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个月宝宝:

这个月龄的宝宝还不是千里眼,图案太小的,他根本就不会注意。

他也没有到爱美的时候,所以特别丰富的色彩对他没有太大的吸引力。3个月前的宝宝对黑白对比度大的图案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给他选择一些带有黑白图案的卡片,图案简单、色彩鲜艳但是相对单一的挂图,一页一个色彩的那种。

3-6个月的宝宝:

3 个月以后的宝宝透出点聪明劲儿了,他感兴趣的东西也慢慢多起来,因此可以给他选择一些不同质地的图书,如布书、卡书、认知卡片、一些具有玩具特点的玩具书 比如洗澡书、电子发声图书、触摸书等。这些书有着不同的触感,有的还能发出各种声响,这都会让宝宝觉得好奇,可以调动起他玩书的兴趣。

6-12个月的宝宝:

半 岁以后,宝宝越来越不老实了。不管什么书,他都会放嘴里尝尝,抓在手里揉揉,或者使劲拍打拍打。当然很多书都可以给他,不过如果你不想浪费银子的话,那就 给他选择那些装订和材料都比较结实,形象生动并能玩起来的图书,如布书、卡书、声情并茂的音乐书、触感独特的触摸书等,图书的画面内容和色彩适合选择那种 比较简单的,如果配有简短上口的短句更好。要是没有呢,妈妈就可以自己来编。如果图书的内容比较复杂,妈妈可以自己改编。很多图书都是需要妈妈自己改编以 后再讲给宝宝听的,这样,一本书就可以在妈妈的改编下,让宝宝读很多年。6-12个月的宝宝很爱用嘴来"探索世界",什么东西到他们手里,他们都会用嘴 去"检验"一下。因此,一定要给他提供安全的图书。比如,书页要清洁、色彩无毒无异味;纸质要结实、柔韧,最好是圆角的图书,这样可以防止宝贝被划伤,或 者防止把他书撕下吞肚子里去。

相关阅读

你选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了吗?


一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宝宝成长

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产生独立、爽直、协作、亲切、沟通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民主型的爸爸妈妈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宝贝的行为更多的是分析与引导,合理的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并以身作则给宝贝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注意的是,民主不等于什么事都是协商。宝贝由于自身的知识、经验所限,不能深刻与全面的分析问题。针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用家庭讨论的方式,“民主”的做出决定。这时,爸爸妈妈要事先统一口径,然后召开家庭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让宝贝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5种父母常见错误教养方式

1.过分严格

有些爸爸妈妈对宝贝的教育很严厉,有时甚至达到残酷的程度,他们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稍不顺心或宝贝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斥责甚至打骂孩子。

后果: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宝贝形成自卑、懦弱、冷漠等消极情绪,或产生不能克制的逆反、攻击和冲动行为,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2.过度溺爱

这些爸爸妈妈对宝贝的教养方式与上面刚好相反,他们对宝贝过分的溺爱和宽容,对宝贝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的接受。

后果:这容易使宝贝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格。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宝贝由于自小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听从自己的命令。当他们接触其他小朋友或走入社会时,可能会因挫折而拒绝接触社会,因被忽视而嫉妒和仇视他人,因不能自控而与人冲突,甚至产生严重的侵犯性行为问题。

3.支配

这种情况多见于父母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的家庭。这些爸爸妈妈总喜欢直接替宝贝拿主意,直接告诉宝贝做这做那,对宝贝自己的意愿漠不关心。

后果:虽然直接向宝贝发出命令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提高生活效率,但长此以往宝贝会养成过度依赖、服从的性格。由于事事都由爸爸妈妈决定,宝贝自然也无须主动的思考自己的事情,这样长大以后宝贝就会缺乏主动性,性格自闭,且对父母产生过分的依赖感。

4.不断拒绝

有些爸爸妈妈为了让宝贝长大后对社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有意识的对宝贝进行过度的挫折教育,增强宝贝的“抗挫能力”。

后果:过度的“挫折教育”,对宝贝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拒绝,又不对宝贝解释拒绝的原因,让宝贝长期生活在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环境中。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处于挫折中,会产生强烈的神经质倾向,并且会伴随反社会和侵犯性行为。“挫折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定要注意宝贝的心理卫生,在“拒绝”后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让他们有安全的感觉。

5.忽视

在一些家庭中,由于爸爸妈妈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看宝贝,宝贝的护养工作大多由保姆或亲属代劳。

后果:宝贝由于没有太多的机会与爸爸妈妈接触,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由于在情感上被忽略,宝贝会倾向于用各种问题行为来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如生病,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或其他一些奇怪的行为。

三依据宝宝性格调整教养方式

不难看出,教养方式不当会对宝贝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还要因儿童自身的特点而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因教养方式不良引发的不同的儿童问题行为。所以父母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宝宝的个性各有不同,自然要针对宝宝的性格特征赖制订养育方针。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宝宝性格中的优势,将劣势降到最低。

喜欢尝新的活泼典型

1.个性特质:

乐天派的活泼型,总有新主意,思维特别活跃,说干就干。做事易受情绪干扰,心直口快,而且说得多干得少,遇到困难容易失去信心,杂乱无章,做事不彻底,爱走神儿,爱找借口。容易交上朋友,天生的社交家。健忘多变,办事没有恒心。

2.教养方式:

爸妈要特别注重恒心与毅力的培养,做事力求有始有终,否则将来会导致学习和事业上难有所作为,这也需要爸妈不厌其烦的督促和鼓励。

永不言败的力量典型

1.个性特质:

力量型的宝宝目标明确,看问题具有全面性,组织力强,行动迅速,解决问题不过夜,果敢坚持到底,在反对声中成长。但是,因为过于强调结果,往往容易忽视细节,处理问题不够细致。喜欢控制别人,不会说对不起。

2.教养方式:

爸妈在养育此类宝宝时注重情绪控制的培养,力量型的宝宝容易愤怒,性格比较逆反。爸妈应当以冷处理、软处理为主,这类宝宝可是吃软不吃硬的哦。

只有更好的完美典型

1.个性特质:

完美主义者的宝宝,标准高,计划性强,注重细节,讲究条理,整洁,能够发现问题并制订解决问题的办法,坚持己见,善始善终。但是,很可能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容易自我否定,似乎始终有一种不安全感,特别需要别人的认同,又爱挑剔别人。

2.教养方式:

给予充分的鼓励与肯定是教养的重点。千万不要管教过严,事事高标准严要求,以免导致宝宝将来有强迫倾向。

温和忍耐的平和典型

1.个性特质:

这种类型的宝宝能够按部就班地行动,有耐心,并能够持之以恒。但是,似乎总是慢吞吞的,很难被鼓动,懒惰,马虎,得过且过。人际交往中显得不热情,比较退缩。

2.教养方式:

爸妈在养育此类宝宝时应该多给宝宝创造交际的机会,比如购物付款、问路之类的小事,教会他们学会展示自己的优势,不善言辞的闷罐子在当今社会可是吃不开的哦。

复合型1:活跃的外向型=活泼+力量

兼备活泼与力量的双重特性,爸妈要注意是哪类因子比较占主导,以区别对待。这类宝宝是标准的外向型,容易取悦也容易发怒。爸妈要注意培养自省能力,让宝宝学着体贴他人。针对喜动不喜静的特点,可以让宝宝学书画、乐器,怡情养性。

复合型2:内敛的内向型=完美+平和

兼备完美与平和的双重特性,爸妈要注意是哪类因子比较占主导,以区别对待。这类宝宝是标准的内向型,感情不爱外露。爸妈要注意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让宝宝学着与他人沟通。针对喜静不喜动的特点,可以让宝宝学舞蹈、运动,增添激情与乐趣。

复合型3:易于接近的人=活泼+平和

这种互补性格的宝宝最是平易近人,特别容易相处。爸妈应多多引导善恶观念,增加宝宝的自我保护意识。

复合型4:优秀的领导人=力量+完美

此类型的宝宝是另一类的互补性格,特别具有领导能力,既有力量型的执著又兼备完美型的细密。爸妈应多让宝宝学习体贴与忍耐,注意增加宝宝的亲和力,以防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复合型5:矛盾性格=活泼+完美或力量+平和

活泼与完美是一对矛盾,力量与平和又是一对矛盾,不论是哪一种矛盾性格的宝宝,爸妈都要特别地小心引导。注意观察宝宝的性格倾向是外向或是内向。既内向又矛盾的性格要防范忧郁哦,既外向又矛盾的宝宝就要防止乖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深知宝宝的性格特质,爸妈就可以从源头上杜绝教育出有性格缺陷的宝宝。

出处:pckids

早教知识:造成孩子学习差的家庭习惯,你中枪了吗?


孩子学习不太好,考试成绩差,做作业不用心,考試一直粗心大意,全是困惑父母的难题,那麼,是怎么回事导致孩子做作业粗心大意,学习考试成绩不太好呢?却不知道家中习惯性对孩子的危害更关键,父母在文化教育中不自觉犯下的不正确,有可能会造成 孩子出現各种各样心理健康问题,进而立即危害到孩子的学习实际效果。儿童

1.一直问孩子在班里的学习排名

不必一直以考试分数的排名来毫无疑问或否认孩子,针对一个并不可以每一次都排名前例的孩子而言,过度注重成绩会使孩子伤心而且不自信,而孩子持续对自身的否认,不但会使其学习考试成绩再次降低,针对孩子将来的总体发展趋势也会有一定的妨碍。儿童

2.针对孩子不成功一直言出斥责

例如孩子刚学好写拼音,但一直填错,一位妈妈爸爸孩子说:“没事儿,大家再一起来看书上的写法,相信你下一次写的情况下一定写的是恰当的,父母都相信你能搞好,给油!”而另一位母亲碰到这类状况时,却对孩子说:“那么简易你都不容易,还一错再错,你怎么那么笨!你到底能否学精?”

这二种叫法,坚信大家都喜爱听第一位母亲那般说的句子,她给孩子传送的是关注和信赖,但第二位母亲引起的确是焦虑情绪和猜疑,前面一种能激起孩子的进取心及自信心,学习会更积极主动与积极,留意于解决困难。而后面一种却将严厉打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父母对孩子主要表现出哪些的期待,孩子大部分状况下都是顺其发展趋势,像这类摧毁性的預言会给孩子产生挺大的损害。

3.常阻拦孩子玩乐而命其回写字台去看书

孩子与生俱来喜欢玩,假如仅仅一味地在孩子耳旁絮叨阻拦,随后逼迫其看看书学习,一有时间就絮叨孩子使他去学习,孩子必定会造成厌倦的心理状态。好的文化教育应该是把“要我教”变为“我要学”,也就是将这类外界想法转换为孩子的本质想法,不断加强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而不适当的文化教育,总是把孩子本来存有的学习兴趣爱好也磨去了。儿童

4.大包大揽,没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性

孩子粗心大意,专注力不集中化,粗心大意,父母应当留意好多个层面:一是要有耐心,假如孩子基本没打好,想一下子把考试成绩提上来是不太可能都不实际的,因而不可以心浮气躁,也不必因孩子学习不太好而斥责孩子;二是和孩子开展一次真心实意的沟通交流,怀着包容与真心实意的关注,跟孩子表明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是很一切正常的,另外还可以跟孩子共享一下自身以往学习上碰到不成功随后取得成功的成功经验,给孩子加油打气,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与战胜困难的胆量。

在这个基础上,再从下列好多个层面掌握清晰孩子的状况:

①孩子在学习上是不是尽了全力以赴?

②孩子是不是觉得自身没法做好学习?

③孩子必须父母的协助吗?

④孩子授课是不是认真?做作业是不是用心?可否准时进行?

⑤孩子平常常常一起玩的盆友有什么?有木有遭受哪些负面影响?

⑥孩子的专长是啥?兴趣是什么?能够 依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专长采用一些非常的方法,让孩子修复信心,塑造他的满足感。

对孩子开展掌握之后,父母则应保证下列好多个层面:

①当孩子碰到困难时关注他,适用他,激励他锲而不舍,坚强不屈拼搏。

②让孩子培养单独学习、不依靠别人的良好的习惯,不必一直干涉孩子。

③文化教育孩子正确看待不成功,并正确引导孩子从不成功中找到成功之道。

④以毫无疑问一切尺寸考试成绩的方式来创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感受到,不管取得成功或不成功,要是他勤奋了,父母都一样爱她。

⑤激励孩子明确提出符合实际的总体目标,一步步地争得,不必期待一步登天。

⑥做孩子学习的模范,积极保证办事不拖拖拉拉,以自身的言谈举止标准来危害孩子,给孩子各抒己见的机遇。

⑦寻找孩子的优势,融合他的优点,激励孩子弘扬优势并填补不够,让孩子对学习造成兴趣爱好,创建自信心。

⑧协助孩子进到学习情况,对孩子出現的发展开展立即激励与毫无疑问,协助孩子一起寻找合适自身的学习方式与方式,最后进到优良的学习情况。

只能积极地学习,才可以感受到在其中的快乐,才可以对学习愈发有兴趣爱好!

早教玩具:不同年龄玩不同玩具,宝宝玩具你选对了吗


家里有小宝宝,性情急躁的年青父母,除开给孩子备齐婴儿奶粉、婴儿尿布、衣服外,也会购置一堆玩具。昨日,初级亲子游老师王菲和扬大二幼幼儿园园长印云接纳记者采访时不谋而合地表明,不一样个月的宝宝,必须不一样的玩具。仅有买没错玩具,小孩才愿意玩,才可以真实具有开发大脑的功效。幼儿

0—6个月

色彩艳丽,响声清楚的玩具

“宝宝的听觉系统和视觉效果刚开始集中化,能短期内地凝视五颜六色的玩具。”王菲说,此刻父母不必急切把这些颜色丰富多彩,响声繁杂的玩具展现给孩子看。这时,只需在宝宝小床边悬架大彩球、手摇铃、红色汽球等,悬架在宝宝脑上边40—70公分处,吸引住宝宝从每个方位凝视玩具,听玩具的响声。“宝宝稍大一点,便会用双手积极触碰玩具,完成人生道路的首次探寻。”幼儿

友情提示:王菲说,发音玩具的响声不可以很大,很杂,让小宝宝造成心烦、躁动不安的觉得。此外,4—6个月,宝宝常常喜爱把物品放口中,也是宝宝的出牙期,因此父母提前准备的玩具要有利于宝宝学习培训抓物及不容易咬烂且无毒性的。

宝宝玩具

7—12个月

可敲击,可挪动的大个儿玩具

印云说,此刻的宝宝早已进到一个积极推进的阶段。她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大大的进步,因此对玩具的要求也是有高些的规定。“一般的宝宝,从7个月刚开始,早已可以独座,并学好爬,能眼手融洽用手抓物、取放、晃动和敲击玩具,非常喜爱将玩具扔在地面上,再捡起来玩。”

直到10个月以后,宝宝已能熟练地爬取轻松,会站起及学走路。手的姿势已可用大拇指和无名指捡小玩具。印云说,这阶段宝宝能玩的玩具许多,如响玲棒、乐高积木、小鼓、小铃和小钢琴、三轮车、拖拖拉拉玩具等。

友情提示:印云觉得,这一个月环节的宝宝,玩的玩具作用也不必太繁杂。“挑选的规范要保证绘声绘色、牢固有意思、无毒性环境卫生,又有利于宝宝玩乐。”幼儿

13—18个月

多颜色,多样子,智能的玩具

来到这一个月,大部分宝宝都学会了单独走动,因此俩位权威专家都强烈推荐了大中型促进玩具,让宝宝能够 随便促进,以提高走动工作能力,提高走动的快乐。“此刻,宝宝逐渐颜色和样子的定义了,尽管不可以表现出来,可是已有一定的认知。”印云说,“父母能够 有目的地加强,它是红色的iPhone,它是翠绿色的蔬菜。”

一些能够 讲话、说故事的电子器件玩具,还可以试着着让宝宝去碰触。“一摁哪些键,就出现什么的声音,或是出現哪些图案设计,使他(她)有一种逻辑关系的定义。”

则觉得,还可以让宝宝试着做一些细致的动作,例如将这一小碗里的水,倒进那一个小碗,把杯子垫一个个搭高。“这种碗,杯子垫,在小孩眼中,也归属于玩具的范畸。”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


为人父母,总希望能教好孩子。不少家长都有着十分明晰的育儿观,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似乎都心中有数。然而,那些看似正确的做法却可能是早教的误区,下面的12条早教误区,你犯了哪些?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

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掰指头数数是孩子数学概念发展必经的阶段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

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

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

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

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

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父母多数以书本知识为标准教育孩子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

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

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9.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

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

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别以为父母吵架孩子听不懂,2岁孩子已经会模仿大人举动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

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

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