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一个接着一个,惊喜层出不穷。但伴随着也会有一些小小的烦恼,新妈妈们不如先来预习一下,看看在宝宝的早教过程中将会有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

不可思议:雷打不动的黄昏哭

他怎么了?

这时候的他大概两三个月大。

生活逐渐有了规律,哭得也不像以前那么频繁了,只是雷打不动的是从下午五六点开始到晚上八九点左右毫无缘由地嚎啕大哭。渴了?饿了?尿布湿了?以往三部曲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候统统不灵。

你应该知道:

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很多孩子在两三个月的时候,每天都会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哭泣。“黄昏哭”也叫成长哭,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标志,但是它的成因至今仍无定论。有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随着孩子认知的发展,已经逐渐开始区分白天和黑夜,孩子需要适应这种黑白交替的生活,所以会在黑白交接的时候发出自己的信号。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我们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

着力点:

正确判断黄昏哭

首先要确定孩子是黄昏哭还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哭泣。黄昏哭的典型表现是在黄昏时的固定时间哭泣,而过了这段时间,孩子就会停止哭。黄昏哭会在4个月左右,随着孩子的发展而逐渐停止。

提前安抚

在孩子的哭泣还没开始前作好准备。你们可以玩一些孩子喜欢的游戏,让他的快乐情绪可以延续。比如,用一个毛巾被把孩子裹起来,拽住毛巾被的角轻轻摇晃孩子等。

寻找让孩子舒服的方法

孩子开始黄昏哭后,一般不再理会父母的百般哄劝,不哭够是绝不罢休的。我们可以尝试着找到让孩子舒服的方法。这些方法被很多父母们认为有效:把孩子竖着抱起来,摸摸他的小脸蛋、小耳朵,带孩子到阳台上让他透透气。告诉孩子,夜晚要来临了,妈妈会一直在身边。

不可思议:寸步不离的依恋物

他怎么了?

宝宝已经2岁多了,可还是对小时候包裹他的小毛毯情有独钟,无论走到哪里,小毛毯都要寸步不离——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小毛毯已经破旧、磨损,妈妈多次想为宝宝换一个,可他紧紧抱着死活不肯。

你应该知道:

依恋物是孩子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但是现在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孩子的依恋慰藉物和安全的亲子依恋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依恋物的出现是孩子自己找到的一种适应周围环境的方式,可以帮助他缓解内心的焦虑和紧张。

依恋物一般在孩子1岁左右,形成依恋的时期出现,通常是小毛毯、毛绒玩具或者其他柔软的东西。孩子视之为珍宝,形影不离,这种现象经常会持续到四五岁。不必太过担心,上学以后,随着视野的扩大,他将逐渐不再需要依恋物。但如果超过了四五岁,孩子还与依恋物形影不离,就值得我们注意。

着力点:

宽容与接纳

如果孩子视为珍宝的东西不为父母接纳,会传递给他这样的信号:喜欢依恋物是不好的。这会使还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焦虑情绪的孩子变得更加紧张。父母自然、接纳的情绪能让孩子更放松,在依恋物的帮助下更好地适应环境,进而减轻对依恋物的依赖。

转移注意力

需要依恋物的时候,往往是孩子比较紧张或者觉得无事可做的时候。比如,很多孩子在睡前会特别需要依恋物。这时,父母可以亲密地拥抱孩子,为宝宝唱歌或者读故事,帮助宝宝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在父母浓浓的爱意中睡去。

探讨缓解情绪的途径

温柔地告诉宝宝:“不高兴的时候抱抱小毛毯就觉得舒服了,是吗?小毛毯是你的好朋友。妈妈也是你的好朋友,宝宝不高兴的时候可以跟妈妈说说。”让宝宝渐渐明白,妈妈也是自己可以随时依靠的港湾。

足够的安全感

依恋物的出现,表明孩子渴望温暖与理解。提醒我们应该更加敏感地关注孩子,在他感到不舒适前及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不可思议:没有生命的“另类”伙伴

他怎么了?

宝宝经常跟各种玩具聊天,爸爸妈妈教育宝宝的话、爸爸妈妈给宝宝讲的故事,宝宝都会一股脑儿地拿来讲给它们。

每次他都聊得津津有味,好像这些“好朋友”真的可以听懂似的。

你应该知道:

与玩具、桌椅、衣服等各种非生物物品说话是孩子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有了一些这样的亲密朋友,孩子可以向它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孩子的一种心理加工过程。

从1岁半开始,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词汇来表达自己。而这时候,他也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美丽的童话故事,他会期待这些想象的事物可以出现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另外,有时候孩子也会把身边非生命的东西想象成自己,跟自己进行对话。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这都是孩子语言、想象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一种标志,同时父母也要去关注孩子与非生物的对话中都在说些什么,猜猜他的小心思。

着力点:

给他表达的空间

瞧,壮壮又把自己的各种玩具搬出来开始演讲了,壮壮把这些玩具想象成是动物开大会,各种动物在比试武功,真是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给孩子空间,让他去自由想象,妈妈不妨忙忙自己的事情,让孩子陶醉其中吧!

了解背后的心理含义

中午蕾蕾不好好吃饭,还把勺子扔在地上,被妈妈狠狠批评了。吃完饭,蕾蕾就对小熊拉开了架势,看来小熊也是一个不好好吃饭的典型。蕾蕾原封不动地用妈妈批评自己的话批评了小熊,声色俱厉。没想到的是,蕾蕾批评完小熊,又抱起小熊亲了起来,眼里饱含着委屈。

孩子有时候跟非生物说话是想表达自己的一种情绪,表达对妈妈的不满。但是最后一个温暖的动作无疑证明了蕾蕾需要妈妈的理解,需要妈妈的拥抱。

寻找真实世界的伙伴

与非生物伙伴的交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去寻找真实世界中的伙伴。现实中,孩子与小伙伴的交流是双向的,孩子需要理解别人与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同,小伙伴不可能像玩具一样永远不言不语地接纳自己,他们之间的摩擦和碰撞会让孩子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

扩展阅读

孩子3岁前有哪些行为,长大后会更聪明


有些宝宝小时候很调皮,特别是有些男孩子,人们常说调皮的孩子长大后会聪明些,那么宝宝小时候有哪些行为,长大后会比较聪明呢?

许多孩子在小时候比较调皮,尤其是男孩子。一些行为往往让家长又气又无可奈何,只有被逼急了,才会忍不住修理一顿,以起到震慑作用。

家长们不知道的是孩子的举动可以分为两大类来看,一类是纯粹是调皮捣蛋,对孩子的未来没有好处;还有一类能够体现孩子还没兑现的天赋。

为大家指出到底哪些行为能够体现孩子们没有兑现的天赋,这样家长们在遇到情况的时候可以更好加以引导,让孩子变得更好。

一、语言能力

具体表现为表达欲望强烈。在生活中这类孩子碰到大人们在聊天也能跟着一起聊,也非常喜欢从别人的话中找出漏洞,有时候让一旁的家长都会感到尴尬。

这类孩子性格外向,且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很强,社交能力也较强,这些能力能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受益匪浅。

当家长们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为了“面子”去制止孩子,最好是在私下里找孩子谈,告诉他这么做很棒,同时要告知孩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久而久之,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会越来越强。

二、动手能力

具体表现为破坏东西和乱扔东西。搞一些小破坏说明大脑神经已经开始发育,因为这些行为是需要脑细胞、大脑皮层和运动中枢相配合完成的,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先不要过分阻拦。

乱扔东西说明孩子的求知欲在增强,他们的这些行为是在探索周围的环境,父母需要在旁边“帮助”他们:选择一些颜色好看、质地柔软、重量较轻的玩具。在扔和捡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促进了孩子的脑部发育。

三、“艺术”行为

具体表现为涂鸦。对于涂鸦大家就见怪不怪了,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是审美能力发育的萌芽阶段。

孩子们喜欢在小本子、墙上等地方乱画,通过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这是孩子的本能。

这时候家长要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而不是刻板的要求让孩子不要乱写乱画。比如给孩子买一块小画板,陪孩子一起写写画画,帮助他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假以时日,孩子在这方面的潜力说不定会被挖掘出来呢。

孩子还小,有时候做一些“坏”的举动,家长们也不要过于敏感,不可把孩子的这些行为和大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放宽心,让孩子挥洒自己的灵感、才能与天赋。

不可不知的4个美国育儿新观念


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教育理念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在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上,长久以来也有从众的“传统旧想法”,最近网上热议的美国育儿四大新想法,在这样中西方和新旧想法碰撞的背景下,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旧想法:

在过去,有许多专家把教养婴儿的重点放在认知能力的发展上。因而产生了一些促进婴儿脑部发育的课程。许多父母认为,既然一点点刺激就可以对婴儿脑部发展有帮助,干脆愈多刺激愈好。逼得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要为他们准备好所有的竞争武器,希望培养天赋禀异的小天才。于是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还要处心积虑地使用教学资料或智商玩具。

新想法:

让孩子聒噪辨认文字、数字、颜色、形状,会迫使孩子使用较低层次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发展学习能力。这就好象在马戏团里训练小马玩把戏一样:当小马滚在地上数到3,它并不是真的会算术,只是在表演一项特技。这些特技不但无助于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新一代专家建议父母应该将焦点放在建立孩子的感情能力上。所以,现在的问题变成,不是“要选择哪些玩具或书籍让我的孩子变得聪明一点?”而是“我该如何和孩子互动,以激发他对所处世界的热情与好奇?”

小编支招:父母可以怎么做?

当你在阅读各类育儿专家的育儿指南时,心中记住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孩子感情能力的发展”。这就好象要训练一个优秀的棒球队,而教练就是“感情”。因为感情能力会告诉孩子他想做什么———移动他的手臂、发出声音、微笑或皱眉,看看整个心智团队如何一起运作。

旧想法:

直到现在,许多幼儿发展专家还认为,婴儿从初生到两个月还不具备社交、认知的能力,也没有这些需求,他们认为初生儿只有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动循环,例如:睡与醒、白天与黑夜、吃饱了或饿了、哭闹等等。这些专家甚至称这段时期为正常的孤独期。当然,婴儿会有心理需求,但是研究者认为婴儿只是针对一些感官刺激,例如味觉、触觉而做出反应。

新想法:

心理学家史登博士对传统的幼儿发展理论提出挑战,他认为婴儿一出生就是社交动物。在他的研究实验中,新生儿持续展现出主动寻找刺激的行为,而且有所偏好。从一出生开始,婴儿似乎就会对所处的世界有一些假想。他们的偏好显示出他们的感情取向。

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感觉反应的协助,例如:摇摇他、拍拍他、安抚他或是对他说话、唱歌。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不可能形成感情互动,感情互动可以刺激婴儿脑部神经的连结,协助他接收外来的资讯。

小编支招:父母可以怎么做?

你可以记录下孩子特有的生理循环时钟与互动方式。从宝宝一出生开始,你就要将他当作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然后你可以有技巧地带领他认识这个世界,启发他的想象力,减少他的挫折。这也是学习如何协助你的孩子规范他感情的时候。例如,你以一些安抚的声音或抚拍,帮助过度亢奋的婴儿安静下来。

大约在婴儿8周大的时候,一件奇迹似的事情发生了。

小宝宝的视力开始进步了,第一次,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并且直接和你做眼神的接触。

旧想法:

母亲将资讯与感情灌注给孩子,而婴儿像个空的容器,被动地接受。

新想法:

我们现在知道,宝宝的参与对于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对婴儿的深情凝望,将受到孩子回报以爱的眼神,如此完成了一个爱的循环,有如一个爱的环路。

在这个母亲与婴儿爱的感情系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母亲与和孩子所发展出来的“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能力。

专家认为这种进入孩子内心世界,并且做出回应的能力,是母亲的天性本能。例如,当你的宝宝安静地躺在地板上,快乐地享受周遭环境的光线与声音。当你注意到孩子正在寻求外来的刺激,于是你回应你的宝宝,发出好玩的声音,逗他开心。当你和孩子玩耍的同时,孩子也同时回应你喜悦的笑容,你的脸部表情将战线更为灿烂的笑容,不久,你也会发现,孩子以同样的愉悦神情回应你。

小编支招:父母可以怎么做?

当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形发生时,你和孩子都会体验到正面的感受。反之,则会体验到负面的感受。如果你和孩子的互动所产生的大多是负面的感觉,你就应该检讨一下你的互动模式。

一位母亲,有一天看到自己的女儿正拿着紫色的彩笔在墙上乱涂,“不可以!”她忍不住对女儿大吼。女儿看着母亲,一脸惊恐,刹那间她了解她做错了事。她低下头去,一副快哭出来的样子。母亲唠叨了一会儿,告诉女儿色笔只能画在纸上,然后她抱着女儿想到她们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墙壁!”她女儿再度亮起双眼,开心地跑去爬去拿海绵。

这样的互动,帮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耻感。

旧想法:

传统的学者认为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护孩子安全并帮助他们社会化的副产品。但是传统的研究者并不认为,羞耻感可以促进孩子的脑部发育,相反地,他们认为应该减少让孩子感到羞愧的处境。

新想法:

最新的育儿理论则认为,避免孩子产生羞耻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羞耻感也未必是绝对不好的。脑神经生物学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处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实上可以刺激右脑的发育,这部分主要掌管创意、情绪与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觉不要太久,而且能够跟随着一些复原与补救的经验。

新一代的专家认为,让孩子真正受伤害的,并不是羞耻感,而是父母无法帮助孩子从羞愧中复原过来。

小编支招:父母可以怎么做?

尴尬(羞耻感的成份之一)大约在14个月大时出现,当母亲“不可以”的指令,跟随着孩子低垂的头与难过的表情开始产生。

孩子从兴奋(开心地在墙上涂鸦),忽然间掉落很泄气的情境(母亲“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兴奋的情绪(“好吧!让我们一起刷洗墙壁吧。”)

在这一个快速的过程中,脑部许多部分开始活动,并且产生许多连结,使得这整个脑部系统获得更紧密的锻炼。其结果可以促进认知部位与感情部位的发展,并且促进这两个系统的连结,让孩子在感情与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必须记得,要赶快让孩子从羞耻感中复原过来。长久的羞耻感会让孩子自我封闭、易怒甚至产生暴力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尴尬的感觉一直持续下去,你会不会想要逃开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为?

宝宝长大了


儿子说话挺早的。他半岁时,我就开始给他订阅《婴儿画报》,开始他不怎么看,最多翻翻动物图画,认识大象、河马、小白兔等小动物。后来,随着他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便试着讲画报里的故事给他听,他也渐渐入迷了。

记得在他一岁零七个月的时候,我常在睡觉前给他讲“兔宝宝的故事”。

“从前,兔妈妈带着三个兔宝宝住在森林里。三个兔宝宝都有一个可爱的名字,他们分别叫长耳朵、红眼睛和短尾巴……”

他每次都很认真的拉着我的手,趴在床上很认真地听。好多天,晚上睡觉前他都对我说:“妈妈,再讲兔宝宝的故事!”

有一次,我又在他要求下讲起来。“……他们分别叫……”还没说完,儿子接上话头说:“是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

我大喜过望,又怕把他吓着了,于是强压住心中的兴奋,继续说:“有一天,兔妈妈要出去……”

“采蘑菇!”

“那她怎么跟兔宝宝说?”我开始有意识引导他讲下去。

“把门关好,不要让大灰狼进来了!”

“对了!结果呢?”

“大灰狼听到了,在窗子外面!”他很得意地说。就这样,我一边提示,他也一边说,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个故事。

那天晚上,我特别兴奋,待他睡了以后,我告诉了老公。他也很高兴,不过他到底还是说:“你以为他还是呀呀学语的婴儿呀?你没见他已经长大了吗?他已经分得清什么东西是谁的,想象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吃不到奶就生气的样子……我们的儿子在长大,你每天都会发现他与昨天又有了不同……”

现在他已经会讲很多故事,也会唱一些儿歌,是的,宝宝长大了!

宝宝想学翻身3个信号


宝宝的动作智能的发育不是杂乱无章的,是循序渐进的,翻身虽然是宝宝的第一个大动作能力,但也是急不来的,因为宝宝翻身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

宝宝翻身练习可开发智力

宝宝的动作智能的发育不是杂乱无章的,是循序渐进的,翻身虽然是宝宝的第一个大动作能力,但也是急不来的,因为宝宝翻身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翻身的状况也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因此,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应根据自己宝宝的实际能力,合理地帮助他进行翻身练习。

年轻爸妈须知

宝宝的动作智能的发育不是杂乱无章的,是循序渐进的,而且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去发展,并且还和大脑、脊髓和肌肉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老爸老妈说,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由头部逐渐向下发展的,头部的发育领先于躯干、四肢,比如,先能抬头,两手取物,然后翻身、会坐、直立、走路。因此,翻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动作能力,锻炼好了可以为宝宝以后的坐、立、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常,宝宝在3个月以后就能够从仰卧翻到侧卧,而翻身动作是婴儿的第一个移动手段,而宝宝也因此能把他想要得到的东西拿到手。我们知道,宝宝自出生之后一直是仰卧的,只能看到上面的世界,而当他能翻身趴起抬起头的时候,他就能看到完全不同的另一幅新鲜画面,这时他就能够用同大人一样的视线看这个世界,这不但会拓展宝宝的兴趣范围,还有利于他各方面能力的发育发展。

宝宝在经历了抬头、撑胸训练之后,他的身体发育就日渐成熟,3~4个月时,宝宝就会开始有意识地翻身了,大致顺序为从仰卧翻为俯卧,再由俯卧翻为仰卧。但是,宝宝翻身时,要借助头部、胸部、四肢等的力量,才能将身体翻转过来。因此,这对宝宝来说可谓是一个难度相当大的动作,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在快乐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翻身的任务,那么,就要耐心地引导宝宝地练习翻身,助宝宝成功翻身一臂之力。

翻身虽然只是一下子的动作,可这对宝宝来说却是体能发育成长的一个明显阶段,因此在翻身之前,绝大多数的宝宝都会发出各种想要翻身的信号。所以,细心的爸爸妈妈往往能看到宝宝要翻身的信号,这时如果能及时的帮一把,便会使宝宝更容易掌握翻身的要领。

1.宝宝翻身信号一

如果你的宝宝,总向着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侧躺着,这表明你的宝宝可能有了翻身的意识,只是还没有掌握翻身的要领。那么,这时你可以轻轻牵着宝宝的胳膊,往他侧身的方向拉几下,并教他如何转动腰部和屁股;也可以在相对方向用玩具逗引他,促使小家伙勇敢地翻过去。

2.宝宝翻身信号二

如果你的宝宝在仰卧睡觉时,总是将自己的小脚向上扬,或者总是抬起脚摇晃,那么,这也表明小家伙有了想翻身的意识。这是由于宝宝在一开始还不能很好地转动腰,所以只是把脚摇来摇去地,晃动身体。这时,你可以在他的小屁股下轻轻推一把,小家伙便能够体验到翻过去的乐趣。

3.宝宝翻身信号三

如果你的宝宝在趴着时,自己能够自觉并自如地抬起头,并且还能将头与胸部都抬起来,那么,这说明小不点的颈部和背部肌肉都已经很有力量了,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翻身运动啦。这时,如果你也爬下来和宝宝一起玩儿的话,那么,小不点便会因此而喜欢上趴着,这就是说他离翻身不远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