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偏心为哪般?

“来,宝贝,让妈妈抱抱。”一到家,小媛就兴冲冲地从婆婆手里接过了果果。本以为小家伙会在自己怀里撒撒娇,可谁知,果果却“哇哇”地哭了起来,弄得小媛措手不及。婆婆见状,连忙把果果抱了过来。果果到了奶奶怀里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看来果果还是和奶奶亲。”保姆还在一旁不知趣地说道。

小媛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宝宝。好容易到了周末放松下来,想与宝宝好好亲热一下,可是,这小家伙却不给面子,好像妈妈是个局外人似的。果果是自己辛苦生下来的,如今才6个月大,这么偏心奶奶,小媛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最主要的是,果果不仅是不找妈妈,也不找爸爸,陌生人抱就更不行了,只和奶奶亲,这样下去,他会不会和爸妈越来越不亲,也会影响他的交往能力?

宝宝为什么会偏心呢?

果果除了奶奶,谁也不找,看来这小家伙真是够“偏心”的。不过,成人眼里的“偏心”可不一定是宝宝的真正意图哦。那么,宝宝“偏心”的背后究竟在表达着什么呢?

宝宝到了“陌生恐惧期”

4个月之前的宝宝对周围人的需要大多是出于生理需要,不存在熟悉与陌生的概念。而4个月之后,随着宝宝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发育以及情感意识的发展,宝宝和他的主要看护者开始建立起一种熟悉的情感联系。因而产生了一种从心理到生理上的依赖。而那些他们没有见过或很少见的人会感觉陌生,所以,会因未知而产生恐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宝宝的“陌生恐惧期”,也叫做“认生期”。

果果6个月大,也刚好处于这样的一个时期,因此,他会比较依赖于奶奶。

不过,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宝宝会有一个大致的“认生期”,但专业上的说法只是一个参考标准,并不是绝对的。现实中,我们也常会看到,有些宝宝很小的时候就比较认生,只要妈妈或奶奶等主要抚养者抱,陌生人一抱就哭;而有些宝宝确实自来熟,谁也不偏,谁抱都行。

生活模式过于单一

宝宝的主要照顾者与宝宝之间总是会形成某种特定的互动模式。比如,由奶奶主要照顾的孩子,他们会对奶奶的面庞、表情、声音、气息等等信息非常熟悉,也习惯于奶奶与他们的交流方式。因此,在奶奶怀里,就相当于在自己熟悉的小环境中一样,会有一种安全感。由此不难看出,假如这位主要的照顾人对宝宝的照顾是比较封闭式的,过分保护的,那么,

宝宝感受外界信息,和接触新鲜人和事的机会就比较少,这样的宝宝往往也会比较依赖于自己熟悉的小环境,离开这个环境便会觉得恐惧、焦虑和不安。于是就用哭闹的方式表现出来了。而宝宝这样的举动在妈妈看来就会觉得宝宝和奶奶更亲,宝宝偏心。

“突然袭击”会让宝宝吃不消

很多时候,当我们发现了宝宝偏心,心里就会异常失落,殊不知,这可不能怪宝宝呢。像你这样的妈妈,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顾及宝宝,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会失去很多与宝宝建立情感连接的机会。而不忙的时候,或心情好的时候,一下子又对宝宝特别热情,如此“突然袭击”宝宝是无法适应的。特别是当你兴致高涨,要与宝宝亲昵的时候,心里通常对宝宝也会有着较高的期待,而一旦宝宝的回馈和自己想象得不一样,失落在所难免,因此也不免觉得这是宝宝偏心。

如何应对“偏心”宝宝?

在了解了宝宝偏心的原因之后,千万不要着急,不妨先让宝宝回到他认为安全的环境,然后再慢慢想办法。以下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应对“偏心”宝宝,不妨试一试——

巧妙接近:既然不能和宝宝直接接近,不妨采取迂回策略。可以拿宝宝平时最熟悉或最喜欢的玩具先哄哄他,慢慢地,宝宝将注意力转移到玩具上,也就能够和你自然接触了。

建立安全母子连接:想要宝宝不偏心,妈妈是需要做出努力的。千万别因为工作忙而忽略了与宝宝相处。建议你每天都要至少拿出半个小时与宝宝相处。让宝宝多接触到你的气息,同时,你也了解宝宝的需求、喜好,建立安全的母子连接。

多到户外活动:你自己,或者让奶奶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一些陌生的、新鲜的人和事,拓宽宝宝的视野和适应能力。主动和他人打招呼,也有意识地让宝宝和他人笑一笑,挥挥手等等。

到朋友家做客:找机会带宝宝到朋友家做客,或者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玩,如果亲朋好友家有同龄的小朋友,鼓励宝宝多和小朋友一起玩。

扩展阅读

早教变身“父母学堂”为哪般


对于家长是否也要通过早教班学习,家长们的看法不一

1.疑问:早教班是教孩子的吧?

有些家长认为,早教班和幼儿园应该没有本质区别,家长已经给孩子花钱了,教育的任务就应该是老师的,家长本来工作就忙,花钱就是让老师分担教育责任的。所以,只要保证孩子去上就好了,家长不是问题的关键。

2.认同:家长就该多学习。

陈女士在女儿4个多月大的时候帮他报名上了当地最有名的金宝贝早教。每次上课陈女士都尽量亲自陪着女儿,女儿上课的时候,老师教的陈女士会默默记下回去和女儿继续用那种方法去锻炼。在她看来,父母就是要学习早教课老师的做法,将早教贯彻于生活之中。

3.顺其自然:和孩子玩的开心就好。

李阿姨今年65岁,孙女每周上两次早教课,每次都是李阿姨陪去的。因为女儿女婿都很忙,所以这任务就交给了退休的老人。老人家没什么想法,只要天天和孙女一起玩的开心就觉得满足了。

早教家长为主导

记者采访金宝贝等国内比较知名的早教中心后发现,早教课都鼓励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大部分课程都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的。那么,这样做除了因为孩子还小,不能单独上课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王涛认为:“早期教育,家长的学习最重要。”家长应成为早教中的主导。据神经心理学专家介绍,人类大脑的发育80%以上是在三岁前完成的。“教育应该在胎儿期就开始,越早越有效。”

现在大部分家长已认识到早教的重要,但对于如何科学地进行早教还知之不足。专家表示:“三岁前,早教班的教学时间再长也是有限的,必须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很多家长认为花钱报了早教班,孩子就可以‘与众不同’了,让孩子的隔辈亲人或保姆来完成‘陪读’的角色,其实有点舍本逐末。”而早教班设立的目的也应该是希望营建一个亲子之间有效互动的空间,让父母学会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对教育孩子起到正面作用,而不是单纯地教孩子。

本来会小便的宝又尿裤子为哪般?


很多一岁多或者两岁多的宝妈反应,本来宝宝已经会小便了,忽然之间又不说了,直接疯狂尿裤子,批评教育都不管用。这是为什么呢?宝妈们不知道吧,这很有可能是宝宝的肛欲期来临了!

一、什么是宝宝肛欲期?

弗洛伊德把精神结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称作“肛欲期”显然也是将心理发展与生理功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一般孩子在1岁半至3岁左右出现肛欲期,经历两个月左右结束。

二、肛欲期的症状表现

1.已经学会自己大小便的宝宝,忽然反复出现憋大便或小便,并将大便或小便解在裤裆里,这是肛欲期的典型表现。

2.有些宝宝会在憋大便或小便的时候躲进自己的房间、窗帘后面、房间门的后面。

3.憋大小便的时候会出现面红、大汗、全身紧张状、双手握拳状、四肢关节屈曲状等。

4.将大便或小便解在地板上,认真研究,特别关注自己的大小便,用手感觉小便,给大便命名等。

5.频繁地上洗手间小便,大小便的节律与以往不同了,有时候大便会2~3天一次,或者憋大便到更长的时间。

6.性别意识的发展,观察学习父母在家庭中的性别角色,2岁以后男孩逐渐脱离对母亲的认同,转而认同父亲。学习认同和理解自己的性别角色,儿童在3岁左右认同并理解自己的性别。

专家说:在肛欲期,幼儿在练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肛门和尿道括约肌,这样的练习也给孩子带来性的体验。孩子的肛欲期如果进行得顺利,一般经历2个月左右就会结束,肛欲期的结束,标志着儿童的性心理向着下一个阶段——生殖器期迈进。并非每个孩子都有非常明显的肛欲期表现。进入肛欲期后幼儿会继续吃手指、啃物品。

三、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肛欲期

孩子的肛欲期一般两个月结束,这两个月中,如果成年人对孩子大小便的训练太严厉,孩子就会感觉紧张,心理压力大,会扰乱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自然节律,孩子将大小便解在裤子里的次数就越多,肛欲期拖延的时间也就越长。有的孩子几个月甚至半年多都不结束肛欲期,孩子的性发展就出现了停滞状态。

那么如何帮宝宝顺利度过肛欲期?

1.接纳孩子

父母要懂得孩子肛欲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明白这是孩子性发展的一个阶段,接纳和尊重孩子的发展。当宝宝出现拉尿裤子的现象时,保持平静对待,不当着孩子面议论,也不将这个作为平时的谈资。

2.禁止打骂和强迫孩子把尿

打骂和羞强迫给孩子把尿等,并不能够改变孩子生命发展的本能,反而会破坏孩子正在进行的体验,让孩子产生自贬心理,影响孩子的人格中自尊的建构。

专家说:因为拉尿裤子而被打破股的宝宝,他们成年后性格往往会变得胆怯、小气,遇事很能忍耐,但也容易钻牛角尖,因为在他们的肛欲期没有得到释然,而总是被限制、被否定,这就使得他们唯有通过自已成年后补课,慢慢认识到自已的问题来修正自已。而经常因为各种原因憋着大小便的宝宝,他们也可能在成年后出现邋遢、浪费、无节制等反之于婴儿时期的行为来寓示对肛欲期的不满,甚至这个时期家长的处理不当会使得孩子长大后性格怪癖、凶暴和比较放肆。在心理疾病中常听到的强迫症往往多是在此阶段形成,术语称为“固着”或“固结”。

3.父亲不可缺席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肛欲期,父亲的角色不可缺失。

特别提醒:如果宝宝忽然开始尿裤子,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化验一下血常规,排除炎症感染的情况。

早教知识:宝宝爱摔玩具究竟为哪般


三岁的儿子总喜爱摔东西,买给他们的新玩具没尝试几日就给摔坏了,以后还吵着要买新的,让太太痛心不己。宝宝爱摔玩具究竟为哪般?

那一天刚刚下班回家,看到太太经验教训儿子:“你看一下,昨日刚买的又被你摔坏了,之后不让你买玩具了,看着你还摔不摔!”儿子却只图自身捡起摔成两半的玩具车,歪着小脑袋看了又看。我赶快拉过来看,还行,仅仅把左右盖摔开了,好多个小零配件没了出去,仍未毁坏,就叫来螺丝刀安裝,可装好玩具车后,转动配件却不容易旋转,我正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儿子拿给我一个传动齿轮,原先便是漏了这一小零配件,还行儿子发觉了,我重新安装传动齿轮,不一会玩具车总算修完了,我交到了一直等候在身边的儿子,并耐心地叮嘱道:“别再摔了啊,再摔可就修不好了。”儿子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宝宝爱摔玩具究竟为哪般?

一天夜里,我正在小书房里找材料,儿子急急忙忙地跑进去,拿给我一堆玩具零配件,还找来我的螺丝刀,来看儿子又摔坏了玩具,将我当做维修工,我细声地问道:“你又把玩具给摔坏了?”儿子却用劲地摇着小脑袋。

“那这玩具自身摔坏的?”我然后问。儿子又摇了摇小脑袋,但晃了晃手上的螺丝刀,我懂得了,问:“就是你自身把它给拆了,装不上来了?”儿子外露了天真烂漫的笑容,点了点点头。宝宝爱摔玩具究竟为哪般?

之后儿子经常用螺丝刀把玩具拆了,再要我安裝,但我从来没有因而责怪儿子。他仅仅对玩具里边的零配件好奇心,以前挑选了摔的方法罢了。

宝宝爱摔玩具究竟为哪般?小孩很小,一些物品还不容易用语言表达能力,但在个人行为上是能够 主要表现出去的,要是大家多关注小孩,多与小孩沟通交流,恰当地正确引导她们,才会让小孩更健康地发展。

甜馨说话早为哪般 抓住0-1岁宝宝学说话的萌芽期


李小璐与贾乃亮的女儿甜馨儿是个十足的鬼马小精灵,总是能够突然爆出惊人话语。在爸爸贾乃亮给甜馨穿上自认为性感的小泳衣时,甜馨会说一点不,还有爸爸笨蛋、爱聊不聊、别动我等等令大家哭笑不得的甜馨语录!一岁多的宝贝甜馨能理解大人们的语意并说出如此复杂的词语,令爸爸妈妈们开始着急,自己宝宝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学说话?怎么教宝宝学说话?小编为您一一解答。

宝宝的0-1岁是学说话的准备期,也是宝宝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此时宝宝会反复地自我发音。宝宝出生时的哇哇大哭,代表他第一次进入开始说话表达清晰了。开始,他是用舌头、嘴唇、上颚和任何新长的牙齿来发出声音,头一两个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后,就能咿咿呀呀了。爸爸妈妈们可以抓住0-1岁的关键期,对宝宝进行语言计划喽!一、让宝宝模仿发声宝宝咿咿呀呀的发出各种声音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妈妈对宝宝的第一次训练要从模仿开始。每天,妈妈可以在宝宝很开心的时候,抱起自己的宝宝,在他面前做出张嘴、吐舌或其他各种表情,或是慢慢地对着宝宝说出你希望宝宝掌握的第一个词。这时候你要让宝宝注意到你的口形和面部表情,逗他发音。逐渐地,宝宝就会发出声音应答你,与你进行母子对话。二、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训练宝宝的听觉也能够促进宝宝对于语言的掌握,因为宝宝只有先学会了听,才会学习说话。妈妈可以拿一些发声的又比较好玩的玩具,如铃铛、拨浪鼓等,在宝宝面前摇晃,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他把目光集中在你的脸上。这时候你就可以对着宝宝喊出他的名字,或是对着他说话;妈妈还可以在宝宝四周制造声音,让宝宝寻找声源,加强宝宝对声音的注意力。三、播放宝宝音乐专家研究发现,宝宝对音乐有很高的敏感度,童谣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最适合小宝宝听。针对这些特点,妈妈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节奏欢快的宝宝音乐放给他听,每天只要播放十几分钟就可以。宝宝对妈妈的声音最熟悉,为了更好地让宝宝学习,妈妈可以亲自上阵,自己唱童谣给宝宝听。妈妈可以在宝宝哭闹或者是睡觉前,为宝宝轻轻哼唱摇篮曲,这样可以让宝宝很快安静下来,为他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睡眠环境。四、拍手游戏在宝宝长到7个月以后,就能在听到一些特定的语言信号时用动作表示出来了。为了训练宝宝语言理解力与模仿力,妈妈可以和宝宝玩拍手游戏。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握住他的两只小手,然后教他对拍。在教宝宝拍手过程中,妈妈不要忘记边拍边说:拍拍手。让宝宝熟练一段时间后,不握他的手,看宝宝能不能自己拍手。五、学动物的声音拟声词是最容易被人类掌握的语言,也是最容易引起宝宝兴趣的语言之一。为了引起宝宝对语言的兴趣,妈妈、爸爸可以用夸张的表情,模仿各种熟悉的小动物的叫声给宝宝听,在模仿声音的同时,妈妈最好也可以模仿动物的动作,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ips:妈妈们,不可强行的让宝宝听你一遍一遍的说某个词或某句话哦,这样会给宝宝造成内心的恐惧。要循序渐进,按照步骤一步步的来,千万不可以着急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