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瓣嘴童话故事
2021-04-12 的三瓣嘴童话故事 耳鼻眼嘴童话故事 彩虹的故事的童话故事故事:嘴的忌妒。
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之前,一定要遵循其内心的发展规律。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事:嘴的忌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嘴的忌妒
有个人的嘴老爱忌妒,凡是比它强的,它都不高兴地叽里咕噜。
这一天,嘴竟忌妒起眼睛来:“我真不明白,主人长我一张嘴,为什么还要长一双眼睛!”
眼睛一瞪,回答道:“那是为了多看看世界,以免你胡说八道。”
“那为什么要长一对耳朵呢?”嘴仍然不服气。
“那是为了多听听意见,以免你信口开河。”耳朵生气地回答。
“就算你们都该成双吧,手长两只有什么用呢?”嘴很不满意。
“哈哈!”手笑着回答,“那是为了多做事,少说废话。”
鼻子再也忍不住了,气愤地说:“哼,像你这样的嘴只长一张,大家都嫌多了呢!”嘴终于闭紧了。
编后语:
一个人遇到了事情后,要多看看,少发表议论;要多听听,少信口开河;要多动手,少说废话。
忌妒是一种很坏的东西,对别人的进步,取得的成绩,不应该心存忌妒。
延伸阅读
三个小故事 带你认识嫉妒宝宝
一定要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否则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早教是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教育,早期教育使得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三个小故事 带你认识嫉妒宝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孩子的嫉妒心在我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后变得异常强烈!5岁的他很恨小弟弟,直到有一天他冲到我面前说:“现在没有人要我了!”
1、羡慕嫉妒恨是一条鱼,游在小宝贝的心坎里?
在我的第一个宝贝4岁的时候,一天,他回家后一头扎进火车玩具堆里卖力地鼓捣,嘴里叽里咕噜地念叨着一句话,什么鱼啊游啊。
我很好奇,宝贝啊,什么鱼啊?游那么远?
他咧嘴一笑,扭扭屁屁:叽嘟叽嘟,一条鱼游啊游啊,叽嘟叽嘟是一条鱼!
叽嘟叽嘟?这是什么品种的鱼啊?
他的老师听了我的诉说,彻底笑喷,不是叽嘟叽嘟,是昨天有位小朋友带来一辆新的小火车玩具,你的孩子说全世界的火车都在自己家,可多可多了。我们会心一笑,难道孩子学会了嫉妒?哦!原来嫉妒是一条鱼,叽嘟叽嘟,游泳的鱼啊!
当其他小朋友有更多更好的玩具、零食、小玩意的时候,这条鱼就叽嘟叽嘟地游啊游啊游过来了,这个小朋友就宣布着自己想象中的更多更好,或者假装不在意。如果家里有兄弟姐妹,这条鱼就更厉害,简直就是在到处乱窜。
专家:“嫉妒就像水底世界的小黑鱼,它早晚一定会来的!”
两岁左右的宝宝就开始萌生了嫉妒感,此时的嫉妒来源于其他小朋友拥有更多更好的玩具、零食或其他的小玩意儿。到了6岁左右,嫉妒感扩展到因为其他小朋友获得了更多关注和赞扬,内心感到纠结。简单地讲,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得到了足够多的精神关怀和物质需求,孩子的嫉妒心可能就不那么强烈。请注意,是物质满足和精神慰藉同步适当给予的情况下!否则,一切反之。
物质要求当然不能全部给予,但是爱是所有妈妈都可以给予宝贝的,一个由妈妈陪着玩3块钱步枪的宝宝,比起坐在玩具堆里的孤单孩子,嫉妒的反应为:故意的哭闹和要求以获得安全感!”
2、弟弟还在我肚子里悄无声息,哥哥就已经知道了?
当他的小弟弟还在我肚子里时,大儿子开始知道,得到了一个比兔子还要好玩的东西是多么令人兴奋,每天都盼着我大肚子里的弟弟快快长大,快点出来玩。我告诉他:“弟弟在妈妈肚子里面尿尿然后又喝掉,还会揪着脐带扭啊扭啊地玩。”哥哥听了简直笑得不行,忍不住摸摸妈妈的肚子,希望弟弟会动一下,那个时候,他大概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嫉妒。
弟弟终于出来玩了,如哥哥所愿,妈妈的肚子没有被撑破,弟弟被哥哥当成了小宠物。爸爸妈妈整天都围着这个只会嗷嗷哭喊的小宝宝。
“妈妈,陪我下下棋?”
“对不起,妈妈先给弟弟喂奶,等会儿哦,亲爱的。”
“妈妈,看看我做的洗衣机模型!”
“嗯,好看好看,等妈妈给弟弟洗完澡再看好吗?”
此时的哥哥才发现原来弟弟不是个玩具,想玩就玩想放就放,他要哭、要闹,要吃、要喝,还要爸爸妈妈抱,睡觉要人陪,真是个麻烦的家伙!虽然妈妈每天都留半个小时陪哥哥聊天、下棋,可是跟原来的全天候随叫随到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那个叫弟弟的家伙!只要他哼哼一声至少有两个人扑上去照顾,简直是个强盗,这些原来可都是自己的福利!
专家:通过讲道理消除宝宝的嫉妒感不可能,但能让他变成上进的小鱼。
嫉妒这条鱼总是要游上那么一小会儿,所以,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先忽视宝宝的情绪,不要试图给孩子讲什么大道理,让他静一静或发泄之后再给宝宝一些建议,比如:我们可以一起玩!像芳妈妈,与其对大宝宝说,妈妈还是很爱你,不如多抽出些时间来陪他。
嫉妒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它对孩子各方面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儿童长期处于嫉妒这种消极的不良心理之中,情绪上便会产生压抑感。所以很忌讳妈妈们不理睬孩子的嫉妒心,要给予反应,适当安慰,不能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时候,要给予解释,比如妈妈现在没有那么多钱,为你买这么昂贵的玩具,但是这个便宜的也不错呀!妈妈会努力,宝宝长大了也会通过努力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3、烦死了,怎么老给弟弟买东西?
嫉妒这条叽嘟叽嘟游泳的小鱼变成炸窝的蜜蜂,在哥哥心里凶猛地游啊游啊,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这是什么?”我的第一个宝贝说。
“弟弟的润肤露啊。”
“怎么又给他买东西啦?这个也是新的吧,这个这个这个都是新的!!”
“可是,哥哥啊,你这个也是新的,这个也是,这个这个这个都是新的哦。”
即使看到自己的新东西确实比弟弟多,哥哥还是喊着:不对,就是弟弟的多!弟弟的还很贵!
当你像弟弟那么大的时候也什么都是新的哦。即使这样解释也不行,哥哥“砰”的一声关上门,大声喊叫着:“别理我!烦着呢!”
嫉妒这条鱼,只是一条鱼,不是灯塔,它来了会走,在我们的世界里来来往往,虽然哥哥真的把弟弟当成了心爱的小宠物,也抵不住时常冒出来的嫉妒,妈妈的爱毕竟被弟弟就那么分了去。
“哥哥,可不可以抱一下妈妈?”
“不好!”
“就一下嘛。哥哥抱妈妈,妈妈的心会暖洋洋的哦。”
“这样啊,好吧——”哥哥受不了妈妈的表情,过来抱着妈妈,一会儿就变得像小娃娃般,软软地腻在妈妈怀里,妈妈的怀里还是很温暖的哦,嫉妒这条鱼消失得无影无踪。
专家:嫉妒感会使宝宝变得异样,而你是安抚他的港湾。
嫉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品性,从理论上来说,是因为对别人拥有的东西或能力怀有“本应该属于我”的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怨愤的情绪或行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每个人在这个小小的世界中都希望肯定“我”的存在。
孩子发泄自己的嫉妒心有很多方式,像恶作剧、破坏对方的玩具、突然哭闹或者突然对你不理不睬……做妈妈的你知道,这是很正常的,是孩子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社会无法避免的情绪,那么就像芳妈妈一样,请求宝宝给自己一个拥抱,让孩子放下盔甲,在妈妈怀里重新得到温暖和力量。爱,会让嫉妒悄悄走开。家庭的力量、父母的力量,就是给孩子一个安抚的港湾。
嫉妒宝宝的六大表现及对策
当他看到其他小朋友有好东西时,会呈现出如下行为——
表现1:向妈妈要,要,要!
表现2:自己干脆扑上去,直到抢到手为止。
表现3:我哭,我哭哭哭,大人给我就拿着,不给我就不高兴。
表现4:装作毫不稀罕,内心却很期盼。
表现5:骗这个小朋友,说自己有更多比这个更好的!
表现6:从此很少理睬那个小朋友了!
出现如上行为尽管正常,但和孩子先天的性格和妈妈的疏导有关——
表现1:过分依赖父母,有父母看护过度的嫌疑。要给孩子自己处理情绪和问题的机会。
表现2:得到了父母太多偏袒,嫉妒心强,社交能力弱,是社交圈里不受欢迎的类型。
表现3:妈妈给予的安全感有所不足,孩子没有直接表达自己愿望的想法。
表现4:社交能力和成熟度较高,父母这个时候给予适当的交流就能化解羡慕嫉妒恨。
表现5:较虚荣,这样孩子的家长可要小心了!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来满足孩子的欲望。
表现6:性格内向,而且性格不太积极。当心,这样的宝宝非常容易在日后的生活中受挫!
三个小故事带你认识嫉妒宝宝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早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三个小故事带你认识嫉妒宝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羡慕嫉妒恨是一条鱼,游在小宝贝的心坎里?
在我的第一个宝贝4岁的时候,一天,他回家后一头扎进火车玩具堆里卖力地鼓捣,嘴里叽里咕噜地念叨着一句话,什么鱼啊游啊。
我很好奇,宝贝啊,什么鱼啊?游那么远?
他咧嘴一笑,扭扭屁屁:叽嘟叽嘟,一条鱼游啊游啊,叽嘟叽嘟是一条鱼!
叽嘟叽嘟?这是什么品种的鱼啊?
他的老师听了我的诉说,彻底笑喷,不是叽嘟叽嘟,是昨天有位小朋友带来一辆新的小火车玩具,你的孩子说全世界的火车都在自己家,可多可多了。我们会心一笑,难道孩子学会了嫉妒?哦!原来嫉妒是一条鱼,叽嘟叽嘟,游泳的鱼啊!
当其他小朋友有更多更好的玩具、零食、小玩意的时候,这条鱼就叽嘟叽嘟地游啊游啊游过来了,这个小朋友就宣布着自己想象中的更多更好,或者假装不在意。如果家里有兄弟姐妹,这条鱼就更厉害,简直就是在到处乱窜。
专家:“嫉妒就像水底世界的小黑鱼,它早晚一定会来的!”
两岁左右的宝宝就开始萌生了嫉妒感,此时的嫉妒来源于其他小朋友拥有更多更好的玩具、零食或其他的小玩意儿。到了6岁左右,嫉妒感扩展到因为其他小朋友获得了更多关注和赞扬,内心感到纠结。简单地讲,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得到了足够多的精神关怀和物质需求,孩子的嫉妒心可能就不那么强烈。请注意,是物质满足和精神慰藉同步适当给予的情况下!否则,一切反之。
物质要求当然不能全部给予,但是爱是所有妈妈都可以给予宝贝的,一个由妈妈陪着玩3块钱步枪的宝宝,比起坐在玩具堆里的孤单孩子,嫉妒的反应为:故意的哭闹和要求以获得安全感!”
2、弟弟还在我肚子里悄无声息,哥哥就已经知道了?
当他的小弟弟还在我肚子里时,大儿子开始知道,得到了一个比兔子还要好玩的东西是多么令人兴奋,每天都盼着我大肚子里的弟弟快快长大,快点出来玩。我告诉他:“弟弟在妈妈肚子里面尿尿然后又喝掉,还会揪着脐带扭啊扭啊地玩。”哥哥听了简直笑得不行,忍不住摸摸妈妈的肚子,希望弟弟会动一下,那个时候,他大概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嫉妒。
弟弟终于出来玩了,如哥哥所愿,妈妈的肚子没有被撑破,弟弟被哥哥当成了小宠物。爸爸妈妈整天都围着这个只会嗷嗷哭喊的小宝宝。
“妈妈,陪我下下棋?”
“对不起,妈妈先给弟弟喂奶,等会儿哦,亲爱的。”
“妈妈,看看我做的洗衣机模型!”
“嗯,好看好看,等妈妈给弟弟洗完澡再看好吗?”
此时的哥哥才发现原来弟弟不是个玩具,想玩就玩想放就放,他要哭、要闹,要吃、要喝,还要爸爸妈妈抱,睡觉要人陪,真是个麻烦的家伙!虽然妈妈每天都留半个小时陪哥哥聊天、下棋,可是跟原来的全天候随叫随到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那个叫弟弟的家伙!只要他哼哼一声至少有两个人扑上去照顾,简直是个强盗,这些原来可都是自己的福利!
专家:通过讲道理消除宝宝的嫉妒感不可能,但能让他变成上进的小鱼。
嫉妒这条鱼总是要游上那么一小会儿,所以,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先忽视宝宝的情绪,不要试图给孩子讲什么大道理,让他静一静或发泄之后再给宝宝一些建议,比如:我们可以一起玩!像芳妈妈,与其对大宝宝说,妈妈还是很爱你,不如多抽出些时间来陪他。
嫉妒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它对孩子各方面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儿童长期处于嫉妒这种消极的不良心理之中,情绪上便会产生压抑感。所以很忌讳妈妈们不理睬孩子的嫉妒心,要给予反应,适当安慰,不能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时候,要给予解释,比如妈妈现在没有那么多钱,为你买这么昂贵的玩具,但是这个便宜的也不错呀!妈妈会努力,宝宝长大了也会通过努力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3、烦死了,怎么老给弟弟买东西?
嫉妒这条叽嘟叽嘟游泳的小鱼变成炸窝的蜜蜂,在哥哥心里凶猛地游啊游啊,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这是什么?”我的第一个宝贝说。
“弟弟的润肤露啊。”
“怎么又给他买东西啦?这个也是新的吧,这个这个这个都是新的!”
“可是,哥哥啊,你这个也是新的,这个也是,这个这个这个都是新的哦。”
即使看到自己的新东西确实比弟弟多,哥哥还是喊着:不对,就是弟弟的多!弟弟的还很贵!
当你像弟弟那么大的时候也什么都是新的哦。即使这样解释也不行,哥哥“砰”的一声关上门,大声喊叫着:“别理我!烦着呢!”
嫉妒这条鱼,只是一条鱼,不是灯塔,它来了会走,在我们的世界里来来往往,虽然哥哥真的把弟弟当成了心爱的小宠物,也抵不住时常冒出来的嫉妒,妈妈的爱毕竟被弟弟就那么分了去。
“哥哥,可不可以抱一下妈妈?”
“不好!”
“就一下嘛。哥哥抱妈妈,妈妈的心会暖洋洋的哦。”
“这样啊,好吧——”哥哥受不了妈妈的表情,过来抱着妈妈,一会儿就变得像小娃娃般,软软地腻在妈妈怀里,妈妈的怀里还是很温暖的哦,嫉妒这条鱼消失得无影无踪。
专家:嫉妒感会使宝宝变得异样,而你是安抚他的港湾。
嫉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品性,从理论上来说,是因为对别人拥有的东西或能力怀有“本应该属于我”的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怨愤的情绪或行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每个人在这个小小的世界中都希望肯定“我”的存在。
孩子发泄自己的嫉妒心有很多方式,像恶作剧、破坏对方的玩具、突然哭闹或者突然对你不理不睬……做妈妈的你知道,这是很正常的,是孩子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社会无法避免的情绪,那么就像芳妈妈一样,请求宝宝给自己一个拥抱,让孩子放下盔甲,在妈妈怀里重新得到温暖和力量。爱,会让嫉妒悄悄走开。家庭的力量、父母的力量,就是给孩子一个安抚的港湾。
嫉妒宝宝的六大表现及对策
当他看到其他小朋友有好东西时,会呈现出如下行为——
表现1:向妈妈要,要,要!
表现2:自己干脆扑上去,直到抢到手为止。
表现3:我哭,我哭哭哭,大人给我就拿着,不给我就不高兴。
表现4:装作毫不稀罕,内心却很期盼。
表现5:骗这个小朋友,说自己有更多比这个更好的!
表现6:从此很少理睬那个小朋友了!
出现如上行为尽管正常,但和孩子先天的性格和妈妈的疏导有关——
表现1:过分依赖父母,有父母看护过度的嫌疑。要给孩子自己处理情绪和问题的机会。
表现2:得到了父母太多偏袒,嫉妒心强,社交能力弱,是社交圈里不受欢迎的类型。
表现3:妈妈给予的安全感有所不足,孩子没有直接表达自己愿望的想法。
表现4:社交能力和成熟度较高,父母这个时候给予适当的交流就能化解羡慕嫉妒恨。
表现5:较虚荣,这样孩子的家长可要小心了!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来满足孩子的欲望。
表现6:性格内向,而且性格不太积极。当心,这样的宝宝非常容易在日后的生活中受挫!
解读大宝宝的嫉妒心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满足强烈的知识欲,大多数孩子可能成为英才和天才。早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早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读大宝宝的嫉妒心”,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已经有7个孩子的家庭里又出生了一个宝宝,当了3年老小的老七越想越生气,因为爸妈格外爱护小宝宝。有一天最小的孩子没跟爸妈一起去外婆家,老七就特别高兴,对妈妈说:“妈妈,要是宇英死了该多好啊。”我家三女儿2周岁时,有一次二女儿对妹妹说:“现在都只生两个孩子了,你还是回到妈妈肚子里去吧。”当多英26个月大的时候弟弟出生了,当时多英说:“完了,完了。把宝宝扔了吧。”也就是说,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大孩子都会嫉妒新出生的弟弟或妹妹。
我们经常会发现大孩子偷偷掐弟弟或故意咬宝宝的手指头。严重时,宝宝吃奶,大孩子也要吃奶;宝宝往尿布上尿尿,大孩子也想往尿布上尿尿。
有了弟弟或妹妹以后,孩子心里一般都会难过,因为之前一直是自己一个人独享爸妈的爱,现在要跟弟弟妹妹分享了。更令人难受的是,所有人都只关心宝宝,自己变得次要了。
要消除这种感觉就得从宝宝出生之前开始给大孩子心理上的关怀。比如,让孩子摸一摸妈妈的肚子,让他感受到胎动,让孩子也期盼弟弟或妹妹的出生。新生儿出生后,先让别人抱宝宝,妈妈则跟大孩子坐在一起或抱着他,陪他说说话,孩子就不会因为嫉妒宝宝而哭闹,或者粗暴地对待宝宝了。
我在美国时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塞拉(Cera)2周岁半时,妈妈布伦达又怀孕了。当临近足月时她让女儿也摸摸隆起的肚子,然后让孩子想象宝宝长什么样。塞拉于是高高兴兴地等待着宝宝的出生。当弟弟出生后,她没有嫉妒或讨厌宝宝。当妈妈带着宝宝出院回家时,塞拉也一个劲地喊“宝宝,宝宝”。
宝宝出生后,爸妈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小心观察大孩子的心理变化。如果爸爸妈妈一门心思只顾宝宝,大孩子会认为自己得不到关心,会觉得孤独。当妈妈给宝宝喂奶时,爸爸可以陪大孩子一起玩,也可以让大孩子帮爸爸妈妈拿宝宝的尿布或奶瓶。这样大孩子就觉得自己和宝宝之间有联系,会积极参与到照顾宝宝的事情中去。
大人认为大孩子在弟弟妹妹出生之前已经得到了爸妈很多的爱,现在该把爱分给弟弟或妹妹了。但心理学家认为,很多大孩子在弟弟妹妹出生之后会感到不安。
弟弟妹妹出生之前,爸妈会把所有的爱都集中在大孩子身上,但忽然有一天爸妈把爱转移到新出生的宝宝身上,大孩子当然会感到空虚和冷清。大孩子会想:“妈妈为什么一定要生弟弟(妹妹)呢?他们太让人伤心了。”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有了弟弟以后,每次当宝宝睡着后都要躺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我也想当宝宝。”孩子对爱的需求并不因为已经得到过,现在就不需要了。
我是家里8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妈妈因为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做家务,非常忙碌,根本无暇顾及到我,反而希望我能帮忙。而我呢,想得到妈妈爱的渴望多于帮妈妈忙的想法,所以总是很伤心。
5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能从外孙身上看到过去的我。因为当医生的妈妈比较忙,多英和俊基很多时间都跟姨妈待在一起,所以他们两个经常展开争夺姨妈的战争。我特别喜爱多英,孩子的姨妈则喜欢俊基。这样一来,多英特别想得到姨妈的宠爱,而俊基总想讨好我。有一次,我和俊基手拉着手走,多英看见了就不高兴,我就一手抱着一个孩子对他们说:“多英啊,外婆光和你要好的话,俊基会生气的。”俊基马上点头表示同意。可多英说:“不是的,我也会伤心。姨妈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多,而外婆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少。”
爸妈不在的时候大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照顾弟弟妹妹。即便在家里孩子总打架,但到了外面,哥哥就会全力以赴地保护弟弟妹妹。
弟弟妹妹出生以后,大孩子嫉妒小孩子是因为他也想得到爸妈的爱。爸妈应该理解这一点,设身处地为大孩子着想。在外面能保护弟弟妹妹的是大孩子,而这个大孩子呢,只有在感觉到自己也被爸妈爱着的时候才能激发起爱护弟弟妹妹的勇气。
我在美国当幼儿教师时,看到学校给有了弟弟或妹妹的孩子举办小型聚会,感觉非常新奇,后来才发现这是非常明智的举措。“温迪(Wendy)有弟弟了,温迪当上姐姐了,多高兴啊!我们大家祝福温迪吧!”然后小朋友纷纷给温迪送上小礼物。有的给她画画,有的送给她剪纸。幼儿园还特别准备了好吃的,大家高高兴兴地庆祝了一番。
“我是非常重要的人。”这种想法对任何人都会有很大帮助。给有了弟弟或妹妹的孩子开个庆祝会,就可以使孩子产生这种想法。这样孩子也不会感觉到孤单。
如何疏导宝宝的嫉妒心
嫉妒心,虽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但你不能就此听之任之,而要及时疏导,以免使宝宝形成不良的性格。宝宝嫉妒心的表现很外露,不会掩饰。只要稍加注意,你就能及时发现,及时疏导。
1.给宝宝充分的关爱和温暖
你充分的关注和爱能使宝宝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特别是当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你要注意态度,避免对别的孩子太亲热而刺激宝宝的嫉妒心。同时告诉宝宝,你爱其他小朋友,更爱自己的宝宝,如果像爸爸妈妈一样爱小朋友,宝宝和小朋友才能友好相处。
2.引导嫉妒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化
这主要靠你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激发宝宝的竞争意识和自强信念。帮助宝宝弄清别的小朋友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使他改变只从结果进行比较的低层次、简单的思维方法。其次,指导宝宝进行自我分析,帮助他找出自身的弱点和优势,避免自私、攻击、执拗等不良心理的骚扰。如告诉宝宝:“你也有很多优点,你的眼睛水汪汪的,脸蛋儿长得很甜,不仅会唱歌,还能帮爸爸妈妈做事。”让他感到自己有很多优点,将嫉妒别人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方面。
3.激发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当你看到别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自己的宝宝强时,不要当面责备宝宝,如“别人能行,你怎么就不行”,这样只会挫伤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宝宝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要及时给予赞许,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激发他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让宝宝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首先要肯定他的能力,即使批评他时不要批评他这个人,而是批评他的行为。经常提醒宝宝有些事情他能做好,而不是在宝宝做错事情时,对他说泄气的话,并帮助他从失败中总结教训。
4.帮助宝宝调节伤害性情感
有时宝宝嫉妒别人,常会情不自禁地去伤害别人,如抢别人的玩具,将别人心爱的东西弄坏,甚至打人等,这样的行为会伤害别人的感情。要帮助宝宝摆脱伤害性情感的困扰,保持愉悦舒畅的心情,及时鼓励宝宝,如“你搭的飞机很不错。你会唱歌,而且唱得很好听呢。”当宝宝妒火中烧时,千万不要火上加油,骂他“没出息”、“真笨”。同时,要对宝宝进行积极的情感暗示,如用鼓励的目光进行情感暗示,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讲故事,带他出去散步等,使他用另一种情感冲淡或代替嫉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