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俗话“不打不成器”、“黄荆棍下出好人”,说的都是棍棒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懂事,只有打屁股、挨棍子才能让他们长点记性。

而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打孩童屁股或是其他的体罚方式,可能阻碍孩童智商发展。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对1510名2岁—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在806名2岁—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过的儿童,智商的平均商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组704名5岁—9岁的儿童,这一差距是2.8分。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孩子都打不得。

体罚教育大都事与愿违

家长实施体罚的目的大多在于威慑孩子,警告其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体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小一点的孩子就罚站罚跪不让吃饭,大一些了还要加上手打脚踹,家庭“冷暴力”(不理不睬)也成为一些家长对待犯错孩子的方法。在他们看来,孩子受到的惩罚越重,教训记得越牢,下次就不敢再犯错误。

那么,孩子的感受又如何呢?有资料显示,40.3%的孩子是“不服气,内心抵制”、20.94%的孩子表示“没办法,只好忍受着”,只有21.8%的孩子感到“自责,努力改正”。更值得父母警觉的是,受到体罚后有14.8%的孩子“真想离开这个家和产生辍学念头”。

从这一组数据透露,“体罚”这一管教方式并没有发生积极作用和正向效果,也并非是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

长期体罚抑制孩子智力发育

专家认为,孩子的智商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除了先天因素,外界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暴力恐怖的环境中,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当然就更谈不上智商的良好发展。

专家补充说,大脑左右半球虽然具有不同功能,但两半球是协同工作的。孩子受到责罚,负责空间知觉、情绪、艺术欣赏等功能的右半球就会处于紧张、压抑和恐惧的状态中,这样势必影响左半球的功能,而左半球又主要负责言语、阅读、数字运算和逻辑推理,长此以往,容易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事实上,对于平时打屁股之类比较轻的体罚,虽然不会直接造成肌肉、肢体的损伤,但是疼痛的感觉会通过神经中枢的传导,使大脑受到刺激。同时,也有可能使孩子肾脏和身高受到影响。

而较早前已有日本科学家研究表明,长期被体罚可能导致儿童脑萎缩。研究发现,对于体罚时间超过3年的儿童,其大脑中与感情和决策能力相关的额叶皮质区内侧部分平均要比未受体罚者小19.1%,与注意力相关的扣带前回以及与认知力相关的额叶皮质区背外侧部分,分别要小16.9%和14.5%。

重精神奖励最好只奖不罚

对于家长来说,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专家建议家长在日常的教育中,应该多多激发孩子的兴趣,细心发现孩子的特长,在不同的年龄段,根据不同的发展规律给孩子引导,对症下药,切不可动辄体罚。

首先,家长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有遵守规则意愿的,所以家长要常给孩子鼓励,而不是犯错就采取粗暴的责罚。尤其对于较幼小孩子的教育问题,更要花费心思,不要只图打骂教育省事。

另外,“只奖不罚”。奖励要有一定讲究,对于孩子好的表现,父母应该注重在精神层面上的奖励,努力让孩子建立对父母的认同感。

而这种精神层面的奖励最好能与具体的事件相结合,不要只是“孩子你好棒”之类的泛泛而谈。孩子有了正向行为,就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不仅能使孩子感到自信,更是对孩子情绪和行为的一种积极引导。

而当孩子犯了错误,“不罚”是要求家长对于孩子的异常行为采取忽视、淡化的态度,不在孩子的错误上强化和追加。同时,家长还必须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性,教给孩子一些更高级的认知技巧,给其正向的引导。

而在学校,老师更要掌握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基础上,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发展空间。教师如果对孩子动粗,在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同时,也会使孩子心中的教师形象扭曲,孩子对老师会产生厌恶和恐惧心理,继而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孩子未来发展

相关阅读

警惕!教育误会区阻碍孩子成长


障碍1:先入为主

事先假定我们相亲相爱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会有什么反应,然后在这种假定的基础上自己再采取相应的行动,是一种很省事的方法。你是否对某人说过这样的话“我没告诉你是怕你知道后会烦心”?结果你会惊讶地发现正因为你的这番好意并经常这样做,这个人才很烦恼。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每次史蒂夫回家时,他的母亲总要提醒他“不要忘了你的外套”,史蒂夫最后一次忘记外套是他八岁的时候,他母亲认定在随后的37年里,史蒂夫没有什么长进。

当人们先入为主时,他们就忘记了人类最美丽的一种特性,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时时学习和变化的能力。先入为主提供给孩子这样的暗示或警告:“昨天你是什么样子,今天我只能允许你还是那个样子。”这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挫折感,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我们认识到孩子是会成长、变化的,那么我们就会容忍他的变化,并且容忍我们与他们之间关系的改变。在我们认定别人如何如何之前,我们最好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抛弃我原来的看法,会是什么样子?”答案是非常简单的:“让我来看看。”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什么都不先去预测,不先入为主,不阻碍变化,而是去观察,去发现。

障碍2:拯救或解释

作为父母或教师,我们常常过早地介入孩子们正在做的事去拯救孩子,而不允许他们品尝自己行为的后果,或者我们倾向于向孩子解释事情的意义,而不是帮助他们发现事情对他们自己的意义。

人们普遍认为,好家长或好教师给孩子们解释事情,殊不知,真正的好家长或好教师跟孩子们一道探索,帮助孩子们自己对事情进行解释。外来的解释常常是越解释越糊涂。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有一个人对某事很熟悉,而你却一无所知,他向你滔滔不绝地解释这件事,但他解释的越多,你越不清楚。

在孩子们做一件事时,成人的过早介入并给他们提供解释,常常使孩子们感到沮丧。成人的“完美、聪明”会使他们感到迷惑,让他们觉得自己更无能、更容易受伤害。如果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会想:“如果大人不在这儿,我可怎么办呢?”,从而变得丧失自信、依赖他人。

家长太快地去帮助孩子,这样做阻止了孩子去获取自己的人生体验。通过太快地给孩子提供解释,家长阻止了孩子去提高自己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做的,其实就是什么都不做,充满耐心地等待,充满耐心地启发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行动,这才是家长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障碍3:指导

指导是为了自己方便的另一种阻碍孩子成长的行为。介入孩子们的行动,并按照我们的方式来指导他们,比邀请孩子的主动参与、接受孩子的不同行为方式要容易地多。但是,人是一种有独立性的动物,他要求别人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的的独特性。如果我们太早地介入并指导别人的行动,我们就是在制造敌意、反抗和攻击。

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你遇到了一为热心的导师或老板,对于你的工作的每一步,尽管你自己都会了,他还要坚持详细地告诉你。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很长,你可能会受不了而开始另找一份工作,至少,你工作的热情和愿望会很快地下降。但是,如果你的老板能以尊重的态度,鼓励你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你无疑会相信这一点,即你的老板认为你有用。

我们都明白,指导会给被指导者带来很大的负担。但作为父母,我们仍然不停地告诉孩子“把这拣起来;把那放到一边去;你该冲澡了;在校车来之前,别忘了喝牛奶”等等。孩子们常常拒绝听我们的这些唠叨,有时还跟我们对着干,对此家长反而感到很受挫折,其实,孩子们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捍卫自己的“主权”。

指导可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障碍之一,它是家长缺乏耐心的标志。如果我们充满耐心,去鼓励孩子们为家庭或为他们自己做有价值的事,尊重他们的自主性,那效果会好的多。现在假设你家里乱七八糟的,但马上有客人要来,与其责备孩子,指导他们干这干那,不如这样说:“孩子们,呆会儿我有朋友要来,但家里太乱了。如果你们能帮我把这儿整理好,那是对我很大的帮助。”结果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好:地板上的鞋子、臭袜子似乎魔术般地消失了,房间变得似乎空前的整洁。

刚才我们说,指导的结果让父母感到挫折,实事上,指导的本身让孩子感到挫折,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变得更为顽固,或更具有反抗性。在我们试图指导别人时,不妨先问自己下面两个问题。

1“如果我们不按自己的方式来具体操纵,我们这个世界的运行是否会嘎然而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应该介入去处理。但即使是这样,指导也应是我们最后的选择,首先需要的是慎重的考虑。如果答案否定的,那么接着问自己第二个问题。

2“我要指导的这个人是否需要发展出为他自己制订人生计划的能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要做的事很简单,就是停止指导。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机会为自己计划什么事的话,他怎么可能学会做计划呢?如果一个从来不被允许去执行一个有缺陷的计划,那他怎么学会面对计划中的缺陷呢?或者说,当一个人因为丧失了勇气,不敢去改进计划中的缺点时,他怎么能学会克服计划中的缺点呢?可以说,我们最大的成功常常是从失败中得到的,只要我们不把失败看得太重,只要我们还有尝试的勇气,失败就是成功之母。

障碍4:期望过高

期望过高是事先给孩子设定了很高的标准,随后又指责孩子因不能达到这些标准而失败。家长期望过高,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令人沮丧的、有破坏性的体验。

“难道我们不应该对孩子持有高的期望吗?”家长对此可能会有疑问。

因此我们应当对我们所爱的人抱有最高的可能达到的期望,但是不要造成期望过高的障碍。抱有高的期望意味着我们相信孩子的能力,我们会鼓励孩子通过实干发展自己的能力。相反,期望过高,并不是根据孩子的现状而常常是父母自己的一厢情愿,贬低孩子现在的能力,用虚幻的高要求来批评孩子目前的表现,使孩子总是感到失败。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是这样的,平时无所谓,孩子爱怎么样都可以,认为他们还小,认为自己能够忙的过来;但是在家长自己忙不过来的时候,或者忽然意识到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会过高地要求或期望孩子——好象孩子一下子什么都应该会干并应该干得很好。例如,就拿让孩子们整理自己床铺来说,有的家长在孩子进入中学前从来不对孩子提任何要求,但在孩子跨入中学校门的那一天起,或者从自己特别忙、特别烦的那天起,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整理自己床铺的老手了。孩子干的稍不如意,就会受到批评。

殊不知学习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还用刚才那个例子说,我们要想期望孩子整理自己的床铺,我们必须尽早地鼓励孩子干他自己能干的事情。小时候,可以让他们先整理自己的枕头,让他们拉平自己的床单,慢慢地他们就学会了一套整理自己床铺的方法。我们应该祝贺他们的每一个小进步:“你今天把床单、枕头收拾得很好,这是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的重要一步。”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鼓励孩子一步步地达到我们对他的较高的期望。这与希望孩子一步到位的“期望过高”是完全不同的两会事。

障碍5:成人主义

成人主义是指成人忘记了儿童的实际状况,要求孩子象成人一样思考、理解、观察和做事。成人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使孩子们感到无能、受到挫折、产生敌意,或者使他们产生攻击性。成人主义者不理解表达爱的价值,他们破坏了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自信,降低了儿童对自己价值的判断,使孩子们丧失了对周围事情的影响力。

每天,许多家长都可能犯下多次成人主义的毛病。史蒂夫少年时关于打扫房间与母亲的冲突可能说明了这一点。

母亲要求史蒂夫:“去打扫你的房间。”

史蒂夫说:“我打扫过了。”对史蒂夫来说,他从他的房间里已经来回过了两次,但都没有被东西拌着,这就意味着房间已收拾的可以了。

母亲说:“没有,你没有打扫过。邻居会怎么看咱们家呢?”母亲说的打扫可能意味着地板要能干净得在上面吃饭。

我们知道,对于母亲来说,孩子的房间可能是世界的中心,但对孩子自己来说,这只不过是他需要休息时的一个小小驿站。所以在这一问题上,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上,由于儿童与成人的经验不同,需要也不同,儿童的观点和成人的观点很难调和。因此,孩子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的责备:“为什么你一次也没做好过?你肯定知道!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为什么你这么孩子气?你什么时候能长大?你行不行?你能这样吗?你会那样吗?难道你不能这么干吗?”等等。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发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理解自我、理解友谊比保持房间整洁要重要的多。他们要在这一时期,发现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他们要分析、整理自己的感情世界。只有在他们完成了这个任务后,年轻人才有希望成为具有判断力、同情心和思想性的成功的人。

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为什么你从来就不能...?你应该意识到...。你从来没学会...”,家长就是经常在往孩子的心目中注射使人沮丧的因子。孩子们慢慢就会学到,既然自己从来没有长进、从来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么对成人的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我不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成人提出的要求和问题,那么还由他们自己去解决吧。这就是儿童为了对抗成人主义而形成的有效方法。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成人主义、教师主义等等的偏执症,都是要求别人来读自己的心,如果别人的想法、看法、理解不能和偏执者完全一样,那就是别人的错误。偏执症否认了每个人认识的独特性,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人际障碍.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障碍1:先入为主

事先假定我们相亲相爱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会有什么反应,然后在这种假定的基础上自己再采取相应的行动,是一种很省事的方法。你是否对某人说过这样的话“我没告诉你是怕你知道后会烦心”?结果你会惊讶地发现正因为你的这番好意并经常这样做,这个人才很烦恼。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每次史蒂夫回家时,他的母亲总要提醒他“不要忘了你的外套”,史蒂夫最后一次忘记外套是他八岁的时候,他母亲认定在随后的37年里,史蒂夫没有什么长进。

当人们先入为主时,他们就忘记了人类最美丽的一种特性,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时时学习和变化的能力。先入为主提供给孩子这样的暗示或警告:“昨天你是什么样子,今天我只能允许你还是那个样子。”这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挫折感,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我们认识到孩子是会成长、变化的,那么我们就会容忍他的变化,并且容忍我们与他们之间关系的改变。在我们认定别人如何如何之前,我们最好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抛弃我原来的看法,会是什么样子?”答案是非常简单的:“让我来看看。”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什么都不先去预测,不先入为主,不阻碍变化,而是去观察,去发现。

障碍2:拯救或解释

作为父母或教师,我们常常过早地介入孩子们正在做的事去拯救孩子,而不允许他们品尝自己行为的后果,或者我们倾向于向孩子解释事情的意义,而不是帮助他们发现事情对他们自己的意义。

人们普遍认为,好家长或好教师给孩子们解释事情,殊不知,真正的好家长或好教师跟孩子们一道探索,帮助孩子们自己对事情进行解释。外来的解释常常是越解释越糊涂。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有一个人对某事很熟悉,而你却一无所知,他向你滔滔不绝地解释这件事,但他解释的越多,你越不清楚。

在孩子们做一件事时,成人的过早介入并给他们提供解释,常常使孩子们感到沮丧。成人的“完美、聪明”会使他们感到迷惑,让他们觉得自己更无能、更容易受伤害。如果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会想:“如果大人不在这儿,我可怎么办呢?”,从而变得丧失自信、依赖他人。

家长太快地去帮助孩子,这样做阻止了孩子去获取自己的人生体验。通过太快地给孩子提供解释,家长阻止了孩子去提高自己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做的,其实就是什么都不做,充满耐心地等待,充满耐心地启发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行动,这才是家长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障碍3:指导

指导是为了自己方便的另一种阻碍孩子成长的行为。介入孩子们的行动,并按照我们的方式来指导他们,比邀请孩子的主动参与、接受孩子的不同行为方式要容易地多。但是,人是一种有独立性的动物,他要求别人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的的独特性。如果我们太早地介入并指导别人的行动,我们就是在制造敌意、反抗和攻击。

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你遇到了一为热心的导师或老板,对于你的工作的每一步,尽管你自己都会了,他还要坚持详细地告诉你。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很长,你可能会受不了而开始另找一份工作,至少,你工作的热情和愿望会很快地下降。但是,如果你的老板能以尊重的态度,鼓励你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你无疑会相信这一点,即你的老板认为你有用。

我们都明白,指导会给被指导者带来很大的负担。但作为父母,我们仍然不停地告诉孩子“把这拣起来;把那放到一边去;你该冲澡了;在校车来之前,别忘了喝牛奶”等等。孩子们常常拒绝听我们的这些唠叨,有时还跟我们对着干,对此家长反而感到很受挫折,其实,孩子们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捍卫自己的“主权”。

指导可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障碍之一,它是家长缺乏耐心的标志。如果我们充满耐心,去鼓励孩子们为家庭或为他们自己做有价值的事,尊重他们的自主性,那效果会好的多。现在假设你家里乱七八糟的,但马上有客人要来,与其责备孩子,指导他们干这干那,不如这样说:“孩子们,呆会儿我有朋友要来,但家里太乱了。如果你们能帮我把这儿整理好,那是对我很大的帮助。”结果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好:地板上的鞋子、臭袜子似乎魔术般地消失了,房间变得似乎空前的整洁。

刚才我们说,指导的结果让父母感到挫折,实事上,指导的本身让孩子感到挫折,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变得更为顽固,或更具有反抗性。在我们试图指导别人时,不妨先问自己下面两个问题。

1“如果我们不按自己的方式来具体操纵,我们这个世界的运行是否会嘎然而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应该介入去处理。但即使是这样,指导也应是我们最后的选择,首先需要的是慎重的考虑。如果答案否定的,那么接着问自己第二个问题。

2“我要指导的这个人是否需要发展出为他自己制订人生计划的能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要做的事很简单,就是停止指导。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机会为自己计划什么事的话,他怎么可能学会做计划呢?如果一个从来不被允许去执行一个有缺陷的计划,那他怎么学会面对计划中的缺陷呢?或者说,当一个人因为丧失了勇气,不敢去改进计划中的缺点时,他怎么能学会克服计划中的缺点呢?可以说,我们最大的成功常常是从失败中得到的,只要我们不把失败看得太重,只要我们还有尝试的勇气,失败就是成功之母。

障碍4:期望过高

期望过高是事先给孩子设定了很高的标准,随后又指责孩子因不能达到这些标准而失败。家长期望过高,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令人沮丧的、有破坏性的体验。

“难道我们不应该对孩子持有高的期望吗?”家长对此可能会有疑问。

因此我们应当对我们所爱的人抱有最高的可能达到的期望,但是不要造成期望过高的障碍。抱有高的期望意味着我们相信孩子的能力,我们会鼓励孩子通过实干发展自己的能力。相反,期望过高,并不是根据孩子的现状而常常是父母自己的一厢情愿,贬低孩子现在的能力,用虚幻的高要求来批评孩子目前的表现,使孩子总是感到失败。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是这样的,平时无所谓,孩子爱怎么样都可以,认为他们还小,认为自己能够忙的过来;但是在家长自己忙不过来的时候,或者忽然意识到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会过高地要求或期望孩子——好象孩子一下子什么都应该会干并应该干得很好。例如,就拿让孩子们整理自己床铺来说,有的家长在孩子进入中学前从来不对孩子提任何要求,但在孩子跨入中学校门的那一天起,或者从自己特别忙、特别烦的那天起,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整理自己床铺的老手了。孩子干的稍不如意,就会受到批评。

殊不知学习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还用刚才那个例子说,我们要想期望孩子整理自己的床铺,我们必须尽早地鼓励孩子干他自己能干的事情。小时候,可以让他们先整理自己的枕头,让他们拉平自己的床单,慢慢地他们就学会了一套整理自己床铺的方法。我们应该祝贺他们的每一个小进步:“你今天把床单、枕头收拾得很好,这是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的重要一步。”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鼓励孩子一步步地达到我们对他的较高的期望。这与希望孩子一步到位的“期望过高”是完全不同的两会事。

障碍5:成人主义

成人主义是指成人忘记了儿童的实际状况,要求孩子象成人一样思考、理解、观察和做事。成人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使孩子们感到无能、受到挫折、产生敌意,或者使他们产生攻击性。成人主义者不理解表达爱的价值,他们破坏了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自信,降低了儿童对自己价值的判断,使孩子们丧失了对周围事情的影响力。

每天,许多家长都可能犯下多次成人主义的毛病。史蒂夫少年时关于打扫房间与母亲的冲突可能说明了这一点。

母亲要求史蒂夫:“去打扫你的房间。”

史蒂夫说:“我打扫过了。”对史蒂夫来说,他从他的房间里已经来回过了两次,但都没有被东西拌着,这就意味着房间已收拾的可以了。

母亲说:“没有,你没有打扫过。邻居会怎么看咱们家呢?”母亲说的打扫可能意味着地板要能干净得在上面吃饭。

我们知道,对于母亲来说,孩子的房间可能是世界的中心,但对孩子自己来说,这只不过是他需要休息时的一个小小驿站。所以在这一问题上,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上,由于儿童与成人的经验不同,需要也不同,儿童的观点和成人的观点很难调和。因此,孩子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的责备:“为什么你一次也没做好过?你肯定知道!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为什么你这么孩子气?你什么时候能长大?你行不行?你能这样吗?你会那样吗?难道你不能这么干吗?”等等。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发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理解自我、理解友谊比保持房间整洁要重要的多。他们要在这一时期,发现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他们要分析、整理自己的感情世界。只有在他们完成了这个任务后,年轻人才有希望成为具有判断力、同情心和思想性的成功的人。

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为什么你从来就不能...?你应该意识到...。你从来没学会...”,家长就是经常在往孩子的心目中注射使人沮丧的因子。孩子们慢慢就会学到,既然自己从来没有长进、从来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么对成人的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我不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成人提出的要求和问题,那么还由他们自己去解决吧。这就是儿童为了对抗成人主义而形成的有效方法。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成人主义、教师主义等等的偏执症,都是要求别人来读自己的心,如果别人的想法、看法、理解不能和偏执者完全一样,那就是别人的错误。偏执症否认了每个人认识的独特性,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人际障碍.

家长不要阻碍孩子的自我实现


家长应该真正的帮助,是做到以下两点:

一:营造有利于孩子活动的环境,而不是限制他们的活动。

儿童不可能通过思考或无所事事而发展成一个拥有健康心智和高度智慧的成人,所以,只要对孩子没有伤害的行为,父母就不要横加干涉,而是积极想办法保证孩子的行为不带来危险。

孩子不是喜欢啃玩具吗?不要制止他,而应该把玩具清洗干净,提供安全的玩具给孩子啃。孩子刚学会爬或者走的时候,不是喜欢东摸摸、西摸摸吗?不要制止他,但要记得把锋利的东西拿走,把易倒的重物移开,把电源插座盖起来。只要不涉及安全,父母就让孩子自由地行动吧。在儿童学爬期间,要注意把家里危险的东西收起来,尽量把有棱角的家具包起来,锅的手柄一定要朝里,等等。可见,美国的传统观念是鼓励孩子探索世界的,这可能就是这个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二、适应孩子的“步伐”,等待他们自我实现,而不是为了自己方便去拔苗助长。

我们常常带幼儿散步或去公园玩耍,但我们是否能像这位父亲那样从容地适应孩子的节奏呢?不少父母把带孩子玩耍变成一件令人厌倦的繁重劳动,自己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精疲力竭。“别跑啦!会摔倒!”“别坐下,地上脏!”“哎呀,快点啦,你怎么这么磨蹭!要我抱着你走吗?”“小心,有车!快拉着我的手!”“快来看呀,好大的一朵花!”这些“关心”,这些指令,其实阻碍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意愿。

现代生活的节奏很快,父母确实也非常忙碌。很多时候,父母其实是为了方便自己而去“帮助”孩子。看见孩子在系鞋带,我们会觉得等上几分钟很漫长,忍不住过去帮忙;让他们自己洗手,搞得到处湿乎乎的,还不如我们给他们洗了省力;让孩子自己吃饭,饭没吃进去多少,大部分都掉地上了,花的时间还长,还不如我们喂他们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谁都知道,教孩子自己洗手、吃饭、穿衣、过马路、整理衣物,比起“帮”孩子做完这些更加乏味、更加麻烦、更加困难、更需要耐心!但是恰恰这样,前者是一位教育者的工作,帮助孩子创造自我;而后者只是一个仆人简单机械的工作,堵塞了孩子生命发展的道路。

不要阻碍孩子的自我实现

让孩子去自我实现,父母一开始要花很多的时间去等待、去收拾残局,但孩子成功了之后,就能大大“解放”家长,给家长节省更多时间。

高效能父母不会给孩子施与不必要的“帮助”,他们放慢脚步等待孩子成长,呵护孩子主动探索的热情,直至孩子满足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

营造有利于孩子活动的环境,而不是限制他们的活动。适应孩子的“步伐”,等待他们自我实现,而不是为了自己方便去拔苗助长。

小提示:父母应该多让孩子去观察、去接触、去感受,而不是去阻碍孩子的自我实现,让孩子的各种感觉得到合适的发展,顺其自然的成长。

儿童智商与环境因素


宁静益智:研究表明,生活在宁静,柔和环境中的孩子智商较高,而一个噪声的环境则使智力发育障碍。美国研究人员用小鸡作实验,发现高强度噪声可以在数小时内损害大脑细胞,仅持续两天,与耳朵连接的神经细胞即开始萎缩甚至死亡。法国的试验亦显示,噪声在55分贝时,孩子的理解错误率为4.3%,而噪声在60分贝以上时,理解错误率则上升到15%。因此,应让孩子尽量避免各种噪音的干扰,有利于智力发育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和睦益智:家庭和睦,气氛融洽,充满亲情之爱,可增进孩子的智力。相反,夫妻反目,争吵不休,孩子享受不到母爱和父爱,这种恶劣的家庭环境,致使孩子心情压抑、孤独,生长激素减少,使孩子身材矮小,智商降低。

交往益智:交往既能扩大信息,也是促进脑功能的重要措施,儿童尤其如此。美国一位生理学家追踪观察一组儿童达10年之久,发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即喜欢和成人打交道的孩子,其学习成绩普通较好,而不愿与成人交往的孩子普遍较差。这提示,成人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有助于增进儿童的智力发育。相反,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智商也低。因此,家长应多鼓励孩子走出家庭,与同龄和高龄儿童,甚至成人交朋友。

芳香益智:在孩子的居室和教室放一些花草或芳香物品(如芳香枕巾、书笺、香袋等),或洒一点天然的香水,造成一个香气洋溢的环境,有益智的功效。科学家认为,与一般环境比较,生活在芳香环境中的儿童,无论视觉、知觉,接受与摹仿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奥妙在于芳香能给人一种良好刺激,使人心情松弛,情绪高涨,增强听觉与嗅觉及思维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智商。

颜色益智:淡蓝色、黄绿色以及橙黄色能振奋精神,提高学习注意力;而黑色、褐色、白色可损害智力,降低智商。故将孩子的居室或教室的墙壁悬挂一些淡蓝色背景的挂画或条幅,将有助于孩子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