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想象力创造力

2019-12-30 童话故事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童话故事 想象的童话故事

培养BB想象力 父母必学这四招。

想象力,对孩子的未来极其重要,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善于思考,爱问为什么,做事情也会更有创意。曾拍过电影《ET》和《侏罗纪公园》的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就是用他新奇的想象赢得了全世界观众的心。许多宝宝对着新鲜事物有着一份强烈的好奇心,希望可以看一看,亲手摸一摸。但家长往往会出于安全的顾虑,而禁止宝宝随便乱摸乱碰。在幼儿园里,老师为了让孩子画出一幅符合她要求的图画,也会人为给宝宝设置不少条条框框。殊不知,这样会阻碍宝宝的想象力发展。为了培养宝宝的想象力,父母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容忍宝宝制造一定的混乱

斌斌刚上幼儿园不久,从绘画课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妈妈也希望斌斌能够把绘画这一兴趣保持下去,于是妈妈为斌斌准备了一盒新的水彩笔。回家后,妈妈发现斌斌收到水彩笔后便迫不及待的在纸上绘画。本以为,斌斌可以安静的在绘画,当她把晚餐准备好从厨房出来时,却被眼前的作品惊呆了。

原来,斌斌趁妈妈不在身边时,把大拇指涂上了颜色。一个个的印到了房间的墙壁上了。妈妈看到墙上多了不少五颜六色的手指印,便气得想教训孩子一番。但看到斌斌委屈的眼神,妈妈立刻打消了这念头。

事实上,妈妈大可不必为这种小破坏而大动干戈。反而可以很开心地为孩子喝彩:在没有大人的引导下,居然可以想到用手指在墙上作画!孩子真是创意十足啊。

这时,妈妈可以从更深层面来引导宝宝开拓更广阔的思维。妈妈可以告诉宝宝,墙上这么多的手指印,可不可以把它变成一幅漂亮的作品呢?比如说一棵小树,或者一个水果。受到妈妈启发的孩子,想象便插上了翅膀,妈妈可以另外拿出纸板,报纸等,帮助宝宝一起完成它的作品。

妈妈在支持孩子制造混乱的同时,也需要把控好度,告诉孩子哪些地方是不能随意涂画的,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养成在公众场合随意乱涂乱画的坏习惯。为孩子准备一些旧衣物、旧报纸,让孩子学会废物利用。这样也是不错的教育方法。2.倾听并欣赏宝宝的杰作

当宝宝拿出她自己制作的纸卷,告诉你这是我的仙女棒的时候,请你不要拆穿她只是个纸卷;当宝宝在纸上画了个圈圈,告诉你这是我的小足球的时候,请你不要急于纠正他;当宝宝跨上扫帚。兴致勃勃告诉你,他是哈利波特的时候,也请不要立即泼冷水。

女孩之所以幻想自己是一名小仙女,是因为她希望自己能像小仙女一样拿着仙女棒去帮助他人;男孩之所以喜欢与家长一起扮演超人与怪兽,是因为这样做让他怀有正义感与自豪感。这正是孩子发挥想象力的外在表现。妈妈们不需要紧张地认为,孩子这样做,会太过于沉迷于卡通世界。

反而,这只是孩子展现想象力的一种方式,妈妈及时作出认同和表扬,例如你这个仙女棒做得真漂亮,你可以介绍一下自己是哪一个小仙女吗?这样不但肯定了宝宝,还能鼓励宝宝进一步发挥想象力。想要做得更好的妈妈,还可以陪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把这个故事扩展并演完。相反,不断的以成人角度纠正宝宝,则只会慢慢扼杀他的想象力。

相关阅读

10大妙招培养BB惊人记忆力


一定要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否则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0大妙招培养BB惊人记忆力,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那么,该如何培养你的宝宝拥有惊人记忆力呢?以下十条建议来帮您!

1、丰富宝贝的生活环境

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有的孩子年龄很小,却因为"见多识广",能记住和讲述很多见闻。从小给宝贝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给他玩各种颜色、有声的、能活动的玩具,听音乐,多与孩子讲话,给孩子念儿歌、诗歌,讲故事,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商店,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等,这些都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记忆。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时会引起联想,帮助宝贝记住新的对象。

2、从培养宝贝注意力入手

离开了对识记材料的注意,记忆自然也如过眼烟云消失殆尽。因此,要想提高宝贝记忆力,训练宝贝注意力应作为整个训练过程的第一步。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宝贝,不可急躁,更不能强迫宝贝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可以注意观察宝贝,如果宝贝对某一事物感兴趣,那好,我们就以这个事物作为起点,让宝贝尽可能对这个事物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只要宝贝一次比一次能坚持的时间更长一点,父母就应该感到欣慰。

3、制定规律的作息制度

有规律的作息可以有效地帮助宝贝建立时间的概念,防止宝贝在大脑中形成错乱的时空观念。在作息制度实行初期,父母可以一边安排宝贝的活动,一边向宝贝叙说:“12点半了。现在是午餐时间,宝贝该吃饭了。”“1点半了,宝贝该午睡了。”“4点了,宝贝可以玩玩具了。”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可以在无形中强化宝贝的记忆力。

4、给宝贝明确的识记任务

对大一些的宝宝,可以尝试让宝贝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识记某些事物。如在听故事、外出参观、饭后散步时,都应该给孩子提出识记任务。“宝贝,妈咪记性不好,待会儿你得记住回家的路哦。”“宝贝,我们昨天出来散步走到哪儿啦?妈咪还想去那儿。宝贝带妈咪去好不好?”

5、欣赏古典音乐

脑智能学的研究表明,多给宝贝欣赏一些优美的古典音乐作品不仅可以陶冶宝贝性情,还可以增强宝贝对语言的记忆力。这种训练最早可以从宝贝听胎教音乐开始。不管宝贝是在玩玩具、做游戏、读书还是吃饭,妈咪都可以放一些比较轻柔优美的音乐,让宝贝有意无意地欣赏就可以了。

6、创设各种有趣的记忆游戏

游戏始终是宝贝的最爱。宝贝在游戏过程中身心都处于亢奋状态,这时候宝贝记忆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妈咪,我们玩昨天玩的游戏好不好?”宝贝可能把具体玩游戏的时间搞错,但是他会记住游戏本身。根据宝贝的这一特点,父母可以自己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宝贝提高记忆力。

7、适当重复,加深印象

越熟悉的事物宝贝越容易记住,适当重复可以帮助宝贝对需要记忆的对象加深印象,产生长久的记忆。比如,父母想要让宝贝认识各种颜色,其实根本不需要拿出专门的时间来教宝贝认识颜色,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什么物品告诉宝贝这是什么颜色:“这些红色的花好漂亮。”“宝贝要吃苹果,这个红红的苹果很好吃。”经过多次重复,宝贝就能牢记各种颜色。

8、用各种有趣的形象辅助记忆

配上一些图片、采用夸张的动作与声音等,如边讲故事边做动作,或将故事画成连环画,和宝贝一起一边画一边看着画面讲故事,这些都有助于宝贝更好地记忆所听到的故事。还可将想要宝贝记忆的内容编成一段乐曲或一首有趣的儿歌,这样宝贝就能记得又快又牢。

9、多感官参与记忆

引导宝贝用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提高记忆效果。如想让宝贝认识纸的特性,父母可以让宝贝把纸放在沾有水的桌面上,观察纸怎样把水吸干;把纸放在火上烧一烧,观察纸燃烧的情景;用手撕一撕,听听撕纸的声音,观察纸片不规则裂开的情形。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宝贝就会牢记纸的主要特征。

10、教给宝贝一些记忆策略

有意识地教给宝贝归纳、分类、联想、比较等一些有效的记忆策略可以帮助宝贝提高记忆力。比如,宝贝认识了苹果、梨、香蕉等,就可以教给宝贝水果的概念;宝贝分不清小鸭和小鸡,就可以引导宝贝观察小鸭和小鸡最显著的区别——小鸭的嘴扁扁的,小鸡的嘴尖尖的;小鸭会游泳,小鸡不会游泳……总之,父母可以利用各种场合与时机,潜移默化地向宝贝灌输这些记忆策略。

培养宝宝丰富想象力的四大方法


第一,并不是只有音乐和美术才能培养宝宝想象力。在培养想象力时,启发和引导的方法和途径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宝宝好奇为什么房子是方的,桌子是四条腿时,你不要嘲笑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当然在最后,你最好能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答案。

第二,对宝宝的教育改变固有思路。没错,阻碍想象力的发展的最大敌人其实是接受现实和一成不变。因此,美国教育专家表示,如果想训练宝宝的想象力,可以改变思路,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例如教宝宝用双手写字,当然父母可以陪着一起参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会迫使宝宝开动思维,提高想象力。

第三,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丰富的想象力要和现实相联系,不能过于不切实际、天马行空。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例如人吃饭除了用筷子和勺子还可以用什么吃。可以帮助他们联想一下实用的创新内容。

第四,带着宝宝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这是培养想象力和智力的最佳途径。长时间不接触新鲜事物,很容易让人习惯周围的一切,从而缺乏本该有的思维和见解。多带着宝宝到户外去,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世界。

父母主动培养,让BB性格更合群


有很多妈妈发现自己的宝宝不合群,很难和其他小朋友在一块玩、学习、做游戏,经常单独活动,妈妈都觉得这样很不好,但却不知道怎么办?其实,幼儿性格培养不是很难的问题,要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应该主动进行教育,而不应该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被动进行纠正。

爸妈应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主动来培养其合群的性格:

1、父母要挤出时间亲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交谈。

节假日带孩子去公园或亲朋好友家走走,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开始时父母可陪伴在旁边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当熟悉之后可以让他们自己玩。每次游戏后父母都应该比较夸张地表扬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乐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爱以及集体的欢快。

2、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父母可以交给孩子一些单独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鼓励孩子与别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教孩子懂得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办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办了。

3、让孩子学会交朋友。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与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以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于爱捣乱、爱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纠正他们的行为,慢慢地孩子就会融入集体之中。

4、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

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不论是棋类还是球类,不论是田赛还是径赛,它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胆量。这胆量,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鼓励孩子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孩子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友谊的伙伴。

5、利用节假日与孩子一起走出家门外出旅游、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也可以培养兴趣、开放胸襟。

旅游是一种开放性活动,交际也是开放性的,两者是相通的。交际需要坦露自己,需要主动和热情,一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不爱活动、自我封闭的人,怎么会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呢?在旅游中,有的要买车票、住旅馆、进饭店、购门票,假如父母有意识地要孩子去做这些事,那么,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触到一些新的对象,了解新的交际内容,旅游结束,见识广了、谈资多了,这又给以后的交际增加了话题。

6、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有意识地要他们进行小件物品的购买活动。

年龄较小的,八九岁的,可以叫他们买油盐酱醋;年纪稍大的,十四五岁,可以叫他们买鱼、肉、米等,也可以让他们买自己穿用的鞋、袜、手套之类;家中有什么旧报纸、旧衣服、空酒瓶等,可以叫他们去收购站卖。商品交易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特例,在交易中,它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利于丰富交际对象和加深对人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孩子由于缺乏经验,在初次交易中可能会吃亏或出现差错,对此,父母不要过多指责,以免影响他们交际的信心。

7、有意识地让孩子独自做客待客。

到同学或邻居家去串门,到亲戚家去做客,让孩子独自去,这都是缎炼孩子交际能力的机会。串门做客,需要寒暄和问候,也需要交谈和有关礼物的收送。与父母一道去,孩子是附带的,不用应付,没有压力,应酬的主角是父母;让孩子一个人去,自己成了主角,与对方的一切接触都得由自己来应酬,这无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线,促使其考虑如何交际。家里来了客人,有时不妨让孩子去接待,特别是与孩子年龄相仿的客人或朋友,父母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8、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

有人说,口语是社会生活的入场券,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说话能力,因为交际的最直接形式是说,不会说,说不好,怎么交际?会说,说得巧,答得妙,其交际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父母可时常出些模棱两可的辩论题与孩子辩辩;也可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确或片面的观点,让孩子据理反驳;对孩子平时话语中的差错,父母也可作必要的挑剔,帮助其认识。平时,也要鼓励孩子参加演讲赛,鼓励孩子上课或开会时积极发言。

9、对于能力低下的孩子,父母和老师更要特别注意。

要特意为其安排交往的环境,需要手把手地教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方法,用什么样的动作来参加活动,千万不能因他“不会”或“不懂”而将其弃之一边。

涂鸦--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家长之所以武断地剥夺孩子涂鸦的权利,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孩子,不理解孩子。其实,我们自己小时候,也都有过这样一个喜欢“涂鸦”的阶段。

在有的成年人看来,儿童“涂鸦”似乎没有任何价值,也不明白他们所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涂鸦”客观上对孩子手、眼、脑的协调配合,增强脑、眼对手的指挥能力,确实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

四五岁的时候,孩子的“涂鸦”有了一个“飞跃”,他们要把自己所看到的或想象到的事物,通过画画表达出来。但是,由于他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有限,表现手法也非常随意,因此有时候他们所画的“图画”,我们成人很难明白,这就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孩子作品的内涵。

一个孩子,用黑色的画笔把一整张白纸涂得漆黑一片,谁也不会知道他画的究竟是什么。妈妈面对“不知所云”的作品,没有训斥,而是非常诚恳地询问,孩子想了一下,非常认真地用小手指着他的“作品”,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在一片大树林里,有小狗、小猫、小松鼠、小白兔、小公鸡、小鸭子、小燕子、小麻雀……好多好多小动物。它们聚在一起,非常高兴,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它们唱累了,跳累了,太阳下山了,天黑了,它们就呼呼地睡觉了……”

天哪,那“漆黑一片”的作品中,竟然包含着那么精彩的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是那样的新奇、丰富,而且表现手法还相当独特,富有创造性!让人庆幸的是,这位家长是孩子的“知音”,是教育的有心人,非常尊重孩子,没有简单粗暴地贬斥孩子的那让人一头雾水的绘画“作品”,从而发现并有效地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涂鸦”是孩子进行想象的手段,是发展想象力的途径。保护“涂鸦”,就是保护想象,赏识“涂鸦”,就是鼓励想象。面对孩子的“涂鸦”,不要禁止,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以绘画的“规则”,要知道,想象力要比绘画技巧重要得多,要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去想象。

童话故事想象力创造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