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会采用的交往方式和爸妈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怎么样才能让宝宝受欢迎呢?这就要爸妈平时多多示范交往的技巧,教宝宝使用礼貌用语,教宝宝友爱同伴,多多分享,更重要的是要放手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演练,学会自己解决交往中发生的问题。

这样做不利于宝宝发展同伴交往哦

和同伴的交往必须要在实践中才能发展起来,与其他宝宝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慢慢让宝宝学会自己处理。包办代劳,事事为宝宝出头,是不可能让宝宝学到交往技能的哦。

不想让宝宝吃亏,于是教宝宝怎么霸道,暂时是不吃亏了,可长久以往只会让宝宝陷入被其他宝宝“孤立”的境地,得不到来自其他宝宝的友爱之情,生活在自己封闭的小环境里,性格只会变孤僻哦。

1.因为玩玩具发生“争议”,对方爷爷竟然过来推了宝宝一把

带宝宝去公园时,碰到一位爷爷也带孙子在玩。他要玩我家宝宝的玩具,宝宝很大方就给了他。宝宝也想玩他的玩具,可他不给,宝宝就“抢”了,两个小孩就抱在一起打。没想到对方爷爷马上就跑过来帮忙了,宝宝被爷爷推得摔了一大跤,这个爷爷还骂我家宝宝,说她没教养。我家宝宝倒还摔得很开心,还以为是在玩呢。

2.没有危险的话,请让宝宝自己处理

作为家长总担心自家宝宝受欺负,殊不知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还比较差的小宝宝来说,相互间的肢体语言正是他们的交流方法呢。除非会发生危险,大人最好不要干涉,这本来就是两个宝宝间的游戏,要让宝宝自己进行“交流”。如果事事都要插手并不利于宝宝社交能力的发展,让宝宝变得依赖,到很大了也不会自己处理和同伴之间的交往问题,这会影响宝宝自信心的建立。

3.对方妈妈竟然帮自家宝宝抢我家宝宝正在玩的东西

很多小朋友在儿童乐园里玩,我就在很远的地方看宝宝怎么玩,结果就有一个妈妈看到我家宝宝小,似乎又没人管着,就抢她玩的,给自己的宝宝玩。我家宝宝就自己玩别的去了。

看到一些妈妈,明明自家宝宝做得不对,欺负其他宝宝,也不进行批评,根本无动于衷。

宝宝不小心被别人碰了一下,妈妈就说是别人故意碰的,大呼小叫的,这样霸道,宝宝会有样学样,根本不能学会宽容别人。

4.从长远看“霸道”宝宝吃亏更大

如果宝宝受到欺负,教宝宝忍让、不用理睬,这一来可以躲开“小霸王”避免受到伤害,二来也可以培养宝宝谦让、宽容的品质。大一点的宝宝,要教他为自己据理力争,一味退缩也对宝宝健康成长不利,变得胆小怕事。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教宝宝告诉对方宝宝“我正在玩,玩好我给你玩,好不好?”或者“这次我让你。但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玩游戏应该要排队的。”听到宝宝说这样的话对方妈妈也会脸红吧。培养一个“小霸王”虽然占了眼前的便宜,从长远看是很不利的,宝宝只会越来越自私,并且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待在一个被其他小朋友孤立的环境中也是很痛苦的。

5.过分维护甚至包庇自家宝宝,认为宝宝天下无双,对其他人出言不逊

我家爷爷就是的,老是说人家小孩难看,我家宝宝最好看最白。有次宝宝生病了,他就说宝宝不生病,让其他小朋友生病去。

有次搞六一活动,宝宝爬得老高,另一个同学要跟她学,我就说了一句,当心摔跤。人家外婆就不乐意了:“就你家孩子行,我家孩子爬就会摔倒。”。

我家外婆也很虚荣的,老是要宝宝在其他人面前“表演”念诗什么的,我觉得这样会让宝宝有压力的,万一背不出怎么办,以后也不愿学了。

6.唯我独尊,只会让宝宝不合群

家长自视甚高,宝宝自然也目空一切,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无法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没有是非观念,也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无法和其他宝宝合作,不仅不会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更谈不上尊重别人、帮助别人了。久而久之,宝宝不但就会觉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优越,其他宝宝也不会喜欢跟他玩,最终导致宝宝不合群、性格孤僻。另外,家人太过宠爱也会让宝宝有压力,害怕达不到家人期望而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

编辑推荐

【如何改正孩子的坏习惯】怎么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如何改正孩子的坏习惯

1、和善地指出孩子的错误

如果你不喜欢孩子的行为,你可以平静地向孩子指出来,如果孩子依然改不了那个坏习惯的话,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改的理由。因为孩子有时候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也是无意识的,只是习惯性动作或者他们还不知道这些习惯的坏处。

2、用赞美鼓励孩子的好习惯

赞美是一个很有效的鼓励方法,当你发现孩子做对了某些事,或者表现得很好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一点鼓励,要向孩子证明你是在意他的。例如,当你的孩子没有把手指放在嘴里或者是鼻子里的时候,你可以和孩子说“我喜欢你拼图”,或者和孩子说“你画的可真好看”。

3、想想孩子为啥有坏习惯

首先想一想,为什么你的孩子会出现这些坏习惯。有时候孩子的这些坏习惯会表现得很平静,特别是很小的孩子,吮吸拇指和轻轻地摇晃身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聊、焦虑、压力和紧张等也会让孩子出现一些坏习惯。

4、不要太在意孩子的坏习惯

你可以尝试着去忽视孩子的坏习惯,不要过度关注,如果你对孩子的行为过度关注,辱骂孩子或者是惩罚孩子的话,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坏习惯更加严重。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些坏习惯会逐渐消失。

5、给孩子找一个代替品

当你发现了孩子的坏习惯,你可以给孩子找一个其他的东西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当你发现孩子在挖鼻孔的时候,给孩子一个能分散他注意力的玩具。当你发现孩子在吸手指的时候,给他一个棒棒糖。如果你的孩子会出现焦虑、紧张或者是有压力,你可以先让他冷静下来,和他温柔地说说话,或者是用他最喜欢的玩具分散下他的注意力。

6、给孩子制定奖励制度

给孩子制定一个奖励制度来鼓励孩子的行为,当你发现孩子会自己玩玩具了,不会那么依赖别人了,给孩子奖励一个贴纸。如果你希望你的奖励更有效的话,你要在孩子刚做完的时候就立马给他奖励,这样他的印象才会更深刻。当孩子积累了一定的贴纸的时候,用贴纸换一个更大的玩具给他。

2导致孩子坏习惯的原因是什么

1、模仿

习惯源自模仿。调查发现,一般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绝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如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放置、在家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等等。

2、重复

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一个动作,一种行为重复n次就会成为习惯。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

3、纵容

还记得临刑前咬掉妈妈乳头的那个盗窃犯的故事吗?他之所以成为江洋大盗并最终被判处极刑,与小时侯母亲对他的纵容是有直接关系的。试想,当他第一次偷人家东西的时候,母亲及时予以制止而不是采取赞许和鼓励的态度,他也许会有另一种人生。

会让孩子未来犯大错的,就是这6个没有及时引导的坏习惯!


当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时,也正是他们心智和行为习惯飞跃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一个安全、信赖的环境,而我们需要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见招拆招。

01打断你的讲话

见招拆招

举例:想要给朋友打电话或者拜访朋友时

忽视后果:

如果你允许孩子打断你的讲话,那么会传达给他一个不好的信号,无法让他学会体谅别人。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有权随时获得别人的关注,长此以往,更严重一些的孩子,将会无法忍受挫折。

方法:

1、提前告诉孩子,他应该保持安静,不要打断你。

2、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个活动,或者给他一个特殊的玩具。

3、如果他在你说话的时候扯住你的胳膊,你可以指指椅子,让孩子安静地坐在那儿,直到你讲完话。与此同时,孩子也会知道,如果他打断你的谈话,他的要求也不会得到满足。

02攻击行为

见招拆招

举例:孩子出现推搡、掐小伙伴,或者动手打父母的行为。

忽视后果:

如果父母没有及早介入,等到孩子五六岁时,孩子的粗鲁行为可能会发展为孩子根深蒂固的坏习惯。而且,这也会给孩子传达出一个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以为,伤害他人是得到允许的行为。

方法:

1、你可以当场立即处理孩子的攻击行为。比如,把孩子拉到一旁,问他:“那样会把杰杰弄疼的。如果杰杰也对你这么做,你会是什么感觉?”让孩子知道,用任何方式伤害任何人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2、孩子下次与小伙伴玩耍之前,可以事先提醒孩子,不要做出过于粗鲁的举动,同时告诉孩子,与小伙伴发生矛盾时的正确处理方式,并在家跟孩子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如果孩子再次做出粗鲁行为,马上中止这次玩耍活动。

03未经允许吃喝玩乐

见招拆招

举例:当孩子自己走到柜子前面拿出饼干来吃,或在你的闺密家自己站在水果篮前拿水果吃。

忽视后果:

孩子很小时,看见东西抓着就吃,你会觉得蛮可爱,但是等他四五岁时,进到超市抓起食物就吃,或者经常会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抑或会跟着陌生人去坐摇摇车时,你也许就会非常头疼了。

方法:

1、给孩子建立少量的家规,并经常对孩子谈起这些规矩(“吃甜食之前要征求我们同意”“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超市里的食物要等爸妈结完账才能吃”“不能自己一个人外出”)。

2、如果孩子未经允许就打开电视,让他把电视关掉,告诉他:“你必须先征求我们同意才能看电视。”要把这些不容商量的规矩,清晰地说给宝宝听,或写在一个漂亮的卡片上,贴在墙上,这样有助于孩子记住这些规矩并养成习惯。

04耍小脾气

见招拆招

举例:孩子对你翻白眼、没好气地说话、动不动就发脾气。

忽视后果:

孩子会模仿成年人的言行,并逐步试探父母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忽视宝宝的这种行为,以为这只是孩子的一个阶段,会自己过去,可能会给孩子日后的行为埋下隐患。但是,如果你不正面处理,等孩子年纪再大一些时,你可能就会发现孩子一身臭脾气,跟老师、同学都相处不好。

方法:

1、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孩子翻白眼时,直接告诉他:“你这么翻白眼的样子,看起来好像你不喜欢我说的话。”这样说的重点不是让孩子感到难堪,而是告诉他,他的言行会给人怎样的印象。

2、如果你已经纠正过孩子要好好说话,而孩子依旧没好气地和你说话时,你可以拒绝进行互动,并且走开,说:“如果你用这种方式说话,我不会听。当你准备好好说话时,我会听的。”

05夸大事实

见招拆招

举例:当孩子说他已经自己铺好床,其实连床单都没整理好;当孩子跟小伙伴吹嘘说去迪士尼乐园玩过,其实根本没去过。

忽视后果:

请注意,对任何不诚实的行为,必须当场严肃处理。因为当孩子认识到撒谎很容易,而且撒谎能让自己显得更体面,或让自己可以不去做不想做的事,可以让自己做了错事不会惩罚时,撒谎很可能会变成孩子的一种习惯。

方法:

1、停下你手头的所有工作,坐下来跟孩子好好聊聊,你可以告诉孩子:“迪士尼乐园很好玩,我们有一天会去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没去过,你不应该跟小朋友说你已经去过。”

2、让他知道,如果他有时不说真话,人们就不会再相信他。看看孩子的撒谎动机,确保他没有实现他的目标。比如,如果他说自己刷牙了,实际却没有,让他回去重新刷一遍。

06假装没听见你说话

见招拆招

举例:让孩子去做某件他不想做的事情,比如把玩具收起来,或把他“制造”的垃圾扔进垃圾筐里等。当你跟孩子说了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孩子总是无动于衷,开始“选择性失聪”,而你也放弃了自己的这次“喊话”时,这会向孩子传达一个错误的信号——孩子会以为在干自己的事情时,忽视你对他说话也没关系,这里他说了算。

忽视后果:

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孩子,只会让孩子养成自动屏蔽你说话的习惯,而且他也不会在你第一次要求他做某件事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因为孩子会觉得,反正你总会再次提醒他的。这是一个“权力的游戏”,如果你允许孩子的这种行为继续下去,你的孩子可能会越来越忽视你的合理要求,甚至想要控制你。

方法:

1、不要在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跟孩子说话,走到孩子面前,告诉他需要做什么。让孩子看着你说话,并且回答:“好的,妈妈。”而你搂着孩子的肩膀,叫出他的名字,并请求他关掉电视,这些也有助于获得孩子的注意。

2、如果孩子不马上行动,让他承担后果——比如,一周之内都不能玩他没有收好的玩具,或者这一周都不能看电视。

【怎样改变孩子马虎的坏习惯】怎样改变孩子马虎的坏习惯


怎样改变孩子马虎的坏习惯: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想着玩电脑、看电视。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完成作业,便规定做1小时作业,才能去看电视。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总是心不在焉。如果家长把督促孩子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对5道题才能玩”,结果可能他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因此,家长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方法是:化时为量,即把“再做30分钟”,改为“再做5道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30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2怎样改变孩子马虎的坏习惯:为孩子准备一本错题集

当孩子因粗心而做错作业时,不妨让孩子在错题集中把错误记录下来,同他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并找出规律。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孩子认识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改正粗心缺点的自觉性很有好处。

3怎样改变孩子马虎的坏习惯:要避免做作业疲劳

许多孩子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后半部分字迹潦草,错别字很多,大多数家长会说孩子粗心,其实这是疲劳所致。心理学家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启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

4怎样改变孩子马虎的坏习惯:用目标激励孩子上进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减少“?”的近期目标,并辅之以奖励措施。如:本周或今天作业本上有五个“?”,下周或明天要求减少一个“?”,直至消灭“?”。每到一个目标就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这种用目标来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也能帮助孩子逐步乃至最终消灭因粗心造成的错误,从而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5改变孩子坏习惯的注意事项

1、要从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做起

我们发现,如果一个孩子的房里一团糟,鞋子东一只西一只,他的作业往往字迹潦草、页面不整,做事丢三落四、凭兴致所至,观察没有顺序、思考缺乏条理,那么他已经表现出典型的马虎粗心的特点。因此,从生活中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减少孩子的马虎粗心问题。

2、要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做起

孩子的马虎粗心,最根本原因是缺乏责任心所致。一个有很强责任心的人(也包括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马虎、不可能粗心。所以要纠正孩子马虎粗心的习惯,首先要从责任心的培养做起。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从而避免马虎。

3、要从家庭环境和家长自身找原因

对于学习粗心的孩子,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声音开得过大,也不要打麻将或打牌。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你的这些做法让孩子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一心二用、马虎粗心的坏习惯。

4、要从孩子的作业量中找原因

有时候孩子功课太多,紧追慢赶,往往就丢三落四,忙中出错,表现出马虎粗心。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和老师交流,适当减少孩子作业量,以少而精的练习,克服因为赶时间的忙中出错。

坏习惯会毁掉一个聪明的孩子!5个大脑害怕的习惯,请孩子远离!


我们都知道,大脑是掌管意识、思想、情绪、运动等的器官,又是我们身体的统一管理中心。

那么,大脑一旦受到损害,就将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其他系统正常运行,尤其是孩子,大脑正在快速发育时期,所以,切不要让孩子经常做损害大脑的习惯。

那么,孩子的大脑怕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下这5个令大脑害怕的坏习惯吧:

1、懒散懈怠

话说,大脑是越用越灵活的,所以合理地利用大脑,不仅会使大脑很好发展,还可以推迟神经系统的衰老。而且,通过神经系统对全身的调节作用,还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只有让孩子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孩子才会变得聪明起来。所以,如果孩子不愿动脑,就会加速大脑的退化,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愚蠢。

2、胡思乱想

大脑越用越灵,是建立在合理使用大脑的基础上,如果孩子成天胡思乱想,近于“杞人忧天”,那么,过于紧张的情况,从而超过自己能力,则对孩子的大脑非常不利。

3、简单化一

有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固执,总是一干就是一天,殊不知,这对大脑的发展也很不利。实践证明,孩子只有交替学习的内容,才可以提高大脑的效力,才可以延缓大脑疲劳,比长时间地做一件事效率要高得多。

4、带病用脑

生活在现在社会,我们万不可提倡孩子做一些“头悬梁,锥刺股”的行为,要知道,其虽然“精神可嘉“,实在则”方法实笨”,所以,切不可让孩子带病用脑,以免损害大脑的神经元系统。

5、饥饿用脑

生活中,有些孩子比较懒散,往往早晨起床晚了,来不及吃早餐,就会上学或学习了。殊不知,这产或免用早餐的不健康习惯,可是损害大脑的行为之一。因为这样,孩子一个上午都处在饥饿之中,大脑血糖低于正常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如果孩子经常这样,必然会损害大脑的健康,从而影响大脑的思维功能。

孩子的坏习惯都是被老人宠出来的?


孩子的坏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孩子的坏习惯都是老人家惯出来的吗?隔代亲是怎么回事?接下来看看下文了解吧。

都说隔代亲,老人对孩子亲得让人受不了,甚至变成了溺爱!这让很多家长很无奈啊,眼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被老人宠得已经变了样,在生活中养成了很多坏习惯,这样很多年轻人,也常常的去吐槽老人,并且常常告诫老人,不要太溺爱孩子!

相信这个问题,是如今社会中很多家庭都存在的,然而很多家长却仅仅是吐槽,却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老人宠孩子!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的坏习惯,都是老人宠出来的吗?都是老人的错吗?

答案是肯定的,的确如今很多孩子被老人宠坏了,同时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错误表面上是老人造成的,然而事实上并非是老人的过错!

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孩子,带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而并不是老人,如今我国社会现状是很多家长都要忙着工作赚钱,把孩子甩给了老人,很多人也因此养成了习惯,觉得老人帮忙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是老人的责任!然而大家却忘记了,还是家长生的,老人本身并没有帮忙带孩子的责任!

所以老人没有错,反而有功,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仅剩的那一点点时光,本来享乐的年纪,却依然在为儿女奔波,这样的老人何错之有!

读到这里问题又来了,既然孩子没有错,可是孩子却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伤害,因为坏习惯一旦养成,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面对这个现实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问题不是无解,如果家长实在没有时间自己带孩子的话,那么就要和老人在育儿方面的观念达成一致!

不过你想改变老人的观念是十分难的,其实老人的观念并没有错,他们只是想对孩子好些而已,所以我们只需要和老人去沟通一些原则性的问题

比如在吃的方面:不给孩子喝碳酸饮料、不给孩子买垃圾食品等,这些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孩子吃的用的,只要父母提前准备好就行了!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其实也不难。即使老人白天带孩子,父母晚上下班后总有时间去与孩子接触吧!在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管教孩子了!只要和老人沟通好,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不要插手即可!

其实我们只要做到,不让老人成为孩子的避风港,让孩子面对错误的时候不逃避就足够了!

当然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还是难免发生分歧,这个时候大人们不妨坐在一起开个家庭会议,讨论一下,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相信很多家庭都能够得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小编想说,老人虽然可以带孩子,可是他们的年龄已经大了,作为年轻人的我们,要多理解老人,多关爱老人,有些时候老人其实就像孩子一样,他们也需要得到我们的爱!

怎么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坏习惯


孩子做事磨蹭、拖延、需要家长时时盯着督促的“毛病”,常常会引起父母的焦虑,担心这种坏习惯会一直伴随着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磨蹭、要家长盯着督促。或许是他对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也可能由于他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还有可能是因为他缺乏时间管理概念等等。

面对不同的原因,家长也当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来看看专家们怎么说吧!

Q1:我们家宝宝做事比较磨蹭,让她吃饭,她说要看一会书,让她刷牙洗漱,她说再玩一会。有什么办法能让她做事速度快点?

建议:

孩子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被要求做的事往往没有兴趣,所以用磨蹭时间来延迟被要求做的事。因此:一,你可以把被要求做的事以有趣的方式来做;二,可以告诉她做完了这个事还可以继续玩一会她感兴趣的事;三,培养时间观念,允许他再过一会儿,但说好时间,跟她说再给你5分钟,于是准备一个钟,让她看好,现在长针在几,等长针走到几就结束,说到一定要做到。

Q2:6岁5个月男孩,做事时时刻刻盯着,稍一放松他就松懈。也先跟他好好说,但最终还是凶凶的、强硬的态度解决,他也能做好。觉得实在是不和谐,不能开心把事情做好,放不开手怎么办?

建议:

六岁孩子做事没恒心,容易懈怠,需要被盯着,是因为缺乏时间管理的意识。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幼儿阶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支持,他们就会发展出自主性,独立行为的能力和意志力——自由选择和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能等到孩子上小学以后再开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就有意识地着手训练。

那么,可以采取哪种方式呢?推荐大家巧用工具,让孩子拥有自主感。比如,五到六岁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已经学会认识钟表,并对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规则有一定概念,完全有意愿和能力自由支配本就属于自己的时间。如果孩子的时间能得到自主管理,那么他们的自主感相应地也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常见的现象是,家长出于担心、害怕孩子浪费时间等方面的考虑,总喜欢不厌其烦地催促孩子。于是,孩子几乎失去了对所有时间的自主支配权,晚上睡觉得听大人的,早上起床需要大人提醒,做作业更需要大人守护。长此以往,不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选一款喜欢的闹钟,无论做什么事情,提前调好时间,只要闹钟开始“呼唤”,就立即开始行动,绝不磨蹭。这样的限时法,不仅能培养孩子的主动意识,还能帮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此外,还可以使用白板和贴纸,帮助孩子自己制定日程。这些方式,都能锻炼孩子的时间观念,对升入小学阶段后的作业完成速度有帮助。当然,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该以朋友式的耐心交流为主,不应过分焦虑、过分强硬。只有循序渐进,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方能得到孩子的认可,甚至感兴趣和喜欢,并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完成相关要求。

Q3:我家宝宝现在做什么事情都很慢需要家长督促,担心以后上学会有更多问题,有什么好办法?

建议:

这位家长,看来你的孩子对于家长有依赖性,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希望家长多鼓励孩子,孩子有了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帮助他建立信心。常常对孩子说:你能行,试一试,别放弃。家长要有信心,坚持不懈,相信孩子的能力会逐渐被激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