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五届婴儿游泳大赛于2012年5月中旬全国启动,至今已“鏖战”两月,全国数千名宝宝参加了比赛。大赛每个月有一个主题活动,6月份的“小小泳装秀”让宝贝们第一次展示了自己“妙曼身姿”。7月份的“奥运小先锋”,宝宝们用自己的画作和家长寄语,为奥运送祝福。

记者用相机捕捉妙趣横生的镜头,比赛花絮真是笑料百出,让人忍俊不禁。

“什么比赛?让我先睡一觉”

“美恩,美恩,现在不能睡觉哦,快醒醒,到妈妈这里来……” 美恩妈在赛池的那端朝美恩小朋友无奈地呼唤。可人家才不管什么比赛呢,先睡一觉再说,美恩竟然在比赛中打起了小呼噜。

妈妈向记者介绍,美恩是6个月的女宝宝,刚生下来20天就在倍优游泳,对于水环境已经非常熟悉。为了参加今天的比赛,比平常起得早一小时,再加上在水里的运动,小家伙就在水里睡着了。

倍优老师告诉记者,其实孩子一出生就可以游泳,专业的游泳场馆安全性可以保障,水温也是接近母体的温度,这时期的孩子游泳是一种先天反射,游泳对于生理性黄疸早消退、生理性体重早恢复有非常重要的帮助。美恩出生后第20天就开始来游泳,熟悉水环境,没有陌生感和害怕,加上水对宝宝的自然温和的按摩,所以,美恩能在比赛过程中睡着了。

金宝2岁多,是个爱笑的小帅哥,今天在全家人的陪同下,来倍优天地望京分赛场参加游泳比赛。金宝妈妈自信满满地称“游泳对金宝是小CASE了,金宝从小就爱在水里玩,洗澡都不愿意出来,后来报了游泳课后,每次到了上课的时间,就早早准备好了。”

9点30分,小海狮组比赛正式开始了。“加油……加油……”在家长的一片呼喊中,宝宝们也在努力地往返取物。“金宝,这边,放到妈妈这边来才是。”金宝妈妈边笑边急着说。

原来,发挥很好的金宝,看到旁边赛道的漂亮小妹妹,忘记自己在比赛了,把自己取的比赛用球拿去给人家妹妹了。一旁的家长都哈哈大笑,只是愁了裁判了。

星星妈妈和记者说,“星星1岁半了,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大赛。之前在网上和传单上看到过很多婴幼儿的比赛项目,我都没有去参加。一方面是时间关系,另一方面,我看重大赛组织的权威和规格。当时带星星来倍优体验游泳课,知道这个活动,我看到是中国关工委主办的,而且是在水立方这个国家极的场所总决赛。我当场就报名参加了。

我觉得孩子嘛,重在参与,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她的集体意识,多接触不同的小朋友。而且,当孩子长大后,翻看这次比赛的相片,我想,这一定是孩子人生中最珍贵的体验。”

精选阅读

中国年轻家庭育儿方案


中国年轻父母们被“虎妈”的家教“战歌”点中了穴位。这些七零八零“辣妈”们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新生力量,他们既希望子女不再重蹈自己的束缚童年,同时又想方设法添加确保孩子“成功”的保险。在竞争与压力中生长的他们,用比他们父辈更多的科学理念,赤脚在炭火上进行着育儿“试验”,也面临着更多的现实困惑。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脑潜能开发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成华顾问表示:"家长和专业的育儿专家在先进的育儿理念方面是存在距离的。年轻家长缺少育儿经验,往往在过程中摸索前进,往往在掌握诀窍时,儿童已经过了成长的关键时期,成长阶梯这个产品很好的帮助了家长,化繁为简,在观察-测试-评估-指导方案的基础上,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为中国年轻家庭提供最实用的育儿指导方案。"

最专业的成长轮廓测试

1)以评估为基础的多层次、近万个个性化游戏方案,帮助儿童成长;

2)详细的初始化测试,准确找到儿童学习起点,避免因生理年龄带来的误差;

3)以家庭观察为基础,随时记录儿童发育状态,反映儿童真实的气质类型,避免环境等影响因素;

4)动态的记录儿童的发展曲线,体现儿童自身发展中各个时期的发育状态,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儿童弱项的弥补和强项的提高,并且保持个性化发展。

帮助父母详细了解各阶段儿童的成长潜能

通过填写简单的问卷,把孩子日常的表现很好的反应在测评系统中,成长阶梯就会针对您的答案给你孩子一个独一无二的"成长资料"了。需要和您分享的是,成长阶梯既可以很好的评价宝宝的发育水平,也可以给您相应的指导,让您有章可循的看着宝贝成长,动态的看着宝贝长大。

成长阶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还有量身定做的测评。

0-3岁儿童发展轮廓测试

从社会适应、听觉语言、身体运动与控制、探索与操作等四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评测;

纵向对比,反应儿童个性化发展之路;

摇博士给出综合评价和指导方案,帮助家长掌握育儿方法论;

更多健康、喂养资讯,适合该年龄阶段家庭需要;

更密集的测试点,反应儿童该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

3-6岁儿童发展轮廓测试

从语言、认知、运动、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五个方面对3-6岁儿童进行综合评测;

纵向对比,记录儿童成长发育曲线;

从单项评价到综合评价,从标准方案、巩固方案到发展方案三个层次为用户提供近万个育儿指导方案;

更注重儿童心理、教育方面,适合该年龄层次家庭需求。

记录孩子成长档案,清楚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资料和发育水平,摇篮网成长阶梯是父母帮助儿童成长的最佳助手!

本网站小编总结: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巨大变迁,核心家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并成为家庭结构的主导形式。与过去多子女家庭不同,父母对独生子女的关注开始增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观点迅速流传。

育儿知识大全之游泳技巧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均衡就是说要可以把自身平平稳稳的浮在水面上。这一能够 说成每个人都能够保证,又能够 说十分难保证。游的好的人看起来都像一条鱼一样浮在水面上。育儿知识大全说到一开始训练都是在浅水区,最好是在边上许多人看见的状况下把自身平着浮在水面上。一旦出現焦虑,可以抓附近的物品平稳一下。

1、训练均衡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均衡就是说要可以把自身平平稳稳的浮在水面上。这一能够 说成每个人都能够保证,又能够 说十分难保证。游的好的人看起来都像一条鱼一样浮在水面上。育儿知识大全说到一开始训练都是在浅水区,最好是在边上许多人看见的状况下把自身平着浮在水面上。一旦出現焦虑,可以抓附近的物品平稳一下。

2、训练换气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随身携带泳帽,随身携带眼镜。渐渐地了解一下换气的节奏。不带眼镜会使你在水中的那时候更为的焦虑不安,出現脚滑哪些的,人更为焦虑不安。有一个眼镜看的见,心理状态上还行一点。换气的训练是必须由浅入深,有细心的跟水和睦相处。由于这一全过程中多喝水是很一切正常的。一旦把握不太好节奏,一旦出現惊慌。就会乱掉节奏地吸气。早期的挫败是许多的。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3、训练手和脚动作

育儿知识大全说到假如是训练蛙泳,能够 像视頻里那般先往地面上把基本技能学好。来到水中才不容易惊慌。等这套动作早已变成一套当然连贯性的健身运动,就能够 下浅水区训练训练。总而言之,最后還是要把在水面上的均衡,换气及其手和脚动作融洽相互配合,进行游水的动作。

孩子入园“五要”和“五忌”


孩子入园“五要”和“五忌”

孩子刚刚入园,全家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没吃饱,会不会想念家人,会不会受小朋友的欺负……于是接孩子回家后,就会出现许多新的话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提出以下“五要”和“五忌”,供广大家长参考。

“五要”是——

一要“走路回家”

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二要“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三要“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成人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四要“主动沟通”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要“积极配合”

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坚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一贯”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五忌”是——

一忌“甜水等待”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二忌“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因为孩子的情绪是受客观环境影响的,成人的紧张和反常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三忌“迁就放纵”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迁就放纵”孩子。

四忌“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到家中,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孩子更不好好地吃晚饭,因为每天都有零食做补充,孩子会在幼儿园吃晚饭的时候“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五忌“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据此,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家庭教育 中国孩子缺什么?


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对于儿童教育的目标,西方家长认为是“快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家长则认为是“成功”。由此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她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3岁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这意味着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快乐。一些中国专家认为,造成中国孩子微笑少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生活大包大揽以及对孩子的高期望有关。

专家分析指出,大包大揽直接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大包大揽还会使孩子的自制力低下,习惯了这种生活的孩子在独立面对问题时常会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是浅尝辄止。高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往往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容易使家长在面对孩子时产生不良情绪。卡姆拉斯指出,中国父母在易发怒程度上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在严厉程度上则要高出52.2%。父母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同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

长久的不快乐会导致抑郁症。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对此,专家的解释依然与家长的高期望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临床诊断表明,儿童异常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异常行为问题则包括自闭、攻击心理强、胆小、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父母消极情绪的强烈程度与孩子出现行为异常问题直接呈正比关系。

性格内向和自制力差与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有很大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雷雳博士发现,自制力较差的孩子容易受到网络的消极影响,那些注重现时享乐的孩子极易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由于在现实的交往中遭遇门槛,他们往往求助于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建立自己的交往系统。

有趣的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琳达·杰克逊对130个平均年龄为13.5岁的美国孩子的跟踪调查表明,美国孩子不经常使用网上聊天工具。在她的调查中,许多孩子都表示,既然有父母和朋友,为什么还要同陌生人交谈?

在上网问题上,中国父母缺少与孩子的平等沟通,反而促成了孩子沉迷于网络,之后是粗暴的干涉,又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中国儿童教育的症结集中地体现在大包大揽和高期望值上,而这两点又都可以归为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和宠爱。对此,专家建议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自我空间,要以平等的方式多与孩子交流,多给孩子一些微笑,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拒绝入园恐惧 家长五要五不要


很多春季入园宝宝开学已经快两周,你家的宝宝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吗?还会哭闹不休吗?怎么判断你的宝宝有没有入园恐惧?为了帮助宝宝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要做到五要五不要。

你家宝宝有入园恐惧吗?

父母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入园的恐惧心理呢?首先要多和老师交流,看看宝宝是否在入园后有以下现象发生:(对应现象愈多,则说明入园恐惧越严重)

1.入园时哭闹,拉住家里人不放手

2.在幼儿园里特别乖,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

3.入园后经常生病或有不明原因的肚疼、头疼等情况

4.从不在幼儿园大便或经常将大、小便弄在衣服上

5.在园有尿频的现象或腹泻的现象

6.在园不和小朋友玩耍,不参加集体幼儿园活动,表情淡漠

宝宝入园家长五要

1.提早准备

为了让宝宝更快适应新生活,家长可以通过参加一个活动、半天班、全天班等逐步接触和过渡的方式让孩子接受幼儿园。提前带宝宝到幼儿园参观,告诉宝宝这里就是他的幼儿园,给孩子指认和家里相同、孩子感兴趣的熟悉信息,让宝宝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2.保持平静

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3.信任孩子

相信3岁的他有能力迈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这份信任和支持,会将一份能量传递给孩子,协助孩子做好面对上幼儿园的心理准备。当孩子出现不愿去幼儿园的情绪,或者被送到幼儿园,见家长离去就大哭时,家长要抱着孩子、看着他的眼睛,用温和而坚定的语言告诉孩子:“妈妈爱你,你已经三岁了,该上幼儿园了,这里有爱你的老师和许多小朋友和你玩,虽然妈妈一天不在你身边,但是妈妈心里会想着你,而且下午我会早点来接你。”

4.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成人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5.积极配合

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

宝宝入园家长五不要

1.迁就放纵

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迁就放纵”孩子。

2.甜水等待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3.刨根问底

孩子回家以后如果没有特别的反应,家长不必过多提到幼儿园,也不必讲过多的道理,孩子在学校待了一天,回家后他需要自由的氛围。

即使孩子愿意表达,家长也要注意多做正面引导,多问问孩子幼儿园好的地方,而不要问他们在幼儿园有没有哭,同学欺负了没有,这样反而容易形成一种反面的心理暗示。如果想了解孩子的情况,尽量跟老师多沟通,也可以上幼儿园的网站了解,有的学校会把孩子一天的在校情况写在他们的博客上。

4.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到家中,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孩子更不好好地吃晚饭,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5.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中国爸妈如何教孩子"小鬼当家"


一部接一部的《小鬼当家》让中国父母在领教了美国小鬼智勇双全的同时,不禁也发出一声感叹:“我们孩子要有这本事,我也就放心了!”

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如果不得不让孩子独自在家或外出,最担心的,当然是安全问题。教会孩子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要比只告诉他们危险的严重性重要多了。

一些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建议家长们别把这种教育看得有多么复杂,也千万别人为制造紧张气氛。他们总结了下面几个问题,只需在茶余饭后同孩子聊天、游戏的时候,考考孩子,如果他答不出来,再耐心仔细地教给他处理的方法。

◆你在需要帮助时怎么找到爸爸妈妈?

让孩子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马上就能和你联系上的号码;教会他使用各种通讯工具;养成他定时与父母联系的习惯。

◆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不给陌生人开门,不管他说得多么动听,多么像回事。假如他说是父母让他来的,干脆告诉他,父母就在家里。

◆你一个人在家时,身上受伤,流血不止怎么办?

用一条干净毛巾用力包住伤口,然后叫邻居或打电话给父母。如果附近就有医院,可以直接找医生帮助,再通知父母。出门时别忘了锁好门。

◆一个人在家,出门前应做哪些准备?

先和父母联系,让他们知道你去了哪里,然后检查家里的电器、水龙头、煤气等是否关好,带齐物品。最好平时给孩子准备一个写着他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及父母姓名、单位、电话的卡片随身带着。

◆你一个人在路上走,有人老跟着你怎么办?

往人多的地方跑,找警察帮忙,或者直接往熟人家、父母单位去,如果家里没人,千万别进自己家。

◆迷路了怎么办?

告诉警察、商场里的店员或其他负责任的人,不要随便向你不熟悉的路人说你迷路了。

◆一个人回来发现家门被破坏了怎么办?

不要进门,马上去找认识的大人。让孩子知道报警电话。

◆着火了怎么办?

首先要知道火警电话。自己家的小火要迅速扑灭,并打开房门大声呼救,请邻居帮忙。注意油类着火不能用水来浇灭,要用沙子、土或淋湿的被褥等压灭;电器起火要设法切断电源开关。楼房着火时,一定要大声呼救,让别人知道你在家里,逃离时应将全身淋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顺楼道火势小的一面迅速往下跑。

◆地震了怎么办?

地震光是大地震的预警信号,许多地声出现在大震前的十分钟内,若见到不寻常的光,或听到不寻常的地声,要迅速逃离建筑物。若地震已到,应迅速躲到桌子、柜子底下或管道纵横的卫生间、厨房里,千万别往离窗近的地方跑。若地震后被压在重物下,发现无力自救时,应尽量不动,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洋媳妇的育儿经震撼中国婆婆


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还给我找了个洋媳妇苏珊。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了。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不吃饭就饿着

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有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她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苏珊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岁。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孙女五六岁时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个周末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

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我心领神会,托比告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闷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托比最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托比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哇”地一声在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苏珊毫不心软。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说点好话,却见儿子对我使眼色。想起我刚到美国时,儿子就跟我说,在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时,别人千万不要插手,即使是长辈也不例外。无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顿饭,从始至终,可怜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三个大人狼吞虎咽。我这才明白苏珊让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发脾气扔饭碗时,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经历。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临睡前,我和苏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中国面吗?”苏珊微笑着摇摇头,坚决地说:“不!”托比叹了口气,又问:“那等我睡完觉睁开眼睛时,可以吃吗?”“当然可以。”苏珊温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况下,托比吃饭都很积极,他不想因为“罢吃”而错过食物,再受饿肚子的苦。每当看到托比埋头大口大口地吃饭,嘴上脸上粘的都是食物时,我就想起外孙女。她像托比这么大时,为了哄她吃饭,几个大人端着饭碗跟在她屁股后面跑,她还不买账,还要谈条件:吃完这碗买一个玩具,再吃一碗买一个玩具……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这身

有一天,我们带托比去公园玩。很快,托比就和两个女孩儿玩起了厨房游戏。塑料小锅、小铲子、小盘子、小碗摆了一地。忽然,淘气的托比拿起小锅,使劲在一个女孩儿头上敲了一下,女孩儿愣了一下,放声大哭。另一个女孩儿年纪更小一些,见些情形,也被吓得大哭起来。大概托比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站在一旁,愣住了。

苏珊走上前,开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她一声不吭,拿起小锅,使劲敲到托比的头上,托比没防备,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来。苏珊问托比:“疼吗?下次还这样吗?”托比一边哭,一边拼命摇头。我相信他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辆浅蓝色的小自行车,托比非常喜欢,当成宝贝,不许别人碰。邻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几次,要骑他的小车,托比都没答应。

一次,几个孩子一起玩时,露西趁托比不注意,偷偷骑上小车,扬长而去。托比发现后,气愤地跑来向苏珊告状。苏珊正和几个孩子的母亲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着说:“你们的事情自己解决,妈妈可管不了。”托比无奈地走了。

过了一小会儿,露西骑着小车回来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将她推倒在地,抢过了小车。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苏珊抱起露西,安抚了她一会儿。很快,露西就和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

托比自己骑了会车,觉得有些无聊,看到那几个孩子玩得那么高兴,他想加入,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苏珊身边,嘟囔道:“妈妈,我想跟露西他们一起玩。”苏珊不动声色地说:“那你自己去找他们啦!”“妈妈,你陪我一起去。”托比恳求道。“那可不行,刚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现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决问题。”

托比骑着小车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边时,又掉头回来。来回好几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颜开,闹成了一团。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苏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听说我来了,两人开车来探望我们。家里来了客人,托比很兴奋,跑上跑下地乱窜。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装满了水,提着小桶在屋里四处转悠。苏珊警告了她好几次,不要把水洒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闻。最后,托比还是把水桶弄倒了,水洒了一地。兴奋的小托比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还得意地光着脚丫踩水玩,把裤子全弄湿了。我连忙找出拖把准备拖地。苏珊从我手中抢过拖把交给托比,对他说:“把地拖干,把湿衣服脱下来,自己洗干净。”托比不愿意,又哭又闹。苏珊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拉到贮藏室,关了禁闭。听到托比在里面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喊,我心疼坏了,想进去把他抱出来。托比的外婆却拦住我,说:“这是苏珊的事。”

过了一会儿,托比不哭了,他在贮藏室里大声喊:“妈妈,我错了。”苏珊站在门外,问:“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我知道。”苏珊打开门,托比从贮藏室走出来,脸上还挂着两行泪珠。他拿起有他两个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干净。然后,他脱下裤子,拎在手上,光着屁股走进洗手间,稀里哗啦地洗起衣服来。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着表情惊异的我,意味深长地笑了。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在很多中国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时,常常会引起“世界大战”,往往是外婆外公护,爷爷奶奶拦,夫妻吵架,鸡飞狗跳。

后来,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时,提到这件事,托比的外公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虽然小,却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会很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而且,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无论是父辈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还是夫妻两人的教育观念有差异,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里住了一周,准备回加利福尼亚了。临走前两天,托比的外公郑重地问女儿:“托比想要一辆玩具挖掘机,我可以买给他吗?”苏珊想了想,说:“你们这次来,已经送给他一双旱冰鞋作为礼物了,到圣诞节时,再买玩具挖掘机当礼物送给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么告诉小家伙的,后来我带托比去超市,他指着玩具挖掘机说:“外公说,圣诞节时,给我买这个当礼物。”语气里满是欣喜和期待。

虽然苏珊对托比如此严格,托比却对妈妈爱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时,会采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认为漂亮的叶子,郑重其事地送给妈妈;别人送给他礼物,他会叫妈妈和他一起拆开;有什么好吃的,也总要留一半给妈妈。

想到很多中国孩子对父母的漠视与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妇。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美国妈妈有很多值得中国妈妈学习的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