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奖励

及时且经常地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可以增进孩子的良好行为,使其继续巩固与提高。

这种奖励,必须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后立即做出的才能有效。

奖励有许多种,我主要实施的为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两种,其中精神奖励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1、精神奖励

精神奖励包括微笑、拥抱、亲吻、鼓掌、拍肩、口头表扬等等。

儿子爱上了识字卡。上月底,我为儿子买了一套无图识字卡。买回的当天晚上,我像同儿子玩其他玩具一样与他玩认字游戏。我先教他认六张卡片,当读了几遍后,我开始将卡片扔在床上,随便说一个字,让他在卡片堆里找。当儿子找对一个卡片后,我马上给儿子一个亲吻,并夸张地说声“真棒,棒极了。”。儿子见妈妈如此高兴,立刻来了精神,一个劲地让妈妈说,他找。就这样,一个晚上,儿子都拿着小卡片玩个不停。直到现在,每晚临睡前的认字游戏成了我与儿子的精典保留节目。在玩中,我鼓励的花样也不断翻新,儿子在妈妈的鼓励下,自信心越来越强,一百张的卡片,不消半个月就已认识了大半。

2、物质奖励

用奖励小玩具或孩子最喜欢吃的小食品等办法,促进孩子改善某种行为。

儿子喜欢看书,喜欢玩玩具,但是在看过玩过后,常常将书及玩具乱扔一气。有时候,当你给他讲书中的某个故事时,他便突然想要看那本书,可是望着床上、地上、桌上、椅上的书,一时还真找不到他要的那本书。为了使他养成做事有规矩的习惯,我采用了自身找原因加物质奖励的办法。自身找原因,主要是反省自己是不是自身表率做得不够,再者是否能动动脑筋。我首先为儿子买了两个布制小书架。买回后,我将他看的书和玩具分别放入了两个书架内。儿子看完书后,刚要扔在地上,我忙走过去对他说:“让我们把它送回家好不好。”说完,用手指了指书架,儿子马上心领神会,将书乖乖地放入了书架。看着进步的儿子,我高兴地对他说:“来妈妈奖励一个QQ糖。”。通过几次小恩小惠加甜言蜜语,还别说,儿子慢慢地养成了不乱扔东西的习惯。比如吃完香蕉,他会将香蕉皮扔到垃圾桶里。

二、惩罚

这里所说的惩罚是指温和惩罚,而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我常实施的有以下几种:

1、故意忽视

故意忽视是指大人的注意力从孩子的不良行为移开,故意不予理睬。

这种方法对减少孩子无意识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尤为有效。

儿子吐舌头。一次,我与老公带着儿子去姥姥家。走着走着,儿子突然注意到马路对面的一个小女孩在吐舌头。儿子觉得很新奇,也伸出了舌头,并笑着看着我们。爸爸看不下去,马上对儿子说:“快别吐舌头了。”。儿子听了,不但不缩舌头,反而吐得更起劲了。到了姥姥家,儿子继续向姥姥吐舌头。姥姥刚要制止,我示意姥姥别提这件事,而是拿出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以转移儿子的注意力。过了一会儿,儿子不再吐舌头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我都采取了忽视的方式,可以说屡试不爽。

2、责备和不赞成

当孩子刚发生不良行为时,大人要走近他身边,注视他的眼睛,表情严厉,指出那种不良行为,并下命令让他停止。一般来说,对许多幼儿,大人使用这种责备和不赞成的方法,就足以制止他的不良行为。但对经常争吵的幼儿,这种就不一定有效,可考虑用其它惩罚形式。

一天中午,我刚一进门,就见儿子拿着蓝球在厨房里往头顶上扔。球刚一扔出去,就掉在了他的脑袋上,并弹了出去。儿子不但不怕疼,依旧扔个不停。我家的厨房是用玻璃钢窗隔成的,如果球扔得过猛,很可能砸坏玻璃。砸坏玻璃事小,万一扎着儿子可事大了。我忙走到他身边,绷着脸,用眼睛盯着他,并大声说:“儿子,不能在厨房里往上扔球,如果再扔,我可要把球没收了。”。儿子看着我严历的表情,停止了扔球。我蹲下身去,指着玻璃对他说:“万一把玻璃砸坏了扎着你咋办。”。儿子似乎明白了。乖乖地抱着球到客厅里扔去了。

这里要指出的是,大人下命令,必须严肃、清楚、明确、有力,让孩子感到有纪律约束,必须执行。

3、自然结果

自然结果是指孩子不良行为发生后产生的必然结果。这种方式是让他咎由自取,以达到惩罚的目的,不再发生这样的不良行为。

扩展阅读

让宝宝养成爱牙好习惯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但很多时候事与愿违,不是牙齿不整齐,就是长蛀牙。那么,应该怎样给宝宝做牙齿护理呢?1.护牙从第一颗牙开始

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妈妈就要为宝宝做口腔护理。早晨及晚上临睡前,在食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沾清水清洁牙齿及牙龈,有利于保持乳牙清洁,按摩牙龈也可促进牙齿萌出。出牙后的宝宝,平时每次喝完奶后,要给宝宝喝几口白开水,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

2.养成早晚刷牙好习惯

从3岁起就可以让宝宝学习自己刷牙了。刷牙是为了保持口腔清洁,刷净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小孩开始刷牙时最好不要用牙膏,避免牙膏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恶心,等熟练后再使用牙膏。

3.教宝宝正确刷牙

正确地刷牙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给宝宝买软毛保健牙刷;将牙刷毛放在牙齿与牙龈交界处,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与牙齿表面呈45度角,原位水平颤动,然后顺着牙缝竖刷。也可以采取在牙面划圆圈的方法;按照一定顺序,牙齿的各个部位都刷到;早晚刷牙;每次刷牙2~3分钟。

4.吃东西过后漱口

每次吃过食物后,尤其是吃过甜食后,要及时让宝宝喝白开水漱口,防止食物残渣伤害牙齿。

5.睡前不吃东西

人在睡着后,唾液分泌会减少,而唾液可以冲走细菌并抑制细菌繁殖。如果睡前不刷牙或没刷干净,食物残屑在细菌作用下很快就会发酵产酸,再加上口腔因睡眠而缺少唾液,不能稀释中和细菌产的酸,牙齿就很容易受到腐蚀,日久就可能引发龋齿。所以在睡前刷牙,把留在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屑刷干净,刷完后不再吃任何东西,就可以维护一夜的口腔卫生。

6.在运动中保护牙齿

有些宝宝喜欢运动,刚刚四五岁大就开始玩轮滑、滑冰、足球、冰球等活动,但在运动中,难免有伤害。因此口腔医生建议:易发生撞击导致牙外伤的高强度、对抗性运动,最好佩戴牙托。防护牙托是一种弹性片状减震装置,它能在运动中保护牙及周围组织、颌骨和脑,避免其受到冲击和损伤。目前在私人牙科诊所做牙托很方便,而且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

7.每年定期检查牙齿

宝宝乳牙萌出后,父母就应带宝宝看一下牙医,听从牙医的指导。学会保护孩子的乳牙,每半年要到牙科做一次全面检查。到了孩子们乳恒牙交替时,牙齿的变化明显,家长们应3个月~6个月就带孩子到牙医那里,如果牙齿有问题,可将牙齿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今后的痛苦。

蒙氏日常生活教具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从这两个陈述中,我们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质:

(1)它依各个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就不会完全相同。

(2)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大都可纳入这一项目中。基于以上的原因,蒙氏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而希望导师能协调“智能启发”与“文化常规”的双重要求,自己研制教具,整备环境。

依照美国的分类,将日常生活这项练习分为四大类:

(1)动作:例如,划直线走路等。

(2)照顾自己:例如,穿鞋脱子、衣服等。

(3)照顾自己的环境:例如,拔草、浇花。

(4)礼貌:例如,打招呼等。

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最主要是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因为对幼儿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上的发育,而且手眼的协调也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作了“预备”的工作。比如说想要写字,就需要手部小肌肉发育起来,而在蒙氏的日常生活教育上,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练习;时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正可以发达到有握笔描画的力量,和越来越准确的“有模有样”的程度。

此外,日常生活训练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在人格形成上,培养出孩子的独立、专心、协调、秩序等等习性,奠定良好发展的基础。

而这些练习也可以培养社交能力,比如说:活动室里的蒙氏教具只有一套,所以当小明在玩倒水的工作,小华也想玩时,她就必须“等待”。更如礼貌、问候等日常生活常规也包括在这项练习中,提供了孩子相互交流,彼此配合的机会,俾使他们从中了解社会行为。日常生活教育,可以说是蒙氏教育的入手处,假如这个部分没有做好,就出现不了蒙氏现象(秩序→专心→反复练习→协调),而往后的感官、数学教具部分也就不能做得很好,无法达到最大的开发效果了。

如何让宝宝养成观察好习惯?


观察,是不是用眼睛看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要学会完整有效地观察事物,或许还需要用到宝贝的鼻子、耳朵、手甚至嘴巴,自然还包括宝贝的大脑。要让宝贝从小就养成观察的习惯,可不仅仅是引导他去看就OK的事情,还需要更多别的。

生活场景描述

10个月的丁丁坐在小推车上,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一根头发丝。他立刻对这根头发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家伙用小手捏捏头发丝,然后将头发丝捏起放嘴里舔舔,拿出来,将其放在小推车面前的挡板上拍打几下……就这样,丁丁不断地重复着这些动作,一副乐在其中的摸样。在一边擦拭柜子的丁丁妈猛一回头,发现丁丁正往嘴里塞头发丝呢。丁丁妈赶紧掰开他的小嘴,将头发丝拽出来扔了。丁丁嘴里的头发丝被妈妈“抢”走了,立刻不高兴地哭闹起来,那摸样看起来十分伤心。妈妈十分困惑,一根小小的头发丝,他怎么就会喜欢到这种程度呢?

宝贝观察的习惯与生俱来

只要我们稍微留意,类似丁丁这样的行为随时都会发生在我们的宝贝身上。实际上,这就是宝贝观察习惯的萌芽。可以说,宝贝观察的习惯从他一出生就开始养成了,下面这些常见的情景就是最好的说明:

*新生儿对人脸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清醒的时候,不管谁的脸凑近他,他都会好奇地看着这张脸。当妈妈的脸靠近宝贝时,他会显得更为痴迷而充满热情。

*随着宝贝的视觉发育成熟,他对周围越来越多的事物产生了兴趣,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他正盯着某个东西“发呆”。

*当宝贝小手变得越来越灵活之后,他会拿起他喜欢的某个玩具或者小手触及的其他物品,放在眼前翻过来掉过去地看,并时不时地将这个物品放进嘴里啃啃,在周围的物体上敲敲,或者将这个东西扔到地上,捡起来,继续扔,乐此不疲。

*宝贝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一旦换了新的居住环境,他可能就会在夜间哭闹,变得比以往粘人等等。

*当身边突然出现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几个月的宝贝就会表现出一种紧张感,显得比较怕生。虽然每个宝贝的表现都不太一样,但是他们都能通过他的身体语言或者表情敏感地表达出一些信息,让成人意识到这个陌生人的来临搅乱了他内心的宁静。

所有这些都说明,宝贝对他视力所及的一切都十分敏感。可以说,观察是宝贝赖以生存的一个基本能力,它与生俱来,并不需要我们挖空心思去培养。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只是保护并且引导他更好地观察,帮助他保持观察的习惯而已。

宝贝观察事物的特别之处

与成人不同,宝贝观察事物会有他的一些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全方位地观看事物

物体的任何一个侧面对宝贝来说都是非常神奇的,因此,他会好奇地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观看一个物体。这就是为什么当他手里抓到一个玩具的时候,他常常会两只手不断地倒过来掉过去地看,相反并不急于以“正确的方式”去玩这个玩具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他的玩具,周围的其他物体,他逐渐整合出了他看到的每个物体的特性。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他才能学会不管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都能一眼就看出,他眼前的这个物体究竟是什么。

2。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

除了用眼睛看之外,宝贝还有他更多观察事物的绝招。那就是调动其他感觉器官的积极性,从视力之外更好地感知事物。因为有这种需求,一旦他手里拿到某个东西,他就不会仅仅停留于去看这个物品了,他还可能会用小嘴去啃一啃,用鼻子闻闻,用小手拍拍,拿起这个物体在其他地方敲敲打打,把这个物体扔到地上等等,通过这种全方面地感知,宝贝才能更好地了解他接触到的每个物体。

3。对“垃圾”有特别的偏好

如同前面事例中的丁丁一样,几乎每个宝贝都对他视野内发现的一切有着浓厚的兴趣,连那些在我们看来根本就不值得他去探究的小东西,诸如头发丝、小线头、小碎纸片、一片偶尔飘过来的小树叶、一根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树枝、几粒细沙、一颗烟头……他一样好奇得不行。并且,令很多父母苦恼的是,越是那些看起来不怎么显眼的脏脏的东西,他们似乎越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有的宝贝会在某个阶段着迷地收集类似烟头、花瓣、小石子、枯树枝一类的小东西,根本就不愿意听从父母的训导,固执地将这些东西纳入囊中,时不时摆出来痴迷地研究一番。而且,他们的双眼似乎格外锐利,常常是不经意间扫视一下就能准确地发现目标。

帮助宝贝保持观察习惯的策略

既然宝贝观察事物的习惯与生俱来,为什么越长大,他们对身边的很多事物就会变得越来越淡漠,显得越来越粗心,丧失了观察的良好习惯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打压了他们这种观察的热情,或者没有对宝贝观察的习惯进行科学的引导。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宝贝观察的好习惯呢?

1。尊重宝贝观察的心理需求

实际上,像小石子、枯树枝、沙粒、小线头一类的小东西都是天然的物品,不会给宝贝的健康带来特别的危害。相反,寻找这些小东西、玩弄这些小东西还是锻炼宝贝观察力非常好的一种方式。比如,当宝贝手里握着一个小石子的时候,他可以观察到这个石子不同侧面的形状,它的颜色,质地,粗糙度,它在不同光线背景下的反光,它掉落时在地面滚动的情形,掂在手里的重量等等,这诸多的特性都可以被宝贝轻易地观察到。因此,与其禁止宝贝接触这些东西,不如将他的小手清洗干净,尊重他发现收集这些东西的癖好,满足他的这种心理需求,这对他观察习惯的保持会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2。引导宝贝更为细致地观察

观察的机会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除了尊重宝贝那些特殊的观察的需求之外,我们也可以引导他更为细致地去观察一些事物。如果宝贝喜欢捡拾小石子,我们就可以跟随他的这种兴趣,在外出的时候跟他一起去捡拾小石子:“嘿!看看,我捡到一圆圆的小石子呢!你能找到一个比我这颗还小的小石子吗?”当妈咪和宝贝双眼对视的时候,不妨来上一句:“哈,我看到你眼睛里有一妈咪呢!你看到妈咪眼睛里有什么吗?”转动一下身子,你眼睛里的投影也会跟着改变,于是,这项观察的活动就可以无限地拓展开了。

3。在变化中创造观察的机会

没有比看到有变化的事物更令宝贝兴奋的了。一根小线头或者头发丝,它可以在我们双手的作用下变出无数的形状和花样,永远都不会重样。因此,当宝贝手里捏着一根小线头时,难怪他会对这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东西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了。如同宝贝玩线头或者头发丝的游戏一样,两个或者多个事物组合起来,给某个事物施加一个作用力,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气候条件、在运动过程中观察……许许多多的可能造就了太多观察的机会。如果总是这样引导宝贝去观察,他观察的动力就不会消失,而他观察的习惯也会永久保持下去,自然也就不需要我们在他上学之后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你要细心点,要认真观察”之类的话了。

养成用眼好习惯 保护宝宝视力


随着电子产品的兴起,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近视眼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宝宝在幼儿园就已经戴上眼镜了。眼睛和听力一样,一旦损伤了,就是不可逆的。因此一定要养成用眼的好习惯,保护好宝宝视力。

损害视力的十大原因

第1名:用电脑。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几乎都离不开电脑。有的人在使用电脑工作时,眼睛注视时间太长,过于关注,眼睛眨也不眨,这样眼睛容易干燥,时间长了会有异物感,流泪,甚至视物模糊。

第2名:看书写字。看书写字都是近距离的精细视觉完成的,主要依赖视觉锥体细胞。视觉细胞的过度疲劳会带来整个视觉系统的疲劳,眼肌、眼球等都会发生相应的病理性生理变化。

第3名:看电视。电视本身是闪烁的发光体,长时间看电视,容易产生疲劳。

第4名:环境因素。照明太亮或太暗、桌椅子高度不合适等,都会影响视力。

第5名:用眼卫生。包括过度疲劳、脏手擦眼、躺在床上看书等。

第6名:遗传。一般学龄前儿童的近视都属于遗传。

第7名:病变、药物。疾病可能影响视力,一些药物和病毒也会影响视力,另外,眼睛老化也会影响视力。

第8名:饮食习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视力的保障,常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很有好处,如胡萝卜、菠菜、韭菜、青椒、红心白薯等。

第9名:心理因素。过度紧张、抑郁都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

第10名:意外伤害。头部或者眼睛受到意外撞击或伤害,也可能影响视力。

养成用眼好习惯保护视力

1.开灯睡觉影响宝宝视力

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一个人睡会怕黑,喜欢整晚为孩子开着一盏灯,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开灯睡觉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光污染,会影响视力。

2.书桌高低影响孩子视力

因书桌不适导致视力下降的例子有很多。仅关注家具款式材质是不够的,家具高矮、组合方式等应符合人体生理的尺度及活动规律。

3.给宝宝看电视应适度

1岁以下的宝宝千万不能看电视,而1~3岁的宝宝尽量少看电视,每天顶多两次,每次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

4.iPad当早教机伤眼睛

不少潮妈潮爸热衷于用iPad来早教。用iPad做早教机并非不可,但一定要适度,否则教育的目的没达到,反倒损伤了宝宝的智力和视力。

5.春季踏青放风筝防近视

如果想调节眼肌,预防近视形成,首选项目是放风筝。并不是说放风筝有针对性疗效,这种户外活动能帮助孩子们尽量多望高处远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