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当过小孩的人都知道,「听话、守规矩」几乎就是好宝宝的专属代名词;为人父母者,也总是因家里的宝宝听话乖巧,而感到骄傲、宽心。但是有些爸比妈咪也会发现,为什麽家里的宝宝总是爱耍赖、不听话,同样的规矩即使重申了好几次,软硬的手段兼施,最後还是以宝宝的哭闹来结尾?其实父母只要以同理心来了解宝宝,并从日常生活建立规矩,甚至以身作则,才能让宝宝了解好规矩的意义与重要性!

孩子,你为么耍赖?

当宝宝出现耍赖、不听话的情形时,绝对不会是「无缘无故」,背後一定有其动机与原因,因此不可只是一味地责骂宝宝脱序的行为。

一、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拥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但却尚未学会管理自己,因此面对大人的规定而有所意见或者不满时,碍於表达的不完整,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说明,便会以反抗、不听话的表现,做为另一种形式的表达。

二、做为引人关注的手段

当宝宝乖巧听话时,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对於孩子的关心,因此当孩子发现耍赖、不听话时,可以得到父母或长辈的更多关注时,就可能一反常态出现野蛮不讲理的举动,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曾因「耍赖」尝到甜头

孩子因不听话而受到斥责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藉由「哭闹」来耍赖,家长若因心疼或者是管教方便,而答应孩子的要求以求停止其哭闹的行为,便会建立孩子错误的价值观,认为只要哭闹就有糖吃,此後一遇到类似的情形,便学会沿用这套坏习惯。

对付耍赖宝宝该怎么办?

了解了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之後,除了设身处地的关怀宝宝、与孩子沟通、了解他的需求之外,当孩子已建立错误的价值观时,就要进一步予以导正:

处理孩子耍赖的当下反应

当孩子耍赖时,千万不要轻易妥协,父母的态度更要坚定,只要孩子发现哭闹与耍赖无法达到他所预期的目的时,自然就会停止,事後父母则应再藉机教育,告知守规矩的真正理由,不可当场就以太过情绪化的语气或用词来告诫孩子,才能让孩子真正了解守规矩的用意,而不是因畏惧责打而停止错误的行为。

日常规矩的建立

宝宝会耍赖,通常都是因为事情不如他的意,因此平时父母就应建立生活的规矩,通常就是对於玩具、零食的规范,并和孩子一起沟通、讨论,让孩子真正因了解而有遵守的意愿;而订定的规矩要明确,也不要随意更改,以免让宝宝产生观念的混淆。另外家长最好也能以身作则,方能让立下的规定更加具有说服力。

鼓励孩子正确的表现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订定了规矩之後,要让孩子认清是非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事实上给予明显的区隔,当孩子因表现良好受到鼓励时,自然能强化规矩的正面意义;孩子犯错时固然也要给予处罚,但不宜太过放大,把焦点放在宝宝的好行为上,他会更乐於表现喔!

叮咛

每个人都需要拥有自己不被打扰的空间,当然孩子更不例外,因此父母在教养孩子时,不要时时刻刻都以「规矩」框住孩子的生活,不让他有喘息的空间,让孩子自己思考正确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反而能提高孩子实践的意愿,更何况人都是会犯错的,有失败,才能有所借镜与成长,有时不妨让孩子自己去承担不守规矩的後果,得到的经验会更为深刻与珍贵

扩展阅读

年龄长,规矩变(下)


4岁大的孩子

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断发展。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合作,使自己的需求与其他人的达到均衡。

他们的典型行为:

*更加专注于游戏和各种活动。因此,当他们玩得正起劲的时候,让他们放下玩具或者停止游戏就变得格外地困难。

*因为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缺什么和想要什么,所以他们会用更加强烈的方式来抱怨。

*有时他们会隐瞒事实的真相来满足自己个人的需要。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是在欺骗,是错误的行为。

父母怎么办:

*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去结束游戏然后再做另一件事情。事先给孩子一个提示,让他明白游戏快要结束了,以免过一会儿发生强烈的对抗。如果时间不是十分紧迫,并不需要非得马上就开始做,那么就可以给孩子更多的一些时间让他玩。一旦孩子开始耍赖哭闹,父母就要告诉孩子等他冷静下来再说。

*对孩子的哭闹置之不理。就好像孩子是在用正常的语气提出要求似的,父母也像平常那样平静地作出回应:拒绝或者同意他的要求。不要对他的哭闹过于关注,也不要有明显不同于往常的反应。

*冷静地对待孩子的谎言和欺骗行为。处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这种行为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他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就贬低他,使他产生羞愧感。比如,他把牛奶杯子打碎了,牛奶洒了一地,但是却不承认是他干的,这时候你可以说:“又是牛奶又是玻璃碎片儿,太难收拾了。”然后请他帮助你打扫干净。这样,他就会觉得别人能够理解他,将来就不会害怕说出事实真相了。

5岁大的孩子

他们能够领会父母具体的要求和规则了。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依据自己懵懂的道德意识去做事。

他们的典型行为:

*开始学习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对方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5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懂得遵守规则,也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但是,他会超越界限试探你,看看你有什么反应。

*虽然距离理想的目标还很远,但是与以前比较,孩子到了5岁就能够更好地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如果他们的欲望不能够得到满足,他们也很少摔门、打人或者大哭一场了。

父母怎么办:

*拓宽孩子的视角。可以问孩子:“你喜欢别人这样对你吗?”然后告诉孩子他这种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遵守行为准则。

*制定并尝试一种行为管理体系。比如,每天早上把画的三张笑脸贴在墙上,如果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就把笑脸变成苦脸,并注明犯规行为是什么。一旦3个笑脸都变成苦脸,他就要受到小小的惩罚了。如果一天下来哪怕还剩了一个笑脸,也要给孩子一些鼓励。

*设一些限制使孩子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比如告诉他:“给你3分钟的时间停止大哭小叫,否则你就得自己呆在房间里不允许玩玩具了。

早教启蒙:6岁前的宝宝要懂哪些规矩


大家都喜爱懂老规矩的孩子,自小塑造孩子优良的行为习惯,才有益于孩子今后的成才。这种老规矩,5岁前的孩子必须学好喔。大家都是以小孩子长大,大家都了解在父母的眼里,聪明、讲规矩的孩子便是好宝宝。为人正直父母者,也一直期待家中的宝宝聪明聪明,期待孩子可以让自身自豪、心宽。可是一些父母也会发觉,家中的孩子一直爱耍无赖、不懂事。6岁前的宝宝要懂哪些规矩?

一样的老规矩,即使父母跟宝宝注重了好几回,恩威并施,可是,宝宝還是不以为意,乃至都以又哭又闹来末尾?6岁前的宝宝要懂哪些规矩?

实际上,父母要是竭尽所能的来掌握宝宝,并从生活起居中潜移默化孩子要懂老规矩,乃至言传身教,才可以让宝宝清楚老规矩的实际意义与必要性!

那麼,5岁前的孩子必须懂哪些的老规矩呢?

1、不可以有低俗、粗暴的个人行为

俗话说得好“三岁定八十”,因此塑造孩子的良好的习惯务必自小学起,从平时行为准则着手。在生活起居中,孩子不可以有低俗、粗暴的个人行为,父母标准孩子好的个人行为。

例如,父母要文化教育孩子,在一切场所都不可以乱丢垃圾、又哭又闹。在公园见到自身喜爱玩的东西他人在玩,有的小孩子会大吵大闹乃至推打别的小孩子,要争来临玩才行。

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留意教育 孩子,生态公园的东西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玩,假如你想玩,就要和别的小孩子商议,恳求她们交给你玩,而不是用粗鲁的方法处理。

2、不可以随便拿他人东西,对自身的东西具有管理权

因为孩子年龄小,她们许多个人行为全是潜意识的,不容易预估事儿的不良影响。因此,父母假如发觉孩子喜爱拿他人的东西,就需要留意文化教育孩子,让孩子了解不可以随便拿他人东西,对自身的东西具有管理权。

当碰到别人举报自身的孩子拿了他人的东西,假如孩子担心,害怕认可东西是他拿的,如“是他帮我的”……父母不能用过度严格的心态去吓唬孩子,应当立即和孩子说:“我明白就是你拿了别人的东西,拿了他人的东西就得归还别人!”

除此之外,也要对孩子讲明不可以拿他人东西的大道理。你能用沟通交流 的语气,如:“你拿了花朵的小熊宝宝,她一定很难过,如果你喜爱的超人2被他人取走了,你可以开心吗?”父母要让在孩子了解自己做得不对后,由于自身的东西被拿会不开心,可是他人的东西被,他人一样不开心。

3、拿过的东西要失而复得

孩子假如见到自身喜爱的东西,都特想占为己有。假如你察觉自己的孩子有喜爱拿他人东西后不愿意还的个人行为时,一定要提示孩子。6岁前的宝宝要懂哪些规矩?

假如孩子长期性拿了他人的东西不还,会致孩子在潜意识中感觉要是自身喜爱的东西就不用归还人,那样长大了的孩子非常容易有偷窃的行为。

当父母带孩子去好亲戚家玩时,孩子喜爱到了他人的遥控汽车,因此出自于好心,其他父母会让自身的小孩子让你的小孩玩。要离开之后,将会你的小孩子对小玩具恋恋不舍,乃至想放进自身的袋子里带回去。

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教育 孩子拿过的东西要失而复得,不可以有贪欲心理状态。

4、遵照名额有限,不可以随便排队

许多父母将会都碰到这类状况,上班的情况下,见到有公共汽车检票的情况下,大伙儿就一窝蜂地拥上来。原本该好好地排长队的,但是,在这个时候都没人遵规守纪了。很多人都觉得,在我国,名额有限、不随便排队的意识很较弱。

6岁前的宝宝要懂哪些规矩?因而,以便今后大家都可以产生良好习惯,父母要自小塑造孩子要遵照名额有限,不可以随便排队。在带小孩子乘公交车的情况下,要文化教育孩子,要排长队等待,等前边一个人进入车内后自身才可以上,不可以争前恐后。

巧妙为孩子立规矩的几条要领


孩子如果不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也就不是孩子了,而我们如果不经历这几年非常时日,又怎能肩负“父母”这个光荣称号呢?既然有勇气为人父母,就应该把每天斗智斗勇当做最大的生活乐趣,和最磨练意志品质的极限锻炼。只不过,在上战场之前,我们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在这里,我们给你提供一份尽可能实用的纪律实施操作手册,协助你打一场有准备的战役。

纪律,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太早

也许你认为为宝宝立规矩是他长大以后的事,那你可就错了。研究表明孩子在1岁左右智力就会经历一次飞跃性发展,从这个时候开始,你就应该让他明白“如果你做了什么什么,那么我就会怎样怎样”。当然,这个年龄的还很难充分理解你的语言,所以坚持不懈地让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当他发现每次站在餐桌边咆哮带来的后果都是被沉着脸的妈妈“请”出餐厅的话,他慢慢就会有所收敛了。

颁布纪律的时候要记住,3岁以下小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所以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为什么“不能在马路上乱跑”有时未必能收效,在紧急的时候,你的指令越简短,他接收的效果越好。所以你只要严肃地说“站住,危险”就够了。孩子犯错之后,我们一定要趁热打铁。如果他在商场里做了错事,而你回到家再训诫他的话为时已晚,他早就忘记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了。所以,如果他在外面无理取闹,你应该马上把他抱到一边,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然后你可以给他一个小小的现场惩罚,比如让他在角落里静站2分钟。当然,你会陪在他身边,并且帮他挡住路人好奇的目光。最后请不要忘记,纪律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到好的行为习惯,所以你更应该做的是随时对他提出你的希望,并且在他很好地控制了自己之后好好表扬他一番,这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执行方式对于实际效果很重要——纪律实施的Do’s和Don’ts

×Don’t:讨价还价

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与夸奖和鼓励是好的办法,比如幼儿园通常使用的奖励小贴纸的办法。这样做可以鼓励孩子保持荣誉,再接再厉。但是,我们要谨防事物的另一面——“事后奖励”成为了谈条件或者一种妥协,比如跟他说:“如果你不哭了,妈妈就给你买小汽车。”这样做,孩子很快就会掌握了一种叫做“要挟”的技巧。

√Do:坚持原则

确定哪些事情是永远不能够在你家发生的,比如给父母起外号、说谎等,以及一旦越界需要承担的后果。把这些公示给孩子和所有家庭成员,达成一致之后就开始严格执行。

√Do:明确期望

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么表现,比如在去公园的路上就告诉他,进公园之前必须和妈妈手拉手,不能乱跑,特别是不能在停车场里乱跑。告诉他可以玩滑梯,但是不能头朝下滑,更不能踩着滑梯往上爬。在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就跟孩子约法三章,比发生情况再惩罚效果要好。

×Don’t:惩罚过激

孩子需要在一次次的错误中成长。而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不是他的每次过错都必须受到惩罚,公平而恰当的处罚才可以教会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

TIPS:关禁闭——你知道怎么做吗?

孩子犯错之后,让他到空房间里冷静10分钟,比打他5下屁股效果更好。在使用关禁闭这个武器之前,先看看我们的使用说明书。

1、制定游戏规则。首先要确定什么时候使用这个手段,而且事先确定实施紧闭的地点(这个地点应该是没有玩具,没有伙伴,没有电视机的地方)。空旷的操场、楼梯间的下方、餐厅的一角都可以——不要是一个黑洞洞的房间。

2、事先发出警告。为了公平起见,你应该在实施惩罚前给孩子一个改正坏行为的机会。告诉他正在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情,如果他不马上停止,那么就会受到惩罚。

3、灵活掌握时间。专家认为,禁闭的时间应该和孩子的年龄相对应,对于4岁的孩子,4分钟就足够了。但是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有些孩子再短一些都可以,而有些孩子则需要适当延长。时间应该由父母灵活掌握,一旦孩子表示悔改,就应该解除禁闭了。

4、用积极的态度帮他进入角色。解除禁闭的时候,你应该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提示。不要说“你刚才跟弟弟抢球是很不对的”,而要说“怎么样,准备好和弟弟一起玩球了吗?”

见招拆招:宝宝5大坏行为的破解之道

坏行为之一:咬人

易发年龄:1-2岁

宝宝理由:这个年龄的孩子通常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咬人成了一种表达方式。

妈妈对策:马上制止:“不许咬人!”如果你的孩子咬了别的孩子,请把所有精力放在受害者身上,为的是让宝宝知道他的行为不能引起妈妈的任何关注。今后再看到宝宝焦躁不安的时候,马上通过玩具或者转换环境来转移他的情绪,让他的“利齿”派不上用场。

坏行为之二:太独

易发年龄:2-3岁

宝宝理由:这个年龄宝宝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和占有欲最强,分享对他们来说是一项新的课程,并且是一项需要长期学习才能掌握的本领。

妈妈对策:提前告诉他你的期望。举个例子,当一个宝宝的朋友过来,跟他说想和他一起玩他的遥控汽车时,你可以告诉他,如果他不给朋友玩,那么妈妈就把这个遥控汽车收起来,大家谁也不要玩了。当然,事前你可以允许宝宝收起两三样他最喜欢的玩具,那是他的权利。

坏行为之三:说脏话

易发年龄:6岁

宝宝理由:学龄前的孩子会故意说些脏话来试探你的反应。也有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仅仅是在模仿他的朋友。

妈妈对策:明确哪些词汇属于禁区,并且告诉他为什么这样说不好。如果孩子是刚刚开始说脏话,那么平静而严肃地告诉他在这个家里不许这样说,然后把他一个人留在屋里就好了。但是如果脏话成了习惯,你就要给他具体的惩罚,比如没收他每天必玩的游戏机。

坏行为之四:故意挑衅

易发年龄:7岁

宝宝理由:孩子总是喜欢试探你的底线,抗旨不遵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妈妈对策:如果孩子无视你的要求,给他发出严正警告,如果他再这样做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比如他死活不愿意关掉电视,你可以说:“如果你在20秒之内不关的话,你明天将失去看电视的权力。”当然,我们今后在之前发布命令的时候,也不要总是态度强硬或者不近人情。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给他一个选择权是对他的尊重。有些时候,灵活、宽松一些的处理方式,反而可以达到目的。

坏行为之五:说谎

易发年龄:7岁以上

宝宝理由:孩子说谎主要是为了文过饰非,逃脱惩罚。还有些时候,他们是为了免除尴尬场面,为自己挣得面子。

妈妈对策:如果你发现孩子说谎了,你要跟他重申诚实的重要性,并且告诉他为什么谎言是不能被接受的。你应该让孩子感觉到,他并不害怕对你讲真话。如果他持续地通过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那么你一定要让他受到他本该接受的惩罚,让他知道,说谎不起任何作用。

该不该给你的孩子立规矩?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大,孩子需要理解她们周围世界的规则,她们需要别人对她们的期待;她们和别人怎么相处;她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她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她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孩子“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先前我只是告诉女儿,“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并没有对她表达出来;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

第二,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如果我们大人说些“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样的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三,惩罚一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她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如果父母的话对孩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她。比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她: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她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第四,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她遵守,反而会让她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她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她的态度,却会让她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五,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第六,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winner前一阵子她要求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冰激凌。我对她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她不理解。我就依着她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一个星期过后,她开始咳嗽、流鼻涕,还吐了两次清水,说她"难受、不舒服”。我告诉她这就是冷饮吃多了的后果。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两次冷饮,而是主动约束自己,只吃一次。有些事情,规劝不管用,就换一种办法,不一定正面要求。比如宝宝爱吃肉,不爱吃青菜。我们劝她吃青菜,告诉她吃青菜的好处,她就是咽不下去,我们也不要求她一定吃。经常做一些带青菜馅儿的食品,比如包子、饺子等,以此种方式让宝宝进食青菜。每顿饭的青菜,我们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让她看着眼馋。有时她会主动要求吃一些,还对我们讲道理:“吃了这个菜,我就身体就健康了,没病了,还长高了”。

第七,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在她看来,向你身上泼水或是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这样你就不会恼火,而是和缓地告诉她,“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我想,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不要时时处处紧绷着阶级斗争的弦,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什么差池。大的规矩有了,小处不妨宽松一些。苛求完美只会把你变成碎嘴婆子,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让孩子心烦意乱,你说什么她们都听不进去。你对她的规范越精简,起的作用越大。

这些规矩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也因人而言。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常常不知怎么办。不过也许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有秩序的规则,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