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敦煌作文

2025-04-03 又见敦煌作文

又见敦煌作文(集合十一篇)。

▶️ 又见敦煌作文 ◀️

我们或许在课本中读到过有关莫高窟的文章,但想了解真正的莫高窟,还是得亲眼去看一看。

烈日当头,热浪扑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荒山。山并不高,却连绵至天涯,山上有一个个大小不一、密密麻麻的洞窟。这里,就是莫高窟!

进入莫高窟,我们立刻对眼前壮观的景象惊叹不已:飞天仙女飞绕在佛陀的头顶,飞翔在极乐世界的上空。她们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振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翩翩起舞的彩带,使她们显得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媚动人。

一尊约15米长的卧佛侧卧在地上,大佛双眼半睁半闭,一副安然入睡的样子,身上的衣服雕刻得十分逼真,随体型而变化。卧佛后站着一群弟子,他们大多数神态肃穆,但有的在低头哭泣,显得痛不欲生。

走进另外一个洞窟,只见里面是一尊尊神态安详的佛像,有的坐在石凳上,雙手合十;有的表情温和,赤脚站在莲台上,双眼注视前方;还有的盘腿而坐,微微张开宽厚的嘴唇,仿佛在念经……这些佛像色彩绚丽多姿,泛着灼灼光彩。听导游介绍,这些都是工匠们用天然的矿石、珍珠、珊瑚等材料研磨成颜料涂上去的,所以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会褪色。

一天的时间悄然而逝,一座座石窟散发着一股安静祥和、与世无争的肃然气息。再见了,莫高窟,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张骞:“感谢你们提供的信息!它们让我领略到今天丝绸之路的繁华和华夏山河的壮丽。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出发啦!”

▶️ 又见敦煌作文 ◀️

又见月儿弯真好

吃着从超市刚买回来的速冻水饺,却是诱不住我的味蕾,心中回味着那“月儿弯”。

从小便独爱奶奶做的饺子,故称之为“月儿弯”,弯弯的饺子载着我满满的思念。

那时的奶奶青丝还未染上白霜,虽只一人,但有我相伴。儿时的我不会包,只能在旁轻轻地用小手指沾水在白嫩的饺皮上划圈,或是拿个小勺在剁好的菜盆里一舀,再经过奶奶的摸捏后,雪白的饺皮包裹着一颗青葱的心。我双眸凝视着,月儿弯,荡漾着我折旧的回忆。

可是渐渐地,不觉之中她已鬓发稀疏屈指可数的银丝使我的月儿弯隐没在儿时的回忆。

直到有一天放学回家,我惊喜地看见奶奶一人在包着饺子。

第二天早晨的早饭,我迫不及待地咬上第一口,却发现奶奶的手艺已大不如从前一般,咸味充斥我整个咽喉令我感到一丝疼痛。

妹妹吃了开玩笑地对奶奶说:“奶奶,你不会想咸死我们吧?”奶奶尴尬地笑,自责地说:“人老不中用了。”我不忍,立即安慰地说道:“怎么会呢?韭菜馅的咸点才够味儿,搭稀饭最好吃!”奶奶开心地笑了。原以为我的月儿弯已一去不复返,可是奶奶又去重新包了饺子,我像儿时一样守在她身旁,奶奶的话至今令我记忆尤深:

“其实,我不爱包饺子,总是一个人,累啊,但只要看见你们享受着我亲手做的饺子,这会使我觉得我至少还能为你们做点什么。”

奶奶说完不语,继续用粗糙的手细心地包饺子,她的心上是对儿女儿孙那万千不变的爱!

重新做的饺子直到夜晚才做成,我又一次满怀期待地咬下一口,还是曾经的味道,如月光般照亮我整个心田。

月儿弯,悬挂着两颗心,一头关爱,一头守护,即使黑夜也不觉寒冷与黑暗,照亮着前方未知的路,真好。

▶️ 又见敦煌作文 ◀️

敦煌之旅(一)莫高窟

敦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是河西走廊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重镇。走在那条路上,仿佛可以听到那古老悠扬的驼铃声,看到一条条丝绸在空中飞舞。

敦煌有着一个佛教的艺术宝库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莫高窟一共有700多个窟,其中只有400多个窟才是它的精华所在。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其间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个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

美丽的讲解员带着我们参观了十几个窟。在第259窟中,我们看到了姿态婀娜、温婉美丽的禅乐菩萨,她与蒙娜丽莎一样在微笑,只是她在蒙娜丽莎之前1000多年前就站在这里了。我们看着这位东方的蒙娜丽莎,不禁也微笑起来。在第288窟,我们看到了一个马夫驯马的图画线条流畅有力地勾勒出马夫的认真、执着,和马的任性、倔强。还有闻名的反弹琵琶像据说有7处,我看到的是第11窟的反弹琵琶乐伎。她裸露上身,黄绿色的飘带缠绕上下,面部生动,微微有点胖,在美丽的地毯上,光着脚,却背着琵琶在弹奏。据说,这是姿态去弹琵琶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完全是当时画家们的虚构和创造

最后我们来到了莫高窟藏经洞。藏经洞曾有5万多本经卷。在这个2平方米的地方,辉煌闪耀过,可因为王道士没有看管好,五分之四的经卷已被伯希和等外国人掠夺了。所以,我想告诉王道士:虽然你侥幸发现了藏经洞,但你却让那么多的外国人把中国人的无价之宝偷窃和破坏,经卷和文书流落到世界各地。我不禁为之惋惜和痛心。

虽然现在我已经回到了上海,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眼前就会出现莫高窟的种种情景。我喜欢莫高窟的雄伟和神秘,我真希望有一天再次走进你!

敦煌之旅(二)鸣沙山和月牙泉

参观完莫高窟,我怀着惋惜和痛心的心情来到了鸣沙山。看到一望无垠、连绵起伏的鸣沙山,顿时我的心情高兴了起来。

我们五人一组去骑骆驼。我走近了骆驼,它伸出了粉红色的舌头舔我的手背,用鼻头拱我口袋。我拿出了干粮招待它,它乐呵呵地吃了起来。管理员示意我爬上去,我犹豫了一下,爬上了骆驼背。刚坐好,只听管理员的一声令下,趴在地上的骆驼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好高啊!我害怕得紧紧抓住了缰绳。过了好一会,我才适应了骆驼的高度,享受到了骑骆驼的快乐。此时,已经夕阳西下了,夜幕缓缓升起,我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欣赏这鸣沙山与众不同的壮丽景色。

来到了山顶,我驻足观望月牙泉。月牙泉的形状真相一个弯弯的月牙,它长年在沙漠里不干涸,真神奇!最后,我和妈妈从高高的沙山滑了下来,我们的口袋、鞋子里全装满了金黄色的沙子,这真是满载而归啊!

我喜欢敦煌,喜欢当地人的热情好客,喜欢鸣沙山的独具秀丽的景色,更喜欢莫高窟的雄伟和神秘。

▶️ 又见敦煌作文 ◀️

没有了闲情逸致去赏月

正是我并不期待夜

夜里,黑茫茫一片

眨不眨眼

也无法见你在面前

又怎秀潇洒来惹眼

眩目出场年年

到了深夜

你怎知晓我仍惊羡

眨眨眼

花也娇人也媚

抿抿唇

花也美人也艳

悄悄把又见纪念

喧嚣容不入那时相见的境界

又见你欢笑间轻快地奔跑

笑意把我心灵袭扰

又展现欣喜的微笑

这一刻暂停该多好

若是有朝一日做了富豪

嘘,不让人知道

把全世界鲜花都打包

所有花瓣优雅舞蹈

轻柔柔对你唤声早

昨晚睡得可安好

又见你点头遮住俊俏

心中如猫爪抓挠

咦,脸上红晕哪时醒来

渐渐浸染开

渐渐地又见你

扭扭衣角

眼神飘飘

别老看人家好不好

这首诗歌语言俏皮,立意浅显,感情真挚,融情于景,通过写夜景,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富有生活气息,叙述亲切自然,让读者自然理解诗歌情感。

▶️ 又见敦煌作文 ◀️

去年暑假,我有幸同妈妈去敦煌旅游。 敦煌,一个令人向往的古城,听老师讲,敦 煌有世界神奇的鸣沙山,有沙漠录月牙泉,还有 驰名的艺术宝库莫髙窟。

来到敦煌,我们第一站便去了美丽的鸣沙 山月牙泉公园。一进公园,展现在我眼前的便 1眼望不到边的沙山,一座挨一座,重重叠 叠、金光闪闪,煞是好看。从沙山上向下滑,便 可以听到“隆、隆、隆……”的声音,要是几十个 人一同向下滑,那声音就会如同打雷一般了。 鸣沙山正是由此而得名。我们选择了一座很髙 的山向上攀。由于沙子很滑,所有攀山的人都 脱了鞋,光着脚向上爬。比赛一开始大人们便 一拥而上,走在了前面,我们小孩子也不示弱, 一一争着向上爬。比赛中每走一步都会向下 滑,由于小孩身体较轻向下滑的幅度小,在爬到 半山腰时,我们曾一度领先,然而,由于体力的 差距,我们最终还是落到了后边。站在顶上,放 眼望去,便可以看见在远处,沙山怀抱着的一轮 弯月形的泉水,那就是月牙泉。月牙泉的周围绿树成荫,隐约可以看见亭楼的一角,就像一块 明镜。在沙漠中,水是最宝贵的,所以月牙泉这 奇异的地理现象不仅吸引了众多旅客,而且许 多中外学者也来考察研究,试图揭开其中的奥 秘。

来到鸣沙山月牙泉公园,当然不能不去骑 骆驼,骑上路蛇从沙山之中往外走,驼铃声声, 真有一种好似行走在丝绸古道上的感觉,似乎 还能感觉到当时的繁华景象。

当我们来到莫高窟,为莫高窟高超的壁画 艺术和宏伟的雕塑作品而感叹不已。莫高窟, 又名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 开始凿窟造佛,历经隋唐至今,现尚存壁画 4500多平方米,彩塑2100余座。在我们参观 的10个洞窟中,最使我赞叹的是莫高窟第一大 1它是唐朝时期制的,造型宏大,体态丰满,面 容雕刻十分精巧。它的手的制作更是惟妙惟 肖,特别是左手自然放置在腿上,被称为“天下 第一美手”,而它的右手却由于宋代的修补而显 得呆板,两相对比,使得美手更加出众了。在这 座大佛的脚下,有两个供人逬出的洞,通过这两 个洞可以钻过佛像的两只脚,据说古人是用这 种钻佛脚的方法祈求平安的。这个大佛头上长 有肉癯,脖有三道肉环,手有四节,这栩栩如生 的造型充分体现了佛的特点。而更使我赞叹的 是,这座巨大的佛像,是一座完全从壁上凿出来的坐佛,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 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是世界上 人民宝贵的财富。

最后,我们去了仿造的敦煌古城。敦煌古 城屹立在敦煌市往西7公里绿洲与戈壁的交界 处,是为了中日合拍大型历史片《敦煌》而建造 的。古城再现了当时繁华的街景。大到将军 府,小到酒店、茶馆,古城中都无所不有。踏人 古城,仿佛就像置身古代,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 感觉。

敦煌一游,不仅使我大开眼界,看到了大西 由自然 北的名胜古迹之多之壮,更使我从中领略了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蕙和力量,他们用勤劳的代:动人民 双手创造的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无疑是我国古, 代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

▶️ 又见敦煌作文 ◀️

星期五的下午冯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来到北三层参加一个关于敦煌的讲座。

到了北三层我们的敦煌之旅就开始了。我对敦煌很感兴趣,所以查阅了一些资料: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16国的先秦时期,历经16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头建,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24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地。

刘老师继续讲了一些佛像,我就想起了几句诗“敦煌古迹莫高窟,瑰宝千年美誉扬。融画建雕为一体,丝绸之路冀重光。”然后老师问我们玩过王者荣耀吗,杨玉环有个皮肤叫“遇见飞天”,是因为她有一个飞天簪而得名。后来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张图片让我记忆深刻,是一个人觉得老虎很瘦,就把自己喂老虎了。这是代人受苦受难的菩萨心肠呀。

听完讲座我就希望去一次美丽的敦煌,我很向往莫高窟的壁画,会不会有可能穿越回那盛唐的街道,宫殿楼阁,名山大川,还有看那敦煌的莫高窟……

感谢学校为我们准备了这么有趣的讲座,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了知识,期待下一次的“旅行”。

▶️ 又见敦煌作文 ◀️

敦煌壁画艺术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1、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敦煌彩塑艺术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发展期.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体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浮雕题材主要有千佛、飞天等,高浮雕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羽人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圆雕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中期极盛期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由于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艺术也一既不振了.

▶️ 又见敦煌作文 ◀️

敦煌,是一个听起来就充满神秘的地方,如今莫高窟壁画也被人们了解。姿态万千的飞天舞者们或手持琵琶,或翩翩起舞。巨大的石像矗立于洞庭之中,神情悲悯,藏书阁中堆叠的书卷竹筒,向人们展示着敦煌的神秘与美好,可谁又知道,敦煌曾经差点消失于世不复存在?

是年,敦煌莫高窟的一处石壁突然掉落,一缕阳光透过,照进了不大不小的藏书阁,透过空气中飞扬的尘土,照在那被尘封多年的文物书卷上,一时间竟让三道士有些移不开眼,就此一处举世震惊的藏书阁被发现了。

又是年,八国联军侵华,带走了圆明园无数宝藏的同时,也带走了这敦煌。王道士曾多次书信情术于京城的各大官员,甚至是慈禧太后也一并寄了去,却杳无音讯,文物书卷被成箱的搬走,被粘走大块壁画的墙壁光秃裸露,它想要细看王道士脸上的表情,可他垂着头什么也看不见……

它以为自己要长眠于世,又或是不将存在于世。可是过了许多年之后,它听见有人来了,隐隐约约地出现在一片黄沙之中,他们或挟着南国的一程烟雨,或带着北国的一片初雪,毅然开始了修复文物的工作,可这份工作哪有那么简单?一位画师伏于壁上细细描绘勾勒着飞天的样子,却又突然抬手将原先勾勒的痕迹一并抹了去,他站起身走到洞窟口坐下,眉头紧皱,抬头张望着被夕阳染红了天。一时间竞有些迷茫。就在这时,一阵大风吹过刮跑了放在一旁的资料,他赶忙起身去追,却因为眼前的景象愣住了。——被风卷起的纸张随风摆动,那上面的飞天就好似活了一般在空中舞动,衣袂翩翩,美轮美奂,神情姿态活灵活现。他跑回洞内,拿起画卷一气呵成,飞天便又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了画壁上,也就以这样的姿态重新出现于世人眼前,敦煌也就因着这样一群人得到新生。

像这样的文物修复者还有很多,他们闯进了敦煌,闯进了莫高窟。则一事终一生,他们中间有的人已自发苍苍,有的人却已化作黄土撒在了敦煌,有的人葬在了莫高窟的对面的小山丘上,就此长眠,却也默默的护着敦煌。他们没有钱,却用一个饼一碗粥,修复了整个敦煌文明,他们没有权,却在这片黄土上成为了守护者,他们不知姓名,却是我认为最伟大的人。他们便是——敦煌守护者!

▶️ 又见敦煌作文 ◀️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游览了敦煌的莫高窟。我喜欢着神奇而美丽的莫高窟。经过了一天半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敦煌,主要的旅游景点鸣沙山、月牙泉、我们打算都去看看。先去了鸣沙山和月牙泉。

这里为什么叫鸣沙山月牙泉呢?传说,鸣沙山的沙子是五色沙,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这种沙子看似和一般沙子一样,实际上,每一粒沙子都有成千上万个小孔。传说,这是一个古战场,古时候一场战役,令将士们全军覆没,此时,狂风大作,漫天黄沙飞舞,北风哀嚎,像在为将士们哭泣。当你拿着划板从山上向山下划的时候,你可以听到有“轰隆隆”的轰鸣声。这就是鸣沙山的由来。月牙泉主要是因为敦煌位于甘肃,而甘肃又处于沙漠腹地,所以,在很久以前,这里的人特别缺水,在沙漠之中,只有这一点水,它救了几十万个人,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泉,就以它的形状取名为月牙泉。听完了导游的介绍,我们就开始玩了,首先我们骑上了沙漠之舟――骆驼的背,它驼着我们爬了鸣沙山,我们又拿着划板从沙上划下来,没想到还真有“轰隆隆”的声音,真刺激!望鸣沙山的右边走就是月牙泉了,月牙泉的旁边是一座古老的寺,在里面可以换上古装拍照,还可以参观摄影师摄下的景,有意思极了!

游完了鸣沙山月牙泉,我们又到莫高窟(千佛洞)观赏,莫高窟一洞八百四十七个洞窟,但只开放了十五个洞窟,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藏经阁和莫高窟内三大佛。我们先去了藏经阁,听解说员讲,中国经书共有八厅多卷,现在只有八千多卷,实际上只有四千多卷,因为外国人把中国的经书全部拿走,只把不好的,没有什么价值的留下,并把这些分成上下两卷用来充数,但这不是外国人自己来拿走的,而是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王道士仅为一点薄利就把这些经书拱手送给外国人了。

因此,大家都说他是卖国贼。看完了藏经阁,我们又去看大佛,第一大佛高35.5米,两膝之间宽12米。第二大佛高31米,两膝之间宽10米。第三大佛是个睡佛,他长28米,它是侧着睡的,所以跨和床之间有8米。我和妈妈看了都惊叹不已。

这次旅游,我不仅玩得很快乐,还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得到了很多启发!

▶️ 又见敦煌作文 ◀️

当天我们游览了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殿堂——莫高窟及距敦煌市西北约180公里的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使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佛教文化及奇异壮丽的雅丹地貌--风蚀现象有了更多的了解,不过敦煌之行我还是想着重介绍一下鸣沙山和月牙泉的奇异与壮美。

24日清晨我们来到了位于敦煌城南约5公里处的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区,该景区以沙泉共处,妙造天成,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

一踏入景区的大门,还带有浓浓睡意的我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浅黄色的沙丘与湛蓝色的天空相映衬,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美感冲击;不太刺眼的太阳光照射在沙山正面与背面的黑色阴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给人异常强烈的立体感。再配上满眼金黄色、浩瀚的沙漠、影影绰绰的驼队和清脆的驼铃声,这简直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油画!

穿好防沙袜,各自选好一头骆驼后我们就开赴沙山顶。骑骆驼其实是一件挺惬意的事,一颤一颤的,象做按摩,真舒服!

大约走了半小时,我们就到达了快接近沙山顶的一块大平地上,下了骆驼,我们存放好随身的物品后,就准备上山顶去滑沙。多亏在登山道的沙面上架了二条超长“梯子”,要不是很难登得上去(因为沙子是会滑动的),等我们手脚并用地爬上山顶,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了。

山顶上堆着几十个竹筏,我第一次滑沙,心里不免有些紧张。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我还是自告奋勇,坐上竹筏,“勇敢”地滑了下去。但速度根本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快,还要用手撑着才能滑动,一点也不爽。到山下后我又想再滑一次,于是我再次爬上山顶,上面的叔叔想必也知道了我用意,就不动声色地在我要坐的竹筏上抹了点“油”,结果我坐上后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还有点儿“刹不住车”。感觉真是爽极了!随后其他人也纷纷开始效仿,我开心极了,很有点“成就感”。

滑完沙后我们再次骑上骆驼前往月牙泉,到月牙泉边的路有一段是要自己步行的,因为骆驼在离月牙泉约500米的地方就不能进入了,途中要经过一个小沙丘,翻过沙丘后就可以看见整个月牙泉的全景,远远望去,碧绿的泉水与古色古香的楼阁相互辉映,煞是美丽。

终于来到了我渴望已久的月牙泉边,只见月牙泉碧波荡漾,湖边芦苇成片,一阵微风吹来,芦苇随风摇?觯?娼腥肆袅??怠?删菟翟诓痪玫慕??这口沙漠中的奇泉有可能干涸,目前的水深仅为1米。我试想着眼前这美丽的泉水不日即将消失的情景,不免心生惋惜,但据导游介绍,我所担心的事不可能发生,因为今天我们所见的月牙泉水位已经比前几年上涨了数公分。闻之我感到十分的欣慰,愿这美景常在,我也期待着不久的故地重游……

▶️ 又见敦煌作文 ◀️

到敦煌给我的第一大震撼,是**了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

可能是因为第一次看浸入式的舞台剧,采用流线式表演方式 ,边走边看,头上脚下,东南西北都是表演区,情景融入仿佛身临其境,汇入历史长河里的点点尘埃,带我们回到千年之前。

就是这样一种舞台表现形式,让我觉得很意外和惊喜。

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敦煌历史人物从t台上向我们走来,名字被深情呼唤时,他们举起右手,掌心朝外,回答的那一声“我在” ,眼睛瞬间就红了。

神秘莫测而又美丽慈悲的飞天,从窟中走出又隐去,对于王道士的背叛,她们选择原谅。这位演员的表演太精彩了,我一直在拭泪。

妃子们盛装打扮,对镜梳妆,一声声问着,我美吗? 我美吗? 可是因为逐年风化,人们保护不够,她们精心抹的胭脂,擦的陈粉,都在风沙中被逐渐抹平,消逝……

最后一幕是坐着看的。十多人马,为传丝路畅通的口信葬于大漠,仅仅生还一人,眼看着唐、宋、明、清、晋王朝从繁华热闹逐渐埋没于沙间……

每一个场景都被巧妙地设计成在行走中经历一个又一个场景。历史瞬间在这一刻,汇聚重生。从入场,到落幕,仿佛走过了千年,又仿佛才经历了一瞬间。

看完出来的时候,我和云姐都忍不住对王潮歌这个天才型的导演啧啧称赞。

要不是这场剧,以前对于丝绸之路只停留于教科书上的这四个字,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现在才真切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才明白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容阔了多少故事,背后曾有过多少鲜活的生命化作黄沙沉寂在这片土地之上……

越走,觉得自己不知道的越多。

越走,对这片土地越是敬畏。

    更多精彩又见敦煌作文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又见敦煌作文

又见敦煌作文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

Copyright©2006-2025 亲子早教网 zj09.com 湘ICP备18025499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