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带小宝宝出去旅行?这始终是个争议不断的话题。许多父母觉得孩子太小,看又看不懂,记也记不住,带出去白白浪费时间和钱。但也有人认为,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就是在所见所闻中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即使他们并没有记住什么具体的东西,但依然还是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印象。到底哪种说法更靠谱?带宝宝旅行是否应该如此功利?我们从认知学角度来八一八带宝宝旅行的事儿!

米花目前2岁多,可以说是个走过不少地方的宝宝了,她9个月的时候,我带着她从中国飞到了英国。她12个月时,我们一起自驾去了欧洲比利时、荷兰玩。然后她1岁2个月的时候,又跟着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起自驾去了欧洲法国、比利时。她17个月的时候去了英国乐高乐园,18个月的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去了西班牙玩。最近2岁多又跟着爸爸自驾了3000多公里游玩了大半个英国。如果按照米花游玩的路线画图,其实她是走过不少地方的,那么,她那么小,即使走过那么多地方,对她真的有用吗?

在探讨有用没用之前,我想给各位宝爸宝妈们说说教育心理学家JeanPiaget(1896-1980)这个大牛的一个认知学观点,是关于我们人类如何学习的。

Piaget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Schemas中文翻译为基模。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基模用来存放对各个事物还有知识的理解。当我们每学到一个事物的时候,就会存放在这个基模里面。所以当我们不断的学习到新的知识,就会不断的去更新和补充这个Schemas。Piaget强调了这个基模在认知发育的重要性。或许这样说有点枯燥乏味,那么就用一个例子来描述下吧。

最初的schema(基模)

比如爸爸妈妈给宝宝们讲关于小狗的故事,根据故事书上的描述,告诉他们小狗是长这个样子的哦……

schema(基模)的形成

于是,宝宝们通过爸爸妈妈们讲的故事有了对小狗最初的理解,他们在基模里面建立的关于小狗的文档。然后并且慢慢接受和消化了这个信息。这个时候他们对小狗的理解是有耳朵,有四条腿,有尾巴。

吸收的过程

宝宝通过爸爸妈妈们讲的故事对小狗有了初步的印象。于是为了扩展孩子对小狗的理解,爸爸妈妈决定带宝宝去公园,看看真实的小狗。于是,当宝宝看到小狗,发现它确实有耳朵,四条腿,尾巴,于是就加深了他之前在书上对狗狗的印象和理解。

但是,忽然间,小狗汪汪的叫了。这个时候,宝宝疑惑了,这个是小狗吗?因为他的schema基模里面并没有包括小狗会汪汪的叫。同时他还发现小狗狗身上有毛,还有他会向自己舔舌头。这一系列的东西,都是他在书上没有看到的,没有存储在自己schema中的。这个让宝宝很疑惑。

冲突过程

当宝宝在经历冲突疑惑信息的过程中,他们会积极的去创建新的定义。他们可能会重新构建自己的schema或者在现有关于狗的基模中添加新的信息,这个时候宝宝需要来自爸爸妈妈们的帮助。

吸收发生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对宝宝说,这个是狗,狗身上有毛,狗会汪汪的叫,狗还会来舔你。宝宝们慢慢吸收了爸爸妈妈说的新信息,于是他们对狗的理解里面又多了新的信息。

应用

当宝宝在公园里又看见一只猫的时候,新的基模将会变创建来发现这是个不同的动物,即使它和狗有相似之处。这个时候孩子会用自己对狗的基模来看是否这个猫是个狗。首先它确实有四条腿,有耳朵,有尾巴,有毛。但是猫是喵喵叫,不是汪汪叫。同时还发现这个猫会爬树。

这个时候孩子又产生了新的疑惑和冲突信息了,他在积极的建立新的定义同时也需要来自爸妈的帮助。这个时候,爸妈告诉宝宝这个不是狗,是猫。于是宝宝脑中的schema又建立一个新的关于猫的文档。

回归正题

不知道我刚才说的这个例子宝爸宝妈们有没有理解。我之所以说这个教育心理学上认知的例子就是想说,很多时候,宝宝们从书上看了很多知识,电视上,或者ipad手机里,那都是表面的,多带他们出去走走,看看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让他们产生更多的疑惑冲突,反而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积极的去思考。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积极的同他们说,说我们周围的一切信息,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和构建他们的认知。

那么我想多旅游是有意义的,同时最好把在旅游时候拍的照片,冲印出来,其实这个是最好的故事书,虽然后面孩子们看到的是平面的事物,但是,那些东西都是他们曾经亲身经历过的,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回想还有更好的学习和认知。

扩展阅读

要不要让娃学武术?


或许是中国武侠的影响太过深远,很多外国人一听到中国第一个反应就是功夫,他们认为每个中国人都是武林高手。很多家长,也认为,学舞蹈能让女孩更有气质,学武术则会让男孩强身健体,培养站如松坐如钟的形态。那么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学习武术?

学武术的好处?

不少妈妈让孩子学习武术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防护的能力,增强体质,少得病。

其实,孩子学习武术还有更多好处:能够促进孩子身体全面发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速度、协调、灵敏、力量、柔韧等素质,发展时空知觉和节奏知觉以及肌肉控制能力、想象力、注意力、形象和运动记忆力、模仿能力,培养尊师爱友、团结互助、勤学苦练、自律守规、自信自尊、勇敢坚毅等民族传统武德。

哪些孩子适合学习武术?

你的孩子喜欢打闹吗?那就让他学武术吧!这时候有妈妈可能会问:孩子已经那么好动了,再学个武术,不是更调皮了吗?这类孩子可能是被认为最有活力的,他们好动,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常常不是在跑就是在跳。他们无论是爬还是走路一般都要比其他孩子早。这类被称为触觉学习型的孩子,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强,适当地让他们参加跆拳道、武术和游泳等兴趣班的话,反而有利于他们日常安静地学习。

孩子多大学武术合适?

4岁以后,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等能力发展较快,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行为控制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为学习武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时就可以开始学习武术。但孩子的学习和运动能力毕竟还不高,仅适宜学习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和动作组合。运动量也不能过大。在家里练习时,内容安排要紧凑,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如何让孩子爱上武术?

1.激发孩子的兴趣

父母和老师可以积极配合从认知、竞技、模仿、交往和创新等多个方面激发、培养孩子的兴趣,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武术基本动作有很多讲究,背后都有藏着有趣的自然、文化、历史的小故事。老师在讲解武术中手的动作时,除了让孩子了解动作方法(包括用力方式、顺序、力度和难点等)和要点外,还可以用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给孩子简单介绍一下所学的每个具体动作的缘起和相关历史典故。而父母可根据课程进度,为孩子物色一些相关图书,讲一讲武术不同流派的代表性人物惩恶扬善的故事,这些做法都能很好地激发和满足孩子的认知兴趣。

2.陪孩子游戏

父母可以本着“跳一跳够得着”、“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原则轻松地与孩子做一些游戏。锻炼孩子的柔韧性是武术的重要益处,父母在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锻炼孩子的柔韧性的小游戏,例如比赛“用手摸地”、“用胸部够膝盖(注意塌腰挺胸)”等。

3.注意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到了四五岁,尤其是男孩子,常会迷上打斗场面较多的动画片、电影或电视节目。很多孩子整天带着“奥特曼”、“变形金刚”以及各种怪兽的模型。老师在教授武术动作时,可以利用孩子这一心理,从他们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入手,挖掘其中能与武术动作相结合的元素,能引发孩子异乎寻常的兴趣。课下练习时,父母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与孩子做对抗性游戏。

晚上要不要叫宝宝起夜


有的父母怕宝宝夜里尿床,就一定要定时叫醒宝宝,让他排尿。其实不必。当宝宝的泌尿系统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夜里自然能控制自己,两三岁以后的宝宝夜里小便时,有的已经知道叫人,有的会在有尿意时发出烦躁不安哭声,一般已很少尿床。硬去叫醒宝宝排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这样可能影响宝宝的睡眠,他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再次入睡。

为了方便宝宝夜里小便,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床上先铺上一张塑胶床单,然后再铺上平时用的床单,这样,万一宝宝尿床了,可保护床垫不被尿液污染。

二、在宝宝的床单上铺上一块小尿垫,并准备好另外一块备用。如果宝宝尿湿了,可迅速拿开脏尿垫,铺上干净的备用尿垫,既方便父母照料,也能尽量不影响宝宝睡眠。

三、宝宝不要穿连体睡衣,睡衣睡裤上不要有拉链,这样可以快速顺利地解脱、更换衣服,避免忙乱之中弄伤宝宝。

四、避免与宝宝发生任何冲突,不要强迫宝宝这样做或那样做。温和以及体贴是重要的,这样有助于宝宝排尿后很快能够继续入睡。

孩子哭了 要不要理?


孩子垂泪父母心焦

“孩子一哭我就难受”:自从当上老爸,朱先生事实上非常抑郁,却又不能对别人说。“电视里、广告里的小孩子都是那么可爱的,怎么轮到我们家,就这么受不了呢?”朱先生禁不住对记者诉苦说:“孩子现在十个多月,每天晚上还是要哭好几次,每次孩子一哭,我的心就揪起来了,焦虑得不行。”

“小孩都是要哭的,随他哭去”:自从邻居一家搬来后,胡小姐总是不时听到他们家2岁小孩的哭闹声。听起来,孩子哭了,他们似乎都不太哄的,有时候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连胡小姐都听不下去了,怀疑这孩子是不是他们亲生的。可是见面和邻居聊起来才知道,这家的父母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受西方育儿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不能孩子一哭就去帮孩子解决问题,“小孩都是要哭的,哭是一种表达,应该让孩子充分表达才对。”

“哭是不好的表现”:陈明的女儿冉冉今年12岁,快上中学了。然而冉冉却对于升学感到很恐惧。“爸爸说,上了中学,我就是大孩子了,不能像小学时一样想哭就哭了。”而陈明对记者说,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的确是用心良苦。“以后社会的竞争这么激烈,即便是女孩子也要学会面对各种事情而不退缩。哭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我希望冉冉从小就学会坚强。”

“儿子哭好久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东东快小学毕业了,和一般的同龄男孩子不同,东东的情绪似乎太过敏感,常常一个人若有所思,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却又不敢直问。可是有一天,妈妈下班后发现东东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地哭得很伤心,最让妈妈担心的是,东东哭了半个多小时也没停止。东东妈对记者说:“每次看到儿子这样,我既担心又害怕,不知道该怎样面对。”

专家:孩子哭了,“理”要得法

记者采访发现,80%以上的家长都认为“哭是一种不好的情绪,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最好都不和‘哭’打交道。”而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也都不鼓励家人尽情表达自己的感情。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孩子的“哭”呢?亲子关系心理咨询师梁红认为,孩子的哭分为不同的情况,家长要学会区别对待、从容接纳。

了解哭泣的“级别”

专家分析认为,孩子的哭泣可能有很多原因,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家长应该通过孩子哭泣的现象找到深层原因。一些哭泣的原因比较容易发现,比如孩子身体不舒服、磕碰感到疼痛等等,而真正让家长担心的是孩子出于心理原因的哭泣。哭泣的原因越发自内心,“级别”越高,应对的方式也越需要技巧。

一级哭泣:身体受伤――当孩子不小心摔跤,或者割破了手指,哭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的反应。这个时候,肌体向大脑发出信号:“快来救我!我受伤了!”如果孩子在受伤时都不能发出哭泣的声音,可以想象将会有多么可怕的后果。这个时候,孩子的哭与“坚强”无关,家长需要做的是确定孩子是否安全、健康,然后给孩子一定的安慰,帮助他慢慢平静下来。如果家长觉得孩子哭就是“娇气、不坚强”的表现而对孩子置之不理,会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的情绪,觉得自己不被爱。

二级哭泣:委屈不满――身体受伤时,孩子的肌体会向大脑发出“哭”的求救指令;而如果孩子的心理受了伤,就会产生委屈的情绪,由于委屈而产生的哭是孩子的潜意识试图解决不愉快的心理状态的一种力量,同样是一种“求救”。然而这种哭泣的心理原因相对简单,容易归因,家长只要帮助孩子耐心疏导,是容易让孩子平静下来的。

三级哭泣:悲伤抑郁――当孩子渐渐长大,但心理又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对于周遭的事物会产生自己的理解,思想变得比较“复杂”了。然而事实上他们这一时期的很多观点还非常片面,这时,孩子就可能出现青春期的“悲伤抑郁”现象。家长最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

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哭的时候,家长最忌讳的就是叫孩子‘立刻停止’、‘憋回去’,或者以威吓的方式强迫、限制孩子不准再哭闹。接纳孩子的情绪,包括哭在内,才能够让孩子接受自己,拥有健康的内心世界。”梁红认为,“哭”是孩子最原始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家长应该冷静地面对孩子的情绪反应,尊重孩子表达情绪的权利,探寻孩子情绪背后所要表达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孩子学习处理情绪的方法,将有助于帮助孩子成长。

广州心智源教育中心主任刘中良认为,“悲伤”并非像人们通常认为的是纯粹负面的情绪,事实上它有很多的正面价值。“如果家长能够认识到‘任何情绪都有积极意义’的话,就不会把孩子的‘哭’一概作负面评价。”

专家认为,“哭”有其复杂的内在含义和作用。它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表达和宣泄,是一种重要的结束的力量。“悲伤其实是对于所悲伤事物的一种告别。当和孩子感到心情悲伤抑郁的时候,允许他充分地抒发自己的心情是非常必要的。”刘中良对记者介绍说,一般来说,人们都认为在所有的情绪中只有“喜”和“乐”才是好的,家长们更是巴不得孩子每天都快快乐乐,但事实上,这不但是难以做到的,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不是最好的。

探寻哭泣的深层原因

在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时候,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改变家庭环境,帮助孩子摆脱悲伤和抑郁。

先天气质:孩子的气质可能是造成孩子爱哭的原因之一。家长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包括胎儿期),夫妻二人的情绪如何,是经常表现得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还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得温和而善解人意?如果是前者,父母已经在无意识中为孩子哭闹、任性做了样板。

缺乏安全感:还有些孩子对自己缺乏信心、安全感差,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如别的小朋友,周围的一切总能对自己造成威胁。在这样的情绪下,只要遇到一点麻烦孩子就会哭鼻子。这时家长应该做的是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亲子关系疏远:还有一种爱哭闹、任性的孩子,是因为疏远的亲子关系造成的。如今许多家长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只好把孩子托付给他人看管,结果孩子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只能通过哭闹来宣泄自己,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因此,当孩子能够听懂大人的话时,家长最好要做到在孩子不哭的时候也常常爱抚他。如果家长只是在孩子闹的时候才抱他,孩子很快就会变得更爱哭闹。

多询问,少帮忙

“当孩子面临挫折的时候能成为孩子的‘军师’当然并不坏,因为这至少意味着孩子愿意和家长吐露心声,亲子关系是健康、信任的。”不过,专家并不建议家长帮孩子“大包大揽”地解决心理问题。“这种方式可能让孩子变得容易依赖。孩子原本可以在悲伤和抑郁的挫折中得到更多。”专家建议家长在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时候,多采用询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少主观地帮孩子作判断、下结论。“这样不但家长自己累,孩子也得不到成长,以后面对下一个问题时还是不知所措。家长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逐渐自己走向成熟。”

专家还提醒家长:在安抚孩子负面情绪时,“爱”的表达是很重要的。“一个关怀的眼神,一句温柔的语句,都可有效减缓孩子的负面情绪。此外,平时替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如经常一起看书、讨论等等,可以让孩子拥有较平和的心态,面对挫折时,就不容易悲伤抑郁了。”

旁边提示:帮孩子之前先“帮”自己

“其实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德国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认为,孩子的哭会使得他们的父母处于一种特别状态,让许多家长怀疑他们为人父母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紧张情绪会不断加剧,最后变成进攻性的行为,或者导致消极沮丧的态度。

专家表示:在处理和孩子之间关系的时候,家长应该首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因为孩子的哭而导致的焦虑、无力的状态,给自己一个深呼吸的机会。而不是马上就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这就为进一步处理孩子的情绪创造了健康有序的前提。

要不要逼迫孩子“分享”?


一些家长总是喜欢跟宝宝要吃的,以此来测试宝宝对自己的爱,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宝宝,把你的苹果给奶奶吃一口吧?”如果宝宝同意了,有的家长会说“宝宝真乖,你吃吧,奶奶不吃”;如果不给,则说“你怎么这么小气啊,我不喜欢你了。”这样逗孩子真的好吗?宝宝分享真的代表了大方和小气么?我么么应该如何教会宝宝分享呢?

一、分享不是与生俱来的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主动自愿与他人共享资源,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社会行为,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所以,真正的分享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从动机上说,产生分享行为的孩子必须是主动自愿的;从形式上来说,孩子与他人是共享资源的;从情感上来说,孩子通过分享行为,最终获得的是愉悦和满足的情感。

分享并不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行为,也不是一旦出现就会永远保持的行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分享意识以及分享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种差异,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分享。研究发现,年龄大的儿童较愿意分享,或显得较为慷慨。也就是说,年龄小的孩子,分享意识不强,分享行为也较少。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在6岁前都是自私的,并不能真正理解“分享”的含义。瑞士一项研究也显示,人在幼年时期通常表现自私,直到七八岁才懂得与人分享。

我国的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也证实,2岁儿童还不能做出真正的分享行为,3岁儿童的利己趋向更明显。

二、3岁前的宝宝不必刻意进行分享教育

要求3岁前的儿童做出分享行为是不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的,刻意对3岁前儿童进行分享教育为时过早。

3岁前的孩子行为完全没有复杂的动机,他们会不会做出分享的行为,只有两种可能:1.孩子不喜欢这个东西,给不给你无所谓;2.孩子不明白“我的”概念。

只有孩子明白了所有权的概念,才可以慢慢学会分享。研究证明,3岁前的儿童,思维发展要经历混沌一体到主客分离到自我中心的历程,这种发展历程必然导致儿童先独占后分享,先利己后利他。所以对于3岁前的儿童,不必刻意强迫他去分享,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分享的概念和能力。独占和利己是孩子的一种社会化属性,我们没有必要总是试图通过外在诱使等手段让孩子去分享。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相信他们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越来越愿意和他人分享。

三、正确分享四步走

1.帮助孩子形成对自己持有物“物权”的安全感。

在儿童与别人分享前,必须先让儿童知道一个结果,即这个物品是“我的”,不管谁触碰或使用过之后,这个东西仍然是“我的”。成人应该尊重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先向儿童讲明物品所有权,征求儿童的同意,然后引导儿童做出分享,千万不能强求或自己做主将物品送给别人。

2.营造亲密、信赖、和谐的氛围。

要形成分享行为,首先应该让幼儿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必须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信赖和亲密的感情,这是基础。早教之父“斯波克”说,“真正的慷慨来源于爱,那种最深刻、最强烈和最持久的感情。如果孩子们心里没有爱,那么教会他们分享和给予就很有限。”

3.正面教育为主,树立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注意言传身教,让宝宝看到是如何待人接物的。当宝宝做出分享行为的时候,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

4.注意分享小技巧

在教会宝宝分享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技巧。比如多带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教会小朋友们“轮流玩儿”,外出的时候多带一些玩具和小朋友之间交换等等。

四、分享行为三不要

1.不要给宝宝“贴标签”

当宝宝拒绝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宝宝“小气”、“抠门”等等。如果总是说孩子小气,孩子就会真的“小气”了,孩子会把“小气”和自己的行为对应起来。因为家长说他“小气”,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

2.不要惩罚宝宝

不要对宝宝期望过高,认识宝宝的成长必经阶段,并且平静地接受这样的事实,或许对妈妈更有帮助。当宝宝不肯分享的时候,如果妈妈加以惩罚或者强迫宝宝去分享,那么只会让宝宝对妈妈和参与分享的伙伴产生怨恨,进而产生更多的不安全感,并不会让他(她)因此变得慷慨。

3.不要硬性强迫宝宝

当宝宝不乐意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能抢过宝宝手里的东西,硬性塞给其他小朋友。这种行为会破坏宝宝的安全感,造成可以抢别人东西的印象,而且会让宝宝厌恶分享行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