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爱问问题这是做为妈妈共同的感受,许多的时候孩子们反复问问题,常常让家长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回答宝宝问题的小技巧,可轻松的搞定小宝宝!

好奇对于宝宝的大脑发育是非常好好处的,但是新父母容易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宝宝反复问问题,反复问为什么,新妈妈应当怎样回答呢?专家说,面临这种问题是,原则上应做到四要四不要。

在方法上:要偶尔的装装糊涂,要配合宝宝反复做相同的回答,要经常性的反问孩子,要充满乐趣的问答方式。亲子早教

偶尔的装糊涂,不要所有的问题,都以直接回答的方式来告诉孩子,而可以慢慢启发孩子的思维,来帮助他想到问题的答案。有个时候,孩子会问一个其实他见过的东西,可是他想在父母那里寻求一种确认,这时,用启发思维的方式,来帮助他回忆。

比如,宝宝指着花生问,这是什么呀?妈妈可以装装糊涂,这样说:这是什么呢?妈妈也想不起来了,但是我们在一本书上看过的,叫leo'snewpet.leo的hamster躲在沙发下不出来,是拿什么把他引诱出来的呀?这时宝宝会眼前一亮,和宝宝一起重温一遍故事,他不仅会对花生这个词加深了印象,还觉得这样的学习真是非常有乐趣。

配合宝宝反复做相同的回答:宝宝反复的提问,是因为他们还不确信已经完全记住,因此,当宝宝反复的问同一问题,不要说“刚刚我告诉过你的呀”,而要更加清楚地回答,帮助宝宝加深对事物的印象。

经常性的反问孩子:反问孩子,“你觉得是什么呢?”,可以启发宝宝去思考,发挥他的想象力,培养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没有信心把他的答案说出来,鼓励孩子自己来回答问题,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真正的亲子互动,不是一个问,一个答。而是双方之间有问有答,这样才会让亲子时间充满乐趣。

充满乐趣的回答方式:两岁宝宝提出的问题,不能以大人的方式来回答。比如,他要问你熊猫是什么啊?那父母不能从大人的角度想要专业的回答这个问题。而要从宝宝所了解的,和感兴趣的方面着手,可以简单的说:熊猫是喜欢吃竹子,喜欢爬树,喜欢睡觉,喜欢翻跟斗的动物,他一天可以吃很多的竹子,他睡觉的样子很可爱,他翻跟斗的时候就像皮球一样在地上滚动……配合肢体动作,加上夸张的语言,一下子就让熊猫的形象在宝宝眼里活跃起来。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朋友们爱问自然是好,做为家长不可打击孩子的好奇心理,并且还要学会多配合孩子的提问,若是你还没掌握这方面的回答技巧,那就看看此文章吧,对于妈妈们来说可是很有用途的噢!

zj09.com小编推荐

性问题:不要回避BB好奇心


我儿子笑笑今年5岁多了,他聪明、健康、可爱。和所有这个年龄的孩子一样,他也有很强的好奇心,每天都有提不完的问题。而我和我先生每次都认真、耐心地给他解答,还及时肯定、表扬他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从不敷衍了事。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注意到自己是个男孩子。有天他从幼儿园回来对我说:“妈妈,原来我们班上的佳佳蹲着尿尿是因为她没有小鸡鸡,站着尿尿会尿到外边,哈哈……”那神情,自豪极了。

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发现!我们也“紧跟形势”,积极配合,从一些小事上,注意让他感觉到男女有别。比如,3岁以后让他独立睡小床;和他爸爸一起洗澡;我换衣服时注意避开他;不带他进女厕所等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了。这不,他又重新对我提出了“我是从哪儿来的”问题,而且不满足于以前简单的回答了。于是,我和先生商量好了“说法”,我告诉他:“笑笑的爸爸、妈妈相爱了,住到一起。有一天,爸爸把一粒小种子放到妈妈的肚子里,和妈妈肚子里的一粒小种子合在了一起,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你。”“那后来呢?”儿子着急地问。我接着告诉他:“后来,你就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地长大,长出一个圆圆的脑袋,两条胳膊、两条胖胖的腿。”“那我怎么吃饭、怎么喝水呢?”儿子还挺关心自己的。我说:“你不需要吃饭、喝水,你的肚子和妈妈的肚子是用一根带子连在一起的,吃的、喝的就从这根带子运到你的身体里去了。你吃饱了,还用小腿使劲踹妈妈的肚子呢!”儿子听了,忽然奇怪地看着我们问:“妈妈,这些您是怎么知道的?———噢,我知道了,您一定是趴在肚脐眼儿上看见的!”听着这充满童趣的话,我和先生笑得喘不过气来。儿子被我们笑得不耐烦了,使劲摇着我的胳膊问:“那后来呢,我是怎么出来的?”我只好止住笑,认真地告诉他:“等你长得有十个月大的时候,就自己从妈妈两腿中间的一个通道里钻出来了。”“噢,是这样的。”这回儿子满足了。

借此机会,我又简单地告诉他我生产时的痛苦经历,还有他婴儿期内我带他的辛苦。儿子一脸“感慨”地对我说:“妈妈,您生我养我好辛苦啊!”一句话,让我觉得儿子真是长大了、懂事了,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

作为一个母亲,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性问题。平时我在看书报、杂志的过程中,注意把一些有关青春期性心理卫生的文章保存下来,我打算等儿子长大后,让他进一步阅读,相信对他的身心健康会有帮助。相反,如果一直回避孩子提出的性问题,那么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也许就会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去打听,个别男孩子也许还会因此而犯罪,到那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正确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是必要的。

如何应对孩子有关性的好奇


如何应对孩子有关性的好奇

早晨,妈妈在叠被子,爸爸穿着短裤找衣服。就在这时,4岁的女儿推开了卧室的门——

“爸爸,你那里怎么鼓鼓的?”

1.“你先出去,不叫你就不要进来——说过多少次了,进房间要敲门。”

2.“因为,爸爸那里藏着一只小老鼠……”

“小老鼠?”

“我要小老鼠,我要小老鼠……”

3.妈妈抱住女儿,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爸爸趁机穿好裤子。

“爸爸是男人,你和妈妈是女人。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宝宝想想看,男人和女人还有什么区别?”

“嗯,女人的头发长、男人的头发短……”

评析:

生活中难免遇到这种尴尬的场景。

场景一中的妈妈,情急之下,把孩子推出门外,虽然在阻挡住孩子的目光之余,教导了孩子的礼节常识,但却没有消除孩子的好奇心,反使之更为强烈,而且,易使他产生这样的感觉:我是爸爸妈妈之外的人,我并不重要。甚至产生失落的感觉。场景二中的妈妈,谈笑间告诉了孩子一个“歪理”,这种引导将会让孩子对性及性别产生畸意。在这种尴尬的场景中,家长的表现极为重要,是亲切、随和还是紧张、惊慌,是视性为自然还是洪水猛兽,都会在孩子心中打下一个烙印。场景三中,家长的做法值得提倡。妈妈自然地抱住孩子,爸爸趁机“遮羞”,平静地告诉孩子,那是男人与女人的区别,并自然地引导孩子进入自我认知的学习当中。

对于4岁的孩子,也许告诉她什么是生殖器官,而男女的生殖器官有何不同,可能略显早了些。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只是平静地告诉孩子:男性、女性不同,但无论你是男是女,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应对孩子性别好奇感的巧妙方法


在孩子两三岁时,他们会对自己的性别产生好奇,想知道男孩和女孩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时,父母该怎么做才好呢?

案例:玲玲今年2岁,平时胆子很小,尤其到了晚上,妈妈如果在她没有睡着前离开了她的房间或是关了灯,就会吓得大哭起来。妈妈总对她说,要学男孩那样勇敢点。

玲玲发现经常来她家玩的隔壁小哥哥,胆子确实比她大,但他没有小辫。玲玲便以为,只要自己把头发剪短了,就会成男孩,胆子自然就会大起来。一天,她天真地对妈妈说要剪掉自己的小辫,并且要把头发剪得跟那小哥哥一样,很短很短,自己就一定会勇敢的。妈妈听后真是哭笑不得。

性别差异:后天逐渐加大

专家们曾经一度认为,是男性和女性激素“构成”了大脑。但是通过对未出生的老鼠大脑进行的研究发现,在激素起作用之前,男性和女性基因在数量和类型上就存在差别。但那并不意味着男女之间的差别就此成为定数,加拿大有关研究发现,男孩生来就比女孩活跃,这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以及其他社会因素也在不断地鼓励并加大这种差别。

提示:男孩的大脑要稍稍大于女孩,但女孩左右脑之间的联系却更为紧密。两种性别都能够有效地利用大脑的不同部分,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存在不同的学习方式。女孩的语言能力、感官发展以及认知能力会发育得更快些,男孩发育稍晚,但在涉及某些视觉和空间感方面要超越女孩。

男孩女孩:各有模仿对象

通常,孩子都特别喜欢模仿自己的父母,这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什么是男孩或者女孩应该做的。女孩可能会学妈妈,在她的玩具厨房里玩得不亦乐乎;而男孩通常更喜欢那些玩具枪、单双杠等,或是学父亲的说话语气和处事方式。他们喜欢别人称他们为“大男人”和“勇敢的小伙子”等。当然,在孩子幼小的时候,这两种性别角色的模仿,也可能会有交换。

提示:如果看到男孩正在穿妈妈的高跟鞋玩,不必感到惊讶。有时孩子只是在模仿一个大人,并不一定是特定的男人或女人。只要孩子喜欢,就不要干涉他玩什么玩具或是游戏。不然,就有可能抑制他们开发各种不同兴趣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自然会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样的衣服或爱做什么事情。

中性玩具:适合此时孩子

孩子在3岁前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是模糊的,在他们心里,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有些神秘,所以他们会产生好奇,此时他们更在乎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玩具。如果父母借机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会有效地促进孩子性心理的正常发展。然而,只是按照传统男女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会限制孩子的学习范围和途径,不但会增加孩子在选择上的麻烦,更有可能会限制了孩子的潜能,以及探索他全面性格特质的机会。

提示:让孩子慢慢了解性别角色,给他提供一些中性的玩具,让他们回到最自然本色的一面。父母可以在旁好好地观察和欣赏孩子所表现的特质和能力,并提供他需要的支持和空间,不要因为是男孩或是女孩而有所差别。

男孩女孩的不同点

男孩注意某一物体的时间比女孩短,但态度更为积极。

男孩的听力一只耳朵好,女孩则是两侧俱佳。

男孩空间结构能力强。男孩比女孩更熟练组合搭建块状物品。

男孩处理视觉问题常用左眼。

男孩的数字能力比女孩好,开口说话时间要比女孩晚。

女孩能更准确地读懂别人脸上的表情。

女孩对痛觉更敏感,也更喜欢长时间身体接触。

女孩颞叶上的神经链接比男孩更强,使她们有更大的记忆储存量和更好的听力。

女孩比同龄男孩更成熟。

如何回答宝宝对大肚皮的好奇?


孩子有时会问家长一些性问题,让家长手足无措。本文选出了几个比较经典的,也给出了相应的回答方法。

如何回答宝宝对大肚皮的好奇?

经典提问1:“宝宝在肚子里面有玩具吗?”

推荐答案:当然有了,比如说他从他妈妈那里获得营养用的“胶皮管”——脐带。他有的时候抓住脐带玩,有的时候只是数数自己的手指头。因为宝宝太小了,所以不需要更多的玩具。

贴心提示:其实胎儿在肚子里的活动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跟小孩子没有必要说太多,以免引起他的丰富联想。只告诉他笼统的概念就可以了。

经典提问2:“宝宝是不是整天在睡觉?”

推荐答案:不是。他就像我们一样,有时候睡觉,有时候醒着。阿姨睡觉的时候他可能会醒着,白天的时候他也会睡得很香。当宝宝醒着的时候,阿姨是可以感觉到的,因为他会在阿姨肚子里伸伸胳膊、踢踢腿。

贴心提示:如果孩子想摸一摸阿姨的肚子,一定要有心理准备:虽然很多两三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像你一样“轻轻地”摸一摸那个大圆球,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会以不太友好的方式和肚子里的小朋友打招呼。

经典提问3:“肚子里的小宝宝吃什么呢?”

推荐答案:宝宝还不会用嘴吃饭,所以他在阿姨肚子里通过一种叫做“脐带”的东西来吸收营养,也就是吃饭。脐带就像胶皮管一样,阿姨吃的有营养的东西,会通过胶皮管传递给小宝宝。所以宝宝在肚子里从来不会饿着,因为胶皮管里永远有吃的。

贴心提示:实际上,胎儿还通过与母体之间的血液交流来获得营养。但是对于小一些的宝宝来说,他们恐怕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弄不好会以为“宝宝喝血来填饱肚子”,心里感到有些害怕。所以,只要告诉孩子脐带的作用就够了。

经典提问4:“宝宝能听见我说话吗?”

推荐答案:能。他不但能听见我们说话的声音,甚至能分辨出是谁在说活。尤其是你这个高高细细的声音,宝宝听得就更清楚了。所以你不能对着阿姨的肚子大声说话,那样就会吓到宝宝了,就好像我们听到特别大的声音时很不舒服一样。

贴心提示:如果孩子学过游泳,你就可以告诉他:宝宝在肚子里面可没有咱们在外面听得这么清楚。他在肚子里面听到的声音,就像我们在水里听到的感觉一样。

经典提问5:“宝宝怎么从肚子里面出来呢?”

推荐答案:等到宝宝觉得里面太挤了的时候,他就会出来了。在阿姨两腿之间有一个通道和一个出口,宝宝可以从这里出来。有的宝宝需要别人的帮忙才能出来,所以阿姨们就要到医院,请求医生和助产士的帮助。

贴心提示: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请尽量简短,不管他问了多少东西。最后要把话题引到医院、医生、刚出生的小宝宝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内容上去。再有,请不要跟孩子讲生孩子特别疼的事情,这容易使孩子对于生孩子抱有一种恐惧心理,甚至影响到成年以后的生活。

经典提问6:“肚子里的宝宝能从肚脐眼里往外看吗?”

推荐答案:那可看不了。宝宝是在阿姨肚子里一个叫做“子宫”的地方生长的。子宫就像一个温暖的山洞,它被肌肉和皮肤包裹着,宝宝不能通过它向外看。而且你低头看看自己的肚脐眼,它是合在一起的。所有人的都是这样,从外面看不到里面,从里面也看不到外面。

贴心提示:不要特别详细地描述宝宝在羊水里生活,通过脐带与胎盘连接来吸收营养的内容,因为这对于孩子来说太抽象了。用孩子自己身上有的器官来形容一下就可以了。

如何对待孩子的“性好奇”


望着表姐与自己明显不同的身体外形,小明忍不住去摸了摸表姐突出的胸部,就在这时表姐醒了。表姐又羞又怒地说:“你怎么变成小流氓了?”事后表姐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小明的妈妈。小明被妈妈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可小明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件小事,却引起大人们如此激烈的反应?小明更加好奇了,心想女人的胸部有什么秘密怕他知道呢

笑笑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的他对异性有了朦朦胧胧的好感和倾慕,常常到父亲书房中翻阅有关两性的书籍,并把《人体解剖学》、《性的知识》等看了很多遍。有一天晚上,笑笑正在看《性的知识》,父亲突然闯了进来,看到他正在看这种书,便大发雷霆。笑笑觉得很委屈,父母不是常鼓励他多读书吗?为什么看这类书就会被禁止呢

小明和笑笑的这个经历,是我国大多数青少年都有过的体验。随着性生理的逐渐成熟,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觉醒,主要可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①对性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②喜欢接近异性。③具有性欲望和性冲动。不过,他们的这些表现是少男少女们正常的心理表现。中国的传统教育总是谈性色变。每当孩子们在言语或举动上对性表现出兴趣时,大人们就会简单地加以制止。这种错误的做法不但起不到对孩子的教育作用,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那么,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的“性好奇”心理呢?

1、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当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对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有所察觉了。这时父母就要一点一滴地、简单明了地告诉他们男人与女人的区别,尤其是女孩子,更应该让她们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学校和家长都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及早打破他们对性的神秘感,扶持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告诉他们怎样应对身体上和心理上出现的变化,使其对异性保持正常的心态。

2、要允许和鼓励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自入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有很多的异性朋友,这对他们的人格成长是有益的,家长应予支持。当孩子们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朋友的交往增多时,家长应持正确的态度,不能对其横加指责,否则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容易使孩子在心理上偏离轨道。

3、要与孩子做朋友: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经常与孩子沟通,成为孩子的贴心朋友。这样的话,当孩子有了生理和心理上的烦恼时,就会向家长诉说并求得家长的帮助,这样家长就会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家长还可以像朋友一样,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性的萌动没有错,但要理智、正确地对待性冲动,做一个有理智、有道德、行为高尚的人。

4、要教育孩子走健康的成长之路:在接受科学性教育的同时,要让孩子自觉地抵制性挑逗,少看那些低级庸俗的书籍和网上内容。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责任感,让孩子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和身体锻炼中去。让孩子在遇到生理方面的困扰时,多向父母或老师求教,别让孩子把正常的生长发育现象当成心理负担。

总之,孩子们要成长,就必然经历一个性觉醒和性成熟的过程,“性好奇”是此期间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心理现象。在这一时期,绝不能让孩子孤军奋战,家长要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多给孩子一些帮助,让孩子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避免使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问题或留下遗憾。

来自:39健康网

宝宝攀比动机该如何应对?


攀比心理很常见,人皆有之。然而幼儿园里的小宝宝之间开始“攀比斗富”的时候,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的正常发育。

幼儿园里的“斗富对白”

前些天,班里的小朋友进行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对话。对话是我们请参加某一活动的小朋友交50元钱引起的。

小朋友甲说:“50元算什么,1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乙说:“2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丙说:“我爸爸给我买了好几百元钱的玩具呢,这点钱算什么?”

小朋友丁说:“我家还有小轿车呢。你家是什么牌子的车?桑塔纳?我每天来幼儿园坐的是XX牌豪华车。”

还有一些小朋友说,我家有3层楼别墅,我家有摄像机,我家还有……

听到这段对话,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于是,我把这段对话内容记录在教室后面的“家教园地”里,旁边设了一个“家长信箱”,请家长谈谈看法。

家长们也非常震惊。短短几天,信箱里就塞满了家长的反馈。家长纷纷反思说:“我们是不是太容易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了?”“我们想给孩子幸福,会不会给孩子的却是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攀比心理?”

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发现孩子斗富的内容,大至家中住所环境、汽车品牌,小至衣服、玩具,无所不包。然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比”!那么 是谁教会了他们比呢?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其实家长恰恰是孩子攀比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贫比富时,不能分辨是 非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如“妈妈说这样最漂亮”,“爸爸说有钱人开奔驰”等。孩子们就会简单地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语气去评价自我和他人。“幼儿园里 的小朋友有那种玩具,我也要买”,估计不少家长曾面对孩子类似的要求。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攀比心态时,首先不可盲目训斥或一味满足,而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交流,比如说“这么多玩具,妈妈不可能都买回去啊”。专家认为,爱“攀比”是学龄前儿童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因为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

而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言行也是促使幼儿攀比心理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同样要注意言行,不能作一些不恰当的比较促进孩子的攀比心理。例如,千万不要问“今天咱们班谁穿得最漂亮?”“谁带来的玩具最好玩?”等。

我们对孩子的表扬应集中体现在平时谁最爱劳动,谁最爱帮助别人、谁最乖等良好行为上,这样幼儿在努力获得表扬的过程中,将会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助于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同时,我们现在受“赏识教育”思潮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动不动就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这种泛滥的表扬也让孩子容易产生精神上的虚荣,尤其是一 些个性好强的孩子,看见别人比自己强,就会受不了。我觉得,针对“攀比风”,最关键的还是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 要帮助他找出优点,培养自信心,让孩子知道他也有让别人羡慕的地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平息他的攀比之心。

宝宝甩出狠话父母如何应对?


宝宝正饶有兴致地看动画片,你强硬地把电视关了让他去吃饭,他可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朝你大嚷“我恨你”,或者“你太坏了”,你千万别逐字逐句地全盘接受他讲的话,试着理解一下那个气极败坏的小可爱,这一切只是源于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愤怒的感情。一句“我恨你”实际的意思却是“你没经过我同意把电视关了,我非常不高兴。”

两三岁的宝宝如果说“我恨你“时,大人不用把这三字当真正意思去理解。他们正在学习说话,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理解他们用的词汇的含义。尤其对那些能引起大人明显反应的脏字,他们更没完全领会意义。

有些父母听到宝贝对自己说“狠话”感到又生气又伤心,其实这也没有必要。宝贝并非真的要“打死”你,他并不理解“打死”是怎么回事。如果父母反应过激,反而“中”了他的小圈套——他就是想看到你暴跳如雷的样子。

就拿爸爸妈妈自己来说,有时控制不住对宝宝说“你太讨厌了”,可不到5分钟,你又开始抱他亲他了,很多爸妈这么干过吧。所以宝宝说“我恨你”时也不是真的仇恨,面对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做的是好好教教他怎么疏导他的怒气。

他生气时我怎么办?

愤怒就好比高兴,悲伤和恐惧一样,无关好坏,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宝宝和大人一样都会有。愤怒是一种自己愿望的落空或者因外界的不良刺激而内心产生的一种感情。在宝宝生气、愤怒时,如果爸爸妈妈善于引导,这种感情的发泄对宝宝来说也是积极的。

爸爸妈妈在平时和宝宝相处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压抑他们的情感,长期压抑的结果会使得宝宝心理受挫,而且会让他们惧于和爸爸妈妈交流。相反,我们要教会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来表述疏导他们的情感。

保持冷静。爸爸妈妈应该把自己的情绪先放在一边,专注于让宝宝安静下来。如果你也火冒三丈,请先深呼吸同时默数到10甚至100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同时在心里对自己强调:宝宝能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好事,自己不能和宝宝一般见识,这样只能使事情更糟。

反思他愤怒的起因。如果他还不会用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表达出来,爸爸妈妈可以试着帮助他捋清事情的经过:宝宝生气了,是因为妈妈说天太晚了,宝宝要去睡觉了,而你不去睡觉,对吗。

教会他下次怎么做。如果我们只告诉他做错事了,而不告诉他对的应该怎么去做,那么我们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宝宝还得学会下回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应该怎么做,比如你可以和他说“刚刚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宝宝大声和妈妈嚷嚷,是因为妈妈没顾上理你,你生气了是吧?下回妈妈再打电话,宝宝要妈妈帮忙,要轻轻和妈妈说,妈妈就帮你了,好吗?”另外,宝宝每次有哪怕最小的进步,妈妈都不要忘记表扬他。

你今天高兴吗?

在关注宝贝们健康和教育的同时,我们经常会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宝宝,你今天开心吗?其实,宝宝的情绪问题也是爸爸妈妈应该多加关注的。

表达感情方式激烈。别看宝宝小,可是两三岁的他们情感时很强烈的,对他们而言,理智、温和地处理矛盾是不可能的,他们只会用大哭、大笑等相对激烈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情。当他对你说“我恨你”时,他只在表述他的气愤,你应该高兴的是,这时你面前那个小可爱又长大了一些,因为这次他不是想小时候通过在地上打滚,高声哭闹,撕咬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是换了一种更精细的方式——语言表达。

此外,我们要理解,宝宝在这个年纪每天要遇到很多让他感到郁闷的情况:一个插件游戏里小方块插不进小圆格里他们也会气急败坏,耳边时常响起大人们的”这个你不许动,那个你要小心别碰坏了”的禁令也会让他们烦躁。

解除烦恼的4个贴心建议

1、父母要避免强烈的情绪反应

你反应越激烈,宝贝就掌握了对付你的有效武器。不要让宝贝的这些不良语言影响并左右你的心情,应保持冷静。他按你的按钮,你如果没有反应他就知道这样做达不到预期效果,也就会逐渐放弃这种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了。

2、告诉宝贝你听了他说狠话的不舒服感受

当宝贝出言伤人时,蹲下来看着他,关切地问:“你现在很生气,是吧?”等一等宝贝的反应,如果他情绪很激动,不要着急给他讲道理,陪伴他,倾听他,等他平静下来之后再告诉他:“我知道你刚才很生气,但是你那样说话很不文明,我听了之后也觉得很难过,你可以说‘我很生气!’但不要使用粗鲁的语言。”

3、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宝贝说狠话不文明

你可以平静而严肃地直接告诉宝贝:“在咱们家,我们不使用这种不文明的语言,我们不用语言伤害别人。”你的态度温和坚定,始终如一,宝贝说“狠话”的行为会逐渐削弱,直至他们掌握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4、父母在生活中注意用文明语言

平时家里人互相之间说话,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不互相侮辱,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能使用难听的字眼。对宝贝要尊重,说话做事要做到彬彬有礼,特别注意不要剥夺宝贝的自由,不要压制宝贝的自然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