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宝宝自我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我”的意识逐渐清晰,开始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并逐渐将这种区分延伸到物品、玩具上,像模像样地将自己的所属物品“保护”起来,宝宝对物品的所有权意识越来越强烈了。那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宝宝的自我意识发展。

为啥宝宝认为“啥都是我的”?

我需要有自己的东西

宝宝对物品的强烈占有欲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他们常常喜欢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这并不是宝宝任性的表现,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对物品的所有权进行归属划分,与物品确立联系,同时,也让宝宝的自我意识得到满足,他们需要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它们”需要我的保护

对于3~5岁的宝宝来说,一旦他们确立了对某件物品的所有权,就会产生强烈的“保护”欲望,生怕失去对它们的支配权。宝宝会变得小心翼翼,还会将物品藏起来,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有时,连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不能沾染半分。

有时它是我的,有时它不是我的这个时期的宝宝,对某一物品的占有并不是永久的,损坏了、对它不再感兴趣、或者有了更让宝宝喜爱的替代品等,都会让宝宝立刻“放弃”对这个物品的所有权,而转向对其他物品进行“保护”。某一天,宝宝又对其感兴趣后,会再次将其列入自己的物品归属范围内。

如何应对宝宝的自我意识大萌发?

告诉宝宝这些东西是你的

宝宝对物品的占有行为是非常正常的,你无需太过担心,不妨分配一些玩具、生活用品等,让宝宝自己支配管理,并尊重宝宝对此物品的支配和保管,满足宝宝的这种物品占有欲望。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建立简单的家庭规则。

告诉宝宝分享不等于失去

宝宝对物品的强烈占有,很直接的一个原因是担心失去。你只需要让宝宝明白,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而且,在分享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快乐。同时,你也要尊重宝宝对物品的支配权和选择权,用商量和友好的口气和宝宝“借玩”物品,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再培养分享意识。

让宝宝懂得拥有要珍惜

在宝宝拥有了对物品的所有权后,你要让宝宝明白,还需要珍惜和爱护自己的所属物品。比如,玩具车是自己的,自己可以选择各种玩法,但是,如果故意把它弄坏后就抛弃掉,就不会再有玩具车了,爸爸妈妈也不会因此再买一个新的给自己。借此培养宝宝珍惜、爱护物品的意识。

扩展阅读

争斗中发展了自我意识


羊羊现在特别好说“我”、“我的”。常常会急切地跑到我跟前说:“妈妈,我想、我想……”很执拗的样子,让我不能不仔细地听他到底想要做什么。说来好笑,不过是十几天前,羊羊还不会说我,要吃糖是“羊羊吃糖”;要出门玩是:“羊羊出去玩”。当然,更不会说“我想”二字了。而这一突飞猛进的发展,是因为家中来了位小客人。

跟大多数独生子女一样,羊羊生下来就处于无竞争的环境之中。在家,他是全家人的小宝贝;出门玩耍,由于每家的孩子都会带着玩具和糖果,你吃我的,我玩你的,彼此都对他人手中的东西感兴趣,又有家长在一旁看护和教育,交换过程中从未发生过大的争执。

秋天到了,天气转凉,满2岁的小朋友入了幼儿园。羊羊小,只好自己在家玩玩具、看画书——他太孤单了。恰在这时候,家里来了亲戚,他们还带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比羊羊大一岁半,长得高高的、胖胖的。羊羊先探头瞅她,大人见了,便让两个小孩一起玩。羊羊叫上小姐姐,回到自己屋里。总算有了伴的小羊羊,高兴极了。他马上拿出自己最喜欢吃的瑞士巧克力,递过一块后,咬着下唇冲着小姐姐笑。不料,小姐姐对羊羊却不友善,她吃了一块后,马上把羊羊手上的也抢了去。羊羊一怔,很快恢复平常。转身推出自己的小自行车。小姐姐见到车,将羊羊搡到一边,骑上就走。羊羊又一怔,便又去拿其玩具。岂知小姐姐在幼儿园就是“小霸主”,她放下车,冲过来,推开羊羊,抢起玩具。站在一边的我,此时耐不住了。尽管我总是告诉儿子,有了吃的要分给小朋友,有了玩具要同小朋友一起玩。但面对小客人如此“恃强凌弱”,我决定主持一下“公道”。正在这时候,突然,羊羊猛扑过去,一下子抓住玩具,拼命夺了回来,自此,两个小孩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开始了。

有了争斗,儿子的自我意识飞速发展。头一天尚不会准确地使用“你”、“我”,第二天,我刚下班,就听到儿子清脆地喊着:“是我的妈妈回来了!”那特别强调的“我的”二字,让我亦喜亦忧。喜得是,在竞争环境中,羊羊的心理发育水平提高很快;忧得是,我一年多的“说教”,在现实面前“毁于一旦”。我的小羊羊不再是一味地谦让了,他也学会了用攻击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是那么“男性”的攻击——快速、果断、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要不是亲眼看到儿子动手,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的小宝宝,这就是不久前尚文文静静地笑,与小朋友相处时不懂得争执的含义是什么的小羊羊。说实话,看到孩子争斗,我虽然会马上阻止,但内心多少有些矛盾:简单地批评显然不行,因为,这等于告诉孩子,要逆来顺受。更何况,在孩子今后的生活中,不可能总如在家中一样被众人宠着,他应该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也反对像有的家长那样,用赞赏的暗示鼓励孩子打斗的行为;我通常是先用比较严厉的口吻制止他们两个打架,再和颜悦色地告诉他们,小朋友要友好相处,要一起玩玩具。当然,更多的时间我不在场,他们间依然常常发生“战争”。说来也怪,两小孩子之间通过争斗后,反而达到某种“秩序”,几天之后,他们两个小家伙在一起玩,在一起抢,在一起开心地笑,离开一会儿还要想。要不然老人们总说:小孩子打架大人甭掺和,他们自己一会儿就好。这真是一种有趣的自然调控。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在2岁后明显。这之前的小孩,可能早就会说话,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应用人称代词。我就见过一则趣事:有一位小伙子,指着某童的父亲问小孩:“你爸爸好还是叔叔好?”小孩一指自己的父亲道:“你爸爸好!”当孩子能准确地应用人称代词时,便标志着他达到一个新水平。不知别人的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学会那个“我”字的,我的小羊羊嘛,是在争斗中快速地明白了“我”字含义的。

孩子怎样形成自我意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镜像自我”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库利将之形象地比喻为:将他人看做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照出我们自己的样子,而我们从镜子中看到的那个样子就构成了我们的自我。

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婴儿熟睡时,往婴儿的鼻子上抹上胭脂,婴儿醒来后,让他照镜子,结果发现:有些15个月大的婴儿会看着镜子,摸自己抹了胭脂的鼻子;但大部分婴儿要在21个月以后才出现这种行为。

从3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从生理层面进入社会层面,他们开始从外貌、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认识和评价自己。这个过程中,怎样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要一致

情景一:晚饭后,爸爸兴致勃勃地教小天下围棋,小天老是听不懂爸爸的讲解,爸爸急了,训斥他:“你怎么这么笨呀!”小天抬起头来,一脸困惑:“爸爸,昨天你还夸我聪明,今天又骂我笨,我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啊?”

学龄前的孩子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最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家长很自然地成为“第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的很多个第一次。作为重要的“第一面镜子”,家长不仅要注意积极正面评价孩子,还要注意评价的一致性。如果家长的评价前后差异很大、或者家长之间对孩子的评价分歧很大,孩子便很难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在众多自相矛盾的“镜像”面前,孩子会茫然,不知道真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镜子——教会孩子学着正视自己

情景二:丁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因为老师夸他最能干,手工做得又快又好。一天吃过晚饭后,妈妈说:“手工做得好,收拾碗筷可不一定能做好。”丁丁一听急了,非要收拾,笨手笨脚地弄了半天后,妈妈问他:“你觉得你做得好吗?”丁丁摇了摇头。妈妈又说:“所以,你还有很多不懂不会的,需要学习。”丁丁认真地点了点头。

有时候,孩子的不足就像“鼻子上的红点”一样,别人看得很清楚,孩子自己不知道。家长要在合适的时候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帮他及时地擦掉它。孩子能够逐渐正视自己,就会拥有积极的成长动力。因为他已经成为了自己的镜子,他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带孩子去玩哈哈镜——教会孩子认清自己

情景三:可可上小学后,爸爸妈妈发现她变了,不管她干什么事情,如果不及时表扬她,或者表扬得不到位,她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原来,学校搞所谓的“成功教育”,老师害怕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时候会夸大其词地表扬学生。

情景四:球球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幼儿园总是沉默寡言,回到家里也很少说话。原来,因为他说话比较慢,有时还结巴,而且长得胖乎乎的,小朋友常常笑话他,说他是“笨球”。球球觉得自己又笨又难看,所以非常自卑。

周围人对孩子言过其实的表扬或过分的指责,就仿佛照“哈哈镜”,会使孩子形成不切实际的自我认识。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正确的自我意识。带孩子去玩哈哈镜,观察镜中自己各种变形扭曲的形象,借机向孩子解释,别人对他的评价,有时就像哈哈镜一样,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平时,要鼓励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多跟小朋友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也会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让不同角度的镜子见证孩子的成长,这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所谓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等。在宝宝的第一年,是说不上什么自我意识的,他甚至还不能知道自己的身体的存在,在吸吮自己的手和脚时,就像吸吮自己以外的东西一样。

当宝宝快l岁的时候,才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以后进一步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例如,宝宝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宝宝从其中认识了自己跟事物的关系,认识了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力量,这就使他产生了一种“自豪”之感。

当宝宝一岁以后,他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比如,成人叫他“宝宝”,他也学会把自己叫做“宝宝”,像叫别的事物一样。此时,宝宝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位,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他可以告诉你“这是宝宝的眼睛”或“宝宝饿了”等等。但是,这时宝宝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代号,在遇到叫同名的别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感到有些困惑了。

宝宝大约2~3岁的时候,开始掌握代名词,如“你”“我”。掌握代名词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因为代名词有明显的相对性。别人对你说“你”,而你对自己则说“我”,反过来也是一样。比如,别人问你:“你吃不吃?”你自己只能回答:“我吃”或“我不吃”,而不能回答“你吃”或“你不吃”。要学会这一点,就必须进行复杂的抽象和概括,就要把过去已经形成的用第三人称的名字(宝宝)那种简单的固定的联系打破,代之以新的具有灵活性的联系。

当宝宝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从此,宝宝的独立性开始增长起来,这在儿童常常说的“我自己来”这句话中得到了明显的表现。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人的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学前期开始的。在学前儿童个性形成中,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或别人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对成人的评价,有一种不加考虑的轻信态度。例如,他们评价自己是(我不是)好孩子,是因为“老师说我是(或不是)好孩子”。到学前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渐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不客观、正确,儿童往往会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二、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一般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等。如他“为什么说你自己是好孩子?”4岁儿童回答“我不打架”或“我不抢玩具”,而6岁的儿童则可以说到一些比较抽象、内在的品质特点,如“我听话,遵守纪律”或“我谦让,对小朋友友好。”

三、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是比较简单、笼统的,往往只根据某一、二个方面或局部进行自我评价,例如,“我会唱歌”,“我会画画”。学前晚期儿童的评价就比较细致、比较全面些。如,他会说“我会唱歌,也会跳舞,可是就是画画不好”。

在整个学前期,甚至学前晚期,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较差的,成人的态度对儿童的评自我评价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任何过高、过低或其它不恰当的评价都是有害的。例如,如果成人对儿童说:“你永远也学不会”,“你总是不会安静”,“你老是爱打人”等等,儿童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毫无希望的人,变得没有信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