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出门时孩子总是粘着妈妈的情景,对于很多3-6岁孩子的妈妈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九月份刚入园的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分开时,总是哭闹、粘人。

善待3-6岁孩子的分离焦虑

儿童情商乐园的专家认为:这是孩子与父母特有的分离焦虑的情绪,家长大可不必为此烦恼,但作为父母一定要善待宝宝的分离焦虑,如果父母与宝宝没有处理好分离焦虑,宝宝就会不自信,不善于探索,很难适应新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情商专家建议:

和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

这个简单的游戏会让孩子知道:东西(包括你)走了以后还会回来的。

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对分离有所准备

告诉你的孩子你会离开一点时间,并给予保证在说好的时间里回到宝宝身边。也可以说我知道我走后你会很乖的,自己可以做什么,使他有个心理准备,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你不告而别会使他吃惊,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会产生恐惧……并会担心你也会再次突然消失。

要表扬孩子在你不在他身边时的良好表现。WWw.Zj09.cOm

让你的孩子知道你为他已有独自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比如说,“当我洗碗做饭时,你能自己玩,我感到非常自豪。”这样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当你的孩子依附你时,自己不要感到不安。

你不安的情绪会毫无保留的传染给你的孩子,让他感到和你分离是非同小可的。

不要给予混淆的信息。

当你握着他,轻拍他,或抚摩他时,不要让他离开。这样会使他迷惑到底是留还是走。可以对孩子说“让妈妈抱抱,然后我们说再见”。

不要使孩子养成把生病当成一种寻求特别关注的机会。

不能允许孩子在生病时做一些平时不能被接受的事,但应认真而细心地给予照顾,情绪平衡安定,不要增加焦虑因素。

总之,自信心、适应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分离焦虑的有效渠道,宝宝的自信心、适应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情商特质都是后天培养形成的。而情商(EQ)对整个人生的幸福与否、成败得失及解决分离焦虑的情绪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儿童情商乐园的课程都是为了提高宝宝的自信心、独立性、好奇心、规则感、专注力、情绪控制能力、适应能力、同理心、合作沟通这九项关键特质。而情商特质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培养,并将是其从事一切学习的基础。

延伸阅读

分离焦虑对宝宝的危害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继继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分离焦虑症的危害

入园分离焦虑对孩子身体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因此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一周左右会生病。

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更应该引起重视。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新入园的幼儿中,焦虑程度严重的幼儿数量在增加。经过家长的陪同孩子们在幼儿园刻意安排的适应活动后,有的孩子已基本度过焦虑期,但有的孩子的焦虑表现仍很严重,为什么孩子之间会有如此判别呢?看看新生入园时幼儿园门外那些同样焦虑不安甚至泪洒衣襟的年轻父母,你就明白了答案--正是他们的过度呵护造成了孩子的过分焦虑。

专家指出,生活上的过分娇惯会影响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活动上的过多限制会影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会影响孩子主动探索和积极创造能力的发展,而这些能力上的欠缺,又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发展,使他们在面对一个新环境时,比别的孩子产生更大的心理恐惧和分离焦虑。前几年媒体曾报道有位智商很高、考试成绩很好的大学生当听说将被派往国外学习时,竟浑身发抖不知所措,如今看来,那也许就是“分离焦虑”的严重表现。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三岁看大”,意思是说孩子三岁时,就可以看出他未来的发展;而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则进一步指出: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些都提醒年轻父母们:分离焦虑只是一种表现,它说明了幼儿三岁前教育培养中的某些失误。因此说,关注分离焦虑,实际上是关注素质教育。

更多入园内容,请关注入园专题“轻松应对宝宝的入园焦虑!”

缓解宝宝分离焦虑的办法


如何让宝宝接受分离的那一刻?

试着让宝宝多接触新环境、新朋友;利用玩具、妈妈使用的物品转移他的注意力;事先预告,让宝宝做好心理准备。

转移宝宝注意力

给宝宝一个布偶,妈妈不在时让宝宝有玩耍的东西转移注意力。(馨怡妈妈)

宝宝很喜欢玩球,当我有事要离开时,会请她的姐姐或爸爸陪她一起玩,也可以打开电视机,让她跟着音乐节奏一起跳舞、唱歌。当我回来时称赞她很棒、很乖,宝宝就会很高兴地接受,下次就会为了我的赞美而不哭闹。(爱祈妈妈)

多带宝宝出门

有空的时候多带他出去走走,不要让他只和妈妈独处。妈妈有事情要出门时,可以请要照顾他的人先陪宝宝玩,让他适应,或是让宝宝的注意力暂时转移到玩具或食物上。(伊静妈妈)

若是离开一下可用玩具分散宝宝的注意力;若是时间较长可利用宝宝习惯的用品或照顾者的衣服(味道)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尽量让幼儿多接触人群。(雯惠妈妈)

给宝宝心理预告

我常要出国,可能担心妈妈又要离开,所以宝宝特别黏我。我会跟宝宝交代清楚,出国前就告诉她:“妈妈要出国6天,这几天你要好好听爸爸的话,等你长大些,妈妈也会带你出去玩。”(瑜苓妈妈)

先跟宝宝讲,不要认为小宝宝还不懂事,其实他什么都懂,好好跟他沟通,说明要去哪里,大概多久会回来。(雪菁妈妈)

通常我会在宝宝熟睡时离开他身边,因为宝宝还小,我会在与他分离时马上离开,交给家人哄一哄就好。慢慢长大他会表达自己意见时,我不希望他用哭泣与愤怒来表达对我的不舍,所以在他高兴时我就会告诉他,不管我在哪里我都很爱他,妈妈要努力赚钱才能给他好的生活、买他想要的玩具。偶尔我也会带他到我的公司,让他知道,妈妈在工作的地方辛苦赚钱养育他。(淑菁妈妈)

假如是家长要短暂与孩子分离,爸妈们可以先告诉宝宝离开的时间让宝宝从心底上接受,也可以给宝宝一些离开前的准备做好,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症产生。

什么是分离焦虑


爸爸妈妈们有没有发现,在宝宝成长到6、7个月时,宝宝已经开始有了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恐惧,只要爸爸妈妈一旦不在身边,就会开启大哭模式。对此,我们可能会认为孩子是怕生,胆小。但是你知道吗?这是宝贝成长中重要的一步——分离焦虑,究竟什么是分离焦虑呢?小编今日为您解答。一、什么是分离焦虑当孩子长到6-7个月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而且当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开时,还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例如,正抓住小床围栏站着的10个月的培培看见妈妈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买东西时,就会哭起来。在同样场景下,用不着围栏的15个月的娜娜就会跑过去搂住妈妈,或者起码也要跟她到门口。如果妈妈关上门走出去,她就会放声大哭。这种反应就是婴儿的分离焦虑。心理学研究证明,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一周岁之前(此时婴儿正在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在14-20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在整个婴儿期和学前期,其强度逐渐减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养育的儿童,最早出现分离焦虑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北美和欧洲婴儿一般在6-7个月出现这种行为,而有些国家的儿童,如非洲乌干达和一些亚洲国家的婴儿在5-6个月时就出现与母亲分离时的焦虑。原因何在?和典型的西方文化相比,这些国家的婴儿与他们的母亲有更多的亲密接触。他们跟妈妈一起睡觉,母乳喂养的时间比西方儿童长,和母亲形影不离,他们常常骑在妈妈身上或被棉绳绑在妈妈身后。和妈妈分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他们才很早地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

二、陌生人焦虑与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产生在同一时间,也就是婴儿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之时,它是婴儿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什么刚刚开始体验到爱的欢乐的婴儿,现在突然又被恐惧的痛苦所侵扰呢?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婴儿可能是从他们的亲人那里学会害怕分离的,因为当亲人离开时,他们的一些不舒适感(如饥饿、湿尿布和疼痛)就会增多或加剧。换言之,婴儿会把痛苦的延长或加剧同亲人的不在场联系起来,因此当亲人要离开时,就表现出他们的"条件性"焦虑。

另一些心理学家从行为学角度解释这种现象:自然界的很多事件预告着即将发生的危险迹象。当一些情境经常地与危险相联结时,通过物种的长期演化,对这些情境的恐惧与回避就成为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本能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学的程序",通过遗传传给下一代。处在这些事件中的婴儿就会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害怕陌生人、陌生环境,以及和熟人分离后的"陌生场面"。但这种程序性的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在出生时还没表现出来,因为新生儿的认知能力是很不成熟的,他们需要时间去辨认什么是"熟悉的",并且把这些人、物体和事件与不熟悉的事物区分开来。然而一旦这种辨别成为可能,婴儿身上那种由遗传获得的"对不熟悉事物的恐惧"就会迅速表现出来。婴儿满一岁以后,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就变得不那么强烈,以致于他们会主动与亲人分离,并且在妈妈离开房间后能够容忍陌生人的存在,这是因为,婴儿开始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这一基地激发了他们的第二种预先编好程序的行为──探究环境。当婴儿冒险离开安全基地进行探究时,他们发现好多新奇的刺激(包括友好的陌生人)都非常有趣,非常好玩。

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发现,一组10个月的婴儿愿意离开他们的妈妈,冒险进入一个陌生房间,为了在那儿玩。而同样是10个月龄的第二组婴儿,当他们被放在这个同样的陌生房间、并看到他们的妈妈离去时,多数都哭起来。这说明,第一组婴儿在陌生环境里并没有感到不舒适,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在哪里并把她作为一个安全基地去探究别的新环境。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从认知发展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他们认为,陌生人焦虑是婴儿知觉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自然结果。6-8个月的婴儿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熟人面孔的稳定"图式"(即对亲人面孔的稳定、准确的记忆),而生人面孔这时成了与熟人面孔不同的导致恐惧的潜在刺激物。这一年龄的婴儿在产生陌生人恐惧之前,常常凝视着陌生人。这种短暂的凝视不是恐惧引起的"惊呆",而是一个认识过程:他(她)是谁?这个面孔和他熟悉的那些面孔是不是一样?原来熟悉的亲人的面孔到哪儿去了?当他们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时,就会对陌生人产生警觉,同时用哭声来召唤熟人。随着婴儿的成熟,他们见到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他们关于人的面孔的图式也越来越泛化。因此,两岁的婴儿见到陌生人的面孔就不再感到烦恼,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无非是一些所谓"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之类,他们都很友好,并没有什么危险。

在能够认识熟人面孔的同时,婴儿还形成了关于熟人可能在哪里的图式。婴儿可能形成了关于"熟悉的面孔在熟悉的地方"的图式。婴儿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与他们的妈妈分离,并且一般地并不抗议这种短暂的分离。例如,妈妈把十个月的儿子放在客厅的地板上,自己进了厨房,孩子可能会停止游戏,看着她往哪儿走,然后又继续玩他的游戏,并不因妈妈离开而提出抗议。这是因为孩子知道他妈妈去了哪儿;就是说,他在此之前已经形成了"妈妈进厨房"的图式。但是假如妈妈穿上衣服,装起钱包,走向大门口,孩子就不知道妈妈要到什么地方去,因此哭起来。就是说,如果婴儿理解不了不在场的亲人去了什么地方或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他们就会产生分离焦虑。

不管对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怎样解释,大多数心理学都认为,婴儿身上出现的这种情绪体验对儿童将来的心理发展有长期影响。早在本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母婴之间稳定的情绪联系的建立,对于社会性与个性的正常发展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这一观点后来获得了行为学家约翰·鲍尔贝和当代最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的赞同。埃里克森认为,早期情绪依恋向婴儿提供了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它使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与别人建立起密切的感情联系。以研究黑猩猩著称的学习理论家哈里·哈洛和以研究人类学习著称的罗伯特·西尔斯则认为,与母亲的密切联系使婴儿习得了全套的社会技能,使他们能够卓有成效地、恰当地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

巧妙化解婴儿分离焦虑


焦虑孩子六个月大后,开始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害怕和焦虑,怎样减少孩子因分离时,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呢?父母每天拨出时间陪伴孩子,唱歌、看故事书、拥抱等,通过简单的亲子互动和游戏,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心和爱,减少因分离产生的不适感。

一般而言,孩子在未满六个月以前,只要有人能细心照顾他的需要,不论是由谁来照顾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到了六个月之后,孩子开始会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产生害怕的情形,

而他也会开始对他有反应的人,如和妈妈、保姆之间产生一种特殊的“连接”,而当孩子和某一特定个人产生密切的连接后,才会有所谓的“分离焦虑”产生。

分离前应有缓冲期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当孩子和对他有反应的人面临分离时,会产生一种不适应行为,而这种不适应行为,依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例如:越小的孩子,会表现出来紧紧抱着父母不放、害怕、非常爱哭;而较大的孩子,则会有惧怕的表情出现、情绪非常不稳定、又叫又跳的、耍赖、哭躺在底上不起来等等。

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分离焦虑的,有些孩子面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丝毫没有陌生害怕的情形,而且还能和别人玩得很开心。此外,在和孩子分离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事项:

1、要有一段分离缓冲期:当父母需和孩子分离时,应有一段缓冲时间,让父母和接替者之间有角色的传递,一方面让接替者产生信心,另一方面可让接替者了解你照顾孩子的方式和态度。如果接替者能充分配合,则能减少孩子面对分离时所带来的焦虑和不适应行为。

2、有父母完整的照顾:如果父母给孩子完整的照顾,让他对外在世界深具信心,则孩子比较乐观,对幸福较有把握,这样就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分离。如果父母平日对孩子疏于照顾,他的依赖的心理没有获得满足,所以当孩子面对分离,会感到害怕、悲观,对环境的变动也比较不能适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