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讲的基本生活本领是指吃饭、睡觉、大小便、穿脱衣服、卫生等最基本的自我料理而言。自己的事自己做,在这幼儿调教中是最主要的工作。到4、5岁时,这些基本生活本领应该全面掌握了。

下面就有关这方面的教育重点稍加叙述。

饮食

4、5岁儿的动作要比大人慢些,但基本上都能吃完,不会剩饭菜,而且能用筷子吃。刚4岁时,也许还不会用筷子,但用勺子或叉子也行。在吃饭时,要教育孩子专心吃,不要东张西望,更不要端着饭碗站着或走来走去地吃,要有规矩。

另外,还要调教孩子不要挑食,撒在饭桌上的饭菜要自己收拾光。

大小便

4、5岁儿一般都能自己上厕所大小便了。但是,偶尔因一心扑在玩上,也会尿在裤子上。碰到这种情况,不要过分责骂,而是应该对孩子鼓励鼓励,比如“下次可千万不要这样啦”等等即可。

在这个时期必须教育孩子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要让孩子记牢,便后必须洗手,不可忘记。女孩则要养成小便后用卫生纸的习惯。

外出或上幼儿园以前,要让孩子去厕所排便。在游玩或干活以前养成解手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睡眠

4、5岁的孩子已经知道什么时候睡觉。但是,往往到了睡觉的时候还想玩或看电视等,磨磨蹭蹭地不肯上床,并且装出一点都不困的样子。碰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偶尔一、二次没关系而开绿灯。即使孩子不困,到时也得上床睡觉。孩子睡不着切不可责怪,而应该字旁边和他讲讲话,让他安静下来早点入睡。

另外,要让孩子养成睡觉以前刷牙、排便、自己换睡衣的习惯。

有的孩子醒来后不高兴,甚至哭闹。只要没什么不舒服,大人应若无其实、高高兴兴地让孩子起床。如孩子能自己坐起来穿衣,就要表扬几句。这样,孩子下次醒来后就不吵闹,自己穿衣起床了。

穿脱衣

4岁的孩子几乎都能自己脱衣穿衣。如若还不会自己料理,那大概是因为还没有掌握诀窍之故吧。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就应该好好教教。一般到了这个年龄。都能辨别手套和鞋子的左右,不会穿错,有的孩子还能自己穿长筒袜子。

这个时期教育孩子的重要内容是,脱下来的衣服应该放整齐,不可乱丢、乱扔。其次是要知道冷热,冷了要自己能加衣服,热了就要脱掉些。至于那些套头的衣服和长筒袜子,对与4岁儿来将,也许因难穿而不太会,但只要大人穿给孩子看看,妈妈教教穿脱要领,慢慢就会了。还要教育孩子养成脱下鞋袜不要乱扔,应并拢放整齐的习惯。

卫生教育

要让孩子能独自漱口、刷牙、洗脸。这个时候的孩子一般都能自己搓着洗手了。所以,每次外出回家、饭前、便后、玩耍以后等,都要记住不厌其烦地让孩子洗手。同时要教孩子学会用肥皂洗。

有时孩子只顾着玩,脏衣服穿在身上很长时间也不知道换,这种时候就要提醒孩子赶紧更换衣服。要使孩子体会到身上衣服干净就会舒服,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

5岁的孩子在洗澡时是凡小手够得到的地方都能自己洗,要教育孩子洗干净,不要马虎行事,要定时给孩子修剪指甲和理发,使孩子自己感到头发长了或指甲长了不舒服,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礼节教育

无论在家里或与他人相处,都应该有礼貌。4、5岁了,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见了人就能脱口说出如“您好”、“谢谢”等。出门时要对家里人说:“我出去了”,回家要说:“我回来了”,吃饭前后要讲“那我吃了”、“吃饱了”、“真好吃”等。

延伸阅读

4-5岁幼儿人际关系智能发展


但我们不能因为4岁幼儿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就否认在他们同伴群体中会产生纯洁的友谊。4岁幼儿对朋友的理解是肤浅的,他们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耍的人。当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或为什么是你的好朋友时,他们的回答多是我们常在一起玩。时空的距离促使他们能直接接触,在行动和认知上产生某种共同性,从而建立起了最初的友谊。

在培养幼儿谦让、分享的同时,要让做出谦让的幼儿明确自己的合理权益要得到维护,每个人都不可能毫无原则地一味谦让。同时还应让接受谦让的幼儿明确自己不能永远接受他人的谦让,否则会形成依赖他人或贪图便宜的心理习惯。

要给孩子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幼儿与同龄人充分交往。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尤其在角色扮演等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了解他人的想法、情感体验。如在医院里,扮演病人的孩子就必须按病人这一角色的要求做出言行,角色的需要迫使他走出自我中心。再如纠纷与冲突是经常发生的,而冲突的自主解决过程就是对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和交往策略的培养过程。成人过度的直接干涉将剥夺幼儿的发展机会。

从3岁起,儿童开始离开父母入幼儿园过起集体生活。在接触中,结交朋友,培养集体感和生活自理能力。独生子女入园都会面临合群的问题,所以未入园前要做点准备,如在家中凡是好东西每人都有份,谁也不许挑。不让孩子受特殊的优待,这样入园后就能适应。为避免孩子在集体中难堪,要培养其良好的自理能力,否则入园后因不会吃饭,尿了裤子等小事被小伙伴嘲笑而变得害羞,不合群。

有意带他找邻居同龄小朋友玩,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先把自己的玩具同别人交换,不可硬性夺过来,让他渐渐学会一些交往技巧,再慢慢扩大他的交友范围。

在现实生活中,常会看到有些孩子畏缩、躲避、爱哭泣、不敢与人接触,这与家庭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这些孩子的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吃亏,过分保护,使孩子胆小怕事,遇事行为退缩。更有甚者,家长怕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干脆让孩子留在家里,到上学时才开始与人交往,这样与人相处就更加困难。孩子的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对他今后的学习和事业都有影响。3岁还来得及开导,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开朗、活泼、善于与人相处的良好性格。

早教知识:4-5岁孩子的情绪控制教育方法


4-5岁小孩的情绪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这一环节能够 好好地鼓励孩子优良的性情教育小孩情绪控制的方式,有益于培养宝宝健康性格心理喔。4-5岁孩子的情绪控制教育方法有哪些?

一、情绪发展的特性

(一)情绪主要表现趋向自觉性、可靠性、内潜在性

自觉性:伴随着认知能力和語言的发展,4-5岁幼儿因为某类外地人刺激性而引起的情绪欲望慢慢降低,她们对自身情绪的操纵也慢慢由处于被动变成积极。在成人持续的文化教育下,在幼儿园团体活动及日常生活标准的管束下,4-5岁幼儿慢慢学好操纵情绪欲望。4-5岁孩子的情绪控制教育方法有哪些?

可靠性: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构造的发展,4-5岁幼儿的情绪可靠性慢慢提升。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整能力慢慢提升,她们的个人行为受情绪操纵的占比在慢慢降低,她们在学着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的情景性和受传染性也慢慢降低。自然,她们并不是对全部的事都能调整好,对非常很感兴趣的事和物依然受情绪操纵,乃至还会继续出現情绪“无法控制”状况,碰到不如意时仍会大闹脾气。

内潜在性:伴随着語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盲目性、多元性的发展,4-5岁幼儿慢慢能她们可用口头上語言、脸部情绪和肢体动作来表述心里丰富多彩的情绪感情,渐发展起自我控制能力,进而调整自身的情绪以及外界主要表现。例如:有的幼儿在幼儿园碰到不如意的事儿,她们会竭力操纵掩盖自身的感情,直到回家了后看到家人会才会表述她们的不满意。

(二)情绪了解发展进到关键时期

1、移情能力快速发展

4-5岁的幼儿己具备极强的移情能力,能将自身置身别人境遇,竭尽所能地替人着想,接纳他人的情感。有移情能力的幼儿,更趋向于将移情勾起变化为对忧伤者的关注,最后推动利他行为的发展。如:当幼儿见到一个伙伴因毁坏而失去一个趣味的小玩具而觉得忧伤时,他会想起:假如自身失去那样的小玩具,也会忧伤。这时候的忧伤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移情,将伙伴的情景移到自身的身上。

另外他也会想起,他就是我的伙伴,他忧伤,因此因为我忧伤,并应当协助和宽慰他。除此之外,因为語言的发展,4-5岁幼儿学会了大量的表述情绪的词句、比如开心、担心,不舒服、发火、喜爱、恨、爱、反感等,她们常常运用这种情绪词句叙述自身和他人的情绪感受,她们也可以用各种各样情绪性語言去抚慰他人或危害他人的个人行为。

2、情绪了解相互依赖于社会发展专业知识

4-5岁是幼儿情绪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幼儿对情绪的了解处在社会发展专业知识相互依赖型环节,她们更趋向于依据己有的社会发展专业知识对别人的情绪作出呆板的推断井作出相对的个人行为反映。 4-5岁幼儿可以应用社会发展行为准则并基本点评自身的个人行为,还能在成人的协助下,管控自身的个人行为,自做能力刚开始产生、有基本的使命感、道德观。

能关注他人的情感反映,关注伙伴,幼儿人际交往也产生重特大转变,向同年龄人关联衔接,能友好关系,感受自身本质心理活动描写。可是这一事儿的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感情上面还较以自我为中心,非常容易以自己的念头去推论别人的情绪感情,在了解别人情绪、管理方法别人情绪层面的能力较差。4-5岁孩子的情绪控制教育方法有哪些?

3、了解信心和情绪的关联

4-5岁幼儿刚开始可以了解和信心相关的情绪,可以推断到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情绪觉得取决于这个人对于此事恶性事件的觉得、信心和心愿。主要表现为很多幼儿早已能恰当地分辨很多基础情绪反映造成的缘故。比如“晴晴非常高兴,由于今天她的生辰,她母亲给她买来蛋糕。”“小斌痛哭,由于他摔了一跤。”这种缘故通常是能够 觉察到的外界恶性事件。

幼儿也可以了解到,因为人的情绪不一样,将会更会造成不一样的行为。比如一个发火的幼儿将会会互殴进攻他人,而一个开心的幼儿则会对他人十分友好。幼儿早已发展了引人注意的情绪了解能力,刚开始能表述、预测分析、危害他人的情绪,这使幼儿能和小伙伴们、成人积极主动相处,和睦相处。她们还可以区别情绪的外现个人行为和心里真正情绪。也就是具有了一定水平的情绪掩藏的了解能力。

4、情绪了解具备单管理中心性

4-5岁孩子的情绪控制教育方法有哪些?4-5岁幼儿对他人情绪的了解還是很比较有限的,通常是依据他人的脸部情绪、外界个人行为认知能力他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繁杂的心里感受和表层上互相分歧的情绪案件线索则难以理解,她们通常只关心一种突显的情绪信息内容,主要表现出逻辑思维“单管理中心性”的特性。

五岁孩子必学的七种生活技能


1、吃东西

孩子刚开始吃饭都是用勺子,但是到五岁时,就应该学会使用筷子了,而且这时候要渐渐培养小孩不浪费的意识,能吃多少就盛多少,吃饭不剩饭菜。端碗端水要拿稳,不可随意倾倒饭菜和茶水。

2、个人卫生

孩子要能独自漱口、刷牙、洗脸,知道早起晚睡要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自己去洗手,身上穿的衣服脏了要懂得自己去换干净衣服。大小便能够自理,女孩子要养成小便后用卫生纸的习惯。

3、穿衣服

不需要家长帮手,会自己穿衣服,懂得辨别鞋子和手套的左右、衣服正反、裤子前后,并且知道将换下来的衣服叠一叠,放整齐,不乱丢乱扔。套头的衣服有些小孩不会穿,妈妈多做几次示范,教会要领,一般学习起来也不会太难。

4、问候他人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见了人就能脱口说出如“您好”、“谢谢”等。出门时要对家里人说“我出去了”,回家要说“我回来了”,吃饭前后要讲“那我吃了”、“吃饱了”、“真好吃”等。

5、做家务

五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家务活了,比如洗盘子和收拾玩具,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如何一步步操作,怎样对碗盘和玩具分类,分别放到相应的地方,并且要让孩子知道,他必须在这些家务中负起责任。一旦他学会了对自己承担的事情,等到他一天天长大,他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6、认路问路

五岁的孩子应该要熟悉自己家和常去的地方之间的路程,一些不太远但是好记的道路,他应该走过一遍就能大致记住。并且,此时他应该还会一点基本的问路常识,知道自己父母的姓名和住址,使有意帮助的人送他回家。

7、协调能力

五岁的孩子一般已经懂得交朋友,有固定的玩伴,当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发生冲突时,要懂得友好协商和宽容公平,在出现人际问题和矛盾时,有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突破问题的方法,会与他人讨论、协商,然后尝试着解决问题。

孩子需要有事情可做,教孩子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并通过种种技能帮助保持、整理家庭内外的居住环境。解决生活冲突,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帮助孩子建立内在价值体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家长需要记住的是,孩子比成人更需要鼓励,多给一些鼓励,孩子的表现会更好,个性也会更加开朗。

培养艺术宝宝应避免三大误区


错误概念:艺术教育等同大杂烩

很多父母对艺术教育究竟为何物根本弄不明白,对他们来讲,艺术教育就是让孩子学到课堂这外更多的东西,除了幼儿园正常的艺术教学之外,父母还一厢情愿地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兴趣班,什么“国画”“小提琴”“珠心算”“滑冰”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从这样的教育中成为全才,完全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一个快乐的出发点,到最后却又成为孩子另一个沉重的负担。

形成原因:概念混淆,抹杀兴趣,盲目跟风

专家提醒:

北京幼儿艺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李晋瑗说,幼儿艺术教育的范畴具体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三类。而且艺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前蝗就是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选择,这一点父母绝对不能替代孩子做主,因为每一个孩子和成人的兴趣爱好是截然不同的,替孩子做选择就等于失去了艺术教育的宗旨。同时,现在的幼儿教育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将艺术教育作为教育中的辅助内容,如将其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抽取出来,以艺术的形式包装,但却忽视了幼儿欣赏、创造美的过程,忽视了艺术本身的特点。

错误概念:艺术教育变成了技能训练

重“术”不重“道”是现在艺术教育中最常见的通病,虽然很多父母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还是不自觉地拿弹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等作为孩子艺术教育成果的衡量标准,而忽视了孩子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提高,不少父母都认为艺术教育是教育的附属品,学好艺术可以为各类考试添加筹码也是多数父母的心态。

形成原因: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专家提醒:

李晋缓告诉记者,艺术教育不能完全忽视技能技艺的训练,但是不能过分强调技能技艺,因为归根到底,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就像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样,孩子在合唱的时候,一味地追求唱得整齐、洪亮,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很生硬,这就是因为孩子在歌唱时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到愉快,只是当作一种机械化的模式在进行表演,自然感觉不到美感,当然脸上就表现不出发自内心的愉悦。此外,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舞蹈并不能被音乐代替,现在很多艺术幼儿园都去掉了专门的舞蹈课,而兴保留声乐课,这也是很不正常的一种现象。

错误概念:拿专业水平要求孩子

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给孩子乐趣,并不是让孩子过早地达到专业水平,而有的父母和幼教老师想当然地认为把孩子教育得水平越高越好,从而拿一套专业人员的标准来衡量艺术教育的成果,而忽略了艺术教育和纯粹的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固然可以更快提高孩子的艺术水平,但这和幼儿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初衷并不一致。

形成原因:认识模糊,拔苗助长

专家提醒:

李晋缓提醒各位父母:艺术过于枯燥和专业,就会人为地破坏儿童的天性。比如,我在一些幼儿园考察时发现,老师在上钢琴课时,要求孩子反复锻炼手型、指法,几个简单的音节让孩子重复训练几十遍,这样的艺术教育的确堪称专业,可是如此枯燥的训练方法,怎么能让孩子产生兴趣。把这种培养专业人才的方法用在幼儿艺术教育之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忽视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情趣、情感体验的培养,使技能与情感分离。为儿童准备的艺术教育不能过于枯燥和专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