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们独自睡觉可更好的锻炼孩子们的独立性,但是也有家长们认为让孩子独自睡觉不安全,那么小宝宝究竟应不应该独睡呢?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不同家长们的不同观点吧!

【妈咪观点】

妈咪:鲁小鱼

我家的小阿豆自从生下来就一直跟着我们睡,中间想过跟她分床,可她就是不愿离开。因为每天晚上,我们三个人在一起讲故事、玩游戏、开玩笑确实很开心,如果活宝走了还真没这么热闹!现在她都十岁了,活泼、可爱、聪明、独立。学习很好,还天天做些小生意赚取零花钱。比较起来她根本没有不分床人们所担心的那些事:独立性差、娇气等等,反而非常强悍、自立,很有主见,鬼主意多得让我都咂舌,长大了一准是一个说一不二的野蛮女友型的麻辣美眉,与她老妈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我觉得跟孩子分不分床,无所谓。

妈咪:无香百合

宝宝看到焕然一新的儿童房,开心地问我:“这是我的房间吗?我好喜欢啊。”我的第一步成功了。接着就是用上暗示的力量。一个周末,我当着宝宝的面装模作样地对孩子他爸说:“你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最勇敢呢?是敢一个人睡觉的孩子!啊呀,我听说我同事的孩子五岁就已经一个人睡了呢!”宝宝一听,马上就叫:“我也敢一个睡!”哈哈,他中计了!第一晚,儿子独睡,紧张的反倒是我,辗转反侧,不时倾听隔壁的动静。没想到,宝宝睡得还挺香。早上,我亲着他红扑扑的小脸,夸张地表扬他:“我们的宝宝真是小勇士,太厉害了,爸爸妈妈真为你骄傲!”儿子得意地大叫:“明天我还要一个人睡!”

妈咪:菟丝花

很害羞啊,我家儿子现在还一直“霸占”在我们的床上。其实,我们不是没有考虑过给他分床。可是每次一提,小家伙就哭鼻子抹眼泪的抗拒:“我还小,等我娶了媳妇我就不跟你们睡了。”甚至,为了中和我们彼此的“愿望”,人家也是大费脑细胞:“妈妈,要不你把灯罩上钻几个孔,拴几根绳,吊张床在上面,我就睡上面吧。”——这是一个在他看来两全其美的办法,既照顾了我们给他分床的意愿,也照顾了小人儿独睡的胆小。

【专家劝诫】:

分床不要超过3岁

一方面,3岁正是孩子独立意识萌芽和迅速发展时期,安排孩子独睡,对于培养孩子心理上的独立感很有好处。这种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日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另一方面,孩子四五岁时,到了男孩恋母,女孩恋父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恋父恋母情结比之前单纯的喜欢和父母在一起有所不同,不但会表现得对父母更加依恋,而且具有排他性。因此,3岁之前分床是顺水推舟,而到4—5岁时,再分就挺难了。越到大越难,如果强行分床,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本网站小编总结:对于让宝宝们独立睡觉,“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反而让许多的家长们伤透了脑筋,其实是否让孩子们独立睡觉,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孩子自身的表现,多问问孩子的意见,也许你就是得到答案噢!

延伸阅读

如何让孩子们学好数学


常有家长们说自家的宝宝数学不好,其实若想要宝宝有一个好的数学成绩,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思考,以下就让我们结合实例来详细的了解下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学习下数学吧!

我想过,为什么会一开始就想要孩子做那么多的练习,除了哥哥给我的错误印象,也和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关。小时候我的数学就是“练”出来的,姐姐留下来的参考书好几本,我会自动拿出来一题题做,看完了“范例题”的解题步骤,也确实了解每个步骤的意义后,我就依样画葫芦,把底下的“类似题”一题题仔细演算。因此,不论小考、大考,我所向披靡,成绩相当亮眼。我学数学的经验就是:多做就对了!因此不假思索,我也觉得如果孩子的数学要好,就是要和我小时候一样,多练习、多见识一些题型,因为数学题型绝对逃不出参考书的手掌心。早教网

不过,高中联考时,我的数学却栽了个大跟斗,所有科目里面,数学考得最差。那一届的数学考试,没有一题符合我的“解题经验”,所有题型都是陌生的、新颖的、从未见识过的,考试时想破了头,却只拿了不到六十分,所幸当年其他背诵科目拿了极高的分数,依然把我送进很不错的学校,也就没有深思为何理科一向很好的我,数学却考得那么不理想;唯一的影响是,高中分科时,我再也不敢踏进理科,而选择念文科。

凯凯学数学的经验,突然又让我想起了高考。直到今天,我才开始觉悟自己学数学的方式是错的。其实我从未学到解题态度的精髓,只乐于找到快速解题的捷径,好让我在考试时又快又准。我虽一一拆解并领悟书上的解题方式,但那不是靠我自己想出来的,我做的事情不是“思考”,而是从不断模仿、练习中,对每一种题型达到精熟的境界。这足以解释为何学校的小考、大考,我都应付自如,因为不论试卷、模拟卷都是大同小异,有“练”就有印象,有印象当然就能得分;其实解题对我而言,就是拷贝的过程,而不是思考的过程。所以陌生的题型一出现,就把我考倒了!

想到这儿,我似乎又看见一道曙光。教孩子数学,真的不能一开始就是“教”。当年,我拷贝参考书的解题步骤,如今又循着老路,孩子还没开始动脑思考,就抓着他的手复制我的解题方式,真是大大的错误!我必须还给孩子思考时光,不用因为担心他想不出来而急着灌输方法,把我们的解题方式强加在孩子的头脑里;他们活泼的思路之所以能伸展,就是因为头脑没有框框、没有固定的思考模式。

孩子终究有一天会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那时候会被迫走向不断重复练习、操练固定解题模式的不得已的老路,所幸在还没有迫切感受到升学压力之时,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宝贵的时光,让孩子练习自己思考、自己解题,尤其可以用快乐的心情面对严肃的数字。卢梭曾说过:“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我领悟到带领孩子学数学的另一个重要精神,绝对要提醒自己不要戕害孩子自由思考的习惯,把我们学数学的方式移植到孩子身上,孩子一开始就困在我们设下的框框里,又怎能期待他们有什么大突破呢?早期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让孩子们提高数学成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教育孩子不可过于的死板,做数学题就像是上山,有许多的解题方法,所以要让孩子多思考,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宝宝独睡好吗?(下)


女儿生下来之后自己睡了一阵子小床,那时候她还挺乖的,不闹!可没过两个月我就把她抱到我的床上来了,因为有几次因故和孩子一起睡时我和孩子都非常踏实。晚上孩子在我的怀里转动着、吧哒着小嘴、小手搭在我的身上时,我都感到非常温馨和满足,孩子也睡得特别香。

孩子单独睡时不是孩子不踏实,而是我心里不踏实,而一旦女儿尝到了滋味就再不肯睡回小床了,这正合我意。嘻嘻!为此先生把我好一顿说,但现在女儿已19个月了还和我睡呢!

yidandan的回复:

现在都是双职工,陪宝宝的时间有限,和宝宝一起睡可以弥补失去的时间,增进感情,应该是件好事吧,所以我也是在依蛋蛋几个月的时候把她抱到大床上睡的。

今年夏天,为了防蚊,我把小家伙放回小床睡,结果她半夜翻身撞在床边上,吓醒了,自己站起来号啕大哭。没办法,我看她的小床已完成历史史命了。

mermaidcn的回复:

乐乐一直和我一块睡,但是近来她愈来愈霸道,已经把爸爸踢下大床了,没办法我们为她订做了一张小床,马上就送到了,可是看了这个帖子后,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甜甜妈咪的回复:

我想这和宝宝的个性有关,甜甜无论睡哪里都香,倒是我,总是偷偷跑到小床边看她睡觉。

情景活动让孩子们获得更深体验


3-6岁的幼儿喜欢模仿和重复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他们的记忆和思维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的接触中进行的,他们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基于这些特点,我以情景性为原则开展小熊过生日的活动。

一、以生日情景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

小班孩子喜欢玩娃娃家、过生日的游戏,但由于他们正处于不会自我控制的前规则阶段,生活经验还比较贫乏,所以一些最简单的习惯也未养成。有一次娃娃家里孩子们将撕的面条撒满一地,由此我产生利用过生日的情景游戏让孩子们锻炼撕的小肌肉技能。在活动中,孩子们跟着我兴高采烈地走到小熊家,走到门口按上门铃,用给小熊送礼物的游戏将孩子撕下的好吃东西送到小熊的嘴中,渐渐地孩子知道了如何撕的技能、撕后礼物的摆放以及简单的礼貌用语等。可见情景性可以给孩子直接的体验,形成稳定的概念。

二、以创设情景化的环境让孩子置身于整个活动中

小班孩子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并不能要求孩子学会什么,而应该创设情景化的环境,使孩子在模拟体验中,在群体模仿中获得相关的经验。如通过创设小熊家的场景,孩子们在做做、喂喂、送送的过程中,大小肌肉得到锻炼,也满足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实践使我感受到情景性原则在小班各个环节的组织实施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有了情景性,孩子们获得了更深的体验,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所有活动都更加易被幼儿接受。

孩子们 我爱你们


不知不觉的光阴穿梭中,我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我忽然发现,我和孩子们的生活里,在唱着爱的旋律!

欣慰的爱---新的一学期开始时,我班迎来了新的小朋友。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新环境的不适应,造成了情绪上的强烈反差。哭的、喊的、摔凳子的、想方设法要逃走回家的,还有大小便拉在裤子里的应有尽有。在帮助幼儿换好干净衣裤、擦掉脸上的眼泪鼻涕、劝走不放心家长的同时,我带幼儿出去散步,认识美丽的幼儿园,希望可以舒缓他们的心情,有的时候还给孩子们放有趣的节目,转换他们的注意力;和他们一起玩好玩的积木游戏……我尽量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幼儿稳定情绪熟悉班里的其他小朋友,认识老师。一个月的辛苦,换来孩子们的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一声声清脆、稚嫩的“老师早,老师好!”那时,我倍感欣慰!

开心的爱-一段时间过去了,我渐渐发现我们班内向的小朋友特别多。他们来园都是大人抱进来的,大人走后爱哭、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显得很可怜。每当这时,我总是及时走过去,把他们从大人的手里抱下来,坐在我的腿上,安慰他们,陪他们游戏。而在这时,我总能发现有一些小朋友用一种我说不出的眼神望着我,好象在说:“老师,我也想让你抱一抱。”这时,我总会伸出手:“来,老师也抱抱你!”孩子们开心地来到我身边,就是让我摸一下头,摸一下小脸,握一下小手,他们也会觉得很满足。因此,现在在我班里,若是发现哪个小朋友情绪不太好,我总要走过去:“来。老师抱一抱”。即使是开心的小朋友,我也会去抱抱他们,摸摸他们,让他们感受我对他们的爱。慢慢的,他们在我忙碌的时候,会过来对着我笑眯眯,会走来拉拉我的衣襟,会跑上来看看我的脸。

这就是爱的旋律!我和孩子们,会在每一天,都永远的唱好这爱的旋律。

如何看待孩子们间的搂抱


对于宝宝之间搂抱一类的亲昵动作,妈妈的恰当做法是,肯定孩子善良的意愿,并给出具体的指导:“我知道,嘟嘟和悦悦是最要好的朋友,而且希望一直好下去,不过好朋友手拉手一起玩就可以了。其实,只要心里想着对方,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遇到困难互相帮助,那才是真的‘友好’呢!想想看,小朋友之间抱来抱去是不是容易摔跤?亲来亲去也不太卫生,很多传染病就是这么传播的,所以,嘟嘟和悦悦、和其他小朋友都不要那样做了。”

CASE:乔乔又“爱”上别人了5岁帆帆从幼儿园一出来就伤心地说:“乔乔又‘爱’上别人了!我今天约她一起画鹦鹉,她不愿意,还说她喜欢丁丁了—班里的另一个男孩子。可是,昨天她还说永远跟我好呢,我们长大了一起出国、上同一所大学,然后结婚。怎么今天她就改主意了?她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帆帆还紧张地问妈妈:“怎样才能让乔乔重新和我好呢?”

宝贝的心里话:乔乔画画好,还能在钢琴上弹出好听的曲子,我可羡慕了;还有,她爱帮助别的小朋友,我觉得她真像小天使。

解读宝贝:孩子往往因为羡慕一个小朋友的才艺、羡慕小朋友身上的一些长处或者是好人缘儿,而希望永远跟这个自己心目中“很棒”的小朋友友好。比如“很棒”的乔乔对帆帆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另外,孩子还有一种心理:我“爱”乔乔,乔乔很棒,我也很棒。

妈妈可以这样做

(一)给孩子情感支持

假如宝宝的“初恋”一帆风顺,其实是件值得父母们高兴的事,这意味着小家伙又多了一个好朋友了。然而,孩子的“爱情”有可能一开始就遭到拒绝,他喜欢的那个小朋友根本就不想和他“结婚”;或者移情别恋、抑或摇摆不定、左右为难。

如果宝宝向你倾诉“失恋”的痛苦,你是直白地告诉孩子,“你们之间过家家式的感情游戏本来就不会长久”,还是担心孩子会为友谊伤透了心,扮演一个救世主的角色,试图替他改变一切?实际上,此刻你的冷静态度对他会更有帮助,你可以说说自己对这事的感受,给他一点点安慰和同情:“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也会伤心的。你现在需要妈妈做什么呢?”让孩子觉得,在他“最痛苦”、最需要精神支持的时候,你是他的依靠。

(二)说出你的点子

妈妈不妨给他一些新的思路。比如:“你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呢,你可以和他们玩呀。”或者“她不是羡慕你搭积木好吗,你在这上加把劲儿,先不找她,说不定过两天你建起一座漂亮的立交桥,她就会乖乖地来找你了。”

(三)孩子的办法也精彩

启发孩子自己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是妈妈们智慧的做法,这有助于提升孩子的逆境商、增强自信心。给孩子一个思路、一个暗示,然后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处理,他们的做法或许会让你耳目一新。帆帆最后就想出了一个让自己和丁丁竞争的办法:“咱们两个谁先能连续拍球达到200个,谁就和乔乔结婚。”—那段时间,乔乔最崇拜的偶像就是班里的拍球冠军。

总而言之,无论是宝宝明确地告诉你“我爱上某个小朋友了、舍不得和他分开”;还是把“老公”、“老婆”挂在嘴上,他们这样做有着充分的心理依据。四五岁的孩子热衷于模仿成年人的行为,他可能是背着小书包要去“上学”,“操纵”一套玩具、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也可能是要和一个他喜欢的小伙伴“结婚”。

孩子之所以使用“结婚”、“爱”一类比较刺激的字眼儿,或者女孩穿上漂亮的纱裙一本正经地同“心仪”的男孩举行个“婚礼”,是因为他(她)听身边的大人们这么说过、做过,或从电视上看到过类似的画面,这种模仿,实际上是孩子们试图理解成人世界的一种方式,即便是他们之间直白地“言爱”,或者干脆有一些搂搂抱抱的亲昵举动,充其量也只能被归为“过家家”游戏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与青春期后出现的“异性相吸”有本质上的区别,更与性、与真正意义上的浪漫爱情毫无关联。孩子的这些行为无非是传达一个信息:你的宝宝渴望和另一个孩子建立一种很纯真的友情。如同孩子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如玩具、卡通书等感到好奇、产生兴趣一样,“童年爱情”也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自生自灭。

合理的教育孩子们的成长


前言:将孩子们送入幼儿园,父母们最大的担心就是害怕孩子们在幼儿园被欺负,因此就常有家长们教育孩子“以牙还牙”的方式,那么这样的教育方法会留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以下就具体的看下吧!家长须知:宝宝入园做准备

幼儿园小班新学期安排的第一节课是让孩子们玩玩具。老师把装玩具的箱子搬到教室,告诉孩子们说:“小朋友,今天我们玩玩具。一会儿大家按顺序到前边来取玩具,每人只取一个。”

老师话音还没落,全班30个孩子,就一窝蜂地上前“抢”玩具,有的一下子拿了好几个。后边没有拿到玩具的孩子,上手就抢夺。当时,竟然有10多对孩子,为了争夺玩具在打架。

使老师更惊讶的是,当一个女孩子的玩具被男孩抢走时,那女孩毫不示弱,竟然上手就打了男孩子一个干脆、响亮的耳光。老师问为什么,女孩振振有辞:“妈妈说了,谁要欺负我,我就打他,不能吃亏!”

入园指导据了解,九成以上新生家长曾经直接告诉或暗示过孩子,遇到有人打你,你就要更厉害地打回去!

家长在孩子幼年就鼓励“以牙还牙”,可能对孩子成长埋下巨大隐患。有个孩子被家长打了一巴掌,孩子反手就给了家长一巴掌。家长愣住了,质问为什么敢打我?孩子理直气壮:“你不是说,谁要打我就打谁吗?”家长自己种下的苦果,还得自己咽。

教育方法的不正确,非常的不利于宝宝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用“以牙还牙”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习惯用暴力去解决一切的问题,但愿妈妈们都能够三思而后行!专家支招帮孩子解决入园问题

如何让孩子们安抚自己的情绪(中秋季亲子专题)


前言:小孩子们由于年龄还太小,因此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难免不懂得如何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则小实例,详细的了解下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安抚自己的小情绪吧!

制止发脾气:教儿女怎样安抚自己并使自己冷静下来

在我脑子里,我想象有很多卡片帮助我理清思路,但是在我生气时就好像所有的卡片都搞乱了,我找不到需要的那张。

贾森,7岁

八岁的扎卡里和四岁的本坐在长方形饭桌的两头玩“足球”。实际上他们的球是一小块三角皮子,玩足球就是用手指头把皮子从桌子的一头弹向另一头。如果从桌子一头弹一下皮子,使它落在桌子另一头的垫子上,就得一分。一开始两个都很快乐和放松。但过了一会儿,本累了。对于四岁的男孩,用手准确弹皮子并不容易,他的“球”开始从桌子旁边掉下去。他的身体变得紧张,他直着坐在椅子上,在“球”掉下去时声音也提高了。“你是不是感到受挫了?”我问他。他转向我,对我的问题吃了一惊,但什么也没说。“你想不想停下?”我继续说。“不想。”他很坚决地拒绝了。“你想不想歇一下?”我问。他停下来再看看我,但仍不肯停下。我又说:“当我看见你在椅子上坐直,并提高了嗓门,我想你是感到受挫了。当一个人有这种感觉时,如果他歇一下,再接着玩,就会感觉好得多。你认为要是歇一下,会不会感觉好一些?”

这回他松了一口气说:“好吧!”然后从椅子上跳下来。

“你是怎么做的?”他的母亲很想知道,“每次玩游戏本总是发脾气!”

教会儿童识别自己的感受,并在被感受支配以前安慰自己使自己平静下来是制止发脾气的关键。学会怎样安慰自己并使自己平静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生技能。掌握这种技能,需要很多年的练习。即使作为成人,我们仍然在学习,这一课从童年就开始了,这意味着当你有了子女,你就是他们的老师。

本网站小编总结:让孩子学会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其未来的发展与办事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做为家长就要从小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敬请关注更多的育儿小知识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