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大本营:家有“悲观派”孩子,家长应正确看待。

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教让宝宝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全面协调的发展。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育儿大本营:家有“悲观派”孩子,家长应正确看待”,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姑娘兴高采烈跑进玫瑰花园,一会儿跑出来举着手指头对妈妈说:“讨厌的玫瑰花!花上有刺,扎疼了我!”妈妈微微一笑,对女儿说:“你也可以这么想,每根刺上都有一朵玫瑰花,多美好啊!”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有所感悟,原来同样的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带给自己和别人的体会也就不同。生活中,我们努力持有正向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养成正向思考的习惯,但有些家长不管如何努力,还是会发现孩子比别人更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习惯以指责、抱怨的语气来说话。究竟应该怎么来引导呢?

某个星期天,我带着“妈妈PLAY”教室的孩子们临时起意去了北海岸。偏偏天公不做美,要下海玩的时候,竟开始下起雨来,孩子们还是淋着雨下海去捞鱼、找寄居蟹,不亦乐乎。后来倾盆大雨落下,大家才失望地上岸换干衣服,不甘就此打道回府的我们又寻到一家民宿,吃了一顿以新鲜海胆为主打的海鲜大餐,才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

悲观派与乐观派取决于天生气质

在大雨里去海边玩,是一个很特别的经验,有趣的是,也可以从中看出孩子们的个性与气质。一种就是不停抱怨的“悲观派”,同行的孩子中就有一个,不论到哪里他都是先批评:

“这里不好玩!”

“完了!下雨了!”

“我又不吃海胆,很无聊。”

种种令人扫兴的言论,令人闻言十分尴尬,他父母几度忍不住出言责备他:“再这样说,下次就不带你出来了!”

与之相反,另一种孩子就是苦中作乐的“乐观派”,我女儿就是这类小孩的代表。她看到下大雨了,仍很乐观:“没关系,说不定一会儿就停了!”

而且随时不放弃希望地询问:“妈妈,我们等一下还有机会下海去玩吗?”

听到要吃从吃过的海胆也很开心:“等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活的海胆吗?”

我以前一直以为,乐观或悲观和后天环境、教养有绝对的关系。后来通过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和相关书籍了解到,原来一个人的悲观、乐观受天生气质的影响竟然比后天环境影响大得多!

拥有一个天生乐观的孩子很幸运,他们天生容易感受到环境里让他舒服、愉快的事物,总是展露笑容、甜蜜开心,比较讨喜;然而,有许多孩子却偏偏属于另一类,喜欢批评、抱怨,对生活存有许多负面,甚至唱反调的看法,他们被说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们把这种差别归结为孩子的情绪本质不同。所谓情绪本质,就是一个人在一天清醒的时间所表露于外的情绪中,属于正向的和属于负向的比率。因此,孩子也大致可以分为“情绪本质正向”和“情绪本质负向”。

“情绪本质负向”孩子的教养方式

环顾周遭认识的孩子,我发现排除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的因素之外,属于“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仍然不在少数。这些孩子比较容易感受到环境中不愉快的部分,哭泣、发怒的时间居多,说出来话的总是没一句好听的,让人觉得他们难搞、麻烦,有时甚至让父母觉得丢脸、尴尬、抓狂。他们不容易讨大人欢心,也不容易受到同伴欢迎。教养这样的孩子通常比较辛苦。可是,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他的天生气质就是如此,并不是故意的。

如何对待和教养这样的孩子呢?我总结出两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正向看待负向气质

作为“情绪本质负向”孩子的父母,应该努力做到的第一点就是:正向地看待他的个性。我们不妨这么想,习惯吹毛求疵的孩子,将来可能是一个很棒的评论家、发明家,只要我们要帮助他学习将追求完美的性格用在正途上,而不要把这样的个性用在对付亲近的人或家人的身上即可。

◇运用同理心,坚持原则,以不变应万变

对待“情绪本质负向”孩子的另一个方法,就是以同理心体谅他的抱怨,但要逐渐教导他用适宜的态度去面对,也就是建立一种思维语言规范。

比方说,你辛苦煮了饭,结果家里那个说话听话的孩子一上桌就大剌剌地抱怨:“我最讨厌吃饭了,为什么不煮面?”但是你明明知道,如果煮的是面,这个孩子一定又会说:“我想吃饭,为什么老是煮面?”这时你该怎么办呢?揍他一顿?不许他吃饭?自己气得半死?

或许你可以试着说:“喔!原来你今天不想吃饭。”(先接纳孩子独特的感受)

“妈妈很乐意煮你想吃的食物,不过因为你没有提前说,妈妈并不能保证天天合乎你的心意。你现在可以选择吃或不吃。”(坚持该有的规范)同理,孩子若是抱怨:“今天这里好无聊!难玩死了!”妈妈可以动怒说:“不好玩就算了!那下次就不要再带你出来玩了!”也可以心平气和地说:“喔!你觉得今天不好玩。”(同理而非责骂)

“妈妈也很希望今天是个好天气,不过,天气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虽然下大雨,但是妈妈还是很希望可以出来走走,才决定开车出来。你可以决定今天要不要玩得开心。不过,我们下一次可以找个好天气再来玩一次。”(引导他思考如何解决他的负面情绪)

这类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孩子选了一个玩具,事后后悔了,说:“我怎么这么倒霉,选了这么烂的玩具!”妈妈听到这样的话很可能气话脱口而出:“我花钱买给你还嫌,还给我!不准玩了!”不过事实上这样并不能让孩子体会到他口出恶言所造成的损害。不如换个方法:

“看样子,你现在不喜欢这个玩具了。”(同理孩子的心情)

“很可惜,妈妈花钱买玩具给你,本来是希望你开心。不过,现在已经没有机会可以更换了。等我们明年再买生日礼物时,你可以好好想一想,选一个不会让自己后悔的礼物。”

我当老师的过程中也常遇到这样的孩子:“老师,你的礼物好烂喔,都没有我喜欢的!”

通常,我都会和颜悦色地说:“啊!老师辛苦地准备小礼物,却被你嫌弃,我很难过喔!不过,老师今天准备的小礼物就是这些,很抱歉没有你喜欢的,但是你可以自由选择要拿或不拿,都没有关系!”

通常,我这些话一出口,孩子就会露出稍带歉意的笑容,然后闭口不言,乖乖过来选礼物。因此,我发现这类孩子只是“习惯性挑剔”而已,并不见得是真的故意要藉此伤害对方的感情。所以,只要你换个态度同理并接受他们的情绪,他们就会改变态度。

如果,大人们能够一方面展现对孩子的了解与接纳,另一方面协助孩子体认生活中难免有不能尽如人意的事,那么这类孩子就能自在地说出想法、抒发感受,不舒服的情绪就能得到纾解。

当然,面对这样的孩子,即使用对方法,也未必能够立竿见影。因此心理学专家还给开出两个药方:“温柔的等待”和“用心而不期待的笃定”。孩子只有在被理解的情绪里,才能够觉察自己的特质,学习说抱歉,并逐步懂得关照别人的感受。

扩展阅读

育儿大本营:扼杀孩子乐观性格的10大语录


阳光般温暖灿烂的笑容、平和开朗的脾气、遇事从容不紧张、自信快乐的宝贝,相信每个妈妈都希望拥有吧。但有时我们几句无心的话,却会不小心扼杀了孩子的乐观性格,这些话你有没有说过呢?一、当孩子被赞赏时说:“没有没有,我们并没有这么优秀。”

孩子会这样想——在妈妈眼中,我并不优秀。

孩子能敏锐地感觉到大人对他们的态度,这是孩子对自身言行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所以当孩子被赞赏时,父母不要表现得过分谦虚,如果赞赏是客观正确的,就让孩子欣然接受吧,大人的认可是让孩子努力进步的动力。

不妨这样说——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认可,我们会继续努力。

二、孩子决心做某事时说:“你还小,你不行的。”

孩子会这样想——反正都会被打击,以后都不做了。

这句话,会抑制孩子原本满满的自信。更为可怕的是,孩子以后就会把探索新事物的决定权无形中交给了父母,变得处事犹豫不决。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孩子体验失败也是一种锻炼。

不妨这样说——如果想好了,就去试试吧。

三、孩子挑战失败时说:“早就跟你说过你不行的吧。”

孩子会这样想——早知道这样就不跟大人说了。

这样的话无论对孩子还是父母本身都没有任何好处,只会疏离父母跟孩子,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交流。父母对孩子充满信心,才能令孩子感到自信及乐观。

不妨这样说——咱们好好总结,下次一定能成功。

四、孩子遭遇瓶颈时说:“你怎么那么笨啊!”

孩子会这样想——也许我真的很笨。

当孩子失败时,父母一定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给他再次尝试的机会。父母对孩子的失败反应太过强烈,会给他们带去很大的不适感和烦恼,也是导致孩子悲观的最大原因。

不妨这样说——你很棒,妈妈相信你。

五、想要孩子改正坏习惯时说:“你再……我就……”

孩子会这样想——我会改正,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威胁并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不妨试着将威胁换成一种许诺,当孩子在超市磨磨蹭蹭不想回家时,不要威胁说:“我走了,不要你了!”而是换一种方式说:“我们赶紧回家,那样就有时间在一起玩了。”长此以往,孩子每次得到命令时,都会往美好的方向设想后果,自然也会乐观应对。

不妨这样说——如果不这样做,会更好!

六、想要激励孩子时说:“隔壁家的谁谁如何如何。”

孩子会这样想——我做得再好,妈妈也看不到。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拿孩子作比较无疑是父母自讨苦吃,也会给孩子造成无穷的困扰。只有看到并欣赏孩子的优点,才能让孩子充满乐观和自信。

不妨这样说——妈妈知道,你正在努力赶超他。

七、想让孩子好好学习:“你再这样,以后扫垃圾去!”

孩子会这样想——将来的我会很糟糕。

实际上,父母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孩子却会实实在在放在心上,并感到压力。孩子小,他对未来并没有概念,父母给出的不良预言,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乐观情绪。

不妨这样说——来,收起玩具,我们来一起学习。

八、在向别人介绍孩子时:“他有一点很不好,那么大了还尿床。”

孩子会这样想——被外人知道了我的隐私,好丢脸。

跟大人一样,孩子也有自尊心,不能够随便践踏。父母应该努力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学会帮助孩子隐藏他的弱点,建立起自信。请相信,不久之后,这些“小毛病”真的会消失。

不妨这样说——这是我的孩子,他很优秀。

九、想要孩子学会感恩:“爸爸妈妈那么忙那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孩子会这样想——好内疚,没办法回报爸爸妈妈。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在孩子成人之前,父母需要让孩子懂得感恩,但不能要求孩子感恩。对没有回报能力的孩子来说,被要求感恩是一种压力,小小的孩子承受不了那样的压力。

不妨这样说——爸爸妈妈刚下班累了,帮我们倒杯水好吗?

十、孩子有进步时说:“你是第一名,你是最……”

孩子会这样想——如果下次没得第一,妈妈会很失望。

要知道,幼年得到过度赞扬的孩子一旦长大后进入社会,就很可能经历很大的失望,会很难面对挫折。父母不能让孩子因为太优秀而过早承受太多压力。

不妨这样说——无论你是不是第一名,妈妈知道你都在努力。

正确看待孩子偷东西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满足强烈的知识欲,大多数孩子可能成为英才和天才。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确看待孩子偷东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前段时间孩子由于偷了几个西红柿遭致菜农一顿打,还被绑在木棍上示众的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发表意见,有的指责菜农“谁家孩子不淘气,你那几个柿子值几个钱,这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伤害啊!”“你有什么资格绑孩子?他这么小,以后还怎么面对周围人?”也有人说“熊孩子,现在不教育,以后早晚进监狱”。其实很多人在小时候都会有偷拿别人东西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如何处理很关键,下面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一、孩子为什么会偷东西

二三岁的孩子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常常会拿回来自己玩,不过这并不属于真正的偷窃行为。真正的偷窃行为一般会发生在孩子6岁至青春发育期之间。有的5岁至6岁或者10岁至12岁的孩子偷别人的东西,其价值数小。有时拿回来的东西自己家里也有,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拿回来。要想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首先就得搞清楚孩子偷东西的冬季:

1.没有所有权的概念

孩子往往都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突出,身边的东西只要是他所喜欢的,就对别人喊:“这是我的,你别动!”而当他看到别人有他喜欢的东西时,也希望能据为已有,而且,他们往往分不清“所有权”的概念,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有的而自己喜欢的东西,都理所当然地视为已有,有时候孩子可能还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是别人的东西,“我只是想拿来玩玩”,像章自己的玩具一样,不需要告诉别人,结果就成了“偷”。

2.希望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

有的孩子知道随意拿别人东西不对,但见到别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总希望自己也能有,但父母又不给买,于是就只好来个既满足愿望又不被人发现的“偷窃”行为。

3.侥幸心理作怪

有时孩子明知道偷窃别人的东西不对,但还想起人不注意时占点便宜。会认为只是偷偷拿一个,不会被发现。比如东东就是,在去朋友家玩的时候发现很多积木,特别喜欢,觉得那么多自己“拿”一两个也不会被朋友发现,于是就理所当然地“拿”了一些回家。

4.显示自己勇敢

一些孩子总是愿意在同龄的孩子中表现出自己的勇敢,于是便尝试这种偷窃的冒险行为,以此来证明白己的胆子很大,很勇敢。只是,他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勇敢”行为是错误的。

5.对同龄人的模仿

可能身边的孩子偷窃,让孩子开始模仿,所以才会产生偷窃行为。这些需要和孩子沟通,或者多多观察孩子和孩子的朋友们,因为年幼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所以会一贯的模仿别人。

二、孩子偷东西怎么办1.帮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

虽说“自我中心期”是成长轨迹,但身为父母,我们不能对孩子的“贪得无厌”视而不见,要开动脑筋尽早帮孩子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即让孩子知道尊重别人的所有权。父母可以“以身作则”,在收好自己的物品同时,嘱咐孩子及时归置好自己的物品,父母可以向孩子借用玩具或是纸笔,并告诉孩子要使用多长时间,征得孩子的同意,方可把物品带走,在归还时要向孩子说“谢谢”。例如:在家里,和宝宝一起认一认,哪些是他的东西,比如,衣服是宝宝的、芭比是宝宝的;手机是妈妈的、笔记本电脑是爸爸的。告诉宝宝,家里每个人都有私人物品,这些东西,如果没经过本人允许,是不能动的。当然,宝宝的东西也一样,没经过宝宝允许,妈妈和爸爸也是不能把玩具随便给别人的。

2.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控制冲动的能力。例如,买回孩子想要的东西,父母可以不马上给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当他有好的表现时才能得到。如果孩子没有乱碰商场里的东西,家长一定要表扬孩子的自制力。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成为孩子的好榜样,不要为占到一些小便宜而沾沾自喜,自己有过失时要及时弥补或道歉,这对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很重要。

3.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手偶游戏、编故事等方式,例如:给孩子讲“拾金不昧”的故事等,让宝宝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要他体会丢了东西会是多么着急,并鼓励他及时归还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孩子与他人分享玩具或是食品,我们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强化他的分享行为,这样很快就能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并学会尊重他人所有权的行为习惯。

4.让孩子承认错误

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要让他还回去,并且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别人道歉,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担当,并且会有效的杜绝孩子以后犯类似的错误。

5.和孩子沟通教育

发现孩子将别人的东西带回家了,不要用偷这样的字眼,这些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阴影的,要问清楚孩子为什么将别人的或者公共的东西带回家,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需要什么,应该告诉爸爸妈妈,只要是合理的要求,爸爸妈妈都会满足他的,这样孩子以后肯定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6.适当满足孩子需求

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太苛刻了,孩子想要的东西总是不买给他们,其实很多玩具都具有益智性能,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也是孩子快乐成长必须的,父母不必对孩子要求那么苛刻,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只好拿别人的。

三、发现孩子偷东西千万不要这么做1.不问缘由打骂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偷窃行为都十分气愤,一旦发现,往往不问任何原因就采用斥骂、责打、处罚等严厉的惩罚措施来矫治孩子的问题,结果常常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行为。

在这种消况下,孩子就不能真正理解家长的教育动机,也不可能将家长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对孩子偷窃行为的教育应着重于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是不对的。家长的正面教育应首先从询问孩子“为什么要偷拿别人的东西”入手,如果是因为“那个东西好玩而自己没有”,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应该怎样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是因为“别人也偷拿过我的东西”,家长可以引导他分析;如果大家都相互报复地偷别人的东西,那么社会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孩子“并没有觉得不好”,家长可以促使他站在被偷者的位置上去考虑他自己的行为,进而认识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是不好的和应当受到谴责的。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给孩子提出一些具体的道德要求,并促使他照着去做。这样的教育,孩子通常都能乐意接受。

2.给孩子贴标签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会责骂、训斥,“小偷”、“贼”等字眼不断,这无异于给孩子贴标签,贴标签最大的作用就是强化或者及其逆反之心。因此,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冷静、谨慎地想一想应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措施,才不至于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的影响。

3.不顾及孩子自尊心

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会当着很多人的面教育,甚至在他的朋友和同学中提及,导致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抬不起头来,对心理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家长们发现孩子偷东西,事过之后,一般不要在别人面前提及,争取把事件的影响范围缩减到最小。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周围存在着讥讽孩子的人,他们的嘲笑今孩子拾不起头来,家长要想办法帮助解决解决,以便使孩子重新找回自尊。

正确看待孩子的成与败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正确看待孩子的成与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幼儿追求成功的目的,在于取悦家长。所以,家长应及时给予表场和鼓励。否则,会使他们希望获得赞许的心理要求落空,产生“做好做坏一个样”的错误认识。

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他们只要能得到口头表扬,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及时、正确的奖励,有时也会强化幼儿产生沾沾自喜、高傲自大、忘乎所以甚至不思进取的心态,要防止他们被夸奖声和赞许的目光所包围,或获得过多的物质奖励而产生畸形的满足感,懒于进取和努力,从而削弱进取意识。所以,家长要观察幼儿的心态和行为表现,发现苗头,及时教育,消除其骄傲自大等不良心态。

当幼儿“失败”时,应多鼓励多督促,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技能,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提高自信心,使之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其树立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信心。任何不恰当的责备、数落、谩骂、鄙视都不可取,因为那样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削弱自信心,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情境

我的孩子习惯大声说话,而且通常伴随着固定的行为模式。他似乎总是这样,我一天到晚都在跟他说:“安静点!”每天听这么多次,说不定他以为自己的名字真的叫做“安静点”。

思考

有些孩子拥有自然、充沛的能力和洪亮的声音。这一点通常是因为孩子的人格特质,而不是他选择要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这也有好处:他将不会成为被同伴摆布的墙头草。

解决方法

1对于这种孩子而言,如果给他的热情与能量一个出口,他将会表现得更好。可以找一个让他喧闹却不会吵到别人的地方,你可以考虑选择游戏室或者是卧室。在这个房间的门边加装一些隔音或密封的材料,以降低他的噪音干扰。每当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大的时候,你可以直接要他进去那个房间。

2当孩子越来越吵并且已经干扰到你,你可以打断他正在做的活动,要求他改做一些更安静的活动。可以让他开始玩猜谜游戏或者是盖房子游戏。

3孩子很容易受到周遭的人影响而学习到某些行为模式。想想看在孩子的生活里有没有人常常大声讲话或者是经常大叫?你自己是否会因为要让孩子注意到你而说话越来越大声?家里是否有人会很大声地直接叫另一个在房间的人呢?订一个家庭规则,要跟人说话时得找到他,并且跟他面对面说话,而不是在另一个房间里大声叫喊。

4有一点很容易做到的是:不要对孩子大叫,而要用温和、平静的声音要求孩子遵守你所说的话。通常,如果孩子已经注意到你在他耳边轻声说话,他将会平静下来听你说话。

5如果你常抱怨“他从来不听我说话”,或者你发现要他做什么事时,必须一再唠叨跟他说很多次,孩子也许有听力方面的问题。另一个显现出听力问题的征兆是,他无法用很小的声音或很平的语调清楚且正确地表达他所要说的话。有听力困难的孩子会很常说:“什么?”如果孩子经常感冒而导致耳朵感染发炎,那生病的期间他的听力也许会暂时受到影响。如果你怀疑孩子可能有听力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尽快安排听力方面的专业人员为孩子进行评估。

家长给孩子准备入学礼物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