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父母都愿意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报一些外语班。这就不奇怪,我们总能在外语培训机构中看到一些还是小不点的宝宝们,有些甚至还在穿着尿不湿。父母的心情与愿望,我们能够理解,但宝宝真的适合在这么小的时候就要学习第二种语言吗?双语宝宝会产生语言发育延缓吗?以下就是双语宝宝养成中的4个误区,爸爸妈妈们可以了解下。

误区1、把双语学习当成知识性学习。

很多家长生搬硬套学校式教学模式:让孩子“正襟危坐”地拿着字母表或者单词表,自己则用中文做中介教孩子学习,这种将语言学习当成了知识性学习的方式并不适合孩子真正地掌握双语。最终他还是脱离了不了母语的思维方式。

误区2、自己发音不标准,教坏孩子。

有些家长自己的语言基础不是很好,教给孩子的也是不标准的语音。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无论家长语音语调是否标准,孩子都会“全盘接受”,错误的语音会影响到他日后的学习。所以,如果要教,一定要准确。

误区3、双语界定不标准,双语不是词语夹杂。

“双语”是指外语能和母语一样纯熟应用。如果只是母语中夹杂外语词汇这并不是真正的双语。

误区4、学外语就一定会促进幼儿智力开发。

双语教育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也能提升孩子的语言智能和人际智能,但这是在双语发展到都比较纯熟的基础上才可能发生的。如果认为学习外语就能提升智能,这种观念太过偏颇。

误区3:双语宝宝会混淆两种语言

两种语言混着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害的。但是,对于一些不熟悉双语环境的人来说,这成了宝宝无法清楚辨别两种语言的证据。

大多数双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学习两种语言的过程中,确实会混着用。而且,其中一种语言对宝宝的影响往往会比另一种语言要大。如果宝宝掌握的弱势语言的词汇较少,可能就会在需要时借用强势语言的词来用。

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类两种语言混用的现象是暂时的。随着宝宝两种语言的词汇量都增加了,两种语言接触得都更多了,他以后就不会再混着用了。

事实上,古今中外的双语者都会混用他们会的多种语言,这也叫代码转换。美国有大量拉美裔居民,他们就会把英语和西班牙语混用。

专家指出,人们这么做,有时是因为不知道正在用的这种语言的某个词怎么说,有时是故意这么用,因为他们更喜欢另一种语言中的这个词或表达法。

孩子会模仿他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多种语言混用的环境中,他很自然也会这么做。

误区4:现在开始培养双语宝宝太晚了

让你的宝宝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永远都不会太晚,当然,永远也不会太早。

不过,专家认为,10岁以下的孩子学习第二语言会更容易,5岁以下的孩子甚至会更容易。相比之下,成年人就要费更大的力气。

专家指出,开始培养双语宝宝的最佳时间是0~3岁,这时孩子正在学习母语,他的大脑更开放,也更灵活。

培养双语宝宝的次佳时间似乎是4~7岁之间,因为这时他们仍然能沿着平行的路径来学习多种语言。换句话说,他们会以与第一语言平行的方式,建立一套第二语言系统,能把两种语言都作为母语。

如果你的宝宝超过7岁了,你才想让他说双语,也不会太迟。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时期中排第三位的就是8岁至青春期。研究显示,青春期过后,新的语言就会被存储在大脑的另一个单独区域里了,这样孩子就必须通过翻译或母语才能学习一种新语言了。

我们经常听说,小孩子学习双语有个特别的最佳时期,孩子年龄大些后,你尝试的信心可能就没那么强了。虽然早点开始的话宝宝学起来会更容易,但最佳时期过后,他仍然能学会第二语言。

误区5:孩子学双语就像海绵吸水

宝宝学双语真的像海绵吸水那样毫不费力,立竿见影吗?虽然早点开始接触一种新语言,孩子学起来会更容易。但是,即使这样,也不是不知不觉就能学会的。让你的宝宝在电视上看无数集《爱探险的朵拉》,你也不能期待他就能学会英语。

学习语言不应该成为任务。但是,在开始让你的宝宝接触第二语言时,确实需要某种主动培养,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不懈,无论是通过日常对话,还是正规教学。目的是让宝宝通过有意义、有趣味、与真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方式,进行语言学习。

扩展阅读

好习惯养成记


丢三落四的毛病普遍困扰着宝宝与爸妈,面对这个毛病,爸妈多是数落,然而,几乎所有的数落都没有什么效果,反而越说越顽固了。

环境是病因

所有的病都是有根源的,治病的前提是要明白病因。丢三落四是天生的吗?肯定不是的,完全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不良习惯,而所有习惯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所以,爸妈首先要分析宝宝坏毛病是怎样养成的?才能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丢三落四的宝宝有这样一些特征: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粗心大意、毛毛躁躁、没有检查的习惯等。是记忆力出毛病了吗?显然不是,这些丢三落四的宝宝用心记忆的时候并不差。那么,是什么出问题了呢?是环境,例如总是包办代替的环境,总是过度保护的环境,总是溺爱的环境等,容易出丢三落四的宝宝。

治本有高招

可见治本的出路,是找出环境的消极因数,并且坚决撤销这些消极因数。例如,不再代替宝宝收拾东西,不再替宝宝做他自己能做的工作,不再替宝宝的粗心大意“圆场”等。

为此,这里提供以下建议给各位爸妈:

帮助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检查是全方位的,不是只检查作业,例如带宝宝旅游,要让宝宝检查自己应带的用品;生日会招待小朋友,要让宝宝自己检查准备工作等。开始是提醒宝宝检查,甚至强迫宝宝检查,宝宝检查过了,爸妈一般不要再检查,让宝宝做自我检查的主人,承担自我检查的后果。要有意识地让宝宝尝到检查好的甜头,也让他尝到检查不好的苦头,从而增强检查的自觉性。以后逐渐减少提醒,促使宝宝形成检查的习惯。

教一些记忆技巧

例如帮助宝宝设置记事本,养成每天记事的习惯(没有书写能力的用图画表示)。例如帮助宝宝用贴标记的办法辨别物品,将物品分类摆放,贴上类别标记,好取好放等。

自食苦果

必要的时候可采取“自然后果惩罚法”,就是让宝宝因丢三落四吃苦头,例如宝宝因丢三落四没有带上课的学习用品,一定不要给他送去,让他因此吃苦头。例如宝宝因丢三落四总是丢失文具,一定不马上给他买来,让他因此吃苦头等。从而痛定思痛,对自己的毛病产生反感,有利于增强宝宝改毛病的自觉性。

强化独立性

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是治本的出路,要让宝宝不喜欢依赖,喜欢独立,增强独立的能力。例如,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让他自己做;让宝宝管理自己的物品,自己收拾东西,一定不给宝宝收拾烂摊子等。

育儿知识:宝宝吃晚餐的4个误区


1、孩子每日必须吃荤

育儿知识大全回答错。素食者的饮食搭配会使身体更为身心健康,并且在留意补充铁、锌和维他命b12的状况下对每个年龄层的人都可用,乃至包含少年儿童和孕妈妈。自然,孩子不一定彻底不要吃肉,每星期吃2至3次就可以了。育儿知识百科全书提及到科学研究说明肉制品发烧友患肠癌的几率持续上升发展趋势。

2、汤泡饭好消化吸收

育儿知识大全回答错。有的孩子不喜欢菜,却喜爱用汤或小水泡饭吃,那样,许多 米粒都还没嚼烂就吞下去了。孩子的饮食搭配分配应尽可能保证色调花纹多元化,营养搭配,确保每天能摄取一定量的蛋白、人体脂肪、糖原及其维他命、矿物等。

3、晚餐孩子要吃少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回答错。晚餐要吃少”是对成人特别是在是老人来讲的,对青少年儿童而言,则该另说了。孩子正处于发肓的充沛阶段,无论身体生长发育還是脑部发育均需很多的营养物质多方面补充。晚餐距隔日早上的间隔时间有12个钟头上下,虽然睡眠时不用补充食材,但孩子的发肓却一刻也不容易终止,晚间都是一样,仍需一定的营养物质。若晚餐吃得过少很差,则不能满足这类要求,长久以往,就会危害孩子的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看得见孩子的晚餐不但不可以少吃,还应吃饱了吃好。若孩子休重早已超载乃至长胖,则应坚持不懈晚餐吃少”的标准,但这一少”指的是发热量要少,而并不是降低总数。

4、晚餐吃饱会危害睡眠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回答错。要是在孩子入睡前1钟头进食,都不容易危害孩子的睡眠。

生活习惯养成记


如果宝宝的生活有规律,不仅爸爸妈妈省心省力,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也很有帮助。出生第一年,是宝宝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要抓紧时间培养。

睡觉、吃饭、洗澡和外出散步,是小宝宝一天最主要的几项活动。小宝宝在第一年里的变化是很快的,每一个时期对于爸爸妈妈来说都有不同的照料重点和差别。了解这一切,并给宝宝以最全面和精心的照顾吧。

0-2个月

一天当中,宝宝约有七成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他还不能区分白天和晚上,反复着吃奶睡觉、睡觉起来又吃奶的生活。

1、睡觉:这个时期,宝宝通常是睡几个小时就起来喝一次奶。早晨,睁开眼睛后用温热的毛巾给他擦擦脸,尽量让宝宝能够沐浴到早晨的阳光。白天让宝宝在有阳光的室内度过,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开灯。一个月之后,宝宝醒着的时间会变得长一些,会自己盯着什么东西玩儿的时候。

2、外出散步:未满月的宝宝要在室内度过。满月后可以开始短时间地沐浴室外的阳光。随着季节的变化作适当的时间调整,可以让宝宝从温暖的季节开始在室外待几分钟。在此之后,可以逐渐加长时间,每天出去散步10分钟左右。

3、吃饭:对于未满月的宝宝,可以让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喂他。从1个月左右开始,宝宝会渐渐养成一定的吃奶习惯,所以当宝宝哭的时候,要想想因为他是要吃奶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两次喂奶的间隔至少要有1-1个半小时。

4、洗澡:洗澡可以保持身体的清爽,最好每天都洗。每次洗的时候,时间不要过长。

3-4个月

尽管这时宝宝常常出现白天睡觉夜晚兴奋的状况,但这时也是宝宝知道了一天有24个小时、睡觉和醒来的时间是按照昼夜区分的时候。这个时期要帮助他区分昼夜,每天一次的散步时间也应该固定了。

1、睡觉:这个时期宝宝的体内生物钟会按照一天24小时去调整了。生活也会按照昼夜之分来变得越来越有规律性。这个时期,有的宝宝甚至还会在晚上不需要喂奶就可以熟睡一夜。白天熟睡晚上又怎么也不能入睡并不是宝宝的个性,爸爸妈妈要帮助宝宝纠正过来。

2、饮食:要考虑到5~6个月的时候将要开始的辅食添加,喂奶间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稍微加长一些。每隔四小时一次,一天5~6次的喂奶时间是最基本的。不过只要有规律就好。为了添加辅食做准备,可以帮宝宝开始练习使用勺子了。

3、外出散步:因为白天连续醒着的时间增加,所以可以让室内游玩更加充实,并把散步当做每天的必修课。虽然也要随着季节有些变化,但是在合适的时候选择中午外出散步是比较好的。20分钟的时间是必要的,但是最长不要超过1个小时。

4、洗澡:除了避开喂奶前后的时间以外,在宝宝身体舒适、妈妈方便的时间都可以洗澡。但是要保证基本上在同一时间沐浴。泡澡的时间要以3分钟为标准。长时间的沐浴会让宝宝过于疲劳,并成为宝宝晚上沉睡的理由。

5-6个月

对昼夜的区分能力进一步增强,白天睡觉的次数和时间以及晚上睡觉的时间渐渐固定。有3越来越多的宝宝晚上不需要喂奶了。白天的时候会很活跃地玩儿。有的宝宝已经开始翻身了,运动量会进一步增加。这一时期,要养成散步的规律,开始添加辅食。

1、睡觉;晚上的时候让屋子变暗,并唱儿歌给宝宝听,温柔地拍他入睡。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他的健康来说很重要,也可以使爸爸妈妈轻松很多。这时候宝宝一天的合计睡眠时间基本上在15小时左右。

2、饮食:肠的消化能力和嘴的运动都得到加强,是该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了。把喂奶当中的一次设定为辅食时间,尽量保证每天在同一时间进行。这个时候可以以辅食为中心建立或调整一天的作息。

3、外出散步:宝宝的好奇心变得旺盛起来,因为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刺激,所以每天要保证固定的时间外出散步。去公园等地方的时候不要只是抱着宝宝或是只让宝宝坐在推车里,还可以让他和妈妈一起坐在长椅上,让宝宝觉得开心。外出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比较好。

4、洗澡:洗澡时间也要开始固定。最晚也要在晚上8点以前洗澡,按照洗澡-喂奶-睡觉的流程,以“21点能睡熟”为目标。如果发现洗澡后宝宝兴奋的难以入睡的话,就要试着把洗澡时间调得再早一点。

7-8个月

和前两个月相比,晚上的睡眠时间会变得更加长了,白天睡觉时间和次数会渐渐变少。这个时期,开始正式养成生活规律,要帮助宝宝学会区分白天的生活和晚上的睡眠。

1、睡觉:这个时期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规律养成的开始时期。重要的是要让宝宝学会区分白天睡觉和晚上睡觉。晚上给宝宝换上睡衣、早晨起来后换上白天的衣服,这样的方法帮助宝宝养成这个习惯是很有效的。这期间有一些孩子会出现晚上哭闹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白天运动不足,或是睡前活动过激导致孩子很兴奋等等。

2、饮食:喂奶时间当中的两次可以改成辅食了。开始的时候,在第一次辅食之后3-4小时再给宝宝吃第二次辅食。时间固定后,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给宝宝吃辅食。

3、外出散步: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刺激,这对于促进孩子感性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上午出去玩和午睡都形成规律,适度的劳累会对晚上的睡眠起到很好的作用。

4、洗澡:宝宝在学会坐着了之后身体也会变得强壮起来,所以妈妈给宝宝洗起澡来也会变得更加方便了。为了保证晚上9点能够熟睡,最好在8点前就给宝宝洗好澡。

9-11个月

因为学会了爬和扶东西站着,所以白天的活动范围会扩大很多,这样宝宝在晚上的时候就会很累并睡得很香。调整好生活规律。辅食、沐浴、睡觉的时间要固定。

1、睡觉:晚上的睡眠时间和时间长短渐渐固定下来,午睡每天1-2次。另外,晚上闹觉的宝宝会增多。宝宝难以入睡的时候要注意给他调整白天的睡觉时间。一天的合计睡眠时间在11-13小时之间就可以了。

1、饮食:一天三餐中的两餐可以和之前一样进行,逐渐再把一次喂奶的时间改成辅食。辅食之间的间隔要有3~4个小时,吃饭时间一定要保证固定。其中一次和大人一起吃也是很好的。

2、外出散步:随着身体的成长和大脑的发育,心理方面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身体会变得更加结实,所以可以享受一些时间更长的外出散步时间了。但是还是要把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还可以带宝宝到孩子很多的地方感受一下团体生活。

3、洗澡:这个时候孩子会在洗澡的时候玩得很开心。洗澡时间应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

Tips

帮助宝宝睡一个好觉,能够让宝宝健康并愉快,也会使你感到轻松并能休息好。所以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不要在夜里给宝宝喂奶的时候换尿布,这种折腾会严重打搅他的睡眠。

*给宝宝盖好被子。让他感到暖暖和和和的,这样会使宝宝睡得更踏实。。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夜间会更频繁地要求吃奶,除了母乳相对消化得要更快是这个原因之外,也因为宝宝总是吃着奶入睡,所以容易把吃奶与入睡联系起来,就造成了夜里只要他醒了,就会要求吃奶来帮助入睡。所以,妈妈要注意,最好不要养成宝宝的这个习惯。晚上让

宝宝吃饱,然后让他躺在自己的小床上自然入睡。

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4个误区


世界上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快乐过一生,但是事事往往不能如意,孩子经常会伤心、生气、害怕等情绪。因为我们对于情绪的认识有很大不足,对自己的情绪管理已经存在不少问题了,当我们在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时,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错误:一、以说教为结果,不理会孩子的情绪表现

为了这种事情生气值得吗?小朋友不想跟你玩,你可以找其他人玩,爸爸妈妈像你那么大的时候,已经可以自己独立去玩了,怎么还会总是黏在父母身边,你应该自己学会长大,你看你,什么都不会……

当孩子一出现负向的情绪,父母就会喋喋不休说一番大道理,可以在孩子面前长篇大论几个小时。说教型的家长不知道要教导孩子去处理负面的情绪,总是认为“理性”“大道理”可以处理一切事情,情绪是孩子做得不对所以产生的,孩子应当去承受,更不应该把说话放在情绪上,于是情绪带来的痛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在家长喋喋不休中,更多感到的是厌烦和愤怒,亲子关系会变得更糟糕。

二、以爱为条件,压制孩子情绪的发泄

“你不要生气,你生气的话妈妈就不爱你了……”我们经常会以爱条件,注重的只是孩子停止表现某种负面的情绪。父母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告诉孩子这种情绪不重要,不应该出现,甚至是:你希望妈妈爱你,你就最好把这些情绪压在你心底。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看到父母的这些言语之后,会对父母对自己的爱产生怀疑:原来父母只爱高兴时候的我,当我生气的时候,父母就不爱我了。父母爱的是我高兴的情绪,而不是我整个人。

三、以镇压的方法,消化孩子的情绪

“你再闹,我就打你了。”当孩子一出现负面的情绪,父母马上表现出强烈的排斥,以镇压的方法去排除孩子负面的情绪。父母更多关注于孩子的行为上,他们认为孩子所表现出负面的情绪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或者是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因此这些情绪也没必要去处理,只是处理孩子的行为就可以了。父母的这些做法,很容易让孩子误解为:以武力或者批评的方式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世界上只有坚强的人才能生存。他们的经验会告诉他们:表达情绪是件可耻的事情,表达情绪只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后果。他们讨厌负面的情绪,但面对情绪时更多又是无可奈何。

四、以冷淡为处理方式,淡漠孩子的情绪

“你自己坐在沙发上哭,等你不哭了,再来找妈妈。”当孩子一出现父母的情绪,父母便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他们对还孩子的负面情绪,不打骂也不指责,淡漠孩子的情绪,认为情绪是可以自己自动消化掉的,不用处理也可以解决问题。他们不懂得如何帮助孩子在体验的情绪过程中学习,因此孩子很容易发展成以负面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情绪,例如我生气了,我就摔东西,我想哭的时候,就长时间嚎啕大叫来发泄我的情绪。对孩子而言,以这些方式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受挫。

要做成功的父母,我们还要学会以高情商的方法去处理孩子的情绪,以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和长大后成为一个更快乐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