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期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很重要,这时该如何培养孩子呢?送到早教机构并不是解决的办法,现在的早教机构大多数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没有多大的好处,所以这时应该以家庭教育为主,为了困惑的家长们,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在几种启蒙教育的方法。 培育宝宝艺术能力的措施

1、为宝宝准备充足的艺术材料为宝宝准备各种各样的颜料,让他自由地探索各种颜色带来的快乐,或许不久之后您就会发现,宝宝创作出了一幅“印象派”画作;为宝宝准备各种各样的小乐器,让他自由地弹奏、敲击或吹奏,或许不久之后,您会发现宝宝创作出了一首令人“情绪激昂”的“军队进行曲”。

2、与宝宝一起做音乐游戏在宝宝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游戏中,让他体验音乐的乐趣。音乐与游戏的结合可以让宝宝在游戏中自由地进行创作和表演,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抑扬顿挫。3、用身体动作来感受艺术3岁前宝宝的思维特点是动作性思维占主要地位,因此,在培育宝宝的艺术能力时,要注意让宝宝用具体的身体活动来体验和感受艺术。比如,宝宝喜欢“小燕子”的歌,您可以让宝宝挥动胳膊学燕子飞,感受小燕子是怎么飞的。4、重视艺术感知与体验艺术感知与体验是艺术创作与表现的前提,并为创作与表现提供素材。因此,不能只注重宝宝创作了什么,而应该注重宝宝创作以及创作之间的这个体验的过程。本网站小编总结: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不是让每个孩子都要成为艺术家,只是拥有这种艺术的感知和意识会使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上有创造力。创新能力也是这其中逐渐产生的,对于人类来说创造是一种智慧的升华,所以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幼儿期的社会性是如何发展的


幼儿期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幼儿已经认识到了男女性别及行为上的差异,4岁前男女儿童与同性及异性同伴都玩的十分融洽。4岁之后男女儿童游戏的内容开始分化,5岁后更加明显,儿童意识到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行为从而产生同一性。幼儿在与成人及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对自我形成的某种看法,如自己是漂亮还是难看的,自己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这些自我意识通常都是家长及老师对儿童的评价。积极的评价往往会使儿童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信感,这对于儿童今后的学习会有所帮助;而否定的、消极的评价往往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使得儿童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容易导致儿童的学习困难。尤其是长期的否定及消极的评价更是如此。此时幼儿形成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这些常常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部分。虽然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也能对其不良的个性特征加以改造,但不会再有本质的变化。除非儿童遭遇生活中重要的变故或客观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否则已经形成的行为模式很难再发生变化。所以,应重视幼儿期的心理教育,将其培养成具有良好个性及人格结构的人,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幼儿期孩子告状行为的产生及措施


幼儿期孩子告状行为的产生及措施幼儿期的孩子变得爱告状,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幼儿期的孩子在思想认识方面对大人还很有依赖性,特别是孩子上了幼儿园,对教师非常崇拜,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老师赞许的就是好,教师指责的就是坏。。。所以,孩子们很在意父母、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不管是赞许还是谴责,肯定还是否定,都成了孩子们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最高标准。

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显得十分重要。

孩子告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幼儿对周围人事物的评价多依赖于成人的态度

在幼儿园,幼儿以教师的态度,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评价,因此会出现幼儿对一些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或对某一行为要求得到老师的评价和裁决而向老师告状。如,有的幼儿看到有幼儿欺负别人时,就会产生正义感和同情心,会批评、制止这些不良行为,并向老师检举:“老师,某某打人了。”

第二、幼儿为了受到别人的关注而产生告状行为。

有些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经常会说:“老师,某某把玩具扔到地上了,我不有扔。”“老师,某某饭没吃完,我吃完了。”这些孩子为了让老师注意自己,“我”没扔玩具,“我”吃得好,希望受到表扬或奖励。也有的孩子出于嫉妒,而向成人告发,但这种带有告发性质的告状是少数的,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嫉妒都只是暂时现象。

第三、幼儿爱告状有的源于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没有摆正。

现在的家长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忽略了

幼儿合作、关心他人、相互友爱等品德的培养。由于幼儿是家中的“小太阳”,养成了部分幼儿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等不良行为习惯,缺乏必要的集体生活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这就导致了幼儿园中幼儿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如“老师,某某又抢玩具了。”

第四、一些客观或人为因素增加了幼儿间的磨擦,引起幼儿告状。

由于幼儿园的场地不够宽敞,玩具少,孩子又多,发生矛盾的次数就多,也就增加了告状的次数。另外,幼儿好模仿动画片中打斗的场面,如《奥特曼》等,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增加,或模仿影视剧进行游戏,追逐打闹,引起告状。

其实,告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也是积极的表现,反映了幼儿对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老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必须慎之又慎对待告状行为。老师敷衍甚至不管的态度,可能会导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更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挫伤孩子的正义感。但若一味“支持”、“鼓励”孩子的告状,孩子独立处理总是的能力得不到发展,还会影响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

那么如何处理孩子的告状行为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教师与家长的观念态度都要:看起来在意,事实上忽略。

不管孩子告状的原因是什么,此时你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至高威望的大法官,任何简单敷衍的态度对孩子都是不礼貌、不尊重的。

你要表现出仔细倾听的态度,但其实最好“忽略”孩子告状的内容。除了可以进一步明确是非对错之外,任何教育都和平时一致,不因孩子告状而发生改变。

1、 宽容的态度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从生活中让孩子体会到宽容的乐趣。要关于发现别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不是处处处心积虑的别人的茬。

2、 自信而不自我。

太喜欢告状,一方面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太过于自我的表现。父母要在平时生活中就让孩子处理好自信和自我的关系。

一个从小就具有领袖气质、充满自信的孩子肯定不会有事没事地把“老师,某某又怎么啦”挂在嘴边。同时,父母也要教会孩子不能太自我。否则,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要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就是坏的,就值得告状。幼儿期的孩子爱告状的的确不少。但他们的告状没有什么恶意,目的只是想看看大人对那些不守规则的人事如何处理。大人最好不要随便表态,要搞清楚孩子告状的目的原因,区别对待。

其次,教师应了解幼儿告状的动机和目的,区别对待。

1、 教师在处理幼儿因纠纷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时,必须先了解纠纷的原因,经过调解加以解决,而对那些持强凌弱的幼儿加以批评,对被欺负者给以安慰和保护。

2、 求助类的告状。如“某某抢我的玩具了”,“某某不和我玩了”。对于这类问题大人不要插手,可启发孩子自己去和小朋友协商,想办法解决问题。

3、 “检举揭发”类告状。如“某某又在打人了”。这种行为不宜鼓励,更不能当着“告状”孩子的面批评另一个孩子。可以这样对告状的孩子讲:你知道他打人不对,这很好,那么你看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呢?

4、 为自己辩解的告状。如“黑板上的字是某某叫我擦的”,“是某某叫我在书上画的”,这时老师就要分清责任,该惩罚的绝不姑息。同时要让本以为告了别人的状自己就没事没的孩子认识到:把责任推给别人是不对的。

5、 挑剔性的告状。如“妈妈你不让我看电视看得太晚,可爸爸昨晚看球赛你怎么不管啊?”这时候大众不要马上去责罚“被告”,哪怕对方的确不对,要让孩子知道:责罚别人与他无关,让他学会专注自己的事,而不去挑剔别人的错。

最后,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独立处事的能力和良好的品质,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1、 可组织幼儿观察影视动画、听故事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

2、 可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来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独立处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幼儿告状行为。同时还要交给幼儿一些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策略,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谦让,共同协商等。

总之,幼儿的告状看来事小,其实跟幼儿的心理发展关系很大,作为幼儿启蒙者的我们,在对待

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切莫等闲视之。事实上,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它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成效显著。相信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会得到改变的。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时期尤为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紧这个时期努力发掘和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即动手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观察能力、自理能力、活动能力、自控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使其在入学前具备足够的良好素质,从而受益终身。在这些素质能力培养中,幼儿的动手能力是重中之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幼儿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以下建议,权作一些探讨,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属幼儿素质教育范畴。素质教育的基础是面向全体幼儿,我们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是一种塑造受教育者完美人格的教育。我们知道,幼儿从蹒跚学步开始,到学吃饭、学穿衣、哪怕米粒菜肴撒了一桌,衣服穿反了也都不愿意让大人代劳,坚持着自己动手。这正是孩子努力从实践中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去学会生活,一步步走向成熟的体现,这是一个必不可少而又十分重要的过程。然而,当今社会有相当多的家长们对此并不理解,认为为了爱,就事事“呵护”,处处“代劳”,什么都包办。这无疑缩小了孩子的认知空间和禁锢了孩子的发展潜能。据有关部门对儿童智力发育状况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5%以上的儿童存在着“感觉统合失调”(即身体协调能力差),这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多数是由家长造成的。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保护,儿童应有的摸、爬、滚、打、蹦等行为,在发育的自然历程中被人为剥夺。这种过度干预无疑会造成儿童身体协调能力差从而影响今后的学习。所以幼儿园的早期教育就成了(补充)家庭教育之不足的一个最好的平台,且是孩子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最为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幼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法替代,也无以替代。如何启发幼儿,开发幼儿智力和潜能,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育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幼儿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规律的作用,即学习是建构知识,而动手能力才是建构知识的有力保证,因为幼儿通过动作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认知冲突,动手能力的培养能使幼儿主动建构知识。今天的许多教育改革实践,包括很有影响的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都即强调幼儿个体对环境的自主作用,也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还强调了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

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保证幼儿的自主自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幼儿的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动手能力培养过程中幼儿教师的角色理应成为了幼儿学习活动的最好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而且要注意幼儿的动手能力与认知心里的相互影响;不仅要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立动手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幼儿的合作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而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喜欢伙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但同时,心理发展又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正确的交往,就常常产生冲突。

究其原因:

1、4—6岁的幼儿已有想与人交往的意识,他们喜欢友伴和集体的游戏,但由于幼儿年龄心理特点是“自我为中心”,加之独生子女的优越地位,使得他们之间难以就某一问题达到共识,且互不相让,不愿意向对方妥协。两者互相冲突的矛盾结果,就是攻击或争吵的现象。

2、现在的孩子都是独子,他们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长,成人总是习惯顺从孩子的意愿,满足他们的欲望。当同龄人之间进行活动时,都想得到最好的。

3、现在的家庭住宅都是单门独户的,限制了幼儿之间的交往,也限制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再加上电视、VCD丰富多彩的内容,更是影响了幼儿的交往机会,使幼儿不知如何与人交往合作。

4、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爱惜,当孩子要与同龄人交往时,往往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或委屈,就限制或减少孩子的交往。

很多研究表明,儿童交往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人也正是在社会交往中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儿童也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真正得到孩子式的兴趣和欢乐,他们的社会性才能得到逐步发展。要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意识和技能,我认为幼儿园不仅是孩子活动的天堂,交往的场所,也是对幼儿进行交往、合作技能培养的最佳场所。因此,我在对幼儿交往合作技能的培养进行了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积极提供交往的机会,创设合作的情境,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

1、交往是一种社会机制,是人际关系的反映。

幼儿交往的过程应该是自愿的、轻松愉快的。因为他们在与友伴交往中,地位是平等、互惠。在教育活动中我发现,善于交往的幼儿性格是乐观的,心情是愉快。而不懂得交往的幼儿,性格显得压抑、孤独。因此,培养幼儿交往的技能是合作的基础。

首先我们利用多种形式,让幼儿学会交往,提高其交往的能力。如:让幼儿从家里带图书与同伴分享,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图书内容。在这过程中,幼儿之间必须进行交流。

其次,根据我班幼儿好交往、有独立性和自信心,但还没有完全摆脱自我中心,为了达到目标会尽可能的取自己所需,易与同伴发生冲突的年龄特点,设计相适应的活动。如:在集体活动中,常常有意识的创设机会和空间,引导、鼓励幼儿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使他们的交流、交往意识得到提高。

第三、通过主题活动,鼓励幼儿自带玩具,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如:主题活动《我很特别》,我们让幼儿带自己喜欢吃的零食或自己心爱的玩具到班上并在集体面前介绍,并与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零食和心爱的玩具,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第四、通过“六一”节日的游园活动增加交往机会。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游园活动就是为幼儿创设愉快的交往机会,提高交往能力的有益活动。

第五、利用区域活动,创造性游戏,鼓励交往能力强的幼儿与交往能力差的幼儿一起游戏。对于交往能力差或性格较内向的幼儿,引导他们加入到别人的游戏里,让他们体验交往的乐趣和产生与友伴交往的欲望。通过引导和教育,幼儿增强了交往的意识、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2、幼儿的情感认识是直观的,要让幼儿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与人交往合作,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自己处于他人境地的感受,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从而激发和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发展,并抑制攻击性行为。

颜颜是个个性和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但在动手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在操作活动时,只要看到比自己好的作品就“破坏”,常常引得同伴的埋怨,老师的批评对他的教育似乎起不到效果。有次,颜颜与陈谦在结构区建构一辆很有创意的汽车,我及时地表扬了他。颜颜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十分自豪。当他们在为自己建构的汽车做最后的工序时,培豪的汽车缺少一个轮子就趁颜颜在寻找玩具时卸他们汽车的轮子,在卸轮子时把汽车弄坏,一看到自己的汽车坏了,颜颜就与陈陈争吵起来,而且哭得特别的伤心。看到这情景,我有意说:“你很伤心哦?”颜颜说:“我是很伤心,这是我和陈谦一起拼的汽车,培豪把它弄坏了,我当然很伤心。”“真可惜,这么漂亮的汽车坏了,是会伤心的。不知道你以前把小朋友的东西弄坏了,他们会不会像你一样的伤心?”“肯定也会伤心。”……通过交谈,我让颜颜体验了别人被他“破坏”作品时的心境。这样,通过这种移情的教育方式,逐步改变了他以往“妒嫉”的心理,也使他逐步懂得珍惜和尊重别人的劳动,学会了与人和谐相处。再如,班上有二个幼儿在纠纷时,一个孩子打到另一个孩子的鼻子,流了鼻血,这时,许多的孩子就开始起哄:“该死了,叫老师不让回家。”“打110,叫公安局来抓你。”“叫老师中午不让你吃饭。”等等。看到孩子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和“落井下石”的心态,我组织大家讨论:“如果你做错了事,你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批评还是谅解?为什么?”大家的回答都希望得到谅解,也保证下次不会在犯。老师有意的说:“不是吧,我刚才听到的好像不是这样,要不xxx小朋友做错了事,你们都要求老师对他进行惩罚,甚至要求老师不让他回家。”听老师怎么一说,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低下了头……。

通过及时抓住偶发事件的引导、讨论,让幼儿感受自己处于他人处境时的情感,大家对同伴的“犯错”都能以谅解的心态进行对待,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方式,提高良好行为的发展。

3、从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幼儿期的幼儿在言语情感、行为等方面,都已表现出一定的合作倾向。如果我们能正确训练,幼儿就会在各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性。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我们注重环境的创设,积极创造温馨和谐的环境,充分提供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如投放骨牌,让幼儿尝试一起协商要摆放什么图形并进行合作,最后尝到合作的快乐。再根据大班幼儿喜欢比赛的特点,采取竞争的形式,让幼儿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中,游戏大都是采取比赛的形式。如“二人三足”“划龙舟”“抬轿子”等游戏。这些游戏需要配合、协商、合作才能取胜的。有时,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玩具纠纷或角色纠纷时,我们有意让幼儿通过协商自行解决,让幼儿懂得要玩得开心,玩得好,就要必须相互讨论,相互谅解。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会解决问题,交往中学会合作。

4、“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是处于身体和心理上各种机能仍未成熟阶段幼儿的主要活动,它可以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优条件。而结构游戏是幼儿比较喜爱的活动之一,因为结构游戏的自由多变、材料的具体、可操作性正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它不但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机会表达和交流情感,也让幼儿获得交流、合作所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特别在主题结构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频率很高,为了一个主题内容,幼儿之间需要共同商定相互合作,游戏的内容才能得以完成,这也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充分交往的机会。如建构《嘉庚公园》,陈棋、李羽雯、黄筱丹、郑秉政等几个小朋友商议建游泳池,他们用积木围成游泳池后,陈棋说:“要在这建一个高的地方让人跳水。”羽雯说:“要种上花和树才漂亮。”秉政说:“我在这拼几个椅子让人休息。”筱丹说:“游泳池里有人在游泳。”“哎呀!游泳池的人太多了。”“这棵树要种在这里。”“这棵树站不住怎么办?”“你不会自己想办法?”……他们一边建构一边不断地与同伴交流,交流后再不断的协调自己的行动。整个过程都是幼儿之间自主交流、分工、合作的进行;也是在这个过程,幼儿分工的意识逐渐增强,合作的意识逐步提高。

二、提高幼儿在交往合作中的愉快体验。

1、我们知道,交往、合作的动机性是个体愿意与别人接触、活动、合作并得到接纳、认可的动机,人在与别人交往合作的过程会感到愉快,否则会感到寂寞和孤独的。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交往也是基于这种心理的需要。在幼儿的活动中,老师需要更多的注意积极的社会行为,注意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例如:分组活动能使幼儿体验到同伴多样的兴趣、情感、智慧和集体协作的力量,能经常考虑到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增强集体责任感。如结构游戏“快乐的动物园”、“美丽的社区”;组画“神奇的海底世界”“我设计的汽车”等,当幼儿看到一幅幅通过交流合作完成的美丽作品时,那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和自信心、自豪感悠然而起。

2、提高幼儿在交往合作中的愉快体验。如,在科学游戏《气球吃什么?》的活动中,我给幼儿每人一只气球,要求他们想办法不但要给气球充气,还要不让气球里的空气溜走。幼儿根据经验用绳子绑。刚开始,大家想到的都是自己绑气球,结果发现气球还没有绑紧,气球里的空气都溜走了,他们请我帮忙,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经过数次的失败后,有的孩子就商量一起合作:一个抓住气球,一个绑,结果可想而知了。当看到他们开心的在玩顶气球的游戏时,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合作所带来的乐趣。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不仅帮助幼儿逐渐习得交往合作的策略,也体会了合作的快乐和必要。

三、家园配合,强化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合作性行为。

1、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合作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我们与家长有很好的沟通,让家长了解交往合作技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家长自觉地参与到教育中。其次,指导家长教育的方式,让家长在家庭中有意识的培养。如邀请友伴来家里做客,注意观察孩子是如何与别人交往,交往技能如何,在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苗苗,家长比较少机会看到、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群体中交往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我们就协助家委会组织家庭春游或秋游,一方面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让家长观察自己的孩子在群体中交往与合作的能力表现如何。第三、指导家长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合作性行为时,成人要用抚摸、拥抱、奖励等形式对孩子进行肯定,使孩子的交往与合作行为得到强化,既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也增进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2、利用家长开放日、上门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要求家长适当地让孩子"参政议政",不要总认为孩子小,总是摆出"长道尊严"的面孔来对待孩子,其实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知道的应该让孩子知道,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成员。特别是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更应想到孩子,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其次,要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如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外出作客时,尽可能带孩子参加;如家中有客来,要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不要一味地将孩子赶走,要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是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总之,要提高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凭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为孩子创设各种交往合作的环境,并进行细心的引导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窥视婴幼儿期宝宝的性秘密


婴儿期性心理——无意识性愉快体验

以前人们有一种误解,以为在儿童时代,尤其是婴儿期性冲动是不存在的。现在虽然有些人已经改变了这种看法,但仍认为此种存在并不是正常的存在。那么,婴儿期到底是否存在性心理呢?其表现有何特点呢?其性角色的发育由何种因素影响呢?

著名的英国性心理学家霭理士(Eliis)曾在他的《性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在婴儿出生不久,生殖器官感受性刺激的自然倾向已经有一个基本的变异的范围。在初生的婴儿,这一部分也往往感觉到刺激……这是很寻常的事。”弗洛伊德也认为,就人的个体来说,他的性生活早在婴儿期就开始了,而不是从成熟期才开始的。许多学者的观察发现,一周岁左右的男孩和女孩常出现生殖器官的手淫行为。还可以见到手淫时出现性高潮现象。可见,婴儿期存在性问题。这种性的问题取决于性器官决定的性别差异,是在性身份的确立的生理特征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性心理表现特点是无意识的性愉乐体验。它和婴儿早期与父母关系直接相关。

婴儿出生前,父母和胎儿并无直接的肉体接触。在一部分家庭中,孩子出世时,父亲在场。但在更多的家庭中,父亲没有与妻子共享这一经历。做父亲的无法体验胎儿在母体体内时,母亲的那种兴奋、那种感受。婴儿出生后,由于母亲哺乳,照顾孩子,与孩子的身体接触的机会、方式均比父亲多,因此,婴儿与父亲和婴儿与母亲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产生不平衡的局面。而这种不平衡局面还继续维持下去。这对婴儿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般看来,婴儿吸乳只是生来所具有的一种本能反应,或简单作为提供营养的一种自然手段。但多数性心理专家认为,婴儿吸乳,含有性的因素。婴儿在吸乳时,其嘴唇与母亲的乳头发生接触之际,婴儿势必感觉到极度的愉快。大家知道,对于哺乳期的婴儿来说,吸乳是防止婴儿哭闹的最好办法。婴儿吸不到乳头时,往往喜欢吸大拇指。虽然这种行为可以给婴儿提供一些快感。由于口部到了成人时期是一个性欲部位,故一些性心理学专家把口部作为婴儿期“性欲”快感中心。弗洛伊德曾在《精神分析引论.精神病通论》一书中写道:“当婴儿在怀抱内熟睡,感到满足的时侯,他那舒服的神情和成年时体验到性满足后的神情相似”。“吃奶吸乳乃是整个性生活的最早期的表现形式,是后来各种性满足的雏型”。弗洛伊德还在其《幼儿的性欲》一文中,把口和与口唇相连的部分称为“口部性快感区”。弗洛伊德的观点对我们研究婴儿性心理具有一定意义。

对于婴儿来说,伴随着生理的发育,身体的长高,其感知觉、思维、情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其性心理的发展的这种无意识的性愉快体验,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

幼儿期性心理——性意识的蕴育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飞跃时期,也是性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生物因素(先天的染色体组成和生殖器官结构)只是决定了婴儿的性身份,但如何发展性心理和进入性角色,在后天,尤其是幼儿期,学习会起重要的作用。此阶段是性意识的蕴育阶段,其性愉快体验从无意向有意转化,逐渐认识到性器官的差异,识别性身份,并开始意识到性角色。弗洛伊德将此期称之为“最重要的时期”,“因为它打下往后一切性的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1、幼儿性身份和性角色发育特点

性身份就是一个人的性别身份,是一个人感到自身是男是女的方式;而性角色则是性身份被人所描述或者被自身所证实的方式。一般性身份在生命的最初三年就已确立,幼儿能够识别自己是男还是女。同时,他们在家庭和周围的环境里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角色。也即自己应该扮演男性,还是女性角色。

幼儿性身份和性角色的发育途径是比较复杂的。幼儿对性的认识受到父母、社会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影响,其中包括父母亲对子女的态度、同龄儿童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幼儿本身的个性因素。

一般性身份的主要决定因素到18个月时就已充分发育。随着幼儿语言机能的发育,感知觉的发展,通过和周围环境的接触,不同玩具服装等的识别,使幼儿

敏锐地察觉到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识别自身的能力的不断提高。通常在18个月至3岁之间,幼儿更多地意识到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衣着打扮上的差异,慢慢地了解了自己的性身份。比如,小女孩的衣服总是很鲜艳、头发总比男孩长、喜欢玩布娃娃等;而小男孩的衣服多很随便,短短的头发很利落、喜欢玩枪、车等玩具,这就可以从一个新的方面识别性身份。

到了三岁或更早一些,幼儿在家庭和周围的环境里开始意识到性角色,父母的态度及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对性色角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父母不能恰当地打扮孩子,或者硬要按照自己的性别愿望打扮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甚至将女孩当男孩抚养,男孩当女孩抚养,在取名、购买玩具、对幼儿谈话,对其行为要求以及做游戏中不能以幼儿正常性角色去强化,最终造成孩子性角色识别障碍,成年后往往导致性变态。

其他人的感觉或社会文化等因素也以多种方式影响幼儿性身份和性角色的发育。

2、幼儿性欲和性心理的发育

弗洛伊德把幼儿性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所谓自恋期。这是开始于婴儿降生后的最初阶段。因为吸吮动作在这一时期最重要。所以,口部性本能占主导地位。将近两岁时,幼儿自我意识生长了。性本能开始向着自己,把自己当作爱的对象。第二阶段是两岁左右。这时,母亲发挥权威,要求儿童控制便溺,这就造成肛门快感区的自我满足。第三阶段就是伊底帕斯潜意识情意综合期。这是幼儿性欲发展中最危险的阶段。儿童开始向外界寻求爱的对象,首先不可避免地把爱的感情发泄到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或保姆。这时儿童的性要求要由异性父母来满足,对同性双亲怀有对立情感,即具有“恋母情绪”和“恋父情绪”。弗洛伊德把第三个阶段的幼儿性欲看作是最重要的因素,它的发展将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特性。

依据弗氏观点,幼儿性欲和性心理的发育过程中,一般经过“肛门欲期”和“性器欲期”。孩子从8个月至3、4岁为幼儿性心理发育的“肛门欲期”。这一时期,幼儿从排泄物的充足和排放两个过程得到满足。他们喜欢玩弄大便,喜欢摩擦肛门,大小便时总爱磨蹭,断断续续不愿很快结束。如果平日的大便行为很自然,很顺利,而并没有便秘,则这种由肛门造成的快感中心的机会并不多。否则,排泄的行为势必引起一种通畅与愉快的感觉,日久天长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幼儿3—7岁是性心理发育的“非性爱的异性好感期”,弗洛伊德称之为“阳具崇拜期”。这个时期,幼儿已具有初步的性别意识,知道男女性别角色,并发现男孩和女孩性别上的区别。男孩常因为有阳具而感到自豪、得意,常喜欢光腚和玩弄阳具;女孩羡慕阳具,常因自己缺少阳具而感到羞涩。这一阶段,幼儿的性器欲并不强烈,它常常和父母的亲情混在一起,在与父母的亲切感情之中带有性的意念。男孩常常偏爱母亲,极端者甚至想独占母亲而仇视父亲;女孩则存在“爱父仇母”的相应情形,弗氏称之为“恋父情绪”或“恋母情绪”。如果幼儿时期的这种恋父、恋母情绪太深,不能及时割断,会有碍于幼儿性欲和性心理的健康发育。

虽然国内一些心理学家不完全同意弗洛伊德关于幼儿性欲的一些看法和理论,但从生理上、心理上分析,许多现象确属性问题。那么,幼儿性心理发育有何特点呢?

3、幼儿性心理发育特点

幼儿性心理发育具有两个特点,即自发性和好奇性。人们常常看到3-4岁幼儿玩弄、触摸或暴露性器官,如男孩用手摸阴茎,女孩用桌子边角或其他物体去触及阴蒂而感到快感,这并没有性目的,而是一种自发现象。幼儿还常常喜欢观看和触摸其他同性或异性幼儿的生殖器,或裸体向异性小伙伴显示生殖器,甚至进行性接触游戏,这是好奇心的驱使。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产生,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身份和性角色。尤其是当发觉男孩与女孩的性别差异后,他们就会有意识地表现出对性的好奇和关心。也就会不断地提出各种关于性的疑问。例如人的妊娠、人的出生、男女身体与特征的不同、与父母的关系等。此过程便是性意识的蕴育过程。在此过程中,父母的正确引导与教育,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对幼儿的性心理的正常、健康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期是性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18-30个月的儿童开始意识到男女有别,特别是他们注意到了男孩有“小鸡鸡”而女孩子却没有。慢慢的他们又知道了女孩有阴道和可以孕育小宝宝的“房间”——子宫,而这两样东西男孩都没有。

幼儿“性”事知多少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性的发展在人的一生中经历三个主要时期:

第一时期:

从婴儿到五岁。这是最重要的时期,因为它打下往后一切性的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弗洛伊德说:幼儿性欲的特征是两个:

1、它是自体享乐的(即在自己身上寻找性对象,如吸吮大拇指、初期手淫等等);

2、它的每一个部分冲动,通常各自为政,互不相干,但皆致力于快感的获得。

第二时期:

从五岁到十二岁的儿童。在这一时期,儿童的性欲进入潜伏期。

第三时期:

青春发动期,约十二岁到十八岁期间。这时,幼年时期的性冲动全面地复活了,性生活的新流沿着早期发展的途径向前推进。

性发展阶段的最重要时期:幼儿期

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发展诸阶段中,第一阶段,即幼儿时期是最重要的,它凝积成为潜意识的主要成分。由于幼儿性欲从社会、意识的标准来看是不适当的,所以,在人类心理发展中,它们总是要遭受压制和潜抑。

孩子到三岁左右,性心理开始迅速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性别认同,性角色认同,性社会活动的学习,早期的性情感指向,性快感的体验。

这几个方面是儿童早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以生理的发展过程为基础,是由人遗传所决定。人和动物不同,人的先天的、遗传、潜在的基质是需要后天的环境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同的后天环境,可以造成先天基质的发展速度、指向、程度不同。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个人性社会行为、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无论如何,儿童早期性心理发展的几个方面不可缺失或太少,也不可太过。只有发展到一个合适的程度,对孩子成长是最为有利。

如何培养孩子幸福的“能力”


幸福来源

快乐是建立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基础之上的自然感官享受。幸福则是超越自然感官限制而获得更大价值的精神愉悦。可见,感受快乐比感受幸福所需要的能力低级多了,宝贝只要拥有健康的感官功能和自然的身心需求,一旦得到外界的满足,快乐就到手了;可宝贝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时候,未必总是有求必应,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快乐便不翼而飞,于是有的宝贝可能与各种消极体验“结盟”了:发泄、生气、苦恼、急躁、焦虑、紧张、愤怒、攻击、赌气……

可是有幸福感受能力的宝贝则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来摆脱困境:他发挥想象力幻想一件比眼前更美的事物,自言自语编一则故事为自己搞笑,摆弄一下其他玩具分分心,或者干脆“王顾左右而言他”……他总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因为快乐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外面的世界,做到这一点的宝贝就与幸福“手牵手”了。

可见,快感是靠不住的,幸福感才靠得住。父母不仅要奉送给宝贝快乐,更要培养宝贝感受幸福的能力。

1、积极应答而不立即满足

1岁以内的婴儿属于感觉型、冲动型的,他有什么要求不会用语言表达,通常就用哭声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以及渴望妈咪关注和爱的需求,而在成人文化里,哭声是难过痛苦的信号,怎么能让宝贝难过痛苦呢?妈咪就在身边,随时都能响应宝贝的呼唤,于是宝贝的哭声越少就越增强妈咪的成就感,1年多以后,妈咪就纳闷了,宝贝怎么那么缺乏耐心、那么不擅长等待呢?怎么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呢?可别总以为宝贝天生就是这脾气,其实,主要因为你一直就在“培养”他的急脾气。

如果用延迟满足的方式,宝贝的耐心和脾气就会锻炼得好多了。当宝贝用哭声召唤你吃奶的时候,你远远地用声音答应着:“妈咪就来了——”你“踏踏”的碎步告诉宝贝你马上就到,到了之后你拿着奶瓶再跟宝贝聊两句:“宝贝饿了,该吃奶了!”“宝贝吃奶,白白胖胖。”这样可以拖延几秒钟以培养他的延迟满足能力,而且简短的哭声也锻炼宝贝的肺活量。这是积极应答宝贝的最好方式。二话不说、立即满足是充满爱心但缺乏教育用心的方式,而消极冷淡、对宝贝的应答不理不睬则是爱心妈咪永远都不会做的事情。

2、拒绝而不惩罚

2岁左右的宝贝懂得一些事理了,身体运动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于是他可能要尝试一些方式来挑战妈咪的爱心和耐心,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可有些方式是不安全、不礼貌甚至蛮不讲理的,妈咪一定要拒绝宝贝,但是拒绝不等于惩罚。研究发现,惩罚也能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但不是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而是外在延迟满足能力。即大人在眼前的时候,为了逃避惩罚带来的不安,便在表面上服从大人,大人一走,他就恢复原样了。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是宝贝内化了大人的要求,变成安心和乐意控制自己的行为规则,所以大人不在身边,他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拒绝就是明确坚定地告诉孩子“不”,同时提示他更好的行为规则和方式,惩罚则是对宝贝所犯的错误本身特别关注,用大声训斥、打屁屁或者打手等方式使自己得到发泄、使宝贝感到害怕,但是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妈咪要把握好拒绝与惩罚的界限,让宝贝在拒绝而不惩罚的教育方式中滋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

3、维持和谐美满的婚姻关系

感受幸福的模式在家庭中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宝贝以后的生活内容将跟现在的爸爸妈妈截然不同,但是对生活内容的评价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亲子之间却有惊人的相似。有一项调查报告发现,妈咪感觉婚姻关系和谐的,宝贝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育得更好,这已经为宝贝感受幸福奠定了基础。

总之,幸福感也是需要培养的,从小让幸福感在宝宝的心中慢慢发芽,慢慢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