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学龄前是不需要进行学术学习,但是此时的学习确实在为以后上学打下基础。孩子在上学前应该具备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下面是几种3至4岁孩子应该达到的认知里程碑,记住孩子是以不同速度发展的,所以你应该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定要完成下面的事情。

1.学龄前,孩子应该学会

(1)解决问题,比如,孩子想玩其他孩子玩具时,会主动和其他孩子换玩具。

(2)观察东西,孩子以好奇的心理,观察事物间的差异。比如为什么有的岩石光滑,有的岩石崎岖不平。

(3)探索因果关系,比如,摇动一罐水,看看水中是如何产生气泡的。

(4)利用已知解决新问题,比如,孩子已经学会如何用鼠标点击网页,他还会尝试玩游戏来测试这项技能。

(5)逻辑思考,比如,孩子能够根据大小和外貌给东西分类,找出规律。

(6)能意识到自己在空间里的位置,你或许会听到孩子说:“我在滑滑梯上面。”这类的话。

(7)理解顺序的概念,比如,孩子会将东西从小排到大。

(8)会数数。

(9)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比如,“现在”、“不久”、“迟了”。

(10)认识6至8种颜色,3种以上图形。

(11)会角色扮演,比如,孩子会拿着一个娃娃,说:“我是你妈妈。”或者一边看娃娃耳朵,一边说“我是医生。”你还会注意到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为自 己想象出一个玩伴。

(12)完成6至8片的拼图。

(13)注意到不同的人或动物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孩子会注意到兔子有大的、毛茸茸的耳朵,而人类有圆的,没毛的耳朵。

(14)理解自己与更小孩子的不同。

2.4岁时,孩子能够:

(1)问关于生与死的问题。

(2)理解并记住自己的成果。

(3)记住日常活动的顺序,比如上床睡觉前要刷牙。

(4)能够完成两个没关系的指令。比如,脱鞋,梳头。

3.如何提高这些能力

孩子在玩耍时,通常会被鼓励做一些事情。比如把玩具从小排到大、从碗里拿出3块饼干、把拼图拼起来。这些活动都在为孩子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基础。为了教会孩子如何将语言、图像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孩子画一幅抽象画,然后让孩子解释他画的是什么。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准备


宝宝长大了,在幼儿园小社会里生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宝宝在这个阶段已经可以面对面与我们进行交流,许多父母在为宝宝感到骄傲的同时,似乎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寄希望于幼儿园、学前班,认为在那里,宝宝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

我们常常重视的是:

1、为孩子选择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

2、幼儿园老师、学前班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3、孩子的身体健康,表扬孩子、赞美孩子。

4、幼儿园的其他教育,如弹琴、绘画课多不多。

5、幼儿园的饮食是否富有营养,幼儿园将来升入什么小学。

我们常常忽略的是:

1、对孩子的心理培养与性格培养。

2、对孩子的劳动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3、对孩子社会交往与社会意识的培养。

4、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他人。

5、培养孩子尊重与关心长辈、朋友。

我们需要做到和懂得的是:

1、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信。

2、培养与规范孩子的学习行为。

3、帮助孩子做好学前准备。

4、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5、帮助孩子规范生活与作息时间。

6、帮助孩子培养与同学、老师沟通的能力。

7、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尽管孩子在幼儿园经过正规的教育,在即将进入小学前,父母一定还要为孩子进行系统而具体的学前准备:

1、选择与确定即将进入的学校。

2、了解学校的情况并与负责教师见面。

3、做好孩子入学前心理与精神准备。

4、做好孩子入学前相关知识准备。

5、做好孩子入学前生活习惯与行为准备。

6、入学的物质准备(书包、笔、纸等)。

学龄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分析


灌输竞争的意识?诺贝尔获奖者说,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最重要。小学老师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自理能力更为重要。

1.幼儿园所学到的东西受益一生

一个关于学前教育的掌故:

面对一群诺贝尔获奖者,有记者提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在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眼中,人生最重要的东西竟然都是在幼儿园学的。这个回答既出人意外又发人深思。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到老”,这说明幼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早期教育,而不是天赋。

2.在幼儿园,老师应采取什么方式增强孩子对文字的敏感性?

新华实验幼托园园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杨蓉觉得,幼儿园的活动以游戏为主,发挥孩子想象力,识字也常常是图文并茂,不机械硬灌。

“一般在游戏过程中才会带到一些汉字。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孩子的识字经验一般都在同伴中传播,有的孩子会识字了,激发了还不会的孩子,只有在孩子感兴趣的时候,教师才会帮助着念。”

3.小学老师希望大班毕业的孩子具备什么?

据小学老师介绍,他们最希望幼儿园大班毕业的是专注力强、有自理能力的孩子。孩子的注意力正常水平是维持15分钟左右,只要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一般学习成绩不会不稳定。

如今最发愁的就是面对独生子女,家长忽视了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很多孩子一上小学就会丢三落四。所以,孩子从小学会自主、自理,学会专心做事的习惯,这是幼儿园、家庭要打的基础。

专家观点:

因为孩子不识字导致不会看应用题,做不了班长;因为不认识字,叫不出小朋友名字,不能分发练习本。其实,从学习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来讲,幼儿园更要在乎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去学愿意去认字。

学龄前儿童的情商教育策略


很多家长很注重对宝宝的智力教育,却忽视了情商教育。即便他(她)很聪明,但情商不高很可能会造成宝宝以后的性格或者心理问题。

情商是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备注:孩子是否好生气,是否好哭,是否做事随意,是否害怕努力)等方面的品质,情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未来成功与否。

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

宝宝四、五岁时,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情商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及幼儿园的教师对此知之甚少,无法以科学的眼光来识别和教育。那么在幼儿园阶段,情商教育应如何进行呢?儿童情商乐园教育专家为我们道出其中奥秘所在。

自信心——独一无二的我自己

自信心是情商的第一要素,也是从事任何学习和工作的基础。6岁前,就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教会孩子懂得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毛毛是龅牙兔情绪4号营的成员,尽管还不到5岁,却是个特要强的小姑娘。稍有比不上别人的,就特别沮丧。才上过三堂情商课,毛毛就已经知道每个人都不一样,各有各的强项,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非要喜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了自信心,孩子才更容易适应社会,以更好的心态迎接竞争。

魔法情绪“垃圾箱”

情绪管理是儿童情商高低直接的反映。现在独生子女多,老人都宠让着,各种课外班不间断让孩子很不轻松,所以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焦躁,害羞,沮丧,生气等,而且喜欢以哭闹,发脾气,打人等方式宣泄出来。情绪如果不能够很好地管理,郁结的心情就会阻碍孩子积极地学习,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作息。而学习情商就是让孩子懂得怎样用健康的方式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乐乐是龅牙兔徐汇园的成员,半年多前,他带回一只样子古怪的小箱子,他跟妈妈说,那是情绪“垃圾箱”,很有“魔力”,自己所有的生气,害怕,害羞,它都能“带走”。自那以后,这个魔法情绪垃圾箱就陪伴着乐乐,后来,乐乐又把“情绪交通灯”带回了家,指导全家人学习在有情绪的时候,数“十”和深呼吸。妈妈表示,这个方法不仅对乐乐奏效,就是对自己也很有用。

社交万人迷

3-6岁的孩子渴望友谊。有着一堆好朋友,并且总是能够与伙伴相处愉快的孩子总体而言是自信的快乐的。情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受人欢迎,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社交中产生一种自信,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龅牙兔的情商课程,在这个方面设计得甚为实用精彩。

在进行全球的情商训练效果评估时,参加过情商训练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有相当高的提升。在龅牙兔的人际课程阶梯上,清楚地显示出人际技巧的具体性,包括:“如何开始一个对话?”“如何加入集体?”“结交新朋友的方式——真心的赞美和帮助”,“我是快乐大富翁——分享帮助和关心”,“开心加油站——分享”,“我可以说‘不’——拒绝的技巧”等等,正是这些如此具体的场景,孩子才能够掌握友谊的真谛与技巧!

学龄前儿童教育重在何处?


学龄前儿童应该以玩为主,还是要侧重学前的智力开发?怎样让孩子成为会学习的孩子?家长们在孩子的教育中有哪些误区?幼儿学前班该不该把小学一年级课程列入教学内容?这些关乎孩子们健康、学习、成长的话题又成了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幼儿教育“重”在哪里?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现在的家长往往从胎教开始,就小心翼翼、千方百计地要给孩子最好的启蒙。到底幼儿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当日的论坛上,这是幼教专家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

世纪先锋学校幼儿园校长秦志红举例强调了幼儿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幼儿园的老师曾教育他‘东西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去’。有一句话,叫习惯成自然,有好习惯就有好的人生。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很重要。”

直映教育郑州中心校长李向东则用数字形象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在6岁之前,正处于孩子生长发育过程的敏感期和关键期,例如,孩子阅读认字的关键期在5~8岁,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学好。”

那么,家长在孩子教育中该怎样做好启蒙呢?郑州启元国际幼儿园园长吴丹丹认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学龄前儿童应以玩为主吗?

启蒙教育很重要,那么,学龄前儿童应以玩为主还是以学为主呢?

郑州大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首席指导师王萍认为,游戏应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通过游戏来发展身体和心理,而学习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孩子不到年龄时,他的抽象思维就不到发展的时候,硬让孩子“学”,就是典型的“拔苗助长”!

帝湖幼儿园杨丽敏园长说:“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哪里?是要让孩子笑到最后,赢到终点。教育孩子应该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教育过程。”

培杰潜能开发中心幼儿园园长郑伟利也说:“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关键是怎么学,学多少。这点上,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来定。如果教育不当,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影响。”

河南春苗教育机构校长程冠三也强调说:“教育的目的有两种:第一是适应各种情景的能力;第二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要想孩子优秀,就要在不同的年龄段,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学前班该不该讲一年级课程?

针对有些幼儿园将一年级课程纳入学前班教学内容的做法,不少专家认为不可取。

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训练营郑州中心校长郭建霞说:“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列入学前班,这其实是‘提前学’,这对孩子的学习并不好。

到了一年级以后,孩子就会缺乏新鲜感,重复学习也是一种浪费。”

她呼吁说,我们不能只看孩子学会了几个生字,而应该去分析孩子们真正的能力,要看到孩子在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这些方面健康协调的发展。

怎样让孩子成为会学习的孩子?

郭建霞园长的观点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共鸣,大家纷纷强调要按照孩子身心的成长规律,顺势教育。那么,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

真爱亲子教育董事长郭红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每一个机构、学校、老师和家长都不可能替代孩子,一切都要靠孩子自己。”她说,在国际化的教育里面,评价孩子的标准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怎样,要让孩子学会如何学习。

郭红解释说:“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拿到一个东西会自己找答案,这个智力构建过程,孩子是很有自信、很开心、很愉悦的。孩子的智能得到充分开发,他才会学会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生活,性格方面也会很稳定。”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好孩子?

除了学校,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更为重要。家长们在教育孩子上容易陷入哪些误区?怎样配合学校教好孩子?专家们也有话要说。

“真正的教育专家,是跟孩子一样大!”郑州飞扬家庭教育有限公司校长刘林给家长们建议说,很多时候,一个人人格健全的标准就是自我人格认知和情绪的协调统一,同样的,影响孩子思维的也是他的情绪。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有句话说,跟你的孩子一样大,这样你的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的接纳、平等。如果家长本身就没有情绪自控能力,对孩子大吵大嚷,也很难培养出孩子的情绪自控能力。

郑州市启乐园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校长祁欣则提出了家长们最为困惑的一个问题:即对正确的教育理念有了认识后,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她认为:“一些机构针对家长推出了一些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的训练课程,效果是非常好的。家长与孩子要有一个好的沟通模式,谨记一点,孩子做到三个方面就可以了,吃好、学好、玩好。”

郑州大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首席指导师王萍也认为,很多家长很关心孩子的教育,但客观现实是很多家长不懂得教育,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家长往往在很有责任心地做错事,她建议家长多接受一些专业指导和培训。

学龄前拼音应该怎么学才对


学龄前宝宝到底该不该学拼音,许多妈妈有这个困惑,估计很多正处在幼小衔接期的爸爸妈妈们也有这个困惑吧?一方面,教委不让幼儿园教,另一方面,小学里学拼音速度很快,要是没点基础还真是有些吃力,若孩子学得慢,那可真是跟不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呢?学龄前拼音怎么学习?学龄前儿童学习的方法有哪些?学龄前儿童识字的方法有哪些?

1、先磨耳朵,再学字母

在孩子完全不接触字母的情况下先培养语音意识,增强孩子的拼音口语经验。通过大量的声音操作游戏,让孩子从熟悉单个汉字读音过渡到熟悉声母音和韵母音。经过充分的练习,孩子在学习拼音字母之前就已经能将听到的音进行组合和分解了,如听到b和à的音能够拼出“爸”的音。等到孩子学习拼音字母之后,就能够很自然地理解这些字母的用途,顺利地进行拼音音节的拼读和分解。学龄前拼音怎么学习?学龄前儿童学习的方法有哪些?学龄前儿童识字的方法有哪些?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2、认读字音和阅读

识字离不开拼音。 龙妈曾经问龙哥:“等你上小学了,你觉得是先学拼音好,还是先学字好?”龙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先学拼音好,学了拼音,我就可以看书,不认识的字,看一下拼音就可以了!”拼音是孩子尽早进入独立阅读的“拐杖”,借助阅读,孩子们可以复习巩固所学汉字,循序渐进地学习新词汇,培养用词造句的能力。

拼音的学习将直接影响着儿童汉字认知能力的获得。而学会了拼音,不仅能通过查字典,还能利用拼音输入法,进行自主学习。学龄前拼音怎么学习?学龄前儿童学习的方法有哪些?学龄前儿童识字的方法有哪些?

3、做游戏

儿童最喜欢做游戏。在拼音教学中,可以把枯燥的拼音练习融入有趣的游戏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4、学习普通话

如果只生活在家乡,说不说流利的普通话是没什么关系。但如果孩子以后要去其他城市读书,面对全国各地的人,一口方言音浓重的普通话,很可能影响别人对他的观感,严重的还会影响人际交往和沟通。

5、科学复习,专业测评

学龄前拼音怎么学习?根据儿童遗忘曲线设计了复习环节,做到复习内容少而频率高。同时还配套有专业的测评,精准测评孩子语音意识发展程度、拼音掌握水平,指导教师开展针对性教学,能够最科学有效地巩固知识。

升学压力逼近学龄前儿童 


有报纸报道:一所招生不到300人的著名小学有3000人报名。小学名校考试录取率远低于中考和高考。为就读“重点小学”,大量学龄前儿童被迫坐在书桌前,识更多的字,解更多的题……

应试教育从学龄前儿童园开始

小学入学考试,一些家长简称“小考”。学龄前儿童应对“小考”,父母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有教育人士深有感触地说:“入学压力已经向学龄前儿童靠拢,现在家长选择学龄前儿童园并不是看重园中的“软”“硬”件的配置和水平,更关心的是该园的入学升学率.”

“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许多父母之所以熬费苦心地把孩子想办法弄到“名校”上小学,很大程度上缘于不同阶段的考试,也就是现在名学校流行的“应试教育”。学龄前儿童园升小学有“小考”,小学升初中有“初考”以后又是“中考”和“高考”。各级考试一环套一环,如果其中一环出现问题,很有可能环环失利。

“小考”有市场

在上海浦东洪山路上的南市书店,《小学入学自测试题选编》、《小学入学多元智慧测试》、《重点小学入学测试题精选》……这类小学入学考试的考前复习资料可谓品种繁多。

“橘”、“凳”、“酱”、“藕”、“墨”这类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汉字,原本要到小学三年级才会学到,现在赫然出现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500字》中。

“1、4、?、10、?、16。请在问号处填上符合规律的数字”,“请将1—9数字填入9个格子里,使横竖斜3个格子内数字之和相等”,“请在5分钟内记住以下8个车牌号,每个车牌号由6个无规律数字组成)”……这是出现在《重点小学入学测试题精选》里的题目。

据书店营业员介绍,这类复习资料销量相当好,不亚于中小学生的“一课一练”和高考“五星级题库”。这位营业员说:“家长都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使不完全对口,也会买来给孩子做。”

学校:为更多利益不断造势

“升学压力逼近学龄前儿童园”,大量学龄前儿童被迫做题,他们接受的早期教育,内容片面,行为短期,目标功利。一旦方法处理不当,孩子就会早早地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小考”有市场,一方面,家长本身的趋利心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前我们一些中小学校利用自身的办学资源优势,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为这种“升学压力逼近学龄前儿童园”不断造势。显然,这种通过考试来录取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并不符合当前教育部门有关的规定,这说明相关部门在管理上的缺位。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可能成为最后的输家

“让孩子超前学习,并不是学龄前儿童园的功能所在。入学前的教育,应该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目的,而这些复习资料、补习班和入学考试却容易让孩子厌学。即使他们学会了这些算术题、认识了这些字,对他们将来的学习来说也得不偿失。”一些专家认为,“一所小学是否‘好’的标准,并非是‘能进好的中学’或者‘考试分数高’,而在于是否有孩子喜欢的老师,老师是否能够发现孩子的才能,能否让孩子学得开心。

盲目应对“小考”,看起来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很可能成为最后的输家。

为什么学龄前男孩喜欢战斗游戏


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打别人而苦恼,有的家长为了孩子挨打而着急。面对喜欢战斗的孩子们,家长应该怎么办?怎么来帮孩子认识哪些战斗游戏不可以?

“你为什么打麦克呀?”我到幼儿园小班去接我那四岁的孩子维力的时候,发现他正在和一个新到这个班级的男孩扭在一块打架,“因为他是个新孩子”维力回答“他拿了你的东西还是先动手打了你?”我问。“没有”维力说,一边耸耸肩“他是个新孩子,我只是不喜欢而已。”

维力穿着囚犯号衣的形象在我的脑中浮现,同时,关于7-8岁野蛮小孩的最新报道也来到我的心头,令我不安的是,维力近来对小朋友故事的兴趣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打打杀杀的书籍,他会随地取材,把汤匙或无绳电话信手招来当武器,去杀死他想象中的坏人,虽然我的丈夫与我自己的父亲都一再安慰我这一切对于一个学龄前的儿童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维力的行为还是让我不安,我想要找到阻止他打人的办法。

事实是,当孩子从学步者向学龄前儿童过渡时,他们的攻击性常常会加强,因为这种攻击性是他们想要控制事物的表达,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芒研究生院的发展心理学教授克莱.考普博士这?部,“特别是男孩,他们对能够使他们感到孔武有力的游戏和玩具特别着迷”,而且,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前清楚,对事物的归属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们就更容易与人冲突,不管是一个玩具的归属问题还是一个新近加入班级的孩子,都可能引发冲突。

“这个年龄段的攻击性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宾州州立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教授杰.贝尔斯基博士说,当孩子扮演强有力的别动队员的角色时,他们一般都不会伤害他人。身体不触及对方那样地假扮打仗是一种释放情感的方式,阻止这种玩耍没有好处,很可能也是无法做到的,但是,一旦“肉搏”真的发生了,你应该立即把孩子们分开。

3-4岁的孩子之所以互相扭打,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们还未能控制他们的冲动,考普博士的研究发现,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最难做到的就是控制他们的愤怒,他们可能知道应该“动口不动手”但是在他们特别烦躁的时候他们就做不到这一点了,而且,学龄前儿童刚刚开始发展移性的感觉,所以他们不会自动地想到脚一个玩伴会伤害他。

学龄前的儿童开始懂的,话语象武器一样,也可以伤人,麦蒙奈德医疗中心行为儿科主任莉莎.阿尔舒勒说“这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说“你真笨”和“我不做你的朋友了”这类的话”,一般而言,女孩的攻击性是通过话语来释放的,我的女儿伊利莎白就常常责骂她的洋娃娃并惩罚她们。

另一方面,男孩的幻想常常集中于好人打坏人,而母亲总是忧心冲冲地想制止这些超级英雄,“我担心他们会把暴力看作乐趣”,爱达荷州的劳拉.哈姆在提起她三岁的双胞胎时这样说。

防止这种打仗行为成瘾的一个办法是把看电视的时间限制在一至二个小时之内并且只看有质量的节目,全美儿科协会就是这样推荐的,事实上,除了电视节目之外,很多小孩子的节目也包含了暴力,研究显示,经常观看这些节目会造成攻击性的增加。

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很少提示严重的情感失控问题,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经常伤害其他孩子,伤害小动物,或者不能在几分钟内平静下来,那就有必要去看儿科医生了,对于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偶尔出现的攻击性只表示了,他们想要变的孔武有力,富有能力,并且能控制他们周围的世界,下列是一些帮助学龄前儿童学会合适行为举止的建议;

1.把幻想中的打仗与暴力区分开来,如果你的小佐罗不只是挥,并且解释给他听,告诉他玩具是用来演习的,而不是用来伤害他人的,如果其他小孩打他,鼓励他把情绪告诉一个成人,而不是还手。

2.强调威情与行动的差别,告诉孩子感到愤怒是可以的,但不能伤害他人或者乱扔玩具,如果攻击性以嘲笑的形式出现,告诉孩子话语也会伤人感情。

3.预料失控的局面,告诉你的孩子要控制他们的冲动,摔跤可能不会造成大问题,但是如果你的经验告诉你摔跤也能会升级到扭打,那么就要把孩子们分开,并且问他们“为什么我阻止你们呢?”如果他们不知道,告诉他们这是因为他们过于投入,有人会因此受到伤害。

4.在你的孩子平静下来后和他讨论问题,如果孩子们扭打起来,把他们分开,但是得等到你有机会单独和你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讨论打架问题,你可以问他“如果你和尼克都想玩同一件玩具,你是否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帮助他想到妥协与轮流的可能。

通过合适的诱导,大多数学龄前儿童能懂的,用暴力去制服别人是不能接受的告诉,维力就很快地放弃了与麦克打架的习惯,今天,他们两个成了好朋友,一对在一起向想象中的坏人作战,而不是互相开战的活泼小家伙。

总之,面对孩子的攻击性战斗游戏,家长不要过分惊慌,只要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宣泄内心的情绪,孩子就会明白战斗游戏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