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版小学入学准备识字

2020-02-04 乐学版小学入学准备识字 胎教识字 入学准备轻松练

手把手教你制作识字卡片 轻松让宝宝学字。

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片崭新的天地,需要爸爸妈妈用心为孩子经营。但是,父母不能只是为了教会孩子识字而让孩子识字,我认为教孩子识字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外,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的方法。此时,父母不妨为孩子制作一些识字的卡片,或者和孩子一起玩识字游戏,那样宝宝就能更加轻松识字啦!

注意:不要为了识字而识字

有些人认为教小宝宝识字化费不少的时间却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他们认为让宝宝掌握汉字不如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更重要。

其实不然,对于小宝宝来说,识字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真正认识了多少个字,所以识字的教学效果怎样也不能仅以此来衡量。我认为教孩子识字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外,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的方法。因为汉字本身就有很多是象形或会意的嘛。

比如,你在教孩子认“山”、“田”、“火”“囗”“门”等等字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们想一下它们是不是和现实中或是从图片和电视里看到的这些东西很象呢。还有些字,如“上”“下”,你看“上”字一小横就在上面,“下”字一小横在下面还朝下呢。而“卡”字上面上下面下的正好是被卡住了的意思,多有趣呀。再看这个“尖”字,上面小下面大,尖尖的东西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呢。还有这个“飞”字,也很象正张开一对小翅膀在飞的样子呢。还有,刚从田里露出的小草不就是小“苗”吗?

只要妈妈用心,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汉字。另外,在教孩子们识字的时候,你可以把相同部首的字放在一起,比如三点水旁的放一块,象“江”、“海”、“河”等等,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和水有关的;再如,把足字旁的放一块,“跑”“跳”等等,这些字都是和脚有关的,“鸡”、“鸭”、“鹅”这些字里都有一个“鸟”字,而这些东西也都和鸟儿长得很像,都属禽类;还有提手旁,人字旁等等。把这些字归归类,这样不是能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吗?

其实,教孩子识字也化不了多少时间,除了在家里用识字卡片教孩子识字外,带着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遇到字牌什么的也可以随时教他。当然了,小宝宝学习主要还是看他们的兴趣。如果他们不愿意了,可不能强迫哦,毕竟还小嘛。

有些妈妈说:“你的宝宝能识字,可我的宝宝就是不肯跟着我学。”在很多家长的脑子里学习就应该是像小学生那样一个字一个字跟着读,其实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并不是这样的。阳儿一岁半时能识一百个左右的汉字,可她学认字时也好像是边玩边学的,只是用眼睛瞥瞥字片,妈妈念的时候,她从来也不跟着读,认上三五个字就跑开了。

其实,在这短短的二、三分钟里,字的形状和读音已经印在她的脑子里了,你只要经常拿着卡片念给他听,他在某一天就会自己指着字念出来。或者你问他这是什么字,他会从容不迫地告诉你。

同样,教小宝宝念古诗和儿歌也不需要你念一句他跟着念一句,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只要你经常有意无意的念给他听,听了几遍他自然就能背下来了,所以说这也化不了多少时间的。而且,其实越小的孩子记忆力越好。阳儿现在能唱的儿歌大约有三四十首吧,可没有一首是我们一句一句教着唱的,全是她自个儿听会的,而且不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把握的蛮准的。

精选阅读

教宝宝识别颜色和形状的卡片游戏


游戏名称:卡片游戏

建议年龄:12~18个月

目标:教颜色和形状

目标:在过去二十多年与孩子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简单的卡片游戏是增强孩子的记忆力的一个有效而愉快的方法,同时还能增强孩子的辨别能力,这是认识数字和字母的基础。这个练习的好处是不需要任何昂贵的玩具或软件,你只需要买一套卡片和几支无毒的记号笔。

活动:这个活动需要一套3×5的空白卡片,以及6支颜色鲜艳的无毒记号笔。拿出3张卡片,在第一张上画一个红色圆圈,第二张上画一个黄色圆圈,第三张上画一个蓝色圆圈。

让孩子坐在高脚椅里,给他看红色的卡片,然后说:“红色。”然后,给他看黄色的卡片,说:“黄色。”然后,把这两张卡片的正面朝下,放在他的椅子上,问他:“红色圆圈在哪儿?”然后,翻开有红色圆圈的卡片给他看看,并用兴奋的语气说:“红色圆圈在这儿!”再问他:“黄色圆圈在哪儿?”接着翻开有黄色圆圈的卡片给他看,用兴奋的语气说:“黄色圆圈在这儿!”

继续这个游戏,直到孩子能用手指出你应该翻开的卡片。这个游戏一定不能重复到孩子感到厌倦的时候,要在孩子还感兴趣的时候就停下来——几分钟时间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就已经很长了。这样,你的孩子会期待着你下一次再拿出卡片,而不是将这个游戏看成令人害怕的有压力的时刻。

在孩子熟悉了红色和黄色圆圈之后,就用有蓝色圆圈的卡片替换红色或黄色的卡片,这样,孩子在必须学习一种新颜色的同时,仍有一张颜色熟悉的卡片可以玩。这个新游戏要从蓝色圆圈聪明宝宝小提示:卡片游戏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调整,帮助提高孩子早期的数学和读写能力。当孩子熟悉了颜色和形状之后,你就可以逐渐加入数字和字母卡片了。例如,一旦孩子能够区分圆圈和三角形的差异,他就会注意到字母C和字母V的形状不同,数字3和数字4的形状也不同。用这种方式加强孩子的基本能力,要比简单地让孩子记字母表或如何从1数到10有效得多。的卡片开始。让孩子看看蓝色圆圈的卡片,并说:“蓝色。”将蓝色卡片的正面朝下放在孩子的椅子上,然后重复之前用黄色或红色卡片做过的练习。尽管孩子可能知道黄色或红色卡片的样子,但你仍然需要在扣上卡片之前说“红色”或“黄色”。一旦孩子学会了分辨并指出蓝色的卡片,你就可以将卡片混合起来。留下蓝色的卡片,用另一种颜色的卡片替换另一张卡片。要一直到孩子学会这个游戏为止。

如果孩子没有立刻学会,要保持耐心,他最终会掌握得很好的。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课要学,你必须尽早让孩子知道出错没关系。害怕犯错的孩子,将无法成为愿意冒智力风险的创造性的思考者,他们会逃避而不是接受具有挑战性的情形。

进入下一个阶段

活动:一旦孩子掌握了有三种不同颜色圆圈的卡片游戏,你就可以加入画有其他形状和颜色的新卡片了。拿出三张空白卡片,分别画上红色、蓝色和黄色的正方形。再拿出三张空白卡片,分别画上红色、蓝色及黄色的三角形。加上原来三张画有圆圈的卡片,就有九张卡片可以玩游戏了。

选两张颜色相同、形状不同的卡片——一张画圆圈和一张画正方形的。让孩子看画有圆圈的卡片,并说:“圆圈。”然后,把卡片正面朝上放在高脚椅上,以便孩子能看见图案。接着,让孩子看画有正方形的卡片,并说:“正方形。”然后,把卡片正面朝上放在高脚椅上,以便孩子能看见图案。让孩子看着这两张卡片,并问:“圆圈在哪儿?”如果他答对了,就这样赞扬他:“对!这就是圆圈!”如果他猜错了,就说:“不,这是正方形。”然后,再次指着画有圆圈和正方形的卡片,并让孩子找出正方形。经过一两次之后,他就会理解。

当孩子取得进展之后,可以通过加入画有三角形的卡片来改变这个游戏。但是,不要同时让孩子辨认三种形状——这对于此时的孩子来说太多了。最好先用正方形来引入同一种颜色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与三角形类似。尽管你的孩子不会从数学意义上理解三角形比正方形少一条边,但他仍然能认出来两者形状的不同,而这会训练他的辨别能力。当孩子有朝一日要学习几何时,童年早期形成的这些类神经连接将会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挑战。

11个手指游戏让宝宝心灵手巧


想要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宝宝,那么一定要让你的宝宝玩一些手指游戏。因为玩手指游戏有很多地好处。

手指游戏

手指游戏对宝宝有什么好处呢?

1、可以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手指游戏对于注意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动作的不熟练上。当宝宝感觉到做某种手指游戏比较“别扭”,如果不认真做就会做错的时候,那么这种手指游戏就是锻炼宝宝注意力的最佳方法。

2、快速入静,通过手指游戏和静定训练,能动能静

有些手指游戏不仅有助于注意力集中,而且具有快速安静、抚平过于兴奋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的功效。

3、快速提高记忆力,左右脑同时提升,全脑开发

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的。通过后天的记忆训练,可以帮助智力迟钝的人,改善记忆。英国的贝尔蒙特、万姆鲍尔德和巴特菲尔通过仔细重组材料和有效回忆的方法,帮助智力迟钝的人提高了记忆力。因此,手指游戏是开发记忆水平的有效途径。

既然玩手指游戏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玩什么手指游戏好呢?这样的游戏可多着呢!

最适合宝宝玩的手指游戏

1、拼图

给宝宝准备一些比较简单的、容易操作的镶嵌式拼图。让宝宝练习将拼图块取下来,再放进相应的洞里。开始时,可以先玩形状块少的拼图,等熟练后,再玩一些图案比较复杂的拼图。

效果:拼图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小肌肉。还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

2、贴画

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小贴画,让他随意地贴到纸上。也可以给宝宝一些不干胶贴画,让他贴在瓷砖地面、墙面上,或者贴在布料上,这样可以反复地贴上去、撕下来。如果没有小贴画,还可以让宝宝玩塑料胶带,宝宝也能玩得很开心。

效果:贴画游戏需要宝宝用到指尖的力量,是一种很好的精细动作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小肌肉。也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

3、使用叉子

给宝宝准备一把塑料质地的叉子。将苹果、西瓜、香蕉等水果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让宝宝自己用叉子将水果块又起来吃。

效果:这不仅能够锻炼宝宝的手部力量,提高手腕的灵活性,而且对提高宝宝的注意力也很有益处。

4、手指交叉

教宝宝将双手的手指相互交叉在一起。开始时,宝宝可能做不好,你可以帮助他做。等熟练后,可以在你的语言提示下,让宝宝自己做手指交叉的动作。

效果:这可以促进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发育,并且可以使手指关节的活动更加灵活。

5、手指舞

家长让宝宝模仿自己的动作,双手成拳相对,然后拇指甚至,向前弯曲,让两个手的拇指互相鞠躬;双手展开分别让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弯曲,然后各个手指拉钩。

效果:单独锻炼宝宝的每个手指,能更好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力及注意力。

6、撕纸

准备一些容易撕的纸。先让宝宝把纸撕成小纸片,扔向空中。等纸片散落到地上时,再让宝宝一片一片地捡起来。如果用各种颜色的纸,还可以增加宝宝玩游戏的兴趣。

效果:捡纸片不仅可以锻炼手指的力量,还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注意力。

7、画图

1岁多的宝宝已经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动作和所画图形之间的关系了。可以说,这是教孩子涂鸦很重要的时期。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画,也可以给宝宝笔和纸,让他随心所欲地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宝宝会说话以后,还可以让他讲一讲画的是什么。不管宝宝画得像不像,你都要鼓励他。

效果:画画不仅可以刺激视觉,促进肌肉发育,还有利于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8、折纸

准备几种质地、厚度不同的纸。先让宝宝摸一摸,感觉一下不同纸的质地,然后再让宝宝随意地折叠。

效果:折纸时发出的微小的声音,可以刺激宝宝的听觉;折纸动作可以锻炼宝宝手部的力量,同时可以感受纸的不同触感。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9、捏橡皮泥

准备一些橡皮泥,让宝宝随意地按压、揉捏。还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小模具,让他在橡皮泥上印出各种图案。

效果:橡皮泥是宝宝最喜欢的游戏材料之一,在揉捏过程中,宝宝的小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10、模仿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然后一起做各种动作。可以先由妈妈做,然后让宝宝模仿。比如,做洗脸的动作、模仿小鱼游、小鸟飞的动作等等。

效果:动作模仿练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宝宝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

11、摁电话键

准备一个玩具电话,让宝宝随意地去摁电话键。有些玩具电话还可以发出声响,以增加孩子玩的兴趣。

效果:这可以锻炼小肌肉,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以上是11种帮助幼儿活动小手的手指游戏。妈妈们,赶紧行动起来吧,伸出你的双手,让你的手指和宝宝一起舞动吧!

4个手指游戏让宝宝“心灵手巧”


很多幼儿园一直以来都为宝宝举行各种亲子活动,让宝宝和家长在活动中留下美好的回忆。无可避免的就要编写活动方案,丰富了校园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在写活动方案时会不会遇到不会的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4个手指游戏让宝宝“心灵手巧”》,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宝宝的大脑变得更聪明。在这方面,一些手指游戏功不可没。下面介绍4个手指游戏。

宝宝手指游戏之一:抓住喜欢的东西

目的:锻炼宝宝小手的抓握能力、手指的柔韧性和手腕的力量,使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活动,为每个手指的单独活动做准备。

方法:将一些颜色鲜艳、造型可爱、便于宝宝抓握的玩具,如拨浪鼓、摇摇球或卡通形状的响铃等放在宝宝面前,“引诱”4个月左右的宝宝去拿。在宝宝抓到手、握紧以后,妈妈再抓住宝宝手臂协助其摇晃,不久,宝宝就能自己玩了。

准备一条漂亮的纱巾,妈妈握住一角、宝宝抓住一角;在妈妈的诱导下,宝宝做无规则的摆动动作,也能达到操练宝宝手和手腕的目的。当然,还可以训练宝宝空手抓。

宝宝手指游戏之二:拇指食指做“夹子”

目的:教10个月左右的宝宝学习分辨不同的物品、控制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精细配合,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方法:把花生、榛子、枣、糖等混在一起,也可用小圆球、小棋子或大一点的扣子等代替。然后,妈妈帮助宝宝用拇指和食指做“捏”的动作,把“捏”出来的东西按品种分类摆放。在这个过程中,宝宝能从“多指抓物”过渡到“拇指食指对捏”,手指的动作“细致”了一步,为以后更细致的动作做好准备。

宝宝手指游戏之三:用纸玩出花样

目的:训练手部和手指的各种动作,以及手指间的相互配合;体验触摸各种纸的不同感觉。

方法:准备质地不同的纸,如广告纸、包装纸、玻璃纸、卫生纸。妈妈撕纸、甩纸、把纸揉搓成一团……教宝宝模仿,使之在任意玩纸的过程中,手指得到灵活地运动。

宝宝手指游戏之四:手指也“舞蹈”

目的:通过手指动作,使宝宝的十个手指有单独训练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手眼协调发展。

方法:两手成拳相对,拇指伸直、随后做向前弯曲状,类似相互“鞠躬”;两拳打开,小拇指伸直、弯曲、反复拉勾;分别弯、弹食指、中指、无名指。也可以做“双胞胎游戏”,即每一次同时伸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做竖起、弯勾、摇晃、转圈等动作。如果能配合相应的歌谣,宝宝就更有兴趣了。

妈妈锦囊:

尽管宝宝从3个月开始就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了,但动手活动的训练要循序渐进,给左右手提供相对均等的活动机会;游戏时间的长短也应根据宝宝的兴趣而定。另外,1岁以内宝宝的手很小、容易把拿到的东西往嘴里送,所以,妈妈选择的玩具要体小、轻巧、圆滑、卫生,同时要随时看护,避免宝宝吞食。

(文/陈墨指导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医院医生任华)

手把手教你10个在家都能玩的蒙氏游戏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很少陪伴孩子,导致亲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因此幼儿园老师会邀请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完成某项活动。这样才能让活动达到最佳的活动意义,亲子活动方案怎样写才最有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手把手教你10个在家都能玩的蒙氏游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气温大降,幼儿园生病的孩子又多了起来。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有些家长主动让孩子呆在家里。其他时候,孩子也会因为某些原因不去幼儿园。

可待在家里干吗呢?不能整天看电视打游戏吧。

今天,手把手传授10个在家就能玩的蒙氏游戏。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中、在快乐玩耍中,就能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有多火?简单地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如果作为父母不知道、不了解点蒙台梭利,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科学育儿。

现在就给大家提供一些在家就可以玩的蒙氏游戏,使用的教具都是家里很容易找到的。

冬天这么冷,带着孩子窝在温暖的家里,玩的happy,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认知探索、语言表达、数学思维、合作沟通等方面的能力。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

No.1每个都不一样

材料:各式各样的勺子、杯子;两只大碗;可以盛在器具里的沙子、米、水、面粉等

活动用意:给孩子提供机会接触、利用不同的用具,并鼓励他用语言描述、猜测以及分析事情。

具体实施:

1.把勺子、杯子摆在桌子上,让孩子观察、摆弄。

2.让孩子告诉你他在做什么。谈论他的每一个动作以及感受。

3.和孩子一起,比较这把勺子和那把勺子、这个杯子和那个杯子有什么不同。

4.拿起杯子和勺子比较:哪个更沉?哪个更轻?用起来更方便?

5.拿两只大碗,在其中一只碗里盛满水米或者面粉。

6.告诉孩子分别用这些杯子和勺子,把一只碗里的东西舀到另一只碗里。尝试的时候引导他描述自己的动作中。

No.2配对游戏

材料:10块不同质地的布料:棉的、绸缎的、亚麻的等;10厘米*15厘米大小的卡片若干;一个鞋盒;胶水;剪刀

活动用意:寻找共同点,进行配对,鼓励孩子讨论他给物品进行配对的标准。

具体实施:

1.把每块布料剪成2个小方块,共20块。

2.把小方块贴在卡片上。

3.在鞋盒盖子上剪个洞,要能伸进一只手。放进卡片,每种布料一片,然后把盖子盖住。

4.给孩子一张卡片,家长自己拿一张。

5.让孩子从盒子里取一张卡片。拿出来之前,让他感觉一下,与手上的质地是否一样。如果不确定,就把卡片取出来,进行比较。

6.如果是一样的,把两张卡片摆一起,如果不一样,把拿出来的那张放回去。

7.跟孩子轮流拿,轮流描述,直到把相同的卡片都找出来。

No.3浮力游戏

材料:水;浴室玩具、小船、水枪等物品;浴缸

活动用意:根据能够漂浮诶物品分类,让孩子试着通过分析做出判断、进行分类、找出共性,培养思维能力。

具体实施:

1.选一个浴室玩具,把它轻轻地放在浴缸的水面上,试着让它漂浮起来。仔细观察,并向孩子描述你的想法:“我想看看它能不能浮起来。嗯......有点儿歪,但还没沉下去,看来没问题!”

2.换一件物品重复以上步骤,再请孩子帮忙测试其他物品。

3.把物品分成两堆:能漂浮的和会下沉的。

4.再找找其他物品,让孩子预测一下它们能否漂浮。“你觉得这个呢?能浮起来吗?为什么你觉得它可以?好,我们来试试!”

5.家长也可以预测。“我觉得这个可以浮起来。它是塑料的,像独木舟。啊,错了!原来不是所有的塑料香蕉都能浮起来。”

6.所有的物品都分好之后,观察那些能漂浮的,聊聊它们的特征。“该怎样描述它们?可以浮起来的东西?没错,它们是能浮起来。我在想它们为什么能浮在水面,而有些就不行。”

No.4玩印章

材料:各种形状的积木;橡皮头铅笔;其他办公用品(例如橡皮章);可洗的水性颜料;图画纸

活动用意:让孩子体验平面是怎样组成三维物体的。

具体实施:

1.拿出一些积木,问问孩子它们能在纸上印出什么图案。这一面盖下去是什么样?另一面呢?

2.铺几张纸,让孩子用积木盖印章。他可以随意选择积木,以及想要盖章的颜色。

3.等他盖过几张后,聊一聊这些图案和对应的积木形状。问问孩子,为什么圆柱体会印出一个圆形?为什么方锥体会盖出一个方块?

No.5鞋子排排队

材料:鞋子

活动用意:观察物体,寻找规律,并进行配对分组。

具体实施:

1.引导孩子注意鞋子:“看这些鞋!太乱了!我要把它们摆整齐。”然后家长把鞋对着墙摆成一排,什么顺序都可以。

2.边摆边说自己在做什么:“爸爸的鞋放在一起。妈妈的鞋放在一起。宝宝的鞋放在一起。”

3.让孩子参与进来。家长放手看孩子做,并用鼓励的语气评价他的工作:“嘿,这样排很有意思。你先把最大的鞋放到一边,然后依次摆小一点儿的、更小的、最小的。”或者,“嗯,都混在一起了。爸爸的鞋挨着宝宝的、妈妈的,然后又是宝宝的。”

4.不要改动孩子摆出来的样子。当孩子向家人展示成果时,听听他怎么说。

No.6每张照片都有故事

材料:装有家人近照的相册;老相册;钢笔和便笺;纸和铅笔

活动用意:帮孩子理解时光流逝并建立记忆。

具体实施:

1.让孩子帮你回忆照片中记录的一件事情。

2.和孩子聊聊这件事。讨论一下他和你分别记住了什么。设想某个不在场的人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他都需要知道些什么?

3.和孩子一起,在便笺上写下说明文字,贴在照片下面。

No.7打造自己的城市

材料:积木;洋娃娃或其他玩偶;玩具汽车;玩具房子;玩具动物;玩具火车;其他玩具

活动用意:搭建一个城市模型,孩子就会关注城市的各部分。通过搭建与孩子进行讨论,可以让孩子明白,个人的决策是怎样影响城市生活的。

具体实施:

1.请孩子帮忙用积木搭一座城市。

2.家长自己先搭一些孩子熟悉的建筑,比如学校、你家的房子。

3.问问孩子想搭什么。聊聊城市的各种特点。“我们城里的这些建筑是干什么用的?”“里面有什么人?”“人们怎么出行?”引导孩子参与搭建商店、住宅、公路、公园,以及其他社区中必要的建筑。摆上洋娃娃、玩具汽车、玩具动物等。

No.8大灰狼逛超市

材料:《三只小猪》或《小红帽》的故事(至少找一个版本)

活动用意:把熟悉的人物放到新环境中,帮助孩子理解个性和动机。

具体实施:

1.问问孩子:“要是大灰狼去了我们的超市,会发生什么呢?”

2.和孩子一起,把你们的想象编成故事。

3.该笑就笑,让故事生动一些,不用符合逻辑。问孩子:“它会说些什么呢?”鼓励孩子想象大灰狼说话的样子和口气,以及人们会如何回应它。

No.9打球

材料:皮球或气球

活动意图: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实施:

1.让参与者站在一起。其中一人拿着球。

2.大家一起数到三。数“三”的时候,拿球的人把球抛到空中。

3.参与者轮流把球击打到空中,不要让球落地。每个人连续击球不要超过两次。

4.玩到大家都累了,或者球掉到地上为止。

No.10火山模型

材料:

制作火山的材料:2份燕麦片、一份面粉、1份水(把它们混合均匀);大号烤盘;颜料和画笔

模拟火山喷发的材料:?杯(60克)小苏打;2个小号容器;红色或橙色的食用色素;?杯(60毫升)白醋;洗洁精;报纸;

活动用意:了解地表起伏的变化。

具体实施:

1.帮孩子制作火山模型。把燕麦片、面粉和水的混合物放入烤盘,再堆成山形。在山顶开一个凹口(足够放下备好的小号容器即可)。把烤箱温度调至120℃,烘烤2个小时,直到把“火山”烤得又干又硬。

2.凉却后,让孩子把“火山”涂上颜色。

3.把小号容器放在山顶的凹口处,并加入小苏打。

4.往另外一个小号容器里倒入一些白醋,再滴入食用色素和洗洁精,搅拌均匀后放置一边。

5.和孩子聊聊火山为什么会喷发:“地球内部的炽热气体越聚越多,终于突破地球表层的薄弱部位,喷发出来。”

6.让孩子想象一下,他制作的“火山”已经在地球上屹立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每一次喷发都会有岩浆涌出,而随着一层层的岩浆逐渐变硬,山体也越来越大。

7.把“火山”拿到室外,或者在它的下面铺好报纸。让孩子把白醋和洗洁精的混合物倒入盛着小苏打的容器里。小心!火山要喷发了!

怎么样?这10个游戏里,有没有你跟孩子都感兴趣的,想要跃跃欲试的呢?赶紧跟孩子在家一起玩起来吧!

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中,在快乐玩耍中,就能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这就是我们一直希望的,孩子玩的有趣又有意义。

注:游戏整理于MarleneBarron和JesmineLok的《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手眼协调训练让宝宝小手更灵巧


手眼协调训练让宝宝小手更灵巧

手眼协调,学习的开始

从出生开始,宝宝会花很多时间观察周围的世界,有时发现感兴趣的物品,他会想伸手去触摸,这个过程常需要结合视觉跟触觉两种能力。宝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进行手眼协调的发育,包括专注、看、接近、触摸、抓取、拿起、丢拋等动作,这些动作也是在他看到东西之后,会想要伸手去触摸的原因。

对你来说,你会觉得周围的有些东西是非常无趣的,或者是你每天都会看见的,但对好奇的小宝宝来说,这却是一个等着被他去用他的小手发掘出乐趣的至宝。有时候他会想要掀开某个容器的盖子,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对你已经漠视了的一切,他却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手忙脚乱地在后面阻止他,而是多留意居家安全,例如不能让他将手伸进插座里即可。

新生儿一直努力学习控制自己的手与手指头的能力,去发现、挖掘、学习适应周围的世界。举例来说,他可以运用手眼的协调性,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拿到眼前,并且仔细地端详或摇晃,甚至会将东西放进嘴里,这些早期的手眼协调练习过程都能增进他的学习能力。

1周大

宝宝的发育:你的宝宝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无法自我控制的反射动作,抓握反应就是其中之一。

亲子互动:将宝宝牢牢地抱在你的左手臂,将你右手的食指放在宝宝的手掌中,他的小手会自动地紧握住你的手指,这时试着抽离手指,你会发现宝宝的手不会松动,似乎不想让你离开。

1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开始会注视靠近他的脸的物品或靠近脸上缓慢移动的物品。

亲子互动:将你的脸靠近宝宝的脸,给他一个大大的微笑。当他开始注视你时,无论他有没有笑,你可以慢慢地将你的头在宝宝视线范围内左右移动,宝宝的眼睛会随着你的头移动的方向转动。

2个月

宝宝的发育:这时候宝宝开始能够进行手部的控制。他的手指头变得更灵活有弹性,他也常会盯着自己的小指头看。

亲子互动:让他看着你将一个物品放在他的手中,几秒钟之后,他的手指会紧握那个物品,他可能会移动他的手,试图将手中的物品移到他的脸前。

3个月

宝宝的发育:当一个物体在宝宝的视线之内缓慢移动时,宝宝会看着那个物体,假如他觉得那个物体很靠近他,他会伸出手去触碰。

亲子互动:将玩具或会动的东西悬挂在婴儿床上方,下面垂吊另一个小东西,试图让它发出声响或是让它移动,引起宝宝的注意,他会伸手去抓离他比较近的垂吊物。

4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的理解力渐渐增加,以致于他会因为期待某些重复出现的动作,而想要伸出手促使该动作加速,如去触摸来回摇晃的小铃铛。

亲子互动:无论你是哺喂母乳还是用奶瓶喂奶,将宝宝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让他可以看见你准备哺喂的过程。你会看到宝宝变得非常兴奋,且将双手双脚伸出,朝着远处的食物来源。

5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手眼的协调已经发育至比较完善的阶段,如果有东西从他的手中滑落,他会开始去寻找那个物品。

亲子互动:伸手给宝宝一个小玩具,当他的手碰到那个玩具时,刻意松手让玩具掉落在地上,然后用困惑的眼神问宝宝:“玩具在哪里?”宝宝可能会往地下看那个玩具。

6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的手与手指的律动此时更加协调,他能开始同时操作双手。

亲子互动:拿两个积木块,一个让宝宝的左手握着,另一个快速地摆到另一只手的前面,他可能会同时握着这两个积木块,直到积木块从他的手上掉落。

7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能够有目的地玩玩具,甚至以更有趣或新的方式去玩旧玩具。

亲子互动:提供宝宝一堆不同的玩具,宝宝除了会将玩具放在嘴巴里,还会摇晃它,让它发出声响,甚至会将两个玩具相碰以发出声音。

8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可以协调拇指与食指,将这两只手指像钳子一样地运用。

亲子互动:将宝宝放在高脚椅上,将小块适合他拇指与食指抓取的食物放在他面前的餐盘中,他会想要伸手并且用拇指与食指将食物送到他的口中。

9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双手,并且做更有效率地运用。

亲子互动:将玩具的一端用线绑住,试着让宝宝注意这个玩具,让宝宝看到你慢慢地拉这个玩具朝你移动,之后给他你手上的线,看看他是不是会模仿你的动作。

10个月

宝宝的发育:尽管他还不能独自行走,但他喜欢玩会在地上滚动的玩具。

亲子互动:让宝宝坐在地上并面对你,拿一个软球放在地上慢慢从你的面前滚动到他前面,他会用手阻止球的行进,并且把球拿起来,也可能会重新将球往回滚向你。

11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着迷于发掘看不见的东西,他对箱子、桶或柜子里的东西特别有兴趣,他会用手去掀起盖子或打开柜门,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

亲子互动:在1个有盖子的空箱里放进几个玩具或积木块,拿到宝宝的面前,摇晃这个箱子,让它发出声响,再将箱子拿给宝宝,他的好奇心会让他想要把盖子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12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手眼协的调与理解力均得到提升,现在的他能够更有想法地用玩具做游戏。

亲子互动:当宝宝坐在地上时,你可以给他塑料杯子、杯盘、汤匙,他可能会将杯子放在杯盘上,或将汤匙放在杯子里。

13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会用手指着他想要的特定物品,他也会同时试着用简单的声音对你表示他的意图。

亲子互动:等到宝宝吃完饭之后,拿一个他喜欢的玩具放在他的高脚餐椅旁,注意放在他无法伸手触及的地方,并且确定他已经看见那个玩具,然后你会发现他可能会伸出食指指着那个玩具。

14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开始知道如何适当地使用铅笔或彩笔,而不仅是把这些东西放在嘴里。

亲子互动:给宝宝一只彩笔,将白板或图画纸放在他的旁边,给宝宝示范如何使用彩笔在白板上画线形成一个图样,你会看到宝宝也想学你用彩笔在白板上画图。

15个月

宝宝的发育:宝宝的手部控制有重要的发育,他能同时用左右手各握着2个物品。

亲子互动:让宝宝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让他的背打直,拿2个小玩具同时让他的左手拿着,再拿2个小玩具放在他的右手上,他会同时用2只手拿着这4个玩具。

5种识字游戏让宝宝快乐认字!


在农村,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为了确定活动的圆满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让家长、学生、老师在这天留下美好的回忆。如何让才能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5种识字游戏让宝宝快乐认字!”,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3岁这时期是宝宝识字的一个重要时期,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和游戏的方法让宝宝轻松识字,不必刻意做什么识字计划了。

如果教过的字,宝宝认识了,家长可以为他欢呼鼓掌;如果没认出来,家长也同样可以一笑而过。可能正是在这种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宝宝的识字热情一直很高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教宝宝识字的游戏,让宝宝轻轻松松一边玩一边学。

5种识字游戏让宝宝快乐认字!

识字游戏1、摆字

宝宝从小就喜欢摆弄围棋,经常让我用围棋给他摆成“花”、“鸭子”等各种图案。从宝宝开始识字后,就会用围棋子摆一些字给她认。但是摆字通常都是复习,因为摆出来的字线条比较硬,如果教新字的话,宝宝的记忆容易混乱。现在,我又把摆字游戏的范围扩大了,开始用磁力棒摆字了。

识字游戏2、猜字

把手和识字卡都放在背后,“一二三四五,看我的小手变什么?”我改成了“一二三四五,看我变出了什么字?”然后拿出一张识字卡,让宝宝把这个字读出来,再验证一下对错。给识字游戏增加一点神秘色彩,更能调动宝宝的情绪。

识字游戏3、找字比赛

这个游戏是以比赛的方式调动宝宝的情绪,使他熟记以前学过的生字。把识字卡都摆在地上,妈妈做裁判,说出识字卡中的一个字,爸爸和宝宝就一起开始找,看谁最先找到,谁就是第一名,然后妈妈记下来每个人赢的次数,最后奖励第一名。宝宝的好胜心比较强,应该多让宝宝得第一。但在比赛过程里,也适当让宝宝输,培养宝宝的挫折意识。

识字游戏4、宝宝教,妈妈认

做个大人一直都是宝宝的愿望,在生活中,他也很喜欢模仿大人,那就通过识字游戏来满足宝宝做老师的愿望吧!“今天,宝宝是老师,妈妈是学生。老师要教学生认字了,学生可得好好学啊!”一段好的开场白更能让宝宝全身心地投入呢!然后,妈妈和宝宝就开始了学字和认字的过程,宝宝也会认真地回忆以前学过的字。

识字游戏5、打扑克

把所有的识字卡都当做扑克牌,满足一下宝宝想玩大人游戏的心理。妈妈出一张,并说所出的是哪个字,宝宝再出一张,同样把卡片上的字读出来,直到每个人都把手里的识字卡出完,然后洗一洗牌,再开始下一轮的游戏。

无论是哪一种识字游戏,妈妈的态度至关重要。妈妈必须以放松、快乐的心情参与到宝宝识字的游戏中,宝宝才能以放松的心情投入到游戏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双手游戏让宝宝变聪明


手部的活动越多,大脑的活动也越活跃。右手能刺激左脑,而左手能刺激右脑,只有同时活动双手,才能让左、右脑均衡发展。

触感骰子

适合月龄:6-15个月

效果:触感骰子的每一面,都能体会不同的触感。

玩法:

(1)准备不同材质的纸(牛奶盒、彩色纸、硬纸板等)或布料(毛巾、麻布等)、胶水和剪刀。

(2)把牛奶盒剪成正六面体的形状,完后用白纸封住顶部。

(3)在制作好的盒子每一面分别粘帖不同材质的纸或布料,就制成了触感骰子。

(4)跟孩子一起掷骰子,然后用手触摸朝上的一面。触摸骰子时,还可以闭上眼睛。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手指娃娃游戏

适合月龄:24-36个月

效果:用富有个性的声音和手部动作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培养宝宝的想象力,提高语言能力。

玩法:

(1)准备厚彩纸、塑料枪、胶带和剪刀等物品。

(2)在厚彩纸上化出童话故事里的主角。

(3)剪裁出扇形纸片,然后卷成尖帽的形状,最后把图案粘贴在尖帽形状的纸片上。

(4)妈妈和孩子分别把尖帽形状的纸片戴在手指上,然后扮演童话故事里的主角,做手指娃娃游戏。

让宝宝更聪明的动手游戏


举办亲子活动既能促进家园合作,又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因此也需要写一份完整又详细的活动策划方案,这样可以清晰的知道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你有更新颖的亲子活动方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让宝宝更聪明的动手游戏》,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孩子到了3岁左右,随着思维和动作的发展,产生“自己动手”的愿望,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锻炼孩子的手指灵巧程度,开发孩子的智力。下面的一些小游戏或者简单劳动在家庭中就可以办到,父母不妨让孩子多锻炼:

撕纸

拿五颜六色的纸,让孩子自由地撕成条、块,并可以根据撕出的形状想像地称为面条、饼干、头发等等。如果家里有缝纫机,妈妈可以在比较硬的纸张上用缝纫机踏出针孔组成的各色图形,让孩子撕下来玩。

折手帕、纸巾

手帕、纸巾都是柔软的,可以随便折成各种图形,教给孩子怎样折出角、边,折成纸船、纸鹤、花朵、扇子等等。

穿珠子、纽扣

让孩子用线、塑料绳把各种色彩、形状的珠子、纽扣穿起来。随着孩子动作的熟练和精细化,珠子和纽扣的洞眼可以逐渐变小,绳子逐渐变细、变软。

夹弹子、糖球

让孩子用筷子把碗里的玻璃珠或者糖球一颗颗夹到其他的容器里,锻炼一段时间后可以换成颗粒更小的圆形豆子。

比划动作

在唱歌、跳舞、学儿歌的同时,可以教孩子用小手比划各种动作,把内容表演出来。

手工制作和生活自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让孩子自己系鞋带、拿筷子吃饭;给孩子准备小剪刀进行剪纸制作,玩插塑类的玩具等等都可以增进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

专家指出,手指的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的广大区域,而通过大脑的思维和眼睛的观察又可以不断纠正改善手指的动作精细化程度。眼、手、脑的配合协调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所以家长务必要给孩子多动手的机会。

乐学版小学入学准备识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