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扣子童话故事
2021-04-24 找扣子童话故事 怎么胎教 胎教仪怎么样孩子做错事总爱找借口怎么办?。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孩子做错事总爱找借口怎么办?”,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种情况,孩子还小,走路不稳,不是摔了,就是撞了,家长们通常会对着那个地方边做打的动作边说:“谁让你们撞我家宝宝的,打死你。”“妈妈踩它,它让宝宝摔跤了。······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等到下次摔跤了或撞了,也会依葫芦画瓢,学家长的动作。慢慢地,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摔跤了或撞了,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地或门、墙的事,是它们没有“看”好,让“我”摔跤了,撞门了,撞墙了······。
孩子上了幼儿园,家长们还以这种方法来教育孩子。记得,带小班时,孩子刚来,他们之间的交流很好,抢玩具、抓人事件较多,孩子们就回家告诉家长。第二天,一家四口人都来了,他们爱子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奶奶却对着和她孙子抢玩具的、抓人的孩子的屁股边做拍手的动作(假装打屁股),边对着孙子念道:“奶奶打他的屁股,他欺负我们宝宝,奶奶打······”。被“打”的孩子吓哭了,而他的孙子却“笑”了。可是这位奶奶的做法,会给她的孙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他会觉得:是别人抢了我的玩具,抓了我,我又没有错。渐渐地,等他长大成人后,做事失败或遇到坎坷、挫折时,习惯性会抱怨或者找借口“我没有做错,是因为······。”
这时家长们再来责备孩子:“你就会找借口,也不找找事情的原因、结果。”家长们越责备孩子,孩子们心里就越逆反。因为家长们从小就给他们“找借口”“推卸责任”的教育,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找借口”的种子,把责任、把错“推卸掉”。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理森等人曾根据大脑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在童年时期记录在大脑中“家长意识”,即由“家长或相当于家长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它在人生的过程中都会自动播放”。
当我们说一个人做错了事,老找“借口”推卸责任,会说他“死不认帐”。也许在他的思维中,为自己“找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把错推给别人,都已成为习惯,在他们的思维中已根深蒂固。像前面举的两个类似的例子中,第一个是因为孩子自己还不太会走路或不小心摔跤了、撞了;第二个抢玩具、抓人本来就是小孩子“自卫”时的一些表现,在孩子身上发生应该是天性。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是我们的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为孩子“找借口”,把错推给环境、推给他人。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对家长的教养态度做出了不同的分类,但大都认为家长的教养态度与孩子的品德、个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孩子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那做为家长,该如何从小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一、从家庭日常小事做起。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及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向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并检查他完成任务的情况,使他认识到自己对家庭、家庭成员所应尽的义务。不论是什么任务,家长都应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孩子讲明,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将它做好。如对大班的孩子就可以要求他帮助收拾房子,自己叠被子,整理、修补自己的玩具、图书,收拾玩耍后自己用过的物品和玩具,每天饭前摆放全家用的餐具,饭后扫地、倒垃圾,打扫楼道等,培养孩子做事的责任心。又如:叫孩子为邻居的老奶奶、老爷爷取牛奶、拎菜篮子,扩大他乐意为别人做事的责任心。通过这些家庭日常生活小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孩子来说,是既具体又容易接受和做到的。另外,对有的学弹琴、绘画的孩子,家长也应将收拾琴谱、绘画工具等任务交给孩子自己做,以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养成独自保管整理用品的认真负责的习惯。一个孩子能养成做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的习惯,那他就一定会培养出责任心来。
二、采用故事“游戏法”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责任心。如:让孩子在故事中或游戏中担任“小哨兵”“交通警察”的角色,并在孩子有了角色意识的基础上,逐步有意识地安排他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并鼓励他象“小哨兵”“交通警察”坚持站岗那样把事情做完,让孩子在通过担任的角色中,懂得生活中对有兴趣的事要做,对繁杂不感兴趣的事同样也要做好。
三、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孩子的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另外,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好奇心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特点往往会妨碍他把一件事自始自终的完成,而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家长要给予公正及时的评价,并善于用语言的教育艺术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和转移过来,继续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如说:“我相信你还会把事情做完做好的”,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责任承担,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做好,同时要教他今后还应该怎样做就更好,既使他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又看到不足之处,以利帮助孩子养成积极、认真、严谨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
四、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责任心的培养,是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待学习、工作的认真态度,坚持性和责任感将成为孩子良好的学习榜样。此外,家长可以时常有意识地与孩子谈自己的工作,把自己完成一项任务、克服一个困难后的愉快和成就感传达给孩子,使孩子能具体地感觉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积极地养成责任习惯。
相关阅读
孩子做错了事怎么办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之前,一定要遵循其内心的发展规律。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孩子做错了事怎么办”,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孩子做错事,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
1、明知故犯,故意做错事。例如,电视剧《妈妈不在的夏天》里的那个小主人翁,偷偷将爸爸的钱拿去买雪糕吃,爸爸发现后对他进行教育,他不满爸爸的处理决定,又将爸爸的钥匙偷偷丢到抽水马桶里。对于这种类型的错误,成人要严肃对待。首先要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改正。必要时,让孩子接受一点适当的惩罚,以防再犯。但要注意冷静,防止简单粗暴。请记住寓言《风和太阳》里说过的那句话吧:“太阳能比风更快地脱下你的大衣,仁慈、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
2、经验不足,无意间做错事。例如,全家人正在一起进餐,只听见“嘣”的一声,孩子将碗重重地摔在地板上。问其原因,孩子竟理直气壮地回答:“碗里飞进一只苍蝇,我摔死它。”对于这种类型的错事,成人应首先给孩子讲清道理,使他认识到这件事的后果其次要告诉他,以后遇到同样情况该怎样处理,这就使得孩子既明白了道理,又记住了教训。
3、好奇、好动所致。例如,孩子过生日那天才送给他的贵重玩具,仅仅两天,便被孩子拆得四分五裂、面目全非,使父母非常生气。对于这种类型的错事,狠揍一顿或一味批评、责备,恐怕只能抑制孩子的想象力,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观察物体结构,告诉他一些相关的知识,讲明以后不要乱拆,不要再犯同样性质的错误。
总之,孩子难免做错事,孩子做错了事,成人既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又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训斥、打骂。只有以一颗爱子之心,具体错误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方法与对策,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早教:孩子写作业磨蹭,找借口、不专心怎么办?
我儿子五岁了,近期在家里写作业,一直慢悠悠老不情愿,并且很不专心,有时候忽然设计灵感浮现和大家讲话,一会儿玩橡皮擦或是笔,一会儿要饮水,一会尿尿,或是寻个托词干点其他事儿。你如果指责她,她便会心烦起來,别别扭扭不喜欢写了。我想问一下川妈,我应该怎么做才可以使他改正这种问题,积极写作业呢?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办?
答疑解惑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带来父母的不一样心态体会,相匹配着孩子不一样的个人行为想法。可能是寻找关心,也可能是支配权之争,也可能是对付或是束手无策。父母的“恼怒”心态,一般相匹配着孩子的支配权之争。也就是,有关做是多少工作,怎样进行,什么时候进行,孩子想自身来定。针对支配权之争,父母不一定所有权力下放,可是要给孩子一些“作主”的机遇,在“写作业”这件事情上,征求孩子的建议。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办?
五岁的孩子,原本该以玩耍主导,注意力不集中的時间也只能十分钟上下。假如孩子一直抵触,要考虑到工作是否过多,超过了孩子的承受力。一开始写作业将会的确一些艰难,并且对他而言也不一定是件有意思的事,这与在家里打游戏、玩娃娃对比,当然欠缺诱惑力,她们感觉艰难就更讨厌。因此,要了解孩子的这类主要表现是一切正常的。
在真实掌握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不专心的缘故的前提条件下,再对症治疗,实际效果就会更好许多 。下列是一些参照提议:
1、提议选用“家庭会议”的方法处理支配权之争。
妈妈能够 那样对孩子说:每日妈妈都催着你写作业,是不是你好烦?妈妈也好烦。大家和爸爸一起想办法,探讨一个好的方式,让“工作”每日轻松自在地进行怎么样?
告知孩子:妈妈之前没跟你商议,就指令你写作业,妈妈向你致歉。如今,我愿用心听你自己的建议,怎么处理工作这事情。
先激励孩子讲话,大伙儿充足探讨利与弊,最终列举好多个可选计划方案。让孩子自身挑选一个,实行下来。
自然并不是拥有计划方案便会一劳永逸,中后期实行全过程,妈妈依然必须柔和提示。共享一篇我以前写过的文章内容:爱推迟的孩子,我那么治......
2、争得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情绪
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并不是在捣蛋,并不是不听话,他的不专心和磨磨蹭蹭仅仅一切正常心理状态规律性的結果,做父母的也无需那麼发火和心浮气躁,心理状态也就平静了。而爸爸妈妈不容易用自身的着急搔扰孩子,孩子也非常容易情绪宁静。
3、不督促孩子,让孩子了解写作业是自身的事儿
孩子有时候不喜欢写作业,这时爸爸妈妈没必要劝他、逼他写作业,适度提示一下就可以了,让孩子搞清楚写作业是他自己的事。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办?
4、依照孩子自身的节奏感来写作业
不必强制按大家的节奏感去规定孩子,这不一定合适孩子,孩子也一时没法做到。而应使他依照自身的节奏感来写,会更畅顺。
5、让孩子自身感受个人行为的結果
它是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根据孩子感受当然不良影响来更改她的个人行为。不肯写作业,也不写,自身想一想教师指责的不良影响,就老老实实去写了。由于孩子一般全是有朝气蓬勃的进取心,期待自身学得更强,因此哪样个人行为促进考试成绩提升,他当然会挑选这类个人行为。
6、胆大夸奖孩子
勇于真心实意夸奖。如给孩子记星辰等,还可以在前些写完(或写完一门)工作时,同意陪他玩最爱的手机游戏。此外,要是一点小的发展就夸奖,就算他专心了五分钟也“毫不迟疑”地夸奖,而学得不太好的情况下指责要消除。
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办?习惯性更改的全过程较为“悠长”,别着急,慢慢的来。
【孩子总爱抠鼻子怎么办】儿童总爱抠鼻子怎么办
一定要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否则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你们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总爱抠鼻子怎么办】儿童总爱抠鼻子怎么办,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孩子总爱抠鼻子怎么办1、妈妈正确指引
当看到孩子挖鼻子时,不要使用类似“讨厌”或“恶心”这类词语。如果你对他们的行为或肢体活动感到反感,年幼的儿童会倾向认为你在抛弃他们。而且过度反应实际上会导致学走路的孩子或学龄前儿童更频繁挖鼻子,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喜欢激怒家长。妈妈不妨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告诉他挖鼻孔的坏处。
2、关注他的情绪
妈妈也要留意,孩子这样做一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样的情绪状态下?这也可能是孩子转移情绪的一种方式,比如他情绪低落了,也可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分散自己注意力。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对他表现出失意的情绪多关注,也会对消除他的行为有帮助。
3、让他的手不闲着
如果你可以确定孩子特别喜欢挖鼻孔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在看电视或在车里时,你可以试着给他一个替代品,如可以捏的橡皮球、可以抚摸的绒毛兔子或玩手指偶。另外,教他自己擤鼻子也应该有帮助。
4、增加空气湿度
某些环境因素也使孩子更容易挖鼻孔,如果你家的暖气或空调使宝宝的鼻腔变干燥,使用加湿器或盐水喷鼻剂可能会有帮助。
5、及时问诊
鼻腔发育不好、过敏性鼻炎、感冒后或是湿疹等都有可能造成鼻子不适,这时候建议去医院的五官科检查一下,如果鼻中隔不直可以遵医嘱矫正,否则时间久了易形成鼻炎。
2孩子爱抠鼻子的原因1、生理兴趣
宝宝的好奇心很大,对自己的身体更加不例外,会用他独特的方式去探索,体验身体器官的神奇,也许鼻孔对于他来说,就像一个小山洞,一定要知道里面有什么!
2、缓解压力
宝宝在不断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往往会有一些让他感到困惑不解的事情,这个时候,为了缓解内心的压力,安抚自己焦躁的情绪,宝宝可能会寻求某种动作来排解,比如咬手指、咬指甲、抠鼻子等。
3、病理原因
因为季节变化、环境卫生等因素,宝宝的鼻子会出现过敏症状,痒痒的、干干的,让宝宝忍不住去抠;还可能因为感冒,导致流鼻涕,鼻腔充血不通气,鼻涕凝固粘在鼻孔里,让宝宝感觉不舒服,刺激他用手去抠来摆脱不适。
4、空气干燥
室内空气干燥可造成鼻腔干燥,这时可在地面上洒些水,或用空气加湿器,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
5、模仿大人
很多宝宝挖鼻孔最初只是模仿大人,以致最后形成了习惯。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要戒掉这个坏习惯。为宝宝准备一块手帕随身携带,告诉他有了鼻涕或鼻子发痒时可用手帕擦鼻子或揉鼻子,不要用手挖。
6、引起爸爸妈妈注意
两三岁的宝宝,都有一个反叛期,就是你越制止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就越起劲。其实,他的目的就是一个,要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在宝宝挖鼻孔的时候,你不要生气,也不要指出他的缺点,因为那只有给宝宝一些不必要的注意,唯一的做法就是“视而不见”。当他表现的行为适当或良好时,可以抱抱她、和她一起玩、鼓励她等。
3如何护理好宝宝的鼻腔1、及时清理新生儿真内分泌物,以免结痴
清理时可将消毒纱布一角按顺时针方向捻成布捻。轻轻放入孩子鼻腔内。再按逆时针方向边捻动边向外拉,将鼻内分泌物带出。
2、不要用硬物为孩子挖鼻孔
鼻腔内有一层又薄又嫩的粘膜,它的前部长有黑毛,能阻挡空气里的灰尘杂质;里面有许多毛细血管,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接近体温,还能分泌粘液(即鼻涕),使空气湿润,粘住空气中的灰尘细菌。所以鼻腔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用硬物挖鼻孔,会损伤这道“防线”的功能,,引起发炎出血,甚至化脓。
3、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
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是以纯天然的海水经高科技提取及科学配方研制而成,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除能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外,还可以起到杀菌、消炎、抗过敏的作用。可有效缓解粘膜组织水肿,发炎等症状;能恢复鼻腔纤毛的运动,促进鼻腔排泄;修正鼻腔pH值,养护鼻腔粘膜,恢复鼻腔免疫功能。因PH值与人体体液相近,所以生理性海水喷入鼻腔无不适感。产品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加量使用,但没有依赖性。
孩子爱管事怎么办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早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孩子爱管事怎么办”,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友:我女儿三岁岁半了,在托儿所,特爱管闲事,凡是爱到她认为不对的事,不等老师说,她就管别的小朋友了,比如上舞蹈课谁做的不对了,平时玩,谁有错误了,连老师做的不好她也说,老师很不高兴,禁止她说话,让她出去站着体罚她,做妈妈的心里很不好受,不知她这么做对不对,用不用扳过来?如何去引导?老师这么做对孩子身心有没有影响?我应如何与老师沟通?请一定给我回信。
茅于燕:孩子爱管事,是她动脑筋、爱观察、爱判断的表现。有好的一面,那就是能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比如你说她:“上舞蹈课谁做的不对了;平时玩,谁有错误了,连老师做的不好,她也说”。这说明她观察事情很仔细、判断事情也准确。她没有乱说、乱批评。但,如果不懂得“分寸”,不懂得说话的语气、态度,就会得到不好的结果,比如老师就很不高兴。
你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要表扬她关心周围的事,对人家做得不好的地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目的是希望对方能改,这是好的;另一方面也要对她帮助别人改掉毛病时,态度比较差提出一点批评,要求她对小朋友讲话要和气。对老师做的不好,更要注意自己说话的态度,因为老师是大人,又在教你,而且她也未见得看得全面。老师一般是不会做得不好的,很可能是她看到一面,没看到全部。即使老师有某个小地方做得不那么好,也要温和地、有礼貌地和老师个别地说,不要让老师生气。另外,你也要对孩子说她也可能把事情看错了,当然就说错了,所以要她很小心,不要乱说。她已经三岁半了,可以懂这个道理了。
至于老师因为孩子说了她,她很不高兴,禁止她说话,让她站着,体罚她。这样做是完全不对的,你可以婉转地对老师讲,教育者不可以对受教育者施以体罚,这对受教育者的身心都有影响。教师要为人师表,要为孩子们做榜样。
为了保护教师的自尊心和教师的威严,你和教师的谈话应该在幼儿园以外进行,避免小朋友看见。最好是在街心花园、林荫路,一边散步,一边谈,尽量放松,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