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比较珍贵,爷爷奶奶捧着,小错不好说,大错不能打。有时候会把爸爸妈妈气得想打自己,反正是在面对孩子的任性时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么,面对任性的孩子,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呢?

先来看看孩子有哪些任性手段?

为了达到某种自己的目的,3-8岁的孩子大都学会使用以下的四种“手段”。

一、哭闹

为了能够达成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哭闹时孩子最惯用的手段。而大多数的爸爸妈妈怕的就是孩子这一招。一旦孩子哭闹起来,父母马上头疼、缴械投降,不但会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还会常常超额完成“任务”。

二、哀求

能撒娇哀求父母的孩子,常常会表现得非常可爱,当他向父母哀求要某样东西时,我想恐怕是没有几个父母能够抵挡得住他的温柔进攻。

三、死缠烂打

孩子对于“持久战”理解的相当透彻,也会发挥到极致。他的目的就是要用“磨”来让父母答应他的要求,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四、赌气噘嘴、不说话、摔东西、不吃饭......

孩子赌气的时间,一般持续的会比较长,因为孩子已经掌握了父母的心理,没耐心的父母在这个时候只好举手投降。

父母的五种行为导致孩子任性

1、孩子过分重视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却常常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孩子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知,过分地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5、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杀和过分保护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与此相反,有些父母则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甚至用过高的成人化标准要求孩子。长此以往,就会将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盲目扼杀,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无情的摧毁。

巧妙应对任性的孩子的8大战术

1、安静缓和法

这是对正在任性发脾气的孩子使用的一种方法。孩子发脾气时,情绪兴奋、激动,有时甚至大哭大闹、大嚷大叫。如果成人耐着性子采取亲和、抚爱、哄劝的方法,反而会使孩子更加哭闹不休;如果大人态度粗暴,急躁地打骂孩子,仍然难以阻止孩子的任性。安静缓和法要求大人此时应持平静的态度,要求孩子停止哭闹,让他安静下来,此时没有必要说服孩子立即承认自己的任性是不对的,待孩子平静以后,再用平缓的口吻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比如,当遇到孩子发脾气、哭闹不休时,父母不必理他,让他发泄一会,然后给他喝些开水,让他喘口气,帮助他平静一些,条件允许的可让孩子一人留在屋内,父母离开一会;如果屋里人多,可让他在别的空屋,把门关上。但不要锁上,告诉他等他平静了可自己出来。注意语调要坚决,但不可用责备口吻。把孩子隔开,只是让孩子明白发脾气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和休息,而不是惩罚他,待孩子平静下来后给他冼脸,安静睡—觉,过一会或明天和他再好好谈谈。

2、通俗讲解法

对孩子讲道理要深入浅出,可以举一些孩子身边的事情做例子,使道理容易为他们理解和接受。每当孩子和家长出现"顶牛"的现象时,家长可用讲故事、讲笑话的方法来缓和矛盾,并借故事去触及孩子的心灵。童话是对儿童进行说理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并叫他们听完后谈谈体会,"对号入座",改正不良习惯。

3、不予理睬法

对孩子的嘀嘀咕咕、纠缠不休等行为,家长可以故意不加注意,装作没有听见或者暂时离去。这是一种避免孩子可能出现闹事行为的有效方法。比如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一时难以说服他,这时可采用不予理睬法,也就是平时说的"冷处理"。采用这种方法要收到好的效果,家庭中所有成人必须一致,同时采用不予理睬法。当孩子平静以后,对他也不能迁就让步,应当像没有发生事情那样,不予理睬。

4、攻心为上

父母首先要有良好而坚定的心理状态。不要认为拒绝孩子会造成伤害,相反,这恰恰是对他最好的教育。要想培养一个棒孩子,那么面对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决地说"不",不能有丝毫心软。

5、以退为进

父母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个不能给他的东西时,妈妈可以这样说:"这是妈妈的,妈妈现在不用,可以给你玩一下,不过明天你就得还给妈妈。"然后以退为进——第二天提醒孩子:"宝宝,把东西还给妈妈,以后想要的时候再跟妈妈说。"

6、预先申明

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所以一定要给他定个规矩,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规矩处理。比如和孩子约定:早上爸爸要上班,你必须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餐,才能准时送你去幼儿园。

如果你起床晚了,就只好放弃早餐,因为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一旦孩子赖床,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并告诉他:对不起,宝宝,我们有约在先,不能随意破坏。

7、说一不二

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后扬"。"先抑后扬"的做法会让孩子认为父母好"欺负",从而无理要求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产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因此,拒绝孩子,一定要从一而终。

8、“战后”要善后

父母对孩子说"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让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绝孩子而不给他被拒绝的理由,会让他觉得受了委屈,甚至产生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愤绝望的心理。虽然这种解释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但是至少能让他明白:父母拒绝他是有理由的。

zj09.com小编推荐

让宝宝智商提升30点的8个诀窍


神经学专家提出的智力开发建议

专家称,尽管有人说天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孩子周围的环境以及培养他的人都在决定孩子的智商以及适应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神经学专家大卫·波尔穆特博士称,从孩子出生到3岁这段时间里,他的智商完全可以提高30个点数,但这需要父母遵循一些简单的建议才能确保孩子变得这么聪明,这些建议包括至少母乳喂养一年,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以及让孩子从小就受到音乐方面的熏陶。

波尔穆特说:“婴儿出生时有上亿个神经细胞,在他们的婴儿时代,这些细胞中的一部分会退化,我们把这一过程也可以描述为用进废退。所以,家长不断开发孩子的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因学教授对家长的建议

与此同时,美国华盛顿医学院的基因学教授乔纳山·吉特林也指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不可操之过急,尤其不要刻意去培养孩子某个方面的性格特点,他说:“我们应该忘记这个观念,即如果家长这样那样去做,孩子就会很出众,实际上家长们最需要做的两件事就是给孩子足够的营养和爱。”

吉特林说,营养不仅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健康,而且还会让他们的大脑变得更聪明。首先,母亲在怀孕期间营养就很重要,其次孩子出生后母乳喂养也同样重要。他说:“我之所以提倡母乳喂养是因为这是母亲和孩子之间最好的一种联系方式。”

来自心理学专家的观点

很多专家还指出,情商与智商同样重要,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就是情商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国费城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凯西·帕塞克博士说:“很多智商很高的人可能在某个专业领域很优秀,但他们却在与人打交道时感到很吃力,情商并不与智商成正比。在培养孩子的情商时,让他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或是带他去超市买东西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帕塞克还指出,小孩子虽然很需要与其他人交往,但他们也需要自己独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说:“正是那些安静的独处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去自我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如果家长整天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孩子就会没有自己的空间,在他们长大后,他们可能就会缺少成为团队领导人所需的素质。”

专家们列出的培养出聪明孩子的8条决窍:

1、在孩子出生前就保证营养

对孩子而言,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出生之前,母亲一定要确保给他们充足的维生素。让孩子拥有一个均衡、有营养的食谱是保证他们健康和聪明的第一步。吉特利说:“尽管大脑的发育在出生后更活跃,但母亲在怀孕期间增加营养给孩子带来的益处将是终生的。”

2、母乳喂养

波尔穆特说,母乳喂养一年可以让婴儿的智商点数增加8点,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对于婴儿大脑发育很关键的脂肪DHA。

3、自然就好

尽管培养孩子有很多方法,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做到自然而然就好。吉特林说:“我们需要鼓励父母信任他们的本能。”

4、鼓励孩子进行社会交往

尽管孩子进行多少社会交往的程度很难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这种交往让孩子培养出来的能力对于他们日后很有好处。

5、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一些人认为最好不让孩子看任何电视,但波尔穆特认为,在2岁之前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即可,因为看电视这一活动只是单向,它会阻碍孩子口头语言能力的发育,他说:“孩子如果要学习使用语言,他应该从周围的人那里得到回应。”

6、玩耍

帕塞克说,孩子如何学习与他们学习了什么同等重要,这也是应该鼓励孩子多出去玩的原因。他说:“现在孩子们看电视的时间太多,但实际上学习的过程最好是在更有意义的环境下进行,玩耍中学习就是一种最自然的学习方式。”

7、尽早开始接触乐器

早早开始接触乐器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波尔穆特说,在4岁时学习一种乐器可以让孩子的智商增加6个点数。他说:“一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在那么小的年纪不可能会掌握乐器,但事实上,他们那个时候学习得最快。”

8、与家人一起抚养孩子

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心,更多的人参加培养孩子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这样孩子的性格也会更健全。

与宝宝分开睡需注意4点!


1、坚持原则,不要放弃

当宝宝刚刚与爸爸妈妈分开房间睡时,会出现反复现象,比如费了很大功夫才把宝宝安顿好了,可是还不到10分钟,他又跑出来了;或者宝宝在半夜里就跑到爸爸妈妈的大床上,不愿再回自己的房间了。这时,许多家长心一软,就接纳孩子了,结果前功尽弃。所以建议家长千万不要心软,哪怕再辛苦再难缠,也要坚持把孩子送回去,陪伴他、鼓励他重新入睡。咬咬牙,坚持下来,习惯就养成了。

2、把握分寸,循序渐进

当宝宝已经形成了与父母同睡的习惯,要分开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使宝宝对独自睡觉产生恐惧,难以克服。一定要把握分寸,循序渐进,逐渐适应。

3、平静心理,淡然处之

有些宝宝半夜醒来会找妈妈,或许会撞到爸爸妈妈在亲热。这时,宝宝处于朦胧状态,并不会对你们的行为产生太大兴趣,所以爸爸妈妈要平静心理,尽快陪宝宝重新回到自己的房间,安抚他继续睡觉。如果相反,爸爸妈妈惊慌失措,对宝宝进行大声呵斥,反倒会令宝宝感到更紧张更清醒,更不利于宝宝重新入睡。当然,如果宝宝有兴趣了解,家长也不妨抓住性教育的契机,平淡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彼此相爱,互相拥抱,仅此而已。

4、因事而异,灵活把握

当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时,他们最需要爸爸妈妈的关心和安慰,这时,可以与孩子暂时同睡,满足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的同时也方便家长随时照顾孩子。

怎样帮助孩子解决任性


任性是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放任幼儿的任性,将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因为任性的幼儿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很难作出利他(如关心、谦让、助人、同情等)的行为。幼儿任性还会影响成人、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并由此影响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现他们的情绪、要求与脾气。如果这些消极行为经常发生,就会强化他们的不良个性品质。同时,幼儿任性时通常会伴随着烦躁、忿怒的情绪。一次情绪失控对身心影响不大,经常性的情绪失控,就会对健康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了。

那么,造成幼儿任性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1、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孩子任性时家长的态度如何,家长是否注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等等,这是关系到孩子是否任性的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不少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在知识方面要求严格,而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没有要求,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教养方式必然会造成幼儿的消极创造性行为。

2、同伴交往机会缺乏。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不少“高楼儿童”,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同伴的缺乏,导致幼儿的玩伴由成人来替代。由于亲子交往常常炒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因此往往是成人造就孩子。在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情景里,如不是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就会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

了解了孩子任性的原因,我们就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育:

1、明确要求,预防在先。家长平时对幼儿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待人接物的礼貌要求,作息时间的安排等。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

2、家长教育孩子的要求、观点应保持一致。尤其在孩子任性时,家长应统一要求。如果一个严,一个宠,那么孩子的任性会越演越烈,很难得到改正。

3、采用“负强化”的方法。当孩子任性时,有的家长大声训斥、恐吓,甚至打骂,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幼儿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家长抗争,从而使他们更任性。家长可以用“负强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任性。例如,孩子吵着要买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当孩子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这种“负强化”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

提升家长与老师的关系8要领


孩子上幼儿园了,家人多半会担心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不停向老师打听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可是,有时候您又不免担心起来,因为感觉家人与老师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这样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吗?而如何处理好亲师关系,更成为父母所关心的话题。

孩子礼貌,妈妈加分

天真可爱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更是聪明伶俐。如果你的孩子很有礼貌,那么恭喜你,他一定会更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在适应幼儿园生活后,每天早上送孩子到幼儿园的时候,要记得提醒孩子和老师打个招呼,这不仅表现了您和孩子对老师的尊重,更是培养孩子良好礼貌习惯的好机会。如果小家伙够热情和活跃的话,还可以让小家伙给老师来个热情的拥抱。试想一个有礼貌又热情洋溢的小家伙和一个带着情绪来上学的孩子,哪一个更让老师欣慰和开心呢?

这种体会来自我个人的切身感受,我带过的孩子中就不乏这样的小家伙:每天大老远就一边喊着:“李老师妈妈,我来啦!”一边张开双手跑过来。看到孩子的热情,好心情马上就来了,虽然小家伙平时在幼儿园可能很调皮,也爱捣蛋,但这样的孩子还是会让老师觉得很贴心。礼貌的孩子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培养和熏陶,遇到这样的孩子,老师自然会在心目中给当妈妈的你加上一分。

不做“多事”的妈妈

幼儿园生活是集体生活,虽然说幼儿园的教育和保育同样重要,但幼儿园老师毕竟不同于自家保姆,集体生活中的孩子又多,不可能要求老师对每个孩子的照顾都面面俱到。所以,尽量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不要太特殊。在此提醒妈妈们以下几点:

(1)很多孩子在家里有午睡前喝配方奶的习惯,在准备入园前,请尽量做好调整。如果孩子较小或入园初期对新环境缺乏安全感,那么可以在基本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请老师配合着调整饮食习惯。

(2)把给孩子带去幼儿园的衣服整齐地装好,不要等孩子尿湿了、汗湿了衣服时,老师打开书包却发现里面一团糟。最好准备一个塑料袋,方便老师将脏衣服和干净衣物分开装。尤其是夏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后都要换下汗湿的衣服,如果老师打开20个孩子的书包,里面都乱作一团,再面对一群等着换衣服的孩子们,想象一下,老师要忙成什么样?

(3)尽量使用幼儿园统一提供的物品,比如杯子、餐具、毛巾等(个别由家庭自备用品的幼儿园除外)。如果你的孩子自备餐具,那么每次用餐之后,老师都要单独为你的孩子清洗餐具,并在放学前整理好,还要提醒你带回家。所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不要自己给孩子准备太多东西去幼儿园,孩子在园里所用的物品都有严格的卫生消毒标准,同时幼儿入园前必须到指定医院进行入学体检,已经把一些危险的传染源给杜绝了。

宽容多一点,责备少一点

凡是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是很常见的事,容易因玩具、游戏或个人习惯等小问题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甚至出现伤人的情况。另外,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尚不足以很好地保护好自己,所以总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不过,这些都是孩子在学习自我保护和逐渐独立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正常情况,因此,如果不是严重的失职问题,请不要去质问或责备老师。孩子受伤家长会心疼,但老师心里也一样难受,如果这时你能够宽容地说一句:“没关系,老师也不要太放在心上。”相信老师会很感谢你的理解。

感谢老师为孩子所做的付出

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很繁杂的,除了处理班级日常工作、利用午休或下班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示范课、教研、培训等活动,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利用不多的休息时间收集、整理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通过网络、家园联系手册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对孩子进行家访、在节日里带给孩子和爸爸妈妈惊喜。

而支撑着老师们出色地完成这些工作的力量,除了对工作的责任感之外,还有爱。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是有些“小毛病”要老师每天不断提醒、帮助纠正;如果老师帮你洗干净了孩子尿湿的裤子;如果下班后老师陪着孩子等你到很晚;如果老师们刚刚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那么请别忘了对老师说一句:“谢谢,老师辛苦了!”这表示老师的劳动和为孩子付出的爱得到了认可,老师即使辛苦,也会觉得欣慰。

与“投诉”的距离

现在国内高等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不断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走向幼儿园。与此同时,因为各种现实原因导致教师队伍的素质差异较大。因此,部分老师工作中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解决更有效。如果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有什么想法,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和老师沟通,而不是直接去找园长,要通过沟通来了解其中的原因,并共同找出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另外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您跟幼儿园的领导不是特别投缘的话,建议不要让大家觉得你跟领导走得很近,即使关系不错,也请不要和他们过多谈论老师及班级里的事情,避免有老师担心你在说坏话。妈妈们要知道,领导再怎么关注孩子,每天陪在孩子身边、给他知识和爱的,还是班级里的老师们。

接送孩子要按时

很多家长可能一直忽视了这一点,总觉得这在幼儿园阶段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对于迟到的孩子来说,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还会因为晚睡晚起、作息时间不规律而直接影响到孩子一天的生活。另外,自家孩子的迟到也会打断并干扰到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

如果您是不习惯按时接孩子离园的家长,那么请仔细想一下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师早上七点三十分上班(保育老师上班要更早),晚上五点半或六点下班,中午要看着孩子们午睡,孩子睡着之后,老师还要进行一些环境布置和案头上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是中午时间所无法完成的。所以,如果你能够按时把孩子接走,老师或许就能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不少工作,然后按时下班,多一点时间与自己的亲人和孩子相聚。事实上,这不仅仅是配合和尊重幼儿园作息时间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早一点见到爸爸妈妈,还能在回家的路上玩上一会儿,每天都有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将是孩子成长路上甜蜜的回忆。当然,如果确实有意外情况,偶尔不能按时接孩子,那么请记得跟老师提前打个招呼,并说声“谢谢”!

适度的沟通

要经常和老师保持沟通,定期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园里的情况。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家庭,平时工作比较忙,每天到幼儿园接送孩子也是来去匆匆,很少有机会跟老师沟通。那么,建议选择一种亲师双方都认为方便的沟通方式,如网络、家园联系手册或电话。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成长需要爸爸妈妈的关注,如果身为父母的你都没空关注孩子,还有谁能更关注他呢?千万不要因为太忙或校车接送而忽略与老师的沟通。当然,也不要每天都拉着老师聊上半个小时,她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

“礼”,送与不送?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不需要红包礼物,相信老师也会很爱你和你的孩子了。如果平时对老师没有支持和理解,那么即使送了礼物,也并不会使人忘记你平时的苛责。真正的关怀和感谢,并不是物质所能代表的。当然,如果老师在节日里能收到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卡片或者一支小花,那么一定会更加欣慰的。

8个要领提升家长与老师关系


孩子上幼儿园了,家人多半会担心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不停向老师打听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可是,有时候您又不免担心起来,因为感觉家人与老师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这样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吗?而如何处理好亲师关系,更成为父母所关心的话题。

其实,家园之间的沟通并没有那么复杂,亲人和老师对孩子都是一样看待。如果您对处理亲师关系确实没有把握,那么不妨注意如下8个要领。

1孩子礼貌,妈妈加分

天真可爱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更是聪明伶俐。如果你的孩子很有礼貌,那么恭喜你,他一定会更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在适应幼儿园生活后,每天早上送孩子到幼儿园的时候,要记得提醒孩子和老师打个招呼,这不仅表现了您和孩子对老师的尊重,更是培养孩子良好礼貌习惯的好机会。如果小家伙够热情和活跃的话,还可以让小家伙给老师来个热情的拥抱。试想一个有礼貌又热情洋溢的小家伙和一个带着情绪来上学的孩子,哪一个更让老师欣慰和开心呢?

这种体会来自我个人的切身感受,我带过的孩子中就不乏这样的小家伙:每天大老远就一边喊着:“李老师妈妈,我来啦!”一边张开双手跑过来。看到孩子的热情,好心情马上就来了,虽然小家伙平时在幼儿园可能很调皮,也爱捣蛋,但这样的孩子还是会让老师觉得很贴心。礼貌的孩子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培养和熏陶,遇到这样的孩子,老师自然会在心目中给当妈妈的你加上一分。

2不做“多事”的妈妈

幼儿园生活是集体生活,虽然说幼儿园的教育和保育同样重要,但幼儿园老师毕竟不同于自家保姆,集体生活中的孩子又多,不可能要求老师对每个孩子的照顾都面面俱到。所以,尽量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不要太特殊。在此提醒妈妈们以下几点:

1很多孩子在家里有午睡前喝配方奶的习惯,在准备入园前,请尽量做好调整。如果孩子较小或入园初期对新环境缺乏安全感,那么可以在基本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请老师配合着调整饮食习惯。

2把给孩子带去幼儿园的衣服整齐地装好,不要等孩子尿湿了、汗湿了衣服时,老师打开书包却发现里面一团糟。最好准备一个塑料袋,方便老师将脏衣服和干净衣物分开装。尤其是夏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后都要换下汗湿的衣服,如果老师打开20个孩子的书包,里面都乱作一团,再面对一群等着换衣服的孩子们,想象一下,老师要忙成什么样?

3尽量使用幼儿园统一提供的物品,比如杯子、餐具、毛巾等(个别由家庭自备用品的幼儿园除外)。如果你的孩子自备餐具,那么每次用餐之后,老师都要单独为你的孩子清洗餐具,并在放学前整理好,还要提醒你带回家。所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不要自己给孩子准备太多东西去幼儿园,孩子在园里所用的物品都有严格的卫生消毒标准,同时幼儿入园前必须到指定医院进行入学体检,已经把一些危险的传染源给杜绝了。

3宽容多一点,责备少一点

凡是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是很常见的事,容易因玩具、游戏或个人习惯等小问题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甚至出现伤人的情况。另外,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尚不足以很好地保护好自己,所以总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不过,这些都是孩子在学习自我保护和逐渐独立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正常情况,因此,如果不是严重的失职问题,请不要去质问或责备老师。孩子受伤家长会心疼,但老师心里也一样难受,如果这时你能够宽容地说一句:“没关系,老师也不要太放在心上。”相信老师会很感谢你的理解。

4感谢老师为孩子所做的付出

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很繁杂的,除了处理班级日常工作、利用午休或下班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示范课、教研、培训等活动,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利用不多的休息时间收集、整理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通过网络、家园联系手册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对孩子进行家访、在节日里带给孩子和爸爸妈妈惊喜。而支撑着老师们出色地完成这些工作的力量,除了对工作的责任感之外,还有爱。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是有些“小毛病”要老师每天不断提醒、帮助纠正;如果老师帮你洗干净了孩子尿湿的裤子;如果下班后老师陪着孩子等你到很晚;如果老师们刚刚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那么请别忘了对老师说一句:“谢谢,老师辛苦了!”这表示老师的劳动和为孩子付出的爱得到了认可,老师即使辛苦,也会觉得欣慰。

我家的“热炉”法则


家庭教育中,虽然应以表扬、鼓励为主要教育手段,但一直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会很脆弱,所以,适当运用惩处的方法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好处。不过惩处必须有“度”,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运用“热炉”法则,则会使家教中的惩处不再产生负效应。什么是“热炉”法则?如何在家教中运用“热炉”法则呢?来我家看看您就知道了。

“热炉”法则包括4个惩处原则:

①警告性原则:热炉火红,即使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烫的,是会灼伤人的。

我的做法是:经常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劝诫孩子要遵守规则,否则会受到惩处。

比如:超市的物品琳琅满目,孩子进去以后往往是应接不暇,看到好吃的想买,看到好玩的也想买。我和儿子订的规则是:没有特殊情况,每次进超市他最多只能选择买一样东西,否则便任何东西都不可以买。此规则我与儿子讲得很清楚,而且每次去超市前都要提醒他。刚开始儿子不太适应,常缠着我要把想买的东西都买下,但我坚决拒绝,一律按所订规则办事。受过一次惩罚(一样东西都没买)后,儿子便很自觉地执行“只买一样”的规则了。

②一致性原则:只要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说”和“做”是一致的,决不打折扣。

在家庭育儿中即是:只要违反规则,一定会受到惩处。

我和儿子共同商定: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玩具玩好后必须自己收拾起来,否则便没收该玩具两周。一次儿子玩好积木后,积木撒了一地,再三叫他他也不收拾,我便收起积木,束之高阁。儿子两周没玩到他心爱的积木,以后便逐渐改掉了玩好玩具不收拾的坏毛病。

③即时性原则:一旦你碰到热炉,就会立即被灼伤,决不会“缓期执行”。

所以,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一次儿子在超市看中了蓝猫凉鞋和“随便”冰淇淋,他两样都想买,明知只能买一样,可他哪样都舍不得丢弃,硬缠着我把两样都买下。看着凉鞋我觉得儿子是需要换双新的了,而外面下着雨,我觉得冰淇淋可以不买。我劝他买凉鞋别买冰淇淋,可他就是不听。想到我们订下的规则,我当场回绝了,在儿子的哭闹声中把两样东西都放回了货架,儿子一样都没买成。“立竿见影”的惩处使儿子认识到违反规则的严重性,自那以后,儿子在超市一次也没违反过规则。

④公平性原则: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

家庭成员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孩子,只要违反规则都要受到惩处。

父母是孩子的表率,要孩子执行的规则自己首先要模范地执行,这才能体现人人平等的原则,家庭教育的效果才能更好。比如:我们约定,吃饭时不许看电视。自从定下这一规则后,我总是自觉执行,可有一天,爱人因下班迟了,吃晚饭的时候他平常天天看的电视连续剧开播了,他便边吃饭边看电视。儿子见状立即提出要惩罚爸爸今晚不许再看电视,在爷儿俩的争执声中我做了“执行官”,判定爸爸立即离开电视到厨房吃晚饭,且今晚不许再看电视。爱人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惩罚,儿子则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应对任性孩子的几大妙方


小孩子爱任性是很正常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家长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孩子去教育,以下就让我们来结合一个小实例,详细的了解下应对任性孩子的几大妙方吧!效果很不错的噢!

一位家长告诉我:“我的孩子耍起性子来,我们真拿他没办法。不管什么事,只要不答应就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不起来。越是人多,越是不听话。”像这样任性的孩子,早教网对家长朋友们提出几条建议:

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父母可运用像“太晚了,你不能再看动画片了”、“回到家你必须先完成家庭作业再去玩”这样表示明确意思的语言,而不是像“宝贝,要不然咱们去睡觉”、“你是不是应该先写会儿家庭作业了”等让孩子选择的话。

转移注意力当孩子哭闹着非买一件玩具时,我们可以说:“宝贝,快跟妈妈去看看那边有什么好玩的?”他可能愉快地就答应了,然后一边聊天,一边回家。

冷处理当孩子利用哭闹来发泄不满情绪时,我们可以置之不理,装作若无其事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孩子闹了一会儿后,看见没人搭理他,慢慢地也就没劲儿了。

适当惩罚如果孩子因为饭菜不合胃口耍性子不吃饭,我们大可让他饿上一顿,那他下顿保证吃得又快又好。有时怎么劝说也不行的话,家长还可以打几下屁股或手心,但一定要注意分寸。早期教育

对任性孩子的教育要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网站小编总结:对于任性的小宝宝,家长越是退让,就越加的增强了宝宝任性的气焰,所以对于这类的宝宝,家长们一定要采服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掉任性的小脾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