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胎教
2021-07-19 宝爸胎教 准爸胎教 科学入学准备育儿困惑奶爸的育儿高招。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学期即将到来,父母也会帮准孩子们做好一些入学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那么你还有了解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奶爸的育儿高招》,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离不开父亲的参与,有时爸爸带孩子反而更加使小宝宝开心,以下就让我们来看几个有关奶爸的育儿高招吧,在玩的时候也可以有效的开发宝宝们的智力!
1、给宝贝来个“空中飞毯”
“空中飞毯”游戏非常简单,就是将宝贝轻轻地抛向空中,然后接住。这是一项宝贝非常喜欢,爸爸也乐得尝试但是让妈咪提心吊胆的游戏。有心的爸爸可以通过添加一些别的有趣的游戏元素,让“空中飞毯”游戏摆脱单调乏味的境地,让宝贝玩得更加有滋有味:抓住小宝贝的两只小胳膊,让宝贝骑在爸爸脖子上,轻柔地迈着舞步前后左右摇晃着走上几圈,然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宝贝扔在空中接住,再扔在空中接住,如此反复。还可以将宝贝放在膝盖上,一边哼唱一些柔和的曲子一边轻轻地跺脚、颠脚、左右摇晃双腿,或者将双腿前伸,降低膝盖的高度再将膝盖抬起来……这些不断变化的花样会带给宝贝很多新奇的感受,让他很快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忘记挂在小腮帮上的眼泪。早教网
2、展示惊人的表演绝技
变换说话的声调、拍手、跺脚、砸舌、敲打宝贝附近的家具或者将物件扔在硬表面上会发出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响声。
这些不同寻常的响声可以有效地吸引宝贝的注意力,让哭闹的宝贝很快安静下来。对着宝贝做鬼脸,将东西放在头顶,故意让它坠落,然后假装很沮丧地将它捡起来,再让它坠落,如此反复。让宝贝看到爸爸平时难得一见的笨拙可笑的模样,一定带给他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爸爸的演技即便不怎么样,也要尽量将每个动作做得十分夸张、怪异,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吸引并安抚哭闹的宝贝。
3、做个“摇滚”爸爸
哼唱一些流行歌曲,并模仿摇滚歌星的动作可能让宝贝感觉十分好奇。Lanigan常常通过哼唱PatsyCline的《疯狂》——一首很美但是比较沉闷的歌曲来安抚他的小宝贝。RayCharles的歌曲也都不错,可以担当安抚哭闹宝贝的重任。不过宝贝感兴趣的并非歌曲本身,而是爸爸那些奇奇怪怪的动作。要做个宝贝喜欢的“摇滚”爸爸,千万不要盲目地模仿某个歌星,而应该根据宝贝的喜恶选择适合宝贝的歌曲。比如有的宝贝喜欢《与成功相逢》,而另外一些宝贝则可能喜欢《安静吧,我的宝贝》。
4、发挥婴儿背带的大用场
将哭闹的宝贝放在那种前置背带里,让宝贝感受爸爸的体温,倾听爸爸的心跳声可以有效地缓解宝贝的哭闹。如果再带着宝贝走上几步,也许过不了几分钟,宝贝就会在背带里安然入睡。早期教育
5、让宝贝哭得淋漓尽致
有的时候,无论怎么安抚,宝贝都会哭闹不休。这个时候,如果宝贝没有身体上的疼痛,也不是因为饥饿、疲乏、尿湿等原因哭闹,并且他也拒绝被爸爸搂抱或者摇晃,那么宝贝可能仅仅是想通过哭泣来发泄一番。
如果碰上这种情况,无法忍受宝贝哭闹声的爸爸最好戴上耳塞,并尽量控制自己心中的怒火,给宝贝一个哭泣的机会。一旦宝贝哭够了,他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好。
本网站小编总结:宝宝闹个不停,家长们是否知道应该如何来哄孩子开心呢?我想大部分的奶爸都不太清楚吧,那就多关注下这方面的小妙招吧,有奶爸一起照看的孩子往往更加的聪明噢!
zj09.com小编推荐
“不在家”的老爸远程育儿有高招
经常出差或者长时间驻外,孩子本来天生就不怎么黏爸爸,要是再长时间见不着的话,就更会把这个人当成陌生人了。每次满腔热情地走进家门,得到的不是小家伙的亲吻和拥抱,而是拒绝或警惕,这可不是老爸们想要的!怎么做才能使不在孩子身边的爸爸,依然能和宝贝保持亲密的关系和“黏稠”的感情?来看看我们找到的这些“不在家”老爸们的高招吧!
短信族:
每天发短信互通有无
代表人物:豆爸,女儿4岁
豆爸出差的时候,知道女儿不爱接他的电话,所以就放弃了亲自跟女儿通话。但他会不停地给豆妈发短信,把自己看到的风景、吃到的好吃的、遇到的新鲜事,都一一短信给豆妈,或者把当时的情景用手机拍下来发个彩信,再让豆妈转述给女儿,或把彩信播放给女儿看。这么一来,女儿不仅对老爸在外的情况听得津津有味,也间接得到了老爸的问候和关心,父女俩虽然人不在一地,却能一直保持着心心相印。要是豆爸某一天忙得少给女儿发了“新闻”,豆豆还会追着问妈妈:“爸爸在干什么呢?怎么没给你发短信呀?”
豆爸也要求豆妈,把他不在家时豆豆发生的好玩的事短信给他,这样他就掌握了女儿的状况,满足了对女儿的想念之情,还积攒了回家后和女儿一起聊天的话题。
绘画族:
不在一起也能玩游戏
代表人物:维爸,女儿3岁
维维爸爸是报社的主编,经常值夜班。每次爸爸值夜班,维维都会很不高兴,因为晚上不能和爸爸一起尽兴地玩,实在是让在幼儿园憋了一天的维维很扫兴。于是爸爸就想出了一种人不在身边,却能和女儿一起玩的游戏。
他会给女儿画出几幅画,是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再画几幅没有颜色的,仍是在讲这个故事的画,颜色就需要女儿来填充了,再给女儿留下一堆白纸,让她随意编出后面的故事画下来。
于是,每次老爸上夜班,小家伙就很期待老爸会给她留下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是深海旅行,还是动物园历险记?她还经常在晚上给老爸打电话,让老爸根据她编的情节再编一段,她负责画出来,然后再继续老爸的故事自己编下去,画下去,直到困了、累了为止,再也不为老爸晚上不陪她玩儿难过了。
视频族:
远距离指偶剧逗乐女儿
代表人物:楠爸,女儿2岁
视频现在是很普遍的远程沟通方式,但是楠爸的视频通话可不是单纯地和女儿聊天,因为小家伙并没有那么大的耐心一直坐在电脑前面,面对一个长得一点都不可爱的大男人。
楠爸和女儿的视频沟通是一部动画片,抑或是一场舞台剧,因为他出差的时候总不忘把一包卡通指偶带在旅行袋里。到了晚上和女儿视频,他就套上指偶一边表演,一边和女儿说话。这样,小家伙可以很兴奋地和小白兔或者米老鼠聊上20分钟,也会给小白兔或米老鼠表演新学的儿歌和舞蹈。老爸则开心地看着一切,管女儿喜欢的是小白兔还是老爸呢,反正能听到女儿的声音,能逗她开心就好。
照片族:
随时更新照片陪伴宝宝
代表人物:龙爸,儿子10个月
小家伙刚10个月,还不怎么会说话,每次龙爸出差回来,小龙看见爸爸的第一反应就是哇哇大哭,这可伤怀了爸爸的心。所以,龙爸用的招数是“照片轰炸”。他从出差的第一天起,隔几天就给家里发个快递,里面全是自己在当地请同事给照的照片(为此,还被同事笑话是自恋狂),都洗成8寸大小。当然了,照片也照得很好玩,有的做鬼脸,有的和卡通人物合影。妈妈也很配合,每次拿到照片的第一时间就给儿子看,并把照片贴在墙上,每天给儿子念叨。
这样一来,小龙对常出差的爸爸就感觉不那么陌生了,爸爸回家也让抱了,而且每次都要拧着身子把爸爸引到照片前,然后好奇地摸摸爸爸的脸,再摸摸照片,一脸傻笑。
探秘明星奶爸的育儿经
刘仪伟:抚育女儿讲“科学”
刘爸爸可以说是最具专业知识的一位了,其科学孕儿、育儿堪称各位准爸爸和年轻爸爸们的楷模。用刘仪伟的话来说,从宝宝的孕育到成长“完全是按照科学的步骤来的”。从孕前准备到最佳受孕时期,再到宝宝一天的吃喝拉撒,刘爸爸都有严格的时间表。现在刘爸爸的日常工作又多了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和家人检查宝宝的大小便是否正常,虽然都是日常的琐事但是在刘爸爸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来擅长做饭的刘仪伟自从有了宝宝之后就开始多方面发展了。
景岗山:和儿子是铁哥们
现在有很多爸爸们都会拿摄像机记录下宝宝出生、成长的全过程,景岗山也不例外。儿子出生的时候景岗山就在产房里“摄像机举着,也不动,就看着”。记录孩子的成长成了景岗山的一大乐趣,“摄像机一盘九十分钟,就这么一直拍”,“一会儿把特写摇到手,一会摇到脚,到脸”。对儿子用情之深的景岗山慨叹:“生了孩子之后,心甘情愿的被拴住了。”儿子也没有辜负帅爸爸的一番苦心,现在跟景岗山已经到了哥们儿的地步,关系不是一般的铁。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郭涛:儿子小名叫石头虽说生儿生女是自然规律,但是郭涛丈母娘神秘的“手抄本”还是让他知道自己的宝宝是个“猪儿子”。因为在妻子怀孕期间郭涛一直疯狂的工作着,将妻子完全托付给了丈母娘,她自己只能用给妻子打电话的方式弥补亏欠。当问到郭涛看到儿子出生时候的感觉时,郭涛激动地说:“我看我儿子第一眼就知道错不了,就是真抱错了,我肯定在医院里找就能找到他。”自信的郭爸爸为了纪念《疯狂的石头》,给儿子取了个小名“石头”,现在的他看着睡梦中的小石头冲他微微一笑,他就醉倒在幸福当中了。
“歌神”张学友的育儿心经
歌坛巨星张学友前天以一个“好爸爸”的身份出席了在上海科技馆举行的某品牌奶粉20年的庆典活动。在现场,这位“超级奶爸”兼“歌神”面对众多媒体不谈演艺事业,大谈“育儿经”。
专门为女儿写儿歌
既然此次身份不是一位歌手,而是一位好爸爸,张学友当然要传授一些“育儿经”。他说:“育儿的经验作为小孩子的父母一般都会有,我喜欢带小孩子,不仅是带,还要阅读他,这个沟通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我很希望建立培养跟小孩子沟通的机制,我觉得跟小孩子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家里,他经常和自己的女儿做游戏,为此他还专门创作了一首活泼有趣的儿歌:“一支手指小毛虫,二支手指小白兔,三支手指大花猫,四支手指小天鹅,五支手指妈妈好,两只小手拍拍笑。”张学友现场具有亲和力的哼唱,博得全场掌声。
艺人父母要放下架子
“星爸”难当,这是张学友的最大感受,但是他认为:“我们能做的只能尽量做,尽量去保护她们,我尽量让她们过正常小孩子过的生活,我觉得作为艺人的父母一定要先把艺人的身份放下,开始的时候很难习惯,可能你习惯了当爸爸的话,时间长了也就是这样。这时候你会让小孩子们觉得你只是一个唱歌的爸爸,他只是一个当售货员的爸爸,小孩子只会这样看他们的父母,所以基本上大家就没有分别了,只是我们心理上必须要把这个放下。
6岁大女儿已是“乐评人”
谈到自己的一双女儿,张学友很得意地透露,1岁半的小女儿非常调皮很像小时候的自己,而6岁的大女儿则比较文静,和她妈妈的性格很像,她已经显示出音乐天赋。张学友说:“她常常和我一起看我的表演,经常说‘这里唱得不好’、‘那里比较生硬’,最后还要问我对不对?唉,我只好点头。”张学友说,她的声音很好,很挑剔,她应该是一个乐评人了。现场有记者试探着问张学友会不会再生一个?张学友回答:“父母有他们的负担,带小孩子不仅是一个比较费时间和体力的事情,我怕再生一个孩子,就不会全心全意去照顾她们了。”
爱家人重于爱工作
在娱乐圈由于工作时间的不确定以及其他种种因素,艺人们很难将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完美地调整好,可张学友却是个特例。张学友认为,先不要管自己是做什么行业的,先要把家庭的事放在时间表的上面,工作是一定要工作的,时间表上除了家庭剩下的就是工作。但是有了小孩子之后你的重心就会偏,会偏小孩子多一点,陪她们玩、交谈、唱歌和读书。张学友说:“一个人分配时间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家人然后再考虑工作。工作固然重要,但工作永远做不完,与家人相处的时光,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但现在好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拍广告
和很多艺人一样,张学友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拍广告。“即便是拍广告,电视播出以后也会有很多人认识她们,我不希望在她们很小的时候就被很多人认识,我要她们正常长大,不会有很多目光关注她们而长大。”至于将来会不会让女儿进娱乐圈发展,张学友坦言:“当然小孩子长大以后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爱,这个作为父母我们只能给一些意见,不能去妨碍他们。我觉得在娱乐圈要面对很多无形的压力,这是做其他行业不同的,因为很多人关注你,不管是认识你、不认识你的人都会给你一些评价,这需要你的心理非常成熟。”
教育孩子离不开惩罚
平时人们只是看到舞台上风光无限的歌神,但是回到家里的张学友就成了“超级奶爸”。张学友说:“我半夜会起来哄孩子,给孩子换尿布,冲牛奶,喂她们吃饭。最头疼的就是吃饭,我五分钟就吃完了,可她们要两个小时,我就说‘求求你们了,快点吃。’我想问问专家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张学友认为,爱小孩子,他们总是可以感觉到的。对于自己而言,爱和宠在一线之间。我自己还在学爱和宠之间的平衡。据他透露,和一般的父母一样,他也会打孩子。他说:“但是不会像我妈打我时那样狠打,我会把她关到她们的房间去,比如说两个星期不能吃糖果等等。我们做父母的总是会担心他们犯错误,这个也是为了他们好。有的时候大女儿还可以讲道理,但是你毕竟要有一些惩罚的制度在里面,会让她知道她做这个东西会损失什么,我知道可以讲道理,但是她当时不会懂,要到二三十岁的时候她才懂。”
佟大为不仅是大男孩,更是超级奶爸
佟大为在女孩眼里都是大男生的形象,但如今已是爸爸的佟大为,对于育儿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呢?
最关注的事――医院儿科专家号
去年8月,佟大为喜得女儿,当了一年多的爸爸,由于聚少离多,他很遗憾没有为女儿亲手换过一次尿布。他值得炫耀的,也仅仅是带女儿游泳。身为明星爸爸,他向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呼吁一下,医院的专家号能不能多开一下?”佟大为说,专家看病都是有固定的时间段,预约比较麻烦,最重要的是,当宝宝真的生病的时候,专家有可能根本就不坐诊。他希望儿童医院能更人性化一点。
最想说的话――年轻夫妻还是生孩子吧
结婚生子,佟大为最大的感触,是劝那些正在“丁克家庭”之路狂奔的夫妻,重新考虑要个孩子。他说,当家庭中多了个孩子的时候,整个家庭会更加和睦,夫妻的感情也会更深。“也许刚刚结婚的时候,会觉得失去了一些东西,不过当孩子降生之后,那些失去和放弃的都回来了。”
佟大为教你当奶爸
★“其实期待出生的这个过程,老婆是最辛苦的。所以准爸爸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准妈妈。对于大多家庭来说孕育宝贝只有一次机会,而挣钱的机会还很多,所以要尽量推掉应酬。”
★“许多准爸爸以为育儿是妈妈们的事,其实爸爸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准爸爸们可不要掉以轻心,平时要注意多多‘充电’。”
★“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多了一个新生命,爸爸们的压力也更大了,所以准爸爸们要修养身心,确保日后能担当重任。”
明星夫妻孙莉和黄磊在教育女儿的原则上,选择的是统一战线,立场一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果处理不当,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存在分歧的话,对孩子的心理和教育都有着极大的坏处。
明星夫妻孙莉和黄磊的育儿原则
孙莉可谓是有女万事足的明星妈妈代表之一。每当别人跟她聊起她的女儿是,她都显得十分的兴奋,并笑得一脸灿烂。明星妈妈,明星爸爸,其实也只是普通的妈妈爸爸。既然是妈妈爸爸,自然就会有自己教育小孩的一套。孙莉和黄磊的女儿,在他们夫妻两地用心教育下,可谓十分的聪明伶俐。
孙莉和黄磊在教育女儿上是采用统一战线的方式的。女儿有问题他们就会一块儿说,她表现好他们就一起表扬。因为孙莉觉得,如果小孩子知道父母有不同的立场,她就会钻空子,知道在爸爸这不行,就去妈妈那,她觉得这样不好。然而,她的女儿也正因为知道了爸爸妈妈早已经统一战线了,所以就特别的懂得看脸色,只要爸爸妈妈其中一方生气了,她就知道有所收敛了。在孩子3岁之前,孙莉基本都是在家里陪着她的。后来孩子大点了,孙莉才放心慢慢地恢复工作,真是好妈妈啊!
教育孩子父母要立场一致
日常生活中,父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出现分歧,若处理不当,极易使孩子无所适从,进而导致教育失败。即使是感情深厚的夫妻,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双方的观点也无法时刻保持一致,或者即使基本观点一致,也可能在具体问题和细节上有分歧。这样一来既影响了夫妻感情,又使小孩子处于两难之间,左右为难,无所适从。那么,如何来应对这样的问题呢?
一、共同树立“家长权威”
孩子思维的一大特点是比较“迷信权威”,包括父母、老师等在内的长辈,一般都在他们心中享有很高的权威,但前提是在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一致的情况下。如果父母意见有较大分歧,而且这种分歧是公开化的,那就会大大影响教育效果了。如果父母意见不一,孩子不能谁的话都听,要么就很自然地倾向于“保护”他们、暂时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这样即使另一方持正确观点,所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了。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必要先协商沟通,再将一致的观点传达给孩子。
二、私下化解分歧和矛盾
当我们做父母的发生分歧时,大脑中第一个跳出来想法应当是:解决分歧的方法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影响他长大后的家庭生活。因此,如果考虑孩子未来的幸福,夫妻双方一定要用灵活的、建议性的方法来解决分歧,而不是吵架、冷战。
在孩子面前讲话要注意分寸,否则细心的孩子很容易听出父母的意见有分歧,而且很自然地就会寻求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而拒绝听从对自己“不利”的一方。这样,孩子的心理和情感怎么可能健康发展呢?
三、主动倾听,积极沟通
要倾听对方的理由,了解对方真实的想法。夫妻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分歧时,要积极沟通,达成一致;父母与孩子间更应该相互积极沟通,作为父母更应该耐心主动地倾听小孩的想法和问题,还应积极地与孩子们进行语言和心理的沟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得到平等的对待,就会更自觉、主动地接受父母的良苦用心。
四、控制情绪,适当妥协
避免强力对抗很重要,但要寻求恰当的时机进行弥补。当夫妻双方有一方教育方法不当时,另一方应在孩子不在场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千万不可一怒之下什么都说,或者经常赌气,你如此,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容易导致孩子是非观念紊乱。
总之,教育孩子产生分歧是“常态”,并不可怕。处理好了,能让孩子感受到不同特点的父爱和母爱,对孩子成长有利;处理不好,对孩子的行为和性格以及以后的人生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只要父母按以上几点努力做到,家庭就能够和谐,孩子才能够健康成长。
爸爸的心有多高
一段日子里,每天中午的时候,5岁半男孩雨点家里就会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于是,邻居们热心地问雨点妈:“你们家雨点中午还要练钢琴吗?好刻苦哦,弹得也好!”雨点妈不好意思地回答:“不是雨点弹的,是他爸爸弹的!”于是雨点爸爸弹钢琴在邻里间出了名。
在雨点学钢琴的课堂上老师经常这样教导:“同学们,指法最标准的是雨点爸爸,大家要向他学习。”于是雨点爸爸又在钢琴班里出了名。
很多育儿网站的坛子里,那些爸爸妈妈们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经常会争执得面红耳赤,独有雨点爸爸发起的关于孩子的钢琴教育问题的帖子又热、又少板砖和臭鸡蛋,大家对他的观点都蛮心悦诚服的样子。于是,雨点爸爸在育儿网站也是名人。
那天见到雨点爸爸,很知识分子的模样,是做软件开发的。起居室里就放着他日常工作用的电脑,旁边是雨点学习用的钢琴,另外角落里还有一把吉他。雨点爸爸称是自己以前玩的。透过上面的尘土,依稀可见他的青葱岁月。
问及现在很热门的“关于孩子的钢琴教育的问题”,问及他是否很热衷送孩子去学钢琴,他对孩子有些什么期许,他的回答知性而深沉:“很多原因让孩子学钢琴,一是培养他的某些品质,比如坚持。我相信那句话‘弹钢琴的孩子不会学坏’。二是从小培养他的音乐素养,人生拥有音乐是一种幸福,我本身也很喜欢音乐。三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教育要在行为上体现,而不仅仅是口头说教。每周我花很多时间陪雨点去学琴,帮他记笔记。就是想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实际作为,让孩子看到爸爸在和我做一件同样的事情,从而受到鼓励。这些就是我提供给孩子的,这是手段问题,不是目的,既我只提供他学琴的环境,但我不会逼迫他去学、去做音乐家。”
看到很多父母风雨无阻十几年陪伴孩子学习钢琴,这本身就是一桩很了不起的事情,甭管孩子学得怎样,坚持就是一种美德。雨点爸爸最后这样强调着。于是,久违了的对知识分子的肃然起敬涌上心头……
来自:瑞丽父母
爸妈过招 养育千金的角色互动
假期时光匆匆走过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年,许多同学都会在开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克服假期综合症,关于入学前的准备有哪些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爸妈过招 养育千金的角色互动”,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爸爸做女儿心中理想男性第一招:学会赞美
女孩往往更期待爸爸赞赏的目光,因为来自爸爸的赞美能大大增强她的自我意识。
所以,当爸爸的你千万不要吝惜夸奖,譬如告诉她新衣服有多漂亮,她画的蜡笔画让你感到非常自豪等。
第二招:呵护有度
虽然生活中,爸爸对女孩的关爱通常要比男孩多些,但是呵护也要恰到好处,更多的时候,爸爸应该成为女儿的保护人。譬如在女儿发生危险的那一刻出现;而当她正与小伙伴一起玩时,爸爸适当“消失”也许更合适。
第三招:保持温柔
从婴儿时,爸爸就开始为女儿洗澡了,那么当女儿长到4岁,爸爸仍然可以这么做,替她洗澡、涂润肤油等,还可独自带女儿去公园慢跑,陪女儿骑车郊游并与她讨论发生在幼儿园的事情等等。由此,可以与女儿始终保持细致的呵护和亲密的距离。
第四招:塑造形象
爸爸是女儿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爸爸在生活中应力争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要为女儿塑造良好的男性形象。因为,通常情况下,女儿会以爸爸为标准,去寻找她成年后生活中的伴侣。
妈妈成为女儿最好的榜样
第一招:健康第一
可能有的妈妈认为自己有些胖,但是绝对不要在年幼的女儿面前讨论这个问题,同时也应尽量避免议论其他女性的身材问题。很多调查数据显示,女孩对体重和节食这类话题留意得越早,对她的健康危害就越大,特别是在青春期出现的吃饭障碍问题。
第二招:角色教育
虽然妈妈是女儿的榜样,但是你也不可能扮演所有的角色。因此,可以让女儿多接触你身边的好友、同事等,无论她是成功的职业女性,还是一个出色的家庭主妇。
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女儿了解到女性的生活角色是丰富多彩的,这对于她今后的成长十分有益。
第三招:从容化妆
你不必回避在女儿面前化妆,并且当女儿说你漂亮时,应该感到高兴,还可以摆个优雅的姿势来向她展示你的女性魅力。但是,你也别忘了让女儿知道,适当化妆是一种礼节,没有化妆的你也同样迷人。
第四招:培养独立
如果女儿喜欢玩过家家之类的游戏,做妈妈的应该加以鼓励。这正是让她学习生活内容的好机会,你可以和她一起为娃娃穿衣服、梳小辫,教会她把娃娃的房间重新布置,并告诉她,如果娃娃之间发生争执时该如何解决,以此培养她在实际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爸爸育儿“正能量”
时间弹指一挥间就已逝去,又是一个新学期,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快的适应开学的生活,你知道有哪些关于入学的准备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爸爸育儿“正能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孩子出生后,爸爸对孩子的爱绝对不会少于妈妈,但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似乎都是妈妈在照顾宝宝,这又是为什么呢?
各种传统观念认为,似乎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妈妈能够对孩子的需要做出更准确、更敏锐的判断。但现代教育学却认为,对于孩子的反应和需求,爸爸和妈妈的判断能力其实并没差异。现实生活中爸爸参与教育不太积极其实是传统观念影响的结果,只要爸爸们对宝宝的教育稍加重视,一定能够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让爸爸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呢?
•做好分工,比如妈妈喂食、爸爸哄睡觉;妈妈换尿布、爸爸负责给孩子洗澡,合理分工可以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父母双方的爱,也能合理减轻家庭的负担。
•孩子一周至少一次只和爸爸睡觉,这样既能让爸爸体会到育儿的辛苦,也能加深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任何事情都预留爸爸的位置,比如带孩子出去玩,只要爸爸在家,最好都能参与到各项与孩子互动的活动中去,因为在玩耍中最能增加爸爸和孩子的感情。
正能量1:教育互补
一般情况下,爸爸在育儿方面都不如妈妈般感性,爸爸更多的是理性思维。但感性和理性的教育,在孩子最初的成长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爸爸和妈妈的差异,其实是男人和女人的差异,往往在妈妈看不到的部分,爸爸可以做出非常好的补充。
•和妈妈相比,爸爸虽然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在家庭中比较敬畏的人。
•爸爸的说话方式虽然不能像妈妈那样温柔和漂亮措辞,但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说话中更严密的逻辑性。
•爸爸可能不会想妈妈那样有耐心地陪着宝宝一起玩,但更能让宝宝学会独立使用玩具的能力。
爸爸在宝宝教育过程中的“力量”补充,能够使孩子的左右半脑更平衡地发展,既学会语言的柔和,也能学会语言的逻辑性。可以说这样互补的教育,在一个家庭中是对宝宝最好、最全面的教育。
正能量2:培养独立性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区别于爸爸和妈妈的独立个体,这个时候,孩子思想上会出现一个时段的混乱,对妈妈会有更强的依赖感。爸爸可以趁此机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行为榜样。
爸爸在这个时段对孩子的赞扬和鼓励,会让孩子产生自信。而爸爸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候的批评也会对孩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所有事情都依赖妈妈的时候,跟爸爸一起的时间会让孩子脱离对妈妈的依赖,更独立地进行各项游戏和活动,同时也能够得到爸爸比较客观的评价,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批评的时候批评,久而久之,对孩子的独立性是种很好的锻炼。
正能量3:行为示范
孩子通过与爸爸妈妈接触后获得的完全不同的感受,也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应该更适合跟父母双方中的哪一个学习各种行为。此时,女孩可能偏爱粉色系,喜欢打扮;男孩则表现出不愿意接触红色的东西、不喜欢娃娃等等的行为。相比女孩而言,男孩更喜欢模仿爸爸的一举一动,也更喜欢要爸爸跟自己玩或给自己买玩具。男孩喜欢的游戏,比如腾空跳跃、被举过头顶等等也只有爸爸强壮的双臂可以支撑。而爸爸也更倾向于给儿子购买汽车、刀、枪等等比较男性化的玩具。
同样的,爸爸对女孩的行为示范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女儿能够更好地通过与爸爸的接触,从而了解男性与女性的不同。女孩对爸爸也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跟爸爸在一起比跟妈妈在一起会更有安全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给予他们大脑的刺激和教育,将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孩子今后大脑的构成和发育。现代社会中,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的参与度已经越来越高,有些甚至从胎教的时候就开始参与了。经过专家长期的观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亲教育影响多的孩子,在长大后有着更好的独立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比其他孩子更优秀的心理素质。
由此可见,各位爸爸如能认清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等什么呢?和妈妈一起来快乐育儿吧!
现代爸爸的育儿新主张
时间一晃而过,新学期的钟声已经敲响,同学们在回学校之前都需要做好入学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那么你还有了解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小知识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现代爸爸的育儿新主张,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朋朋爸爸发言:适度的惩罚有助于宝宝更好地记住教训
爸爸:我平时不太管宝宝的教育问题,因为老婆对朋朋的教育很细致很专业,实在不需要我操太多的心。不过,有一点我和老婆始终保持着不同的看法,那就是宝宝可不可以打。
我并不是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理念,但是我坚持适度的惩罚方式有助于宝宝更好地记住教训,远离危险。
朋朋小的时候,非常喜欢玩水,她会利用一切机会,躲过我们的眼睛,去找水龙头、水盆或是水瓶。老婆一直和风细雨地讲道理,循循善诱,可是对于一个一岁多的宝宝来说,妈妈的说教是很空洞很苍白的。所以,朋朋似懂非懂地刚点完头,转过身又继续去玩了。有一次是冬天,我在书房,老婆在接电话,朋朋已经两岁多了,自己在玩拼图,所以我们谁也没在意。等老婆接完电话,蓦然发现朋朋浑身上下湿漉漉的,棉袄的袖子竟然还在滴水,阳台的水龙头也“哗啦哗啦”地流个不停。朋朋,你在干嘛?老婆叫道。我闻声出去,惊讶于老婆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还能保持着和颜悦色,对朋朋进行谆谆教导。本来朋朋还觉得有错在身,可看妈妈并没有对她声色俱厉,居然笑了起来。这个情况看在我的眼里,实在是很生气,我很严肃地问她知不知道错了,她竟然对我做了个鬼脸。为了惩治她的这种行径,我抓过她,在她屁股上打了三巴掌。第一下朋朋还笑呵呵的,第二、第三下她可能感觉到了我的情绪,开始“哇哇”大哭。当时老婆朝我狠狠地瞪了两眼,可是没有说什么,我知道她是在怨我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朋朋,但是我觉得有的时候,打真的未必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像朋朋这么小的宝宝,还没有学会如何有效地避免伤害,对大人的话也是一知半解,我们父母又没有时间每时每刻陪在她的身边,打屁股这种惩戒方式,可以给她留下深刻印象,避免她再受到同样的伤害。
朋朋妈妈态度:对于朋朋爸爸的教育方式,我一直是持保留态度,因为我觉得打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早就被幼教界所摒弃的方法,我们怎么还能走回头路呢?再说打宝宝确实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譬如影响亲子感情,宝宝以后做了错事后,可能会采用撒谎的方式,而不是和父母开诚布公地交待。打还容易伤害宝宝的自尊心,造成她懦弱、自卑的性格。而这些影响,对宝宝的一生而言都是深远的。即使和朋朋爸爸所说的那样,打宝宝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但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啦啦爸爸:给宝宝探索世界的自由
刚下了一场雨,我和老婆一起带啦啦下楼去呼吸新鲜空气。路边的低洼处积满了水,啦啦又趁我们不注意,神速地一脚踏入水中,水花飞溅着向四周散落。我忙走过去,想抱起啦啦。她却跑着躲开了,往另一积水处踩去。“这么脏的水不要去踩!”对于老婆的大声警告,啦啦充耳不闻。飞溅的水花却引得她“咯咯”地笑个不停。我笑着阻止老婆禁止女儿踏水的行为,“踏水最坏的结局也只不过弄脏衣服,只要不损人、不害已,何不让她快乐地体验一下踏水的乐趣呢?”接着,我指着前面不远处对啦啦说:“看那里的积水更多……”啦啦飞快地转移阵地,索性两只脚一同跳进水坑里,激起高高的水花。
半小时后,啦啦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干的,连头发也湿漉漉的。我们便赶紧拉她回家洗澡。边洗澡边灌输:“你看,你把衣服、鞋子弄得又湿又脏,不能穿了;而且你看你的小脚趾都变得皱皱了。下次如果再想去踏水的话,要穿雨鞋,这样衣服才不会弄脏,脚脚也不会这么难看了。”啦啦看着起皱的脚不解地说:“呀,我的脚脚怎么了?”我便趁机告诉她,不能长时间玩水。
第二天,再经过一片积水处时,我问啦啦:“想不想去踩一下?”啦啦摇着头说:“不要,脏脏的,鞋鞋要弄湿的……”也许是她玩够了,对水有了一定的认识,不再好奇;也许是怕穿湿衣服、湿鞋子不舒服。总之,这以后啦啦再也没有故意往积水处踩过。
啦啦妈妈:我想老公的这种“纵容”方式值得尝试。每个宝宝对世界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探索、了解世界。他们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结网、蚂蚁搬家……按照宝宝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去认知世界。
扬扬爸爸:跌倒了让他自己学会爬起来
代言人:扬扬
我叫扬扬,现在已经21个月了,聪明、可爱、能干,是我身上一目了然的个性特点,这可是爸爸妈妈共同抚育的心血,在这里我就专门说说来自爸爸对我的养育观点吧。
第一条是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还记得自打我学会走路时,爸爸就开始这样教育我。呵呵,刚一开始,真不习惯,我摔在地上了,身上的那个痛哟,足以让我嚎啕大哭了,可是爸爸竟然不扶我起来,还向所有家人灌输这种理念:“是扬扬自己不小心摔跤的,自己爬起来吧!”慢慢的,家里人都不向我伸手,而是让我自己爬起来,再后来我遭遇这样的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每次都一声不吭地爬起来算了。
第二条是尽早地让我独立做“大”事。我18个月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训练我在超市、面包房、水果摊买东西。现在我去超市可以很熟练地去提空的购物筐,在爸妈指导下,走到需要购买的物品货架处拿物品,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我扔进购物筐里的东西被妈妈一一拣出来,然后妈妈和我一起提着筐去付钱。妈妈会把优惠卡和现金交给我,由我跟服务员阿姨沟通。(这时我就会说:“阿姨,给钱。”)呵呵,每次买完东西,总有不认识的阿姨夸我呢。
扬扬妈评价:和扬扬一样,我也喜欢老公的教育方式,因为,这样把宝宝和成人一样平等对待,会让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扬扬有很多机会跟大人一样做事,所以,总能表现得比很多同龄的宝宝更成熟更能干。
宝宝爸爸:不让宝宝像个木头人
宝宝从3个月起就一直在她出生医院的亲子班上课,16个月时因为搬了家所以打算换个近点的地方。这天到一家亲子中心去试听,发现我家宝宝在那里好像显得格格不入。别的宝宝都被妈妈抱在身上乖乖的听课,而我家宝宝却抱着个球到处乱窜,到了跳舞的时间别的宝宝都在妈妈身边跳,我家宝宝一个人跑中间跳,老师一次次把她赶回来,她一次次又跑上去,结果老师对我说:“你家的宝宝一看就是没上过亲子课的,一点不乖,看我们这的宝宝多乖,以后到这来多上几堂课就会好得。”听了老师的话老婆没说什么,可是我却说话了:“在家已经有很多不能碰的东西,到了这还不能让她自由,那来干什么,也许其他家长带宝宝来是学知识的,但我带她来就是让她来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我就喜欢我家宝宝活泼好动的,像你们这样把宝宝强行按住不让他们乱动,那培养出来的宝宝还不是一个个像个木头人似的,我们不在你们这上课了。”
出了门我对老婆说:“我们还是到原来的地方上课,那的老师的多好,宝宝们爱听就听,不听就带他们一起玩,那里的宝宝也像我家宝宝一样活泼,只有在那种地方宝宝才会快乐才会学到她正真应该学会的东西。路远就远吧,你不觉得在那里我家宝宝边玩边学,倒是会了不少东西。”
宝妈评价:对于宝爸的做法的话我是百分之百赞成,也许许多家长希望宝宝能早早的建立次序感、纪律感,但我更希望我家宝宝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去慢慢探索她面前的世界。
盛盛爸爸:药物不能治百病,要靠宝宝自身调节
女儿在8个多月的时候,遭遇了她的人生第一劫——发高烧。看着女儿可怜的样子,老婆慌了手脚,去医院打了退热针,开好一大包药回家后,她便给女儿盖上厚厚的被子,然后让她快快出汗降温,又开始弄药给女儿吃,可我却不同意,我觉得,既然打了退热针,就没必要给小宝宝吃那么多药,免得在体内产生抗药性,何况,小宝宝发烧也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发烧是身体的一种自卫机制,能促进免疫系统发育。而且,老婆给女儿盖太多的被子也是不对的,说是捂得太多反而影响她排汗。最后,我们用了很多物理降温的方法。女儿高烧了三天,在我的坚持下,硬是没给她吃药,虽然反反复复好几次,但最高都控制在38.5度左右。三天后,烧终于全部退去,由于没有吃药,当然就没有拉肚子等药物不良反应。
盛盛妈评价:如今女儿已十个多月了,前段日子我感冒挺严重的,老公都被我传染到了,女儿却任是啥事没有。看来,老公的坚持还是蛮有道理的,女儿的免疫系统正日趋完善呢!
比起妈妈,爸爸的育儿主张虽然有时显得很另类,甚至并不一定可取,但不可否认的是,爸爸参与育儿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愿意看到更多的爸爸加入到育儿的队伍中来,愿意听到他们说说自己的育儿观,哪怕是另类一点也无妨。
准爸爸育儿的异人之处
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学期即将来到,孩子要在入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我们开学后身心健康并且顺利地适应这个变化,关于入学前的准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准爸爸育儿的异人之处”,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孩子如果有爸爸的参与,可以使得小孩子们更加的健康活泼,如果家长不相信的话就来一起看看以下两位“超级奶爸”的育儿经吧,其过人的育儿经验连许多的妈妈都甘拜下风呢!
“奶爸”1
想当好“超级奶爸”
就要有另类招数
一个男人在家泡奶粉、洗尿布、带小孩,整天围着孩子打转,您觉得那是不可能的吗?今天,小记要大声地告诉您:“绝对有!”不信,咱们今天就来瞧瞧这位“超级奶爸”敖先生。
守则1
做好胎教工作
另类招数:每天用英语和未出生的宝宝说话
自从妻子怀孕后,敖先生每天都在期待宝贝的出生。敖先生说,为了做好胎教工作,他几乎每天都会到新华书店看看有关于胎教育儿的书籍。亲子网
有意思的是,宝宝还在妻子肚子里,他每天都试着多用英语和妻子对话,每天早上9点准时让妻子和宝宝听听录好的英国BBC广播电台或是美国之音的节目。
敖先生笑道,这是他从一本胎教书上看到的方法,让腹中的胎儿每天多听听英语广播或多听一些英语对话,有利于孩子将来的语言天赋的培养和发展。话说敖先生这样的胎教方式,貌似效果不错。敖先生说,儿子乐乐学说话特别快,1岁就会说话,5周岁就懂得很多字,敖先生为此特别欣慰。
守则2
每周末都要陪儿子
另类招数:多带孩子去户外玩
敖先生每个周末都会带乐乐出门,看山看水,或去公园、游乐场游玩。这个惯例从乐乐1岁多时起就开始实行了,从一开始用手推车推着孩子出门,到现在孩子可以自己走路,每一步的成长变化都牢牢地印在了敖先生的心海里。
乐乐8个多月时,还不大会讲话,只会咿咿呀呀地叫“妈妈”,怎么教都不会叫“爸爸”。有天去左海公园的海底世界,乐乐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海底的一只海豚,那手舞足蹈的高兴劲儿,都没法形容了。突然他张嘴轻声地叫了“爸爸”。“当时,我大吃一惊,从那以后他就会叫爸爸了。”为此,敖先生更加坚定了要多带乐乐出去见识的决心。
乐乐越来越活泼可爱,每次出门,乐乐都会主动和公园的叔叔、阿姨说话,敖先生也一度乐在其中。“每一个不同的地方都是熏陶不同人格的天堂。”敖先生说,如果可以,他要带儿子旅游看世界,增加历练。
守则3
满足孩子的一切兴趣
另类招数:用孩子喜欢的数码产品来进行教育
乐乐从小就很好动,又喜欢动手,由于对数码产品特别感兴趣,比如电脑、照相机等,所以敖先生就有意识地带他在兴趣中学习。从两周岁多开始,敖先生就一直这样教育,只要乐乐能说出在幼儿园里新学的歌或者字时,敖先生就会打开电脑,指给他看,再次进行指导,尽量让乐乐接受新学的知识。
若乐乐看的时间超过了,他会选择和乐乐一起玩游戏、看绘本、表演儿歌、下棋、做彩泥等内容,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兴趣。
同时,乐乐在幼儿园里受到表扬了,敖先生会主动拿出手机或者照相机,教孩子使用,每次都不超过20分钟,敖先生说,这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教孩子适应和接受新产品,不至于落伍。现在,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播放DVD音乐,乐乐玩得特别老练。
“奶爸”2
“穷爸爸”的“富教育”
在玩乐中学习与成长
两年前,妻子为自己生了一个“小公主”。做爸爸的第一天,何先生就对亲友感叹“多想把全世界都给她!”
“当了爸爸才发现,自己很穷!”何爸爸笑着感叹,自从有了女儿飞扬后,他工作更卖力了,因为想为女儿营造一个最好的成长环境。不过,虽然无法给女儿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何爸爸骄傲地说自己有一套“富教育”可以补偿给女儿。
镜头1
电视机前“乱舞”的父女
“奶爸”目的:培养孩子的舞蹈兴趣
飞扬爱跳舞,可妈妈觉得孩子还这么小,就送到培训班去学舞蹈,太浪费钱。但何爸爸觉得吧,孩子的兴趣转瞬即逝,一不留神说不定一个天才舞蹈家就这样被埋没了。
为了不让孩子的热情遭遇冷落,你猜何爸爸每天晚上会干啥?他买回了一大堆光碟,各种舞蹈的都有,每晚对着电视屏幕,跟女儿一起“乱舞”……每当夜幕降临,何家小屋里总能传出父女俩的欢笑声。何爸爸最骄傲的是,现在他已经教会了小飞扬玩倒立。
“我们浪费不起昂贵的艺术班培养费用,但我认为艺术最深刻的宗旨是要爱生活,快乐地生活,如果从这个角度说,我和女儿都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了!”这是何爸爸经常对飞扬妈妈说的一句话。
镜头2
游乐场里的喂鸽女孩
“奶爸”目的:培养孩子的爱心
何爸爸还记得第一次带女儿去左海公园玩,小家伙不玩过山车,也不玩碰碰车,非要爸爸买一堆鸽食,去喂鸽子。
发现女儿的这个喜好后,何爸爸很自豪地对飞扬妈妈说,“我们要因材施教啊,看女儿和鸽子相处的这阵势,我保准将来让她做爱心大使没问题!”于是,以后每一次到左海公园去喂鸽子时,何爸爸都会随手带上很多人与动物友爱的故事,念给飞扬听,为她讲述一些保护小动物的常识。
有趣的是,飞扬还会把爸爸念给她听的保护小动物的知识,举一反三运用到人身上。爸爸一说哪里不舒服,飞扬就像呵护小鸟一样,帮他这里吹吹,那里摸摸,逗得一旁的妈妈捧腹大笑。亲子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目前教育孩子已经不是妈妈的专利,爸爸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育儿专家指出,由爸爸带大的宝宝往往更加的聪明,其主要的原因也许是有性格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