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天才宝贝的消极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不去想、不去看。如天才宝贝因依恋母亲而哭泣,可用玩具、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来分散天才宝贝的注意力,使天才宝贝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二、寻找一个“合理”的理由。一个“合理”的理由可以冲淡天才宝贝内心的不安,但有些理由往往是宽慰天才宝贝的借口,实际并不合理。比如母亲担心天才宝贝吃冷饮过多,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就可以对天才宝贝说:“这里的冰淇淋质量不好,不能吃。”这种解释,天才宝贝认为是“合理”的,也就收回了他买冰淇淋的要求。

三、考虑天才宝贝的需要。天才宝贝虽小,需要却很复杂。比如,天才宝贝哭哭啼啼,也可能是饿了、渴了或是困了。也有的天才宝贝对家长不让他到小花园玩耍十分生气,哭闹不止。家长应了解天才宝贝的特点,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

四、教会天才宝贝调节情绪。天才宝贝情感易变,难于控制,家长应见机行事,对年龄稍大的天才宝贝,要训练他自己控制情绪。

五、允许天才宝贝适当宣泄。对天才宝贝的一些消极情绪,不妨让他尽情地宣泄一番,有利于天才宝贝的身心健康。

六、家长的行为对天才宝贝的影响。人的情感容易“传染”,天才宝贝的情感更容易受大人的感染,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天才宝贝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

总之,在婴幼儿不开心时,家长应该想办法让宝宝开心,让宝宝通过语言把他们所有的感情表达出来,家长做好角色的扮演。

相关知识

如何疏导宝宝的嫉妒心


嫉妒心,虽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但你不能就此听之任之,而要及时疏导,以免使宝宝形成不良的性格。宝宝嫉妒心的表现很外露,不会掩饰。只要稍加注意,你就能及时发现,及时疏导。

1.给宝宝充分的关爱和温暖

你充分的关注和爱能使宝宝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特别是当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你要注意态度,避免对别的孩子太亲热而刺激宝宝的嫉妒心。同时告诉宝宝,你爱其他小朋友,更爱自己的宝宝,如果像爸爸妈妈一样爱小朋友,宝宝和小朋友才能友好相处。

2.引导嫉妒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化

这主要靠你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激发宝宝的竞争意识和自强信念。帮助宝宝弄清别的小朋友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使他改变只从结果进行比较的低层次、简单的思维方法。其次,指导宝宝进行自我分析,帮助他找出自身的弱点和优势,避免自私、攻击、执拗等不良心理的骚扰。如告诉宝宝:“你也有很多优点,你的眼睛水汪汪的,脸蛋儿长得很甜,不仅会唱歌,还能帮爸爸妈妈做事。”让他感到自己有很多优点,将嫉妒别人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方面。

3.激发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当你看到别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自己的宝宝强时,不要当面责备宝宝,如“别人能行,你怎么就不行”,这样只会挫伤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宝宝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要及时给予赞许,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激发他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让宝宝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首先要肯定他的能力,即使批评他时不要批评他这个人,而是批评他的行为。经常提醒宝宝有些事情他能做好,而不是在宝宝做错事情时,对他说泄气的话,并帮助他从失败中总结教训。

4.帮助宝宝调节伤害性情感

有时宝宝嫉妒别人,常会情不自禁地去伤害别人,如抢别人的玩具,将别人心爱的东西弄坏,甚至打人等,这样的行为会伤害别人的感情。要帮助宝宝摆脱伤害性情感的困扰,保持愉悦舒畅的心情,及时鼓励宝宝,如“你搭的飞机很不错。你会唱歌,而且唱得很好听呢。”当宝宝妒火中烧时,千万不要火上加油,骂他“没出息”、“真笨”。同时,要对宝宝进行积极的情感暗示,如用鼓励的目光进行情感暗示,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讲故事,带他出去散步等,使他用另一种情感冲淡或代替嫉妒心。

如何锻炼宝贝的方位感


手眼协调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技能,需要婴儿大脑皮层中的感觉中枢与运动中枢的协调活动,应通过话语和动作给婴儿简单的方位感。当你对初生的婴儿说“笑笑”的时候,你要自己对着他微笑,他就会学你的动作了;随着婴儿的长大,可以举着他的小脚或小手说“举高”,然后放下它们说“放低”;在婴儿够不着的地方,试着用手捧着球接近了,训练他用手来够;在婴儿躺着的时候,把玩具靠近他的脚,让他试着用脚来踢,用左右两只脚交换着接近玩具;当婴儿开始迈步时,应尽量让他多走动。并从高到低,从低到高来回走动。还可做婴儿被动操,如:俯卧、翻身等,以促进婴儿全身动作的发展。

帮助婴儿发现他自己。2~3个月时,将婴儿立起来让他看周围物体,开阔眼界,增强其感觉信息;4~5个月时让婴儿照镜子,对着镜子笑,并学会认识自己。妈妈把孩子抱到镜子前,一边对着镜中的孩子微笑,一边用手指着说:“这是婴儿,这是妈妈”,然后拉着孩子的小手去摸摸镜子。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婴儿萌发认识物体、寻找物体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婴儿感受镜子这种玻璃制品的质地,丰富触觉刺激。5~6个月时,经常和孩子逗玩说话,引导学语,并在不同的地方躲着叫婴儿的名字来锻炼婴儿的转头转身,用眼睛寻找。把他放在毯子上,妈就跪在他的上方,慢慢地把脸贴近婴儿,然后说“脸”,再把婴儿的小手放在你脸上,重复说一遍“脸”,以动作来表示理解。反复地这样教,可以使婴儿认识身体的每个部位,比如鼻子、嘴、耳朵。7~8个月时,如果你问:“鼻子呢?”,他就会笑眯眯地指着自己的小鼻子。

6个月以后,成人将家里的常用物品名称告诉婴儿,然后让他指出这些物品在哪里。随着婴儿的长大,可以指着一个东西给婴儿看,然后告诉他东西的名称。例如,你指着他的玩具熊说“小熊”,然后拿起玩具熊,再给婴儿看一遍,很快,当你再说“小熊”时,婴儿就能正确指出相应的玩具,并且把它拿起来。开始指给婴儿东西看时,他可能会东张西望,但你要吸引他的注意力,坚持下去,每天至少5~6次,这样才会有效。通常学会认第一种东西时用15~20天,学会认第二种东西用12~18天,学会认第三种东西用10~16天。也有1~2天就能认识一件东西的,这要看你是否敏锐地发现他对什么东西最感兴趣,婴儿越感兴趣的东西,认得就越快。注意要让婴儿一件一件地学,不要同时认几件东西,以免延长学习时间。只要教的得法,婴儿5个半月时,就能认灯,6个半月能认其他2~3种物品。

宝贝的“宝贝”


研究儿童发展的专家告诉我们,大约有60%的孩子会有他们自己的“宝贝”——这个学名被称为“慰藉物”的东西,它或者是一个毛绒玩具,或者是一床小被子,等等。这些宝贝们的“宝贝”到底有多重要,它又能为孩子们带来什么呢?

“在我们全家上个月去海南的旅行中,我和我丈夫不会担心丢了机票或者丢了信用卡,甚至也不担心在飞机上或者旅馆里丢了所有的行李。但有一样东西,它绝对不能离开我们的视线,那就是:我们20个月的小女儿最最心爱的毛绒小羊!其他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别的来替代,但女儿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离不开她的小羊。没有了这只神奇的小羊,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毛毛的妈妈这样说的时候,她自己也说不清究竟对孩子的这种情感是一种什么态度。

为什么孩子需要慰藉物?

尽管孩子早在小婴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会怀抱着他的小熊、小狗,并因此而感觉到快乐了,但是,在1岁之后,孩子们的这种向某种他偏好的东西寻求慰藉以致身心舒适的愿望和行为就会表现得更加强烈。

宝贝为成长寻求安全感

薇薇最不离不弃的就是她自出生以来就开始用的小枕头了。每当她感觉害怕的时候,就会四处寻找她的小枕头。比如到了一个新地方——她从没有去过的舅舅家,她又哭又闹着,直到我们想起来掏出了她的小枕头,她才抽泣着安静下来。夜晚睡觉的时候也偶尔会惊醒,但只要抱着她的小枕头,她就能重新倒头就睡。(北京,薇薇妈梁枫)

当孩子进入1岁之后,在他的诸多进步之中,行动更加自由、独立性更加增强是其中特别显著的方面。加之认知能力的增强,绝大多数孩子在这个年龄就已经体会到以致懂得了“分离”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从而“不安全感”也就随之产生。父母外出离开的难过,自己独自进入了一个房间的紧张,在大千世界奇异古怪复杂面前的恐惧,这些成长中无法避免的“烦恼”促使孩子们为了寻求安全感而做出自己的努力。于是,他们选择了一个他们最熟悉的东西,无论周围发生什么变化,这个“宝贝”始终如一,孩子们从这种“不变”中为成长寻求着安全感。

“宝贝”的作用何在?

我的小姜远1岁10个月了,她喝牛奶和睡觉的时候特别爱抓人头发。以前她自己没有梳辫子的时候,就扯我的头发,不扯着睡不着觉。不管是谁带她,她睡觉的时候都要扯着人家的头发,不然就哼哼唧唧的。现在可好了,我给她自己梳了小辫子。她现在总是摸着它们睡觉,再也不用烦别人了。(湖北,姜远妈妈玉霞)

难道“慰藉物”真的就那么神奇吗?事实上,真正“神奇”和发挥作用的还是孩子自己。在孩子紧张或者焦虑的时候,他们需要自己去面对和处理这些烦恼,于是,一个“宝贝”在此时就充当了一种特别的方法或者工具,它能调动起孩子自身的能动性,让孩子自己使自己变得平静、安详、坚强和有信心。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这些慰藉物多是一些毛绒的、柔软的、让人摸起来感到舒服的东西。正如让一个一两岁的孩子玩泥巴、面团等黏性的东西可以安抚心情一样,这些“宝贝”的真正作用,就在于帮助孩子自己平息不快和激动的情绪。说到底,为自己找到一个“亲密知己”,是宝贝们的一个小智谋,他们依靠它们度过这些暂时还难以对付的情绪或者环境。因而,父母们不必过于紧张孩子们的小习惯,只要它不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比如吃手指,就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牙齿、手指乃至肠胃健康),就再等等看,宝贝们其实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正在锻炼自己呢!

宝贝都有自己独特的“宝贝”

我家13个月的皓皓,从会翻身就喜欢抱着妈妈的枕巾。每当一觉醒来,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时,就会用小手摸索着找到妈妈的枕巾,抱在胸前。若是你给他拿走,他就会马上和你翻脸。平时他要是受到了什么惊吓,我若不在身边,给他那块枕巾,他就立刻不哭了。

很多孩子的慰藉物让成年人看来都很有趣或者很可爱,比如小辫子、妈妈的枕巾,比如某个毛毛鸭子什么的、或者小被子、奶嘴,等等。孩子在挑选自己的“宝贝”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从各个方面能跟妈妈有点关系的东西,大多是他们的首选。毛绒玩具的柔软,就像妈妈的抚摸一样让人温暖;小被子小枕头这些睡觉的用具,也会让孩子产生睡在妈妈身边的安全自在;安抚奶嘴自然不用说了,那是妈妈奶香的甜美和舒心;搂着小兔子或者小鹿时,孩子学着妈妈的样子,像搂小宝宝一样地呵护它们、轻声轻气、哄抱它们、搂它们睡觉……当然,孩子也会自己特别“独特”的品味,比如,皮皮最喜欢的就是他自己那双满地乱走的袜子,睡觉的时候就一定要穿着它,不高兴的时候也要穿这双袜子才满意。

“宝贝”留给父母们的作业

慰藉物固然能够带来很多孩子生活可爱的细节,但同时,只有父母们做好那些跟宝贝的“宝贝”有关的作业,才能尽量避免许多因这些小宠物而带来的矛盾和麻烦呢。

必要的限制:为孩子也为自己

当然,孩子需要他的“宝贝”来给他安慰,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给他设定一些必要的限制。比如,开车去公园玩儿,你可以同意他一路上都抱着小维尼熊,但是在进到公园里的时候,让他把小熊留在车里。一方面,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锻炼孩子不要过于依赖他的“宝贝”,在借助慰藉物成长的同时,也要适当的训练孩子自己获得勇敢和坚强。另一方面,对于父母有益的就是,万一在玩耍的时候,“宝贝”被弄丢了,那么孩子的一场难以安抚的哭闹和伤心就会令父母更加头疼!

清洗的技巧

因为亲密,这些“宝贝”的干净和卫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可许多父母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顺利地清洗孩子的这些“亲密宝贝”。一旦孩子发现“宝贝”不见了,他们就会不高兴,乃至大哭大闹。有一个小办法是:当孩子显示出了对某种物品的特别喜好时,你最好能同时准备几个一模一样的,当你觉得“宝贝甲”已经够脏需要清洗的时候,还可以有“宝贝乙”给他玩儿。而且这些“宝贝”最好都是被弄得比较旧的,因为聪明的小家伙们还是很“恋旧”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你可以让孩子和你一起给他的“宝贝”洗澡,孩子应该是会很乐意的。

Tips

父母们,爱屋及乌吧!

*既然那是孩子的“宝贝”,你在细心照料你的孩子的同时,也细心地照看一下那位小“宝贝”吧。你对它的爱心和爱护,也会让孩子感到很温暖。

*万一孩子的“宝贝”不见了,你一定要好好安慰孩子,给他再买一个尽量一模一样的,告诉他,这是丢了的那个“宝贝”的朋友或者孩子。

*如果孩子惹你生气了,万万不可用他心爱的东西撒气,这会伤了他的心,你自己也不会好受的。

如何让宝贝乖乖睡觉?


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睡眠习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让宝宝及时上床睡觉。当然,孩子是每天睡前哭闹折腾,还是安静地入睡,这完全取决于家长怎么做。除了每天按时把宝宝安置好睡觉外,父母也要注意婴儿床周围的安全,尤其是床上用品。

1.睡前的一小时定律

不管父母承不承认,孩子从培养睡意开始到真正入睡,最少需要一个小时。常见的套路是:洗个热水澡,换上睡衣,刷个牙,和父母聊聊一天中开心的事情,听父母读1-2则小故事,喝一点水,拥抱或亲吻父母,躺在床上开始入睡。这一套睡眠惯例走下来,怎么着都要一个小时,作为父母,你每天享受这一小时的时光了吗?

2.建立睡前惯例

年幼的孩子需要依靠父母所建立的睡前惯例来进行自己的睡眠过程,直到孩子能自己来安排睡前的时光,并安静地入睡。睡前惯例必须要有具体的规定、合理的结构和安全性。一旦父母决定一套睡眠惯例,最好能坚持下去。例如,你规定每天给孩子读2则故事,那就坚持读2则,不多不少。

当一个孩子知道父母的期待是什么时,孩子就会朝着父母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在幼儿早期,设置合理的睡前惯例事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最更好地入睡。

3.关闭这些屏幕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的睡前惯例中不应该涉及任何的屏幕,包括看电视、玩平板电脑或游戏机等等。研究表明,睡觉前观看屏幕长达一个小时会干扰孩子的睡眠。因为屏幕所发出的蓝光可能会影响生理节律,使孩子难以入睡,这可能直接导致孩子睡眠时间的减少。大家都知道,如果孩子没有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可能会精神不集中、颓废茫然。

4.陪伴玩具的选择

年幼的孩子往往都有自己喜欢的毛绒玩具、最喜欢的毯子,甚至是一件衣服,他们只是需要这些东西在身边让他们感到安全。这些东西的正式称呼是“过渡性客体”,这些珍贵的物品有助于幼儿从醒来过渡到睡眠状态。

5.留出谈话的时间

和孩子相互依偎在一个昏暗的房间,和孩子谈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这往往是了解孩子的想法与担忧的最好方式,哪怕这件事只是孩子今天看到一群蚂蚁在运送食物。这个过程值得父母去重视,并且适当为孩子答疑解惑,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学到了很多,而你也变得更加了解孩子。

6.儿童和成人一样需要爱的身体接触

拥抱可以释放激素(催产素),这是一种被称为“让自我感觉良好”的激素,科学家们甚至发现,经常拥抱孩子会让孩子感到更加安心,所以还说什么呢,爸爸妈妈们们别吝啬你的拥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