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仔细观察过朋友的宝宝,穿衣服时比较挑剔,总喜欢穿某件衣服或鞋子,朋友呢,又会经常为了赶着出门,或是不希望宝宝带着坏情绪出门等原因而迁就宝宝。为了避免我家宝宝朝此方向发展,我在这方面格外注意对待孩子的方式以及孩子的反应。

在孩子还不懂得配合穿衣服之前,我就在每次穿衣服时耐心地告诉她不同衣服的不同特点——这件有花,那件有小娃娃,这条裤子有个小星星,那件睡裤是蓝色的,这个外套有扣子,那个有拉链……这样每到穿不同的衣服时,她都会因为发现了独特的标志而兴奋。〕

比如说穿鞋,宝宝很喜欢出门,但不喜欢穿鞋。我就夸张地对宝宝说:“我们要出去玩了,你的鞋在哪儿呢?”宝宝会很认真地领着我去鞋架上找她的小鞋,并因此而喜形于色,再接着给她穿鞋就顺利多了。渐渐地她就很喜欢自己的鞋子,一说要出去,赶紧拿鞋子。可天气转暖之后,她仍喜欢她的小棉鞋,为了避免她的恋恋不舍,我把棉鞋收进储藏室,培养她对小皮鞋的兴趣,依次类推,宝宝对她的布鞋、凉鞋等全部珍爱有加。

前几天和宝宝一起出门,她非要穿上她的小马甲,近晌午时天气很热,我说:“宝宝,天气很热,脱了马甲吧!”她不置可否,等脱下来她又不让收起来。我说:“那你抱着吧!”宝宝很高兴地抱着她的小马甲走了一会儿,看她磕磕绊绊的样子实在好笑,我就说:“你拿着衣服没法玩了,还是妈妈帮你拿吧!”宝宝很痛快地递给了我,毕竟拿着东西不如空着手走,孩子哪有不喜欢玩的呢?就这样,宝宝不舍得脱的小马甲还是顺利地换了下来。

宝宝对某件事物的专注,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发展为任性,所以培养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民主与专制就尤其重要。父母要给宝宝穿漂亮但很不舒适的裙子,宝宝自然有权利拒绝;反之,宝宝要在吃饭时穿着新买的干净外套,妈妈也有权反对。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与宝宝都有决定的权利。

相关知识

应对宝贝奇怪的穿衣主张(下)


执著的“超人”情结

丁丁太崇拜“超人”了!自从买了那件印有“超人”图案的T恤衫,非它不穿,脏了不愿意脱下来洗,天气凉了也不肯加衣服……

宝宝的心里话

“超人”太神奇了,他力大无比,机智勇敢,没有办不到的事,我和小朋友都喜欢他。穿上“超人”衣服、学着他的样子,我就是“超人”那样的大英雄了!

破解宝宝的穿衣行为:

丁丁的做法是典型的“英雄情结”。其实,很多宝宝都热衷于穿那些印有“著名”卡通人物形象的衣服,如超人、大力水手、天线宝宝、蜡笔小新、机器猫……让这些卡通伙伴每时每刻陪着自己,和自己一起去面对在幼儿园、在游乐场等各种环境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心里有多踏实呀!

细想想,三、四岁的孩子能力有限,他们有很多很多的愿望却又无力实现,所以,才会把希望寄托在神奇的外力上面,使自己暂时生活在幻想之中,借助他们“心想事成”。这也是孩子们自娱自乐、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

父母的达标态度:

不论是“超人”,还是机器猫、变形金刚,它们都是勇敢、智慧、善良的象征,宝宝们喜欢这些人物,希望它们在衣服上陪伴着自己,父母可以顺其自然。但是,这不等于说要买一大堆这样的衣服。孩子的兴奋点是有阶段性的,说不定过不了多久,他们就“更换门庭”,喜欢别的卡通人物了。一个变通的办法是,妈妈可以买一些孩子喜欢的卡通贴,把这些小贴纸贴在裤子上、毛衣上、夹克上、睡衣上、袜子上,甚至是运动鞋上。

父母也可以利用这些卡通人物对宝宝的影响,鼓励他们大胆、机智地帮助身边的人。

就想假装“双胞胎”

朵朵和芊芊同在幼儿园中班。朵朵有一条与芊芊一样的牛仔裤和一身米老鼠套装,她每天都坚持穿这条裤子或套装,脏了也不肯换。还缠着妈妈给她买一条芊芊那样大摆的、能转起来的白纱裙。

宝宝的心里话

芊芊的白纱裙真好看,穿上它弹琴的样子太美了,就像是小天鹅;我表演钢琴的时候也想那样。那次,我和芊芊穿着同样的衣服一起玩儿,一位阿姨猜我们俩是双胞胎。我就喜欢和芊芊“做”双胞胎,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破解宝宝的穿衣行为:

5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有“求同心理”了,会注意其他小伙伴儿穿什么,其服饰都能给宝宝以视觉的刺激和记忆,进而产生模仿自己的同伴的想法——想拥有同样的衣服。朵朵的这种穿衣选择,恰恰表明了她愿意和小朋友交往、希望和芊芊密不可分、好得像双胞胎一样,甚至能融合在一起。

父母的达标态度:

让朵朵明白:是不是双胞胎,不仅仅由穿同样的衣服来决定。况且,芊芊也不是只穿这两件衣服,在她穿其他衣服的时候,你们还是不能假扮成双胞胎。

给朵朵讲讲求同存异的道理,让孩子明白我们没有必要事事都和别人一样。保持个性和自信是最重要的。何况,那种适合演出的白纱裙平时穿着也未必舒服。

每次外出都是一次“盛典”

挑衣服并不是女孩的专利,一些男孩也越来越把自己往“酷仔”和“帅哥”的样子上打扮。

3岁的睿睿白白净净、秀秀气气的。别看这么个小家伙,可在意自己的外表了——每次出门都精心修饰一番,即便妈妈说他们只是去楼下的超市、或是去趟银行,他也绝不马虎,非要换上一身干净的运动装,比个小姑娘还小姑娘

宝宝的心里话!

妈妈常说:“出门就要有个出门的样子,不能邋里邋遢的。”爸爸妈妈每天都穿着很好看的衣服去上班;晚上回来再换上在家穿的、妈妈说是比较随便的衣服。我知道,在外面穿的,就要和在家里穿的不一样。所以,我出门前也应该换衣服。

破解宝宝的穿衣行为:

孩子善于模仿,父母的言行给宝宝提供了很生动的模仿的范本。他们这样做,其实是在提醒自己:我长大了,我也能和爸爸妈妈一样了。

孩子天性好奇,像睿睿这样刚刚学会自己穿衣服的两三岁宝宝来说,穿脱衣服是一件很有趣、很好玩儿的事,还可以自己“创作”。他们多想利用这个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呀!

另外,宝宝的活动范围实际上是很小的,抛头露面的“社交”机会也微乎其微。因此,不管去哪儿,只要离开家门,他们就认为是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同一次“盛典”,非隆重不可,所以一定要精心打扮、漂漂亮亮。

父母的达标态度:

古人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宝宝从小关心自己的仪表,也是他有教养、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之一。既然如此,爸爸妈妈就让步吧!当然,妈妈们要费点事,多替他多洗几件衣服了。

妈妈不妨把那些比较好的、为宝宝出席正规场合准备的衣服收起来,把那些比较休闲的、舒适的衣服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

早教知识:宝贝秋季穿衣三大原则


一、春捂秋冻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针对小宝贝而言那样做适合吗?我们知道人是温血动物,身体有一套健全的特异性免疫系统软件,但针对小宝贝而言,特异性免疫作用尚需健全。因此不可以单纯性地注重“冻”,即便秋冻还要从耐低温锻练刚开始,逐渐开展。自然,依据中医学见解,小孩一般是气血偏旺之体,假如过暖则会促长气血而耗费阴津。因此妈咪也不必太早、过多为宝贝防寒保暖,能够检查一下宝贝的手、后颈,以出汗少为好,假如身体出汗反倒容易感冒。宝贝秋季穿衣的原则有哪些?幼儿

二、手暖无汗为规范

妈咪能够依据天气预告、具体的平均气温转变和觉得,有方案地给宝贝提升衣服,以宝贝出汗少,手和脚不冷为规范。穿得过多,不仅会危害宝贝本身耐低温锻练,还会继续让宝贝更非常容易得了发烧感冒等病症。宝贝秋季穿衣的原则有哪些?幼儿

一切正常状况下,宝贝的人体体温一般会比老人和成人高,这些不容易行走、抱在怀里的小宝贝可以接纳妈咪的人体体温;大一些的宝贝本身主题活动增加,并不感觉冷。假如运动量挺大,穿得过多会使宝贝一动就出汗,若不可以立即擦拭、换掉舒爽的衣服,更非常容易受凉得病。

一般宝贝衣着要是比成人多一件就可以了,大点的宝贝能够和成人一样多,乃至还能够有心让宝贝稍微少穿一点,以锻练保暖能力。秋天适度地体会冷意反倒能提高小孩的身体素质,使宝贝不易得病。

三、不必让衣服防碍宝贝的健身运动

常常见到一些宝贝穿得过多,好似个小绒球;或是是衣着的衣服虽很美,但不太合适健身运动,这种都是使行動尚失灵的宝贝主题活动起來十分麻烦,在客观性上面降低宝贝锻练的机遇。反过来,假如衣着适合,宝贝主题活动轻松,运动强度也会提升,那样更有益于提升她们身体的抗病性能力,增强抵抗力。宝贝秋季穿衣的原则有哪些?幼儿

温馨提醒:

妈咪应当依据自己宝贝的实际健康情况给宝贝穿衣,干万不能比着来,每一个宝贝的身体素质是有区别的。

给宝贝调整衣服小技巧:

* 穿是多少衣服最好是在早晨起床时决策,假如气温沒有产生突然变化,不必随便、随便给宝贝穿过多衣服,早晨多穿一件背心是非常好的挑选。

* 能够尝试与宝贝穿一样薄厚的衣服,静座时不觉得冷,宝贝就不容易冷,宝贝尽管沒有成年人耐低温,但一般健身运动较多,即便睡觉了也不安静。

* 宝贝秋季穿衣的原则有哪些?一岁之内不容易行走的宝贝对比早已会走会跑的宝贝,穿衣要多一些。不主题活动或运动量少的宝贝适当穿多一些。

学着做民主的家长


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你对孩子爱的态度决定很重要,以下就让我们学着做一个民主的父母,而不是严厉、放纵的父母,那么如何才能够叫做是民主的家长呢?相信这是多数家长们都想要知道的!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NO的父母,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不是他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也要孩子懂得行为的分寸,父母若能及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坚决说NO,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有求必应的父母,他们的过度溺爱会让孩子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原则,想要的就要求马上去得到,这样的孩子往往不能体会父母对他的付出,更体会不到那是父母的爱。平时都会听到有妈妈在抱怨:“为什么我什么都依着我的孩子,他还这么叛逆呢”?“为什么我说他几句,他就要闹着离家出走呢”?答案正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爱,但这种爱,并不仅仅是父母无条件的给予,也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别忘了给孩子“成对”的教育,也就是说,让孩子经历“奖励”与“惩罚”,而“惩罚”的前提,就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坚决说NO。

什么时候该对孩子坚决说NO呢?

父母对孩子坚决说NO的时间要趁早,一定要在孩子6岁之前。父母若在6岁之前对孩子说NO,尽管孩子会因为你的坚决而感到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或是跟你耍耍小脾气。可是等孩子6岁之后再对他说NO,他不会再简单地哭闹、也不会再简单的耍耍小脾气了,而是有离家出走、服毒自杀、甚至跳楼威胁的种种可能性,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对付家长的各种能力和选择。所以,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说NO要趁早。

一、当孩子做出危险行为的时候

当孩子做出危险行为的时候,父母要坚决地对孩子说NO。比如,孩子一边拿着家里的剪刀一边到处疯跑的时候,还比如孩子爬到家里的阳台栏杆上向下望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说NO千万别犹豫,而且说NO一定要及时。早教网

其实,这正是因为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出现危险行为的时候及时给与制止。如果孩子的这种行为得到了及时制止,孩子就会意识到行为的危险性,从而形成良性的行为模式,建立起自己的“行为疆界”,保证了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长。

二、当孩子违反社会规则的时候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遵循不同的社会规则,这样孩子才能更快速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一般孩子到了2岁的时候,就可以明白一些简单的规则了。这个时候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游戏有游戏规则,交通有交通规则,当他们违反这种社会规则的时候,父母就会坚定地他说NO,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如“抢小朋友的玩具是不礼貌的行为”、“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闯红灯”、“乱扔垃圾不是好孩子”等等,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应用规则来教育孩子,让孩子自觉遵守这种规则,这样才会保证孩子在长大以后不会轻易触犯到社会规则。

三、当孩子有意伤害别人的时候

孩子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所以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为根据的。比如说,他们生气的时候,就会打人或咬人。他们不知道这样给别人带来什么不好,他们所知道的就是,在他们生气或者遭受失败的时候,这种打或咬的行为会让他们感觉好一点,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进行积极的对孩子说NO。

四、当孩子欲求无止境的时候

如果孩子每次看到喜欢的东西都吵闹着买,完全不管这种东西自己已经拥有了多少了,这个时候就到了家长坚决。比如,同样一只玩具熊家里已经有很多只了,孩子却依然吵闹着要买一只新的抱回家,还比如吃过了三四支冰淇淋之后还想要吃。类似这种欲求无止境的情形,家长一定要坚决对孩子说NO。

孩子的过度要求基本是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养成的,所以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不应迁就或粗暴拒绝,而应该四两拨千斤,用行动告诉他:不合理的要求,我不会满足你,只有你确实需要,我才会满足你。

五、当孩子过于调皮捣蛋的时候

很多孩子调皮是为了引起大人们的注意,比如,故意将碗里的食物撒到桌子上,或是将鱼缸里的金鱼捞出来扔到地板上等等。这个时候,就要求父母及时出面说NO了,同时也别忘了给与孩子积极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妨先进行换位思考,想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才知道孩子是因为渴望得到大人更多的爱,揣摩了孩子的内心,用宽容、平和地心态看待孩子的调皮,引导他们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在说NO的同时,别忘了给孩子更多关注、更多爱。早期教育

如何对孩子说NO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第一、时机要恰当

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候对孩子说NO,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譬如:你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在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情况下,对孩子说NO往往能让孩子当场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收到的效果也较为理想。

第二、环境要讲究

尽量要在孩子单独面对你时说NO,而不要让他在众人面前、或在其他亲属面前时对他进行教育。所以,无论他在哪里与你对峙,与你大闹,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你将他置于卧室中,把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他会感受一种情景压力,然后,告诉他“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是不礼貌的行为!不礼貌的孩子是不会得到大人的喜爱的”等,这种环境下收到的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的。

第三、火候要掌握

父母在第一次对孩子说NO的时候,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父母就要掌握说教的火候了,这时一不要打孩子、二不要骂孩子、三不要在这时给他讲道理,因为他还小,很多言语还不太明白、四不要走开,因为要让他一直感受你不让步的态度。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着他哭。他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他现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闹时将头撞在床脚上,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这一时间的坚持就向他展示了你的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对你和孩子都有好处。

这种说NO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不会心疼,我对你的爱是有原则的,这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孩子这是就会从中感知到父母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会一味地迁就他。

本网站小编总结:总体的来说民主的父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与孩子坚决的说不,过份的放纵与看管过严都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学会做一个民主的人!

宝贝的“宝贝”


研究儿童发展的专家告诉我们,大约有60%的孩子会有他们自己的“宝贝”——这个学名被称为“慰藉物”的东西,它或者是一个毛绒玩具,或者是一床小被子,等等。这些宝贝们的“宝贝”到底有多重要,它又能为孩子们带来什么呢?

“在我们全家上个月去海南的旅行中,我和我丈夫不会担心丢了机票或者丢了信用卡,甚至也不担心在飞机上或者旅馆里丢了所有的行李。但有一样东西,它绝对不能离开我们的视线,那就是:我们20个月的小女儿最最心爱的毛绒小羊!其他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别的来替代,但女儿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离不开她的小羊。没有了这只神奇的小羊,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毛毛的妈妈这样说的时候,她自己也说不清究竟对孩子的这种情感是一种什么态度。

为什么孩子需要慰藉物?

尽管孩子早在小婴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会怀抱着他的小熊、小狗,并因此而感觉到快乐了,但是,在1岁之后,孩子们的这种向某种他偏好的东西寻求慰藉以致身心舒适的愿望和行为就会表现得更加强烈。

宝贝为成长寻求安全感

薇薇最不离不弃的就是她自出生以来就开始用的小枕头了。每当她感觉害怕的时候,就会四处寻找她的小枕头。比如到了一个新地方——她从没有去过的舅舅家,她又哭又闹着,直到我们想起来掏出了她的小枕头,她才抽泣着安静下来。夜晚睡觉的时候也偶尔会惊醒,但只要抱着她的小枕头,她就能重新倒头就睡。(北京,薇薇妈梁枫)

当孩子进入1岁之后,在他的诸多进步之中,行动更加自由、独立性更加增强是其中特别显著的方面。加之认知能力的增强,绝大多数孩子在这个年龄就已经体会到以致懂得了“分离”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从而“不安全感”也就随之产生。父母外出离开的难过,自己独自进入了一个房间的紧张,在大千世界奇异古怪复杂面前的恐惧,这些成长中无法避免的“烦恼”促使孩子们为了寻求安全感而做出自己的努力。于是,他们选择了一个他们最熟悉的东西,无论周围发生什么变化,这个“宝贝”始终如一,孩子们从这种“不变”中为成长寻求着安全感。

“宝贝”的作用何在?

我的小姜远1岁10个月了,她喝牛奶和睡觉的时候特别爱抓人头发。以前她自己没有梳辫子的时候,就扯我的头发,不扯着睡不着觉。不管是谁带她,她睡觉的时候都要扯着人家的头发,不然就哼哼唧唧的。现在可好了,我给她自己梳了小辫子。她现在总是摸着它们睡觉,再也不用烦别人了。(湖北,姜远妈妈玉霞)

难道“慰藉物”真的就那么神奇吗?事实上,真正“神奇”和发挥作用的还是孩子自己。在孩子紧张或者焦虑的时候,他们需要自己去面对和处理这些烦恼,于是,一个“宝贝”在此时就充当了一种特别的方法或者工具,它能调动起孩子自身的能动性,让孩子自己使自己变得平静、安详、坚强和有信心。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这些慰藉物多是一些毛绒的、柔软的、让人摸起来感到舒服的东西。正如让一个一两岁的孩子玩泥巴、面团等黏性的东西可以安抚心情一样,这些“宝贝”的真正作用,就在于帮助孩子自己平息不快和激动的情绪。说到底,为自己找到一个“亲密知己”,是宝贝们的一个小智谋,他们依靠它们度过这些暂时还难以对付的情绪或者环境。因而,父母们不必过于紧张孩子们的小习惯,只要它不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比如吃手指,就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牙齿、手指乃至肠胃健康),就再等等看,宝贝们其实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正在锻炼自己呢!

宝贝都有自己独特的“宝贝”

我家13个月的皓皓,从会翻身就喜欢抱着妈妈的枕巾。每当一觉醒来,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时,就会用小手摸索着找到妈妈的枕巾,抱在胸前。若是你给他拿走,他就会马上和你翻脸。平时他要是受到了什么惊吓,我若不在身边,给他那块枕巾,他就立刻不哭了。

很多孩子的慰藉物让成年人看来都很有趣或者很可爱,比如小辫子、妈妈的枕巾,比如某个毛毛鸭子什么的、或者小被子、奶嘴,等等。孩子在挑选自己的“宝贝”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从各个方面能跟妈妈有点关系的东西,大多是他们的首选。毛绒玩具的柔软,就像妈妈的抚摸一样让人温暖;小被子小枕头这些睡觉的用具,也会让孩子产生睡在妈妈身边的安全自在;安抚奶嘴自然不用说了,那是妈妈奶香的甜美和舒心;搂着小兔子或者小鹿时,孩子学着妈妈的样子,像搂小宝宝一样地呵护它们、轻声轻气、哄抱它们、搂它们睡觉……当然,孩子也会自己特别“独特”的品味,比如,皮皮最喜欢的就是他自己那双满地乱走的袜子,睡觉的时候就一定要穿着它,不高兴的时候也要穿这双袜子才满意。

“宝贝”留给父母们的作业

慰藉物固然能够带来很多孩子生活可爱的细节,但同时,只有父母们做好那些跟宝贝的“宝贝”有关的作业,才能尽量避免许多因这些小宠物而带来的矛盾和麻烦呢。

必要的限制:为孩子也为自己

当然,孩子需要他的“宝贝”来给他安慰,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给他设定一些必要的限制。比如,开车去公园玩儿,你可以同意他一路上都抱着小维尼熊,但是在进到公园里的时候,让他把小熊留在车里。一方面,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锻炼孩子不要过于依赖他的“宝贝”,在借助慰藉物成长的同时,也要适当的训练孩子自己获得勇敢和坚强。另一方面,对于父母有益的就是,万一在玩耍的时候,“宝贝”被弄丢了,那么孩子的一场难以安抚的哭闹和伤心就会令父母更加头疼!

清洗的技巧

因为亲密,这些“宝贝”的干净和卫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可许多父母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顺利地清洗孩子的这些“亲密宝贝”。一旦孩子发现“宝贝”不见了,他们就会不高兴,乃至大哭大闹。有一个小办法是:当孩子显示出了对某种物品的特别喜好时,你最好能同时准备几个一模一样的,当你觉得“宝贝甲”已经够脏需要清洗的时候,还可以有“宝贝乙”给他玩儿。而且这些“宝贝”最好都是被弄得比较旧的,因为聪明的小家伙们还是很“恋旧”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你可以让孩子和你一起给他的“宝贝”洗澡,孩子应该是会很乐意的。

Tips

父母们,爱屋及乌吧!

*既然那是孩子的“宝贝”,你在细心照料你的孩子的同时,也细心地照看一下那位小“宝贝”吧。你对它的爱心和爱护,也会让孩子感到很温暖。

*万一孩子的“宝贝”不见了,你一定要好好安慰孩子,给他再买一个尽量一模一样的,告诉他,这是丢了的那个“宝贝”的朋友或者孩子。

*如果孩子惹你生气了,万万不可用他心爱的东西撒气,这会伤了他的心,你自己也不会好受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