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注意到周围的人正在看她们母女俩,转头对女儿说:“再哭就让警察把你带走!”

女孩强忍泪水止住哭泣,嘴唇抽搐着,惊恐不安地看着妈妈。

恐吓是一种“精神暴力”

这位年轻的妈妈也许只是想管住孩子,让她不要在大街上哭泣,但她显然对这种方法的负面效应估计不足:孩子无形之中感受了精神暴力,相当于内心经受了一场拳打脚踢。

对孩子来说,成人说的话是无可争议的。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听到妈妈说不要他了,他会当真,而不会想到那只是一句戏言。因为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父母说不要他了,就意味着他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会给他以后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他会不自觉地否定自己,贬低自己。

恐吓不仅会令孩子变得拘谨、胆小、说谎,还会导致成年以后的心理障碍。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位30多岁的男士,事业很成功,但每当堵车或在封闭的电梯里时,他都会紧张、焦虑,以至于不敢一个人开车,不敢到外地出差。

原来,在他上小学前几年,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为了管他,爷爷奶奶就对他说,你要再不听话,我们也不要你了。使他觉得是自己不可爱,所以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为了哄他睡觉,就对他说,你再不睡觉,鬼就会来抓你……就这样,他吓得赶紧闭上眼睛,心里却在不停地想,鬼怎么怎么可怕……长大以后,这些童年往事渐渐淡忘了,但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却无法抹去,每每遇到挫折,便会被激发出来,出现前面提及的那些症状。

焦虑会“传染”

成年人对孩子采取恐吓、吓唬等方式时,往往是自己内心最焦虑、最无助的时候。生活的压力、内心的烦恼,常使成年人的内心失衡。这时,他们极易发现孩子身上的毛病和问题。我们经常会见到,年轻的爸妈在那儿十分焦虑、激动地管教孩子。而孩子呢,爸妈讲的“大道理”还没听懂,却最先感受了父母内心的焦虑,因为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对情绪的接受速度要比“道理”快得多!

给父母的几点建议:

父母是孩子心灵的守护神。孩子的心灵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关爱,恐吓或吓唬是一种笨办法。

为人父母,有必要时常内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以“都是为了孩子好”为借口,带着愤怒或焦躁的情绪训斥孩子?只有先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孩子眼里的尘埃。

孩子情绪烦躁时,先不要急于压制他,而应及时察看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平静、祥和。如果发现自己内心很烦乱,就不要忙着教训孩子,请等自己平静之后再跟孩子对话。父母心平气和本身就是一针镇定剂,它有安抚孩子情绪的力量。

扩展阅读

孩子“天赋”是怎样被扼杀的?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数学总是不及格。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原因:是他贪玩不好好学,还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对他的刺激,抑或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些天赋会莫名其妙地消失?不是我这个做母亲的自夸,儿子自小就很有数学天赋的。

那时,我在县文化馆的文学创作组上班,工作相对比较自由。幼儿园放假后,我便带着儿子上班。3岁的他,聪明、活泼又很懂事,深受文化馆同事的喜欢。他又好表现,平时总爱给大家背诵乘法口诀和算算术。他算算术,总是倍数相加,而且出口流利快速,比如:2+2=4、4+4=8、8+8=16、16+16=32……以此类推,到一千以上了,他还能流利地加出来。

可两年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算术考试竟然考了个不及格,甚至后来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第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孩子的数学天赋是被他父亲和他的小学算术老师给生生扼杀掉的。那时,我已经和他父亲离婚,调到了市报社工作。儿子跟着他父亲,留在了县城的小学。

听说我儿子是个离婚家庭的孩子,那个算术老师就有些歧视他,再加上儿子脑子中那种数字的东西和老师教的格格不入,他又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结果考试成绩一直不好。自然,在学校里挨打就成了家常便饭。

回家后,因为他的调皮、不听话,他父亲又打他。打着打着,就把孩子早期的天赋给打散了、打乱了,最后给打丢了。很明显,正是这两个缺乏爱心和不懂教育的男人把我儿子的数学天赋给扼杀了。

后来,三年级时,儿子转到了张家口市里的小学,算术成绩一跃成为了全年级第一;初中、高中、大学时,他的数学成绩都很不错,高中时还参加过省里的数学竞赛;现在,他在德国一所著名大学学的也是数学专业。但那都是勤奋钻研的结果,和他早期的数学天赋无关。

有时我会想,有多少孩子的天赋是被这样的小学老师给扼杀了的?现在甚至有一首民谣已把小学老师和黑社会并列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有失偏颇,多数小学老师是既富有爱心又很敬业的,但那种不负责任、随意打骂孩子的小学老师也不在少数,且有与日俱增之势,这不能不让我们做家长的感到忧虑。

许多家长看见孩子磕了碰了,心疼得不得了,可是却对那些肆意伤害孩子心灵的老师说:“该打该骂由你!”这样的纵容,势必会造成那些类似于残暴老师在孩子脸上刻字、让孩子吃屎的悲剧不断上演。

增强小学老师的爱心,提高小学老师的素质,纯洁小学老师的队伍,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国家的强盛。但愿我的这一观点,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你的孩子是“破坏狂”吗?


当把玩具交到孩子手中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只是在刚开始时会加以爱惜,不到几个月,原本漂漂亮亮的玩具就变得支离破碎了,尤其已经懂得钳子、起子用法的孩子,常会把玩具上的螺丝卸下来,将玩具“肢解”。而大人看到散落一地的“杰作”,心里自然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严厉斥责孩子。实际上,孩子充满了求知欲与好奇心,喜欢去探索了解周围的一切事物,所以,喜欢破坏玩具的孩子,大多只是想知道玩具“肚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才把它拆开来看看。

父母不要对孩子严厉斥责,可以要求孩子把玩具重新组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应协助指点,但千万不要完全代劳。这样不仅使孩子知道玩具的内部构造,满足了好奇心,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组装玩具的辛苦也会让孩子养成爱惜东西的习惯。

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与他的成长有关,父母千万不要盲目禁止,使孩子变得缩手缩脚,应该让他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天性。另外,父母也不妨多选购不易弄坏的玩具。

太听话的孩子是好事吗


你真的受不了孩子的“太听话”?有的时候,有的事情,到底是亲人间的大爱无声,还是与孩子的鱼死网破?父母的爱与付出一定是对孩子好吗?

“我生你养你你必须听我的”

生活中常常听到这些话:

“妈现在活着就是为了你,不然还有什么意思?”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跟你爸离婚了。”

“你是咱家唯一的指望,我和你爸就靠你了……”

这些父母们,把孩子视作自己人生的全部价值所在。

要孩子平安健康,要孩子活在自己的庇护之下,事无巨细地规划好了孩子的人生,并且期望得到孩子们的绝对服从。

他们不像是在养育一个独立的人,而像是在制作一个“听话、优秀”的“机器”。

最新一季的《奇葩大会》上,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和男友恋爱半年多,没告诉妈妈,因此妈妈极力反对他们在一起。

她无法接受女儿的恋情未经自己“审核”,软硬兼施,最终让女儿和男友分手。

但自此以后,女儿也再没回过家。

她离开了母亲,为自己争取到了独立。

武志红却觉得她独立得很惨烈,他说“听话”这个词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一生下来,父母就帮孩子决定了长大后做些什么,却从没问过孩子,他想要做什么。”

很多时候,父母在完全没意识到的情况下,亲手把家变成了一个“伤人”的地方,让孩子只想逃避。

很多父母常常用“父母在,不远游”,来把孩子“绑在身边”。

但忽视了后半句:“游必有方”。

“一个人在有了明确目标时,可以外出打拼,但一定要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不要让他们担心。”

真正的孝道和爱,从来不要求任何人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哪怕是父母子女。

“我很爱你,但我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不是自私,而是更纯粹且有尊严的爱。

纪伯伦有一首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再亲密的两个人,终究还是“两个人”。

这世上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离别

黄磊在《小别离》的发布会上提到:

“人生就是一次一次的别离和团聚,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让孩子远行。

这世界上最普通的东西就是:父母的爱,儿女的情。

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而不要去做自私的父母。

爱过了头,就是自私的爱。那种爱比恨还要伤害。”

台湾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一集,讲述了一位单亲妈妈,把人生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到了一只可以控制孩子人生的遥控器。

于是每一次儿子做的事情不合她心意,她就按下遥控器,让时间倒流,让儿子“修正错误”。

衣食起居、考试成绩,甚至恋爱,稍有不满就全部重来。

儿子忍无可忍选择自杀,却发现母亲只要把时间倒回前一天,他就连“死都不能死”。

这样扭曲的母子关系,的确是“比仇恨还要可怕。”

究其根本,是父母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不是一个可以任由自己支配的“物品”,自己不是他们的“支配者”,只是在他们还无法独立对抗世界时,陪他们走一段路。

父母子女之间,分离和放手才是永远的主题:

出生那一刻,孩子离开母体;上学后,是每天暂时的分离;上大学,是更长久的离别;

再后来,工作、组建自己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孩子……彻底离开爸爸妈妈,离开家。

无论多么不舍,多么难以忍受,这些分离都无法抗拒,谁都不想养出一个“巨婴”,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

因为父母无法陪伴孩子一生,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并且,分离不代表不爱,“母爱最高级的形式之一就是给予孩子自由。”

《无问西东》里,出身名门的沈光耀,成绩优异,能力出众。

原本,他可以凭借家族庇佑,一生衣食无忧;但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他奔赴西南联大。

母亲只是在听闻他想参军的时候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们想你能够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

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

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命就没了啊。”

沈光耀最后仍然选择了弃笔从戎,为理想献出生命。

母亲面对和自己意见相左的孩子,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只是尽全力去挽留、规劝。

或许只是为了那一句“想要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做父母可以自私一点

有时,看着一些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总忍不住感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是很多时候,这些爱会变成孩子的负担,也会让父母失去自我。

《我家那小子》里的朱雨辰妈妈,自言:“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

她的爱让人“震惊”:每天早上四点起床,为儿子炖梨汁,一坚持就是十年;

儿子出门拍戏,无论到哪儿都跟着,用小电磁炉给他做饭;

插手儿子每段恋爱,对未来儿媳的要求是“贤妻良母”……

她的全部时间都围着“儿子”打转,好像这是她人生唯一的意义。

可悲的是,她努力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却让绝大多数人都难以理解。

朱雨辰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孤独、渴望陪伴,都是她做不到的事情。

不懂得放手,最后造成了两个人的“不完美”。

电影《塔利》,讲述了一位拥有三个孩子的母亲的日常琐碎。

女主角年轻时候美丽、智慧、充满自信。

成为母亲之后,每日给婴儿喂奶,送孩子上学,操心着家庭的一切,生活似乎慢慢褪去了光彩。

她坚持一定要母乳喂养,坚持一定要自己照顾孩子绝对不请保姆……力求让自己要成为合格、完美的母亲。

她得到的,是日渐走形的身材,一点点流失的自信,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的惶惑无人可诉,但生活依旧步步紧逼。

连她自己都觉得“我年轻时候学的知识在生完三个孩子后都白费了。”

这种糟糕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夜间保姆塔利到来:她可以完美地处理家务,照顾孩子;她告诉女主结了婚的女人也可以去酒吧狂欢……

事实上,“塔利”并不存在,她只是女主自己幻想出来的一个存在。

她太渴望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了。

传统观念里,“父母”两个字太重了。

重到人们常常忘记了,在父母身份以外,他们还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黑龙江的一对老夫妻,花光积蓄买了两套破旧小楼,并把破屋改造成“豪宅”,每月2万元的退休金也都用来享受生活。

他们明确表示,不会把积蓄留给儿女。

《请回答1988》里,东龙妈妈有一段独白:

我的人生,一直被人叫东龙妈妈、大龙妈妈,我不高兴这样,我的名字叫赵秀香。

比起剧中其他三位“全职主妇”母亲,这位“赵女士”对孩子的照顾确实不多。

因为她有自己工作,她不能无时无刻的陪在孩子身边。

但她的孩子却骄傲地告诉小伙伴们:“我的妈妈和你们的不一样,她有自己的工作。”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有时,适度的“自私”,既是对孩子放手,也是对自我的成全。

槽值的一位读者说,她的妈妈也曾很“帅气”地告诉她:

“你要知道,我虽然生了你,但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我赚的钱是我的,用它养你是我乐意,不代表那就是你的。

事实上你一无所有,你想要什么你也得凭你自己本事去赚。”

孩子如箭,父母如弓。

弓用尽力气绷紧,拉开,最终也只是为了箭能够飞得更远。

可是箭的勇往直前,不仅需要弓的蓄力,还需要离弦那一刻的放手。

爱从来不仅仅是付出和牺牲。

早教:是孩子不够听话,还是我们不够宽容?


近期一段时间,年糕小孩子夜里经常醒来时哭,还很不太好哄,我又困又累又恼,早已忍不住对小孩发表几回性子了。从我本身的视角而言,睡惯了彻夜觉,再那样持续被打搅睡眠质量,简直有点儿吃不消。再加大白天的工作计划非常满,稍有宦情就会危害一天的节奏感。他都快三岁了,怎能还那么吵呢!孩子不够听话怎么办?

殊不知静下来想一想,前几日年糕也生病了,发烧感冒 夜里咳嗽造成 恶心呕吐,他沒有歇息好。近期去幼儿托班了,针对内秀的他而言,想来承担了挺大的精神压力吧。我连续得病 公出,无法安心好好地陪他,他一定很期盼母亲的关爱和相拥。孩子不够听话怎么办?

想起这儿,早已忍不住要泪崩了。总在惦记着自身的不易,但是小孩呢?他的每一天,也都过得很不易吧!孩子不够听话怎么办?

孩子不够听话怎么办?谨以此文,和有时候闹脾气、之后又后悔莫及的妈妈们共勉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