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传统教育思想,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社会竞争,很多家长认为,必须培养孩子从小就耐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有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经常打骂孩子,认为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还能培养孩子耐受挫折的能力。但是,经过对挨打受骂的孩子和快乐成长的孩子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从小遭受太多太大挫折的孩子长大后更加害怕遭受挫折,而且容易形成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的性格。而那些从小就快乐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则更具有抵抗挫折的能力。这主要与孩子所能承受挫折的量和强度有关。孩子在幼小的时候,也就是婴儿期,不能遭受太多挫折,否则容易形成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到了孩子三四岁以后,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微小的挫折,使孩子既能够耐受,也能从中得到锻炼。但是,无论什么时候,粗暴的打骂教育都是不能培养孩子耐挫折能力的,当时看可能会有些效果,但那不过是表面现象,等孩子成年以后粗暴教育的恶果便会逐渐凸显出来。相反,快乐长大的孩子不怕挫折。因为养育人在孩子小时候就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注,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并在适当的年龄给予孩子适度的微小挫折。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比较自信,比较健康,看问题也比较积极,既能坦然应对外面的世界,又有与年龄相适应的耐挫折能力。有些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小时候不接受严厉教育,上学后就不会努力学习并应付学习中必然出现的困难与挫折,光快乐有什么用?社会看重的是成绩和学历,如果没有这些硬指标,将来怎么养活自己,如果生存都成问题,快乐又从何谈起?这种说法表面上看不无道理,但是家长要明白,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将社会上的一切信息,包括优点和弊端、成就与挫折都放到了年幼的孩子身上,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感受,这样怎么能看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呢?有些时候,完全按照“适应”社会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其结果也许恰好相反。在培养孩子抗挫折问题上,家长需要有更宏观的眼光,要能预先感知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按照科学的方法,顺应孩子的天性来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既快乐,又具有极强的耐挫折能力。教育孩子至关重要的是家长要有更高更远的视野,这样才能在社会导向和社会现实中把握好平衡。(来自:太平洋亲子)

延伸阅读

早教知识:孩子不成才父亲责任大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近期,世界各国一些科学研究均证实,在大家的一生中,父亲的危害尤为重要,乃至超出妈妈。

德国心理学专家对398名罪犯的父亲开展调研,在其中183名罪犯的父亲嗜酒,120名罪犯的父亲赌钱、性放肆、不守信用。这种父亲放弃了危害儿女的义务,观念不上儿女的快乐成长压根不可或缺她们的危害。有某些父亲归还儿女带了坏头,或导致内心的损害,最终在儿女滑下违法犯罪谷底时,不但不可以立即地拉她们一把,反倒具有了助力的功效,造成 孩子最后沉沦为罪犯。

美国一项科学研究也说明,与妈妈亲密接触、与父亲生疏的男孩成年人后广泛适应能力差、性情处于被动、欠缺开拓精神;而与父亲生疏的女生成年人后,在与男士产生婚姻关系上非常容易产生缺点。也因而,有心理学专家将父亲的知名度比成“颗粒”,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中,它会不断不断产生裂变式、释放出来“动能”,帮大家产生完善的人格特质。父亲的危害在童年期和青春发育期危害较大,在新生儿期、青壮年期、老年期危害较小。

宝宝阶段:加快母子分离出来。在新生儿期,孩子关键依靠妈妈,从母亲那边吸允存活所必不可少的奶水。因而,看起来出世时早就弄断的胎儿脐带,其实还存有于母子的心里。这时,父亲刚好要当做加快母子分离出来的人物角色,便于产生一切正常的等边三角的家中方式。在这个环节,父亲应当多抱一抱孩子,和她们创建情感。

童年期:标准的意味着,仿效的目标。这时候孩子遭遇关键的人生道路发展趋势每日任务——社会角色认可。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孩子性别意识的产生比妈妈更关键。这时,父亲务必给孩子创建标准,正确引导男孩向男生的方位发展趋势,教她们英勇、客观、承担责任、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心全球等。弗洛依德觉得,软弱和疏远的父亲是将孩子引向双性恋团队的“罪魁”。此外,美国专家学者比博觉得,针对女生,父亲则要告知他们,女孩子是哪些,他们与男生的差别在哪儿。

因而,在这个环节,父亲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如在公共场所不抽烟、不随地吐痰、遵循交通法规、对家中承担、认真工作等,这会让男孩子自小就了解什么叫真正的男人,让女孩子从这当中得到归属感。

青春发育期:跨越的榜样。青春发育期孩子的自我认同快速覺醒,已不觉得自身是孩子,拥有明显的单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观念,她们已不像之前那般钦佩父亲了。男孩刚开始看不顺眼父亲,乃至感觉父亲软弱无能;女生则把对异性朋友的钦佩从父亲转为同年龄人。父亲刚开始变成孩子跨越的榜样。

这时候父亲要留意本身个人行为,一方面,不必太过抑制孩子,让孩子学好自身作主,激励她们多报名参加商务活动,如果有将会,要多带孩子和自身一起参加社交媒体场所。另一方面,看待他人,这一点将会更关键。这时,父亲要孝敬老年人、关怀柔弱、包容待人接物,将工作中做得井然有序,那样孩子跨越的将是一座高峰期。

走出小儿智力开发教育误区


培养宝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一位3岁的孩子能背许多唐诗,还会背乘法口诀,但老师拿着一样东西问他:“这是什么颜色?”他却摇头说:“不知道。”

大多数家长总希望通过早期教育使孩子更出色。于是,不少家长早早地就让孩子识字、算术。还有家长让孩子背诵唐诗、圆周率,认为孩子背得越多,就越聪明。

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云昌博士认为,孩子应该学符合自己年龄的知识,不能“拔苗助长”。他对记者说:“前几天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年轻母亲,她带着10个月大的婴儿坐在我后面,这位母亲不停地指着窗外对孩子说,这是白色的轿车、黑色的吉普、绿色的公交车……相信很多家长会像这样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一些高难度的知识,我要说这样的做法是绝对失败的,因为违背了教育规律。三岁以前的孩子,你只能教给他一个概念,像;‘白色’或‘轿车’。而‘白色的轿车’则包含了两个概念,一个10个月大的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的。”

“孩子现在听不懂,以后早晚会懂啊!早一点引导他,可以学得更快”,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

但曹云昌却认为:“儿童会在不同年龄很自然地吸收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必刻意灌输。太急功近利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不少小学教师发现,上学前学了较多知识的孩子反而对学习表现出一种冷淡情绪。”

逼孩子“表演”是种伤害

“来,给叔叔阿姨背首诗!”相信很多家长都曾经这样做过。

教育专家认为,这都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怪,把孩子当成了炫耀的工具。专家说,让孩子表演并不是完全不好,有的孩子表现欲很强,当众表演正好可以满足他想展示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很不情愿”,那就顺其自然,尊重他小小的主见,千万不要“霸王硬上钩”。

对“学习能力”的片面理解

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等首次发布的一项针对中国0-3岁婴幼儿父母学能发展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父母将宝宝的学习能力简单理解成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学习,不知道应根据宝宝自身发育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发学习能力。这次调查针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等7大城市、1200名父母,其中24%的家长简单把学习理解为算术、诗词等知识的提升,49%的家长将学习归结为学钢琴、学书法、培养方向感等技能。

功利心让家长迷失

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社会竞争等现实情况,逼得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充满了“功利”色彩,普遍把智商的开发放到第一位。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只要孩子学习好或者按时练钢琴,任性一些也没有关系。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更合理地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和身体素质?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孟海兰认为,这三个方面应该全面协调地发展,不一定非要分出个轻重缓急,但现在的家长都普遍比较注重智商。

曹云昌博士却认为:“在我的教育体系中,我始终把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情商教育,之后才是智商开发。看看我们春节的拜年短信全都是健康和快乐,因为大家都明白身体是一切之本,教给孩子正确的健康理念非常重要。接下来是培养孩子面对世界的各种能力,包括他的人格、心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再往后才是智力的开发。”

小小年纪经不起过度开发

年轻妈妈张严告诉记者:“去年,我女儿几个月内就背会了几百多首唐诗,但后来我们没再抓这个事儿,现在曾滚瓜烂熟的东西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曾经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培养她,但终究抵不住忘性,这让人不禁反思:我们做家长的执着地让孩子苦苦背唐诗是为了什么呢?”

孟海兰教授认为,现在早教普遍存在“强记”现象,比如背诵诗歌,这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但在开发孩子智力方面作用有限。

曹云昌甚至认为,过早地开发孩子,教他太多知识性的东西,有可能产生副作用,比如扰乱孩子的心智,扰乱心智的后果是“多动”和“易走神”。“比如,让孩子背圆周率,我觉得毫无疑义,可能会导致他上学后‘厌学’或讨厌数字,”曹云昌说:“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感知这个世界,形成自觉地认知、适应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于艳在这方面就是一位成功的家长,她的女儿已经四岁了,刚刚在一个全国少儿歌唱比赛中拿到二等奖,孩子在幼儿园也表现得非常优秀,跳舞、唱歌、轮滑、认字都是班里最棒的。最让于艳高兴的是孩子有自觉学习的意识,有很强的“求知欲”。于艳也喜欢教孩子背唐诗,但她非常讲究技巧。“可以给孩子一个场景、一个画面,或者利用声像帮他记忆,这样就会帮他更好地理解唐诗的意境,”于艳告诉记者:“记得女儿2岁多的时候,我带她去旅游,看到一个瀑布,她张口就来了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惹得游人都笑了,我觉得很吃惊,我想是因为背诗时我让她真正认识了瀑布。”于艳的经验是,我们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如果教会了孩子学习的能力,会让他们终生受用。

走出智力开发误区

曹云昌博士指出了三个最有效的手段,即户外大运动量、精细动作(手上的能力)和语言刺激。运动能健脑,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兴趣。精细动作可以让孩子变得“心灵手巧”,而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孩子脑细胞的发育。除了智力开发,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形成丰富的情感,及对人、对物、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父母应该与孩子多进行亲子活动,带着他们边玩边交流。渐渐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感觉、知觉和习惯。

早教: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独生子在享有更强的照料时,也承担着大量的工作压力。她们通常会遭到来源于过多维护、太重工作压力、过高规定的严厉打击,而其根源更是父母有误、不合理的抚养意识。一些父母喜爱把自己儿时的工作经验照本宣科在子女的身上,这会给孩子的发展更添苦恼,有时候还会继续危害孩子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和价值观念的发展趋势,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不利。怎么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误区1

孩子务必遵从父母

怎么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生活便是一本教材,很多事情在父母并未注意到的情况下,孩子们早就掌握而且产生自身与众不同的观点。父母絮絮叨叨地规定孩子怎么做、怎么讲,总是使孩子觉得自身的喜好遭受干预,即便不用说,内心也十分不满意。非常在孩子的观点与父母常说的截然不同时,父母与儿女中间的芥蒂已偷偷产生了。当父母在絮叨孩子并讨厌的事情时,父母得话仅有二种結果:一种是让父母的威信和权威掉价;另一种便是扩张彼此的差距,互相造成不安全感。

误区2

孩子应圆家长的梦

让孩子圆自身的梦是许多 家长的心愿,有那样的心愿自然并不是错事,可是务必充分考虑,孩子尽管接纳了你的基因遗传,但他不意味着你,他只意味着他自己,因而孩子未来干什么要依据他的个性化与发展潜力来决策。另一方面,今日的生活情况与当初有挺大的不一样,孩子挑选岗位时还务必考虑到社会发展和销售市场的要求,仅有让孩子搞好多种多样提前准备,她们才可以在这个转变的全球里寻找合适自身的部位。

误区3

孩子是生活的所有

孩子是家长生活的所有——许多 父母有那样的意识。在孩子眼前怀着那样的心理状态,迅速便会被聪慧的孩子觉得到,长此以往会变为孩子牵制父母的秘密武器,变成孩子骄纵、不服气教导的根本原因。文化教育孩子是家中生活的关键內容,但不应该变成家中生活的所有,父母在抚养孩子闲暇应当有自身的生活。有着一种相对性单独的影响力,对孩子、对父母都是有益处。

误区4

爱孩子就需要零距离

怎么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很多父母都把孩子作为掌上明珠,不舍得放开你的手;还一些家长喜欢什么也不逃避孩子,乃至夫妻间的情感显露、争执等都让孩子真实经历,还以为那样就可以让孩子对自身更有情感。实际上距离产生美,家长彻底不需要和孩子零距离,必需的放开手不仅能够塑造孩子的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并且能够防止父母由于不小心而伤到孩子娇嫩的心。

误区5

家是无拘束的

家是歇息的海港,在家里便是要让孩子释放压力,不必多方面限定——这类念头有它有效的一部分,可是针对孩子而言還是“没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一些族规,让父母儿女中间有法可依是完全必要的。对分派家务活、零用钱、看电视剧、吃零食、出门游戏娱乐等孩子非常容易过度的难题做些要求或规定,并坚持不懈推行,对孩子的发展会出现出乎意料的实际效果。

误区6

学习培训占有生活所有

学习是孩子的关键每日任务,也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难题。造就适度的标准,让孩子学得好一点是彻底应当的。学习是孩子生活的关键一部分,但并并不是所有。因而家长应当想尽办法让孩子有一些做别的事情的时间和空间。在焦虑不安学习之余,让孩子做些别的事情不仅能够缓解学习培训的工作压力,并且能够调整孩子的心态。有时做些课程外的事情,多触碰社会发展,反倒能够融会贯通,启迪智慧。

误区7

大包大揽

孩子的决策

怎么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在相关孩子的决策时,许多 家长喜爱大包大揽。在吃、穿、用等层面,乃至在关联孩子学习什么、挑选志愿填报这种重特大事情上家长也不习惯性与孩子商议,只是喧宾夺主,这类观念不是适当的。有句俗话说得好,儿时不把他作为人,未来也做不了人。人做决定的工作能力也是渐渐地发展的,如果我们老是不给孩子机遇,她们将会始终不容易自身作出决策。还必须注重的是,常常还有机会自己做决策的孩子,对自身就较为有信心,而信心是为人处事、干事业有成的必备条件之一。

0——8岁:走出早期教育误区


针对0-8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早期教育热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持续了30多年。在国内,各种各样的实验和观点也很多。但是,在各种做法和实验中有没有误区?拔苗助长和掠夺式开发对孩子的幸福一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科学对待早期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儿童早期教育有关问题座谈会上,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教科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部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幼教的同志和来自北京市、天津市幼儿园的园长。

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人才培养要从幼儿抓起,要把早期教育提到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知识经济、提高民族素质,必然要重视教育、重视作为整个教育基础的婴幼儿教育。

近几十年来,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说明了早期经验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这些成果主要有:在脑科学方面,证明早期经验能改变脑的生化形态与结构、早期抚养方式对婴幼儿情绪与行为的正常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早期教育的个体发展作用与社会效益研究表明,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个体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专家们一致认为,早期教育是提高义务教育效益、消除贫困(包括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的社会系统工程中重要的一环。

一、通过训练可以让孩子学会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就是他们在这一年龄阶段应该去学习的东西,潜能开发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搞掠夺式开发。

专家们提出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婴幼儿学习潜能的开发问题。“早期教育热”在世界范围内已持续了30年。早期教育热久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发现婴幼儿具有以往人们没有估计到的巨大的学习潜力。例如4个月的婴儿可以形成“3”的数量概念,1岁多的孩子可以学会用打字机阅读和打字,2岁多的孩子可以认识数百个乃至上千个汉字等等。怎样看待这些实验成果?怎样合理地利用婴幼儿的学习潜能呢?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当用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与合理利用婴幼儿的学习潜能。婴幼儿确实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通过训练可以学会许多过去人们认为他们不可能学会的东西。但是,通过训练(这种训练往往是密集型的)可以让他们学会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就是他们在这一年龄阶段应该去学习的东西。应当考虑到这样一些问题:

(1)当婴幼儿在学习这些东西的同时,他们是否在以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作为代价?这种强化训练是有益于婴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还是无益甚至有害于他们的发展?(2)这种人为的强化训练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否有必要放在目前来进行?在现阶段进行这种训练的效果,相对于把这种学习安排在以后适当的阶段来进行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我们并不反对研究如何科学地利用婴幼儿巨大的学习潜能来更好地促进婴幼儿身心发展,但是反对盲目的“拔苗助长”做法,反对置对婴幼儿长远发展可能造成的消极甚至有害的影响于不顾的“掠夺式开发”。在教育问题上,“有效性”并不意味着“科学性”。教育上的科学性既要考虑“有效性”,但同时还要考虑“妥当性”与“必要性”。以婴儿识字为例,确实可以通过强化训练来使两三岁的孩子认识上千个字。但是文字并不是“物”,它是符号,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具有一定的意义。婴儿由于年龄小,缺乏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字意义的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往往是把文字当作“物”来认识的,并不具备符号的功能。而且这种识字训练是需要不断强化的,一旦强化停止,婴儿很快就会忘记过去已经认识的字。而且大量的时间如果用于识字训练,婴幼儿进行其它活动,例如身体活动、与人交往的游戏活动等的时间必然减少。

应当把婴幼儿时期的发展与教育放在人的终身发展过程中去考虑,要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用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合理利用婴幼儿的学习潜能。

二、最常见的误区是:理论上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而在实践中又把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和学业知识传授,津津乐道于幼儿能识多少字、算小学几年级的算术,而不考虑孩子是越学越爱学,还是越学越厌学。

专家们指出,要用辨证的、整体的观点看待早期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近年来,公众对儿童早期教育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各种力量都纷纷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投身于早期教育“市场”。这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也难免鱼目混珠,造成一些错误的导向。最常见的误区就是理论上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而在实践中又把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和学业知识传授。这是对早期教育狭隘化、片面化的认识,也是一种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认识。

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展确实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目的和内容,但是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它不是早期教育的全部目的和内容。

“早期智力开发”一度成为早期教育的同义语,读、写、算训练成了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但对各种早期教育方案效果的追踪研究表明,早期教育中学业知识传授和读写算训练的后效往往是短期的(大约可以持续到小学4年级左右),真正体现早期教育价值、使它成为人一生良好发展之基础的因素是其间形成的学习动机、态度(佩里/HighScope报告)。

有的专家认为,早期智力开发这一提法本身就有欠科学,值得商榷。“智力开发”一词似乎意味着人的智力像一片预先已经成熟、固定的矿藏,只等待着人们去把它挖掘出来。而生理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即便是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大脑,其结构和功能也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完善的。人的智力更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是一种不断发展、完善且无法估计其限度的人类能力。因此,“开发”一词带有“先天决定论”的色彩,不能确切地表达当前人们对教育与儿童发展关系的正确认识。

第二,不能把提前进行学业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等同于早期智力发展教育。

不可否认,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本身就蕴涵着智力的价值。但这不等于说任何知识用任何方法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都必然会促进其智力发展。那些不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学业知识,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终会因缺乏经验难以理解而不具有促进智力发展的意义。甚至还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造成一种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凯茨所谓的“习得性愚蠢”--对学习的无能感和由此产生的自信心丧失。可见以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代价去换取眼前可见的所谓“早期教育成就”,实在是太得不偿失了!

遗憾的是,我国目前不少人对此缺乏认识,仍津津乐道于幼儿能识多少字、算小学几年级的算术,而不考虑孩子是越学越爱学,还是越学越厌学!按照国际21世纪委员会的观点,判断“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是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早期教育在本质上应当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素质教育,是旨在促进婴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早期教育要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展,但是也不能忽视人的其它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专家们简要地介绍了世界一些国家近年来的幼教改革思路。指出,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超过任何时代。这种整体素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差异,要为儿童提供有利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学习经验,要把学习理解为一种创造性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强调,幼儿是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的交互作用获得认识和发展的,而主动学习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专家们认为,幼儿期是人的好奇心、探索精神、想象力和创造性十分活跃的时期,只要能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儿童的探索和想象,他们的求知欲、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就可以保持和发扬下来,否则便会很快消失。

专家们还指出,恰恰在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等方面,我国儿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发展缺失。我国90年代开展的《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研究》、《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以及其它多项研究的结果都表明了这一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智育第一”,“升学第一”的影响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高考指挥棒”层层指挥,最后已经指挥到了幼儿教育。强迫学习、强行灌输,不仅压抑了孩子的求知欲、降低了自信心,而且养成了消极被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这种状况如不迅速解决,是很难培养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能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重任的优秀人才的。

专家们还就目前幼儿教育中的“早期阅读”、“双语教育”等热点问题发表了意见。有的专家认为,语言学习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接触图书,可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对图画、符号和文字意义的推测和理解。但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其内涵比早期识字丰富得多。幼儿不应该是先学识字后学阅读,而应该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在建构文字符号的意义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识字。尽管儿童可以把汉字当作一个图形来感知和记忆,但脱离语言情景的、独立的、集中的、缺乏经验支持和意义理解的识字是违反幼儿的学习心理原则的,其远期效果也是不好的。

有的专家则指出,和幼儿教育中的许多问题一样,识字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儿童“能”和“不能”的问题,而是“该”和“不该”、“有”和“没有”相应条件的问题。既然全国半数幼儿不能接受较正规的学前教育,既然小学与幼儿园在识字教学上没有相应的衔接措施,既然幼儿教师没有受过识字教学的专门训练,那么幼儿教育阶段就没有必要刻意去做小学期间可能会事半功倍的事。幼儿阶段有更为重要的事可做,发展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丰富作为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基础的生活经验,其意义不见得小于识字教学。

有的专家认为,评价识字或任何一种内容的学习效果都不能只从单方面来看,要用整体、全面、长远的观点去评价。幼儿识字的问题,小规模实验可以,大面积推广一定要慎重,更不可对识字量做硬性规定。

专家们认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幼儿学习外语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学会的,需要一个像学习母语那样的语言环境。幼儿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学习外语。如何为幼儿创造一个尽量自然的学习双语的生态环境,是考虑“双语教育”问题时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婴幼儿是“人”不是动物,不能用对待动物的办法来对待婴幼儿,不能用机械训练的办法来训练他们,如果早期知识技能训练反而使幼儿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是教育上最大的失败。

专家们谈到,在早期教育实践中需要明确的还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对待婴幼儿的问题,是把他们当作动物来训练,还是把他们当作具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发展特点的“人”来对待;二是早期教育是面对少数天才儿童的“英才教育”还是面对每一个儿童(包括残障儿童)的全民素质教育。前一个问题关系到早期教育的方法问题,后一个问题关系到早期教育的对象问题。

科学研究的成果虽然表明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而且确实通过强化训练的办法可以让婴幼儿认字识数、吟诵古诗词,但是婴幼儿是“人”不是动物,不能用对待动物的办法来对待婴幼儿,不能用机械训练的办法来训练他们。婴幼儿年龄虽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需要、兴趣,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不同于成人。因此不能把成人的想法、愿望强加给孩子,应当给孩子以选择的自由、想象与创造的自由。孩子天生就有求知的欲望,2岁半的孩子就爱问“为什么”,提出问题是思维的灵魂。如果成人鼓励幼儿提问,那么孩子的求知欲就能够保持并得到发展,相反则会受到压抑。婴幼儿缺乏知识经验,成人确实应当教给他们知识经验,但必须是在不破坏他们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如果通过早期知识技能训练,反而使幼儿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那么这是教育上最大的失败。早期教育应当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与创造的兴趣而不是去扼杀这种兴趣,科学的早期教育必须是尊重儿童(包括尊重他们的人格、兴趣、需要、发展特点)的教育。

专家们还指出,早期教育不是仅仅面对少数天才儿童的“英才教育”,而是面向每一个儿童(包括残障儿童)的全民素质教育,应当把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看作是每一个儿童应当拥有的权利。早期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早期教育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全民性。

四、如何推动我国早期教育的发展?

专家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早期教育的科学研究

早期教育涉及到婴幼儿生理、心理各方面的发展。科学的早期教育要以早期教育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从目前我们国内的情况来看,早期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还有待加强,需要加强婴幼儿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

(二)加强幼儿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建设

专家们建议,今后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当把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的学历要求提高到大专水平,提高师资培训课程的质量,加强幼教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政府可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报考幼儿教育专业,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幼儿教育事业。

(三)普及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目前广大家长都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少生优生”已成为广大家长的普遍心态。但是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普及程度还不够,早期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现象非常严重。以婴幼儿及其父母为对象的图书、音像产品数量虽不少,但真正高质量的产品并不多,鱼目混珠的现象也非常突出。要改变这些现象,必须加强早期教育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的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刊物等现代传媒的影响,建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帮助广大家长掌握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与技能。

(四)关注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儿童的早期教育

我国相当部分婴幼儿生活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很难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许多先天条件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儿童因得不到良好的、适时的早期教育而失去成才机会,这是智力自然资源的浪费。专家们建议,应当充分利用电视这一现代传播媒介,建立“空中幼儿学校”,编制优秀的电视教育节目,把高质量的早期教育送到他们身边去,对他们进行补偿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