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矫正

经常听到许多家长或教师对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而大伤脑筋。在此我结合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与我自己的经验做一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首先必须明确孩子应该具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会对孩子生活与学习的哪些方面有重要影响

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衣物、身体)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扔垃圾);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挑食、按时吃饭睡觉等。

有益于孩子自立自信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然是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小看孩子能独立完成一点小事,家长如辅以赞同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自信的孩子会为自己的能力而骄傲,在今后生活与学习中也定当自立自强。而家长包办代替一切的孩子反而会缺乏自信也很少能够自立,这样的孩子会面临怎样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有益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懂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这些也是基本的道德原则。比如不打人、不说脏话,与人分享食物和玩具,同情并帮助他人等。在当今社会如果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意味着拥有了成功的钥匙。

有益于孩子事业成就的:集中注意力,持之以恒有毅力。这是影响孩子将来学业成就最重要的一个行为习惯。常听说家长给孩子报了许多辅导班,整日疲于奔命却又总是不了了之。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依兴趣选择一到两件喜爱的技能坚持学习,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技能经过日积月累终会有所成就,也并不需要“以文补武”或“以武补文”,因为无论学习什么技能都有益于注意力的集中,而这一习惯会自然向其他技能学习领域转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具有了以上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孩子哪个不爱?又怎会不成功呢?

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八字原则

1.以身作则

家长随地吐痰、扔垃圾就不能指望孩子会讲公共卫生,或者说教师如果打骂孩子就不可能要求孩子别打骂小朋友,孩子身边的成人自私就不会有宽厚仁爱的孩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明白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是后天学习形成的,成人以身作则示范表现好的行为,孩子学会不良行为的几率会大大下降,或者即使出现不良行为矫正起来也较为容易。

2.赞扬为主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调皮好动,做什么都不专心,让他学书法养养性子”,有的说:“我的孩子胆小怕羞,让他学武术锻炼胆量”。文艺武艺是各有长处,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特征,或外向好动或内向羞涩,气质同时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并且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是一个人的缺点。因此家长与教师不应逆水行舟,正确办法是发现孩子所擅长的、所感兴趣的,在此基础上多表扬多鼓励孩子的些许进步,逐渐引导孩子发挥长项纠正短项。试想哪个孩子不喜欢被夸,他有了自信才有胆量尝试他原先不擅长的。

比如对好动的孩子可以这样说:“宝宝表演得真好,妈妈再讲个新故事你来表演”,他会不会安静坐下听故事呢?对好静的孩子可以这样说:“宝宝画画都这么棒,跳个舞肯定也很棒”,在鼓励下他如果开始跳舞,家长更应立即称赞。和开始举例的那些隐含贬义的用语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效果?试试就知道了。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孩子的每一点小小进步都需要及时地、大张旗鼓地称赞,使他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可以得到成人的注意,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目前中国的独生子女已是第二代,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宝宝,养育者又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难免对孩子有所溺爱和娇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已习惯成自然,但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后,孩子所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引起小朋友间、家长与教师间或家长之间的矛盾。对此大家都抱怨重重又苦无良策。我们只有意识到孩子所表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对孩子今后的身体、学业、人际关系有多么重要的负面影响,才能明白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重要性,才能痛下决心采取行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行为是正常现象,简单粗暴的打骂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情况恶化。正确的矫正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对待第一次

很多家长往往意识不到孩子某种不良行为的第一次出现而没有认真对待。我的孩子在一岁半左右,上街第一次哭着要买糖,第一次打小朋友或拿别人东西,我都非常严肃地先告诉他这样不对,同时给予小小惩戒,比如让他独自站在一边或大家不理睬他一段时间。然后抱着他再次认真地告诉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的不良行为第一次就被及时责罚,即使以后二次出现,稍作劝阻孩子就听从了,出现三次、四次的可能性更少,甚至不会再出现。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总抱以“孩子还小不懂事,现在讲没用”的态度,错过了第一次最佳教育机会,导致以后的矫正确实困难重重。下面再介绍几个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孩子不良行为的矫正。

2.及时惩罚

不良行为一旦出现必须立即施以惩罚,千万不要采用有些家长的口头威胁“等你爸(或其他人)回来收拾你”。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只能了解眼前的直接后果,不能想象更不能顾及将来的可能结果。相信家长一定经常发现此年龄段的孩子哭的同时转眼就笑,更不用说一个漫长白天之后他怎能记得爸爸(或其他人)回家批评他的原因,而且家长自己往往也已经忘记了应该责罚孩子。及时惩罚孩子的作用在于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错误行为被责罚的,他也才明白应该改正什么错误?

3.冷处理

心理学上又称“爱的剥夺”。比如孩子有骂人现象,一旦他脏话出口就应采取罚站并不许周围人理睬他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单独处于房间的角落,使他更深刻地体验到不被人理睬的孤独难受滋味,当然之前先告诉他为什么罚他。需要强调的是很多人不了解合适的冷处理的时间期限,并不是越长越好。应该是年龄几岁就罚几分钟,比如孩子三岁就应只罚站三分钟并在此期间周围人不理睬他的任何举动。这样既让他认识到为什么被罚与体验孤独的滋味,又没有超过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家长会问:“孩子哭着往我怀里扑不认罚怎么办?”,很好办,家长在告诉他为什么之后,只要闭起眼睛不理他,到应该的时间,效果是一样的。粗暴的打骂反而可能使孩子也具有暴力倾向,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4.教给孩子合适的行为标准

大多数家长认为责罚过孩子就完事了,其实并非如此。孩子的行为都是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矫正的极有效的方法是,责罚之后教给孩子合适的满足自己欲望的方法。比如孩子拿其他小朋友或幼儿园的玩具回家,不用说那些不予处理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多么不好的影响,很多家长也是简单批评一句“不能拿别人东西”。这种情况下责罚反而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明天把它还回去。你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先经过别人同意,玩一会以后要还给人家。”孩子只有知道了正确的行为,才不会再出现错误的行为。

5.抓住重点,持之以恒

这是非常重要并不能忽视的。听过家长如此抱怨吗?“才批评过你,又忘了,没长记性啊!”这样说倒的确是歪打正着。事过就忘,哭过就笑正是学前儿童的特点。况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行为的形成非一日之果,自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得到矫正。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应先针对最不能忍受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反复责罚以使这种行为彻底消失。不应该一会为孩子骂人、一会为孩子不写作业而不停地批评他,孩子会无所适从的。

相关阅读

儿童早教: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儿童伴随着宝宝姿势专业技能和自我认同的发展趋势,刚开始拥有学习培训自身服务项目并为亲人服务项目的心愿和兴趣爱好。比如,一旦学会了走,他就愿意跑来跑去,帮成年人拿东西;一旦学会了将汤勺球面装上食材,他就乐在其中地训练自身不久把握的这一专业技能。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更是培养宝宝单独生活能力的突破口。立即激励和培养宝宝有规律性、条理清晰的生活生活习惯和能力,不但能推动宝宝姿势专业技能的发展趋势,提升身心健康水准,还能提高孩子的自觉性、信心,使宝宝维持开心的心态。宝宝一旦产生了优良的生活生活习惯和能力,可能受益终生。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

怎样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立能力呢?年轻的爸爸母亲应把握下列2个重中之重:

(1)单独生活的各种各样专业技能

学着自身的事儿自己做,并在这里全过程初中会合适一岁宝宝这一年龄层的一些生活专业技能,如洁面、饮水等。

(2)单独解决困难的能力

父母为宝宝发挥特长,使宝宝还有机会与成年人.尤其是与伙伴交往,学好解决和人、与事情的关联。

父母协助孩子进行一项工作中,比代他做了所花销的時间要多好几倍,因此努力的劳动者也大很多,因而必须巨大的细心。可是,这类努力是非常值得的,它能确保孩子较早学会独立生活,并使他终身获益。

培养宝宝优良的饮食结构

培养优良的饮食结构对孩子身心健康十分有利,因此不但要维持宝宝用餐的自然环境清理、清静和开心,也要留意自小培养宝宝优良的饮食结构。

留意培养孩子对食材的兴趣爱好和好感度:培养孩子优良的用餐习惯性,餐前、便后要洗手消毒,用餐时要清静、没话、不嬉戏玩耍等:要自身用勺、筷、碗用餐,以尽快培养其单独用餐的习惯性;不必边吃边用,或边吃边看电视剧;餐前不吃零食,特别是在不必吃糖果、朱古力等甜品,以防危害胃口。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

培养宝宝的行为习惯

对一岁宝宝开展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在平时生活中当然地开展。家中来顾客时教孩子拍拍手表明热烈欢迎;当顾客赠给孩子物品时教孩子点了点头表明感谢;家中来啦小孩子,父母应激情地取出糖块来,并激励孩子分发送给小孩子;顾客机械表误差,让孩子招手再见了。

年青的父母易犯一个问题:先惯后管。宝宝小的时候千依百顺,等他产生坏习惯后再说管,就没办法接到好的实际效果了.乃至还会继续危害成年人与孩子间的感情。

也有那样的父母.她们心态好的情况下,孩子做不对事,也毫不介意;她们不开心时,看孩子一直不看不惯,乃至将孩子当做“受气包”,那样做十分不太好,会造成 孩子欠缺是是非非意识,危害宝宝身体健康。

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宝宝的效仿能力极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变成宝宝学习培训和效仿的楷模,父母本身涵养的提升是亲子教育的关键基本。

在游戏中培养宝宝良好行为习惯


击打气球:感受合作

游戏方式:让孩子再约上两个小伙伴,在小区的绿地上,发给孩子两个气球,当你喊“开始”以后,他们就要把手中的气球抛向空中,然后在事前规定的时间内(如3分钟),通过各种方式击打气球,不让它落地。

提示:孩子会在共同实现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同伴的力量和协作的乐趣。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增加难度,用鼻子顶等。

带头大哥:树立自信

游戏方式:在做游戏前,不要收拾孩子的房间。妈妈和孩子一起站在房门外,由妈妈先说:“我是最棒的带头大哥!我做什么你就学什么。如果你学得像,就轮到你做带头大哥。”然后可以设计一个很酷的击掌动作,再开始行动。你叠被子,让孩子一起叠被子,你把玩具装入箱子,孩子也跟着装。如果孩子能很好地拷贝妈妈的动作,就让孩子他来领队,并且郑重其事地恭贺他。

提示:在游戏中,让孩子发现自己也能把事情做好,并且还能带领父母一起做,自信不禁油然而生。

续讲故事:懂得乐观

游戏方式:先由父母给孩子讲一个令心情不爽的开头,然后由孩子给故事续上一个令人心情愉快的转折。譬如妈妈说:“早上一睁眼,丹丹就觉得不高兴,因为天下雨了。”然后孩子说:“幸好,丹丹已经和妈妈说好了,今天去看电影!”孩子一开始可能不太领会编故事的要点,妈妈要多举几个例子,然后你们可以继续讲下去,更换不同的坏开头,让孩子续上一个个好结局。

提示:帮助孩子从生活每个看上去不太美好的事情中找到值得欣慰的一面,养成积极乐观看待问题的心态。

异想天开:培养能力

游戏方式: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家里的地板上,面前放些日常用品,如小鞋子、铅笔、奶粉罐等,随意拿起其中的一种,和孩子一起商量,这件东西还能做些什么,譬如奶粉罐还能做小板凳、装玩具的容器,翻过来就是小铁鼓,在沙坑里还能运沙子。和孩子轮流说,然后再换一件物品。

提示:通过游戏,让孩子发现每件东西都有N种妙用,养成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鱼与熊掌:知道礼仪

游戏方式:和孩子一起想想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如一边拍手一边唱歌,一边跳跃一边点头等,又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同时做的,如坐的时候同时站,捏鼻子的同时用鼻子呼吸等,然后再一起亲身实践。

提示: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因为妈妈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关注他。当妈妈正在做一件事,如打电话、做饭的时候,他也要多一份耐心。为自己的事而经常影响别人是无礼的行为。

绘声绘色:告别赖皮

游戏方式:挑选一本孩子喜欢的故事书中的一句话,然后分别用开心、温柔,或是烦躁、哼哼唧唧的口气来读它。读之前告诉孩子,当他听到令人愉快的声音时,就把右手举得高高的,当他听到不好的声调时,就把嘴角撇一撇;当孩子完成任务后,可以改由他来用各种声调再读一遍。

提示:让孩子体会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声调下会给人不同的感受。让孩子明白,为什么那些耍赖皮、不讲理的口气,会让父母不喜欢。

因此,宝宝小时候家长们可以经常于宝宝玩这些游戏,让宝宝在这些游戏中得到培养,让宝宝从小就养成好习惯。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会出现吮手指、挖鼻孔等不良行为习惯。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应简单训斥甚至打骂。解决孩子的生活行为问题,是塑造一个人的心灵,从来没有“一打就开”的锁和钥匙!最要紧的,是你要学习和思考,做一个冷静的智者:

第一、养育者需要如饥似渴学习早期教育理论和方法。>>谨防早期家庭教育误区

人类为了生存和温饱,从洪荒时代就开始探索自然科学,已在一万年以上;而后随着社会现象的复杂化,人们研究社会科学也数千年了;然而研究人类自身潜能的开发,从0岁开始促进身心完美的发展,还只是刚刚开始,这一划时代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新觉醒,是全人类孩子的福音!初为天下父母者,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了,怎能不沉下心来认真学习科学育儿呢?!

第二、家长在孩子问题面前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家庭教育中的10个不要

切不可直来直去,看到不良行为就说教动气,切忌无可奈何地数落没完,也不能带着孩子去请教专家。因为这些“教育”都是反教育,只会强化孩子的问题、弱点或错误。

那么怎样矫正孩子的问题呢?家长集体要背着孩子统一认识,分6步走:

1、看主流。欣赏孩子的主流、优点、闪光点,哪怕是沙里淘金也极其珍贵。你要为这些主流优点和闪光点而欣慰,使自己具备积极的心态,避免以消极心态影响孩子,甚至全盘否定孩子。

2、找原因。默默地思考孩子缺点、弱点或错误的程度,时间的长短和形成的原因。这里面有的是习惯问题,有的是溺爱问题,有的是孩子生活贫乏、从未激发兴趣的问题;有的是由于偶然受到心理伤害,有的是长期放任自流而出现问题……总之要找出问题的根源。

寻找问题根源是很不容易的事,需要思考,需要与行家研究,需要阅读有关育儿的图书章节,还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但这个过程决不在孩子面前流露,更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发泄、数落、唉声叹气。

3、除根源。找准孩子缺点、弱点、错误及各种问题的根源后,就要悄悄地消除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而且不能让孩子觉察。

4、冷淡与淡化。对孩子一贯存在的问题暴露时,家长集体都要表示不满,严肃批评一两句然后冷淡,或瞪孩子一眼然后走开,给孩子一个教训和没趣,教育者的情绪是最强大的教育能。此后有一人带他外出散步谈心,全家仍都保持一段时间的冷淡,但再不提孩子这种坏行为,也让孩子渐渐淡忘。

5、转移兴趣。迅速改变产生孩子不良行为的生活状况,培养新的兴趣和兴奋点,用新的兴趣和兴奋点取代不良兴趣和兴奋点。例如以往他不停地动,眼睛一睁,闹到熄灯,现在诱导他做安静的趣事,如听朗读故事,学画画,学下棋,学做玩具,学钓鱼等。如果以往孩子胆小怕羞、不肯交往,那就带孩子常到儿童乐园去与同龄人玩,常去锻炼身体。他慢慢适应,玩得非常痛快,喜笑颜开,就勇敢了,胆子变大了,也学会交往了。

6、成功鼓励成功。“失败为成功之母”主要对成人而言,婴幼儿缺乏理性思维和意志力,只能是“成功为成功之母”。亲切地帮助孩子共同做好一件事,或建立特别引人注目的好行为,使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是一种最积极的心理暗示,他因自己努力进步而滋生的积极心态,胜过一切苍白无力的空洞说教!

相关推荐:

家庭教育孩子的另类方法

5种正确的家庭教育语气

更多家庭教育内容,请关注专题“成就优秀宝宝父母必会家教技巧”>>

家长应从以下两方面积极矫正:

一,讲讲染上恶习的害处。>>孩子12种必须纠正的坏习惯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吮手指会把手上的细菌吃进口中而引起口腔和肠道感染,还会引起牙病。挖鼻孔,会使鼻腔中的粘膜受损,造成鼻出血。撕指甲会使指甲周围发炎,影响指甲的美观。让孩子知道这些都是坏习惯,对身体不利,必须改掉。

二,注意观察,善于引导。>>纠正孩子坏习惯的正确方式

一般来说,孩子在静坐无事的时候最喜欢吮手指、挖鼻子、撕指甲。家长发现孩子这样做时,不要大惊小怪或者责骂孩子,而应平心静气地将孩子的手扒开,给他一些喜欢的玩具和图书,引导他玩积木或者带他做做游戏,这样就会使他的注意力转移到有趣的活动上去。如果家长一味地责骂,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很难改掉坏习惯。

所有孩子的心理成长,几乎都与成人施予怎样的暗示有关。教子困难的家长大约99%以上不善于运用积极暗示,而常犯消极暗示之错,致使越是使劲“教育”,孩子的心理障碍越深。消极暗示是教育的一口“陷阱”,孩子的弱项久教而不改的顽疾几乎都与它有关。

小编总结:有坏习惯并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我们自己呢?我们是否遵守了人生和道德的准则?是否在毫不自知地给孩子以错误的引导?我们常常忽略了家庭的精神环境,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蚀、毒害孩子纯洁的心灵,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详细

幼儿早教:如何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多 家长都想塑造孩子优良的行为习惯,为纠正欠佳的行为习惯大伤脑筋。如何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下边看一下网编出新招,期待对大伙儿有协助吧。

一、 最先务必确立孩子应当具备什么优良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性会对孩子生活与学习培训的哪一方面有关键危害

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

优良的生活习惯,包含清洁卫生(衣服、人体)和公共卫生服务(不随地吐痰、倒垃圾);优良的生活习惯性,包含不挑食、按时吃饭入睡等。如何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

有益于孩子独立信心的

自身的事儿自己做,自然是做孩子有意义的事的事。不必小瞧孩子能单独进行一点琐事,家长如加上赞成和激励,孩子的信心便会慢慢提高。信心的孩子会给自己的工作能力而自豪,在将来生活与学习培训中也必当自强自立。而家长大包大揽一切的孩子反倒会缺少自信也非常少可以独立,那样的孩子会遭遇如何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有益于孩子优良人际交往的

他人的物品不可以拿,明白关注、爱惜、帮助别人,这种也是基础的社会道德标准。例如不打架、不说脏话,和人共享食材和小玩具,怜悯并帮助别人等。在如今的社会假如有着了优良的人际交往就代表着有着了取得成功的锁匙。如何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

有益于孩子工作成就的

如何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注意力不集中,坚持不懈有毅力。它是危害孩子未来课业成就最重要的一个行为习惯。常据说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机构,整天四处奔波却又一直没有下文。最好是的方法是让孩子自身依兴趣爱好挑选一到俩件钟爱的专业技能不断学习,要是是孩子很感兴趣的专业技能历经积少成多终究会有一定的成就,也并不一定“以文补武”或“以武补文”,由于不管学什么专业技能都有益于专注力的集中化,而这一习惯性会当然向别的学习技能行业迁移进而产生量变到质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