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数字
2021-04-13 胎教数字 数字胎教 数字童话故事匡匡学数字。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宝宝的早教是每一位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给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技能。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匡匡学数字”,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直觉得匡匡形象思维好些,逻辑思维不行。因为从一岁左右开始,他便热衷于学说话,然后热衷于看《婴儿画报》、《婴儿世界》,整天缠着大人讲故事,喜欢认那些动物呀,食品呀,一些很形象的东西。一盒《交通工具》的卡片,三十多张,他可以认个八九不离十,一盒《蔬菜水果》的卡片,更是如数家珍。教他认数字呢,却总是兴致不高,爱理不理。
想着,数字毕竟抽象一些,应该采用一些形象化的教育方法。为此,也到文化市场上去淘卡片,希望可以找到那种一张卡片光写着一个大大的数字,这样应该好认些吧。不过,找过几次没找到,都是画着花草呀,动物呀,然后在旁边写上一个数字,这样的卡片,匡匡只会对上面的花草动物感兴趣,绝对不会去认数字的。
于是,我准备自己制作卡片。取白纸一张,裁得差不多大小,用五彩的蜡笔在上面写一个大大的数字,描得很粗。考虑到小孩子的智力需要慢慢增长,就先写了1、2、3这三个数字。给匡匡一看,他居然不屑一顾,把纸片全扔垃圾桶里去了。
唉,看来,也得因材施教了,既然他对数字不感兴趣,也就算了吧。不过,我也担心,一个男孩子,对数字不敏感,长大了可怎么在社会上混哟,下个世纪可是数字时代呀。
我的担心没持续多久,从第十六个月开始,匡匡主动对数字开始感兴趣了。那天下班回家,匡匡又拿着《婴儿世界》让我讲故事,讲着讲着,他指着书上的标示故事顺序的数字说:“7。”我一看,真的是7,太让人惊奇了。于是,我翻着页码逐个教他。
一开始,因为每个故事上的字体各有不同,他常常把1和7,2和7,3和8,5和8,6和9搞混,只有4好认些,反正指来点去,说准的没几个。匡匡认数字的兴致就这样提起来了,每天拿着书,也不听你讲故事了,光指着那些数字认。看来人的主动性一旦发挥出来了,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问题是怎么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大人小孩同理。
翻来复去讲了两个星期,他基本认清了这些数,只是6和9还常常搞混。奶奶说,抱他出门逛的时候,他还会指着刷在楼房上表示幢的数字念,真是勤奋极了。在此基础上,我又教了他一个0,据说,能认识0的概念,是人类思维的一大进步,从古代文化来看,哪个民族先认识了0,就说明这个民族的文化比较先进发达。对于匡匡来说,认0倒是很好办,一个圆圈呀,一认就准。不过,要认识到这个数字的意义,可能还不是他能理解的范畴。
到十七个月的时候,匡匡能认清0-9这十个数字了,还拜着手指头数数,当然是无目标地乱数。随后,匡匡跟外公外婆到乡下去了十多天,回来,认数字更是熟练。外公外婆的方法更好,拿副扑克牌和他打牌,拿一张认一张,还认得了10,当然,有时候他说10,有时候,他就说1、0。同时,还认识了J、Q、K,这就属于附加题了。
通过匡匡认数字,我觉得,有时候父母真是太望子成龙,有点操之过急,全瞎操心了。孩子的发育发展,自有他的规律,大人急也没用。他想学的东西,你不教他,他也会自己钻研,他不想学的东西,强迫只能造成他的逆反心理。WwW.ZJ09.CoM
匡匡现在还只是学会了认清这些数字,对数字的意义并不是很了解。不过,现在我不急了,他想知道的时候,自然就会来问我的。孩子越长越大,想知道的东西肯定越来越多,做父母的,操心的应该是怎么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到时候,才能应付孩子们那些刁钻古怪的问题呀。
相关知识
早教宝宝学数字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教宝宝学数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早期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小培养孩子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今天,将为您介绍一些早教宝宝学习数字的内容。
需要明确的是,数字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符号,而是一种用来描述数量和顺序的概念。因此,早期教育应致力于让孩子理解数字的真实含义,而不仅仅局限于死记硬背。
在早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有趣活动来帮助宝宝学习数字。例如,可以使用卡片、积木等教具,让宝宝亲自动手,将不同数量和顺序的物品与相应的数字相匹配。这样的亲身体验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起数字与实际物品之间的联系。
另外,通过歌曲和儿歌也是非常有效的早教方式。可以教宝宝一些简单易唱的数字歌曲,例如《一二三四五》,让孩子在愉快的音乐中学习数字的顺序和数量。这样的早教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记忆力。
除了歌曲和儿歌,绘本也是培养宝宝对数字理解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绘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他们介绍数字,让他们能够从图画中认识到数字的存在。比如,可以选择一本关于动物的绘本,每一页上都标有相应的数字和对应数量的动物,让宝宝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字。
在早教宝宝学习数字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字迷题、游戏等方式,让孩子运用所学数字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可以设计一个数字益智游戏,让宝宝根据给定的数字和运算符号,组合出特定的数字结果。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巩固宝宝对数字的理解,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还应该注重培养宝宝对数字的实际运用能力。除了简单地认识数字和它们的顺序和数量之外,还应该让宝宝学会将数字运用到真实生活中。比如,可以让宝宝帮忙数家里的物品,帮忙看时间等等。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宝宝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算能力。
早教宝宝学习数字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任务。应该注重培养他们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死记硬背。通过有趣的活动、绘本、游戏等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宝宝学会数字,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发展。让一起为宝宝的数字学习之旅添上一抹丰富多彩的色彩吧!
10首简单易学的数字儿歌
1.一只小阳雀
一只小阳雀,(伸出右手食指表示数字“1”)
飞过乌江东。(双手摆动作鸟飞状)
站在花枝上,(双手挺直后摆)
望着太阳升。(右手齐眉作眺望状)
2.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两手的拇指及小指竖起作老虎状)
跑得快,跑得快(左手的小指接触右手拇指,然后右手的小指)
一只没有眼睛(接触左手的拇指,随着歌声交替进行)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
3.三只蚂蚁来搬米
一只蚂蚁来搬米(右手食指半伸扮第一只蚂蚁搬米状)
搬来搬去搬不起(食指弓起数次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中指加入食指扮第二只蚂蚁帮忙)
身体晃来又晃去(双指弓起但不能移动)
三只蚂蚁来搬米(无名指加入搬米队伍)
轻轻抬着进洞里(三指抬着米进入半握的右手洞穴里)
4.四方歌
前前后后(双手前后拍掌)
左左右右(双手左右拍掌)
咕隆咕隆东(双手握拳摇轮转动,然后右手拳指东)
咕隆咕隆南(指南)
咕隆咕隆西(指西)
咕隆咕隆北(指北)
5.五行歌
一二三四五(双手手指相对从小指数到拇指)
上山打老虎(双手相对,拇指竖起)
老虎没在家(拇指垂下)
打到一只鹿(双手拇指及食指竖起)
小猪告诉兔(右手五指扮成猪,右手中指及食指竖起)
小兔告诉鼠(右手五指并拢成鼠状)
虎鹿猪兔鼠(重现五动物指形)
金木水火土(双手手指相对从小指数到拇指)
宝宝认识数字的游戏
6.六生歌
什么草,墙边倒,(先自拍手,然后击对方掌,以示提问)
兰花草,墙边道。(双手拇指与食指成圈,其它三指并起成兰花状)
什么树,节节高,(两人相对拍手击掌,以示提问)
青青竹,节节高。(拇指、食指、中指形成竹叶形)
什么虫,吃露水,(两人相对拍手击掌,以示提问)
萤火虫,吃露水。(食指伸出成爬虫状)
什么鱼,会唱歌,(两人相对拍手击掌)
娃娃鱼,会唱歌。(五指并拢呈弧形游动)
什么鸟,向天歌,(两人相对拍手击掌)
小阳雀,向天歌。(两手掌扇动如鸟状)
什么兽,蹦蹦跳,(两人相对拍手击掌)
虎和豹,蹦蹦跳。(左手小指及拇指竖起呈虎状,右手五指弯曲如兽爪)
7.城门七丈高
城门城门有多高(双手除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搭成城门形状)
七丈高(拇指扮成两个过城门人)
三千兵马可穿过
有理尽管过
不许带大刀(拇指开始过城门)
什么刀,匕首刀(双食指落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什么匕,斤石匕(双中指落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什么斤,矢对斤(双无名指落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什么矢,弓对矢(双小指落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什么弓,矛对弓(双食指落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什么矛,北门墙上一颗矛(双中指放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打鼓打鼓进城门
8.数蛤蟆
风来了,雨来了,(双手向前平推以示风,双手食指朝下以示雨)
蛤蟆背着鼓来了,(双手荷肩以示背鼓)
什么鼓,花花鼓,(食指触嘴唇,双手张开然后轮园)
乒乒乓乓二百五。(双手抡锤击鼓状)
一只蛤蟆一张嘴,(食指竖指,指向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食指中指竖起指眼睛,然后拍推)
扑通一声跳下水。(双手作一跳越状)
两只蛤蟆两张嘴,(双手食指竖起指向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双手食指中指竖起,然后拍双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双手作两跳下水状)
9.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出示食指、中指然后抄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出示中指、无名指、小指然后前后甩手)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伸出右手五指、六指,右手举眉)
七九河开,(伸出七指,双手分开)
八九燕来伸出八指,(双手展翅)
九九加一九伸出九(指加一指)
耕牛遍地走双手握犁(做耕作状)
10.十全十美灯
十全十美灯哟(伸出十个手指头)
九九重阳灯。(伸出九指)
八仙过海灯哟,(伸出八指,双手前推作过海状)
七七雀桥灯。(伸出七指,双手作鸟飞状)
六畜兴旺灯哟,(伸出六指,双手向上捧起)
五子登科灯。(伸出右手五指,两手作登山状)
四马抬头灯哟,(伸出四指,双手作骑马状)
三星高照灯。(伸出三指,双手举过头顶作星星状)
二龙戏珠灯哟,(双手半握拳,作龙头状,相对舞动)
正月元宵灯。(伸出右手食指,作提灯笼状)
数学启蒙 给宝宝数数123
数学启蒙的3个任务
任务1:建立数概念
1.口头数数
孩子过了1岁,很多妈妈就开始教他数“1、2、3……”这种简单的模仿与记忆,是孩子理解数字的基础。
2.给物说数
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建立数与物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做到口手一致地点数。当孩子边点数实物边正确说出数词时,他的手、眼、口、脑需要协同一致活动。
3.按物取数
即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这是对数概念的实际运用。它首先要求孩子能记住所要求取物的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
4.掌握数概念
在数数过程中,孩子掌握了个位数的数列规则,慢慢体会,归纳推理,逐渐运用这种规则来进行信息加工和计数,如发现了数字的排序规则,而自然会数11、12、13……19。
最初的加法与减法也起源于数数。比如,孩子有时候在数数时不再从1数起。如果给他们两堆糖果,告诉他们其中一堆有3个,问他们加上另一堆一共多少,他们就能从3开始数起,一直到把另一堆数完。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还能举一反三,通过倒着数数看拿走几个之后还剩几个。这就是萌芽状态的加法与减法。
TIPS:
数概念,包括理解——
*数的实际意义,如3是指三个物体;
*数的顺序,如2在3之前,3在2之后,2比3小,3比2大;
*数的组成,如3是1+1+1、1+2、2+1组成的。
任务2:认识与体验数、量、形、空
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数、量、形、空构成的,这四个概念也是数学的一部分。
TIPS:
数——唱数、点数,认读数字,理解数、量的概念,数与量的对应、集合等。
量——理解等于、多少、长短、高低、粗细、厚薄等量的概念,初步形成比较、分类、排序等概念。
形——认识基本的图形及其特征。
空——了解左右、上下、前后,今天、明天、昨天等基本时空概念。
1.认识数与量的传递关系
孩子在玩套桶这类玩具时会发现,第一个桶比第二个大,第二个比第三个大,那第一个肯定比第三个大。这就是数学上很重要的数量传递关系。家长可以有意识让孩子通过游戏和操作去体验、注意到这种现象,并尝试推理与判断这种数量关系。
2.建立图形守恒的概念
很多孩子看到等边三角形,能认出这是三角形,但看到钝角三角形,可能就认不出来了。这就需要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三角形,他才能慢慢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建立图形守恒。
3.认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
站成一个竖行的3个人,第二个人在第三个人的前面,但相对于第一个人,第二个人又是在他的后面。大一些的孩子就会发现这很有意思,而小一点的孩子往往只能以自己为中心,来分辨方位。随着思维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孩子才会理解这种相对性。
任务3:建立数学思维
在数学启蒙中,孩子掌握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发展的实质在于思维结构是否发生了改变。
学习数学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并且,数学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它更在于孩子要有积极的思维热情,能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
体验到数学思维的乐趣,这才是孩子所需要得到的最重要的能力品质。所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孩子终身发展受益的关键所在。
数学启蒙的3个方法
方法1:从生活中学习
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孩子很难理解。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数学启蒙。吃饭时,边摆餐具边说:“每人一双筷子,一个碗。”孩子会获得量词的概念;晾衣服时说:“爸爸的衣服大,宝宝的衣服小。”孩子有了大小的初步概念。家中的电话号码、门牌号、日历等都是数字的展现,孩子看在眼里,也会默默地吸收。
方法2: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在数学教育里,我们必须强调行动的角色,特别是幼儿,操作实物对了解数学是不可缺少的。”孩子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建构数学的概念。孩子去触摸、感觉、探索,有了亲身尝试后,就能将抽象符号概念化,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比如1+2=3中,1、2、3等数字对孩子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分别拿出1块和2块巧克力,让他摸到,并将它们数一数,看到这些巧克力如何变成了3个,那么他就能清楚并真正了解1+2=3的意义了。孩子数数也不能单凭口头数,必须要有相对应的物体排列、口念数词和手点物体三方面同时进行。
方法3:按照年龄发展特点学习
孩子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
0-1岁
1岁前的宝宝看似还不可能接触到数学,但他们此时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父母可以培养宝宝的手指精细动作,为以后动手操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6个月以后教宝宝用手指着物体说出名称,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等,都可以建立手脑协调。喂奶时告诉宝宝:“这是一瓶奶,宝宝要一口一口地喝。”这就是最初的数学经验。
亲子数学游戏:
1.被动手指操
妈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按摩宝宝的手指,将语言、动作和数字结合在一起。
儿歌
一只手,五指头;
大拇指,二拇弟;
中指楼,四兄弟;
十妞妞,五小弟。
2.拿积木
在宝宝面前放三块积木,妈妈先取一块,说:“我取第一块。”然后试着让宝宝取,宝宝拿起来了,妈妈再说:“宝宝取第二块。”妈妈再取再说:“我又取第三块。”
1-2岁
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学说跟数字有关的儿歌,玩串珠、套桶、搭积木等玩具来感知数。父母也可以教孩子数数了,但不能操之过急,孩子能跟着说就可以。
亲子数学游戏:
1.摆摆齐
拿三个相同的物品,比如三个橘子,让宝宝横排摆放整齐,并从左向右逐一点数:“1、2、3,这是三个橘子。”
2.比比高
宝宝和妈妈比比高,妈妈高,宝宝矮;宝宝和爸爸比比高,爸爸高,宝宝矮;妈妈和爸爸比比高,爸爸高,妈妈矮。让宝宝认识高和矮。
2-3岁
2岁后,孩子身体迅速发育,自我意识开始建立,总是表现出我会做、我能做,这期间记忆和思维都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中进行,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这一时期的数学启蒙,以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为主,同时通过儿歌、数数等,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并通过动手操作的游戏建立比较、分类、排序等基本心理运算结构。
亲子数学游戏:
1.数数歌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口语训练和手指动作同时进行。
我的一双手
妈妈有,宝宝有,我们都有一双手,
左一只,右一只,每只都有五指头。
大拇哥翘一翘,二拇哥勾一勾,
伸出双手拍一拍,攥起拳头高高举。
2.数字卡
用带有数字的卡片和宝宝进行互动识数游戏。妈妈随机取一张数字卡,宝宝说出上面的数字;再换宝宝举卡,让妈妈说。
有研究表明,3岁半左右的孩子才会对数量比较敏感;蒙台梭利也发现,孩子在4岁左右出现“数学敏感期”,会对数学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极大的兴趣。因此,3岁之后就迎来了数学教育的大好时机,但如果3岁前的数学启蒙进行得比较好,就会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学前数学教育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早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期教育使得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你们知道什么是早教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学前数学教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考和运算能力是刺激婴幼儿大脑神经元发展的最佳途径。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和孩子"玩"数学,而非“教”数学。才能为他以后的正规训练打下基础。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孩子死记硬背,或对孩子进行强制性教育,教育内容过于复杂,让他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从而对小学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让好事变坏事。要寓教于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游戏化,让孩子易于接受,把教育惯穿到儿童生活中,和生活起居、游戏玩具融为一体,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例如,每天早上穿衣时一件件的数,让孩子渐渐学习数数;或念有数字的儿歌给孩子听,如:12345,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就这样边念边数宝宝的手指,宝宝很有兴趣,慢慢就理解了。
在孩子对数字有所感觉的基础上,再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不要让孩子去记什么公式、表格。让孩子自己学会主动地去做,比如:在吃点心时,先数给孩子看,一共有几块,边吃边数,少了几块,这样的训练,孩子觉得是在做游戏,渐渐学会简单的加减方法。但是这种用实物进行的数学教育,不能强化,不能复杂,点到为止,以防止孩子进入小学后养成用实物的习惯。
对于不喜欢计算的孩子,那就大可不必勉强他,增加他的负荷。只需指导孩子正确数数,即可。妈妈们不用担心,进入小学后,在老师正规系统的教育下,你的孩子会和别的孩子一样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