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父母亲都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成为合格的家长,并不是每位家长都知道自己的孩子真正的需求。有些家长认为给予孩子丰裕的物质条件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就行了,而忽视了亲子间沟通的重要性,缺乏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陪伴是尤其重要的。

“失陪族”专指很少有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的都市人群。

“失陪”折射出的育儿观念偏差

重物质,轻关爱

很多“失陪”父母并非因为缺乏对宝宝的责任感,相反,他们很可能是希望宝宝成长得更好的一个群体,只是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弄错了重点。他们以为创造稳定家境环境和丰裕的物质条件才是最重要的,才能对宝宝的未来发展有更好的帮助。

其实,对于宝宝的身心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营养素”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父母的贴心陪伴。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带给宝宝的情感满足,是任何好吃的零食、漂亮的衣服、新奇的玩具甚至优秀的亲子教育机构难以代替的。只有在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后,宝宝才会更主动地去探索世界。

重付出,轻沟通

“失陪族”父母还有一个哲学意义上的误区,那就是没有把宝宝视为独立的个体,没有意识到宝宝有着不同于成人的需求,想当然地把自己视为重要的东西强加给宝宝,以为这样做就是对宝宝好。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尊重宝宝独立性的表现,自然会“吃力不讨好”。这种“想当然”的思维若波及跟宝宝互动的其他方面,将对亲子之间有效沟通带来极大伤害。

“失陪”对成长的不利影响zj09.cOm

宝宝难以建立起与父母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

宝宝最亲近的总是那个用心花时间陪伴他的人。如果你难以做到这点,甚至把他交给爷爷奶奶教养,宝宝就很难建立与父母之间的健康的亲子依恋。一旦亲子关系受到破坏,你对宝宝的教育工作就不容易事半功倍,因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当宝宝不愿意亲近一个人的时候,教育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宝宝变得任性

无暇陪伴宝宝的父母出于内疚总是想通过各种方式对宝宝进行“补偿”,甚至为了“讨好”宝宝做出很多无原则的行为,如溺爱。长此以往,宝宝很可能任性、不明确行为的界限,而这些早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往后纠正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宝宝容易形成自卑、退缩、自我怀疑的人格

“失陪”的父母,很容易给孩子这样一种印象——“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我还不如他们的工作重要。”“爸爸妈妈可能不喜欢我,我是一个不可爱的孩子。”“爸爸妈妈爱工作胜过爱我。”在这种信念下,宝宝的自我价值感自然很难确立,容易形成自卑、退缩、自我怀疑的人格,为今后发展带来后患。

相关推荐

不做“低头族”父母,亲子关系更和谐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低头族”,并且有着低龄化的趋势。倘若父母也是低头族,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形成不好的榜样作用。

国外一项新研究表明,电子产品对于亲子关系的影响已经超出人们想象。如果爸爸妈妈长期做“低头族”,那么对孩子的社交能力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孩子可能交流能力差,社交也往往存在困难。

你是低头族父母吗

根据隐秘拍摄设备监控的画面显示:

1.年轻妈妈玩着平板,孩子试图让妈妈的注意力从屏幕挪开;

2.妈妈紧盯手机,孩子竭尽全力吸引其注意,反而惹恼了妈妈;

3.爸爸玩手机时,孩子故意哭闹来获取关注,然而得到的结果是敷衍。

如果电子产品的存在是让你成为一个更糟糕的爸爸/妈妈,那么你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公平与否?你绝对不希望自己成为以上任何一个家长:当孩子尿布湿了哭泣时,你却在玩自拍不理不睬;当孩子无聊找你玩时,你却刷着微博让孩子等待;当孩子期望你弄一些食物给他吃,你却追着电视剧,不肯离开沙发。

这些例子你一定不陌生,几乎所有家长都曾因为一两件事情耽搁,而没有及时处理孩子的需求,但现在家长被电子产品耽搁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实,换个角度,电子产品完全可以紧密你和孩子关系的媒介。例如下载一些有趣的应用,如弹钢琴等等,让孩子培养一些额外的兴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小游戏、视频等等。

抬头做家长亲子关系更和谐

当然,年幼的孩子很显然要限制屏幕时间,所以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针对此波士顿医疗中心儿科行为研究员拉德斯基博士提出两条建议:

1.吃饭、讲故事、睡觉这些爸爸妈妈应该好好享受亲子时光的时刻,将手机放在一边。

2.特定的节日、区域不能使用手机,这一点将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例如孩子上学后就会知道,上课时不能用手机,在看表演时不能用手机等等。

虽然你认为此刻埋头屏幕是一种享受,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剥夺着你享受天伦之乐,甚至于对孩子的日后产生不利影响。的确,人们现在对手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手机一刻不在身边就开始焦躁、恐惧,但爸爸妈妈别忘了,如果哪天孩子不在你身边吵吵闹闹了,那么你会更孤独和绝望。

小编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年轻的父母自己应该首先以身作则,放下电脑或手机,多主动去跟孩子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走进孩子的心里。父母每天应抽出一些时间跟孩子交流一番,可以谈谈学校、单位和社会上的一些事情,关注孩子的成长。

上班族父母的育儿误区


许多上班族父母每天奔波于单位和学校,经常在工作与孩子之间顾此失彼,左右为难。那么上班族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上班族父母教育孩子应避免的七大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1.不要对孩子许下无法履行的承诺

父母不要轻易对孩子许下无法履行的承诺,一旦诺言许下,则一定要做到坚守不变。无法做到言行合一的父母永远无法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威信,甚至父母子女间最基本的信任也会因此受影响。

2.不要让孩子产生疏远感

孩子幼时所承受的孤独及疏远感会对孩子的性格和未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无论工作有多繁忙,父母也不要长时间地远离孩子,要始终将孩子视为生活的中心。

3.夫妻在孩子面前吵架是家庭禁忌

夫妻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口角,但切记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看着父母“张牙舞爪”、相互谩骂,孩子便会陷入一种极度不安与恐惧当中,这最终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

4.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

看不得孩子笨手笨脚的样子,会帮助他们处理一切事务;另一种即使心中极不耐烦也会等着孩子自己完成所有事情。所谓熟能生巧,在反复的尝试过程中,孩子便会掌握独自处理事务的要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从中获得自信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才是万金难求的。

5.不要因为上班就对孩子感到内疚

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上班一族便对孩子产生愧疚之感,更不要因为自己在孩子的问题上稍有疏忽便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惋惜、自责,这只会使孩子对你有更多耍性子的借口,或者说会留给孩子继续依赖于你的余地。

6.命令般的语气会令孩子的心情变坏

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喜欢别人对自己发号施令或指手画脚。因此,在打算与孩子共同完成某事或希望孩子处理某事时,记得要婉转地对其加以劝导,而不是采用强硬的语气发布命令,最好能够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或是建议,使孩子自觉地做出处理。

7.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妈妈不应一味强迫孩子学习,而应首先了解孩子对于什么事物感兴趣,最好带他进入相关领域体验一番,从而自然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动力及关注度。须知,强迫孩子学习极有可能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叛逆心理,并对学习失去兴趣。

本周热议:田径世锦赛:中国健儿都去哪儿了?


上周六的8月22日,两年一届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再度拉开大幕。虽然这一田径领域的国际赛事一向代表着全球田径运动的最高水准,但是国人对其的关注程度始终不及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奥运会。只是这一次有些不一样,因为田径世锦赛办到咱们家门口儿来了。北京作为本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的主办城市,着实又在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中间出了次风头。小编日前有幸去现场看了一晚的比赛,在目睹了全世界各国健儿的飒爽英姿,颇觉过瘾的同时,心下又总有一点点失落。作为东道主的主办国,赛场上却鲜有见到我国健儿的身影,虽说体育并无民族国界之分,也还是会感觉那些由衷的掌声和喝彩背后,少了一点点归属感和自豪感。或许,这也是现场大多数人共同的心声吧。

诚然,一直以来,田径赛场都是欧美和非洲运动员的天下,领奖台捧着金牌和鲜花的,大都是一双双肤色或深或浅的手。黄皮肤的亚裔人种向来在田径运动方面没有什么优势,似乎已是全世界公认的事情。但是凡事皆有例外,90年代的中国女子中长跑传奇军团“马家军”,曾经在1993年德国斯图加特世锦赛上夺取女子中长跑的三枚金牌,其中女子3000米的全部奖牌都被这一可怕的军团高调包揽。而2011年,刘翔也曾在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摘取桂冠。即使在这些“传说中的大咖们”均已退出运动舞台的今天,依然也有田径史上首度闯入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脸”苏炳添,为我们本届的东道主脸上很争了些光。

然而,终究还是凤毛麟角,总归还是不可复制。在代表着全世界最高水准的田径赛场上,中国健儿们,你们都去哪儿了?

一贯以来的观点都认为,东亚裔在人种上的局限是田径运动上难以逾越的鸿沟,尽管经过数十年不懈的努力,依然仅有极少数的天才型精英才能出现在世界顶级的赛场上与其他人种一决高下。这一说法细细想来不无道理,但却也不是无法突破。至少小编在本届的世锦赛赛场上,就不止一次地看到邻近岛国日本健儿的矫健身影。尽管依然成绩平平,尽管距离奖牌还有许多差距,但是他们起码已经凭借自身的努力,赢得了更多与全球项级的田径选手们同场竞技的机会。也许纵观历届世锦赛的奖牌总数,日本尚不及我国健儿取得的辉煌成绩,但是若以站在这一赛场上的人数论及,恐怕如今看来,日本正以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势头扎实地迈进。并且相对于我们得益于某些天才式运动员昙花乍现式的成绩,似乎日本的这一模式更加务实、稳健,也更具有持续成长的可能和可复制性。

无论是欧美以及非洲国家,还是正在迅速成长中的日本,优秀的田径成绩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除了人种差异导致的身体结构及爆发力等方面的一些特有优势外,对于运动的热爱、运动习惯的养成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社会的氛围、学习以及生活环境、以及身边人的生活方式都将影响下一代对于运动的态度。也许,这才是相较之下,我们最为欠缺的部分。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人人知悉的老生常谈,也许就因为流传过于广泛,才无法引起大家真正的重视。运动本是人类的天性,运动的魅力我们早在儿时就都有过深刻的体会,可是这一天性在我国的孩子们中间,却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退化。当那些异国的孩子们都在尽情欢畅的运动中探索自己的潜能,感受挥洒汗水的快感时,我们中的许多孩子却早早戴上了眼镜,乖乖坐进了课堂,以运动热情和运动能力的退化为代价,换取一些头脑方面的或有用或无用的知识武装,以便未来踏入一种在家长们眼中更“安全”、更“靠谱”的生活。

重文轻武从来是我族文明社会中的传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被经常性地用来嘲讽那些运动神经发达、有运动热情的人。久而久之,运动在我们的观念里,似乎就站在了智慧的对立面,双方大有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架势。如若仅仅是平时的爱好倒还好说,归根结底被当成是玩儿,如果真正想将其作为一个严肃的事情认真对待,就难免会引起父母家人的一番天塌地陷般的震动。好像一旦选择了运动作为职业或半职业,智商和地位就都随之降低了一般,对于这种神一样的逻辑,小编也真心是醉醉的了。

四肢发达的运动健将中,的确不乏头脑简单之人,但总体说来,其概率应该与普通人群之中相差不大。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然有人的地方就有聪明和愚笨,到底是何原因将智慧与运动能力挂上了钩,也是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儿。所以我们看美国大片也好,真实场景也罢,老外的教授学者们都是肌肉发达、运动能力出众,没事儿还能徒个步探个险玩儿个荒野求生;而咱自己的科学家形象永远是体弱多病、面黄肌瘦,恨不得风一吹就倒,吐血晕倒都成了标准桥段,似乎不如此设计就无法凸显学者们的智慧与治学态度,着实让人看了又胸闷又捉急。

事实上,无论历史还是现代,从来都不缺智勇双全的神人,运动与智慧也完全不具备任何冲突。前有获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丹麦足球前锋玻尔,以及计算机之父兼奥运会马拉松健将图灵,现有瑞典国脚拉尔森博士和文学硕士曼联主力吉格斯。全球成绩卓越的体育明星中,出身名校的学士硕士们有长长的一大串名单,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曾入选中国国家足球队的钱伟长院士和英国索尔福德大学管理学硕士前中国国脚宿茂臻,也许还能让你再跌一会儿眼镜。

全民健身的口号喊了近十年,这十年间,从北京奥运会到广州亚运会,我国作为东道主承办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性赛事。体育比赛中肌肉贲张、汗水挥洒的豪情激荡,以及领奖台上无法替代的个人和国家荣誉感,都成为许许多多普通人运动的动力。

每次小编傍晚走在公园里特意为健身人士铺就的塑胶跑道上,总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跑步人,有时甚至还略显拥挤。心下欣慰的同时,却也有些怅然,只因为运动的人群仍以成年人居多,鲜有青少年的身影。或许可以说,参加运动的人们,大都是成年之后对运动的回归,而本应作为运动主力的青少年人群,却还尚未养成相应的运动习惯。如此倒挂的“健身全民”,虽比以往有些进步,较之发达国家那些自小养就良好的运动习惯、对运动饱含热情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显然还有相当遥远的差距。可以想见,距离更多的中国健儿骄傲地站在国际田径顶尖赛事的赛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运动是人类延续与发展的源动力,是我们塑造健康体魄的必要途径,更是保证人类旺盛的活力与精力的根本。运动让我们乐观、阳光、积极,运动过程中体验到的自信、荣誉感、和成就感无法替代。所以,放下那些无谓的顾虑、扔掉那些功利的纠结,带上孩子一起投身于运动的美妙。不去奢望有朝一日是否能出人投地为国争光,仅仅只为让我们的生命里少一些潮湿的宅腐,多一些明朗的阳光。没准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就将站在世界最高的领奖台上向你挥手呢……

小编说:正在此文发布之时,北京田径世锦赛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随着一块块代表着人类潜能最大化的奖牌颁出,我们都更希望看到其中某一块,会在我国健儿的胸前闪烁。但是,金牌固然重要,胜利固然辉煌,如果这胜利仅仅建立在某个偶然出现的天才之上,却未免显得有些薄弱。让孩子们回归运动、在运动的热情和水准不断提升中一步步踏上全球顶尖的赛场,稳稳接近全人类最高水准的奖牌,也许才是提升中国田径成绩最佳的解决之道。抛开人种等等主客观因素的借口而言,既然隔壁的弹丸岛国可以做到,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中华,又有何理由放弃努力呢?

栏目编辑:小蛇

原创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早教变身“父母学堂”为哪般


对于家长是否也要通过早教班学习,家长们的看法不一

1.疑问:早教班是教孩子的吧?

有些家长认为,早教班和幼儿园应该没有本质区别,家长已经给孩子花钱了,教育的任务就应该是老师的,家长本来工作就忙,花钱就是让老师分担教育责任的。所以,只要保证孩子去上就好了,家长不是问题的关键。

2.认同:家长就该多学习。

陈女士在女儿4个多月大的时候帮他报名上了当地最有名的金宝贝早教。每次上课陈女士都尽量亲自陪着女儿,女儿上课的时候,老师教的陈女士会默默记下回去和女儿继续用那种方法去锻炼。在她看来,父母就是要学习早教课老师的做法,将早教贯彻于生活之中。

3.顺其自然:和孩子玩的开心就好。

李阿姨今年65岁,孙女每周上两次早教课,每次都是李阿姨陪去的。因为女儿女婿都很忙,所以这任务就交给了退休的老人。老人家没什么想法,只要天天和孙女一起玩的开心就觉得满足了。

早教家长为主导

记者采访金宝贝等国内比较知名的早教中心后发现,早教课都鼓励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大部分课程都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的。那么,这样做除了因为孩子还小,不能单独上课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王涛认为:“早期教育,家长的学习最重要。”家长应成为早教中的主导。据神经心理学专家介绍,人类大脑的发育80%以上是在三岁前完成的。“教育应该在胎儿期就开始,越早越有效。”

现在大部分家长已认识到早教的重要,但对于如何科学地进行早教还知之不足。专家表示:“三岁前,早教班的教学时间再长也是有限的,必须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很多家长认为花钱报了早教班,孩子就可以‘与众不同’了,让孩子的隔辈亲人或保姆来完成‘陪读’的角色,其实有点舍本逐末。”而早教班设立的目的也应该是希望营建一个亲子之间有效互动的空间,让父母学会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对教育孩子起到正面作用,而不是单纯地教孩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