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男婴比较喜欢娃娃而非玩具车?澳洲西悉尼大学日前针对几名4、5个月的小婴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车型玩具,男婴更喜欢拥有具体面貌的洋娃娃,让许多人大吃一惊。

男婴比较喜欢娃娃而非玩具车?澳洲西悉尼大学日前针对几名4、5个月的小婴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车型玩具,男婴更喜欢拥有具体面貌的洋娃娃,让许多人大吃一惊。

据外媒报道,澳洲西悉尼大学研究人员给一些婴儿看了几张照片,分别为男人、女人、娃娃、火炉以及玩具车,并计算他们对于各张图片的专注程度以进行分析。令人讶异的是,无论男婴或者女婴,对于洋娃娃均拥有浓厚的兴趣,远胜过玩具车。

有趣的是,哈佛大学2年前的一项研究发现,年龄稍长后,男孩之所以喜欢玩具车,女孩之所以热爱洋娃娃,其实都是源自生理性别的偏好和认知发展,而非社会压力和外在因素所赋予的无形价值观。专家对此表示,目前还在寻找男孩成长之后,突然对模型车等玩具产生兴趣的原因。该研究发表于《实验儿童心理学期刊》。

妈妈应该根据宝宝的年龄段来选择相应的玩具。如果将一些适合年龄大的宝宝玩的玩具让还十分幼小的宝宝玩,则有可能造成许多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

0~6个月

给这个阶段的宝宝买玩具,应该选择能够给予宝宝感官刺激的玩具,主要是给予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并且能够训练宝宝触摸和抓握的玩具,利用玩具训练宝宝的视听结合和运动的协调能力。

推荐玩具:小铃铛、发光玩具、挤压会发出声音的动物模型。

7~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除了继续选择给予感官刺激的玩具外,还应根据这个阶段的宝宝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育特点来选择玩具。这个阶段宝宝已经学会了坐、爬行、站立,部分宝宝还学会了行走,宝宝的小手可以拇食指对捏,有抠、挖等动作,并且初步理解部分语言。因此选择的玩具就要有助于宝宝这些发展的特点,并且注重宝宝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推荐玩具:会移动的小汽车、大块的堆叠积木、橡皮球。

1~2岁

这个年龄的宝宝手指灵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了自己的思想,能够根据所看到和所听的东西进行判断。妈妈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能够发展宝宝思维能力的玩具,让宝宝多动脑,在玩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概念。可以选择一些发展感知觉和认识能力的玩具;促进动作发展的玩具;训练手部精细动作的玩具;促进语言和认知能力的玩具以及训练思维和动手能力的玩具。

推荐玩具:套环、套筒、串珠类;能拼接的积木类;拖拉玩具、图画书类。

2~3岁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很多事情喜欢自己动去做、去探索。在这个阶段宝宝由“玩具陪我”进入到“我玩玩具”,简单的玩具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妈妈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稍微复杂、能启发他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玩具,因此玩具选择上以能发声、发光、耐摔,且要富有创造性为主要特点。

推荐玩具:积木拼插玩具、早期启蒙教具玩具;任何能动的和能激发宝宝跑、追、摇、能扑上去、能跳起来的玩具;音乐玩具、大块玩具、仿真工具组合柜等。

控制好玩具的数量和品种。玩具太多的话,孩子什么都想玩,但玩什么都不专注。也不是所有的玩具都有好的功能。

名家玩具观

蒙台梭利:成人为儿童准备各种昂贵而无多大教育意义的玩具,企图用它来吸引儿童,以防儿童干扰大人。其结果,不仅不能长时间地吸引住儿童,反而成了儿童情绪受挫的根源。事实上,玩具提供给儿童的是一个无内容的环境,它不能使儿童精力集中,因为它没有任何目的,只能使儿童误入幻觉的歧途。

老卡尔威特:让玩具陪伴孩子度过童年是可悲的,孩子在玩具中学不到什么知识。

七田真:玩具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玩玩具,孩子可以学习到许多东西。l

关于玩具的争论由来已久,不同的说法会让我们无所适从。玩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父母对玩具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

受访专家

汪荃,就职于北京市早期教育研究所,长期从事儿童游戏和玩具的研究,对儿童玩具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玩具为孩子的将来贮备早期经验

很多教育家对玩具的看法都不太一样。现代社会,孩子学习的途径很多,从玩具中究竟可以学到什么呢?

汪荃:孩子从玩具中学到的东西,是一种早期经验的贮备,它的效果不像识字、做数学题那样立竿见影。比如孩子在玩积木中积累的空间概念,也许要到中学学几何的时候才能用得上。孩子刚出生时,你在他床头挂一些玩具,孩子用脚踢、用手摸、摆动时发出声音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发展着自己的感知觉,这就是一种学习。

玩具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主人

专门的玩具和自然的物品,孩子都很喜欢玩。它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汪荃:现实生活中,很多物品是不能玩的,比如火、玻璃等易碎的物品。只有玩具可以让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玩玩具的时候,孩子感觉自己是主人,他的愿望可以得到实现,而不必受别人的控制和指挥。这些都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这种心理上的愉悦是很重要的。

和自然物品比起来,专门的玩具标准化更高,它是利用孩子有效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获取或提升一些准确的概念。比如标准化的积木,两个正方组成长方,两个半圆组成一个正圆,孩子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去探索、去感知这些概念。

设计精良和想象发展不冲突

玩具缺乏的时候,孩子拿一根木棍就能玩出很多花样来,但现在的玩具设计越来越精良,孩子不需要动太多脑筋就能玩了。这会不会限制孩子想象的发展?

汪荃:很多设计精良的玩具,它的功能多了,表达形式也更丰富。比如以前的积塑只有正方和长方两种,要是插小人的话就不太生动。现在有弯管、三角等各种连接方式,拼插出来的小人双手可以举起来、放下去,孩子玩起来会更有趣。还有一类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玩具,如低结构类积木,本身就可以给孩子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即使是枪、车等现成的玩具,孩子也可以用它来玩各种想象游戏,比如他把自己想象成动画中的人物,进行创造性的表演,这也是一种想象活动。

专家建议

1.控制好玩具的数量和品种。玩具太多的话,孩子什么都想玩,但玩什么都不专注。也不是所有的玩具都有好的功能。

2.合理分配孩子的时间。玩玩具的时间不要太长,要让孩子多接触真实的生活。

3.不要将玩具作为成人偷懒的工具。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玩玩具,观察孩子是怎么玩、怎么想的,并给孩子设置一些问题,挖掘玩具的潜在功能。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玩具,所以说在日常护理中多多地去开动脑筋,想一起对宝宝成长有益的玩具吧!让孩子越来越开心,让家长越来越省心.

孩子对玩具爱不释手,似乎有多少也不能满足他们。偏爱哪类玩具、怎样玩耍,都能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状态,与孩子的性格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儿童的天性是玩。通过玩,孩子们感触现实、认识世界,增长才智;而玩的时候是不能缺少玩具的。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不一,选择玩具及玩法自然不同。比如:婴儿眼睛喜爱追逐色彩鲜亮的物品,手中摇动能发出响声的玩具。1岁的孩子不仅看,还要动手去拿,那是想亲自感觉一下物品,体会物品的质地、温度。2~3岁时开始对能活动的玩具感兴趣,似懂非懂之间什么都要摸摸。3岁以后的孩子更是喜欢自己动手摆弄玩具,摆弄甚至拆毁东西是因为他太好奇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一定要弄明白。"于是,便出现了在大人看来的"破坏"行为。

1、喜欢怀抱绒毛类玩具的孩子,有可能是一些感情丰富、细腻、依恋、温情的人。绒毛玩具常常是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即可当做玩具,也可以视为伙伴;可以哄着它玩,也可以用它来发泄情绪,能满足孩子不同时刻的感情需要。另外,绒毛玩具特有的柔软质地,对性格孤独、胆怯,渴望关怀的孩子有安慰、稳定情绪的作用。

2、喜欢拼装玩具的孩子,通常好奇心强,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保持较久,做事比较有耐性。拼装玩具需要孩子脑、手、眼配合,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塑料拼装玩具的色彩漂亮、反复拆装且较安全,是幼儿的必选玩具。3岁以内的儿童随搭配,到4~5岁时就可以要求他们根据图型安装成一个"命名"的物品,也可以鼓励他们发明创造"自编"图形。

3、有的孩子喜欢运动性玩具,比如说:球、车、枪、剑、棍、棒等物。这些孩子从小好动,经常做出踢、跑、跳等动作,被家长认为"不安稳"。他们通常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对内心的情绪不加掩饰,动作就是他们的"言语",是一种表达方式。这样的孩子喜欢简单的玩具,他的快乐源于活动本身,玩具在其中只是一个“饰物”。

4、还有的孩子喜欢电动玩具,一按电钮开关,玩具就可以让他们开心一刻,但这类玩具的缺憾是只能看到"表面热闹",无法探知其内部秘密。也有的家长因为电动玩具价钱最贵易损坏,就只让孩子看着家长操作,而不让他亲手触摸。这样做的结果是只搏得孩子一乐,他对玩具的兴趣不会维持太久,更不要说培养探索精神了。

扩展阅读

美术天才早发现


美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通过具体可视的形象反映现实,因此,也称“视觉艺术”。它具有直观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它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还能鼓舞人们奋进。美术活动是多方面的,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制做小玩具以及美术欣赏等,都是美术活动的内容。那么怎样通过这些美术活动来发现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呢?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现。

1、喜欢绘画。不管是墙上或地上有机会就涂、抹、画,习惯画一种或几种物品。能长时间的画一张画,直到画好为止。

2、喜欢泥塑。能用彩色橡皮泥,捏出各种动物或物品等。

3、对剪纸有浓厚的兴趣,喜欢用剪刀和各种颜色和纸剪出多种千姿百态的窗花等物品。

4、对折纸有兴趣,看见纸就会折出很多东西,一教就会,并且折叠得整齐。

5、爱好制作和粘贴,能用剪好的东西拼粘成优美的画面。会利用废旧的火柴盒、药瓶等制做自己喜爱的玩具。

6、喜欢欣赏美术作品和收集美术作品。

发现孩子的早期美术兴趣,怎样才能确定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呢?

1、在您的孩子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制作及美术收藏或制做玩具的过程中,孩子表现得很有耐心,其作品体现细致、形象、美观大方,比例适中。

2、通过比较了解孩子的才能。在集体生活中的孩子,爸爸妈妈在接送孩子的时候,要经常同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您的孩子在众多的孩子中美术作业、作品中是否突出或很优秀。

3、在参加社会或集体组织的美术作品展览或比赛、美术考核中,您的孩子的作品是否被推荐入选,并取得优异成绩。

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在美术作品的各个方面都很突出,才能确定孩子有早期美术才能。只要在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有突出的才能,就可以确定有早期美术才能。只要发现孩子有早期美术才能,就要肯定成绩,多加鼓励,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给予特殊的培养与指导。

随时发现教育契机


每期的家教报都给老师、家长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信息,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图文并茂的故事,它成为了我们大家的朋友,班级中几乎每个孩子都订阅了一份,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家教报对孩子的教育价值呢?我一直在思考着,寻找着教育契机。

一次在组织孩子晚离园的活动中,我为他们讲解了报纸中第八版的故事,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有的说:“老师,这个故事真好听,”有的说:“我学到了一个好听的词——惊喜”。看着他们的兴奋的样子,我想,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于是,我把每期家教报中的《宝宝故事》都仔细的进行了阅读,虽然故事短小,但每个故事都蕴涵着科学道理、季节变化和丰富的形容词。大班幼儿马上要面临升学,大胆的表达能力及丰富的词汇为孩子语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优美的故事也是孩子热爱文学作品的萌芽。虽然这些故事适合0—3岁的孩子,但是我们可以挖掘它更深的教育价值——讲故事学词语。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布置了《听故事学词语》、《词语大比拼》的墙面环境。在《听故事学词语》环境中,我们和孩子共同收集了家教报上的故事,并在图的下方贴出故事中好听的词汇,这些词汇放到故事里后,在理解和运用词语上就更得心应手了。每当他们会讲一个故事和故事中好听的词语后我就会为他们在《词语大比拼》的记录表中划上一个红红的钩,记录下孩子的进步。

家长们为孩子能讲出这么多好听的故事和词语而感到高兴,他们也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家指导孩子讲故事,并把词语进行了丰富与延伸,孩子们的学习变得自主而快乐起来。我和孩子总是期待着每期家教报的到来,因为,它让我们在快乐中成长。

如何发现引导孩子艺术兴趣


江苏一位母亲来电话说:我的孩子特别喜欢音乐,每当电视里出现与音乐有关的节目时,他就似乎忘了一切地看个没完。是不是孩子有艺术细胞?如果有的话,该如何引导呢?

主持:孩子有没有艺术细胞,发现固然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大量经验证明,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勤于学习,而家长教育引导得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就能让孩子的艺术细胞得到滋润,使他们脱颖而出。下面我们听听江苏通州市石港小学的部分家长都是怎么做的吧。

观点一抓住关键期,培养要连贯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孩子出生后,由于他爸爸远在外地,我一人在家,常常一边哄她一边备课。她看我写字,小手也挥个不停,渐渐地乱涂起来,家里橱上、柜上爬满了她稚嫩的笔迹。孩子长大上学了,我有意识地把她带到学校书法室去玩。如果有现场表演的好机会,我更是一次不落地带她去观摩,孩子在那里边看边比画着手指。这一切,我看在眼里,越发增强了让她学习书法的决心。从此,书法组里多了一个编外成员。经过几年努力,孩子终于能写一手比较出色的柳字。前年,中央电视台来校拍摄专题片,给她很多特写镜头。台湾中天电视台也来校采访过她。孩子说,她练书法一点不影响其他功课的学习。我高兴之余,总结出一条经验,即:抓住关键时期培养兴趣,坚持下去就能取得好效果。(12岁女孩母亲陈建娥)

观点二兴趣也要靠引发

我的儿子最近参加南通市绘画、自然科学、科技制作比赛,取得三个单项第一,学具制作竞赛又获得第一名。孩子创作的太空光速公路还获得省二等奖。其实,孩子并不是这方面有多高的天分,其兴趣是一步一步引发出来的。记得有一次,我给他买了个汽车玩具,谁知才玩了一天,竟被他拆了,弄得七零八落。孩子他妈想教训他,我却想起曾在一本书上看到有一句话:凡是儿童发生兴趣并主动要干的事情,十有八九准会成功。便对爱人说:“世界上哪一位科学巨匠不是从兴趣开始的,孩子好动是好事,玩玩拆拆,说明他在动脑筋呢。”孩子的动手能力受到了我们的保护。在我的坚持下,我们又买了手枪、军舰、摩托车、机器人等许多玩具供他玩拆。结果,真就全被他拆了,孩子动手的兴趣越来越大。他在学校里,也参加了兴趣组,剪呀、画呀、刻呀。结果孩子学会了不少东西。如今,孩子取得的成绩还不能说明他获得了成功,但迈出的第一步毕竟是可喜的。(11岁男孩父亲袁宇庆)

观点三注意在玩耍中,有意识地培养

我的孩子从小喜欢在课本上画画儿,我们发现了,不责怪,不打骂,相反"纵容"、鼓励。我在单位经常天南海北地跑,每到一处就买风俗画片、卡通什么的给他带回家,而她也高兴得什么似的。孩子有了心爱的“宝贝”,在学校里下了课,要玩她就在教室里玩画儿片。我跟班主任沟通,出手抄报、黑板报,画廊布置,还有插图比赛等尽量让她参加。每教一篇课文,都让她配画。每写一篇日记,都要配一幅画。她画得来劲,玩得开心。对周围的事物更加关心,不论是到玉米人农庄,还是到跳蚤市场,她都能找到画画的题材。现在,孩子才上四年级,她的作品《未来太空》、《草人娃娃》在《小艺术家》等多家报刊上发表,并有作品远渡东洋送日本参展。(11岁女孩父亲曹建军)

观点四天赋是磨炼出来的

我的孩子从小爱好体育,腿长,跑得快。在一次活动中,被音乐老师看中。很快,她被吸收进学校舞蹈队,进行强化训练。上了几节体形训练课,果真乐感比较强,动作也到位。但是,我和爱人工作忙,很少在家,根本管不上孩子。怎样支持孩子“发展”呢?我们常从外面买些磁带、光盘,让孩子跟着跳,模仿着练。孩子练得很投入,有一次睡梦中也在练,结果从床上跌到床下。还有一次在家练踢腿,把衣橱上的镜子踢碎了,自己也受了伤,一瘸一拐的,孩子有点泄气,又怕我们说。我们知道后,鼓励她要经得起打击。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前年,孩子参加南通市个人独舞大赛获一等奖。在另一次少儿文艺调演中,她在《京剧小传人》中担当领舞角色,结果节目又获一等奖。(14岁女孩父亲崔一鸣)

观点五才能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的孩子钢琴已达8级水平,她演奏的贝多芬、莫扎特钢琴曲技巧十分娴熟,人们只是惊叹,其实并不知道孩子为此流过多少汗水。孩子小时候,我们发现她对音乐感兴趣,经过全家人的研究,决定让孩子练钢琴。当时买架钢琴要1万多元。我们省吃俭用,把钢琴买回来,接着是拜师。虽然孩子练琴手掌里要藏个鸡蛋,痛得哇哇叫,一坐半天,凳子上全潮了,但孩子终于坚持下来了。现在,孩子养成了“点滴勤”的精神,她已不满足于启蒙老师的辅导,每周要到市里去一趟,接受专业老师的辅导,回来还要完成正常的作业。看到孩子“不用加鞭自奋蹄”,我们体会到:培养任何才能,没有刻苦和持之以恒精神,那是很难成功的。(13岁女孩母亲孙亚琴)

观点六培养天赋首先要培养兴趣

孩子的爷爷是个京戏迷。我孩子从小跟他爷爷在一起,不自觉地学着哼京戏,走路哼,上厕所哼,甚至上床也哼。我对孩子往这方面靠并不反感,还经常夸他。我们家乡是全国有名的京剧之乡,文化站有个票友班,每个双休日孩子都去,在那里学唱念做打的功夫;学校里有京剧兴趣组,海绵垫上跌打滚爬他也挺感兴趣,膝盖破了皮,他从不叫声苦。我觉得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前年,孩子参加市少儿艺术会演,饰演唐老鸭,获得一致好评。去年参加江苏省“推新人”大赛,又获得少儿十优称号。

发现宝宝的学习类型


在宝宝们开始转动眼珠,偶尔微笑时,爸妈就该开始考虑如何教育宝宝。可是,宝宝各自有特点,怎样指导宝宝学习呢?还是很犯愁的。没关系,让我们来支几招吧。

一、放眼看世界

小千是个喜欢“看”的宝宝,对于图片上的故事理解得很快,爸妈给他买的识字卡片他经常一个人玩得很开心。而且他很喜欢爸爸买的机器人,绘画能力比一般宝宝都好,经常能画出一些让爸妈都吃惊的富有艺术性的图画。按照学习的“通道论”来看,小千的学习类型是典型的视觉型。

1.视觉型宝宝的特点

观察力敏锐;对于图形很敏感,喜欢画画和拼图;不太爱说话;动手能力强,喜欢拆拼或组装玩具。

适合视觉型宝宝的游戏

“创意拼图”:购买市售的一些智力拼图器材,或把杂志彩色的人物图片剪下来,例如:棒球选手、司机、警察等等,让宝宝说说他们是谁,都做什么事(可以给予提示,如果宝宝无法表达确切的职业,可以让宝宝说出与这些人相关的一些行为)。然后,爸妈可以把这些人物图片的头部和身体部分剪开,让宝宝重新任意组合,使每一个身体配上头部,并贴在白纸上。将宝宝拼出来的图一点点地向他解释,让他了解事物各个部分的概念。这个游戏可以让视觉型的宝宝学会关于整体和部分的知识。

TIPS

(1)可以在吃饭时间给宝宝看红色的小旗子,睡觉时间用蓝色的闹钟提示,游戏的时候坐在绿色的环境里。不但能使宝宝从色彩中获取信息,而且还可以让他从小就能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2)要多鼓励宝宝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把它画出来。这样既丰富了宝宝的生活视野,又可以培养宝宝做个细心的人。

把耳朵叫醒

逸莲是家里的明珠,粉嫩的脸庞,情感丰富,对爸妈和叔叔阿姨们都不吝啬自己的笑容。而她最激动的时刻就是家里有音乐的时候。只要电视机在播放歌曲或者音响一开,她就会非常开心地挥舞着胳膊,两只小腿也不停地运动,还很会踩节奏。虽然还没有到说话很流畅的时期,但是特别喜欢跟着音乐后面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逸莲还很喜欢爸妈给她讲故事,偶尔会重复故事里面她觉得有趣的词。有时,爸妈为了引起逸莲的注意,也会在不同地方发出声音来和逸莲做游戏。逸莲的学习类型属于听觉型。

2.听觉型宝宝的特点

语言表达能力强;喜欢听故事或讲故事;喜欢音乐、戏剧及有表现力的活动;听觉灵敏,容易分散注意力。

适合听觉型宝宝的游戏

“寻找反义物”:把大皮球、小皮球,黑袜子、白袜子等实物或图片放在桌上,让宝宝看一下,并说出名字(选取宝宝认识的简单物品,但在性质上是相反的)。接着开始游戏,爸妈任意取出一件说:“这是大皮球。”要求宝宝找到小皮球,并说:“这是小皮球。”以此类推。宝宝会玩后,可以只说单词,如,爸妈拿着袜子说:“黑袜子。”宝宝就要拿出白的袜子说:“白袜子。”或由宝宝先说,爸妈进行配合。也可以用动作做游戏,如,爸妈和宝宝都坐在地板上,爸妈举右脚,宝宝就举左脚。这个游戏可以让听觉型的宝宝更快更多地掌握意义相反的词,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TIPS

(1)可以通过大声朗读朗朗上口的儿歌或简单的故事让宝宝记忆知识。

(2)因为宝宝对语言很敏感并易于接受,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宝宝的学习热情。

3.身体动起来

翀翀是家里的调皮鬼,外号“小旋风”,总是安静不下来。在他玩的时候,很难让他静下来安分地坐一小会儿。妈妈说:“翀翀两分钟都坐不住,还好家里比较宽敞他经常在家里跑上一圈,因为还不太稳,所以很让人担心。”翀翀是典型的运动型宝宝。

4.运动型宝宝的特点

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做”的总是比“听”和“看”多;身体的运动协调性强,喜欢节奏感强、技巧高的活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精力充沛,如果不加以引导管理,很容易被人看作“多动症”。

适合运动型宝宝的游戏

“劳动最光荣”:将宝宝平时会用到的沐浴露、儿童梳子、不锈钢碗和小衣服等一些日用品放在桌子上,让宝宝去归类。首先,让他说出这些都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宝宝把物品放到合适的地方去,比如说,沐浴露、儿童梳子放在漱洗室,如果宝宝放不到合适的位置,爸妈可以协助;碗放到消毒柜,爷爷奶奶也可以跟着,但绝对不能插手;自己的衣服放在自己的抽屉里面。通过练习,宝宝不但能把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也让他参与了劳动,锻炼了劳动能力。

TIPS

(1)多用实物和玩具来帮助宝宝学习知识,让宝宝在玩中学、做中学,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知教育理论”。

(2)有研究表明,手势语言对运动型宝宝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因此爸妈应注意多使用手势语言。

结语:我们区分宝宝三种学习类型,并不是说宝宝光用视觉、听觉或者运动的单一途径进行学习,而是说不同的宝宝的某一个感觉通道比其他感觉通道更敏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采用更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让他们发展得更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