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田式胎教
2020-06-01 七田式胎教 教育童话故事 科学教育入学准备“哄骗式”教育是否可取?。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早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哄骗式”教育是否可取?”,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许多家长都经常用哄骗式的话语对付孩子“帮妈妈扫地,妈妈就给你五块钱”、“亲爷爷一下,爷爷就带你出去玩”,这些看似平常的语言其实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那么到底这么做好不好呢?
“宝宝,你亲爸爸一下,爸爸就给你买奥特曼”,“孩子,你乖乖吃饭妈妈一会就带你去动物园”,“宝贝,只要你这次考了100分,妈妈就给你买个新的游戏机”……这样的声音是不是经常会在家里出现?教育孩子的时候,欺骗和诱惑也不能不说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但是由父母传达给孩子撒谎的意识,这样做好吗?
现在的父母白天上班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回家之后就懒得跟孩子再有耐性引导教育,利用孩子的欲望心里,用小恩小惠骗取孩子的顺从合作,还有的家长觉得应该让小孩子从小就有金钱观念,对于物质有个人追求,所以用物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上进,这么做看似非常情有可原,但是对于儿童教育来说,利弊得失你想过吗?
用欺骗和诱惑的手段让孩子乖乖做事,孩子做到了,但是妈妈却没有履行诺言,孩子完成之后会有被欺骗、被耍弄的感觉,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所用方法实在有碍观瞻。
要知道,家长在孩子心中就是榜样,言传身教都是模仿的对象,家长的威严不但包括作出诺言,还包括实现诺言的态度,孩子最后不仅仅是因为虚晃一枪的承诺化作泡沫而失望,真正伤了孩子心的其实是爸爸妈妈的欺骗行为本身。前几次欺骗过后,我们来看看孩子们都会产生哪些想法吧。
1.反正我做了妈妈也不会履行承诺的,我才不要做呢。而且妈妈都骗了我好多次了,我再也不会相信妈妈,妈妈以后干什么我都不支持。可怕吧,宝贝已经对妈妈产生怀疑了,以后妈妈的话很可能逐渐失去权威,孩子不会再配合家长,以后这一招就彻底失效了。
2.本来打扫了房间就该给买玩具的,妈妈不给买玩具,我就不打扫了。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家庭劳动,就因为偶尔几次家长的空头许诺,让孩子们误以为这是应该给予奖励的举动,而正常情况下的孩子是不应该做家务的。
以后孩子的心里就养成了交易的习惯,用得失来衡量答应父母的要求值不值,在孩子还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时候,交易心理轻易地俘获了孩子纯洁的心灵,对他以后的成长相当有影响。
3.爸爸妈妈都是这么跟我说的,我骗小朋友有什么不对。恭喜支持“善意的欺骗”的父母们,这个教育理念被孩子们发扬光大、广泛传播了,有的小朋友可能也不会因为爸爸妈妈的谎话而生气,他会误以为成人社会就是这样的,说谎话就是一个办事的手段,他会用来骗小朋友“你给我玩一下你的新娃娃,我就给你吃我带来的大苹果”“你替我画画,我就帮你打扫卫生”,不管小孩子打不打算兑现诺言,他的说话方式就是这样的,就算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的第一反应也是需要用诱惑的诺言获得别人同意。
其实让孩子顺着家长的意思行事的方法有很多,虽然诱惑和欺骗很简单,但是负面效果也真的不能小视,家长使用需要慎重。其实只要家长耐心一些,想的更多一些,用鼓励、夸赞的方法也未必不能达到目的。
相关推荐
“丢女教育”不可取
为考验5岁女儿的应变能力,母亲故意将其丢弃,使得小孩号啕大哭满街找妈10多分钟——前日,重庆九龙坡区杨石路上演了这一幕,母亲的做法引来路人议论纷纷。
一个5岁孩子突然被母亲抛弃在街头,其恐惧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她除了号啕大哭,似乎也不能一下子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对于这位母亲为了考验5岁女儿的应变能力,而故意将其丢弃的做法,我很不赞同。
对于5岁孩子的应变能力,最重要的不是“考验”,而是培养。如果没有培养,如何考验?这只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严重的甚至会给她的一生都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从这个孩子的表现看,可能这位母亲事先根本就没有对女儿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
教育孩子,除了让他们学到知识,还应该培养他们如何面对生活困难的能力,应该说,在街头与母亲走失,也是其中的一种教育内容。但这种教育不能仅凭心血来潮,突然想到考验就进行考验,而是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步地来,先让孩子懂得相关的知识,比如打报警电话,在她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和意识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机会考验孩子。
还有,考验孩子也要注意安全。把孩子丢在街头,万一孩子在慌乱之中出了车祸或是遇到其它的意外,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诚然,这位母亲会说,她在暗中看着,但这也未必就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对于众人的好心,这位母亲却是气急败坏,认为大家破坏了她考验孩子应变能力的计划。这让人觉得可笑。这位母亲应该感到高兴才是,这至少说明了重庆的市民是热心肠的。如果大家都对她的女儿很冷漠,这才是让人揪心的事情啊。
我不知道,她们回去以后,这位母亲如何向自己的女儿解释,是说自己是故意骗孩子的,还是另外说谎找一个理由?无论如何,这个孩子的心里可能会觉得,母亲也是不能相信的。如果不能消除女儿的这种担忧,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而且也不利于母女之间关系的和谐。
教育孩子,不能自以为是,不能心血来潮,教育孩子是门科学。但愿每一个母亲都懂得这个道理,不要再出现如此的“丢女教育”。
妈妈的“哄骗”高招
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宝宝的早教是每一位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早教让宝宝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全面协调的发展。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妈妈的“哄骗”高招,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宝宝不听话的时候,妈妈通常用很多方法来解决,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哄骗”,下面来看看妈妈们都有些什么哄骗高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最常用
宝宝很容易专注于一件事或东西!有时这件事或者东西并不是好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移形换影!让他突然间把思维转换到另一件事或者东西上!说起来好象很难,其实要做很简单的。
举个例子:
雯晚上非要看巧虎,但白天已经看了很久了,为了不伤她的眼睛,晚上我们不想让她看。但她非要看不可,而且已经开始跳脚,然后就趴地上耍赖了!这时,我到冰箱里拿出西瓜走到她面前,问她要不要吃。雯一看到西瓜,好像突然间看电视的想法就不在了,马上止哭,站起来,说“要,要吃西瓜”,然后就跟着我到厨房去切西瓜去了!
方法解析:原理很简单,当宝定执迷不悟时,大人们可以用宝宝平时最喜欢的东西或者事件来转移她的注意力!一般来说,成功率:90%。
(fromflycatlj)
美美哭闹的时候,最经常用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法,随便拿起身边的一样东西跟她说:“你看看这是什么呀,它怎么这样呀那样呀……”美美就立刻不哭了。后来,姥姥给美美买了几条小金鱼,美美不高兴的时候,只要让美美带着去找小鱼,美美就会破涕为笑,一路指小鱼给你看。
(from美妈)
一天晚上,琦琦吵着闹着要吃西瓜,家里的西瓜吃完了,大晚上的也没地方去买,怎么办?
嗯,办法来了。
我拿来琦琦的画写板,拿起笔说我们一起来画一个大西瓜,说着先画一个圆圈,再画西瓜的花纹,再画枝叶,画好了开吃吧,我就把嘴靠近画写板津津有味的“吃”起了“西瓜”,边吃边用橡皮擦悄悄地擦掉“西瓜”,只一会功夫西瓜就被我吃完了。琦琦看后兴趣盎然地也要吃,于是画一个给她,我来操纵橡皮,先给姥姥一片,再给奶奶一片,再给爷爷一片,再给姥爷一片,剩下的给宝宝吃吧!
在此游戏里琦琦转移了她的注意力,也学会了想象,同时还学会有好吃的要与长辈一起分享!
(from琦琦vs妈妈)
讲道理不吵闹
宝宝初入园这阶段,总是吵着不要去。于是,我对女儿哄道:“瑶瑶乖,妈妈陪你一起去。你当妈妈的老师,我当你的学生,好不好?”女儿听有我陪着也就没作声。等到了幼儿园,女儿不放心的追问道:“那妈妈你能坐在我身边不走吗?”我又哄她道:“你看里面哪有大人啊?你要当妈妈的老师,就好好学习老师教你的内容,等你学得好好的,就可以回家教给妈妈,做妈妈的老师了。好了,你去努力学习吧,妈妈在家等你回来教给我今天你学的内容。”女儿刚要发表意见,却已到了教室门口,老师看到了我们,热情地招呼道:“郭婧瑶小朋友来啦,快进来吧!”女儿就背着书包走进教室。
(from兰花指233)
有一次慧慧爬到沙发的靠背上,还想往边上的鞋柜上爬,我看到了就夸装地叫起来:“啊哟,我家慧慧真能干,可以爬得这么高,但是要是不小心摔了下来,那一定会很疼,把小脚弄伤了就不能出去滑滑梯了。听了我的话慧慧停了下来。“你怎么不爬了?”我问道,慧慧从沙发上爬了下来拍拍地板:“哇哇了,滑滑梯就没。”晚上吃饭时慧慧又想爬到沙发上去,我叫了她一声:“慧慧,又爬呀。”她一听我的话好像想起什么,对我做了个鬼脸:“哇哇。”后来我再也没见她爬过。
(from大圣爷)
多种方法齐上阵
我对付宝宝主要采用3种方法:1.母乳。当宝宝哭闹,不听话的时候,让她吃吃母乳马上就平静下来了。2.拿平常最喜欢的玩具来逗逗就可以奏效。宝宝还比较小,用他最喜欢的车来哄他,只要他一看见车就开心了。3.给他念儿歌。我宝宝一般在睡觉前最不听话,会哭会闹,这个时候要抱着宝宝边摇边念儿歌,如月光曲等等。要不停地念,直到宝宝安静下来。
(fromhemiaomiao)
1找他喜欢的玩具做转移,例如:看,你的天线宝宝都不喜欢你了!
2拿他最喜欢吃的东西诱惑,例如:不听话,我以后再也不买巧克力给你吃了!
3用他最喜欢去的事情和他谈判,例如他在玩具柜前赖着不走,我就说,不买了,我们还要留些钱去动物园呢,还要坐飞机出去玩呢!
(fromyufeier079890)
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开宝宝的注意力,制造声音吸引宝宝,或者带宝宝到他玩过的地方。还有就是强制制止,宝宝不能达到他的目的时,哭闹一会儿,得不到响应时,他自己就会觉得无趣,想别的事情做了。
(from大牛妈)
另类哄骗高招
我家宝宝别的什么都好,就是吃饭不香。每次一端起碗筷,她就嘟哝着小嘴要往外跑,宁愿跑出去吃人家的“残饭”,也不乐意乖乖待在自家吃饭。实在是被逼得不行了,就每次吃饭前事先将她的一小份“打包”到邻居家,等全家开餐的时候,就带着她去吃“百家饭”了。嘿,这招还挺管用的,大家可以试试看,据说一半以上的宝宝都有此嗜好哦!
(fromliwang3339171)
教育孩子有些态度不可取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早期教育中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有些态度不可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表扬过多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造成许多束缚与负担,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内疚感。如父母总夸奖孩子“太聪明了”,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就会产生深深的自责与沮丧,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表扬孩子,如:“你今天的作业写得很好!”
提问过多由于迫切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许多父母往往一等孩子放学就问个不停,“今天老师有没有提问你?”“数学考得怎么样?”“都和谁一起玩了?”……太多的问题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落个“讨厌鬼”的名声。有效的做法是进入孩子的世界,更多地和他们一起游戏、聊天,在不经意中,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秘密。
命令过多“写作业去!”“把电视关了!”……过于频繁的命令容易使孩子“充耳不闻”,当孩子经常对这样的命令无动于衷时,父母就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在孩子眼里的权威了。
否认感觉这是许多父母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打针很疼”时,父母经常会安慰说:“宝贝,没关系,不疼的。”这样只会使孩子感到委屈与恐惧。较明智的做法应该是说:“宝贝,妈妈知道,打针是疼,可是打完针后病才能好。”意识到自己得到理解后,孩子的感觉会好些。
教育重英语轻母语不可取!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早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教育使得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重英语轻母语不可取!”,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孩子学英语在家长看来是很重要的事,只要有相关的课程就应该试试,而且不惜代价,然而,这期间许多家长却忽视了母语教育。这种幼儿教育中出现的误区值得注意。
社会上很多人把精通英语的人戏称为“精英”,把精通中文的人戏称为“精华”。两个词虽然都很好听,但在很多家长的眼里,培养孩子成为“精英”的
意义比成为“精华”大得多。如今,幼儿英语培训纷纷在市场“抢滩”,少则上百元多则上千元的价格,家长们根本就不在乎。各种幼儿英语教材还不失时机地“挤”进幼儿园、亲子园,并在社区里办起各式各样的培训班。阶梯少儿英语、剑桥少儿英语、阳光少儿英语……《每日新报》报道说,在随机采访的近百名幼儿家长中,95%以上能答出以上这些名称,并让孩子参加过其中一到两种“培训”。
家长们觉得孩子在幼儿园里学的英语不够用,还得在外面报个英语班。在一些培训班,两岁左右的孩子占大多数,因为怕孩子哭闹,老师还要抱着孩子上课。在教室外,家长们议论着:“什么时候能考级啊?”“你们家孩子一天听多长时间的录音啊?”在家长们的心里有一个期望,孩子能学一口地道的英语,将来就有了资本,现在英语人才太吃香了,早学习就是给孩子的前途“上了一道保险”。
“学英语比学中文重要。”在记者采访的近百位家长中,60%以上的有这种想法。家长们认为:学习语言主要得有语言环境,孩子小的时候学语言能力很强,就得让他们先打好英语的底子。在中国生活,还愁学不好中国话吗?所以,很多有能力的家长在孩子一出生就对着孩子说英语,没有能力的家长也会用一切时间给孩子放英语录音。而在一些以双语为主要特色的幼儿园里,一些孩子英语很好,而中国话说得并不利落。这种现象却让家长们“非常高兴”。
对此,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英文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英语是一种技能,母语则是以后生活、学习、交往的基本能力,忽视孩子母语教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