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好像大人做一切都是应该的,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培养孩子感恩的心理呢?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教育女儿的一些方法可能可以为大家提供借鉴:

一、适当地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给女儿做,让她体会劳动的艰辛,在艰辛中感恩父母的辛劳。

二、逢年过节和女儿一起打电话给家乡的爷爷、奶奶,传去美好的祝愿。也告诉女儿妈妈已经寄了一些钱给爷爷、奶奶。

三、教师节提醒女儿给老师写感谢信,感谢老师对自己的辛勤培育。

四、带女儿回家乡给爷爷、奶奶庆祝生日。

去年暑假,我带女儿去香港旅游时,乘坐地铁经常很拥挤,找不到座位要站着。在这情况下,女儿有几次都是得到了一个座位却让给我座,宁愿自己站着。这对于旅游中跑了一天,脚酸背痛的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呀!

家庭教育是快乐的,也是艰辛的,贵在坚持,贵在同心。

相关知识

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不久前我得知我的一个老朋友家里遭遇了入室盗窃,窃贼拿走了她家里所有能够拿走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讲,说是“损失巨大”,毫不夸张。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朋友,朋友却安慰我说:“还好了,幸亏当时我们不在家,所以谁都没有受到伤害。”

朋友的话让我想起在中文网上广泛流传的一个故事。传说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家里也失窃了,被偷去很多东西。罗斯福的朋友得知以后,写信去安慰他。罗斯福却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这两件事遭遇相同,遭遇人的心境也相同。他们的话给我的启示是,无论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用积极的眼光来看问题,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因为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生活中的起起伏伏都是必然的。遇到挫折与打击,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至少两种选择,一种是被挫折击倒,怨天尤人,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另外一种则是用积极的阳光心态对待打击,把挫折当成人生跳板,更上一层楼。

我还读到过一个故事,它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了感恩之心的意思。故事说有一个青年大学毕业后去大公司申请管理层的工作。面试时董事长得知这个青年是由他的母亲靠为别人洗衣服供养他、支持他大学毕业的。看着这个青年白净的双手,董事长停止了面试,给他留了一个作业:当天晚上要先给母亲洗洗手,第二天再来继续面试。

第一次给母亲洗手,这个青年才发现母亲的双手长满了老茧、裂了很多口子,碰到水的时候还会痛得发抖,可就是这双手多年来支撑着这个家。青年流着泪给母亲洗完手,又帮母亲把剩下的衣服洗完了。

第二天再面试时,他告诉董事长他懂得了应该感恩,懂得了要与家人同甘共苦,也懂得了爱别人。董事长说这才是他所期望的理想的管理人才。因为有感恩之心的人,才能体谅员工,才有凝聚力,才能带领团队取得好的成绩。

其实我觉得,到了要去找工作的时候才去培养感恩之心,未免为时太晚了。感恩之心是一种心灵习惯,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或者可以由理性主宰的有意识的行为。感恩之心,无论是指积极乐观的心态,还是对别人的体谅与感激,都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心理素质,是一种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心理与行为习惯,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培养的。

要培养孩子感恩的心灵习惯,首先当然是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导。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人的感激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我们感激别人的大多也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无数的小事积累得多了,就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

有一点特别要提到的是,假如孩子为父母做了什么,父母亲就更应该明确地向孩子表达他们对他的感激和欣喜,而不要把孩子的努力看成是他理所当然的义务。要知道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只有懂得感恩的父母,才能够培养得出懂得回报的孩子来。

当父母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的态度也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有怨天尤人的父母,就会有消极悲观的孩子;有积极乐观的父母,就会有开朗大度的孩子。

大家可能还记得几年前曾经有过一部感动了无数观众的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影片中的父亲,即使生活在纳粹的集中营里,自己每天生死未卜,他仍然向他的儿子展示着乐观的心态、展示着对人生的憧憬和对未来的向往。他的做法使儿子免于遭受过多的心理创伤,当然也会对孩子的生活态度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还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做起。懂礼貌的孩子、能够真心实意地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说“谢谢”的孩子,能够慢慢懂得感恩;会从遭遇中找到亮点、从挫折中找到激励的孩子,能够长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一个心存感激的孩子,更能够体恤他人,并且在感激与回报中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富足和美好;一个总是能够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孩子,他的一生一定能够享受到比别人多得多的快乐。人们常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孩子的良好品质是靠父母一点一滴的努力去培养出来的。假如我们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乐观心态,又怎么能够怪他们长大以后不懂得回报、经受不住挫折呢?

儿童早教:礼貌用语与孩子感恩的心


宝宝如今两岁半,每每大家或者他人给她买回来美味的食品类、漂亮衣服,她都是喜悦地道谢。自然,假如她协助了大家,如下班了,协助我拿把鞋脱掉,因为我会对宝宝道谢,另外会教他说“不用客气”。

有一天下午下班了,我买回来了iPhone,清洗后拿给了孩子的姥姥和孩子。宝宝拿着iPhone兴高采烈对我说了声:“感谢。”我忙碌煮饭沒有对她答复。这时候,宝宝看着我讲:“妈妈都还没说‘不用客气’呢!”看着孩子用心的神色,我忙讲过声:“宝宝抱歉,妈妈只图忙着煮饭了。不用客气啊!”这时候,她看着我讲:“没事儿!”边说边抬起了iPhone跟我说:“妈妈吃不要吃?”我笑着摇摇头,说:“感谢你,妈妈煮饭呢,你吃否!

有些人将会要说:“自身的孩子,沒有必需说礼貌用语!”其实不是,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她的个人行为中通常可以体现了大家父母的言谈举止。在具体日常生活,大家期待把孩子塑造变成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孩子。这并并不是学简易的一两句礼貌用语就可以保证的,必须大家父母充分发挥自身的楷模功效。

我们在孩子一开始牙牙学语的情况下,就教孩子理论礼貌用语。但是有时候,大家却忽略了礼貌用语的真实实际意义。它不仅是简单的词语,关键的是礼貌用语自身是让大家根据“感谢”懂得感恩,根据“抱歉”学好从内心表述对他人的歉疚。

做为父母,我们要文化教育孩子真诚待人。要让孩子自小懂得感恩,针对给他人产生不便、损害而心怀歉疚。我觉得它是为人处事的压根,也是孩子长大、服务社会的基本!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从小尊重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自尊心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作为成年人,特别是爸爸妈妈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并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呢?

1、不简单粗暴的对待,使孩子在愤恨中失去自尊,而应循循善诱,就事论理,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自尊。孩子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作为爸爸妈妈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向孩子讲清简单的道理,教育和培养孩子从他人的位置考虑问题的习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使孩子觉得人与人是平等的,从而懂得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己的道理。

2、讽刺、挖苦孩子,能使孩子产生自卑而失去自尊,应积极鼓励,适当赞扬或给予奖励,使孩子在自豪中建立自尊。孩子争强好胜,有上进心,并且希望得到成人的赞许,但由于年幼无知,难免出现过错或做事不如大人意。对此,不能过多责备孩子,而应抓住其微小进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不足,让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3、对孩子冷漠、厌烦,会使孩子在失望中失去自尊,应为孩子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孩子在满足之中建立自尊。孩子爱表现自己,喜欢做事,更喜欢成功,成人不要怕烦怕脏,让孩子退缩一角,而应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并用爱抚的微笑,诚恳的赞许,鼓励孩子进步。这样不但使孩子增强了自信心,还可以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4、对孩子管教过严,会使孩子在畏怯中失去自尊,应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主体,使孩子在平等之中建立自尊。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品,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讲话,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孩子与成人争辩是非,如果成人确实说错了,做错了,应坦诚地承认,并向孩子道歉,使孩子觉得父母是尊重他的,自己也应该尊重父母和别人。

当然,一味地表扬、奖励、赞许孩子,会使孩子产生虚荣心。必要的批评,慎重的处罚,也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它是一种冷却剂,可以使孩子冷静地检点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错误。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成人要有耐心、细心,关心爱护孩子,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健康发展。

早教教什么?如何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生活观念,是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感恩,最能体现人和人之间相处的规则,也是人和人之间一种团队的凝聚力的核心。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但要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社会发展、感恩当然,感恩地球上,家中中每一个组员都应当有着一颗感恩之心。如何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之心是一切社会道德的发源。孩子年幼,这类感恩之心并不是用批评能够教育 、塑造起來的,做为父母自身最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想和你在一起的气氛中打动孩子,想和你在一起的熏陶下影响孩子,想和你在一起的弥漫着下感柒孩子,使她们可以在这类多情有爱的教育中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别人。实际上,塑造孩子的感恩之心针对孩子的发展趋势来讲拥有 关键的使用价值,感恩教育在孩子亲子教育中也占据与众不同的影响力。如何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感恩教育——亲子教育的关键內容

家中是人生道路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日常生活的工作经验告知大家,从童年时期刚开始文化教育不是那麼艰难的,但之后纠正缺陷的复训就艰难得多,因而,亲子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本是十分关键的。此外,父母做为孩子最亲密无间、最信赖的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时每刻在耳濡目染地危害着孩子。

因而,家中变成孩子接纳文化教育的关键场地。在家中中执行感恩教育能够依靠孩子延展性强的特性,用父母的个人行为来影响孩子,从点点滴滴的琐事中感柒孩子,逐渐依据孩子本身社会道德发展趋势特性塑造孩子的感恩之心。

感恩做为一种品德修养,终将遭受儿女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危害,这类危害是别的一切关联都没法替代的。优良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孩子品德修养的发展趋势,而父母与孩子的这类与众不同的关联,针对其感恩教育的执行出示了强有力的心理状态气氛和确保,为家中执行感恩教育出示了标准。

二、家中是执行感恩教育的关键场地

最先,把感恩教育渗入于日常生活:塑造孩子识恩、知恩的心。

家中是孩子的关键活动场地,孩子亲身经历着、体会着家中的一日日常生活所带来她们的一切感受。假如父母能非常好地运用这一突破口,使孩子在耳濡目染初中会识恩、知恩,塑造她们的识恩、知恩的工作能力和心系,终将获得非常好的实际效果。

最先,处在儿童环节的孩子有一种泛灵现实主义的特性,觉得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全是有性命、有观念、有感觉的,因而,家长能够借此机会选用移情的方式,让孩子学好鉴别和体会他人的情感、操纵消沉个人行为,进而正确引导孩子作出互帮互助、共享和礼让等积极主动个人行为。

次之,做为家长,应尽量在家里构建感恩的气氛, 而且为孩子出示多种多样实践活动机遇,在各种各样社会实践活动中,有目的的把握住机会,启迪、诱发孩子对他人的利他行为开展鉴别和体会。此外,家长还能够给孩子讲言简意赅和颇具生活哲理的寓意故事、寓言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小故事,使孩子搞清楚感恩的大道理,逐渐塑造孩子的识恩、知恩的心。如何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次之,留意父母的带头作用:塑造孩子感恩、施恩观念和个人行为。

孩子爱动、好效仿、延展性强,易接纳外部的各种各样信息内容。因而,亲人的一言一行,在不经意中孩子都是看在眼中,渐渐地的计入内心,并慢慢给孩子一种个人行为上的暗示着。因而,做为家长,在对孩子执行感恩教育的全过程中,应当言传身教,搞好感恩的榜样。不但使自身在生活起居中常会怀感恩之心,用感恩的双眼对待周边一切,并且也要用自身的爱正确引导孩子、感柒孩子。

当孩子在生活起居中关怀或协助家长时,家长应机敏体悟,适度谢谢和激励孩子。家长的这类感恩方法,不但以身作则,使孩子切身感受到家长的感恩观念和感恩个人行为,也使孩子感受来到施恩的开心。因而,家长的榜样个人行为,对正确引导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关键的实际意义和使用价值。

再度,注重身心健康的感恩个人行为:防止感恩教育的异化理论。

古代人曰:“涌泉相报,当涌泉相报”。从古至今,知恩报恩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家中社会和谐的基石。殊不知,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发展趋势,有的人却有意歪曲了对知恩报恩的了解,毁坏了本来和睦的传统式精神实质。因而,家长在对孩子执行感恩教育的情况下,应留意感恩教育的具体方法,一定要让孩子最先确立感恩的真实内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恩”、“什么是身心健康的知恩报恩”。

让孩子的感恩变成她们自觉的健康行为,并非一种异化理论的感恩;让孩子在家长的感恩教育中,感受爱、明白爱、分享爱、施于爱,享有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家庭日常生活。家长仅有为孩子出示一份身心健康的感恩教育,孩子才可以在爱与不爱、重视与信赖中展现性命的动感和飞舞,进而为孩子快乐成长确立长远的基本。

如何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的感恩之心必须自小塑造,必须从日常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琐事塑造,更必须父母们的楷模功效,期待父母们恰当教育 ,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