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孩子天才,培人才博才。早教是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对于早期教育,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岁是培养绘画关键期”,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当今许多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绘画方面的才能,甚至长大后能成名成家。这种愿望是好的。然而一个孩子有无绘画才能,能否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因素是很多的,除了遗传因素外,很重要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兴趣和主观努力。

根据统计,儿童绘画教育中的智力开发取决于接受教育的年龄:从2-3岁开始训练的孩子,91%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4-6岁为84%;7-9岁为40%;14岁后才开始训练的只占7.2%。2-3岁是儿童视觉感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对儿童进行绘画教育,可以促使孩子绘画才能的发展。

两岁宝宝的小手,不再是抓到东西就送到嘴里,开始尝试把手里的东西敲、扔、拍、舞动等等。如果这时候就开始提供画具,让他们尝试通过手部的动作,在纸上变出各种线条、色块。对他们来说,他们手下出现的不同的痕迹,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呀。从涂鸦过程中学习到点、线等符号,并发现了这些符号与手部动作的关系,是人生中创作记号活动的开始。早期的涂鸦活动帮助幼儿大肌肉的发展,并且从重复的动作中学会视觉的控制。2岁以上的孩子,他们能有目的地使用象征式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这个时期是学画的最佳年龄。

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神经细胞有各自的发育关键期,一旦错过,再刺激,再教育收效也会较差。因此,家长应紧紧抓住孩子2岁这一关键期加以培养。

开始时,当看到宝宝的“作品”乱七八糟、杂乱无章,有些父母会非常着急地教宝宝画太阳、画小草、画白云、画树林……或是对比其他同龄小朋友,然后很受挫折地认为自己的宝宝很笨。其实,小宝宝开始握笔,在一张白纸上乱戳,对于他就是非常大的进步,是一个质的飞跃。所以,大人对于宝宝涂鸦,应始终抱一种赞叹、惊喜、鼓励的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会鼓舞宝宝用积极的心态去探索这个色彩斑斓的纸笔世界。如果这时妈妈、爸爸有一丝丝着急、失望,对于你身边的小小宝贝都是一种打击,敏感的宝宝也许因此会拒绝涂画游戏,甚至拒绝纸和笔,对学习行为产生反感,那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父母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教孩子画点、线和圆圈,例如:下雨了,让孩子画线条、画点;又如:点蚊香、绕毛线球时,教孩子顺着一个方向画螺旋线,锻炼孩子的手腕肌肉。在孩子掌握了线、圆圈、点的画法的基础上,父母应启发孩子观察简单的物体,逐渐训练孩子能画出象征性的图形。由于孩子比较容易掌握画圆形,故一般在教孩子画简单的物体时,应该从圆形开始,如画苹果、糖葫芦等,再逐步过渡到方形、长方形,例如画手帕、窗户等。父母要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孩子对物体色彩的注意,培养对颜色的兴趣,逐步认识3至6种颜色:红、绿、蓝、黄、黑和褐色,并喜欢使用不同颜色的蜡笔绘画。

孩子刚开始画画,一般不敢大胆画。画的线条一般都很轻、弯弯曲曲,父母要鼓励孩子大胆地画,尽量画大一些,最好每次都把纸画满。

相关知识

1岁前后是学习吃饭关键期


学吃饭的麻烦

一岁前后,宝宝逐渐从吃流体食物过度到和大人吃一样的饭菜,此时,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进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面对宝宝吃饭时的“小毛病”,哪些需要马上纠正,哪些又可以一笑了之呢?汤匙等餐具什么时候合适给宝宝自己用?

Q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用小匙或叉子等餐具,如果他用手抓着吃饭的时候,是否不要勉强他用匙?A等到宝宝过了一岁零三个月,手指尖已经很灵活,并且对匙、叉开始感兴趣的时候,就可以给他用了。也有的宝宝会想提前尝试,也可以给他试试。如果他总把餐具扔掉,或者还拿不好,就再等等。过一段时间再让他试一试。一般情况,宝宝能熟练使用小勺子要到两岁以后。她自己能塞进嘴里的食物不是很多,会不会造成营养不足?

Q我的宝宝11个月大,如果不让她自己吃她就停下来不吃了。因此进餐次数也因每天的情况不同而不同。我很担心会影响她的成长发育吗?A吃多吃少各个孩子自然不同。即使看起来宝宝吃进嘴里的很少、但这个时期宝宝还有母乳和配方奶补充,所以只要宝宝的体重正常增加,就不用担心他营养不良。如果宝宝的体重有减轻的迹象就要注意了,必要时可以请儿科医生帮忙。吃饭时总是把食物丢到地上怎么办?

Q宝宝边吃边把食物丢到地上已经是习以为常了,就连餐具放在他眼前,也会被扔到地上,并且还经常以此为乐。这样正常吗?A当宝宝想把餐具丢到地上时,妈妈可以直接按住餐具;如果是食物可以给他讲道理:“这是吃的东西,不能丢掉啊。”宝宝有时也会因为不爱吃而把食物丢掉,所以不能完全任他自己随便吃。妈妈要不时过来帮忙。还可以在地上铺上报纸,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收拾的时间。可以让宝宝边看电视边吃饭吗?

Q边看电视边吃饭可以让宝宝吃的顺利一点,不知道这样做有没有什么坏处?A让宝宝边看电视边吃饭,不但不能增加吃饭的快乐,反而会使他的进餐变成机械地往嘴里塞东西。所以进餐时最理想的氛围是关掉电视,回避其他干扰,妈妈和宝宝面对面,或者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妈妈注意要一边吃一边跟宝宝交流,比如:“乖乖,这个很香啊”。宝宝把食物弄得一塌糊涂之后,再用脏脏的小手揉眼睛有关系吗?

Q宝宝经常把手伸进碗里,把食物弄得一塌糊涂之后再用手揉眼睛,摸脑袋。这时候可以批评他吗?A这时候不应该训斥他,而是应该用温柔的语调教他如何吃饭。虽然宝宝还听不大懂大人的话,但是当你一遍一遍地说:“宝贝儿,这个弄碎了就不好吃了”之类的话,慢慢他也会自然地掌握进食的规律。这个阶段如果宝宝手弄脏了,妈妈可以准备一个湿毛巾随时给他擦干净。如果宝宝边吃边玩怎么办?

一岁以前宝宝不是故意在玩耍。边吃边玩的习惯早在宝宝五六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当他刚开始吃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东西时,会把食物握在手里,确认它的手感;然后放进嘴里,确认食物的味道。所以说宝宝这时并不是故意在玩耍。过了一岁之后,宝宝能自己拿勺子的时候,才真正到了他们边吃边玩的时候。边吃边玩是发育成长的必经阶段。边吃边玩这种行为正是宝宝身体和神经发育的有力证明,谁都要经历这个阶段。妈妈们一定要做好精神准备,即“宝宝的边吃边玩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个时期又是宝宝饮食习惯形成的时期,因此不能完全放任他去尽情吃得一塌糊涂。妈妈们要边教宝宝不能用食物来玩,边注意宝宝玩得太离谱时及时去帮助他。

4个帮助宝宝顺利进食的办法

1掌握“干涉”的度。开始先给宝宝一定的自由,看他自己吃,如果宝宝开始玩起来了,妈妈就要来帮忙了。(因为这个阶段正是宝宝练习进食的时期,即使失败也是很重要的经验。)

2用语言教宝宝如何使用餐具。勺子的使用方法要由妈妈给宝宝作示范,再教宝宝自己拿。(即使这时你说的话宝宝并不能完全听懂,但通过词语和表情还是能让宝宝明白哪些是“不能做的”。)

3重新确定宝宝辅食的菜谱。重点研究一下宝宝能用手抓着吃的食物。(窍门是给宝宝制作容易用手拿又不会弄得到处都是的食物。宝宝到了能用整个手掌抓东西时可以给他做棒状的小花卷等食物;当宝宝能够捏住东西的时候可以给他做些像蚕豆大小的方块状蔬菜或鱼丸、肉丸。)

4不要忘记表扬宝宝。得到妈妈的表扬,宝宝会非常开心,并且为了再次得到嘉奖而更加努力。比如他会不时地把食物自己放进嘴里,逐渐学会使用小勺子。所以要关注宝宝每个进步,及时表扬他。

3岁是树立是非观念关键期


随着孩子与周围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的时候也到了。

了解对与错的最佳时期已经来到了

孩子的道德感在他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逐渐形成了,三岁以后,你的孩子开始与其他的小朋友有了更多的交往,而与其他小朋友成为朋友的先决条件就是公平友好地相处。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帮助他树立是非观念了。专家说:“缺少了道德准则,他就不可能和别人融洽相处。”

所幸的是,孩子的语言水平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他已经可以理解并接受一些道理。另外有利于你的一点,就是孩子总是希望能够讨好你,让你高兴。对孩子所说的话或做的事情,你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奖励或惩罚来表达你是赞同还是反对,从而引导他的行为,帮助他适应相应的规则。

孩子眼里的对错标准,可能与你完全不同。

道德感不只是你告诉孩子那么简单,你需要把它变成孩子内心的东西。孩子们需要这种成长的知识、情感和社会经验。你需要从根本上让他明白为什么有些举止是错误的,有些是正确的。不过孩子们区分对错的标准,可能与你不太相同。而要帮助孩子树立道德准则,你必须先了解他们眼中的是非观。

首先,孩子们看待事情非常简单,而且非黑即白,而且更看重结果。比如,一个孩子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不让妈妈继续刷碗,一连打碎了4个杯子,另一个孩子为了拿高处的糖果打碎了一个杯子。谁的行为更错误,孩子们的判断是打碎杯子多的人当然更错误。

同时,孩子们的心中还有这样的想法:他们玩游戏的时候喜欢赢,所以他们会忽略规则。当孩子非常想要一个不属于他的东西,这种感受足以让他觉得这真的是他的,所以拿了它也没有什么错。

另一方面,当他们知道自己犯了错,他们会想办法掩饰。比如,如果你告诉3岁的孩子不要碰一样东西,一般的孩子都会去碰,而且有80%的孩子不会承认。

道德准则入门练习

换位思考

一位妈妈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如果我的女儿在幼儿园里抢别的小朋友玩具,我就会找机会重演当时的情景,但由她来充当那个小朋友,让她来亲自体会那个小朋友的感受。”你也可以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和他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高兴或伤心。

对孩子的教育要少量多次进行

教导孩子应该从以下几点开始:打人、嘲笑或侮辱别人、不经允许拿别人的物品等都是错误的行为。这些规则对学龄前儿童的帮助非常大。比如,毛毛的妈妈经常告诉毛毛,说别人“愚蠢”是不对的。后来有一次,毛毛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保姆屁股大时,妈妈对她讲:“说保姆有一个大屁股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这时毛毛说:“就像说别人‘愚蠢’一样,都是错误的,对吗?”这时,毛毛已经完全理解了。

正确的奖惩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要盲目地冲他喊叫,相反,应该给他改正的机会。如果必须要惩罚,应该就事论事,比如当孩子用玩具打别的小朋友时,你就干脆拿走玩具。另外,每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都应该适当地给予鼓励:“你刚才拥抱了正在哭的小朋友,安慰了她,妈妈很高兴你能这样做。”

需要耐心

有时候孩子即使知道做某件事是错误的,可还是做了,也许是因为忘记了,又或者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在必要时父母需要重复上面提到的步骤。专家说:“到了4岁,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懂得打别人或私自拿别人的物品是错误的行为,不是因为怕被大人看到,而是已经懂得那样做是有违道德规范的。”

父母做在先

2~3岁的孩子最爱模仿大人的言行,如果你给孩子建立了规矩,你就得首先做到。假如你自己经常在背后说朋友的坏话,那么当你的孩子称自己的伙伴为“猪头”的时候你就无法理直气壮地责备他。如果你在责骂过丈夫之后自己都不能主动道歉,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向别人说“对不起”呢?

3岁是开发大脑潜能关键期


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

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发大脑潜能必须尽早。我们知道,出生时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之后不再增加。刚出生时孩子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后第一年,突触数目会增加20倍;3岁时大脑大小即是成人的80%;4岁时,脑的代谢达到高峰,脑逐渐成熟,对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这一年龄的孩子之所以会不停地动,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获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较大,需要的营养比成人要多,身体发育同时也加快。

美国科学家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幼儿大脑的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孩子在出生之后,由于视、听、触觉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形,并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这时大脑的结构就已经牢固成形。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发育过程已经完全停止,但就如同计算机一样,硬盘已经格式化完毕,就等待编程了。

正因为如此,孩子幼时的生活经历将会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程度。在一个充满忧虑和紧张气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压垮。相反,那些生活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的婴儿则会与环境频繁地进行交流,进而促进额叶前部的循环,这样就增加了以后对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3岁是学习的关键期

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只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孩子的水平。

这个事实表明,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谓“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也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南希?贝莱博士潜心研究、观察了婴儿的发育、发展,她在《幼儿发展研究》一书中列出了以下8个线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婴儿智力的正常发展。

第一,当某样东西掉落到地板上时,6个月的婴儿会顺着下落的方向看;

第二,当需要得到满足时,6个半月的婴儿,会发出表示满意的声音;

第三,7个多月时,婴儿会冲着镜子中的影像微笑,还能去寻找落地的东西;  

第四,8个半月时,婴儿会和成人一起玩诸如藏猫猫、拍拍手等简单的小游戏,也会倾听熟悉的词;

第五,9个多月时,婴儿会自己动手玩弄一些小物件,也能理解某些词的含义;

第六,10个多月时,婴儿会模仿成人把积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别人把玩具包起来,就不会去拆开; 

第七,11个多月时,会模仿词的发音; 

第八,12个多月时,会讲几个单词。

法兰克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莫妮卡?克诺夫认为,婴儿的智力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甚至能够用眼睛跟着做简单的数字游戏。

什么是智力发展关键期


德国幼儿早期教育家威特说:“对孩子的教育开始得那么早也不会过头”。正确的早期教育建立对智力发展关键期认识上。那么,什么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顾名思意,是指对人智力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候,如果给予适当的环境刺激,某些能力能够得以正常发展,一旦错过,则不易补救。

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以后逐渐减慢,5岁以前即完成整个人脑发育的80%,到7岁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接近成人,故7岁以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而以3岁以前更为关键。儿童在学习各种能力时都有关键期,在关键期学习起来较容易,效果也显著。

科学家还发现,那些在婴儿期被遗弃或被野兽哺育的儿童,被发现后,即使给予适宜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他们的智力仍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又如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狼孩”卡玛拉,由于将她带回人类社会时已经7、8岁,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所以直到她16、17岁死去时,也没能真正学会讲话。象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这些材料证明,在某一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某种能力发展最为迅速,这种特定的年龄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