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对于其一生来说都是受用的,但是目前有一些的家长们往往不了解培养幼儿食好的习惯从何做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来自欧华国际幼儿园的日志吧!

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又如我们班有个新小朋友叫魏晓蕾,胆子特别小,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于他来说,我们需要让他养成合群的习惯。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接着,我还训练他在大众面前讲话的习惯。一次在学习儿歌《老师的手》的时候,我提问全班的幼儿:“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提问之后我就有意识这样说:“老师准备请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看看谁最近以来比过去勇敢了?”小朋友们不约而同提到了魏晓蕾,他也就大胆地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本网站小编总结:培养宝宝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们也需要多掌握一些的技巧,但愿此篇文章可以教会父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使小朋友们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六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

对于文明的行为习惯来讲,主要包括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生活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礼貌行为习惯,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礼貌交往、文明举止等等。对于小班幼儿来讲,生活自理的培养很重要。主要包括: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依赖、自己吃饭、刷牙、洗脸,自己走路、穿脱衣裤、鞋子。卫生习惯包括:早晚刷牙、洗脸、漱口、饭前便后洗手、学习使用毛巾、手帕、纸巾,保持仪表整洁、手脸干净、勤洗澡洗头、剪指甲等,不乱扔垃圾。礼貌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如:谢谢,请,对不起等,学习礼貌做客,不打人骂人,不争抢玩具,乐意把自己爱吃好玩的东西与别人分享,乐意和人交往,喜欢集体生活。举止行为习惯包括正确的坐、站、走的姿势,不挖鼻孔,不乱咬手指等,爱护玩具,爱护幼儿的物品等。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缩短孩子适应期,在孩子愉悦的情绪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小班的孩子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中,心里总是充满着不安全感,开学前,我们三位老师在孩子的椅子上贴好孩子的照片,在他们的水碗格内贴上他们的标记,允许孩子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等,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内有了一份归属感,喜欢老师、喜欢来园,在孩子愉悦的情绪中,培养幼儿做自己的椅子、用自己的毛巾、水碗,逐渐形成了有序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利用故事、儿歌等孩子喜欢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模仿,所以我们老师利用故事、儿歌等教育幼儿。例如:《我是一个大苹果》,通过儿歌教育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玩具

送回家》则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要把物品归放好,除了儿歌、故事,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教育幼儿,如:在厕所张贴洗手的过程图片,供幼儿模仿、练习,激发洗手的兴趣,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儿歌、图片等,幼儿酒会非常乐意学习,不知不觉中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抓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把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在一日活动的各项活动中,(如孩子们的进餐、午睡、游戏等)每个环节都贯穿着行为习惯教育。饭菜掉满桌,争抢玩具,便后不洗手,不遵守游戏规则等,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利情况。例如:饭前洗手,随机性较强,老师亲自示范,和幼儿一起洗手,边洗手边念儿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等,小朋友就会很自然的跟着做了。慢慢的,就会养成洗手的好习惯。又如在区域活动中,各个游戏中又蕴含着不同的行为习惯培养,如:游戏开始时搬小椅子,老师提醒轻拿轻放,以拟人化的口吻“抱小椅子”等。游戏进行中,既有交往习惯的培养(娃娃家等),又有卫生习惯的培养(美工区等),游戏结束后,教育幼儿把玩具送回家等,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总之,老师一定要抓住有效的时机,机智、灵活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孩子。

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老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幼儿的表率,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有一次,我看到书架上掉下很多书,就可以对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说:“你们看,书掉在地上了,你们是喜欢看干净的书呢还是喜欢看不干净的书呀?”然后当着小朋友们的面把书一本一本地捡起来放回书架上。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小朋友们就会很自觉地争着捡书。类似的扶起倒地的椅子,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

(五)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2、“打预防针”的方法。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她一看到绿色的蔬菜就摇头,现在能稍微吃点了。

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六)家园联系,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购物、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带头不做。

所以,我们利用、家长会,家长参与式培训、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向家长宣传传有关科学知识与方法,让家长明白其中的意义,放手让孩子去动手操作,愿意配合老师,在家也创设环境,老师还为家长提供一些儿歌、故事,为家长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到我们的教育中来,在家长参与式培训中,为了让家长真切的体会幼儿教育的价值和内涵,我们安排了制作活动的内容:娃娃家的材料,户外活动的制作,楼道环境的布置,为家长们提供了各种范例,家长们一边摸索,一边制作,靳家浩的奶奶针线活很好,主动担当起娃娃家制作的指导工作,萝卜、草莓、包子、饺子、在奶奶的指导下,做的又精致又美观。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而是贯穿于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要做的。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创设环境,抓住一切时机,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应不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需要通过记忆。而记忆力与智力是相辅相成的,记忆力增强有助于发展智力。无论是想象推理或判断都需要记忆力来帮助,以便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材料。物理这个学科特点是概念多,定律多,公式多,符号多,难记易忘,还易混。要很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深入学习打基础,就得不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使他们运用记忆规律解决难记易忘的问题。

1.承前启后,温故知新,让重点知识反复再现

这样不仅使旧知识不断强化,而且有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光的折射定律时让学生回忆光的反射定律,讲定压表的使用规则时复习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用分析对比法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比较记忆,在讲授新课时凡能够和以前知识及日常生活中有联系的地方,都尽可能加以利用,使所学知识不知不觉地在平日课堂中得到再现和利用。这样做不仅使所学知识前后联系,而且增强记忆,通过分析对比前后联系,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识,这样学旧知识用得上,新知识学得活,易懂易记。

2.善于总结,揭示规律,增强记忆

总结就是把学过的旧知识进行分类,概括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过程。通过总结可以使知识形成网络,便于抓住知识要点掌握规律,增强记忆。每一知识都有独立的体系,但不同知识块间又有类似的共性或一定的联系,这就是规律。只有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学生才能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物理知识、增强记忆,学生的智能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当讲授某一部分知识告一段落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本章知识要点,整理一份提纲,找出规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选出最佳作品在全班交流。例如《简单机械》一章的学习,在课堂上逐一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等几种简单机械,而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不一定清楚。为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必须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的知识杠杆平衡条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只要抓住杠杆平衡条件这个纲,其它目就很容易张开,这样既便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便于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3.分量适当,防止干扰,增强记忆

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贪多求快,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遗忘的速度与记忆材料的多寡成正比,记忆的材料越多,忘得越快,这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其二,就是主次不分,互相干扰,特别是易混淆的问题,混在一起记忆更使学生感到困难。从记忆规律出发,教学中应时刻注意精讲多练,使学生学会一个记一个,对于易混淆的内容,一一比较,分别处理,个个击破。例如,第二册从第四章电路到第八章欧姆定律,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习题门类齐全,千变万化。教学中要抓住重点,首先让学生记住三个基本概念: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记住三者之间的联系,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的基本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物理规律,并用它去分析解决问题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顺利解决问题。对于易混淆的内容同时拿出来比较记忆,配上适当的口诀、顺口溜等。例如,三脚插头的三个脚分别接什么线不容易记,如果加上左零右火上接地的顺口溜就很容易把它记住。

如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1、关注宝宝的需要

要细致深入地了解宝宝,关注宝宝的需要。不仅仅是从语言上,还要从他们日常的行为中去感受宝宝的内在需要、潜在需要。

2、尊重宝宝的看法

在与宝宝的沟通中,爸爸妈妈要记住,宝宝也是一个话语主体。所以,在和宝宝交谈的时候,不要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认真对待对尊重宝宝的看法,并与宝宝进行良性的互动。

3、体会宝宝的感受

当宝宝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她)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父母却只是一味地告诉他(她)“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宝宝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她)的感受,若父母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4、了解宝宝的发展程度

如果父母尽说些宝宝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宝宝达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宝宝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

5、认真回答宝宝的问话

宝宝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宝宝的需要做回答。例如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宝宝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宝宝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此外,对于宝宝所提的知识性问题,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带着宝宝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宝宝以后不论碰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向父母询问。

6、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坏”、“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7、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

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能引起宝宝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宝宝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来到地球……”等问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能引起宝宝的交谈兴趣。

8、充实宝宝的生活经验

亲子对谈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宝宝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着宝宝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身边的花花草草。

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林林总总,都可以作为谈话的素材,宝宝的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总之,尊重孩子不只是因为他们是孩子,要真正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培养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习惯(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社会竞争激烈了,孩子们之间的竟争力也在逐渐的加深着,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一则小文章,可以详细的帮助父母们教会孩子更快乐走近小学的生活,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姚燕小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不要让学习压力和失落感“冻结”了学习兴趣

幼儿园里以游戏为主,小学的学习则正规化,一节课35分钟,还要正襟危坐,举手发言,还有那么多的作业、考试,陡增的学习压力让很多孩子一下子难以适应。再加上对学习习惯的严格要求,比如,要完成作业,抓紧时间,整洁书写,及时订正等,让很多原先学习习惯较差的孩子措手不及,顾此失彼。入园指导

建议:

①学前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和“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②入学后,家长要关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小学教师保持一致,形成合力,让学习习惯的培养能一步到位,同时淡化对分数的重视。

秦英(小学语文教导主任,名优教师)

上海“二期课改”的新教材中,语文课的特点是“读写分流,多识少写”,入学后,孩子先学课文、识字,一段时间以后才学习拼音知识。课文都有配套的音像资料,孩子可以边听边读,同时手指随字移动。这样多感官的参与,加上孩子本身机械记忆好的特点,孩子学起来并不会很吃力。所以,相比老教材,新教材更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作文、阅读的水平。

建议:

①拼音在入学前没有必要专门学习。家长可买回小学一年级语文配套录音磁带,让孩子在游戏、画画或吃饭时有意无意地听一听。

②注意力训练很重要。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做一件事情”的习惯,比如专心地练琴、画画、听故事、看少儿节目等。

③抓好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建议家长每天陪孩子一起学习,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程芳(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二期课改”中,数学课更注重数学的实践性和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知识的传授都建立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同时,新教材起点高,内容多,节奏快。入园须知

建议:

注意培养孩子的“数感”。比如上下楼时数数楼梯,散步时数数电线杆,吃饭时分发碗筷,吃西瓜时比比哪块大哪块小,结合身边事做做简单的运算:平时咱们家里是3个人,今天爷爷奶奶来了,现在家里有几个人?让孩子了解,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本网站小编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小学生的课本也在跟着进步,难度也越来越大,一些自由性的题目相对的增多了,许多的小孩子课本题目有的时候连大都得思考好久,敬请关注更多的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吧!

如何培养宝宝沟通的好习惯


若是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不可少,但是目前,家长们教育孩子都喜欢以自己的威信来教育孩子,常常喜欢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从来不会考虑孩子们的感受,以下就来学会如何与孩子相沟通吧!

沟通是双向的交流,不是单向的质问

有很多家庭,孩子小时候也乖巧、对大人几乎是言听必从,但是长大后却叛逆得很,什么事都不让大人插手,如此巨大的转折自然让父母大为光火,但又找不到症结所在。其实,这并非是孩子青春期的集中爆发,关键就在于,从小时候开始,家庭的教育就忽略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当我们把每天与孩子的交流当作一种习惯来养成时,就会成为一种无极限的亲子沟通。可问题是,家长总是抱怨,我们也很想问孩子,但孩子什么都不说,那怎么办呀?

没错,孩子不会和家长轻易建立一种你问我答的关系。与其说大人希望和孩子无阻碍地沟通,不如说是家长很好奇孩子都干了些什么。家长总是觉得,我有权了解你的情况,你就应该向我汇报。小的时候也许还好办,等孩子大一些,别说到青春期,小学时你就会被孩子剥夺质问的主动权,孩子根本不屑与你汇报。亲子网

让孩子保有信任,打开心扉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这些场景:

妈妈接孩子回家,问宝宝今天在幼儿园都学了什么。可孩子就是不说,好像什么都没有学一样。当妈的心里就比较忐忑,孩子究竟学会了什么没有呢?

爸爸想问儿子最近有没有和哪个小朋友打架,可儿子连头都不抬,就在那里玩他的奥特曼。

家长满心盼望地问:乖乖,今天你表现好吗,老师表扬你没有呀?但小家伙并不回答我们的提问。

可能每个家庭都有类似上面的经历,我们下班回到家见到孩子,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孩子今天一天的所学所想甚至是老师的评价。但是,孩子不理我们,我们追问不出什么具体信息。再多说下去,好像就有点火药的味道了——因为我们先把自己问着急了。

在我家里,美美在小班的时候,也不是主动告诉我每天幼儿园里的事情,那时她还小,我们更多的是在接她的时候从老师那里了解,可晚上接孩子的时候,大人老师孩子都很匆忙,只能从一两句话里知道些许事情。于是,我开始了美美“汇报”能力的家庭建设和培养。

每天,我放下一切自己的工作,专门腾时间认真听美美说。我发现,这不但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还是记忆能力和复述能力的锻炼呢。这种交流的价值,相比教她什么知识来说一点都不逊色。或者说,我不重视美美死记硬背的学习,况且美美幼儿园每天的教学非常丰富了,我更看重这种交流的习惯和技巧,这不仅对美美好,而且对我自己做母亲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8条技巧,培养亲子沟通好习惯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信任我们,愿意敞开心扉和我们无话不说呢?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家长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沟通。

1每天交流的时间固定

在我们家,这个时间就是吃饭的时候、讲完故事的时候和睡觉前。可能吃饭的时候说话不是好习惯,但由于美美正处于把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馋孩儿阶段,所以,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她在幼儿园的吃饭情况。

讲完故事就是我们的“心情分享时间”,即汇报时间,通常在我家是大人和美美的CircleTime,我们围成圈席地而坐,一个一个人依次汇报自己的事情。

睡觉前是我们的“聊天时间”。很多家长喜欢在睡觉前讲故事,我个人觉得这样会让孩子兴奋,所以我们聊会儿天,短短的,说点悄悄话。为什么固定时间呢?因为3~4岁孩子的秩序感发展迅速,在这个固定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情,孩子会更有安全感。

2率先向孩子汇报,做个好榜样

刚开始的时候,美美不多说什么,或者会以“今天我累了,不说了”为由,拒绝和我们的交流。于是,我就自告奋勇一马当先:“那么,妈妈来说,你看看妈妈今天做了什么。”接着,我就汇报我在单位干什么读了什么书见了什么朋友打了什么电话等。然后,等我说完,她就会争着说“我也读了什么书(就是班里老师讲的故事)、做了什么事”等。这样,我基本上就了解到她当天所学所做的事情。

3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交流

孩子兴奋的时候,是父母和他交流的最佳时间。在这个时候,我会利用美美的情绪满足,来请她描述今天班里一定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当然,在她不高兴的时候,我也会关心,就能知道谁又欺负了她。

4倾听为主,不打断不评论,只就事论事

无论孩子说什么,我们都认真倾听,而非敷衍了事。我会看着美美,时而点头或赞许,而不是闷头吃饭。还有,重点是听孩子说,我们不做任何评论。如果我们过多进行评判,就会剥夺孩子的话语权。另外,这样的打断也让孩子感到索然无趣,让他认为“大人并不关心我说的事情,只是要对我的话进行点评”。

5想象不代表说谎

孩子在三四岁时听的童话多了,语言发展迅速了,这个时期想象发展也非常迅速。就算孩子说的和事实情况不符合,也不要打击孩子的表达欲望。保护好孩子希望向大人描述的愿望,保护好孩子希望得到大人认可的心情。

某一周,美美老说班里来了新小朋友,叫“马小含”。与老师求证,发现并不是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继续观察,发现美美在提“马小含”的时候,模仿老师的语气姿态和形体:“要和小朋友做朋友,要帮助她。”于是,我再到班里的时候就注意看本周教学的重点计划,发现原来这周涉及孩子与人相处能力的培养。过了两周,美美班里才来了新的小朋友(不叫“马小含”这个名字)。所以,老师是提前在给孩子们灌输新伙伴来了后应该怎么做。倘若我不合时宜说孩子怎么撒谎,那么孩子当时就会关闭和我的交流窗口。

6注意教学计划,尝试更多掌握

有关学习方面,我不太盘问,美美会反感。她说都会了,还会主动表演自己学的歌舞,我在旁边鼓掌就可以了。同时,我也建议家长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知识掌握上。对于幼儿来说,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他们的情绪、他们的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其实,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每天让他们能够兴奋的、记忆清晰的事情,未必是老师教的知识,而是他们在做什么事情时成功的体验或当时的愉快感觉。对于孩子们来说,快乐的心情、成就的感觉,才是他们真正念念不忘的事情。

7孩子不愿意说,就别强迫

美美不愿意说的时候,我们大人就故作聊天的欢快样子,挨个抢着介绍自己的情况,不理她不要求她。小孩最不愿意被冷落,一下子就凑过来“听我说,我来说”。即便孩子真的什么也不说,我们做家长的也不会非要去了解什么。因为孩子有逆反心态,我们觉得重要的事情,孩子可能不以为然。孩子津津乐道的小细节,我们同样给予重视和共鸣。

8和老师密切沟通,及时鼓励孩子

在幼儿园里回答问题或者讲述事情的时候,为什么孩子都那么积极?不管怎样都要争取第一个去做呢?原因就在于能够获得及时的表扬,以建立当众表述的自信。由此可见,孩子的表达能力是他们乐于沟通的关键基石。当一个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赞赏时,他们会更愿意、更习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其实,家长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在家庭中,如果父母两个人的交流是无疆界的,孩子就能知晓人与人交流的快乐,他就会随之如法炮制畅所欲言。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成人的好奇心,其核心应当是突出孩子的主导地位。亲子教育

当我们把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当作习惯来建立的时候,孩子对我们的信赖会日渐增加。当这种沟通快乐无极限时,我们对孩子的未来就有十足的把握。

本网站小编总结:不管是孩子小时候,还是到了青春时期,父母若是想要对孩子有深入的了解,就要从小开始,培养与孩子之间沟通的习惯,孩子能否打开心扉与自己畅谈最重要的还是看父母是否掌握沟通的策略与技巧!

家园一致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园对孩子有比较规范的常规要求,比如一日生活常规、作息制度:包括吃、喝、便、睡等;活动的常规:有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户外活动。而在家中则不同,家庭成员与孩子的亲近关系也不同于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使幼儿更自由、放松和无拘无束,家长和孩子是一对一或几对一的关系,于是,家长的“愿意帮助“和孩子的”依赖成性“,使那些原有建立的规矩在家中不攻自破了。因此,家庭成员的不一致要求、家长的妥协和让步、一味的包办代替与幼儿园园规经常发生冲突。

为什么要“立规矩”?

规矩给孩子们一种安全感和界限感,它会帮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且学会自律自己的行动。“立规矩”并不是限制孩子的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能有序地生活、工作、学习和游戏,使孩子产生自律行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这也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在幼儿建立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要求与方法要一致

常规的建立和教养的方法,家庭可以参考幼儿园的要求和做法,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建规矩,使家园要求基本一致。

2.榜样作用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到。比如,有些家长给孩子提出早睡早起的要求,可他们却看电视到很晚,这是不应该的。

3.情感的支持与积极的鼓励

其实,“替代”的行为是剥夺孩子训练的不良做法,所以,家长要积极地鼓励孩子,坚持正面教育,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好的基础。正如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所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

儿童教育专家曾指出,使孩子社会化是幼儿园和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只有教导并且不断督促孩子按规矩办事,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日后很好地进入社会。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时期尤为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紧这个时期努力发掘和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即动手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观察能力、自理能力、活动能力、自控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使其在入学前具备足够的良好素质,从而受益终身。在这些素质能力培养中,幼儿的动手能力是重中之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幼儿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以下建议,权作一些探讨,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属幼儿素质教育范畴。素质教育的基础是面向全体幼儿,我们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是一种塑造受教育者完美人格的教育。我们知道,幼儿从蹒跚学步开始,到学吃饭、学穿衣、哪怕米粒菜肴撒了一桌,衣服穿反了也都不愿意让大人代劳,坚持着自己动手。这正是孩子努力从实践中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去学会生活,一步步走向成熟的体现,这是一个必不可少而又十分重要的过程。然而,当今社会有相当多的家长们对此并不理解,认为为了爱,就事事“呵护”,处处“代劳”,什么都包办。这无疑缩小了孩子的认知空间和禁锢了孩子的发展潜能。据有关部门对儿童智力发育状况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5%以上的儿童存在着“感觉统合失调”(即身体协调能力差),这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多数是由家长造成的。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保护,儿童应有的摸、爬、滚、打、蹦等行为,在发育的自然历程中被人为剥夺。这种过度干预无疑会造成儿童身体协调能力差从而影响今后的学习。所以幼儿园的早期教育就成了(补充)家庭教育之不足的一个最好的平台,且是孩子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最为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幼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法替代,也无以替代。如何启发幼儿,开发幼儿智力和潜能,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育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幼儿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规律的作用,即学习是建构知识,而动手能力才是建构知识的有力保证,因为幼儿通过动作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认知冲突,动手能力的培养能使幼儿主动建构知识。今天的许多教育改革实践,包括很有影响的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都即强调幼儿个体对环境的自主作用,也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还强调了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

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保证幼儿的自主自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幼儿的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动手能力培养过程中幼儿教师的角色理应成为了幼儿学习活动的最好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而且要注意幼儿的动手能力与认知心里的相互影响;不仅要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立动手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幼儿的合作动手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