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入学准备教育
2020-02-06 幼儿园大班入学准备教育 幼儿园的入学准备 幼儿园入学准备美日澳幼儿园的教育重点。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中国的过早教育情况非常严重。那么,国外的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呢?他们更注重怎样培养孩子呢?
美国孩子练动手能力
美国幼儿一般年满3岁,如果能够大小便完全自理,能够自己吃饭就可以顺利入园,否则会被劝退。3岁之前的孩子可以入托儿所,最小的几个月就可以入托,但费用比较高。幼儿园的收费不便宜,记者所在的弗吉尼亚州,一个设施中等的私立幼儿园一个月收费1500美元左右。在美国也有照顾低收入家庭的公立幼儿园,但条件相对较差,因此不少家庭咬牙也要把孩子送进收费昂贵的私立幼儿园。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昂贵的托儿费成了不少中产家庭的一大负担,一些家庭因此选择自己在家带孩子节省费用。孩子年满5岁可以进入小学的学前班,就不用交费了。
美国幼儿园的教师通常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曾在儿童教育学或初级教育学等专业学科获得过学位,或有较丰富的儿童教育实践经验。幼儿园给孩子设置的学习课程不多,而以动手制作手工和户外活动居多。
《世界新闻报》记者一位从国内到美国的朋友送5岁的女儿上学前班时,看到课程表上很少有阅读、数学等学习课程,就向老师咨询要不要在课余给孩子增加一些课程。老师惊讶地说,“孩子在学校一天已经很辛苦了,不要再增加负担了”。
6月底幼儿园的学年已经结束,在9月份新学年开始之前,各幼儿园是夏令营期,与平时相比增加了不少集体户外活动。《世界新闻报》记者看到一份3岁幼儿夏令营的内容安排,包括戏水、烧烤、模拟食品大排档做生意、制作柠檬汁打折广告牌等,趣味十足。
日本注重培养孩子兴趣
在日本,学龄前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受到普遍重视的,其幼儿园教育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在上世纪60年代,3-6岁幼儿的入园率为26.9%,到1976年,2-6岁幼儿的入园率达到63.5%,到1981年,4-5岁幼儿的入园率为100%。
对于在幼儿园里的启蒙教育,人们所期望的是能够让孩子们对社会有所认知,通过交朋友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且在简单的玩乐中发掘出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在日本的幼儿园里,除了会教授给孩子们一些基本生活常识之外,其一大特点就是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通过玩乐来培养他们健康的身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此外在幼儿教育这一环当中,日本也比较注重对父母的教育方式的指导,比如开办“母亲班”、“双亲班”等。学习班分两种,一种是以婴幼儿的父母为对象的学习班,另一种是以即将做父母的人为对象的学习班。学习内容大致是幼儿心理学、生理卫生、家庭教育原理等。
现在,日本的家长也比较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近年来,在日本就非常流行双语幼儿园,让孩子从小便接受英语教育。此外,据一项调查显示,有6成左右的日本家长会在闲暇时间让孩子们去学习一些技能。在这当中,钢琴、英语、游泳分别占到了前三位,而仅仅有0.02%的家长会让孩子去参加学习班。
有半数左右的家长也表示,会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安排学习内容。对于日本的学龄前教育,有人也指出了现在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比如批评大于表扬、过分干预孩子的成长。专家认为,家长们应该学习欧美教育中的表扬方式,同时也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
澳大利亚孩子玩好最重要
澳大利亚幼儿园对儿童的培养非常人性化,也非常自由。基本上幼儿教师与儿童的比例不会超过1:10。这些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玩得开心,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除了教师之外,还有幼儿护理助理来协助教师的工作,负责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
幼儿园鼓励孩子们自己进食,自己穿衣服,通过游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同时还为他们提供反映多种饮食文化的食物。幼儿用餐时,至少有一位成人坐在幼儿身旁,边用餐边谈话,为孩子们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
总体上来说,让孩子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年纪大一点的孩子,老师还会带他们出去做游戏,去动物园、博物馆、水族馆这些地方参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触摸来感受这个世界。儿童参观博物馆,基本上都是免费的。
澳大利亚的幼儿园是按天计算费用,所以很多小孩不一定每天都去幼儿园,比如有时一家人出门度假,孩子就不去上幼儿园了。有些家庭也会选择自己来教育孩子,而不是把他们送去幼儿园。澳大利亚的家长对于孩子在上学前就学习算术或者外语似乎并不感兴趣。他们似乎更注重培养孩子的体能和心智。我们经常能在海滩看到很小的宝宝在冰冷的海水里游泳和冲浪,或者就坐在沙滩上玩沙子,一副无忧无虑的天真模样。
澳大利亚游泳冠军索普曾对记者说,当他去中国,看到中国的家长让三四岁的孩子去锻炼游泳,并告诉他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像他一样的游泳冠军时,索普坦言自己“着实吓了一大跳”。因为在他看来,那个年龄的孩子的任务就是玩。自己在那么小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强迫他干什么,无论是上幼儿园,不上幼儿园;选择游泳,或者不游泳,都是在“玩”,没有任何目的。(新华网/驻美记者/王珊珊/驻日记者/王洋/驻澳记者/陈霞枫)
延伸阅读
幼儿园的哪些方面是学习重点?
幼儿园学知识并不是学习重点,但是学习面却很广,包括社会生活和自然界方面的常识初步的数学知识等。那孩子在幼儿园要把什么作为重点来进行吸收呢?
1.有关社会生活方面:
主要是教幼儿认识自己和别人,认识日常生活用品,附近的环境和主要建筑,认识周围成人的劳动,有关国家政治生活的常识。
2.有关自然常识方面:
主要是教幼儿认识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认识常见的植物,动物,懂得有关安全,卫生的常识及常见的交通规则,知道日常生活中浅近的科学常识和物理现象,认识常见的水,陆,空交通工具。
3.有关数学的初步知识方面:
主要是教幼儿认识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高低,宽容,深浅,轻重等,认识几何形体,认识时间,空间,认识10以内的数,学会10以内数的加减。
4.有关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简单知识:
主要让幼儿知道怎样唱歌,画图等。
附:向幼儿传授知识时,教师应注意所传授的知识要具体,有顺序,具有科学性,教育性。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少,思维具体形象。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直接感知开始的,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感知。所以,传授给幼儿的知识要具体,要以感性的东西为主,但不能杂乱无章。教学时要注意知识的顺序性,即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顺序化的知识有利于幼儿形成条理性的思维,在各界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为今后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知识的科学性是指传授给幼儿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可靠的,要为幼儿今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知识的教育性是指传授给幼儿的知识要健康,使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操,形成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向幼儿传授知识时,教师还必须注意地区季节的特点以及班级幼儿的基础。
幼儿园宝宝学习重点是什么?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少,思维具体形象。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直接感知开始的,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感知。向幼儿传授知识时,教师应注意所传授的知识要具体,有顺序,具有科学性,教育性。
传授给幼儿的知识要具体,要以感性的东西为主,但不能杂乱无章。教学时要注意知识的顺序性,即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顺序化的知识有利于幼儿形成条理性的思维,在各界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为今后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知识的科学性是指传授给幼儿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可靠的,要为幼儿今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知识的教育性是指传授给幼儿的知识要健康,使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操,形成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向幼儿传授知识时,教师还必须注意地区季节的特点以及班级幼儿的基础。
1.有关社会生活方面,主要是教幼儿认识自己和别人,认识日常生活用品,附近的环境和主要建筑,认识周围成人的劳动,有关国家政治生活的常识。
2.有关自然常识方面,主要是教幼儿认识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认识常见的植物,动物,懂得有关安全,卫生的常识及常见的交通规则,知道日常生活中浅近的科学常识和物理现象,认识常见的水,陆,空交通工具。
3.有关数学的初步知识方面,主要是教幼儿认识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高低,宽容,深浅,轻重等,认识几何形体,认识时间,空间,认识10以内的数,学会10以内数的加减。
4.有关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简单知识,主要让幼儿知道怎样唱歌,画图等。
美国的幼儿园
美国的幼儿园:为了培养宝宝的独立精神和探索精神,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幼教工作者将幼儿园布置成不同的活动区域,比如:电脑区、图书区、泥塑区、植物区、动物区、积木区、玩沙区、玩水区、烹调区等,让宝宝自己选择活动区域,自己取、放玩具和物品,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场所。
为了培养宝宝对环境的信任感,他们将玩具、物品等分类摆放,显示清晰,宝宝不会因为找不到东西而觉得陌生、茫然或不安。
为了让宝宝学会友好相处,准备的玩具、物品很充沛,有需要的宝宝都能得到,无须争抢。同时,不同的区域使得每个宝宝都能自由地与几个伙伴在一起活动、交流,增加他们与人交往的经验。如果宝宝之间发生争执,老师就引导他们互相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学会沟通。
为了让宝宝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他们将宝宝做的各种功课:图画、剪纸等,贴在宝宝平视就能看到的地方。
美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1、有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2、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独立精神和探索精神。
3、能对成人的各种要求做出反应,有信任感、责任感、自尊心。
4、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友好地与同伴交往。
5、不断提高肢体动作的准确性、手眼动作的协调性。
6、通过游戏丰富知识、经验,并对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分类。
7、通过培养艺术技能和认知技能,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和情感。
8、培养学习技能,如读、写、算,但不强迫他们学习,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进行学习。
中日教育差距从幼儿园开始
最近带孩子去参加小区附近某双语幼儿园的开放日,问起收费情况着实吓了一跳。老师笑着说:“每年赞助费3万元,每个月伙食费1500元,其他也就是园服、书本费啥的,每个月也就是几百块钱。”算下来,每个月要5000元,一个普通白领的月工资,当真是让腰包吃紧的人望尘莫及。
中国的幼儿园如此,我们近邻日本却是截然相反。我的一位朋友在日本当驻站记者,按照账面上的工资收入,在当地算是低收入,这倒让他减了个便宜,政府照顾低收入人群,孩子免费入幼儿园,还可以享受免费午餐。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差距,刚刚解决温饱的中国贵族幼儿园层出不穷,公立幼儿园也费用攀升,可相对更加富裕的日本,在幼儿教育方面却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对弱势人群子女的保护。
我曾访问过东京附近的“至诚学园”。幼儿园收留无家可归的儿童,由政府出资读书,其中的一个黑人小姑娘引起我的兴趣。老师解释说,法律规定适龄儿童要上学,没有规定是哪国的儿童,因此,他们一视同仁。
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差距,对孩子的平等,不因为种族和肤色有所差别。而我们的幼儿园,仅仅因为孩子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拒绝入园接受教育,逼得孩子的父母无奈之下向妇联写信求助。这种事情在日本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他们不会在孩子入学之前检查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我的朋友在日本生活了10年,没有听说过因为乙肝病毒携带就拒绝入学和工作的事情。
第一点差距,我还可以理解,因为贵族幼儿园总会有人上,好歹还有公立的幼儿园可供父母选择;第二点差距则让我心痛,因为遗传来的、可能潜伏数十年不发作的病毒,一个正常的孩子就要从小忍受歧视,这是多大的不公,这会对他造成多大的扭曲?一个从小就被社会抛弃的孩子,他会以怎样的姿态回报社会?很多悲剧是我们人为制造的。
再说第三点差距,这是让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却又无法改变的。
一位朋友时常给幼儿园老师送点礼物,每次老师都坦然、毫不客气地收下。投桃报李,他的孩子也受到了一些照顾。后来,她忙于工作,有一段时间没顾得上给老师送礼,某天孩子放学后很委屈地对她说:“妈妈,老师现在对我不好了。她听了心里难受,赶紧买了礼物给老师送去,随之她的孩子受到了“更上一层楼”的待遇。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外一位朋友的孩子在日本上幼儿园,老师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回北京时,顺便给老师带了一点茶叶,可老师说什么也不收,告诉他,照顾孩子是她的工作,心意领了,礼物坚决不能收,态度之坚决,让我的朋友感动异常。
不送礼就得不到正常的待遇,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会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记,他也许会记得这件事,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运用“送礼学”把障碍打掉。而日本呢,老师的职业、敬业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模范不是靠媒体报出来的,而是身边的人一点一点的小事积累起来的,所谓言高为师、身正为范,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讲的都是同样的道理。你不能白天教孩子背诵“要留正气满乾坤”,晚上收下家长送来的名烟名酒,言行不一的师长,难以造就言行一致的学生。
我一直认为,国与国差距的根本在于人,人的差距根本在于教育,教育在幼儿阶段就出现的微小差别,会在未来无限放大,像手电筒的光一样,照得越远,散射越大,影响面越广。我们的教育改革,还是不要动不动就归咎于体制了,其实,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人。
管教的重点是教育
大多数父母在谈及与子女的关系时,都会提及管教的问题。他们会说:真不知怎样管这孩子,或这个孩子真难教。似乎,在父母的观念中,孩子就是天性不驯的,所以需要管;他们亦不懂事的,故此需要教。所以我们时常见到父母会对孩子说不要看电视、你有时间便应多加温习的话。好象若不加以提点,孩子便会躲懒和顽皮似的。管教还是培养?
当然,孩子是要管教的。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我们要管孩子,他们才不会胡乱生事;要教他们,他们才明白处世的道理。但是,父母在强调管教之时,往往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培育。
培育有培养和孕育两方面的意思。在这个观念下,孩子是有其本身发展的潜力。父母的角色,就是要做一块肥沃的土壤,提供所需的营养,让孩子茁壮成长。
你希望培养出怎样的子女?
若说父母的任务是在培育,那么,我们期望培育的成果是甚么呢?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子女,应具备那些质素?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些儿童发展的质素是有助个人的长远适应。这包括孩子的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内在控制、应付问题等力等等。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学派,会推荐不同的质素。然而,在这连串术语的背后,我认为有五个质素,是值得父母重视的。
这五项质素包括四自一他。四自是指自在、自信、自律和自主,而一他则是为他人设想。这个当今流行的情绪智商或EQ的概念,有类似的地方。情绪智商包括五方面,即自知、自制、自发、为人设想和社交技巧,属于个人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两方面的元素。全面的儿童发展,除了情绪领域外,实须包括道德、认知和社交等的元素。
自在
在五项当中,我认为自在是最重要的。自在者,感到舒适、快乐、无惭也。虽然很多人也希望一生能活得自在,但明确认定此为理想质素的人却不多。在我而这,没有快乐自在的童年,管他有多大成就,也是一种遗憾!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的女儿只有九岁,已有一手超卓的钢琴技巧。不单女儿自己获得别人的钦羡,父母也感到相当光荣。有一次,在这小妹妹演奏一曲后,我问她是否因拥有这卓越技巧而自豪。她绉着眉,摇头地说:我想爸爸妈妈会较我为之兴奋。虽然我有一手好琴艺,但我不可以像其它小朋友般玩他们喜欢的游戏。我弹琴,只是为了让爸妈一尝他们的心愿。对于这个不就自己专长而感到自在的小妹妹,有多少孩子会真的感到羡慕?
早前传媒亦报导过数宗青少年自杀的新闻。在这些令人唏嘘的个案中,有些是向来品学兼优的年青人。为何他们会作这些愚蠢的行为?个中原因当然不易为人知,但我可以肯定,若他们的父母可以选择的话,他们必定会宁愿子女过?平凡但自在的生活。所谓自在,不是指物质上的,而是心灵上的。
各位父母,请让你的孩子有个自在快乐的童年。不要单看表面的成就,而要照顾到他们的心灵。
自信
有位朋友的儿子,学小提琴已经四年。父母见他的技巧已经不错,便鼓励他参加校内的周年音乐比赛。他们只是希望儿子有机会和别人观摩,并非期望他获得任何奖项。可是,儿子坚决推却,说自己还是不到家。内心中,其实他害怕面对挑战和失败。他就是因为欠缺自信,便丧失了一些扩阔视野的机会。
很多父母也明白到自信的重要。可是,以实际行动培养孩子自信的却不多。曾经有位父母陈先生,他的孩子平日的功课一向均能获得很高的分数,但到了考试时,成绩却往往强差人意。我留意他考导孩子做功课的方法。当孩子写字略为不工整时,他便会说:又出界了,擦了再写过。在做数学功课时,孩子若有差错,他就立刻说:蠢蛋,算错了。擦去再算过。在他的严密督促和校对下,孩子当然取得高分,但是,孩子的自信却是被摧毁了。在考试时,他不肯定自己是否做错,更害怕做错后,会被父母责骂蠢蛋。
很多父母会和陈先生一样,单是看重成果,疏忽了孩子的自信。他们以为可以藉批评和嘲笑,激励孩子上进。可是,你真没用、你学隔离明仔喇等顺口言,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的程度,实在难以估计!
选择宝育员比幼儿园更加重要(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家长们选择幼儿园,往往看重要的是多是幼儿园的硬件措施,但是育儿专家指出,选择宝育员远远要比选择幼儿园更加重要,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在孩子进幼儿教育机构前时,应该注意那两个问题!
孩子进幼教机构前,妈妈需要认真思考下面2个问题:
1.在孩子最宝贵的幼年时期,托儿所和学前班的老师和保育员会对他的智力发展、人格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仅次于你和其他家庭成员。你是否考量了托儿所和幼儿园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她们对孩子的态度?
2.你让孩子上托儿所和幼儿园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有人看护孩子,还是为了孩子在今后上学有出色表现而做准备,你有没有考虑到孩子在托儿所和幼儿园应该感觉很快乐?
特别提醒
妈妈应该仔细了解,确保你选中的托儿所具有合法的教育资质。入园指导
老师的素质是你第一考虑要素
儿童心理学专家说,托儿所和幼儿园员工的素质,对孩子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她们自身所受到的培训、教育越多,教学质量就越高。这种质量可以为孩子今后在学校里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负责照看你的孩子的这些教师和保育员其实就是你的教育伙伴,你应该仔细观察她们在教学中与孩子们的关系。
专家建议妈妈从这几方面来观察分析:
是否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体贴、呵护、关心。
是否尊重每个孩子以及家庭。
是否能积极地对每个孩子的需求做出反应、安慰并解决问题。
是否经常和孩子交谈,有耐心倾听孩子含糊的表达。
是否安排孩子参加有趣的游戏和活动,积极引导孩子。
孩子和她们在一起时有什么样的反应。
特别提醒
找机会和老师或保育员聊聊,了解她们的从业时间,她们喜欢工作的哪些方面等等。直觉会告诉你,她们是否适合照顾你的孩子。
尽早把孩子特点告诉老师和保育员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孩子,应该和照看他的老师和保育员谈谈你对孩子的了解,最好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孩子对陌生事物和陌生人有什么样的反应。
孩子不开心时该怎么逗他。
孩子最喜欢的儿歌和游戏是什么。
孩子疲倦时,怎么哄他睡觉比较容易。
孩子对哪些食品或药品过敏。
孩子最害怕什么,你是怎样处理的。
特别提醒:
1.为了孩子的安全,妈妈最好询问该机构是否有书面的《紧急事故应急方案》。
2.询问并且观察该机构是否保证孩子有机会锻炼自理能力,比如自己洗手、摆桌子。
3.确保每时每刻都有人照看和监督孩子。
4.抽空悄悄去托儿所,观察孩子的活动,他的神情是否开心愉快。
你还需要注意幼儿园键康和安全方面的细节入园须知
选择托儿所和幼儿园,首先必须确保宝宝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安全,远离危险。
以下这些方面需要妈妈特别注意:
这个机构的保育员最多照看多少个孩子,是否符合你所在地政府的规定。
每个孩子应该有单独的小床,有专门的位置放置孩子的个人物品。
室内有柔软舒适的地毯和稳固的家具。
没有外露的电线插口,橱柜加锁。
有单独的卫生间和厨房,以保证卫生安全。
有足够数量和种类的玩具供孩子玩耍,孩子有多重选择,可以自由地选择看书、搭积木、画画、玩玩具、堆沙子和玩水等等。
有安全宽敞的室外游戏场地,树丛植物周围设有围栏。
室外的游乐设施底部有柔软的铺垫,设备可靠固定。
本网站小编总结:家长们对于孩子选择托儿所及幼儿园,都是非常重要的,妈妈们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选择一个条件优异的托儿所及幼儿园,但是这一观点在不久后被反悖回来,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多多考虑为孩子选择一个优秀的保育员重要还是优秀的幼儿园重要吧!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上)
时间一去不复返,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学生的们也要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做些准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做好入学准备不会让我们手忙脚乱,快速做好入学准备小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上)”,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
一、美国幼儿园教室布置的指导思想:美国幼儿园教育极重视幼儿园的教室布置,这是同美国幼儿园和教育观分不开的。美国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是:
1.幼儿必须利用各种感官,通过与环境的直接作用进行学习。
2.幼儿教师必须鼓励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中的物体、材料和人进行相互作用。
3.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适合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课程。
由此,美国幼儿园将教室的布置视为一种策略,认为教室的布置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
(一)教室的布置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不同的学习领域:积木角、家庭角,桌面玩具角,艺术角,沙和水(科学角),图书角。这些领域也可用来进行集体活动。如音乐和运动活动、讲故事和班级会议等。最近,有的幼儿园还增加了计算机和烹调角。
(二)教室布置的策略
1.各个领域用不同的家具分隔开来。这样便于儿童清楚地选择活动区。与此同时,教师可纵观全局,心中有数。
2.热闹的地方和安静的地方被分隔开来,交通要道被用来减少注意力的分散。
3.材料是摆在矮的架了上的,这样儿童能够轻易地拿到它们。架子上有标签,干净、不杂乱,这样材料就很容易被看见,被选择,被取放。
4.同样的材料放在一起,这样在可以教孩子分类,并把东西按序摆放。
5.每一个领域的材料都很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
6.不同的材料发展不同的感官,提供不同经验。
(转下文)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