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入园少生病的N条健康建议孩子入园初期,做爸妈的都不希望孩子这个时候生病,如何保证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健康呢?听听幼儿园老师和校医给我们的建议吧。

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确保幼儿园知道你家里、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以及你的手机号码,以便随时和你联系。另外,如果不能联系到你时,第二个可以对孩子负责的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也要让幼儿园知道,比如孩子的爷爷或奶奶。

不要隐瞒孩子的病史

孩子入园时都会经过健康体检,并填写一些孩子的病史,但往往因为检查项目的限制和家长的私心,使得幼儿园不能得到关于孩子健康的准确完整的信 息。一旦孩子出现紧急情况,校医和老师就会很被动,孩子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有些家长担心向幼儿园公开孩子的病史,孩子可能因受到特殊照顾而感到孤立,所 以故意隐瞒像多动症、惊厥、哮喘等特殊疾病。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每个孩子在幼儿园受到的照顾都是平等的。

让老师了解孩子的心情变化

有时候孩子感到头疼或肚子疼是他的心情紧张所致,而不是真正生病的表现。如果家里有宠物或其他和孩子至亲的人去世,一定要告诉幼儿园老师。在了解了事实之后,老师可以通过和孩子聊天,帮他解开心结。

让幼儿园和你信息共享

如果孩子在上幼儿园时时生病,最好把医生的检查结果告诉老师或校医,比如孩子生病的原因,有哪些症状,如何护理等。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得到好的 照顾,又可以给幼儿园很好的提示:其他孩子是不是也可能出现这种病症?是不是幼儿园的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同时幼儿园的老师还希望大家能提供一些好的护理孩 子的建议。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宝宝入园少生病的秘诀(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好不容易把孩子送入幼儿园了,许多的父母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等待父母的是更多的问题,例如宝宝入园之后很爱生病,不睡午觉,自己吃不了饭等等,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宝宝入园生病的主要原因吧!

技能准备:

吃喝拉撒要掌握

掌握生活技能,学会照顾自己,是孩子入园前的第一门必修课。在入园前,家长首先要在这方面做足功课,以免孩子入园后,因为过于依赖老师,影响到独立性的培养,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1.学会用杯子喝水。入园指导

入园的宝宝大都两三岁了,还抱着奶瓶喝水,不但不利于发育,还会因为不能与其他小朋友做同样的事,难以融入幼儿园生活。而且,练习单手拿水杯,可以锻炼手部的肌肉群,有助于协调能力的发育。建议在入园前的这段时间,家长开始教孩子用杯子喝水,尤其是控制水杯的倾斜度,做到既喝到水,又不会洒一身。

2.能穿脱简单的衣服。

入园前,孩子还应学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知道衣服的正反面。学会穿鞋,知道左右脚。

3.学会自己大小便。

两三岁的孩子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如果他们经常尿湿裤子,会对心理造成不利影响。有尿意后,知道走向尿盆;坐到尿盆上自己会脱裤子就可以了。

每次睡前、醒后、饭后半小时,父母要提醒孩子去大小便,改掉午睡中间给孩子把尿的习惯,并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4.有洗手的意识。

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自己走到水龙头下,卷起袖子,用流水洗,培养孩子讲卫生的意识。进入幼儿园后,老师会专门教孩子怎么洗手。

5.会最基本的表达。

让宝宝知道,遇到问题应该找大人,并学会基本的表达,如我要大便、小便等。

如果孩子目前还不会说“饿了”、“渴了”,家长也不必担心,因为幼儿园在一天中会分8次组织孩子喝水,除了3次正餐,还有2次加餐,不会出现过饿、过渴的情况。

至于就餐方面,倒是不用强求孩子会用勺子、筷子,因为即便不会用勺子,也可以用手抓;而且,在幼儿园,孩子更容易在小朋友的相互影响下学会用勺。用筷子则通常在4岁以后才学。

家长只需提前告诉孩子,到了幼儿园不要等人喂,要自己吃饭,并培养他们坐在餐桌前就餐的习惯就可以了。

心理准备:

提前讲讲幼儿园生活

除了技能上的准备,家长还应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入园前,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幼儿园有所认识和了解,比如给宝宝以讲故事的方式,讲幼儿园从早到晚一天的生活安排,甚至可以设想自己宝宝上幼儿园的故事,穿插其中可能发生的事,告诉孩子如何处理和面对;还可以给孩子看一些与幼儿园生活有关的图书绘本。

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讲高兴积极的事,还要告诉宝宝,在幼儿园想妈妈了,该怎么办;老师批评了,该怎么办等等。

此外,要带宝宝到即将去的幼儿园参观,看看幼儿园里好玩的玩具,接触一下老师,认识一些小朋友。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能减轻孩子入园后的陌生感和孤独感。

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在家中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如果家长不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可以请邻居中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使孩子在游戏中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物品准备:

多带几件内衣裤

1.为宝宝准备几套衣服带到幼儿园。外衣一两套就可以了,内衣要多带一些,便于弄脏、尿湿后更换。衣服上要做好标记,比如缝上孩子喜欢的图标或缝上孩子的名字。衣服最好是方便穿脱的,不要穿背带裤,因为不方便上厕所。带拉链的上衣,容易夹伤脖子;如果孩子咬掉拉链,还会造成危险。

2.鞋的大小要适宜,尽量选择底软、跟脚、轻便的布鞋或旅游鞋,适合跑跳活动。款式以松紧口或带粘扣的为好,不要鞋带的。

3.如果孩子依赖性较强,可以在最初一段时间,让他带一两件喜欢的小玩具到幼儿园,减轻分离焦虑。

至于被褥、枕头、毛巾、杯子,大多数幼儿园都准备了,并定期消毒,不需要孩子自己带。有些幼儿园会建议家长给孩子带一个小毛巾被,午睡时盖着用。因为孩子对它比较熟悉,可以更好地入睡。

纪律准备:

培养早睡早起好习惯

1.早睡早起。多数幼儿园都是早晨8点到8点20分吃早饭,中午12点午休。但很多孩子怕睡午觉,有的甚至1分钟都睡不着,应该说,这与早晨起床晚有直接关系。

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最好是晚上8点半上床,9点之前入睡,早上6点半起床。入园须知

2.懂得与他人相处的规矩。去幼儿园之前,父母应多创造条件让宝宝与其他小朋友玩,教他一些处理矛盾的方法。如拿图画书给孩子讲述幼儿园里会发生的故事,然后告诉他,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学会与对方商量,或者用自己的玩具和人家交换,即使对方不同意,也不能硬抢,可以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孩子们初入园生病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如何才能减少孩子们生病成了父母们的心病,希望以上的文章可以帮助父母们做好宝宝入园准备工作,让孩子们欢喜的进入幼儿园!

初入园的宝宝为何爱生病


初入园的宝宝为何爱生病

即使宝宝身体发育正常,也并不意味着他的机体对各种病原体都有抗病力。如果孩子平时接触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的种类少,他的机体对那些没有接触到的病原体就缺少了特定的抗体,也就是说孩子对该病原体没有抵抗力。当宝宝从一个被精心照顾的小环境进入到集体的大环境后,他的饮食起居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理上会有不适应的感觉;宝宝接触的小朋友多了,环境复杂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患病的次数就会相应增多。但是宝宝的身体对各种接触到的病原体也会产生抗体,所以他的抗病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初入园的宝宝为何爱生病

对孩子们来说,在集体的大环境中接触各种病原体是不可避免的,当他有了患病的迹象时,爸爸妈妈一来要积极给孩子治疗,二来要让孩子在患病时得到很好的休息,避免疾病加重。平时应该让孩子多锻炼,多活动,以提高身体的抗寒抗疲劳能力。如果孩子患病太频繁,建议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免疫功能,适当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可以加快孩子免疫功能的发育。

究其根本的原因,一是孩子平时受到“很好”的照顾,身体的抗寒抗疲劳能力较差;二是孩子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平时较少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身体的抗病原体能力较差。 孩子在受寒或疲劳时,身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这时,如果再遇到病原体侵袭,就很容易生病了。

宝宝从母体得到的抗体,在出生6个月时基本消耗完,此时,他的抵抗力最弱,最容易患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抗体的产生能力也逐渐增加,通常,孩子在3岁以后,机体抗病能力较3岁前会有明显的提高。

但是,抗体是有高度特异性的,只有当孩子的机体受到某一种病原体的侵袭后,才会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也就是说,对于大千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孩子只有接触了它们,他的机体才会产生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体。

宝宝刚入园为何易生病


宝宝刚入园为何易生病

专家解释:刚入园的宝宝生病主要的原因,小孩子的免疫力差、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1、6个月之前的婴儿,需要靠母体内的抗体来维持自身的免疫,防止疾病。6个月以后,小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生病来建立自己的抗体和免疫系统。但是由于6 个月到一岁半甚至两岁都是在家庭中养育,环境比较小,交叉感染和传染疾病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在6个月到两岁之间的生病率并不高。但是这个时候小孩子体内的免疫系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宝宝一进入幼儿园,这个弱项就表现出来,在几百个小孩子共同生活的集体环境当中,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上百倍增加,生病就变得非常容易。

2、由于小孩子还有个入园适应问题,所以在入园后有一段时间小孩子处在高发病状态。

解决方法,尽早完善宝宝的免疫系统

专家表示:对此现象,爸爸妈妈莫着急,应和幼儿园配合,建立宝宝自己的“防御”系统:

1、要有意识到把病控制在有发病但是体温不要到39度以上,感染不要到肺部严重感染,要控制在轻度感冒、低烧的情况下,不仅不用太多的忧虑,而且要意识到这是在成长期间,每一个小孩子都必须经历的。

2、必须帮助小孩子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而自己免疫系统的建立,只有一条途径———生病,有抗原才有抗体,才建立自己的抵抗力。所以在幼儿园阶段,经常生病是一个大多数人要面对的规律。

另外,幼儿园老师要意识到护理质量的高低,会使疾病有差异,护理不好,会使生病的概率人为地增加很多。幼儿园和爸爸妈妈应该好好配合,把抵抗力下降的因素解决掉,同时还要注意小孩子的营养。如果配合好了,小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病,加强运动、加强营养,小孩子的体能会越来越好,疾病会越来越少,上中班以后生病就会越来越少,大班和小学基本上就不会生病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抗体的产生能力也逐渐增加,通常,孩子在3岁以后,机体抗病能力较3岁前会有明显的提高。但初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接触的人群也相应加大,对于更多更广泛的病菌,宝宝身体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免疫机制,因此这段时期的宝宝也会比较脆弱,很容易生病。

丙种球蛋白是预防感冒、提升免疫力的万能药吗?丙种球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御疾病能力,但仅对预防甲型肝炎、麻疹有一定预防和减轻病情的作用,并不具备预防感冒、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另外,长期反复地注射丙种球蛋白,不仅会使自身合成丙种球蛋白的能力受到抑制,降低抗病力,还有可能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如果宝宝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是体内缺乏VitA、钙、锌等营养素,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提升方案:

● 减少压力已有研究指出,承受压力愈大愈容易感冒。教导孩子放松的技巧,适当安排活动,别让压力压垮孩子的免疫力。

● 少吃含糖食物 糖会降低白细胞的活力,削弱它们对细菌的反应能力。

● 多和其他孩子接触根据2000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研究,13岁以下的孩子如果幼小时即和较年长的手足或托育机构里的小朋友相处,日后罹患气喘的几率减少一半。此外,通过接触其他孩子,暴露在感染原下,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反应,增强他的免疫系统,降低对过敏原起反应而引发气喘的机会。

● 天凉慢添衣服耐寒锻炼是提高宝宝对寒冷反应灵敏度的最有效方法。没有经过寒冷锻炼的宝宝,反而更容易感冒。一般来说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单衣就行了。

宝宝刚入园,为何易生病?

从一个在父母照顾下的宝宝,过渡到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孩子有一段磨合期。磨合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并且与婴幼儿时期家人对孩子娇惯的程度有关。一般刚入托的小宝宝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⒈精神方面:精神紧张,经常哭闹、睡眠不安、夜间惊醒哭闹喊叫,一般女孩子比男孩子明显,这是因为宝宝离开家人的保护,刚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失去安全感。

⒉饮食方面:食欲下降,平时在家饮食没规律、不定时吃饭、挑食的孩子更明显。有些孩子自己不会用餐,必须别人喂饭,到幼儿园以后更不适应。

⒊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由于精神紧张、哭闹不安、睡眠不安、饮食不佳、造成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加上秋天又是冷热变化无常的季节,再加上幼儿园孩子多容易交叉感染。所以宝宝去幼儿园以后,体质偏弱,适应能力差的孩子,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发烧.

对刚入托的宝宝应该倍加呵护。在精神上应该注意多安慰,宝宝哭闹时不要斥责,或用“去托儿所”等语言恐吓。对刚入托的宝宝应该按时接宝宝回家,告诉宝宝“如果不再哭闹,第一个接宝宝回家”,使孩子有安全感。千万不能因工作忙,晚接孩子,只剩宝宝一人等在幼儿园。这样经过几天,孩子对新环境慢慢熟悉了,对阿姨产生了感情,而且幼儿园孩子多,玩具也多,逐渐消除恐惧心理,很多宝宝主动要求去幼儿园找小朋友玩。

在饮食方面应该多给易消化、有营养的饭菜,多吃水果蔬菜,注意补充水分、维生素和纤维素。不要怕宝宝在幼儿园吃得少,每天回家后给孩子加餐,吃很多鱼肉油腻的饭菜,反而不易消化吸收。孩子回家之后鼓励多喝水,因刚去托儿所的宝宝不会主动要水喝,阿姨按时喂水时,宝宝不喝,这样哭闹厉害再缺水,就容易咽干上火。

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但要遵循“春捂秋冻”的谚语,不要过早穿太厚的衣服。一旦宝宝有感冒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不要耽误成气管炎和肺炎。对刚入托哭闹厉害或连续生病的宝宝,不要“三天打鱼、二天晒网”,还是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渡过困难和磨合期。大多数宝宝最终是能够喜欢幼儿园生活的。

5招缓解入园焦虑

1、提前几天带孩子去幼儿园看看,接触老师和新环境,减少陌生感。或老师前期进行入户家访,让幼儿从本能上接受老师、信任老师。

2、家长在家中先将孩子的生物钟尽可能调整得与幼儿园一致。

3、将孩子特殊的生活习性与老师进行沟通,以便老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照顾。

4、以愉快的语气跟孩子描述幼儿园的生活,或通过文学作品、童话故事向孩子传达与大家一起生活的意义与趣味。

5、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让老师准确了解孩子的需求。

孩子入园生病专家支招


其实很多新生入园的时候都会出现新生综合症,孩子情绪上非常不稳定,恐惧感增加,这些都会造成他在生理上不适,生理上的不适通常是因为两种情况,一个是上课时间突然间太长,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面,6:30开始准备把孩子拖出家门,三四点放学折腾一下可能五六点才会到家,这是一个很长的体力锻炼,对于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来说是不能负荷的。

如果家长可以的话,开学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就给他这么长的时间,一入园最好不要给孩子报全天的班,可以的话就是半天。我自己的幼儿园在国外的做法,初入园的孩子要求来园不超过三小时,新生只来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带他回家。因为两个小时对孩子来讲已经很长了,一直等到什么时候再加长呢?通常我会等到小朋友说不要回家的时候,就是他已经OK了,已经适应了,他可以加长时间了,我们再加长。而不是一下子把孩子丢在那儿6个小时、8个小时,孩子会觉得很痛苦。

很多小朋友对于睡午觉也非常恐惧,家长和老师都不能够理解,11点半或12点还是大白天,老师为了让孩子能睡午觉把深色的窗帘拉起来,教室暗下来了,大家一起睡觉,那是很恐怖的。空间这么大,大家睡在幼儿园里面,那是不好受的。你要闭上眼睛,小时候我们睡觉的时候不想闭眼睛,害怕看到怪物恐怖的东西。不闭眼睛老师说不行,闭眼睛,其实闭眼睛是很吓人的事情。因此,休息时候无法安宁,作息时间又加长了,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过渡负担,因此就容易生病了。

主持人:家长这边要逐步帮助孩子适应,不要强迫孩子。

苏小妹:去了一周就生病是相当普遍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负荷,甚至连大小便都无法根据他自己的时间,很多小朋友平时在家里会自己大小便,去了学校却会小便在裤子或者大便在裤子里。这不能全怪孩子或老师,20个孩子一起进到幼儿园,20个孩子都不会脱裤子,那老师真是应接不暇。孩子刚入园生病非常常见,怎么减少孩子不生病,怎样能让孩子第一天就高兴地要去上学,我们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而是方便大人的角度去想。统一作息,一下子全部入园,我们的做法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因此造成许多困惑、不安和不必要的伤害。

宝宝入园后给父母的5条建议


1、打扮宝宝,要适可而止

“给孩子准备的衣物简单、舒服就行了,绳子、亮片、小坠子……能免就免吧。团团刚上托班时,非要带着奶奶给他的小金锁,结果晚上老师就告诉我,团团玩滑梯时,小金锁卡在滑梯缝里……”——蜜糖团团

2、选择幼儿园,安全细节放首位

“选园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细节之处,首要的就是看它对孩子的安全考虑得是不是周到。比如,户外场地的地面是否平整,是否有严格的接送制度,老师在孩子活动时照顾得够不够仔细等等。窥一斑可见全貌,只有细节照顾到了,才能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蕊蕊妈

3、时时细心,才能刻刻安心

“经常能见到一些‘粗心’的家长,比如,并没有把孩子送到老师的手里,只是送到幼儿园门口就匆忙离开了;离园时,太专心于与别的家长聊天,孩子在旁边出现明显的危险动作却不阻止……这些都可能造成意外的发生。要安心,还是先细心吧。”——爱依依

4、孩子之间争执,你的态度很重要

“木木上小班的时候,时不时会和小朋友来上一架。赢了他爸爸就表扬他,输了就教他‘打回去’。木木听了爸爸的话,开始变得霸道起来,成了班里的小刺头,小‘意外’也变得越来越多。唉,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木木娘

5、让老师随时都能联系到你

“更换了电话、住址,一定要告诉老师!万一孩子发生了小意外,需要家长签字的时候找不着人,后悔都来不及!”——木槿宝贝

宝宝入小学,应该少责备多鼓励(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小孩子们初入小学,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也常常是让父们感到很是头疼,那么在以下的文章之中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入小学家长们需要怎么做吧,这对于小宝宝快速的适应小学生活也是很重要的!

开学第一周问题有点多名师支招只要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过渡

开学第一周刚刚过去,对那些刚刚走出幼儿园,踏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他们表现得怎么样?适应新环境吗?算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吗?这开学第一周,初为小学生的孩子们对一切充满好奇,可初为学生家长的父母却难免心生忐忑。

刚上学的孩子们难免有诸多不适,这不,在广州妈妈网上,家长们纷纷发帖讲述孩子的开学经历——孩子写字太潦草被斥,上课打哈欠声音太大被留校,座位被老师分到最后排,甚至上厕所要老师拿纸擦PP……不过,出现这些幼小衔接问题都属正常,希望老师和家长能对孩子们多一点耐心,不要急于批评。

对这些问题,记者请广东省名班主任、荔湾区华侨小学语文教师胡灵莉一一作答,为困惑的家长支招。同时,记者走访广州本地小学,倾听家长们和一年级新生的声音。

家长烦恼多老师巧支招

课堂作业:

上课爱插嘴总也坐不住

1.老师投诉说孩子上课爱插嘴,老是问为什么,坐不住。

2.才上了4天学,就有3天留堂,原因是上课搞小动作、说话。

3.老师投诉说孩子作业写得太马虎、潦草,还说是全班写字最差的一个。

支招:家长要多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课堂上的表现,同时也要多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对于作业,读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写字主要集中在学拼音的阶段,家长要指导孩子用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写字。

师生之间:

儿子好动被调后排“专位”

1.孩子上课打哈欠声音太大,老师叫她站起来,她不肯,觉得自己没错。

2.儿子生性好动,不小心碰到同桌的脸,被同学家长投诉,所以班主任把他调到最后一排的单人“专位”。

支招:家长应该主动、及时地与老师沟通,可以在平时接送孩子的时候进行。至于座位问题,座位基本是按照高矮次序依次排座,如果是有近视的高个孩子,家长应该主动向老师反映情况,把位子排前。

自理能力:

中午要回家老师管不住

1.被班主任批得一无是处:话女儿把学校当幼儿园,上厕所不带纸,让其老师拿纸擦PP(屁股)。

2.开学第一天,儿子中午闹着不要在学校要回家,老师管都管不住,全校就他一个这样。

3.小孩放学回家后,发现他手上紫了一块,原来是同桌的小女孩整天捏他。

支招: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多培养小孩的独立能力,多注意亲子教育。

对于孩子之间的嬉戏玩耍,例如同桌之间互捏脸颊,小男生扯小女生发辫等现象,从某个角度来讲,这也是孩子的可爱之处。如果情况反复发生,家长有必要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

午餐午休:

午餐吃不完午睡睡不好

1.儿子说午餐吃不完,只吃了一半。

2.女儿说中午在学校睡不好,因为学校没有宿舍,到了中午学生都是拼桌子或拼凳子睡。

支招:午餐吃不完,原因有多种。家长平时注意不要只做孩子喜欢吃的菜,避免养成挑食的习惯。在午休方面,家长要摆正心态,教育孩子学会吃苦。

这个妈妈有办法

耐心聊天多鼓励

与不少妈妈的担心不同,过去一周,网友“云飞雪散”6岁的女儿,顺利实现了向小学生的转型,妈妈记录下了女儿的转变过程:

女儿开学一周了。这一周我真的是又喜又忧又开心,所幸的是女儿的过渡很顺利。

女儿现在喜欢新环境。我每天积极地和她讨论学校内开心与不开心的事。女儿一放学见到我时,就像开笼的小鸟一样唧唧喳喳说个不停。

这两天还说她被老师请上台去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拼音。这3天的放假,女儿竟然自己安排时间读书和玩乐。她还说:“做完老师的作业和读完书之后再玩,真的会玩得特别开心,特别放心。”哈哈,这小鬼头。

在生活上,女儿明白了,一些事情是要自己去适应的。例如:中午在校搭食,不能剩余食物;午睡不能随意乱动和说话。课间休息时,要第一时间去厕所和喝水。晚上会叫我读课程表上的课程,自己收拾书本并一一点数,并且检查我有否签名等等。

女儿,妈妈同爸爸一起为你加油。

家长不大担心老师别太着急

昨天下午放学时,记者走访东川路小学、中山三路小学等学校,随机采访了十多名前来接孩子的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大多数家长表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孩子融入新环境不是太担心;同时希望老师在精心呵护之余,能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耐心,不要操之过急。

“幼儿园就是玩的,上了小学就大不一样,现在主要是学习。”昨天,来接女儿放学的梁先生对记者说,女儿今年7岁,对新学校的适应能力很强,不用家长太操心。

“刚走出幼儿园的一群孩子,不用进教室,想都想得出来,课堂纪律会有多差。”家长江女士表示,小孩子刚上小学,肯定有很多不适应,只能靠老师、家长多引导、多教育。有的小孩子对新环境难免恐惧,或者活泼好动,这时最需要老师理解孩子的需求,要求不要太严格,少批评多鼓励。

“课间餐和午饭,孩子饿了自然会吃;没吃饱的话,回家还可以加餐补充营养。”家长张女士最在意的是儿子的午睡不足,以前在幼儿园时,每天能睡两小时,现在只能睡半个小时。

昨天下午4时,东川路小学一年6班的七八名小学生放学后聚在一起,老师在旁站着,等着家长来接。记者凑过去问:“你们喜欢上幼儿园还是上小学呀?”“幼儿园!”几乎异口同声。“为什么呢?”孩子们回答时,一个比一个声音大,“幼儿园除了游戏还是游戏”,“小学没有电脑玩”,“课间餐的皮蛋粥不好吃”……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学与幼儿园的生活有着很大的一些区别,所以说小孩子们初上小学的时候总会有一定的适应期,这时做为家长不可以太心急,一定要多鼓励少责备孩子,使其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

为何初入园的孩子易生病?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好好的,一上幼儿园就变得“体弱多病”了呢?

究其根本的原因,一是孩子平时受到“很好”的照顾,身体的抗寒抗疲劳能力较差;二是孩子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平时较少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身体的抗病原体能力较差。

孩子在受寒或疲劳时,身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这时,如果再遇到病原体侵袭,就很容易生病了。

宝宝从母体得到的抗体,在出生6个月时基本消耗完,此时,他的抵抗力最弱,最容易患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抗体的产生能力也逐渐增加,通常,孩子在3岁以后,机体抗病能力较3岁前会有明显的提高。

但是,抗体是有高度特异性的,只有当孩子的机体受到某一种病原体的侵袭后,才会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也就是说,对于大千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孩子只有接触了它们,他的机体才会产生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体。

所以,即使宝宝身体发育正常,也并不意味着他的机体对各种病原体都有抗病力。如果孩子平时接触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的种类少,他的机体对那些没有接触到的病原体就缺少了特定的抗体,也就是说孩子对该病原体没有抵抗力。当宝宝从一个被精心照顾的小环境进入到集体的大环境后,他的饮食起居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理上会有不适应的感觉;宝宝接触的小朋友多了,环境复杂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患病的次数就会相应增多。但是宝宝的身体对各种接触到的病原体也会产生抗体,所以他的抗病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对孩子们来说,在集体的大环境中接触各种病原体是不可避免的,当他有了患病的迹象时,爸爸妈妈一来要积极给孩子治疗,二来要让孩子在患病时得到很好的休息,避免疾病加重。平时应该让孩子多锻炼,多活动,以提高身体的抗寒抗疲劳能力。如果孩子患病太频繁,建议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免疫功能,适当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可以加快孩子免疫功能的发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