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阴晴不定的恶劣天气是出了名的坏,若太阳公公肯赏脸,可有一整天艳阳高照的好天气,那就真是上天的赏赐!因此,道地的荷兰人老老少少,从小就被训练着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环境,只有让自己身体顺从天气,不论户外是台风、下雨、下冰刨或下雪,365天大多数荷兰人是天天骑脚踏车上班、上学或上街,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才会把身子骨基本强健的体质给建立起来。

不论是幼儿或成人生病感冒了,在家休息几天多喝水即可,家庭医生是不给药的;小孩发高烧,先在家天天量基础体温,配合居家护理让幼儿慢慢退烧,才会增强免疫系统,退烧药除非是连续高温达39度且经过3~4天后,才会服用;具有传染性的幼儿水痘,若班上一旦有案例出现,老师一定会亲自通知每位家长注意家中小孩的身体状况,但大多数小朋友在水痘后期快复原之际,即使脸上疤痕尚未退去,就通通又精力充沛活跳跳地返回学校继续上课,照样游戏与学习,完全看不出病态。

从荷兰幼儿园至小学2年级(约台湾的大班),都非常注重户外玩耍,只要室外不下雨或下雪,将近45分钟甚至1小时的时间都是待在户外,这不只是消耗孩童用不尽的能量,重要一点就是让小朋友多呼吸户外空气并且让身体去适应气温,增加抵抗力,就算有小感冒也照常被老师领出去,鼻涕直流也没关係,待会进教室再擦干净就好!但荷兰冬天的太阳只提供光度不提供温度的喔,约前几星期,这里冷到不行,一看温度计零下4度C,老师们对小朋友说:“待会大家把外套、帽子、围巾、手套通通穿上,我们要出去玩喽!”小朋友们一股脑儿都说好,倒是我这位台湾老师“很特例”,不会吧!真要出去,屋里暖器暖呼呼的,我宁愿被派去扫厕所,也不愿离开啊……

只听见门一打开,小朋友们就像是脱韁的野马,哗一声!已全部跑跑跳跳、骑脚踏车、玩溜滑梯,每个人脸上都被冻得通红,依旧可以玩耍,老师看我双手直插口袋,表情有点僵硬,还不时会踱步打哆嗦,便很热心的奉上热咖啡给我拿在手心取取暖,但这热呼呼的咖啡在一分钟之内就变成冰咖啡了,我更喝不下肚。所以说环境造就一切,荷兰人连下雨天也可以不撑伞不穿雨衣的,继续骑著脚踏车前进,他们说小孩子淋一下雨没关系,反正又不会融化掉。我想,我这位JufJoleen(Joleen老师)还是要把身体再练强壮一点,不怕坏天气的摧残,才更能胜任。

相关推荐

乐活·视野:将环保种在孩子心中


在香港,如果现在问孩子们“什么是环保?”,他们一定会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朗朗上口地和老师、父母说:“黄铝罐、啡胶樽、蓝废纸”①;学校不时会举办一些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向孩子灌输环保的意识。

其实,作为母亲,我更着急的是如何启发小朋友对地球与自身以外的人与物的包容与珍惜,希望小朋友能以生活的实践,逐渐领悟环保的重要性。要开启孩子的“绿色启蒙”,其实可以由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发现这个地球开始,不需要什么大道理或昂贵的教材,只需多花一点心思与耐性,让地球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自然而然的,绿色价值观就会成为他们长大后安身立命的基础。

我的宝宝小瑜自从可以稳妥地走路了,我就会带着他去街上接触大自然,每次一踏出家门,他必定对每样会“动”的事物手舞足蹈,特别是穿梭在马路上的大巴士。我尝试引导他看看公园内的花丛和大树底下,有没有会“动”的东西。

我们一起发现一行行的蚂蚁正在搬运食物、数条蚯蚓正在向泥堆里钻,树叶上七彩缤纷的毛毛虫,以及众多不同种类的昆虫等等。至此,每次上街也变成我们的“看虫虫”之旅。当小瑜会说话后,“看虫虫”变得更有趣味,因为他会自言自语,令我惊喜万分。最深刻的一次,是他看到蚂蚁队伍要先“爬上”几块石头才能到达目的地,他看了一会儿之后,以一种“有所领悟”的语气跟我说:“妈妈,我不怕滑滑梯了,蚂蚁搬着食物爬高高也不怕,我也不怕!”这一刻,我知道蚂蚁已成为他的朋友。

由发现泥土与草丛里会“动”的东西,逐渐我们也喜欢抬头望望天空。这个“玩意儿”更好玩,因为天空无时无刻都在动、都在变;每一个变动,皆会引起小瑜的好奇,也成了我俩一起“天马行空”的好机会。白天看云飘、晚上看月亮;晴天玩“影子”、阴天找黑云;春天看翱翔的小鸟、秋天看片片的黄叶随风落下。我问小瑜知不知道树上有多少只麻雀,他会闭上眼睛听听吱吱声,笑说“好多雀仔开party”;小瑜问我为什么太阳和月亮不会一起出现?为什么有黑云就会下雨?为什么会有彩虹?为什么人不能像小鸟般飞上天空?每一个为什么,除了推动我们要上图书馆找资料外,更重要的是也说明他在认识地球这个新朋友,在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

小瑜四岁生日过后,我给他一个新“任务”,就是“照顾”五粒黄豆。由于我们经常“仰天望地”,他已清楚知道黄豆要有水和阳光才能成长。我们将黄豆放在湿水棉花上的第三天,其中三粒黄豆已经开始发芽,黄豆外壳稍为脱开。当天气潮湿时,他摸摸棉花后,就知道不用加水;大风的日子,他会将小盆远离窗边。有次,他一不小心加多了水,马上高声呼喊,以为小豆会出事。一星期后,其中一粒豆明显地“鹤立鸡群”,他百思不得其解,我惟有用“十只手指有长短”来作比喻,说每一粒豆都是不同的,各自有其成长的过程。虽然小瑜仍旧关心著何时浇水的问题,但我知道他正在为其馀四小豆操心。转眼间,五粒豆各自长出了两三层的嫩叶,他开心不已,说着:“五粒豆现在可以一齐玩了!”这些玩意既简单又好玩,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小瑜已开始对自身以外的一花一草产生感情,在他的脑袋中会记挂著这些朋友。

当这条“天地线”通了,行动起来就更水到渠成。例如,当小瑜不专心吃饭时,我会跟他解释这样浪费了太阳和雨水的心机,而有些小朋友或动物亦只能饿着肚皮,他就会专心起来,或是希望我能帮他分担一些他吃不完的食物;又例如,当一班小朋友闹哄哄的围着要玩游戏机的时候,小瑜反而会建议大伙儿一起玩别的集体游戏,出外跑跑转转。

当父母与小朋友一起投入寻找世界的善与恶、黑与白的过程,犹如再一次成长,令自己对事物有新的看法。说到底,环保是对生命与社会的一种态度与视野,让你懂得如何以关爱和珍惜的角度去对待自己与他人,特别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小孩,这份同理与谦卑的心,更显得难能可贵。

①在香港,当地居民从小就接受环保教育,在小学课本就学到垃圾的3R,Reduce减少用量、Reuse重新利用和Recycle物品回收。而他们从小就能随口背出三种能回收的垃圾及其垃圾桶颜色:蓝废纸、黄铝罐、啡胶樽(粤语,“咖啡色垃圾箱放塑料瓶”之意)。许多小区也会进行回收奖励计划,每月集齐一定数量的废纸、铝罐和胶樽,就可换取一些日常用品,如肥皂、洗衣粉等。

乐活·视野:五岁孩子携勇气,登峰3000米


看着吴敬礽(Stanley)带儿子轶曦周游列国行山的“成绩单”,实在让人佩服,或者更淮确的说,是让大部分的我们甘败下风。

轶曦不过5岁,已经走过海拔3422米的台湾合欢山北峰、瑞士阿尔卑斯山、美国GrandTetonMountainRange等等,还未包括那些纯旅游的悠閒之旅呢,看过的风景包括高山峡谷、沙漠冰湖、火山冰川、流水森林、野生动物。要训练他什么吗?我们问。现代父母用心教育、计划周详,每一小步都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将来。

“教育?算有吧,但我们并不刻意训练他的什么,带儿子行山,主要因为我喜欢行山。”这位爱山的爸爸说。

一段段外国的行山体验,与其说是用心铺排小儿子将来的路,不如说是“审时度势”看着办,是磨合下来的选择。教育毕竟是双方的事,在亲子教育里,父母没有必要牺牲一切,另一边,不让小朋友真心觉得有兴趣,硬要教育,最后对他可能是一场噩梦。Stanley期望的是win-win,父子能在过程里各有所得。 

Stanley笑说他以前抱着“没理由因为小朋友,而影响自己的生活”的信念,但人心肉做,父母的心更是。因为一件事,他彻底放弃这“理想”。轶曦1岁多的时候,他与太太往日本旅行,把小儿子交给母亲照顾。旅行完毕回家入门前,他特意淮备好相机,预备开门一刻捕捉小儿重见父母的开心欣喜表情。谁知,迎接夫妇俩的,却是完全意料之外的反应:“门开了,他望着我们,目瞪定神,几秒不出声,然后两滴斗大的眼泪从眼眶流出,接着‘哗’一声大哭。自从那次后,我就决定,以后的旅行,都一定带他。”

世事无绝对,“一齐玩”。他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一齐玩呢,他于是有计划地建立父子的commoninterest——“只要我的兴趣和他的兴趣一样,大家一起做大家开心的事,关系便会好。”

Stanley本身就爱行山与爬山,已经登过富士山、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Mt.Kilimanjaro)等等,顺理成章便带儿子行起山来,他开玩笑地说:“儿子细小无反抗能力嘛。”但那不过是说笑,带小朋友行山,一路走来暗暗观察,发觉他也锺情这活动,而且Stanley更庆幸发现,在香港,带轶曦行山后,他会相对地变乖。

他们的行山旅行,便这样开始。

“基本上,我们的旅行,都刻意找山来走。因为我喜欢嘛。”Stanley的亲子哲学是一同参与,一起喜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游历万里路,从香港起步。轶曦只有5个月大的时候,Stanley已背着他去行山,约两岁便让他自己步行。“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选择易走、时间短,约一个多小时的路段,现在像比较难的九龙坑山和大刀屻,轶曦都能自己走下来。”

“小朋友的脚骨力其实很好。”Stanley多番强调,小朋友个子小,负重轻,流汗较少,能走很远,“唯一注意是要保持有野做,能吸引小朋友走下去。”小朋友容易发闷,于是他对症下药,想到许多利诱孩子继续走的方法,“他喜欢执石仔,我便让他做,不过定下条件,例如行到若干距离,跑上20级……就让他执石头掉石仔;有时行到水洼,就让他踢水玩水。有些时候,我们会赛跑,或者利用模型玩具,行了一段给一组,他行完便有一具完整模型。”但Stanley提醒各位父母,小朋友始终是小朋友,喜欢玩小朋友的游戏,“白雪纷飞与浩瀚沙漠,在小朋友眼里,未必看到我们大人感受到的美丽伟大,对他们而言,沙漠是好多沙,可以玩沙;见到河,可以玩水与掉石仔。只要在大人喜爱的行程里,他找到他喜欢的玩意,他满足到我,我满足到他,各有所得,一齐玩,便会开心。这便是完美的假期。”

Stanley打开iPad,让我们看他们几次旅游下来的相片。他用上iBooksAuthor程式,製作了像杂志的画面,图文并茂,详列行程,一本本网上杂志,有澳洲、美国,甚至连未去的南美和南极都淮备好。“将来他再长大一点,便由他去完成这些未圆的旅程。”

把经验好好地记下来,能方便跟朋友分享经历与行程设计,“说实话,小朋友在4岁前,记得几多?但图片整理好了,即使忘记那次旅行,他可以把档案当成故事书来读,而他自己就是主角,印象和兴趣都更深,不会浪费了旅行。”有些父母在旅行出发前淮备了大量“上课资料”,讲解沿途文化历史等等,Stanley认同这做法,但同时也认为毋须给自己太多压力,“事后重温都可以有得益。”

转过头,问眼前的轶曦,喜欢旅行吗?喜欢行山吗?他点点头。为什么呢,我们追问。“因为会见到许多动物,在沙漠见到蜥蜴晒太阳,澳洲见到袋老鼠,在美国见到小狼(coyote)、美洲野牛(Americanbison)……”

趣味,比什么都重要,我们都做过小朋友。爸爸补充:“你问我教育意义,我们没有刻意去说什么保护环境,我相信touch、love、understand、protect。”只有接触、喜欢、了解后,才能保护。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让轶曦接触大自然,让他喜欢动物,再透过书本或游戏等媒介,让他发自内心地保护环境。世事都是一连串的,不能抽空而谈。像旅行,像城市,也像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他在两年前买了一座地球仪,在圆圆的地球仪上,他为儿子指出去过哪些地方,动物在哪里,电视新闻上讲的土耳其在哪里,再配上YouTube等片段,展示当地特色,“这样就能把他玩过的游戏、读书、新闻、旅行经历贯穿起”。最近小孩迷上太空,“拿着spacestation在地球仪外转,便能解释太阳系;加支电筒便能解释日与夜,美国与香港的时差。”他顿了一顿,认真地说:“我发觉,地球仪就是我买过最好的玩具!”

不愿浪费2010年去了澳洲塔斯曼尼亚,问他为什么大费周章去那么远?“我的假期不多,每次约10天至两星期,去太近的地方,觉得浪费了假期。”Stanley说。

全家出动今年3月,轶曦多了一个妹妹,Stanley不再把小孩留港自己去旅行,宁愿拖男带女外游,“都系一家一齐比较开心”。

携幼同行2010年一家三口来到瑞士,在阿尔卑斯山腰远足。爸爸Stanley通常在出发前1个月才能计划行程,要看时间季节,又因为带着小孩,只去已发展国家,“选择其实不多”。

1.本地游开始:当然要先在香港行山,看看小朋友是否喜欢。记紧小朋友要??。还要有心理淮备,小朋友走不动,一定是大人“承担后果”,背着走下去。“前抱会特别累,我会用骑膊马,两肩平均受力,两岁半前的远游,我都淮备好背小孩背囊,以防万一。”

2.避免长途机:搭飞机,父母要有过程辛苦的淮备。最好选择indirectflight,尤其不知他的忍耐力时,宁愿在机场花小小时间,让他松一松,调校身体时钟,活动手脚。坐飞机时亦最好淮备玩具,让他们有所专注。

3.一点为中心:行李一定很多,因此可选择以一地作为中心,再四围daytrip走走,或者自驾游。自驾游要注意,部分国家像美国,规定小朋友必须佩戴carseats,出发前要预订。

4.路段莫贪长:已发展国家的行山路段设计周详,少会迷路,高中低难度选择多。设计行程时,别贪心,要保守一点,宁去几个短的行程,不要作太长的安排。

5.保暖防水装:小朋友需要正规的行山鞋和足够衣服。他们较易受凉,一定要带够衣服,鞋子要防水,不因为怕下雨,而是让他可以在泥上、雪上行走,遇到水,又可以踏水踢水。既然飞那么远,花上不少钱,鞋袜衫裤就别省那一丁点。

6.推介:他个人喜欢瑞士阿尔卑斯山,风景漂亮雪山壮观,路段又易行。第二则属意台湾合欢山,交通方便,不过由于高逾3000米,要注意小朋友有没有高山反应。美国的大峡谷则比较特别,平日行山是先上后落,大峡谷是先落再上。至于他梦想与计划,“秘鲁MachuPicchu、印加古道,也希望和儿子再登乞力马扎罗”。

行山能训练意志、体能、爱护大自然外,还有礼仪。Stanley教轶曦不要在行山径上掉垃圾,否则就是“衰人”。一次他们走麦理浩径,由水浪窝走到大水井,轶曦愤愤不平说了不下50次“有衰人”——原来,行山径上垃圾处处,Stanley直言,除了不少“真垃圾”,“还有些人好奇怪,误以为可分解的东西就不是垃圾,但成条路都是橙皮、纸巾,你不觉得是垃圾吗?”这对行山父子兵,希望各位同道中人行山友,爱护环境,好好处理垃圾。

爬升幅度最多:480米最长:完成大刀屻,走了10公里,6小时50分钟最快:绿色力量环岛行,10公里花2小时17分钟在香港,轶曦已走过40个山头或路段,其中约三分之一由爸爸背着,大部分离岛如长洲、东平洲都去了,“除了大屿山,因为大屿山的梯级大,对小朋友来说比较难”。Stanley又分享心得,“平时在香港行山,我们都选择不太难的路径。我们其实很随意,得閒,天气又OK,便出去走走,没有刻意的训练。不过,若果他平日开始多扭计,便会捉他行山,调校一下行为”。

2岁:回乡下福建,也去了几天恳丁。同年旅游澳洲塔斯曼尼亚,半走半抱地登上CradleMountain

2岁半: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行山,主要在山腰行走

3岁2个月:第一次美国之旅,游览Grandcanyon、Archesnationalpark、Yellowstone、GrandTetonMountainRange、ZionNationalPark等地方

3岁半:台湾合欢山北峰,海拔3422米,他去过最高的地方

3岁10个月:关西大坂、京都、奈良

5岁:加州——第二次美国之旅

乐活·视野:日本孩子10岁前一定要学会的10件事


对于父母而言,年幼子女一定要学懂的是什么?英文?游泳?

教育孩子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每个年龄阶段有必须要教会的事情。日本孩子十岁之前,家长一定要教会他的事情未必是香港家长会想的!

1.让你所爱家人幸福不是你的责任

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的,不是人给予的。不需要为了让父母、兄弟姐妹幸福而勉强自己做些勉强的事情。

2.去外面要尽情玩

现在很多小孩常窝在家裡打电动,这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害。为了孩子的健康,要让他们在户外使出全身的力气玩。

3.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要感到自豪

幼年时的喜好会某种程度地决定长大之后的发展方向以及成就,所以就算男孩爱玩娃娃,女孩爱玩汽车,不要去纠正。

4.不需要总是得到爸妈的赞同

和父母、朋友意见不一致不是坏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能自由表法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5.你很漂亮

常被父母夸奖聪明漂亮的孩子是幸福的。即使在外面被人欺负,但是父母能及时给予正面夸奖的话,孩子会治癒伤痛,重新拾起自信。

6.多读书很关键

从小学会看书的习惯对成长是有益处的。难过的时候看的书,高兴的时候看的书,书中的主人公就是另外一个自己,学到很多经验和知识。

7.你就是你,不需要盲从

父母总是会自我的认为,孩子应该这样或那样,但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控制孩子,让其丧失自主性行会伤害他们的自尊。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思。

8.问题是有人伤害你

在学校以及长大后的职场,总会遇到欺负或者不公平的事情,这是没办法避免的。如果孩子在外面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要开导他“这不是你的错,错在伤害你的人。他们的内心发生了某些故障,才会去伤害别人”。

9.谁都不能成为你的全部

不管再怎么相爱,再怎么喜欢,只要是人就不能突破一个“极限”,就不可能成为「谁的全部」。孤独的时候,受伤的时候要学会接受这样的自己,并用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10.爸爸妈妈在尽最大努力

父母也有失败的时候,也有打骂孩子的时候。及时有的时候做父母很失败,但即使这样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为了他、为了家,爸妈在做最大努力。<<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听音乐的基础上能随音乐进行声势活动。

2、训练幼儿节奏感,动作的控制力,即兴创作力,培养对音乐的注意力、听音乐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有不同旋律的音乐(适合做奥尔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围成圈坐在地毯上。

2、请幼儿自由想一想自己的身体都可以做什么动作?自己创编一些动作做给大家看。

3、放第一段音乐,请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4、请幼儿自己听音乐自己做声势。

教师跟着幼儿的动作做,看看有哪些小朋友能想出不一样的动作教给老师了。

5、请幼儿听第二段音乐,做声势。提出要求:请幼儿注意看老师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变化不同动作的?

(引起幼儿对音乐长短不同变化的注意)

6、请个别幼儿自己即兴编动作带大家做。

每段音乐变化一位幼儿:教师在每段音乐的变化时走到一位幼儿身边,示意他来带大家做。

7、教师将幼儿做的情况做点评。

8、请幼儿到后边客人老师处邀请一位客人老师来一起做。

两人商量由谁来当老师,一起听音乐做动作。

活动结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