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害怕考试,一到考试就头疼、紧张,尤其是一些女孩,似乎天生就怕考试。
但是,有的女孩却十分迷恋考试,甚至考试考上了瘾,一天不考试就浑身难受、不舒服,这些孩子是怎么了?
上初中的时候,蕾蕾经常考全班第一名,但是她对此并不是很满意,经常发誓一定要考全年级第一、全市第一。于是经常废寝忘食。
到了初三,蕾蕾更是起早贪黑。起初,父母并没有太在意她的这种做法,心想,初三的学习比较紧张,女儿这样用功也是正常的。
中考结束之后,蕾蕾如愿以偿,进入了重点高中。但是在暑假期间,蕾蕾仍然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她准备“快鸟先飞”,先把高一的知识学好,以保证自己在新学校取得好成绩。
当时,妈妈就担心蕾蕾的行为是否正常,想带她去看心理医生,但是爸爸极力反对,他认为孩子爱学习没什么不好的。
但后来,看着女儿的身体日渐消瘦,而学习激情仍然不减。妈妈越来越担心孩子会垮掉,于是就不顾丈夫的反对,带女儿来找心理医生帮忙了。
第一次发现蕾蕾迷恋考试是她上初二的时候,父母看见女儿学习很辛苦,就请假带她到外地旅游。
刚去的时候还好,但不到一天蕾蕾就要回家,想参加补习班,大家只好扫兴而归。
大约过了一个月,补习班的老师向蕾蕾的父母反映,蕾蕾几乎每天都求老师进行测验、考试,而且只要当天没有进行考试,蕾蕾就会出现精神委靡、神情恍惚的症状。
“当时我们还以为她是学习累的,给她买了很多补品让她滋补,谁想到她那是一种病态呀。”蕾蕾的妈妈说。
孩子考试上瘾,一般源于家长对孩子不正常的奖惩方法:如果孩子考好了,会得到极大的奖励,在其他方面,无论她做得多好,都得不到这种奖励,甚至根本就得不到奖励。相反,如果考砸了,孩子将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这种完全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单一的奖惩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考试上瘾。
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快乐中枢,如果快乐中枢频繁受到单一来源的刺激,那么我们就会爱上这种刺激方法,不管这个刺激有多么危险,仍然会乐此不疲。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曾经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用轻轻的电击刺激小白鼠的“快乐中枢”,让它感受快乐,然后,让小白鼠学会控制这个电击方法。之后,小白鼠就会什么也不做,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电击自己,频率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5000次,并能持续15~20个小时,直到疲倦为止。
许多父母对女孩采用的完全以成绩为取向的奖惩办法,和心理学家对小白鼠的电击刺激有相同之处。
要防止女孩染上某种嗜瘾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女孩多一些兴趣点,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爱好上。
首先,不要只根据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奖惩孩子。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可以和她一起分享快乐,但不必非得给予她很高的奖励。
好成绩会带给她内在的喜悦,这种内在的喜悦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但是,如果频繁给予物质奖励,这种内在的喜悦就会被外在的物质奖励所取代,那么孩子的学习动机就有可能改变,由原来的获得好成绩变成对物质奖励的追求。
但是,当女孩没有考好时,也不要过分地责怪她。因为没有考好,她自己的心里就已经很难过了,如果再加上家长的责备,女孩可能会受不了。
让女孩适度做些家务。鼓励孩子有其他爱好。但不要把爱好当成任务,如果把爱好当成必须完成且必须要做好的任务,那么,爱好也就失去了其意义,反而会变成孩子的压力。
不要只根据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奖惩孩子
1.不要只根据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奖惩女孩。好成绩会带给她内在的喜悦,这种内在的喜悦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但是,如果频繁给予物质奖励,这种内在的喜悦就会被外在的物质奖励所取代,那么女孩的学习动机就有可能改变,由原来的获得好成绩变成对物质奖励的追求。
2.当女孩没有考好时,也不要过分地责怪她。因为没有考好,她自己的心里就已经很难过了,如果再加上家长的责备,女孩可能会受不了。
延伸阅读
不要让孩子过早入园
不要让孩子过早入园
让孩子们越早接触教育越好,目前许多的家长们都认为,育儿专家指出,家长们的这种教育方法并不可取,孩子们过早的入园反而很有可能使他们没有安全感,反而还会影响孩子们的发展,以下就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2岁童心理承受力差较难适应入园转变
从幼儿教育专家的角度来看,判断孩子何时入园合适,最科学的办法是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具体细分。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家长们都希望把孩子早早送来幼儿园,又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比其他人上学晚呢?所以要细分孩子的入园年龄是不可能的事。”
园长表示,绝大部分家长都只想让孩子早入园,早受教育,很少考虑孩子是不是能适应,心理承受能力够不够强。“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到幼儿园以后受关注和照顾少了,常常会觉得不安和痛苦。而2岁的幼儿心理发育不成熟,语言发展有局限性,而且不懂调节情绪,不能像成人那样逃避痛苦、平复心情,就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缺乏安全感、不敢与陌生人交往等。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还可能有心理疾病。”
为慎重起见,一些幼儿园在每年入园报名后都会组织面试、家访、亲子活动日等等,由此了解孩子和其家庭的育儿情况。“孩子起码要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并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如果孩子不会说‘我想干什么’、‘我喜欢什么’,吃饭要喂,不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建议还是不要太早入园。”
入园前要多准备培养孩子集体生活兴趣
尽管孩子不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多父母却坚持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会有利于他们的身心成长,诸多在家里养成的不良习惯也会得到纠正。孩子入园之前应提早两个月做准备,以便良好过渡。
为了让孩子适应父母不在身边的生活,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入园前的亲子班。从刚开始陪孩子玩一个小时,慢慢减为半个小时,直至完全不用家长陪着,让孩子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家长应多称赞幼儿园和幼儿园的老师,当孩子喜欢上幼儿园,自然就能开心待下来。多带孩子参加集体聚会,并不断强化“和小朋友一起玩真开心”,促使孩子对同龄朋友和集体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入园须知
孩子们入园后经常容易生病,孩子出生后第一次离开家庭,面对陌生环境,心理波动肯定表现为身体疾病。“新生入园焦虑是正常表现,是孩子心理第一次经受锻炼。家长要有正确认识,不要表现得更为关心、照顾,要让孩子了解上幼儿园是应该做的,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正常。如果家长动不动就担心,会加重孩子焦虑的程度。”吴冬梅还不主张孩子春季入园,因为这个季节容易生病,在幼儿园很难得到特殊的照顾和护理。
随着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似乎已经成了家长们的口头禅,但是想要孩子们接受早的教育也要更多的考虑孩子们自身条件,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慎重做决定!
不要让孩子太功利的对待学习
小超的妈妈常对儿子说:“这个社会竞争激烈,你只有不停地学习各种知识,永远比别人多一项技能,你的竞争力才会比别人强,你才能脱颖而出。”“不是妈妈逼你,你现在多吃一些苦,将来考上名校,找个好工作,才能过得比较轻松。”小超能够体谅父母的苦心,所以学习很用功口。
我们常说做事要有计划,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实现目标。关于孩子的培养也是—样的,很多父母都会考虑孩子将来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定下培养目标,并有意识地依据这个目标培养孩子。实际上,父母希望孩子具有各种能力,多半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竞争力。也就是说,教育明显附上了功利性质。
以艺术学习为例,许多父母让孩子从小学习乐器、练习书法。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本来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文化熏陶、培养艺术特长、修身荞性、保持心灵健康的。艺术教育的基本功练习对于孩子来说也是磨难教育,培养孩子做事的恒心与毅力。但现在,艺术教育功利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各种组织机构举办的‘青少年艺术大赛。数不胜数,很多比赛只是一种商业行为,目的是为了圈钱。而孩子们宁愿参加带有商业性质的艺术比赛,也不愿意参加一些艺术水平很高的研讨会,原因就是这些研讨会不是比赛,没有奖拿,而竞赛获奖对于孩子将来的升学会有帮助。另外,对于家长或孩子来说,能够获得艺术竞赛的奖项,也是炫耀的资本。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带有功利性却不曾想到这种功利带给孩子的会是什么样的影响。对此,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托萨曾告诫人们:“如果有一个满怀功利心的家长站在身后,即使孩子是天赋神童,也难成大师。因为家长把音乐艺术作为追求成功的手段,功利心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中断孩子对艺术的攀登。”
有人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你喜欢学习吗?。调查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也并未出乎调查者的意料之外——70%以上的学生答“不喜欢”,仅有不到30%的学生答。还可以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难道是他们天生就不喜欢学习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几个月大的孩子会睁大眼睛,到处看这个新奇、陌生的世界?又为什么孩子刚会走,就兴奋地到处乱跑,这儿摸摸那儿碰碰,甚至时不时地把抓到手的东西放在舅里尝一尝,以此来认识、品味这个好玩的世界呢?又为什么那些才两三岁的孩子,会把拿到的新玩具拆开,看看里面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以此来探求这个神秘的世界呢?种种事实告诉我们:人,天生是喜欢学习的,天生对未知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知欲,这是—种无可否认的人类天性。那么,到底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学生由,好学。变得,厌学,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故事,虽然故事的主要内容与学习并无关系,但是却也很好地解释了转变的原因。有位老人最近很受困扰,因为邻居一些调皮的孩子每天聚集在他家的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虽然老人想了很多办法来阻止他们,软语相劝,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甚至威胁叫来警察,但是结果不但不管用,孩子们反而更起劲,石头扔得更欢了。
经过一番思考后,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孩子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上你们扔石头的游戏了,为此我愿意向你们付钱,每人每天1元钱,作为你们向我家房子扔石头的回报。”尽管老人的话让孩子们感到很惊奇,但他们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老人的提议。于是,每天孩子们在约定的时间采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每天如约付给他们每人1元钱。
这样过了几天后,老人又把孩子召集起采对他们说:“很抱歉,最近我挣得钱少了,无法每天付给你们每人1元钱了,你们看每人每天付给你们5角钱怎么样?”孩子们听后,虽然很是不高兴,但最后还是接受了。
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抱歉地对孩子们说:“最近我挣得钱更少了,连每天付给你们5毛钱也不够了,只能每人每天1毛钱了……”
听着老人的话,孩子们迅速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一个等不及老人说完就回道:“别想得美了,谁愿意只为了一毛钱干这样的苦差事?”说完,孩子们就都走了,再也不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了。
当与功利性相连时,连孩子们喜欢的恶作剧也失去其原有的味道,变为避之不及的苦差事。从“好学”到“厌学”其中的原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对待孩子学习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少一些功利性,不要让奖状、好吃的、比别人强、将来的好生活等功利性因素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学习就是弄蠢我们还不会的知识。如果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会将它看成是苦差事。我们应该做的是激发孩子的兴趣,燃起孩子渴求知识的欲望,让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最终实现自觉的学习。
事实上,学习本采不就是件有趣的事吗?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事情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书本上的学习、实际操作中的学习等而得来的。如果我们人为地为学习增添一些障碍或困难,让人体味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让人避之不及的痛苦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去除这些障碍与痛苦,那么孩子们在享受着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就会享受到快乐学习所带来的成果了。
19世纪末,有一位喜欢小提琴的少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所以一有空闲他就练琴,练得心醉神痴。但遗憾的是,少年实在是没有什么音乐天赋,基本不见进步。
父母不希望孩子的爱好受到打击而中断,于是带着少年去请教了—位老琴师,希望他能开导或指点一下这孩子。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首,简直破绽百出,不忍卒听。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因为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师又问道:“你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老琴师最后对少年说:“孩子,你能享受到拉小提琴的快乐,这就足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呢?”
老琴师的话让少年心头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后来,他仍然经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的梦想。这个少年是谁呢?他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虽然他未能成为专业的小提琴演奏家,但在他的一生中却从未间断过小提琴的演奏,小提琴可说是他一生最好的伴侣之一,而且他的小提琴演奏能力也得到了朋友圈内的一致认可。爱因斯坦是幸运的,因为对他喜欢的东西,父母并没有因为他是否擅长,又是否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而否定或肯定,而只是因为他的喜欢而给予了最大的帮助。有人说:“竞技场上,从双杠上摔下来的总是那个一心想当冠军的选手。”学习是对未知事物、未知世界的探索,这种探索的过程是充满快乐的。在这种快乐的探索过程中,孩子的头脑和思维才会得到发展,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此,请父母们在对待孩子学习的问题上还是少一些功利性,以免误将你的孩子推上远离甚至厌恶学习的道路上去。
不要让孩子带着委屈入眠
不少妈妈有这种感觉:小孩子在入睡之前显得特别娇气——白天带他去逛街时,他可以自己走,还特别不喜欢老老实实呆在爸爸妈妈身边,老是一个人冲在前边。但到了入睡前,他就特别喜欢依赖大人,明明图书就放在他的枕头边,他也会叫妈妈来拿起交到他的手里,他还会要求妈妈紧贴着他身边躺下,给他唱歌讲故事,直到他渐渐进入梦乡。
小孩子入睡之前显得特别娇气,是他们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恋母情结”的一种体现。这是由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小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一些独立行动的能力,还会表现出一些独立自主的欲望。但在潜意识里,他们仍对母亲抱有深深的依恋,而入睡之前正是这种“恋母情结”的潜意识最容易发作的时候。父母们应尊重并呵护孩子的这种“恋母情结”,尽量满足他们在入睡前的心愿。
其实,白天不娇气的小孩子一旦晚上开始撒娇,这说明他正渴望进入梦乡。只要妈妈陪在他身边,和他说说话、唱唱歌,他很快便会安然入睡。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临睡前的要求,拒绝他甚至训斥他太娇气,孩子就会产生委屈和焦虑情绪,不仅不能安然入眠,而且在睡眠过程中容易出现吮吸手指、咬被子、尿床、说梦话等不良现象,这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因此,家长们是不能忽视的,不能让孩子这样的,让孩子健康睡眠。
妈妈们不要让孩子承载你的压力
有一句手机广告词叫什么?“沟通无极限”,这使我一度自豪地认为自己是一名完美妈妈——可以一边带着我的动动在沙滩上玩儿,一边在笔记本上修改项目报告;可以不在单位加班,而是趁着动动看电视的时间处理EMAIL。是的,我和周围的许多人一样,扮演着超级妈妈的角色,我相信自己在平衡工作和家庭两者的关系方面做得已经够好。直到有一天,4岁的动动拽着我的袖子可怜巴巴地说:“妈妈,你弄完你的电脑了吗?”我突然觉得自己每天和他“待”在一起的时间不少,真正属于他的时间却不多。
我的理由——“不能失去工作”
害怕失去工作和害怕照顾不好孩子,对有责任心的父母来说,实际上不相上下。当耳边不断听到公司裁员和行业不景气的消息,没谁敢轻松地说:“我不在乎失去工作”。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愤怒地对我说:“请别告诉我该怎么带孩子,假如我因处理不好工作而丢掉了饭碗,到时候我拿什么去养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的建议:现代家长们确实一刻也离不开工作。我们或带着笔记本回家,或在厨房里通过手机和同事讨论明天的计划。家庭和工作的界限模糊了,我们脑子里塞满了没有完成的任务。可父母们却一点儿没意识到,我们正在把自己遭受的压力传递给孩子们。
如果在家办公的情形难以避免,我们可以注意自己对着电话的言谈,或回避孩子,到自己单独的空间进行,不要把不良情绪或尖锐的言谈,甚至不雅的举止传递给孩子。对于那个饿得直叫的孩子,可以在吃饭前先准备出健康小吃填填肚子,使你不会因为担心他们饿着而变得着急或脾气暴躁。
我的节奏——“孩子,我不想听你啰嗦”
苏贝是一家网络公司的总经理,有一个8岁的儿子。她曾经是我“事业、家庭双丰收的楷模”,而她的育儿经更源源不断地传给我:每天早上6点就爬起来,先用1个小时查看昨天晚上收到的几十封邮件,7点催促孩子快吃早饭。晚上回到家里花两三个小时在网上处理工作,孩子就在身边写作业。
1年前我们参加了一个儿童心理健康咨询会,我却听到她这样对专家说:“每当我一回家,他就在那里嘀嘀咕咕,提出没完没了的要求,有时候甚至大吵大闹,脾气也变坏了。”
经过专家的询问发现问题出在苏贝身上,因为工作压力大,她变得没有耐心。总是跟儿子说“快点儿穿衣服”、“别折腾了”,而不是问他“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苏贝说,她常常一回到家就已经疲惫不堪了,没有精力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她和孩子沟通时根本就不想倾听和做出任何决策,因为她已经白天在公司干了一整天这样的事情。
儿童心理学家的建议:表面看去,苏贝似乎正在为了孩子做出巨大“牺牲”:按时回到家里,冲进厨房为孩子做晚饭,急急忙忙地帮他洗澡,又不耐烦地让他赶快睡觉。结果却是——孩子变得不敢大声说话,生怕你冲他们吼叫。其实他们不过正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每天最着急的事不过是不要忘记明天带大字本或半圆仪。而现在孩子却不得不像你一样匆匆忙忙,为你的下一个指令“奔命”。研究证明:不善沟通的孩子童年时往往会有一位性格急躁、爱发号施令的父亲或母亲。当然,没有哪个父母能够做到绝对完美,但至少在你压不住焦躁催促或呵斥他以后,找个机会,在你们都放松的时候,温柔地告诉他:“妈妈最近太忙了,可能对你说话比较急,能原谅妈妈吗?”其实,承认自己不完美,可以令我们在孩子面前更具亲和力,甚至从小培养他体谅别人的美德。
孩子的感受——你们总在敷衍我
豆豆是个令人头疼的孩子,只要爸爸一回家,他就开始在家里制造麻烦,常常在爸爸周围发出噪音,甚至偷偷弄坏爸爸的东西,这样爸爸就不会一回家就盯在电脑上,而是“单独”为他花一点儿时间处理他的“淘气行为”。
儿童心理医生的分析:童年时能够得到家长的关注,可以给人一种被爱和信任的安全感,印证自己和这个社会及其他人的善意关系,也可以让孩子学会长大以后去关心别人。可是当正常的关注丧失时,孩子惟一的办法就是“创造”一些让爸爸妈妈可以关注的事情。
豆豆的父母不妨试试这种方法:在日历上郑重留出给孩子的时间,并告诉他:“爸爸妈妈都很忙,但和豆豆在一起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所以爸爸妈妈把可以跟豆豆在一起玩的时间用彩色的笔标出来,如果爸爸或妈妈没有做到,豆豆可以提醒。”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和他在一起时有多高兴。因为对孩子来说,对他最大的肯定就是父母因为跟他们在一起而感到快乐和骄傲。一副绷紧的脸孔常常会毁了你和孩子的关系。蹲下来和他一起游戏、一起哈哈大笑。千万不要像音乐学院的考官一样让她唱个歌给你听,而是和她一起放声高唱。所有的这些小事都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美好的感觉,让他们知道你是多么投入、多么爱他们。
其实,父母陪孩子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给予”,对父母来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本身就是一种绝佳的放松方式。
不要让特长教育禁锢了孩子的发展
现在,很多的父母都认为孩子需要进行特长教育,而且年龄越早越好,而且有的孩子还不止报一个班,如此大的压力让父母和孩子都苦不堪言。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考虑:孩子究竟需不需要特长教育?
其实,“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愿,把一些兴趣、特长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和时间,那就不妥当了。作为父母,应该走出特长教育的误区,以正确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
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的误区:1.期望孩子能成为各项全才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想把孩子培养成各方面的全才,绘画、音乐、书法、外语……恨不得全让孩子精通。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甚至会让孩子形成抵触心理,最后既浪费了时间、精力、金钱,也毁了孩子。
2.父母强加意愿给孩子
孩子天性爱玩,也许对一些特长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可是父母不管不问,自作主张地替孩子选择、逼孩子学习,也不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进行筛选,完全是自己一厢情愿。这样做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3.采用的教育方法不当
孩子年龄小,缺乏足够的耐性和毅力,他们的兴趣爱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也许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就喜欢那个了,这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可是,很多父母却在孩子学习生厌时,采取“高压政策”,强迫压制孩子去坚持,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4.把孩子的特长教育作为攀比的内容
许多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或是学了什么特长,就不甘落后,让自己的孩子报更多的班、学更多的东西去竞争,生怕落在后面。这样导致孩子没有自由和时间,太多的压力反而影响了功课的学习。
种种的误区让父母更忙,孩子更累,学习的效果自然是不用提了。从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来说,幼儿时期的孩子去上特长班并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其实,在现代社会,我们所谓的“特长”不应该局限在适应社会和生存的技能,而应该是帮助孩子提高能力的一种素质,必须依据孩子自身的兴趣来发展。
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从小培养孩子的技能和兴趣,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发展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培养,就不能由父母说了算,而是应该让孩子自主选择。
1.培养孩子的特长要依据孩子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发现,了解孩子特长发展的潜能,帮助孩子找准兴趣点。
2.父母端正自身心态
孩子毕竟是孩子,对待他们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去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3.适当鼓励孩子坚持
孩子的特长教育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有时候孩子会打退堂鼓,所以就需要父母适当地鼓励,告诉孩子要去坚持,要始终如一,否则结果只能是前功尽弃。
4.培养孩子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其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松紧有度,给予孩子适度的空间,让孩子在玩中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5.父母要用平常心对待
特长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给孩子带来快乐和自信、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的教育,而不应该太功利,所以父母要有一颗平常心,用正确的心态来教育、引导孩子。
不要让你的孩子遭遇冷暴力
孩子做错事,逮着就是一通猛打,家长都知道这么做,可能让孩子更叛逆、更自卑,甚至心灵扭曲。但是,如果孩子不管做什么,家长都冷漠对待,或者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其内心世界不管不问,其实是一种“冷暴力”。它对孩子的伤害,成年后很难消除——
两次提拔之前他都临阵辞职
在单位领导宣布提拔任命之前,郭磊(化名)又一次突然辞职了,很快,他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再次从底层做起。这已经是短短两年里,他第二次在明知道要升职的情况下,却莫名其妙地辞职了。他的这种做法不仅让周围同事感觉纳闷,更让做父母的恨铁不成钢,气得几天不愿跟他说话。
“人不仅对失败有恐惧,对成功也可能过于恐惧。”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耿耀国博士说,《圣经》里有个叫“约拿”的人,据说上帝要他到尼尼维城去传话,这本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和崇高的荣誉,也是约拿平素所向往的。可是,当理想即将成为现实时,他却产生了畏惧,他害怕自己不行,就想回避即将到来的成功。这种成功面前的畏惧心理,心理学家称为“约拿情结”。
显然,郭磊出现了“约拿情结”。心理学家分析,在我们小时候,由于自身条件、能力有限,容易产生“我不行”等消极念头,假如周围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成长机会,这些念头可能一直伴随,甚至影响一生,尤其当成功接近时,恐惧心理更明显。
父母只关心学习成绩让他不断“惧怕”成功
难道是从小缺乏安全感导致了郭磊的“约拿情结”?“我不是害怕成功,而是讨厌成功。”在心理咨询室,郭磊道出了其中缘由。原来,上初中之前,父母都特别疼爱他,关心无微不至,然而,一切在升初中以后彻底改变。
“他们只关心我学习的好坏,我和同学相处咋样,心情好不好,就统统不管不问。”为得到父母的好脸,他拼命地学习,成绩也确实不错。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又有点恨父母:为什么他们不能像其他同学的父母那样嘘寒问暖?好不容易熬过十年寒窗苦读,成绩优异的郭磊理应顺利考上大学,但他在高考时却突然高烧不止,而考试一过,烧就自然退了。可想而知,这次考试一败涂地。但是,他却死活不听父母让他复读的意愿,自己找了工作。后来,他靠努力赢得领导赏识,可就在提拔前一天,却出现前面所说的“辞职”一幕。
“长期以来,父母对郭磊态度冷漠,对他的学习成绩过度关心,这种‘冷暴力’式的交往方式,严重影响亲子关系,让他在潜意识里对父母产生愤怒和报复情绪。”耿耀国说,之所以他在每次提拔前辞职,就是对父母把他的成功当“面子”的一种报复。
没有父母的关爱孩子易缺乏自信
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采取“冷暴力”式的交往方式:有的对孩子态度冷漠,常常爱答不理;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经常把孩子批得一无是处;有的则和郭磊的父母一样,只关注学习成绩等。
“不管是哪种家庭冷暴力,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人格发展。”耿耀国说,对孩子态度亲近、温暖,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他充分自由,这种交往方式,亲子关系最好,对孩子成长也最有利;反之,对孩子态度冷漠,又控制严厉,就最糟糕不过了。
“如果青少年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甚至得到的是冷嘲热讽,很容易产生‘同一性危机’,会缺乏自信、情绪抑郁、控制力差。”耿耀国说,个人对自己的判断与他所认为的别人对他的判断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从小和他密切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从他们那儿得到的反馈信息,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这些孩子会把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与自己的要求加以对比,形成内部的同一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作为权威,总是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旦父母对自己态度漠视、没有反馈,或期望过高、评价太低(比如说自己这不行那也不是),或冷嘲热讽、大批特批等,就会导致同一性危机和混乱,有的人就会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导致退缩性人格,而有的却胆大妄为,甚至无法无天、触犯法律。
合理期望、积极沟通在允许的范围内给他充分自由
显然,杜绝家庭冷暴力,关键是看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怎么把握好控制和放任、温暖和冷漠这两种“度”。
“中国人比较含蓄,很少开口说爱,多是以‘期望’式的方式传达爱意、影响孩子。”耿耀国说,这种方式不是不好,如果期望合理,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获得必要的自由,但前提要看,这是什么样的期望。首先,家长的期望要适合孩子的发展水平,不能不切实际;其次,期望要全面一点,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智力,要多一些社会性目标,比如期望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正直的人或善于和人相处的人等。
此外,家长要了解孩子,用平等的沟通代替冷嘲热讽、批评甚至威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他的个人选择;注意观察孩子的特长,及时鼓励孩子好的改变;对孩子的缺点、弱点,不能拿人格说事,要就事论事,多引导,多帮助。
“家长还要给孩子留有充分的成长空间。”最后,耿耀国提醒,一些家长控制孩子自由成长、急功近利的强制做法,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甚至加重孩子的逆反情绪,结果适得其反。
不要让孩子输到起跑点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
蔡慧茹
傍晚,晴晴带着两岁半的女儿到巷口的面包店,夹了几个小餐包和土司,他走到柜台等着结帐。在她前面是一对母子,那位妈妈买了七八个各式各样的面包。晴晴听到那位妈妈跟儿子说:“这3个都是12元的,这一个18元,这两个是15元,还有这个小的5元,一瓶蜜豆奶12元,一共是多少呀?”
只见那小男孩把头点了点,大约不到5秒就回答:“101元。”
“哇!算得比我还快,真了不起!小朋友你几岁了?”面包店的老板惊讶地问道。只见那小男孩害羞躲在妈妈背后,那位妈妈难掩得意地说:“他才5岁,读幼儿园中班。你看,妈妈拿一张500元的给老板,老板应该找多少给我?”那位妈妈又问独生子。
“99元。”小男孩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说出答案来。
“哇,真是天才儿童,了不起,长大以后一定不得了。”老板的话,让男孩和她的妈妈都笑得好得意,不过又好像不太在乎,想必这样赞美的话听多了吧!
在后面排队的晴晴,这一幕她从头看到尾,看得她一愣一愣的,此刻真是既羡幕又嫉妒,望着身旁的女儿还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刚才这一幕深深地印在她的心底,晚餐时,晴晴跟老公说:“你明天到公司打听一下,看哪里有不错的心算班,我要送我们女儿去学。”
“女儿学心算?拜托,她还不到3岁,连阿拉伯数字1到10都认不清楚啊!”
“可是,你不知道??”晴晴把今天在面包店看到的情形说了一遍,然后她很认真地接着说:“我们可不能让女儿输在起跑点上,否则以后就更跟不上了,现在再不学就来不及了。”
晴晴是个求好心切的妈妈,难怪遇上那么一位所谓的“数学天才儿童”,就会让她紧张了起来,居然要“1、2、3”都认不清的女儿去学心算,现在不学真的来不及了吗?将来就一定会差人一等吗?万一改天再遇一位“音乐天才儿童”,那么女儿要不要也学钢琴呢?
大多数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是人之常情,尤其看到别人的孩子某方面表现得特别好,就巴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那样,却忘了评估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做不做得到?如果孩子表现平庸,父母就气急败坏地责备他,却忽略了就算孩子真的很平庸,也是自己生出来的,要怪就该怪自己,不该怪孩子呀!
事实上根据观察研究,比较早学会加减乘除,并不见得将来就会在数理上有杰出的表现,尤其是学习的方法如果错误,还会有不良的影响。通常孩子3岁时开始教数数是恰当的时机,以游戏的方式,时间不要太长,看孩子注意力已转移时就停止,另外再找机会教他。任何学习都是急不得、逼不得的,尤其是第一次接触新事物,不能打骂施压力,应该让孩子在自然的情况下愉快地学习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孩子的发展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不能抢先,更不能省略某一步,就像盖房子一样,扎实的基础,才能造出坚固高大的房子。父母所能做的就是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在适当的时机给他帮助和加油,让他得到应有的发展,如此一来,孩子成长得顺利愉快,父母也没有那么沉重的压力,可以共同享受温馨的亲子情,不是挺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