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泛灵心理,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一个时期宝宝会把一切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动能力的。因此,我们常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与枕头“谈心”,与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讲话”……孩子的这种泛灵心理,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年轻父母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对策一:用拟人化的方法来回答孩子所提出的“棘手问题”

孩子是好奇的。从2岁末期开始,宝宝就会对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是这个时期的宝宝心理水平难以理解的,但是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又不能不回答,否则宝宝提问的次数就会减少,甚至会使他对事物失去应有的好奇心。对于孩子的提问,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心理特点,采用拟人化的方法间接地回答。

问题1:“月亮为什么跟着我走?”“大概是月亮喜欢你,所以跟着你走。”这样的回答,总比你对孩子说“你还太小,爸爸告诉你,你也不懂”更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延伸阅读

孩子啼哭心理


怎样对待孩子的啼哭

我对小女一个最深刻的记忆是她一岁多时,一想要妈妈抱就开始哭。只要她一哭,我们就设法抱起她来,把她哄好。大多数人对婴儿都是这样的态度。

对此,许多有经验的“过来人”都警告:孩子小小年纪很机灵,懂得如何操纵大人。如果她一哭你就抱,那么她动不动就会哭,就要抱,弄得你身心交瘁,过不上一天安生日子。要从小训练孩子独立性,有时候哭了就让她自己待着。

可是,我们夫妻却自觉地拒绝了这套经验,当然大部分是出自于心不忍的天性。其实正好相反,孩子没有被惯坏。一两岁的孩子当然要哭。我们“一哭就抱”的原则并非毫无道理。甚至我可以说,“一哭就抱”是常青藤教育的起点。

“一哭就抱”的原则,有父母的感情在,但更是从婴儿的角度建立的。试想:婴儿在掌握基本的语言之前,和父母唯一的交流就是啼哭。她哭你置之不理,让她自己闭嘴,“培养其独立性”,这其实是阻碍了她和父母的交流。“一哭就抱”则让她感到自己唯一拥有的交流工具非常有效,鼓励她频频使用这一工具,增加了她和大人的互动。婴儿和外界互动得越多,获得的回应和刺激就越多,感情和智力的成长就越快。我后来开玩笑说:孩子哭,大人抱,这就是婴儿级别的讨论班。你从小就鼓励孩子“发言”,她以后上大学时才喜欢在班上说话。

我上述的“常青藤原则”,并非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父母直接的经验。老实说,我们夫妻之间对此一开始也有许多不同。妻子是属于绝对的“一哭就抱”派,我则认为晚上哭至少不应该抱。两人为此还争执过不少。因为啼哭是婴儿唯一的语言,可以表示她饿了,也可以表示温度不合适,或者是不舒服,要换尿布,也可能是感情需要,当然还有些情况就是习惯性地哭泣,很难解读。即使父母本身,判断也不一致。但事后冷静地看,大多数情况还是当妈妈的立场对,母亲的本能最靠得住。我们也常常听说,从小得宠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聪明;被管教过严的孩子,则往往不那么机灵。在我看来道理很简单:孩子从小被鼓励和外界沟通,发出自己的意见和声音,智力发育就比较充分,信心也比较足。一张嘴就被呵斥“闭嘴”,或者被置之不理,则会逐渐丧失和外界沟通的欲望和信心,接受的外来刺激也不足。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沟通者、倾听者,应该有一些牺牲精神,让孩子的沟通欲望得到满足。

孩子不必早读书

孩子要不要上幼儿园?从多大开始上幼儿园?上什么样的幼儿园?这一直是争议不休的问题。

我们的女儿在两个月多一点就进了幼儿园。不过,在选择幼儿园时则比较精心。特别是女儿从十五六个月到5岁期间上的那个美国幼儿园(名字叫“创造性的儿童”),对她的成长发育非常关键。我不妨结合那个幼儿园谈谈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这个幼儿园最好的地方是师生比例,老师和孩子能到一对二或三,甚至一对一的水平。这样,孩子能得到大人充分的照顾,和家长自己照看几乎无异。而各位老师技能多样,能够取长补短,教给孩子的东西比一个家长要多,在方法上花样也多。更重要的是,孩子有机会和别的孩子打交道、交朋友,培养了其社会技能。

这个幼儿园执行了非常严格的规矩:坚决不教孩子语文算术。我们开始时还就此提出异议,院长则特地解释了他们的教育哲学:在学前阶段,孩子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是发展感情和社会技能,即怎么和别人相处、怎么在陌生人的环境中保持情绪的稳定,而非读写算术的能力。当一两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到了幼儿园时,就等于走向了社会,要理解和适应由其他小朋友和老师构成的“大世界”,是非常大的挑战。而孩子在这一阶段的生活经验不需要读写、算术等技能,因为这种学术性技能是理解超出人们直接经验范围的世界的工具。当感情和社会技能还发展不充分、不稳定时,让孩子学读写算术,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挫折感。最后,孩子不仅读写算术没学多少,感情和社会能力也发育不成熟。

女儿每天来到这个幼儿园,不是学什么读写,而是坐在老师的膝上听老师念图画书。一些专家的研究指出:在早期教育中,大人给孩子读图画书(而不是让孩子自己识字)是最好的手段。因为孩子对着图画听故事,会触景生情、激发出对世界的兴趣和想象力;同时大人和孩子还在这一过程中有随机的交流。这样孩子的词汇量就逐日加大,表达能力也日渐丰富,和外部世界的沟通就更加复杂。女儿从小就听故事成瘾,对电视反而缺乏兴趣。她一岁多时经常半夜二三点醒来,拿起一本图画书使劲摇着正在熟睡的妈妈:“讲书!讲书!”除了听故事外,她在幼儿园的大量时间用于摆积木、观察动物等游戏上。幼儿园基本没有电视,整天的活动是在和人的互动中完成。这样,女儿从这个幼儿园出来后,虽然没有认什么字,但是观察力非常敏锐,动植物的知识异常丰富,而且情绪快乐、信心十足、能说会道、善于和别人沟通。

这样的幼儿园,在中国大概不太现实。我这里的介绍,只是想给国内的家长和早期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理想的模型。我知道国内有许多“贵族幼儿园”,物质条件并不缺乏,缺的是幼儿教育的理念。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家长首先要弄清楚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学前教育顾名思义是“学”之前的教育。在“学”的阶段之前让孩子读书,无异于揠苗助长,结果很可能是使孩子的感情和心理受到挫折。幼儿园的最大功能,是帮助孩子在感情上发育成熟,完成初步的社会化过程。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智力开发型的幼儿园常常是最有害的。许多家长温文尔雅,家教很好,但孩子在集体中则脾气暴戾反叛,很难管教。这里的一大原因,就是孩子太小,语言也有限,有了挫折感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就用行动来表达。幼儿园如果不照顾孩子这种感情发育的特殊需要,一味强调智力开发,孩子的挫折感就可能更强,乃至上了学后感情不稳定,不知道如何和别人合作,最后触犯许多同伴,陷于孤立,性格变得更加焦躁。一般而言,中国的家长过分迷信智力开发,过分重视孩子的功课,对教育的理解非常狭隘,甚至把感情发育、社会能力排斥在教育之外。要记住,没有“情商”,孩子智商多高也难以成功。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常青藤的原则,强调面对面的讨论班优于阶梯教室的大课。其实国内的大学也试图办讨论班,但常常还不如大课。第一,教授是照本宣科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不知道怎么主持和引导自由的讨论。第二,学生也是同样的教育塑造而成,真有了自由反而无话可说,使课堂冷场。

看来,常青藤的原则如果不早早贯彻,孩子已经定了型,即使真拿到一大笔奖学金,到了常青藤的讨论班里还是无所适从。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吸收,轻视表达。比如死记硬背,就是保证完整准确地吸收信息的一个极端方式,没有给个人意见的陈述留下任何空间。我们的学校教育,表彰埋头读书的学生,把“爱表现”视为浮噪。与此相对,在西方的传统中,修辞学自古希腊经文艺复兴,一直是一门基本的学问。讲演术等等,至今还是教育的重头。其实这也体现了满堂灌的大课和对话式的讨论班的不同原则:满堂灌需要的仅仅是听、是记笔记、是吸收;讨论班则是要听的人也发言。特别是作为学生,知识和经验明显要比教授少,但要尽可能地和教授平等地对话。这样,学生在表达思想上面临的挑战,自然比接受知识的挑战还要大。

我对小女的家教中,一直鼓励她表达自己的意见、形成自己的主张。

小女上学,大家围坐在小圆桌周围,在学写字的同时,每个孩子都开始生产自己的著作。女儿的第一本著作,是一年级时完成。当时她才六岁,已经认识一些字,但是还基本无法写出完整的、拼写正确的句子。但是,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多少掌握着一定的用图象表达自己意念的能力。她的第一本书,就是用三张图象表达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制造过程是:她先用彩色的纸张剪贴制造图象,一个在教室里当志愿人员的学生家长对她进行辅导。她要尽力向那位家长解释自己的图象的意思,那位家长则根据她的解释,写下图片的文字说明;然后图文相配,装订成书。当然,女儿实在太稚嫩,制作的图象没有文字解说别人是不可能看明白的。当然她更没有自己撰写解说辞的能力。不过,她的小脑瓜已经可以朦朦胧胧地编故事、写童话了。大人必须不停地和她对话、讨论,最后搞清楚她要表达什么。当然,这里的核心理念,就是帮助她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接下来(还是在一年级),女儿就被要求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她的一个课堂练习,是学习简单机械原理。问题是:如果一个上坡的斜度加大,我们需要更多的还是更少的力气推动一个物体?女儿的回答很正确:当上坡更高时,需要更多的力气。但她写的英文却充满了拼写错误,8个单词写错了6个,都是她根据发音用字母随意拼出来的。但老师从不纠正。我最初一看,吃惊不小。我们小时候写错一个字,老师常常要罚我们在田字格上再写10遍。怎么这里老师改也不改?后来和老师以及家长一交流,才明白这背后的哲学:孩子的注意力和精力就那么一点点,顾了这个就不能顾那个。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鼓励他们用文字表达自己。如果每个字都改,他们顾了拼写,就精疲力尽了,而且也觉得太枯燥,不想学了,也不可能再用句子表达自己。拼写错误连篇,如同孩子咿呀学语,说出来的话含糊不清、充满了错误。然而,她说多了自己也就学会了。最关键还是要鼓励她表达。果然,到了二年级,拼写和标点都慢慢开始学了,孩子没有感到任何压力。

事实上,以表达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不仅增强了孩子的创造力,也使其接受知识的过程变得更有效率。

探秘孩子说谎的秘密心理


很多时候,即便是在“案发现场”,指着那被翻得乱七八糟、满地的CD光盘,你问孩子:“这是谁干的?”你可以听到的答案“这是小狗干的!”四五岁的孩子不愿意爽快地承认自己犯的那些小过失,同时还能编造出各种理由和借口。面对这些小谎言和狡辩,很多父母都难以容忍,甚至还会给孩子扣上一些“帽子”———不诚实、爱说谎!

其实,如果面对这种情形的时候父母们不必太过紧张,这里有一些当孩子为批评“推卸责任”时的秘密心理,能使你更好地了解孩子,帮助他们。

秘密心理一:“如果我承认了,妈妈一定会大发雷霆!所以不能说!”

很多时候我们低估了孩子,以为这些小家伙只是因为畏惧“皮肉之苦”而不惜撒谎耍赖。事实上,真正让他们感觉受伤或内疚的,是爸爸妈妈愤怒中隐藏的沮丧和难过。

指点迷津:保持冷静。哪怕他把你昂贵的披肩做了蝙蝠侠的斗篷。心里默数10个数之后,问他:“这是怎么回事?我想听你说说。”专家建议父母:“不要上来就责难孩子,心平气和地、真诚地给他一些时间想想,也许孩子就会放松些,愿意跟你说刚才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给他安全感和不变的信任。吞吞吐吐的孩子希望首先能得到你的原谅———因为实际上他知道自己是有过错的。告诉他:“如果你做错了什么,我希望你能告诉我。也许我会有一点点生气,但是,我会更高兴你能诚实地告诉我一切。”

秘密心理二:“我不想说‘对不起’!只要不承认就不用说了。”

“对不起”不是人人天生就会说。道歉也需要一边成长一边学习。四五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只是他们还不能够正确地分辨在什么情况下它叫做“自尊心”,什么场合它就变成了“固执”和“无礼”。教会孩子那些不伤害别人,也不会有损自己的做人之道。

指点迷津:告诉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告诉他,当他做了让别人失望或者难受的事情时,道歉可以使对方感到舒服,并且有利于解决问题。让他试着体会“换位———同情”的道理。

要等待他真诚地说出道歉。。让孩子明白,能说出真诚的“对不起”对于成年人来说其实是同样困难的。当孩子学会了诚心诚意地道歉时,他也就不会去推卸自己的责任了。不过,一定不要强迫孩子说“对不起”,所有的一切是要让孩子最终明白,只有自己真心地感到抱歉了,你自己也才能真正地舒服和轻松起来。

秘密心理之三:“我不承认,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孩子看来,推卸责任,很多时候是躲避麻烦最简单的方法!勇于承担和“善后处理”,孩子还需要父母的帮助和用心。他知道自己做错了,给他修正、挽回或补救的机会,同时还能保留一些面子。

指点迷津:给孩子一个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你说那个做错事在墙上乱画的人应该用什么办法来弥补他的过错呢?”你主动提出进入“弥补”的程序了,也就暗示了你虽然不满意但你愿意接受他的认错和补救,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来响应的———“我想那个小孩已经答应了一会儿就用刷子把它们刷干净!”

什么是蛋壳心理?如何让孩子远离“蛋壳心理”?


什么叫蛋壳心理?怎么让孩子杜绝“蛋壳心理”?如何让孩子远离蛋壳心理?文中详尽为大伙儿详细介绍孩子的“蛋壳心理”。

现如今许多 孩子只有听赞美之词,听不进一点儿抵制建议;有的孩子表面傲慢,内心脆弱,疑神疑鬼;只有接纳取得成功,不可以应对不成功,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儿,便会有极端化的行为,乃至寻短见……这就是说白了的“蛋壳心理”,敏感是它的实质。这类心理,给孩子的成才产生巨大的伤害。什么是蛋壳心理?如何让孩子远离蛋壳心理?

不善的亲子教育,是造成 “蛋壳心理”造成的最直接原因。做为父母,谁也不愿意让孩子亲身经历痛苦,尤其是这些在艰苦岁月中长大了的父母也是不愿让孩子吃苦耐劳。因而,作父母的一直想方设法地为孩子设计方案美好的明天,给孩子体贴入微的关爱,对孩子千依百顺,广结善缘,对孩子竭尽赞美之词,却不舍得指责和教导……太过骄纵、万般娇惯是造成 这类心理的最根本原因。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事例:孩子咿呀学语时,跌倒后父母莫不疾跑向前,搀扶孩子心痛地又哄又揉,宽慰大半天。实际上父母的这类心态总是加剧孩子的“蛋壳心理”。当他再碰到困难时,他并不是英勇路面对,积极主动想办法处理,只是不由自主地等候他人的宽慰和协助。等待全过程中,他会愈来愈丧失面对困难的胆量,心理也会愈来愈敏感。什么是蛋壳心理?如何让孩子远离蛋壳心理?

一个吃不消憋屈、经不住挫折、担心艰难的人,是不太可能应对猛烈的市场竞争的。因而,两者之间为孩子分配好一切,比不上教會孩子应对一切,这才算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做为父母,何不在孩子的成才路面上“生产制造”一点挫折,让孩子学好在挫折中维持信心,学好在挫折眼前维持开朗,谈笑自若;塑造孩子的韧性和抗挫折的能力,及其受挫折后的修复能力,也有不向挫折低下头的精神实质。此外,父母要学好对孩子说“不”,要让孩子了解并并不一定的规定都能获得考虑,使她们学好接纳回绝,提高自律意识能力。

如何让孩子远离蛋壳心理?孩子承受的一切一次挫折,全是对孩子承担能力的一次绝佳的锻练机遇。

父母行为影响孩子心理


孩子心灵史一张纯净的白纸,同时这颗幼小的心灵也极易受到伤害,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时候不经意的行为就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留下心灵创伤。

父母就是孩子一出生就所拥有的,也是固定的环境,在这个家庭中,孩子最在乎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们,要想一想,你们几乎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在他们幼小心灵成长的路上,你们能给予他们安全感吗?

为孩子创造好的家庭环境,避免以下行为对孩子造成伤害:

1、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它会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2、父母吵架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父母以为孩子还小,夫妻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对小孩子是无所谓的。其实,孩子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们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记录下来了。有些家庭,夫妻间争吵不休,满嘴粗话,甚至动手动脚,家庭气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压力;有些父母,长期感情不合,在家里寡言少语,在这种气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压抑,时间久了势必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变得冷漠、孤独、执拗、粗野,成为心理方面的畸形儿。

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是每一位有爱心的年轻父母应该谨记的。

3、父母发脾气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4、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去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5、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博取别人的赞叹有的家长,简直把孩子说成“豆腐渣”。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八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6、忽视孩子的优点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是,在我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源自于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心态。但是,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总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7、不耐心解答孩子提的问题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在童年时期,好奇心特别重。但是不少爸妈对孩子的问题不加重视,没当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

有的父母嫌孩子烦,三言两语打发孩子,孩子也许还很小,但他也能感觉到爸妈的态度,父母的冷淡会让孩子以为自己不应该问问题,或者不应该问这一类问题,让他对自己能力失去了信心。爸妈的敷衍还会让孩子渐渐失去提问的热情,也会渐渐失去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知半解,信口作答,孩子对爸妈的话总是深信不已,你给他错误的答案,孩子会当成是真理而记住,错误的观念一进入脑海,再要改回来就难了。以没有时间作借口不回答孩子问题,这只是一个借口,不应该成为理由。如果爸妈在当时没有时间回答孩子,也应该首先肯定孩子的提问,然后向宝宝说明自己现在确实没有空,并向宝宝承诺在某个专门的时间来回答宝宝的提问。

好问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一般说,好问的孩子勤于思考,爱动手,求知欲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提问给予及时的肯定,让孩子感到提问题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经常为提出问题而自豪。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有很好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