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年轻的一代爸爸妈妈吸取了很多崭新的教育观念,他们往往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要不厌其烦地夸,不遗余力地夸,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用鼓励强化它。”大部分父母认为孩子的好行为就是这样巩固下来的,因此他们鼓励孩子的口吻总是夸张得像一个捡到珍宝的戏剧家。

单凭多多夸奖,就能把孩子塑造成“人见人爱”的天使吗?在“赏识教育”的发祥地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知识阶层的父母,在反思“过分鼓励”的害处,太多的鼓励就像太多的糖一样,要知道,你若想让孩子知道“糖”的美,就不要让他掉进糖罐出不来。

太过高调和夸张的鼓励是无用的。

“你好乖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哦,今天早上你表现得像一个天使!”对于小于5岁的宝宝来说,这样“抽象”的鼓励毫无意义,他根本不明白他的哪些行为像“天使”,哪些行为又成了爸妈的“骄傲”。既然鼓励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宝宝的好行为,那么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我们会发现,一旦我们指出孩子的哪些行为“有进步”,孩子以后会遵循这些行为规则去做事情,他就会自觉自愿,我们的养育过程就会“省力而见效”。具体到某一个细节的鼓励往往是低调的,比如,“你今天早上主动帮妈妈铺床,我真高兴,谢谢。”“你主动帮妈妈摆放碗筷,下楼时主动搀扶爷爷,真不错!”低调而具体的鼓励听上去随意而亲切,明白地告诉孩子:“这是应该养成的行为,我们是一家人,互相帮忙,这很自然。”

具体而低调的鼓励,听上去才不会很“假”。

过分的鼓励引发反感和不安

相当一部分父母误解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他们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夸孩子的理由来,甚至认为,“孩子本没有这些长处,你夸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认,自然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事情果真有这么简单吗?孩子对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清楚得很,他会怀疑父母这样夸他是有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为了让我乖乖就范才这么说,他们很虚假。”为了表扬“真正的自我”,孩子很可能得到的赞扬越多,就越顽劣。心理学家H?G?吉诺特发现,“幼儿受到过分表扬,反而会引发反感和不安。”对了,一旦孩子发现父母的鼓励带有“哄骗”性质,他有可能抵触心理越严重。

过分的鼓励令孩子受不了挫折和批评

心理学家H?G?吉诺特通过幼儿园中400名幼儿的行为心理调查发现,那些在3岁之前受到父母夸张式的鼓励的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适应得很慢,容易情绪低落,人际关系也不佳。“因为超乎寻常的夸奖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不会错。这样他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批评时,会很受不了。”因此,在家受到无微不至夸赞的孩子,经常到大班快毕业时还没有喜欢上幼儿园,他也会时不时产生这样的困感,“为什么我把玩具捡回抽屉里,妈妈就会夸我‘真了不起’,老师却会批评我没有把玩具一样样收进纸盒里呢?”家庭教育对孩子鼓励的“过分慷慨”,事实上与幼儿园的鼓励原则形成双重标准,这让孩子感到迷惑,从而更有可能乐意呆在家中,而不愿意留在集体活动的场景中。

一个在生活中听惯了好话的孩子,未来与伙伴的相处也将是艰难的,因为很明显,同龄孩子不会对他的点滴“好处”,有父母一般热烈的鼓励性言辞。

相关推荐

早教:儿童看电视太多导致早熟


儿童看电视太多会导致早熟吗? 西班牙一项全新研究说明,少年儿童看电视过多,将会会造成青春发育期提早来临。

褪黑激素是一种与青春发育期来临時间相关的人体激素。小动物研究显示信息,褪黑激素水平减少在造成青春发育期提早层面起着关键功效。生物学家觉得,触碰人工合成光的時间越长,身体造成的褪黑激素量就越低。反过来,亲身经历一切正常的白天和黑夜则可以提升褪黑激素的水平。儿童看电视太多会导致早熟吗?

据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期刊报导,西班牙意大利罗马高校萨尔蒂以及朋友对74名年纪在5岁至十二岁中间的少年儿童开展了研究。这种小孩一般每天晚上8时至12时中间均值看3钟头电视机。儿童看电视太多会导致早熟吗?

研究刚开始前一个星期,研究工作人员激励她们比平时多看电视。在接着一个星期中,小朋友们不能看电视,她们的亲人也有心降低应用别的人工合成光来源于。一星期后,这种少年儿童的褪黑激素水平均值升高了30%,并且年纪越小升高得越大。

儿童看电视太多会导致早熟吗?此项研究的责任人罗伯托·萨尔蒂说:“女生的青春发育期如今要比二十世纪50年代提早许多 。缘故之一是休重广泛提高,但另一个缘故可能是褪黑激素水平的减少。”

儿童早教:孩子作业太多怎么办?


儿童堆积成山的工作,孩子苦瓜一样的小脸蛋,乌云密布的家中氛围,怎样才可以协助孩子减少写作业的時间?有木有方法能“钻空子”?别让孩子比CEO还累!孩子作业太多怎么办?

孩子作业太多怎么办?每一个家长都将会遭受过那样的情景——孩子即将期末考了,每科工作都非常多,每晚沒有三个钟头压根完不了。如此一来,弹钢琴、看电视剧、自身玩一会儿统统变成了奢求。应对不停的家庭作业,孩子常常无法得到充足的睡眠质量,越来越愈来愈比较敏感、心态烦躁不安,稍有不顺心便眼圈儿一红,痛哭大闹一场。更不尽人意的是,孩子的心态还传染了家中的别的组员,弄得一家三口连每天三餐都像战斗一样紧张兮兮。儿童

作为妈妈,见到孩子累成那样没有理由心痛,可思来想去又好像彻底有心无力。有意替孩子做一部分?显而易见不行,让孩子培养懒惰的习惯性可了不得。要不跟教师沟通交流一下?怕教师误解,或是压根听不进去建议去。弄不好还会功亏一篑给孩子产生不便。儿童

应对这般令人头疼的难题,家长该如何处理呢?最先大家应当确立一点,以便提升教学水平,工作量大基本上是每一个孩子必须碰到的广泛难题,要实际难题深入分析,找到难题症结所在。孩子作业太多怎么办?虽然光凭本人的一己之力没法更改全部社会发展的大气候,但家长们能够 应用自身的聪慧和工作经验协助孩子寻找解决这类机械设备文化教育的随机应变方法。

孩子作业太多怎么办?另外,搞好孩子的精神实质主心骨,正确对待,协助孩子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困境和挑戰。自然,保证之上这种的前提条件是,我们要对家庭作业自身有充足的了解和了解。

玩具太多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家长们多数都有一种共识,亏什么也不能亏孩子,所以,只要是孩子吃的、用的、玩的,都要最好的,还要多多益善。“多多”就一定“益善”吗?吃的不是,玩的也不是。

美国一项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计划的研究结果显示,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或不适当的玩具会损害他们的认知能力,因为他们会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集中精力玩一件。不仅如此,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凯茜·茜尔娃在进行相关研究后也指出,那些玩具较少的孩子,由于父母与他们一起阅读、唱歌和游戏的时间会相对更多,所以他们要比那些家境优越、玩具成山的同龄小朋友智力水平高。

对此结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幸福泉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程淮也表示赞同。他说,如果玩具太多,就会刺激得孩子不知所措,只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丢一个,玩一样、扔一样,结果什么也没玩成,一直处于简单的摆弄阶段。

其实,玩具的作用主要是辅助、促进孩子生理、心理发育,它不在数量,而在于是否适合。所谓适合,一是要适合这个年龄段,二是要能起到促进孩子在此阶段正常发育的作用。比如,1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学走,这时,就需要一件拖拉鸭玩具,它能发出响声,刺激孩子兴奋起来,有利于锻炼其行走能力。

一般来说,在某阶段,适合的玩具有两三样就够了。玩具多的,就分门别类收起其他的,等到孩子确实将手头的玩具玩腻了,完全没有新鲜感了,再拿出几样新的。

父母管得太多,形同心理上的“谋杀”!


龙应台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大帮人去海边玩,大家坐在咖啡座看海,过了一阵儿,一位妈妈问自己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可以想见,女儿跟着妈妈去了。这时,龙应台也想去,起身时也问自己十几岁的孩子菲利普同样的问题,得到孩子的反问:“我要不要上厕所,自己不知道吗?需要妈来问?”并由此引发孩子的一系列有条有理的诘问。

从龙应台的文章中,我们随处可见她对东西方教育的对比和反思。如,龙应台得知儿子要来上海做暑期实习,兴高采烈地将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来,想象着自己能带领孩子去认识中国,母子三人能快乐地度过一个月的幸福生活。但孩子毫不犹豫地驳斥了母亲的提议:

“我不要你牵着我的手去认识中国,我要自己去探索、发现。”

从“妈妈→孩子”与“孩子→妈妈”的方式对比中我们反思发现,中国父母育儿存在一大问题,那就是干预太多、问询太多、包办代替太多,而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太少。结果导致,我们的孩子很少有对自己比较清晰、成熟、理智的认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在心理上大都像一个无法完全“断乳”的孩子,总想着依赖一下父母。很多的啃老族、月光族、拼爹拼妈族等就是这么养出来的。

这样长大的孩子,即使生理上长成为大人,但他时刻都需要一根可以时刻搀扶依靠的“拐杖”。可笑的是,这根拐杖大都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而是被父母强加的(即使孩子四肢健全,完全不需要拐杖)。这样的过程,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习得性无助”。

科普: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实验:将狗关入笼子里,先给予一个声音刺激,然后再给狗以难受的电击,通过这个过程观察狗的反应。狗因为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一开始,他还会做一些尝试,但多次实验之后,在给予声音刺激之后先打开笼门,然后给予电击,结果发现:狗不但不逃走,相反还不等电击出现,它就先倒在地上了,并开始呻吟和颤抖。

是不是很奇怪:明明可以逃避的呀,为何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呢?这是因为,狗在多次的尝试过程中,学习到了这样一种经验:“既然不能控制,为什么要试呢?”事实上,不仅是(狗)动物如此,人也是如此。他们若相信了在某种情境下,自己的行动(如躲避行为)无法导致某种结果(避免被电击),就不会再去做可以使他们免除不愉快或痛苦的行为(即,会坐等电击的到来)。

从这个角度看,父母对孩子干预过多,养成孩子“习得性无助”,其实就等于从精神上把孩子给“杀”掉了。你眼前的乖孩子,再不是真正的他自己,他们的自由和创造力被遏止、被杀死了。

衣食住行都包办的父母,养出依赖、自私的孩子

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游乐场内,孩子开心地玩着玩具或到处探险,大人一会儿跑来问一遍“宝贝,你饿不饿?”“乖乖,你要不要喝水?”一会儿又过来阻止孩子:“玩那么久,肯定累了,到边上休息一会儿再玩。”说着丝毫不顾孩子一脸的意犹未尽与语言上的反抗,就强行将孩子拉到一旁休息,等大人觉得够了才能再次去玩。

父母所作所为,向孩子表达的是:“我是爱你的,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探究其潜台词,不难发现:“我对你是不放心的,我需要替你安排好一切。”

这样做剥夺的是:孩子对自身和他人的感知觉察能力;得到的结果是:孩子习得这样的无助观,“我不需要想/做,交给妈妈就好。”“妈妈说的是对的,听她的就好。”

需要警惕的是:在大人为孩子懂事听话乖巧高兴不已的同时,其实已经将孩子的“自我发展”完全揽了过来。

长此以往,等于大人一个人背上了两个人的债,孩子呢,不仅没有独立自我,还可能发展为不懂感恩、自私自利。如,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起床要妈妈叫、衣服要妈妈穿、书包要妈妈准备好,作业要妈妈盯着写、专业要妈妈选……若是哪件事妈妈没有考虑到,孩子万万是自己不愿去想的不会去做的,甚至他会觉得:“这是妈妈的责任,不是我的,她需要为我的事负责!”

强势的、太聪明的父母,和丢失自我的孩子

一位妈妈经常带着孩子到处旅游,名曰为孩子开阔眼界,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小时候没有条件和机会,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就要为孩子创造一切条件。”孩子不到10岁,妈妈已经带着他去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唯一让孩子不高兴的事,妈妈看到某个地方不错,非得让孩子站在这里摆好pose照张像才罢休,哪怕孩子满脸不情愿,妈妈也会强行将他按在那里,并要求:“笑一笑啊,你看这里多棒呀。”

事后,妈妈还跟孩子反复强调,“不要总盯着路边的小猫小狗小花小草看,多欣赏欣赏这些美丽的景观。我告诉你呀,现在我让你看的,都是我小时候看不到的。”还总是要求孩子,说说一路的感想,孩子说得不对,迎接他的将是一番“思想教育”。

妈妈所做所说,像一个聪明且强势的老师,360度无死角地提醒孩子:“多学一点,多收获一点。”言行背后的潜台词却是:“你要看我所看的、按照我的方式思考。你要替我弥补小时候的遗憾。你不好好看,就是我不好好看。那怎么可以?!”

带孩子开阔眼界没有错,但用自己的观点绑架孩子的观点,要求孩子“看我所看、想我所想”就不恰当了。父母这样做同样挤压了孩子的自我发展空间,得到的将是两个极端,盲目自卑与盲目自大,孩子的行为表现要么是永远在妈妈面前相形见绌,认为“我是渺小的,我什么也不是。”要么是把妈妈的观点全盘拿来,认为“我是最棒的,谁也没有我厉害。”

不管是哪种场景,不管是对孩子不放心,把孩子的人生背在自己身上过的父母,还是要求孩子替自己过,把自己的人生强加到孩子身上的父母,都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父母把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搅和在了一起,自己的和孩子的无法很好地区别开来,实质都是将自己的意愿强行施加给孩子、罔顾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按自己指引的方式生活。这样做的害处显而易见,即违背了教育的根本——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怎样打破亲子关系中“习得性无助”的“魔咒”呢?父母需要牢记这样几点:

1.教育子女最好的方式是做一个诚实的父母,不仅是对待孩子要言传身教,更要对自己内心诚实,要做一个不断内观自己的言行、反思亲子关系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的父母,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第一时间从自身出发做出改变。养育孩子的过程不仅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同时需要明确,我们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极大变数和关键所在——故,在做更好的父母之前,请先做更好的自己。??

2.父母在做孩子榜样的同时,更要成为孩子的粉丝——即,尊重孩子的成长,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孩子。须知,父母对孩子的牵手是为了尽快地放手。牵手不是为目标,只是手段。放手才是我们的目的。

就拿带着孩子去旅游一样,妈妈眼中所看的,不一定是孩子所喜欢的;当然孩子感兴趣的,父母会觉得很无趣,毫无意义。没有关系,尊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不同或差异(有可能是角度不同所致,有可能是认知水平所致……)不要急着人为地消除你们之间的不同(如强行让孩子看你所看),孩子不喜欢不理解,对他来说更多是煎熬、受罪,反而不如放任他对小猫小狗的兴趣,收获更大呢。

3.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信任,要相信,我们的孩子虽然不是绝顶聪明,但他绝对没有那么愚笨,他有能力应对生活中可能的情景或知道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忙,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孩子没有那么脆弱。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他是完全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的,但前提是你不要强行为孩子制造一个“习得性无助”的场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