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几乎成了现在的孩子们必学的课程,许多的家长们不惜花费重金还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早教班,但是早教课程真的可以让孩子们变得聪明吗?以下就让我们来听听大家的声音吧!

早教课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上了早教课,孩子就会更聪明,就比其他孩子赢了一个起跑线。其实,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早教也不是培养“神童”,早教课的内容还包括为孩子创建一个成长环境,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情绪和社会行为这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早教班并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过早教的孩子将来就有所作为,而没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是。早教网

早教课的效果立竿见影。

有的家长说,感觉宝宝上了早教课,也没什么改变没什么进步。其实宝宝的学习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接触的东西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不可能上了课立即就有效果。而且,因为早教课更注重潜能的培养和开发,所以早教效果短时期内难以发现。

家长不能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过分关注孩子是否有所进步。另外,也需要有心理准备,那就是:早期教育是有效的,但不等于所有的早教课程都是有效的。事实上,相当多的早教课程被染上了商业味,炒作成分多。

早教课程的品种越齐全越好?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那么是不是上的早教课程品种越多,越丰富,就越有益呢?有些家长盲目地以为,收费越贵的早教机构,环境越好,师资更佳。其实贵的课程未必适合宝宝。早期教育不应贵族化,高价课程更是没什么意义。只要宝宝收获快乐、越来越健康,收费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就是好的早教课程。一些爸妈给宝宝报了音乐启智课,又去上玩画画的课,再去学英语,最后还报了运动宝贝的课程让宝宝“放松一下”,误以为这样就是让宝宝全面发展了,其实只是把自己和宝宝弄得疲惫不堪。如果报得太多,从表面上看是各有侧重,其实对宝宝智能的提高并没有加倍收效。而且,周末无论如何都要留出时间出去玩哦,别忘了大自然也是宝宝的好老师。

另外,一些家长只是一味追赶潮流,对早教并不太了解,看到“蒙氏”、“奥尔夫”等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名字,并不明白其中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就想让孩子与时俱进多接触新奇的东西,尤其是,挂上洋名更时兴。这些都是不对的,不能盲目跟风。

西式教育理念就是比中式的好?

西式教育理念和中式教育理念有着背道而驰的差异性,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许多爸妈一味地赞扬西式教育,否定中式教育也是不对的——西方的早教以尊重孩子个人意愿为主,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实际动手能力,让孩子从小便开始接触社会生活,因此西方孩子的自信心很强,对人对事都持乐观态度,对生活充满自信和期待。在西方孩子的眼里,仿佛只要你努力,没有事情是你做不到的。但这也有不利的一面,孩子容易形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极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早期教育

中式的早教则注重责任和担当,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教导孩子应该主动去帮助其他小朋友,而且要在第一时间去帮助别人,只要你还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初看起来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些迂腐,但仔细分析,人们会发现其中蕴含成熟的做人道理。这里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对身边其他人的责任。当身边的人陷入困境时,一个人应有帮助人的意识和敢于帮助别人的勇气。这种教育思想让孩子学会了团结和勇敢,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网站小编总结:目前各种各样的早教机构都是打着“开发儿童智力”的旗号,让许多的家长们眼花缭乱,其实我们也不能一味说早教课就一点的效果都没有,最主要的还要是看父母们是否选对了课程!

延伸阅读

如何让婴儿更加的聪明


如何让小宝宝们变得更加的聪明,这是大多数的家长们都很想知道的问题,最近有相关的教授通过研究后发现,在多语言环境之中长大的孩子更加的聪明,以下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库尔教授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婴儿学习语言的惊人过程。目前,她在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研究像诺亚这样同时学习好几种语言的婴儿。

在诺亚妈妈的积极配合下,研究人员对诺亚的大脑活动进行了记录。研究人员给诺亚戴上一个安装有电极的帽子,这种帽子不会引起疼痛的感觉,能在婴儿听到类似“ba”和“da”这些组成语言的最基本元素时,记录下他们大脑中的电子信号活动。

新生儿能区别不同语言

库尔教授表示,在最开始时,婴儿的大脑就像是一张白纸。她说:“新生儿能够区别所有的语言。”然而,当他们长到6个月大时,大多数婴儿就只能对自己从父母和其他人那里重复听到的声音作出反应,而通常情况下他们听到的只有一种语言。

那么,如果婴儿在家里或类似的实验中同时听到两种语言,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研究结果显示,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婴儿,会对两种语言都作出反应,并且他们对这两种语言所作出的反应分别来自大脑的不同区域。

库尔解释说:“在婴儿的大脑中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电路。其中一个对他们的母语产生反应,另一个则对第二种语言产生反应。”

许多研究都表明,从大脑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转换的能力,能使婴儿在某些方面有更好的表现,也就是说,多语言的环境能让他们变得更聪明。

本网站小编总结:多语言环境可以刺激大脑的发育,但是有的家长们常常会担心孩子在多语言的环境中长大往往会对语言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希望看了此篇文章家长们能够明白!

让宝宝更加聪明的小游戏


目前市场上有关小孩子们的玩具是多不胜数,品种也格外的多,尤其是小孩子们的拼图玩具,形式各一,让许多的小朋友们往往是爱不释手,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这款小游戏的相关说法吧!

拼图游戏能带给宝宝的好处:

1.了解“部分”与“全部”的关系

在游戏中,父母让孩子知道许多的“部分”能拼凑出一个“全部”,以及“一个全部”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

2.培养平面组合的概念

积木是立体的组合,而拼图是一种平面组合的概念,在局限的2D范围里拼出一个物品,一个合于逻辑的东西。

3.懂得顺序/秩序/逻辑的意义

许多小朋友在一开始接触多片的拼图时,自然就知道要从边缘开始拼,这就是学习顺序、秩序及逻辑的意义,并且从观察与判断中学习分类,他得观察范例上的正确拼法,才能拼出正确答案。

4.增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拼图需要小朋友耐心的操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只要一不协调就不能将色块放在正确的位置,但一开始不会的小朋友,只要多练习几次自然就会了。

5.培养观察力,培养耐心、专注力

通常拼图都是由日常生活中拼起,所以小朋友要熟悉身边的事物,才能按照逻辑拼出正确的图形,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及专注力,让他可以坐得住的做一件事。

6.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

玩拼图能学习推理思考能力,因为小朋友会经由尝试不同的选择,到决定正确的一片放下去,也就是经过假设、判断到选择的过程,让他学习运用逻辑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7.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孩子在玩拼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拼错的时候,这时他们会感到挫折,表达不想玩的意愿,但是大人可以从旁协助他们,帮他们度过难关。

8.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当孩子将混乱的拼板一块块衔接以来,直至重新组合成功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成就感,这是提高孩子兴趣很重要的元素,也是日后让他独立完成拼图的自信心来源。

玩拼图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妈妈在为宝宝选购拼图时,一定要注意材质和安全性,以免小朋友刮伤手指。

专家提醒父母:在为宝宝选择拼图时,妈妈需要考虑得多一些,比如:拼图的图案、片数等等,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的话,可能会影响宝宝玩的兴致。

切勿只在乎片数

选择拼图时必须难易轮流交替,不要以为愈多片的会让孩子感觉愈有趣,因为轻松容易的拼图可以让孩子增加成就感,而较难的拼图能让孩子培养耐心、增加观察力。

图案的种类要注意

拼图的难易度除了片数之外,种类也是很重要,通常卡通、线条色块分明者比较好拼,单色或色彩渐层不易分类或区分的就比较困难了。

不要高估孩子的能力

有些父母因为看孩子拼得很好,就觉得孩子的能力很强,于是选择跳了好几级的拼图给孩子,这时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成而产生很大的挫折感,甚至会很久都不愿意碰拼图,虽然适度的挫折可以提高孩子的受挫度,但过大却会让他失去信心和兴趣,所以家长千万不要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喔!

不要急于告诉他该放哪儿

在引导孩子玩拼图时,等待是很重要的。相比直接告诉他“这块应放这里,那块应放那儿”,让孩子自己去发觉一些有用的拼图技巧更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何况,孩子还不满意父母在一边指手画脚呢!

本网站小编总结:育儿专家指出,玩拼图小游戏即能够享受乐趣,也可以使孩子们获得提升的空间,同时也能够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因此平时家长们可多让宝宝玩下拼图小游戏!

是否大脑袋的孩子就聪明呢?(幼儿健康专题)


前言:大脑袋的孩子比较的聪明,这是我们常常听到大人说的一句话,那么关于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的依据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业人士的相关讲解吧,可以使父母们充分的了解到真相!

专家大吐槽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说,很多妈妈从怀孕时就会特别关注宝宝的头顶径大小,到宝宝出生后又会格外关注宝宝头围大小,总觉得自己的宝宝头围小了,就表示宝宝脑发育不正常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宝宝头围的大小也像身高、体重一样,都有一个正常范围,头大并不代表大脑就发达,头小也并不代表大脑发育滞后。”主任说,宝宝头围大小跟家族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有些宝宝头围偏小一点,但饮食、身体发育、行为举止都很正常,综合家族成员情况,宝宝的大脑发育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相反,宝宝的头围如果偏大,有时也会是某种疾病的预警。主任说,宝宝头围如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并常伴有哭闹、呕吐、抽搐、眼斜等现象,就要考虑宝宝是否患上了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

一般来说,宝宝一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也是宝宝头围增长最快阶段。新生儿的头围平均约为34厘米,男孩33厘米~35厘米,女孩32.5厘米~34.5厘米。出生后的第一年,孩子的头围应该总增长12厘米左右。前3个月增长最快,能增长约6厘米,后9个月约6厘米。

主任提醒,如果孩子的头围大于正常范围,或者头围在短期内增长过快,都是不正常的表现。头围增长过快可能是巨脑畸形、脑积水或软骨营养不良等疾病因素导致;头围过小,则可能是大脑发育不全或头小畸形,孩子智力也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当宝宝的头围长得过快或过慢时,家长应及时带他去做进一步检查。

真相

主任表示,头围指标只是衡量孩子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要想全面、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必须将头围、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有些宝宝头围很正常,脑细胞数量也正常,但就因为神经细胞之间的链接有问题,而导致宝宝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孩子头围的大小与聪明与否无关。”主任说。

本网站小编总结:由以上的我们可以看出,“大脑袋的孩子聪明“并没有科学的依据,因此希望父母们不要在以此来评判小孩子是否聪明的问题,也希望更多的家长们都能够多了解些科学的育儿法则!

早教课真的能使BB更聪明吗


其实,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早教也不是培养“神童”,早教课的内容还包括为孩子创建一个成长环境,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情绪和社会行为这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早教班并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过早教的孩子将来就有所作为,而没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是。

早教课的效果立竿见影。有的家长说,感觉宝宝上了早教课,也没什么改变没什么进步。其实宝宝的学习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接触的东西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不可能上了课立即就有效果。而且,因为早教课更注重潜能的培养和开发,所以早教效果短时期内难以发现。

家长不能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过分关注孩子是否有所进步。另外,也需要有心理准备,那就是:早期教育是有效的,但不等于所有的早教课程都是有效的。事实上,相当多的早教课程被染上了商业味,炒作成分多。

早教课程的品种越齐全越好?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那么是不是上的早教课程品种越多,越丰富,就越有益呢?有些家长盲目地以为,收费越贵的早教机构,环境越好,师资更佳。其实贵的课程未必适合宝宝。早期教育不应贵族化,高价课程更是没什么意义。只要宝宝收获快乐、越来越健康,收费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就是好的早教课程。一些爸妈给宝宝报了音乐启智课,又去上玩画画的课,再去学英语,最后还报了运动宝贝的课程让宝宝“放松一下”,误以为这样就是让宝宝全面发展了,其实只是把自己和宝宝弄得疲惫不堪。如果报得太多,从表面上看是各有侧重,其实对宝宝智能的提高并没有加倍收效。而且,周末无论如何都要留出时间出去玩哦,别忘了大自然也是宝宝的好老师。

另外,一些家长只是一味追赶潮流,对早教并不太了解,看到“蒙氏”、“奥尔夫”等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名字,并不明白其中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就想让孩子与时俱进多接触新奇的东西,尤其是,挂上洋名更时兴。这些都是不对的,不能盲目跟风。

西式教育理念就是比中式的好?

西式教育理念和中式教育理念有着背道而驰的差异性,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许多爸妈一味地赞扬西式教育,否定中式教育也是不对的――

西方的早教以尊重孩子个人意愿为主,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实际动手能力,让孩子从小便开始接触社会生活,因此西方孩子的自信心很强,对人对事都持乐观态度,对生活充满自信和期待。在西方孩子的眼里,仿佛只要你努力,没有事情是你做不到的。但这也有不利的一面,孩子容易形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极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中式的早教则注重责任和担当,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教导孩子应该主动去帮助其他小朋友,而且要在第一时间去帮助别人,只要你还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初看起来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些迂腐,但仔细分析,人们会发现其中蕴含成熟的做人道理。这里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对身边其他人的责任。当身边的人陷入困境时,一个人应有帮助人的意识和敢于帮助别人的勇气。这种教育思想让孩子学会了团结和勇敢,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看看你是否会夸自己的孩子?


我们经常这样赞扬孩子,然而,看似简单的赞扬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乖,你真棒!”这个赞扬就过于笼统,孩子根本无法感知自己究竟为什么棒?“妈妈为你感到骄傲!”这个赞扬过分地强调了别人的感受,而不是孩子!

其实,这样的赞扬忽视了孩子的行为的具体过程,忽视了能力,而强调了结果。久而久之,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孩子这样的观念——除非获得赞扬,否则,我所做的都是没有价值的。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害怕甚至经不起失败。

家长给孩子的应该是鼓励,而不是赞扬。鼓励是对孩子能力的尊重和信任,赏识的是孩子的努力过程。

鼓励多用“你……”的句式。例如,对正在画画的孩子说“你的色彩搭配得真好!”强调是细节和孩子的感受。多用鼓励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培养了自我意识,平静地承认不完美的现实。

家长鼓励孩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采用肯定的,避免否定的语言。例如,“我明白,你在这个题目上努力了很长时间了!”

二、强调优点,弱化不足。例如,孩子画的画色彩很失败,家长说:“你的构图很大胆!”

三、鼓励孩子提高,而不是尽善尽美。例如,“想想你可以做哪些改进呢?”

四、注意辨别哪些行为值得鼓励。例如,“你很有耐心!”

五、鼓励孩子所做的努力。例如,“看,你已经有了进步!”

夸奖虽简单,却又有技巧,只要会夸孩子,孩子就能从夸奖中获取前进的力量,不断成长进步!

教育孩子,是否应该分性别呢?


对于小孩子的教育,其实没有必要分的过于清楚,家长不能因为是男孩而拒绝孩子学习插花,不能因为是女孩子就拒绝孩子打篮球,其实不分性别的教育,更加有助于孩子前途广阔!

爸爸应常和孩子玩耍

爸爸通常比较喜欢用“活动身体”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孩子,和孩子共同完成某一件事,找出父子相处时的乐趣。不论一起去公园或看棒球赛,甚至只是去散散步、骑单车等,只要能陪孩子一段时间,就能影响他(她)的一生。虽然男性对人的情感敏感度较女性低,但他最适合与孩子相处。根据调查显示,常和爸爸相处的孩子,女儿比其它孩子更具竞争意识或采取主动出击的表现方式,而情绪上的反应也相对减少。儿子则比其它孩子在情绪的表现上更为丰富,在攻击性上也会减少。因为爸爸的开放特质能让孩子自由地表达本能所反映出来的情感。特别是男孩子需要有情感表达的模板,所以需要与爸爸共处的时间。妈妈对两性特质较敏感,抚育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女孩子更女性化”、“男孩子更男性化”的倾向。而爸爸相对不会去强调性别的教育方式的特性。

偶尔角色交换会比较好

当女性在照顾孩子时,可从孩子脸上的表情,就能了解他心中的想法、有怒气时也能尽量克制,这些女性特质对人的敏感度及温暖度的社会性表现,似乎比较适合扮演照顾家人的角色。而男性能将怒气做最大化表现成为爆发力,又将负面情绪的恐惧、悲伤、痛苦等,做最小化表现的这种特质,刚好适合在社会上竞争。

另一方面,母亲对于女儿比儿子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丰富,例如在念“看图说话”时,为了配合图画中的情景叙述语句时,替女儿念的话,会大量使用快乐、悲伤、恐惧等感情用语,却减少攻击性的行动力叙述。然而替儿子念的话,情况就相反,会增加行动叙述而减少情感描述。像讲故事时,会为女儿强调“漂亮的公主”,对于男孩则强调“勇敢的男孩”。

不强调性别,孩子前途更宽阔

人的潜力往往会被局限在预设立场而无法发挥,若能去除心理障碍,其实什么可能性都会出现。男孩女孩都能“文武双全”或者“理性与感性兼顾”。

若女儿跑来要求说“我要去踢足球”,你该高兴女儿有旺盛的体力和健康的体格,儿子突然说“我想学插花”,那么更应高兴他具有柔软的心与审美意识。

只要父母本身不设限,那么你会发现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差别都不大,因为他和她一样都能积极竞争而又情感丰富。

本网站小编总结:不分性别的教育方式可有助于孩子更加自信,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尤其是在处理问题的态度及方法上都比较的周详,对孩子的情感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良好的性教育让孩子更加自信


到底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很多家长向编辑求助表示无从下手。对此,有关专家提醒,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无须长篇大论小题大做,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效果更好。

一、电视机前

如果你觉得很难在生活中找到恰当的时机和孩子谈“性”,那就错了。生活中有太多的线索,关于男女、关于性、关于差异。电视节目就是一个例子。不论是新闻、卡通、综艺节目甚至孩子喜欢的偶像剧,都时常见到有关男孩女孩、生理健康、亲密性话题穿插,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此时,爸妈可以用轻松、幽默的口吻,提供给孩子适当的性知识。无须长篇大论、小题大做,别忘了,你们还在欣赏节目呢。就一个小小的要点,提醒纠正错误信息、延伸重要的概念、或是生活情境的联结,除了事实的提供,也可以增加孩子对这些内容练习自我判断的机会。

二、阅读、对话

目前许多关于两性关系、性教育的书籍,不适合学龄儿童阅读;事实上,大一点的孩子,十分容易在书店翻阅更多包含性话题的小说、漫画,而其中的品质良莠不齐,很难加以过滤。建议爸爸妈妈陪伴孩子一同找寻好书,然后结伴阅读、观察、思索,获得较为正确的知识。当孩子进一步有了兴趣、有了疑惑,主动提问题或引起对话时,就是最好的讨论时机,你可以在孩子的发问中知道他的主要疑问是什么、从何而来,以及他所理解的程度。同时,就阅读内容或话题加以讨论,也不会太过尴尬。不过,提醒爸妈要记得先耐心、仔细听听孩子的话。

三、引导孩子欣赏自己长大,建立自信

学龄孩子的身体发育会让他渐渐地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外表、自己的特质,是不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尤其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会形成很强烈稳固的性别刻板印象,“别的女生都……”、“男生就是要……”这样的想法,也就成为一个自我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发育过程中,重要的是营养充足、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各种技能潜力,同时建立正面的自我独立性以及认同感。建议爸妈尽量避免阻止孩子谈论身体、也不可用性别指标来赞美或批评孩子。相反地,可以在许多生活小节中鼓励孩子,引导他看见自己的发展、观察自己的进步、欣喜自己的长大,真正地尊重、欣赏自己和别人,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建立自信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