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总爱喊宝宝“狗狗”,当然,宝总是脆声声地答应。

不知为什么,我今天喊她狗狗,她开始抗议我了:“妈妈,你可不可以不要喊我狗狗了?”

“为什么呀?”我问她。

“妈妈,我长大了呀!”

“那我们在家里面喊,在外面不喊,好不?”我问她。

她想都没有想就说“好呀”。

保姆在一边说:“我觉得在家里和外面都不能喊,要不喊出名了,以后人家也这样喊那就拐了!”

宝宝没有说话。

我想知道她听保姆的话没有,就喊她狗狗,她马上答应,并且问我:“什么事,妈妈?”

我又问她:“我在家可以喊你狗狗不呀?”

“可以的,妈妈!”她说。

不知为什么,宝宝的话让我心里得了点安慰。

哎,到了宝宝在家里都不愿让我喊她狗狗时,那就说明我的宝长大了,虽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但她长大了就不会再这么恋着妈妈、沾着妈妈!

想到这,心里还有点真的不是滋味呀!

相关推荐

教养·学习:爸爸不要留下我,我要跟你走!


开学日当天,校门口犹如上演生离死别的电视剧情,三年级的浩浩怎样也不肯进教室,执意要爸爸留下来陪他上课;看着浩浩泪眼汪汪哀求的样子,爸爸心想可能是浩浩刚过完暑假,尚未收心,今天就答应陪他上课吧!不料,爸爸今日全天陪读后,隔天浩浩竟要求换妈妈来陪读,后天要奶奶陪读,大后天由堂哥陪读…,竟这样持续了一周。

家长原本以为浩浩是因为刚开学尚未适应,但渐渐发现要求陪读这件事似乎成了浩浩的习惯,也养成浩浩依赖家人的心态,才惊觉事态严重。另一方面,浩浩每天需要家长一同陪读的状况也引起学校的关注,认为非仅是尚未适应如此单纯,也请学务处及辅导处师长介入关心。

孩子在过完两个月的暑假后,开学当日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形乃属正常的现象,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孩子,要求其生活作息立即调整过来,对他们无非是个有难度的挑战,而大部分的孩子在学校规范及导师作息安排的要求下,都能在短时间内逐步调整适应。

但像浩浩这样每天都需要家人入班陪伴的状况堪称是特例,经观察评估后发现,不仅仅是尚未适应学校生活如此单纯而已,应该还有其他让浩浩不愿意家人离开的理由原因。透过深入了解后,浩浩的内心其实有好多的担心与害怕:升上三年级,换了新班级,不知道老师和同学怎么样?

暑假作业没做完,老师会不会处罚我?

我不想要来上学,放假真好。

如果有家人陪我上课,老师就不会问我问题,或找我麻烦了。

爸爸和弟弟都在家,他们一定会出去玩,这样我就不能去了。

一连串的疑惑与问题让浩浩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不要来上学,学校是不好的。”由於无法改变爸妈每天送他到学校上课的决定,浩浩只好要求某一位家人陪他上课,增加他的安全感,而且同时也享有和弟弟一样有家人陪伴的感觉,从这也发现原来浩浩的心思是这么细腻与需要被关注。

从浩浩的例子看来,浩浩拒绝上学比较可能的原因是「与家长的分离焦虑」以及「选择以拒学为反抗的手段」,故采取以下方式来舒缓浩浩拒学的情形:

父母的坚持与一致性:由于浩浩已经三年级,过去一、二年级也未曾有如此激烈的拒学行為,建议家长能与学校配合,将孩童送至学校后,就由师长接手,即便过程中孩子可能哭闹不休,亦要清楚告知浩浩其家长需要上班工作,而学校也有学校的规范需要遵守。

课余时间的心理建设:家长可利用课后、家庭时间,以柔性劝导方式告诉孩子自己的立场,并与孩子约法三章,建立行为规范制度。

提供孩子与家长联系的机会:由于孩子在家长离开后的情绪张力十分惊人,表现出歇斯底里的哭喊,学校提供孩子每天可拨三次电话给家长,给予孩子与父母亲联系的机会,待孩子渐渐适应班级的生活作息后,再逐步降低拨打电话的次数,以降低孩子的分离焦虑。

同伴的影响力:有部分不愿意上学的孩子都是担心学校生活不如意,若班级能营造和乐及友善的气氛,可增进孩子喜欢上学的意愿,故同伴的协助与热心的态度也能对拒学的孩子有所影响力。

将学校生活列入谈天的话题中:家长每天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形,透过谈天的方式了解孩子,孩子有委屈或是有所担心都能即时反映,一方面减少孩子负向情绪的累积,也能降低孩子拒学的情形发生。 

妈妈,请不要在我睡着后离开……


如今,80后部分已成功晋级为父母。但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只生不养”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宝宝不是长期生活在奶奶家,就是姥姥家,与爸妈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不知你是否留意过,每次探望,宝宝会兴奋地手舞足蹈,缠着妈妈一刻也不分开,像只快乐的小鹿。每次离开,宝宝都会不舍地哭闹,小手扯着妈妈不松开,眼睛哭得又红又肿。

分离方式不对造成分离焦虑

采访中发现,大多数80后小家长,都喜欢在宝宝熟睡后悄悄离开,或是不注意时偷偷溜走。其实,这些分离方式都是不正确的,育儿专家解释:当宝宝醒来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心理就会产生不适应感,无法接受让其安然入睡的依赖者消失,这样的现象重复发生,就会致使其产生分离焦虑。另外,在宝宝不注意时走掉,宝宝会因为没有安全感,造成分离创伤,引发分离焦虑症。

产生直接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育儿专家指出,“分离焦虑症”在婴幼儿中高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缺乏安全感。有研究表明:缺乏安全感不仅指分离的创伤,与宝宝的培养也有直接关系。例如:没有及时、有效沟通,给宝宝造成心理不适;过度溺爱使其不能独立等等……宝宝一旦出现“分离焦虑症”,爸爸、妈妈可以尝试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探望时,幸福地来,快乐地走。

醒后及时分散注意力

如果在宝宝熟睡后离开,一定要确保醒后能见到熟悉的人,给其因爸妈消失的不适心理一些安慰,还要及时分散宝宝的注意力,陪宝宝做些平时喜欢的游戏在天气晴好时,到外面玩耍。

提前演练“分离”

当要离开时,可适当减少和宝宝的接触,不要过度亲昵,令其自己与家人游戏,使心态完全放松。此时,可借机做些别的事情,不和宝宝同处一室更好,提前演练“分离”。但要注意,走前要和宝宝打招呼,慢慢培养其“预知”能力。

肢体语言告知

“见面时的拥抱,分开时的吻别”,你可以刻意运用一些肢体语言告知孩子——亲亲小脸表示即将离开。孩子习惯后,心里便知道爸爸、妈妈要走了,所以在打“预防针”的前提下,宝宝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症”。

说“再见”很重要

千万别忽略了分别前的一声“再见”,对于宝宝而言这简单词语代表的是“信任”。所以,即使孩子很小,听不懂语义,但是也要说,然后离开。一旦与宝宝培养出“信任”,你完全可以放心地离开,“分离焦虑症”也不会出现。

说明再见面的时间

可以简单和宝宝沟通“再见面”的时间及原因,便于让其有个心理期待。但要谨记,一定要在约定的时间出现,让宝宝知道你没有失约。

培养兴趣娱乐心情

从小培养宝宝的兴趣,在点滴生活中发现宝宝喜爱的玩具,愿意做的小游戏。即便爸爸、妈妈走了,也能找到寄托。像一些喜欢动画片的宝宝,就应该马上播放;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心情愉悦,更容易找到心理寄托。

早教启蒙:游泳趣事


一年级的情况下,我报名参加了院子的游泳培训班。二年级的情况下,我也进入了加强班,哪些蛙泳、自由泳、自由泳,我还游得维妙维肖的。每回训炼完后,大家游水班的好多个男生就爱玩打水仗,有时候还爱搞搞捉弄哪些的。

大家游水班是男人女人分离课堂教学。男生在泳游池的这一头游,女生在另一头。有一次,大家游完泳,闲下来也没事儿,就准备去戏弄一下女生。大家的方案是潜到水中下游到女生那里,随后忽然一起钻出来河面,吓他们一跳。敢想敢干,大家哈哈哈一笑闯进水中。

别人都潜得非常好,但我由于胖,在水里水的浮力非常大,因此潜下去以后迅速就浮了起來。但见我还在泳游池里一上一下的,十分搞笑,但幸亏没被女生发觉。等总算挨近女生那里时,看见了池塘边上的爬梯,想着,太棒了,把握住它就不容易浮上去了。可那知我激动得过早了,我不但没把握住爬梯,还露出水面把一个女生给撞翻了。哪个女生狂叫了一声,别的女生马上发觉了大家。

“教练你看看,她们男生全游过来了。”一个女生喊到。

教练走回来问大家,“大家游到女生这里做什么?”

大家一边坏笑,一边说:“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教练,我们在训练深潜呢,一不小心就潜过来了。”

“是深潜,還是想吓女生?”教练一下就看透了大家的思绪。

大家只能老实交代,随后跟教练保证再也不吓女生了。保证归保证,未过一阵,大家还会禁不住玩出新创意,谁让我们都是顽皮的男生呢?

朋友们,请不要夸我孩子漂亮


有一位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的人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周末,她到当地的一位教授家中做客。

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小女孩满头金发,漂亮的蓝眼睛让人觉得特别清新。她不禁在心里称赞小女孩长得漂亮。

当她把从中国带去的礼物送给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微笑着向她道谢。这时,她禁不住夸奖道:“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这种夸奖是中国父母最喜欢的,但是,那位北欧教授却并不领情。在小女孩离开后,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并对中国访问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访问学者非常惊奇,说:“我只是夸奖了你女儿,并没有伤害她呀?”但是,教授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但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她造成了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教授耸耸肩说,“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中国的访问学者只好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时赞扬了她的微笑和礼貌。

这件事让这位访问学者明白了一个道理:赏识孩子的时候,应该赏识孩子的努力和礼貌,而不应该赏识孩子的聪明与漂亮。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它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可贵品质。

所以,父母表扬孩子时,别忘了三大原则: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