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人的童话故事
2021-05-21 帮助人的童话故事 胎教可以对宝宝有益吗 小松鼠的童话故事培育宝宝乐于助人的小窍门。
向孩子灌输助人为乐的价值观永远都不会太晚。麦克-迈克凯博,华盛顿美国青年服务组织的副主席,一位3个孩子的父亲,就会按时带上他5岁的女儿参加志愿者项目的活动。
以下就是麦克关于培育乐于助人的宝宝的窍门
阅读鼓励助人为乐的书籍
今天,愈来愈多的儿童读物关注培养儿童慷慨大方的行为。“我女儿有《亚瑟》和《贝尔奇斯汀熊》这样的书,这些书里是关于书中人物为社区服务的故事。女儿会帮助其他人,因为她希望自己也能像故事里自己喜欢的人物一样。”迈克凯博这样告诉我们。
自己先做个榜样
如果父母能首先做出好榜样,那孩子们喜欢参加志愿活动的可能性会增加好几倍。参加一个志愿服务项目的时候,你把孩子也带上,但有个前提,保证那里有适合孩子的事情可做。
帮助别人也需要创意
志愿服务可以非常有意思——而且这不一定要花费过多额外的时间或者金钱。“我们让孩子把生日宴会的一部分变成帮助他人的活动,我们会为无家可归的人们额外做一些三明治给他们吃。”迈克凯博这样说道。
庆祝孩子所取得的成就
孩子完成志愿服务工作之后,和孩子谈论她的感受,了解孩子从中学到了些什么,并对孩子的出色表现给予肯定。
记录
鼓励孩子把自己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在日志上作记录。让孩子在日志上记录下她都做了些什么,以及工作的时间。等回顾这一切的时候,你和孩子都会对她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在孩子志愿服务的场所拍照留念也非常好,而且把这样的照片放在一个特别的相册里。
教育孩子乐于助人,美国父母经验谈
为别人付出
节日赠送礼物是为了鼓励人们为别人付出。为了不让孩子们忘掉这层含意,我和一些朋友想出了一种好方法。这个方法能让孩子们每年都能记住与人分享的重要性。每月和朋友们聚会之前,每个孩子都要从他们的零用钱里拿出一部分为我们的“付出盒子”买一样东西。每个月要买的东西都不一样:可能是夏天在海边玩的玩具,或者是秋天开学时要用的文具。到了12月,我们就把盒子捐给慈善团体。德比-维德勒,宾夕法尼亚州
一种与人分享的简单方法
我们常常需要把能保存的食物送给穷人。为了保证手边总有足够这样的食物,购物的时候,我总找那种有“买一赠一”标签的商品。每次购物之后,我会把赠送的商品放在地下室特别的架子上。等孩子们在学校、教堂或者其他慈善机构需要捐献食物的时候,他们就从地下室的架子上拿就行了。这样的话,我就能保证我们总是有足够的东西捐献给穷人,而不需要我额外再跑去商店购买了。凯西-莫文,俄亥俄州
动员孩子拿出玩具
我的两个女儿一个8岁一个10岁,为了教会女儿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分享,我会让她们把自己的玩具分类,让她们决定哪些玩具不是必须要的。然后,我们把可以不要的玩具装到盒子里送到教堂的幼儿园。这是种教孩子学会作出决定的好方法,而且同时孩子们也帮助了别人。斯塔西-罗莫,费城
现在就让孩子们行动起来的简单方法
1、让孩子负责家庭环保的工作,让他们找到减少垃圾、重复使用家中物品的方法。
2、让孩子为需要志愿者的公园、学校种植花草树木,或者就让孩子帮忙在自家院子里种植。
3、让孩子在社区周围、当地的运动场、河边或者公园拾垃圾作清洁工作。
4、让孩子进行现场旧货出售并且把收入捐给慈善机构。
5、让孩子组织起同学们进行一个较大的项目,例如清除公共场所的涂鸦,再涂上装饰画,或者打扫闲置的公共场所。
在社区帮忙,音乐练习
每一两周,在女儿平常练琴的时候,我会带她去看疗养院的曾祖母。女儿会带上小提琴在那里练琴,对此,住在疗养院的人们都非常高兴。女儿获得了难得的在观众面前演奏的经历,而疗养院的人们——也因为小姑娘的小提琴演奏而精神焕发。女儿每次去那里的练琴经历都非常令人难忘。
向其他人敞开你的家
去年,我们参加了新鲜空气基金会,这个组织安排市中心的儿童到农村的家庭中去生活。一个6岁半的来自城里的男孩儿就和我的家人一起生活了2个星期。这对我6岁的双胞胎和3岁的孩子们来说是一次真正的学习的经历。尽管也会有棘手的问题出现---孩子们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出现种种争执---但是更多的是积极的结果。我的孩子们真的学到了与人分享、理解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向其他人敞开自家的大门,等等。我们全家已经在期待着这个夏天的到来:新鲜空气基金会组织来的朋友会到家里来再生活2个星期。米歇尔-丹尼根,康涅狄格州
对无家可归者的小小帮助
在大城市里生活,你常常会变得对在街上、地铁里的乞丐没有任何感觉。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我6岁大的女儿看到什么人在乞讨一点零钱,她都坚持我们去帮助这样的乞丐。我希望孩子成长而且有同情别人的意识,所以我总是鼓励她这样做。无论从外套口袋里找到的零钱是多少,我们都会给乞丐;有时候是1美元,有时候是面值挺大的钞票。艾比坚持要自己亲手把钱给乞丐。看到孩子想要帮助这么多人,我感觉非常欣慰。
拜访社区里的长辈
我最小的孩子4岁的时候,我决定给镇上的老人送去饭菜。这么做的时候,我会带上小儿子凯文,这对教育他帮助别人是非常棒的一课。而且,镇上的老人很喜欢和小家伙聊上几分钟。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教育孩子助人为乐是终生大事
我努力让9岁的儿子做一个好人,对孩子做一个好人的教育的一部分就是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去购买一些食品,然后就把我们买的一部分食品捐给一个避难所。即使我们自己拥有的并不是很多,但是我要让孩子了解助人为乐有多重要。我认为我对儿子的这种教育真的深入到孩子的心里---事实上,小家伙最近在学校把自己的午饭让给了别的没东西吃的孩子。
扩展阅读
妈妈给宝宝讲故事的小窍门
要充分发展幼儿的大脑,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幼儿读书。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早期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从而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妈妈给宝宝讲故事的小窍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妈妈给宝宝讲故事的小窍门
1、故事的开头很重要。如何将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必须有新颖的开头。如用猜谜形式开头,“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夜来它不叫,清早催人起”。幼儿很快就能猜出是“公鸡”,听故事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然后告诉幼儿,今天讲的故事名字叫《金鸡冠的公鸡》。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模仿动物的叫声等形式开头。
2、在讲故事过程中,要做到亲切、自然、吐词清楚、感情丰富、模仿对话要力求逼真,体现不同的角色的性格特点。可边讲边问,帮助幼儿理解内容、丰富词汇,激发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故事讲到临近结束时,可以停一下,让幼儿自己猜想故事的结果,允许孩子猜出多种不同的结果,这样,可以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4、故事结束时,要对故事的内容进行概括,讲清一个道理,使幼儿明辨是非,深刻理解。也可以先试着让幼儿自己去概括故事内容,大人在此基础上补充完整。如能激发幼儿把听过的故事,再讲给别人听,那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十件小事助你培养快乐宝宝
培养一个快乐的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也是父母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拥有快乐童年的孩子,将来性格会更健康,学习能力更好,耐挫能力也会更强。生活中,十件小事情,帮你培养孩子大快乐!
1、做一对快乐的父母。
凡事看开,学会自嘲,养成爱说有趣事的习惯;经常讲笑话,经常大声笑,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看到爸爸的啤酒肚,妈妈要开心地对孩子说,瞧,爸爸的肚子像袋鼠!
2、给孩子一定的决定权。
经常温和地对孩子说:你自己来决定吧!我们去菜场买菜烧饭,还是去外婆家吃饭呢?孩子有获得小主人身份的满足感,会特别快乐,并从小就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3、带孩子去户外玩。
每到周末,变成家庭聚会日,安排全家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这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培养亲子感情,让孩子时刻处在温暖亲情中,笑口常开。
4、用不同方式表扬孩子。
当孩子做的很好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扬孩子,别总是千篇一律说“宝宝真乖”。你可以说:宝宝画的房子就像童话里的城堡,妈妈喜欢得不得了!
5、认识新朋友。
友情让人快乐。经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邀请朵朵来我们家玩吧!孩子会特别开心。带他认识其他的小朋友,让他们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涂鸦,让孩子从小感受美好的友情。
6、培养多种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才艺,阅读、绘画、舞蹈等丰富有趣的活动,能开阔孩子的视野,更能培养孩子健康的爱好和性格。当然,这不能勉强,要慢慢挖掘。
7、帮助身边的人。
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的人。和孩子一起整理那些他已经不再需要的玩具,捐给福利院,或者其他有需要的孩子。让孩子知道哪怕自己很小也有绵薄的力量可以帮助别人,这能给孩子一种源自内心的快乐。
8、认真听孩子说话、唱歌。
记得要把你的两只耳朵都给孩子。如果孩子对你说,妈妈刚才我发现好玩的东西,你一定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那里。不要打断他,不要插嘴,也不要催促——即便他讲的事情你已经听过一遍。
9、放弃完美,不要追求万事做到最好。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小孩,千万不要求全责备。你让孩子擦桌子,然后你当着孩子的面自己又再擦一遍,这种举动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你做得不好。更不幸的是,孩子慢慢也就会相信:我做得确实不好。
10、给孩子发光的机会。
孩子跟你一样,喜欢展示优点。他喜欢读书吗?那就让他在你做饭的时候一边讲故事给你听。他对数字敏感吗?那就带他去超市采购,让他帮你算个小帐。这样小事情,可以最大程度地激起他的自信和自尊。
真诚耐心地对待孩子,把自己的快乐感染给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最快乐的天使。
来自:金羊网
6大育儿诀窍帮助左撇子宝宝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早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6大育儿诀窍帮助左撇子宝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左撇子孩子更聪明?
奥巴马、拿破仑、比尔·盖茨、“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左撇子。是不是左撇子更聪明,或者更具有艺术能力?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这一点。甚至有很多人对左利手人和右利手人的智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实际上,左撇子名人很多,但是右撇子名人也不少。
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左撇子好像相对“敏捷”一些,在体育赛事上占有优势。虽然还没有确切的科学解释,但是在棒球、板球、保龄球、击剑等运动中,左手运动员成功率相对要高。
左撇子孩子右脑有优势?
具体到个人,如果你的孩子明确显现出了左利手的倾向,他也不一定“右脑”发达,就一定适合从事那些所谓的艺术家、发明家或“右脑占优势”的工作。这不难理解,想想看,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特点,甚至包括他的优势脑半球的分布,都和他的智力、天赋、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恐怕很难仅仅用“优势手”这一项作判断。
左撇子遗传吗?
左撇子基本上都是天生的,遗传基因确实起了相当的作用。有数据表明,父母有一方惯用左手,子女出现惯用左手的概率为17%,如双亲都惯用左手,这个概率就高达50%以上。研究表明,在手的偏好上,收养的孩子更有可能随自己的亲生父母而不是领养父母。
但是,后天纠正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用手习惯。很多左撇子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在东方文化里,父母和老师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教左撇子孩子使用右手。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10%的人用左手写字,而韩国只有1%。
什么时候用左手?
孩子用手的偏向性是逐渐显现的。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来说,你看不到他有明显的偏好。比如,给他递100次玩具,他可能用左手接48次,用右手接52次,没有明显的差异。
18~34个月期间的孩子,随着手的动作控制精细性的增加,用手的偏向性开始显现。但这种倾向要稳定下来,经常需要更长的时间。通常要到三四岁时,孩子的用手习惯才会基本固定,有的孩子甚至要到小学三四年级才能稳定下来。
他需要什么帮助?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习惯用手并不相同。爸爸妈妈要多体谅左撇子宝宝在生活中的困难,给予他需要的帮助。
1.体谅和尊重
让我们想象一下,左利手宝宝会遇到什么事情:左手宝宝系鞋带和爸爸示范的是反方向的。剪刀、直尺等常用工具都是为右手设计的,左手宝宝用起来颇不方便。热水龙头,向左是热水,向右是冷水,左利手就需要牢记,以免顺手拧了被热水烫着。此外,各种乐器的设计也是遵循右利的习惯……
在左利手宝宝遇到这些生活困难时,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是我们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宝宝刚开始学习各种技能时,弱势的左手宝宝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比如,在孩子学习系鞋带、拿餐具、系纽扣等需要精细动作的事情上,你可以和孩子面对面做示范,放慢动作,这样孩子可以以你为镜,模仿你的动作。
2.适当活动右手
大多数父母们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强迫左利手孩子改用右手,这很好。当然,也可以适当让孩子活动少用的那只手。比如,让左撇子孩子学着用右手捡球;同理,惯用右手的宝宝可以学着用左手捡球,多种刺激对宝宝的综合发展有帮助。
但要注意不要强迫孩子,特别是遇到宝宝操作具有难度的精细动作时,不要强迫他一定要学会左右开弓。
3.给孩子“左派”环境
左撇子的惯用手不一样,在幼儿园生活中难免和别的小朋友发生磕碰,而这些事情稍加留意是不难化解的。比如,把左利手宝宝安排在桌子的最左端进餐,这样左撇子宝宝不会碰到别的孩子的右手。
在给宝宝布置房间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把它布置成适宜宝宝的个人空间,“左派”十足,常用的书架、玩具、电话等,都放在桌子的左侧,便于左手操作。
4.找到最舒服的书写姿势
左撇子孩子大多数是用左手写字,帮他找到一个最舒服的写字姿势。比如,让孩子坐得靠桌子右边一点,使左手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帮助孩子将纸向左稍微倾斜一点,方便孩子看清自己刚书写过的文字,以及避免把写过的文字蹭脏;台灯应放在孩子的右侧等等。
5.准备“左手用品”
近年来,国内外销售左手用品的商家越来越多。在搜索引擎中键入“左手用品”、“左手剪刀”、“左手鼠标”等关键词,可以查到许多相关网店。有的学校里也常备有适于左手的学习用具和体育用品。
6.注意安全
对于公共设施及一些针对右利手的工具、开关,应尽可能让孩子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产生安全问题。
教宝宝识别音色高低的小窍门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早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宝宝识别音色高低的小窍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敲击各种物体首先,要让幼儿知道声音是有高低的。可以通过让幼儿听敲击各种物体的声音,使他们在听的过程中自己找到这一概念。
家长可以给幼儿做一个实验:敲打灌了不同量水的瓶子,让幼儿听辨声音的高低,然后让他们到周围去寻找高低不同的声音。比如,可引导幼儿敲椅子、敲地板、敲大橱、敲桌子、敲门……从而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声音是有高低区别的。
听琴上的音
其次,让幼儿听琴上的音。可以先听So、Mi、La3个音,以后逐渐增加Do、Re和Fa、Ci。每次听时,要引导幼儿听辨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当然,这种训练要经常反复地进行,使幼儿在弹弹唱唱中提高听辨音高的能力。
听辨乐曲中的音高
最后,引导幼儿听辨乐曲中的音高。如听了长笛的高音旋律和大提琴的低沉旋律,可以启发幼儿辨别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高音像什么,低音像什么。幼儿不但积极思维,探究音的高低,而且还进一步识别想象高低音代表着小鸟飞和大象走。经常的诱导性启发会促使幼儿提高听辨力,丰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