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幼年时期主要是由父母照料,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不是一味追求给孩子找最好的老师或最好的学校,而是要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 任何一位好老师、一所好学校、一个好伙伴所不能替代的。80后一代,做好父母角色。

案例:

琴棋书画,琴在首,为了培养一个淑女,早教网,波波刚满3岁,妈妈就把钢琴买回了家,到处找老师教琴。找了几个老师,钢琴老师都认为孩子太小,说:“等5岁后再来学吧。”波波妈可不答应,“早点学,孩子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啊!”

后果:

“拔苗助长”大家都知道,但当前早教领域存在的“越早越好”的观念和“拔苗助长”的本质是一样的。家长们受“提前、赶早”的影响,勉强使孩子提 前进入下一阶段,结果不仅达不到父母希望的效果,孩子还可能因为承受过多的失败和压力而产生沮丧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孩子自卑等消极心理,使孩子 这株幼苗没有经历成长就已“枯槁”。

专家认为,5岁以下的孩子骨关节、韧带等组织都较松弛,过早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练习,容易使孩子的手部骨骺受损,导致手指的长短和粗细发生变化,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手指的缺陷会愈加明显。

对策:

关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个比较著名的 “关键期”(敏感期)理论,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敏感时期的,只有到了敏感期才会发生较快的质的变化,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开窍”了。因此,对孩子的早期教 育就是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在不同的关键期给予相应的刺激;不同的孩子进入关键期的时间会有所差异,父母就需要仔细观察孩子,不要太心急,等孩子到了某个敏 感期才给予有益的引导和帮助,这样的早期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网站小编总结:如何培养出一个出色的孩子,早教网,不是单单因为现在的起点,未来的后天社会影响有很大关系,所以只要正确树立孩子的观念和品德就行了。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80后,你如何影响孩子一生


80后一代,末端接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代,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得到我们的影响呢?孩子的生活细节如何培养呢?下面的这些细节,80后的我们是不是拥有呢?我们是不是会用下面的的正确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呢?

1、节俭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靠的都是恒心与持久。节俭更是如此,一日一钱,千日千钱,节俭是累积财富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应该把这个词用行为做给孩子看,用耐心讲给孩子听。也许这对他一生都有意义。

2、健康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多生活梦想都只能是梦想。健康的身体,健康向上的思想会让人的生命处于最佳状态。身为父母要首先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和发扬健康的观念,给孩子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回影响他的一生。

3、现代

生活和工作理念的现代化、时尚化、个性化会让你总是处在社会和生活变化的前沿,使你总是保持一种现代、向上的心态。孩子在这种氛围理成长,会有助于他很快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挫折。

4、友爱

一个家庭也该十分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始终强化“家”的概念。在这种氛围里会让家庭每一成员学会互相关心,团结友爱,这或许也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营生意、经营人生都应如此。

5、上进

不进则退。作为父母首先要上进,从心态上,从行动上。我们要适时的告诉孩子:原地踏步即是后退。

6、危机感

这是让人上进的动力之源。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设置为“假想敌”,使自身处于危机状态,这会让一个人永远理智、冷静。但我们没必要因此剥夺孩子玩皮好动的天性!

7、思考

正确的思考方式,准确的思考方向会让一个人少走弯路,保持迅速的、良性的发展。对正在成长的孩子而言,这种正确、准确的思考能力来自父母、老师和社会媒介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8、敬业

一份值得你从事的工作是值得你尊重的,所以身为父母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如果你认为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激发不起你的热情,你最好还是换一份值得你去做的工作,这对你和孩子的发展来说都有益处。当然,你尊重了自己的工作,工作本身才会带给你回报。

9、感激

你给生活种下什么样的种子,你将收获什么样的花朵。父母首先要对生活怀一份感激之情,感谢生活本身的美好,感谢那些给你帮助的人和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并将这些言传身教给自己的孩子或别人的孩子。

10、诚实

诚则持久,信必永恒,社会的发展历程证明,经商者远离诚信绝不会长久。做人更该如此!

本网站小编总结:生活是人生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儿童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3-6岁 别耽误了宝宝的性别教育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开始流行中性风,“男人女人化,女人野人化”,花样美男和帅气女生成为了社会新宠,作为传统人士,小编还是窃以为男人还是要有男人样,女人还是保持女人样正常些。这些就涉及到宝宝自我性别意识的认同了,多大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合适?如果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

一、3-6岁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

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而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

至于6—12岁的小学阶段,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社会知识和兴趣的培养上,这个阶段则属于孩子性别意识的潜伏期。所以,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

幼儿阶段所受的影响要比青春期孩子所受的影响大得多。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发现,有同性恋倾向的人,都会追溯到幼儿阶段的经历。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对3—6岁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性别教育,传授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

二、正确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

1.不要混淆孩子的性别打扮

有这样的习俗,如果男孩体弱多病,要把他装扮成女孩来抚养;有些爸爸妈妈不满意孩子的性别,或者仅仅是一时好玩,随意改变孩子的性别装扮:给男孩系蝴蝶结、穿裙子,把女孩弄成“假小子”。这些都属于父母的不恰当行为。

女性化男孩和男性化女孩在年龄较大时,常常受到小朋友的歧视和捉弄,或受到老师和邻居的压力,使他们企图隐蔽自己的异性行为,但常常办不到,内心十分痛苦。同时他们又无形中被其他宝宝“隔离”开来,因而产生内向、孤独、胆小及忧郁的性格特点。

专家提醒:从孩子3岁前就该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如果是男孩,父亲要多陪孩子玩;如果是女孩,母亲要多与其相处。但也要结合儿童的脾气秉性,不必刻板地按照男强女弱的模式去塑造孩子,允许孩子发展自己与生俱来的气质。

2.父母是最好的榜样

爸爸妈妈的装扮和形象,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性别的认知。如果女孩有一头漂亮的长发,经常穿公主裙,妈妈却总是板寸头和工装裤,女孩很可能会对女性形象产生迷糊,进而怀疑大人对她“你是女孩”的教导。同样,爸爸人高马大,却从不干家里的体力活、脏活和重活,若想教导儿子“你是男子汉”、“男生是家里的顶梁柱”,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缺乏应有的父母性“角色”榜样男孩在3~4岁以后应多接触父亲等男性榜样,如果此时得不到应有的男性榜样,性心理发育可能受到挫折,导致性别认同混乱。在有些女性化男孩的家庭中,常常是母亲作主、父亲惧内,这些宝宝自幼崇拜女性,处处以母亲为榜样,就可能潜移默化地发生性别认同混乱。

专家提醒:孩子对于自己性别的认知完全来自于父母的引导。爸爸妈妈无意的差错,可能会形成孩子的误解。

3.正面解答孩子的性别问题

很多孩子到了一定年纪,会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啊?我和妈妈有什么不同啊?甚至,有时候爸爸妈妈上厕所或洗澡时,孩子会偷偷溜进来看几眼。不要大惊小怪、急于遮掩,甚至责骂孩子是“流氓”。孩子只是好奇,想观察爸爸妈妈的身体,大人坦然的态度和冷处理会让孩子淡然此事,大人反应过激恰恰会强化孩子的好奇。

专家提醒:有一些幼儿园和托儿所,不分男女厕所,男孩女孩一起上厕所。这不见得是坏事。男女同上一个厕所,孩子们能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对男女的性别差异和不同的生殖器官有一定的认识,促进他们的性别认知。同时家长对于孩子对于性别和身体方面孩子的好奇和疑问,应该大方正常的进行解释说明,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三、性别教育的意义

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非但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

性别角色意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帮助作用,虽然当今社会追求男女平等,但这种平等是在尊重自然性别特征前提下的平等发展,是塑造人格的平等,不是性别无差异的平等。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现在提倡的‘中性化’就是要综合男性和女性的优点,兼收并蓄,而不是男人女性化和女人男性化。”

80后爸妈,带孩子过个传统年!


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节目、打麻将……每年的春节都千篇一律,比较我们年幼时那种浓烈的喜庆气氛,现在的春节总让我们感觉少了些什么……

为了避免春节文化的失传,我们应该做好两件事:

·现在城市里的父母就有责任重拾那些被遗弃的活动,展现传统春节的魅力;

·不能忘记在过节的时候告诉孩子“年”的真正过法,其实这正是我们越来越不会过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我们一起来看看传统春节究竟是怎么过的。

小年祭灶

时间在腊月二十四日(北方多在二十三日),民间传说灶王爷在这一天朝天奏事。那些看起来怪好吃的灶糖灶饼可不能偷吃,因为据说那是用来贿赂灶王爷,让他上天说好话的。

年节歌

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联对;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

除夕守岁

俗称大年。此时家人团聚,吃团年饭,团坐待旦(守岁),小辈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

初一祭祖

祭祖一般在初一子时,须燃开门鞭炮避邪。

初二拜年

人们互相恭贺新年,媳妇们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吃元宝汤,也就是现在的馄饨。

初三老鼠娶亲

为不骚扰老鼠们办喜事,这一天不能熬夜,还要在地上撒些盐米。

初四迎神接神

一切人间神回到人间,傍晚接神。

初五破五

从初一到初四有很多禁忌,初五可以破除了,垃圾可以倒了,刀剪可以动了,稀饭可以吃了,祭祖的供品也要撤了。照例还要吃饺子,商店开张大吉,迎五路财神。

初七人日

小孩节日,煮七种菜为羹。 

初八顺星

众星聚会之期,要拜星君,黄昏后点四十九盏灯,摆天地桌(院子里),灯散放各处,叫散灯。

初九玉帝诞辰

祭玉皇祭天官。

十三到十五闹元宵

十三试灯,十四搭彩蒯,迎紫姑神,十五看花灯,吃元宵。闹完元宵,春节就算过完了。

关注:80后爸爸的时代标签


多元化的型格“父亲”

80后的一代是看着时尚大片、风尚杂志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会十分看重对于自我的塑造和定义。“父亲”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单纯的养儿育女的家庭职称,“父亲”是一种骄傲,一段新鲜的旅程,一种对能力的肯定。而我们对父亲的关注,好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当人们还没来得及尝出而今的父亲是什么味道的时候,一系列新名词就扑面而来:学习型父亲、养育型父亲、双性父亲、Modern父亲……在对这些词大彻大悟之前,我们先要对这些词的创造者表示敬意。也许正是他们的引领,才使“新父亲”时代能够在此时到来。

亲子教育正在流行

“80后”的一代天生爱玩也喜欢独立,他们经常选择自己的玩法而无所顾及。直到有一天他们成为了父亲,一切生活的方式也改变了。亲子教育让父亲们认识到,自己不是孩子天然的教育者,而是需要在育儿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摸索。因此,越来越多的父亲参与到宝宝的成长中,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班,睡前看看《如何让宝宝爱上你》之类的育儿图书,能和自己的“小新”一边唱着《大象歌》,一边在地上滚来滚去的亲和式父亲会越来越多。这些在60、70父亲们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在80后父亲却得到了大力“推广”,因为他们认定:当父亲是需要学习的,父子间的感情也是需要培养和经营的。而坚信“棒打出孝子”式的“严父”则会越来越少。

直接和孩子说“我爱你”

传统父亲几乎就是威严的代名词,而“新父亲”却擅长刚柔相济。他们有很男人的一面,但是又可以很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当孩子违反了规则时,他们会坚持到底,不讲情面,但是他们不会用粗暴的武力来解决问题。和传统父亲比起来,“新父亲”们的性情更丰富了,他们也更会表达出自己对孩子的爱,对“新父亲”来说,“宝贝,我爱你!”可以脱口而出,他们希望看到孩子可以在自己身上同时体验到坚持的刚强和充满爱意的柔软。 

爱孩子但绝不溺爱

“80”后的一代一般的家庭组成为倒金字塔式,孩子少而家长多,给予孩子的爱自然也要多。但在经历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后,大多“80后”的男人都明白其实对自己的孩子过分的溺爱是很危险的,真怕自己的孩子承受不了“糖衣炮弹”的轰炸,最后还是像自己一样叛逆、浮躁。于是,“80后”的男人懂得了给予孩子的爱应该有取舍,懂得了适当的否定孩子的成绩也可以使他们“越挫越勇”。当孩子为了一个玩具而在街头哭闹不休时,他们往往不会因为价格而犹豫,而是会为了玩具对孩子有没有益处而苦恼。最后他们也许会选择买上一个玩具,但决不会因为孩子的苦恼,而是在自己看来有买的必要。在孩子犯了错误时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要告诉他错在哪儿。他们不希望看到当有一天孩子需要自己面对、解决问题的时候,却因为之前家长的一味“包办”而成为失败者。

父子之间是平等的

在和父母沟通、相处的过程中,被“80后”最常提及的就是“代沟”这个词,父辈们“以家长为核心”的管理方法和做派,让他们认为自己的童年基本是在“不平等条约”中度过的,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总是受到管制,这个不好,那个也不行。当他们终于有机会成了一家之主的时候,他们暗暗告诫自己,绝对不可以。他们要给孩子更多说话的机会,更多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而家长,只不过是一名引导员,当孩子的想法出现问题时,只要及时地加以纠正就OK。当然,在这个前提下,孩子也必须同样的爱父母,懂得和父母分享。在他们心目中,理想的亲子关系就是应该充满了平等的回馈和交互。

自己的秘密和空间

“80后”的男人们往往被父母看得很紧,缺少自我的空间,他们经常想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而父母却把他们盯得死死的。“80后”的男人们懂得孩子也需要一点私人空间的道理,让孩子在自己看管的大范围内可以更自由一些不是坏事情,他们给孩子自主选择看动画片的权利,会给孩子们选择先看电视还是先学习的权利,会让他选择学习自己兴趣班的权利。在自由的空间里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会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孩子也有自己的秘密,“80后”的男人上学时经常有被父母跟踪或翻看日记的情况,而今他们更多的是会尊重孩子的权利。只有给予孩子同样的尊重,他才会尊重父母尊重自己。

出得厅堂下得厨房

这曾经是男人们择偶的重要标准,而今套在“新父亲”们身上也并不为过。“父亲”神圣的责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束手就擒”,成为一名在战场上为征服的战士。白天里上班时不忘记给妻子打个电话问问孩子的情况,下班后一溜烟地跑回家忘记了朋友的饭局。晚饭后抱着宝宝在家里玩,孩子的笑声让他忘记了一天的疲惫。抱着孩子的那一瞬间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也明白父亲多年良苦用心。就像那套流行的电视节目中的口号“男人下厨房,绝对新时尚”一样,而今厨房不再是妈妈们的绝对领地,“谁有时间谁做”,或者“妈妈照顾宝宝,老公制作美食”的分工方式越来越常见了。然而,对于那些坚决要做时尚潮流的领军人物的男人们来说,就连居家服饰也是绝对马虎不得的。于是,一群喷着男人香水、戴着围裙的父亲出现了!

谈论孩子,不再遮遮掩掩

原来,如果下班以后你推掉饭局的理由是要回家陪孩子,肯定会遭到男同事们的耻笑:太不男人了!然而,在育儿环境逐渐改善的今天,育儿讲座的课堂上,父亲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一些父亲们还会为探讨育儿话题专门搞一次聚会。一位从事文字工作的父亲说道,他去采访商界名人时,如果知道对方也是父亲,那么他们的话题往往是从聊孩子开始的。

育儿网络,爸爸也有份

“80后”是最早接触电脑的一代,他们对于电脑达到了一种“狂热”的程度,即便做了父亲,互联网早已成了这代人社交、生活的习惯,他们愿意做孩子的指导而在网络上寻找信息获得知识。从网络上的爸爸专题、爸爸论坛,再到近期被炒得正热的爸爸日志、爸爸专栏,不少家长就把“博客”当做和子女交流的方式,通过写博客和子女交流,进行教育。对于孩子,80后老爸也不会觉得电脑和网络是会让孩子“不务正业”的坏东西,他们认为其实电脑只是一种工具,是被人脑主宰的工具,只要正确地认识到它存在的意义,就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并从中学习到点什么。

全职奶爸,扔掉另类的帽子

曾几何时,提起全职爸爸,我们总是感觉怪怪的。原因就在于,虽然我们的行为模式告别了传统,但是我们的思维和考量标准却还停留在那个时代。慢慢地,全职爸爸们用他们的经历和强大的心理能量告诉我们,他们不过是为自己的妻子提供了一种方便,而现代社会,恰恰需要这种随机应变的分工模式。

了解更多科学早教知识,请登录早教频道

在女孩2岁后 就别这样教育她


很多家有女孩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聪明、漂亮、可爱,能受到大家的喜爱,这就需要在教育方式上加以注意,尤其是2岁后的孩子,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态度,那就更要避免采取一些不当的方法。如下的做法,您看您家有吗?

1、教导她有礼貌且沉默寡言。

举止得体和沉默寡言之间有天壤之别,但是女孩子似乎都被推进了后者的范围。我们经常用“女孩是蜜糖是香料是一切美好的事物”来教导她成为一个“可人儿”。

我们用各种方式教导女孩要友善、避免一切冲突、不要麻烦别人、要安于现状,这样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但是,这样会让女孩长大后不敢在课堂上及工作会议中发言,以免被视为不淑女。她们也不敢在职场上争取更高的薪水,因为不愿意得罪潜在雇主。

2、给她买性别色彩鲜明的玩具。

在她人生的头三年只给她买粉红色的玩具,这样你的女儿可能会决定粉红色是她最喜欢的颜色,因为“那是女孩应该喜欢的”。研究表明,这并不是天生的基因倾向,而是父母及社会因素所造成的。

在2009年的一份研究中发现,31%的“女孩”玩具都强调仪容外表,其中包括塑料化妆品和洋娃娃的裙子,而针对男孩的玩具则更多鼓励创造性、探索性、竞争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是优秀员工和领导者所需要具备的。

3、只夸她漂亮。

的确,她是个可爱的娃娃,卷卷的马尾辫那么迷人让你忍不住惊呼。但是她同时非常擅长阅读诗词,在堆叠复杂的枕头堡垒方面还是个建筑奇才,并能边唱歌边摹仿弹奏吉他。我们生活在一个“外貌协会”的社会,她总有一天会明白外表很重要。

但是如果家长可以开始对她不基于外表的成绩进行鼓励、认可,这样就传递了一个信息,也就是她的价值不因为外表而产生,也不会因为外表而终结。

4、让她相信“公主梦”。

公主文化鼓励女孩让自己陷于混乱的生活,而等待着白马王子从天而降,拯救她并给她的人生带来意义和价值。女孩会误以为只要吸引王子就万事俱备了。这会让女孩觉得她们自己无足轻重,没有价值,而只有依附男性才完整。

5、家里的体力活都给爸爸做。

虽然让男人修理水龙头可能更容易,但是父母应该有意识去挑战非典型性别分工的家务活,否则会让人觉得女性比男性柔弱,女性永远是“被照看者”而不是“养家糊口的人”。

要向女孩展示妈妈也可以进行重要理财操作或修水龙头。

6、只让她和其他女孩玩。

研究显示,划清界限各玩各的会导致男女形成两套不同的社会技巧、处世风格和对人生的期望和偏好。2011年秋天一份报告显示,女子学校的毕业生不但没有更有造诣,反而更会拘泥于性别的呆板印象。

所以,如果你女儿在学校里都和女孩玩,试着鼓励她和男孩建立友谊,或邀请男孩来参加女儿的生日派对。她将明白,男孩能做到的一切她也能做到,甚至比男孩做得更好。

7、批评自己及其他女性的身材。

当你在女儿面前讨论节食,如何再减掉几公斤体重,或者因为其他女性的身材而批评她们的穿衣风格,那么你女儿就会认为女人一定要保持某种特定的体型才能够被认为是可爱或成功的。

你应该展示通过平衡膳食来获得健康,而不是只购买低脂食物或不吃任何一餐来减肥,这样会断送你的健康。

小编结语:以上的做法,如果您经常对孩子使用或者是不经意间,已经渗透到你的育儿生活中。那么请适当的改一下方式,让女孩们在思维成熟前减少以上的想法或做法。

80后育儿月花五千元


爷爷奶奶辈节衣缩食,小宝宝尽情铺张。每周要游泳,要请育婴师,要喝高档奶粉,要用高档用具。

“这个品牌的奶粉有没有?”昨日,在青岛一家大商场奶粉专柜,记者见到一对年轻夫妇手里拿着一张纸片,上面用英文记着一些奶粉品牌。商场销售人员接过来仔细核对后说:“上面记的这些品牌只有一种我们商场有。”然后很小心地说:“就是有点太贵了,是商场所有奶粉中最贵的一种进口品牌。”

“贵没关系!给我们拿五盒,先吃一个月。

下月有更好的,再换。”这对年轻夫妇连价都没问。记者上前看看价签,一盒奶粉近300元。记者知道,一般四五个月大的婴儿,如果不吃母乳,主要靠奶粉的话,900克的奶粉一个月真得五盒。这样算来,这个婴儿一个月仅奶粉支出就要1500元。

前些年,人们常说独生子女是小皇帝,现在这些80后小皇帝们已长大成家,养育了皇帝的皇帝,育儿的奢侈令人瞠目结舌!

每个月五千元是这样花掉的

一对家住东部的80后夫妻说,他们每月不满周岁的孩子花费近五千。记者听了不敢相信,他们便逐项给记者算了算账——

一个月游泳花费1200元:这对年轻夫妻都是1982年出生,都是独生子女,去年生了小宝宝后,听说游泳对婴儿发育好,从宝宝出生第五天起,直到现在一周岁了,每周坚持三次带宝宝去医院的婴儿室游泳。婴儿游泳的价格是每次20分钟50元,往返都要打的,费用50元,这样算下来,婴儿每月仅游泳就要花费1200元。

育婴师每月1500元:这对小夫妻说,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好的教育,他们没有找普通的每月几百元的保姆,而是专门找了位育婴师带孩子,每月费用1500元。

给宝宝拍写真已花了5000元:宝宝一出生,这对夫妻就给宝宝花了3000元办了一张成长写真套系,从满月、百天、半岁、九个月到周岁,共五次。结果每次拍完之后,摄影师便推荐部分拍得漂亮的照片放大或加印,这样下来,刚拍了四次,才10个月就花了5000元,平均每月500元。

再加上高档奶粉、衣服、玩具、婴幼用品,一个月的育儿费果然要到五千元。单以奶瓶为例,奶瓶要用日本进口玻璃制,奶瓶清洁液要用进口的纯植物配方,一瓶就要80元!

小夫妻的父母节衣缩食供养

一家商场婴儿用品区的营业员说,来买高档婴儿用品的多是80后夫妇,他们对钱好像没有概念。其实,很多人不是花自己的钱,而是靠父母的供养。

退休职工杨女士向记者诉苦,她的儿子刚有了宝宝,她平时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每月2000元退休金都给儿子养孙子。儿子儿媳每月总收入才3000多元,养孩子就得花3000多元,他们自己还得吃好穿好,不给他们钱哪儿够呀!节衣缩食的只有这些80后的父母们啦!

老人们表示,他们看不惯孩子育儿的铺张浪费,但是管不了,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给婴儿买高档用品时,要量力而行。

自己超前消费影射到下一代

天下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但是要有度。一位心理医生说,80后不少是娇生惯养长大的,花钱观念较超前,上班后大部分也是“月光族”。一旦有了孩子,往往把超前消费的观念延续到孩子身上。

但是奢侈过了不是什么好事,除非你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否则你以后有能力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孩子已经习惯用奢侈品了,如果这种奢侈不能长久维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任何需要都被满足的孩子,长大后的成功欲念也会相应降低,对他们长远的人生成长都是不利的。(青岛晚报)

80后辣妈带孩子入园(幼儿入学准备)


引言:昨天下午,演员孙俪现身新剧《辣妈正传》上海新闻发布会,该剧也是孙俪继《甄嬛传》之后、时隔25个月的电视剧回归之作。“我演过太多完美的女性了,而这个从头到脚都是缺点的角色对我来说很新鲜。”孙俪在发布会现场坦言选择出演本身并非是一个纠结的决定,“主要还是人物打动了我,她虽然有很多缺点,但她却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妈妈,我欣赏她那种‘我是妈,我更是我’的态度。”

1、适时添减衣服

秋天气温有些小下降,很多妈妈担心宝宝冻着,忙不迭地给宝宝添加衣物。但包得太多,宝宝运动出汗后自己减少衣物反而更容易受凉。秋天气温变化无常,妈妈应适时地帮宝宝增减衣服,而不只是“一步到位”。宝宝入园

秋季添衣要掌握“春捂秋冻”的原则,根据天气预报和自身的感觉有计划地增减衣服,一般来说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单衣就可以了。在外出时妈妈不妨给宝宝备用一件外套和一顶小帽,降低宝宝的受凉机会。你也可以多带上一件底衫和小毛巾,方便太热出汗时能够帮宝宝及时替换。

2、多吃粗粮

宝宝出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自然需要吸收更多的营养。加强营养素的摄入,是提高宝宝抵抗力最重要的一环。很多老一辈认为给宝宝吃最好的,越精细越好。但其实粗粮往往可以补充细粮所缺乏的营养成份,达到平衡膳食。蛋白质缺乏会造成免疫力低,因此可以多吃一些鱼、蛋、奶和豆制品。缺锌缺的宝宝容易感冒,食欲下降,可以多吃一些含锌量丰富的食物,比如海产品、红肉和山核桃。宝宝入园

经验妈妈分享:一到秋天,我就会让女儿多吃些蔬菜水果,平时也会多加一些粗粮点心,配着酸奶一起吃,味道挺不错的。还有别忘了让孩子多喝水,水分充沛,机体新陈代谢旺盛,免疫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