者都是爸爸带领着的,且小男孩准备施暴时,爸爸都在一边看着笑。

6.做了父母才理解那句话:我不是跟小孩子计较,我是在计较大人的态度!

所以,当你的孩子也像涵涵一样,是个性子温和的娃,别人打她时都不愿意还手,那不妨让她首先学会保护自己,比如大声哭喊,比如跑向老师,比如一把推开对方(这个比还手和抓住对方的手制止对方更好实施)。

同时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稳定的情绪等。

也愿那些校园凌霸的家长们,能够从小就对自己的孩子少一些纵容,打了别人,并不能使自己占到便宜,何必呢?

zj09.com小编推荐

孩子“自慰”怎么办


5、6岁的孩子,常有用手玩弄、摩擦自己外生殖器的习惯动作。其实,称为“自慰”并不恰当,应称为“习惯性阴部摩擦”或“习惯性擦腿动作”。这里按照习惯说法称之为“自慰”,但与成年人的手淫有本质的区别。

孩子“自慰”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孩子在家长怀中,两腿交叉上下移动摩擦,或两腿骑跨于某种物体上作摩擦动作,或用手触摸外生殖器。摩擦触摸时,可见两颊泛红,两眼凝视无神,额部微汗。男女孩都有类似行为。究其原因,大多女孩因外阴部湿疹或炎症,男孩因包茎引起包皮炎,或蛲虫病,感到发痒而摩擦,尔后发展成为习惯性动作。

发现幼儿有以上行为时,不必惊慌失措,但必须重视并及时给予矫治。制止孩子“自慰”行为,责骂或惩罚都不是好办法。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1、应首先检查一下孩子是否受到局部刺激,如过紧的衣裤,或有蛲虫寄生,或穿开裆裤,因昆虫叮咬或细菌感染引起瘙痒,平时要注意保持生殖器部位的清洁。

2、睡觉时要注意孩子神态是否正常,睡醒后即令孩子起床,不让他赖被窝。睡时盖被不宜太厚。

3、家长和亲友生活在群体中,避免孤独。家长应与老师紧密配合,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都要主动和孩子交谈,让他多说话,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跟小朋友一起唱歌,朗诵儿歌,做游戏等。

5、发现孩子有玩弄生殖器行为时,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以冲淡他的那种神秘感。

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


家长必须要有耐心,情绪稳定。因为孩子过去的基础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学习搞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能躁之过急,更不能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指责孩子。

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家长必须要有耐心,情绪稳定。因为孩子过去的基础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学习搞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能躁之过急,更不能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指责孩子。

第二,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诚恳沟通。交谈时,父母应该对孩子抱着真诚关心和宽容体谅的态度,表示理解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是难免的。同时,父母还可以谈自己过去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给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气。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①在学习上是否尽了全力?②你是否认为自己无法搞好学习?③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第三,应向孩子的老师、同学或朋友了解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所在。①孩子上课是否用心?作专是否认真?能否按时完成?②孩子平时喜欢与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没有受到什么消极影响?③孩子的特长是什么?兴趣是什么?能否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让孩子恢复自信,培养其成功感。

第四,父母顺做到了下几点。①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关心他,支持他,鼓励他坚持不懈,顽强奋斗。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不依赖他人的良好习惯,不要老干预,老指导,老帮助。③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告诉他是成功之母,要善于从失败中找出成功之路。④以肯定任何大小成绩的方法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他尽了自己的努力,父母都一样爱他。⑤鼓励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一步步地争取,不要希望一步登天。当时孩子考试失败时,对孩子大加指责埋怨,严加管教,使孩子失望的同时又产生对考试失败的恐惧,回避学习,不愿再做出努力,从而导致孩子进一步的失败。有的家长许若孩子,如果考试得了多少分或得了第几名就给什么奖励,如果考不好就给什么惩罚。其实,这并不能促使孩子好好学习,因为分他们不是在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给孩子以表扬,而这强化的不是学习而是孩子只想得好分数的想法。这种激励方法,可能会使孩子过于追求表面的分数,采取投机取巧、作弊、欺骗等手段。很多家长只看孩子得了多少分,不管考试难度如何。其实,考试难度对分数影响很大,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地看孩子的相对分数,就会引导孩子也不能正确而全面地自己的相对分数,坐井观天,只看绝对数或只看自己在班上的名次,不利于孩子自我认识能力的发展。家长对考试分数的种种不合理态度,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因此,要摆正考试分数的位子。考试分数固然很重要,但它毕竟是表面的东西,它只是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之一而不是全部。要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作为孩子的学习目标。我们应把培养孩子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把发展孩子的全面素质摆在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位置上。家长应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等方面着手,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应在孩子好好学习时多加以表扬,不应该在孩子得好分数时过多地奖励表扬。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要正确地对待孩子考试的成功与失败。孩子学习、考试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帮助孩子寻找失败的原因,改进学习,应该对孩子给以鼓励,帮助孩子尽快地摆脱低落的情绪,争取下一次取得好成绩。如果孩子考试一直比较顺利,要在适当时候有意地给他制造一些困境,让他经历挫折和失败,并引导他们培养应付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考试的失败,应该给他们多鼓励,要帮助他修正学习目标,并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涫习,让他体验成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家长们应慎重对待孩子的考分,从孩子的素质是否全面发展这一角度来理解孩子的考分,使家庭教育适应素质教育。

孩子犯错不打怎么办?


很多家长迫切想知道的是,要是孩子无理吵闹、帮倒忙、玩危险游戏,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体罚他们,该怎么办?

打孩子是一个两难问题,因为从传统的教育方式来说,打是一种教育手段,在我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但是,教育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发现,打孩子不好,特别是对小于两三岁的小婴幼儿更不能打。

他们的道理是:打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孩子越打越“倔”,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而性格怯懦的孩子经常挨打,会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表现出软弱的顺从意识,进而形成猥琐、胆小怕事的性格。

可是,很多家长迫切想知道的是,要是孩子无理吵闹,帮倒忙,玩危险游戏,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体罚他们,该怎么办?

故事1:商场里的任性宝贝

峰峰妈妈出门前就打预防针,跟孩子讲好:“宝宝,今天妈妈带你去商场,你可以看看那里的玩具,但不能再买,家里玩具太多了。”孩子也答应了,但路过玩具柜时他又忘了和妈妈的约定,一定要买一个玩具,妈妈不答应,他就闹个不停,哭着赖到地上,不管怎么劝,仍躺在地上滚来滚去哭闹着。看着路人意味深长的目光,妈妈好几次都要控制不住要打他了。

明智做法

不少玩具柜所在的楼层都附设“试玩区”或迷你儿童乐园,可以指着那里对宝宝说:“看,那个小朋友在玩赛车,你去跟他比赛好吗?”“看,那个小朋友在玩拼图,你跟他一起去玩好吗?”“那么多小朋友在滑滑梯(做沙画,搭城堡),妈妈也带你去玩好吗?”孩子立刻就站起来跟着走了,后来就再没有提起买玩具。有时候,孩子对死缠滥打要买的玩具可能只是一时新奇,成功转移了他的注意力,他或许就不会再提起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很多,比如妈妈可以说:“我们再往前走一走,前面会有更多有意思的东西哦,你见过跟小朋友合影的大米老鼠吗?”但最好不要承诺孩子“妈妈先带你到别处玩,再回来买玩具”,孩子如果之后突然又想起了妈妈的话,该怎么办?所以,在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同时,不要随意对孩子允诺“之后会怎么样”。

故事2:餐厅吃饭也哭闹

婵婵妈很头疼地说:“两岁多的宝宝与家人外出就餐,当时没定上包间,是在外面大厅里吃的饭,热菜还没有上齐,宝宝莫名其妙地极其烦躁,突然扔起餐巾,不想戴围嘴,而且坚持要‘出去,马上回家‘,并大哭大闹。惹得一大厅的人都朝我们看,我马上将其抱离餐厅,在外面将其放下,她就开始赖在地上哭闹,此时说理根本没用。”

明智做法

有时候宝宝并不是有意跟大人过不去,而是找个借口发泄罢了。最常见的是累了,饿了,渴了,在喧闹的环境里呆得太久了。穿得过多或者饮食不舒服也会导致宝宝容易发脾气。这时候,必须先找出宝宝发脾气的原因。当宝宝开始耍赖的时候,做父母的切记不要发火,因为这个时候,一旦发火,那宝宝就真的赖定了。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转移他的注意力,以这个例子来说,两岁多的宝宝是很难在冗长的酒宴上从头坚持到尾的,加上环境很喧闹,孩子就会烦躁,此时可以带他去看餐馆养的鱼和鳖、白蟮和龙虾,可以将餐馆养鱼的大水缸比喻成“海底世界”,也可以带宝宝去看厨师现场表演“印度飞饼”,要是没带玩具,也可以搜罗菜盘上的萝卜花,给宝宝当玩具,带他到空气较好的等候区的沙发上去玩。

要是宝宝仍不领情,应该马上把宝宝带离餐馆,找一个开阔僻静的地方,如街心公园,让宝宝尽情地发泄。你一旦不必担心周围的目光,就不容易恼羞成怒。可以买份报纸,坐在不远处看着他,看他哭闹多久。有一个教育原则很可以借鉴:当孩子哭闹时赶紧远离他,每当哭闹声弱一些,就靠近他一些。让孩子明白:哭闹只会让身边的人离开他;想要有人陪他,就一定要有良好的情绪。

故事3:挑战接线板的调皮蛋

3岁的罗罗就特别爱玩电源接线板,喜欢用手去戳接线板的插孔。每当遇上宝宝的这种危险动作,妈妈都大惊失色,大声斥骂他,罗罗就委屈得大哭。最近,罗罗对接线板兴趣小些了,又迷上了家中的小家电,搅拌机、豆浆机、蒸汽熨斗正在工作时,他都想过来摸一摸,好几次妈妈都想扬手打他了。

明智做法

宝宝年纪小,还不会自己做判断,如果爸妈大声呵斥或打骂,他会哭、会受到惊吓,但他也会产生怀疑:到底是这件事情做错了,还是爸妈不喜欢我而打我。爸爸妈妈要做的,是把宝宝带离危险的场所,同时收起笑脸,告诉他这样做的危险后果,比如会触电,会烫伤,会让搅拌机搅掉手指头等等。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学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你可以把自己的愤怒写到脸上去,用很严肃很夸张的生气表情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不对。你也可以采用自然后果法。对于喜欢乱摸乱碰的孩子,在不造成肉体伤害的情况下,可以让他碰一碰滚热的豆浆机外壁,或热水瓶的塞子,让他直接体会到其中的厉害。也可以适当地建立一些奖罚措施,当他不再做危险动作或能主动说出错误,妈妈可以给他一些小奖励,比如奖励一个小玩具或一粒糖果等。当然,爸爸妈妈也要尽量给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比如把有隐患的插头换成安全插座,为豆浆机外壁罩上薄棉套,使用蒸汽熨斗要尽量避开宝宝,小家电插电时绝对不能离人等等。

故事4:送给别人的礼物还要收回

妈妈带小羽外出作客时,带给朋友家的孩子一个装满儿童食品的大礼包。谁知,坐下来没有多久,小羽就看中了那个大礼包里附赠的一辆玩具小汽车,死活要拆包来玩。妈妈大感尴尬,反复对小羽说,那是送给小弟弟的,“你已经有好多玩具小汽车了,每一辆都比这一辆大。”小羽不听,朋友就说,别跟小孩子一样见识,拆开来玩吧,妈妈坚决不肯,不得不带着小羽告辞出门。一路上,大道理讲了无数,小羽就咬定一条,“别人有的,宝宝没有,妈妈偏心”,小羽的任性气得妈妈直哆嗦。

明智做法

小羽的这种情况,最好先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把孩子隔离起来,让他自己先反省,妈妈也可以压压怒气。但这个隔离空间绝对不能是黑暗封闭的,要保证这个隔离空间是妈妈的视线能关注到的。然后告诉他,你自己在这里呆会儿,妈妈10分钟后再来告诉你你错在哪里。10分钟后,准时把孩子叫到面前,并严肃地向他指出错误,如拆玩已经送给别人的大礼包是极没有礼貌的行为,“要是别的小朋友来我们家,送了你的玩具又要回去自己玩,你会高兴吗?”让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才会为自己的任性感到羞愧。

故事5:家里的零钱怎么少了?

坚坚妈发现家里的零钱罐里少了很多零钱,而且,少的多半是十元、五元的大面额零钞,一元、五角的倒是都剩着,问坚坚爸有没有拿钱,爸爸说没有;问坚坚,坚坚神情有点不自然地说,没有。后来,还是坚坚妈撞见坚坚从零钱罐里拿钱,去买小店里的花花绿绿的零食和游戏币,这悬案才告破。坚坚妈这一气非同小可,儿子才5岁半,就学会了“偷钱”和“撒谎”,不打他一顿,给他一次深刻教训,还得了?

明智做法

在这件事情上,孩子错处有三,不该偷拿钱,不该撒谎,不该“不择手段”地满足爸妈反对的愿望。首先,偷拿家里的钱,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的性质是不一样,这是一种简单的“唯我”心理,一种单纯的“利己主义”,是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前的一种自发行为。其次,孩子因为拿钱而撒谎,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欺骗,而是一种临时的“应变”,当然,我们要培养孩子面对现实和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责任心,但是只要孩子不形成撒谎成性的习惯,不以此为乐就不用过于担心。最令人担心的,反而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思维。为了保证教育效果,我们应该突出重点。告诉孩子最让你生气的不是撒谎,不是拿钱,而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想法,这种任性的、自私的、不计后果的想法是你不能容忍的。告诉他,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要给孩子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如你小时候遇上想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怎么做的。为了向孩子表示你的诚意,可以每个月适当增加他的零花钱。假如有些东西孩子十分需要,只要他的理由可以说服你,你就可以满足他。假如你认为不应该满足孩子,那么一定要给孩子讲清为什么,尽量取得孩子的理解。

TIPS: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孩子承担后果的勇气,要在“不择手段”这种思想完全消除之后进行,要循序渐进。当孩子能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掩饰错误时,应该告诉他,你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你主动承认错误,让妈妈很高兴,妈妈欣赏你的勇气,妈妈为你自豪。

长辈溺爱孩子怎么办?


问:我的宝宝5岁了,孩子不想吃饭奶奶就给喂,说多少吃点。我坚决让她自己吃(我是听了老师说她在学校吃的慢才想训练她),她就哭,奶奶、爷爷齐上阵:“别惹她哭了。”我说哭了也不行,哭也要把道理讲清楚,要不哭了也白哭。反正趁我不在家肯定是喂的,我在家她就自己吃。还有说话问题,奶奶老是替她说话,你问她一个问题想启发她一下,她还没吱声奶奶就替她说了!然后她就学着重复一句!总之一句话,她要干什么你不让,爷爷、奶奶肯定护着她,理由就为了不让她哭!搞得我都快哭了!老公常不在家搞得我单枪匹马。

答:爷爷奶奶可能是有些溺爱孩子了,这与你教育孩子的方式正好相矛盾,而大家又住在一起,一同教育孩子,所以经常会出现观点和态度打架的情况。这的确让人烦恼。教育的道理固然很重要,但对孩子的人格发育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亲密依恋的建立。因为孩子从小不在您身边长大,对于他的亲密依恋的建立会有一定不利影响,现在,孩子与您在一起了,您因为孩子与爷奶在一起形成的一些“坏”习惯而对他严格管教,表现得对他严厉,不接纳,您在道理是上对的,但在情感上,却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有一句话,叫“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您这样要求孩子固然是好心,但从心理是很可能会进一步拉开您与孩子本不太近的亲密距离。对于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又回到父母身边的孩子,心理学家会有一个建议,对于这种孩子,首先的是无条件接纳,因为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接纳和认可,而不是道理和规举。只有在孩子与您重建了亲密依恋之后,您再对他讲道理,对他的成长才是有益的。总之,您需要赢得孩子的心,而是靠自己母亲的身份强制让他遵守,其实,因为孩子从小与爷奶生活,您是他的生理父母,而他们才是他的心理父母。如果您要取孩子的心理父母的地位,就得先无条件接纳他,从而让他也接纳您。(龚雪梅回答)

孩子看见父母做爱怎么办


或许在你的孩提时期,这并不是个问题。许多现代人简直很难想像,从前的人很少有所谓的性生活,他们性交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孕育下一代。

一旦你也为人父母,“或许”会承认,上一辈也有“性生活”,但究竟是怎么样的情形,仍旧说不上来。记忆里,并没有床的响动;他们的房间也不曾传出特殊的声音;似乎任何夜里,他们的门随时都为你而开(事实上,是有例外的!)。也许你曾想,是不是你们兄弟姐妹都上学以后,父亲又偷跑回家了?还是他们一直忍到凌晨两点?要嘛,就是他们都等到去度假假时再做?但是那得三四年才一次啊!

有一天,你终于忍不住问父亲,为什么他和妈做爱时那么安静?正在吃馒头、喝豆浆的他傻了眼,嘀咕一句:“怎么问这种问题?”就不再说话。

唔,或许他们根本没做过爱。毕竟,性是60年代以后的产物。

伴随着性而来的,是如纸薄的墙和地板;仿佛随着某种晃动,整幢房子都会跟着旋转,门再也不管用了,害得你老是担心随时会被孩子撞见。

就因为太担心被孩子看到后可能产生的后果,以至于只要孩子在家,大人就无法安心做爱。其实万一发生这种事情,父母所承受的压力比孩子还大。

不要反应过度

李门·吉摩博士坦诚地说:“如果我们在做爱时,孩子正好闯进来,我会吓得不知所措,但是我不认为孩子会被吓坏。我跟许多年轻人谈过这方面的事,他们大都是笑笑而已。”

可是孩子如果小到不晓得究竟怎么回事,那么当时最重要的便是向他们解释,不要使他们过度惊诧。卡赛博士说:“小孩子会觉得,性交糅和着一些暴力成分。在许多家庭中,孩子平常很少看到父母裸体,就这个方面而言,也可能带来某种震撼。”

明白地告诉孩子,这是“成人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让他们晓得,虽然好像爸爸会伤到妈妈,其实这是种很美好的感觉。如果孩子能理解,你还可以对他说,这也就是孕育孩子的方式。做爱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可能吓到孩子。不妨跟他明讲,会发出声响,表示你真心喜欢自己所做的事。

当然你不必急于一下子解释这么多,不过无论如何,心理学家若曼博士建议:“如果孩子因而显得有些困扰,你当时就应该为他(她)稍做解释,让他放心。若是他快睡着了,则不妨留到隔天早上再说。”

不论你怎么处理,切记不要显得过于震惊或反应过度。吉摩博士认为:“孩子对父母的反应相当敏感,所得到的印象或许与事实及经验完全无关。任何激烈的反应都会使得孩子更加困惑,同时对性产生一种相当矛盾的情感。”

勿剥夺自己的隐私权

为什么每次做爱都提心吊胆?假使事先把话说清楚了,相信孩子会尊重你的隐私权,同时可以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需要你,随时可以来敲你的房门。预防胜于治疗。玛丽·李·塔妲建议:“冷静地告诉孩子:‘这是我们彼此示爱的方式……’,然后把门关上。”

为了父母和子女着想,大人应该要求拥有自己安谧而隐私的生活空间,不过这并不表示成人在做爱时能保持高度机密。“孩子晓得父母什么时候在做爱。”吉摩博士说:“每当家里弥漫着一种特别小心翼翼营造出来的气氛时,孩子就知道有某些事情发生了。”如果性在家庭中是公开、自在的话题,而且孩子本来就了解性在家中的必要性,懂得尊重大人的隐私权,那么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总而言之,为人父母仍能有美满的性生活,是件值得庆贺的事。这件事或许与孩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应该让孩子明白。

性教育学家和精神学家并不认为,孩子偶然撞见父母正在做爱,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任何伤害。但是由于孩子对这种看起来相当奇特的举动,可能会有一些可笑的结论,所以即使父母是在极隐私的情况下做爱,仍然应该让孩子明了那是件很好的事。

孩子咬人了怎么办


孩子咬人正常吗?

许多孩子在三岁之前至少都会咬到别人一次,但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自己停止咬人,如果三岁以后的孩子还经常咬人的话就可能需要接受一些治疗了。孩子咬人不都是他们有意识的行为,而且通常不会对别人造成严重的伤害或者生命威胁。

孩子为什么会咬人?

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孩子咬人会有不同的原因:

5-7个月婴儿:这时候的孩子会咬人通常是因为他们感觉到嘴里不舒服或者是出牙产生的痛。他们通常会咬他们的妈妈或者保姆等,有些甚至会在妈妈喂奶的时候咬妈妈。在这个年龄的宝宝还不能从别人的表情和反应读懂咬人是不应该的。

8-14个月大:孩子通常会在兴奋的时候咬别人,通常是保姆或者一起玩的孩子。如果大声跟他说“不”的话他可能会不再咬人。

15-36个月大:孩子在失落或者想要控制别人的时候,通常他们会咬别的孩子。这个时候的孩子通常能够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所以开始停止这种行为。

三岁以上:这时候的孩子会咬人是因为他们感到无助或者恐慌,例如他们在跟别的孩子打架输了或者认为有人要伤害他们的时候。但如果三岁以上的儿童还经常咬人的话,家长就要引起注意,接受专业的治疗,因为这可能是孩子不能控制情绪和表达情感出现问题的症状。

孩子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咬别的孩子?

通常孩子在跟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最容易咬人。在适当的护理监察下例如帮助孩子适当地表达情绪等都能够预防这种情况出现。

孩子出牙时如何减少他咬人的情况?

有些孩子会在出牙的时候感到不适或疼痛的话他就会咬人。家长可以使用一些婴儿出牙时专用的软胶环给孩子咬缓解孩子的不适,但一定要注意选用的产品亚要安全防止出现窒息的危险。有时给孩子咬干净的冷毛巾能够有效缓解他出牙的疼痛感。

对于教育孩子咬人时,表情一定要严肃。让孩子明白你的用意,不能随便咬人。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难免会发生争执,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在所难免。到了幼儿园也是,总会有一些小朋友会回家跟爸妈说“我被欺负了”,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难免担心,宝宝会不会以后懦弱胆小?会不会造成人身伤害?那么宝宝被欺负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欺负

心理专家说,与众不同、处于弱势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比如转学生、成绩差又不受欢迎的孩子。外貌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容易被欺负——比如身形如女孩的瘦小男孩。老师不喜欢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被欺负的孩子通常有高神经质、内向、自卑和自尊水平低的特征。

二、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1.谦让不是懦弱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教育孩子懂得谦让是对的,但让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忽略自己的感受一味地忍让,这不是谦让啊。当孩子已经无法忍让大声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需求时:“他打我,我就打他!”我们就要蹲下来跟他好好的沟通了,沟通他的感受、想法还有他的情绪,是生气还是委屈。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谦让并不等于忍让。

2.培养孩子自信的品质

不自信的孩子做事情会缩手缩脚,在同龄人中被欺负的几率也就更高。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增强孩子体质,培养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不妨尝试让孩子和能力相当的孩子玩耍。

3.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

用心感受孩子的被打以后的心情和感受,并积极地回应你听到他表达不满情绪时的感受,在孩子被打以后,不要冲动的替孩子做任何决定,不妨先静下来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

4.让孩子自己解决

小孩子是不是被人欺负了,要由小孩子自己说了算。本来孩子没觉得被欺负,家长觉得了,孩子也就觉得自己被欺负了。孩子之间的很多锚段,是孩子不懂用语言进行交涉、社交技巧不完善造成的,并非故意。

小孩子之间很少有故意的欺负,真正的欺负行为多存在于中小学中。孩子之间的事情应该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家长参与进去对孩子的成长不好,而且小朋友们也很难服气,问题反而无法解决。孩子应该勇敢、自信,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这样才不会被欺负。

5.引导孩子说出内心需求

在倾听完孩子的倾诉后,要引导孩子说出此时他的内心需求,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他是打算忍受,还是打算还手。尤其是在孩子生气和委屈时需要引导,不在乎和无所谓就不需要了。如:“宝宝怎么了,委屈了?生气吗?来妈妈看看”等等。

6.和孩子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在孩子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后,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接下来的解决方法。如:“我亲爱的儿子怎么了?告诉妈妈,我的宝贝是很生气吗?。。。感觉受委屈了?那现在宝贝想怎么办呢?需要妈妈做些什么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