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丁上幼儿园了,他在幼儿园表现的可好了,

“小布丁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好吗?”

“恩,好的。”

“小布丁没有哭着找妈妈,玩完了玩具自己放回去,今天表现的非常好,老师要给小布丁一朵小红花。”

“小布丁你可真棒!”

看着小红花,小布丁心里美滋滋的,他悄悄的对自己说:“小布丁表现好,老师给了小红花。小红花,我可真喜欢你。”

妈妈下班后把小布丁接回了家,他独自玩了起来,“妈妈妈妈,陪小布丁玩火车。”

“小布丁,妈妈要去做饭,你先自己玩一会好吗?”

“不嘛不嘛,我要妈妈陪嘛。”小布丁说着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这时小红花说话了“小布丁你这样可不好,你在幼儿园还得了小红花呀。”

“可我都一天没见到妈妈了。”

“可是妈妈正在做饭呀,妈妈不是说一会陪你玩吗?小布丁你就先自己玩一会吧。”小布丁被小红花这么一说不好意思了,他没有再缠着妈妈,又一个人去玩了。

吃过晚饭,妈妈陪小布丁玩搭积木,

“小布丁真棒,搭的真好。”

“妈妈,你看这个。”

哇,小布丁搭一一座好高好高的大楼,在楼顶上还插着一面小红旗呢。玩了一会小布丁有点困了,要去睡觉了。

“爸爸晚安,妈妈晚安。”

“哎,小布丁,你还没有收拾玩具呢?”

“啊,我忘了,我现在就去。”

小朋友,你喜欢小红花吗?你在家里和幼儿园里做的一样吗?嘘,听,小红花也在提醒你呢。“小朋友,要做到好习惯随身带。”

相关知识

好习惯受益终身


在今天,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已成为家长们的共识。但是,早期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呢?有的家长,侧重于让孩子识字、数数;有的家长侧重于让孩子在琴、棋、书、画上发展……我想对家长朋友们说,早期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别小看这一问题,因习习惯一旦养成改起来很难,好习惯如此,坏习惯亦如此。例如,一位妻子在新婚之日发现其丈夫刷牙时不用口杯,刷牙后牙刷还随手乱放。原来,其丈夫家中人多,洗脸池边放不下那么多口杯,于是,他从小就喜欢将牙刷放入姐姐或哥哥口杯中,久之形成习惯。如今,夫妇成婚十多年了,任凭妻子天天唠叨,他的坏毛病总也改不了。俗语所说的“三岁看大”,就强调了习惯的重要性。坏习惯犹如陷阱,而好习惯则会让人受益终身。

一、养成卫生习惯

从孩子9个月起,就要告诉他饭前便后要洗手。此时孩子虽然不大懂事,但随着天天训练,到1岁之后,一到吃饭时间,就会主动配合洗手的。在孩子游戏时如果需要吃些水果或其他“零食”,即使是家长喂,也应先用毛巾为孩子擦一下手。平时要教育孩子不揉眼,不抠鼻,不随地吐痰。孩子的衣服脏了,应该及时换,使孩子明白,漂亮的招人喜爱的宝宝应该爱整洁。3岁前的宝宝在饭后还应该漱漱口,在晚上入睡前就不要再吃东西了。做到这些有助于防止龋齿。

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到睡觉时间就要上床,该起来了也不要躺在床上玩。孩子的生活要有规律,包括大便也最好安排在一定时间内(如清晨)。

家中的东西应该摆放有序,玩过的玩具应让孩子“自己收拾”,大人给予“协助”。让孩子养成从哪儿拿了东西放回哪儿去的习惯,要使孩子习惯于先了解陌生的物品是什么,不要冒冒失失的,见到就拿。养成询问加思考的好习惯不仅会使孩子生活中避害,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对3岁孩子来说,进行整洁有序的生活训练同时,也是对其进行分类归纳训练的方式,它也是一种对孩子必须进行的智能训练。

要特别强调的是,好的生活习惯能否养成,与家长的行为有很大关系。如果母亲脱了外衣随手一扔,孩子就不会将衣服叠(挂)好;父亲躺在床上,脚却放到枕头上,孩子也会地上爬完了床上爬;大人乱弹烟灰,孩子就可能乱扔果皮。家长一定要自律。

二、养成学习习惯

孩子日后是否学业有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小时养成了哪种学习习惯。

首先,要教育孩子不可三心二意。孩子小,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为训练孩子专注,不妨在其2岁后,每日固定一个“学习时间”可掌握在15分钟左右(随年龄延长)。上课之前,要让孩子上好厕所或喝些水,总之,这15分钟就是学习,让孩子知道,学习时间是雷打不动的。当然,学习内容要有趣,要适合孩子特点,学习中还要给予适当鼓励。

让孩子爱惜书,喜欢书。阅读的习惯可助于使孩子逐渐掌握“自学”的本领。

要培养孩子勤动脑。在生活中,游戏时,孩子会遇到许多问题,家长不必马上给予现成答案,而是诱导其思考,然后再告诉答案,使孩子从动脑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不是死记现成答案。

二、养成文明习惯

要教育孩子懂礼貌讲文明。例如,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游戏时要顾及是否会影响他人,如孩子在屋里跳,应提醒他这会吵了楼下的邻居。孩子应知道父母做重要的事时不能打扰。要教育孩子爱惜东西,遵守秩序。

教育宝宝热爱自然。如不踏草坪,不折花木,保护小动物,节约能源(水、电),不乱弃垃圾等。

要让孩子知道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比如,让孩子帮邻居拿拿牛奶,取取报纸;在游戏中让孩子进行角色体验,明白自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文明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表率,大道理讲得再好,父母如背道而驰,孩子也不会成为一个讲文明的人。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


家长们都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可是家长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其实,家长们一定要重视教育方式的,那么,下面来看看具体的方法吧。

教师说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第一,正面鼓励,耐心引导。我发现班里有几名幼儿做事拖沓、不遵守纪律、任务意识欠缺、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比如卿卿上课时小动作太多,做值日时贪玩。龙龙倾听习惯不好,做事不认真,午睡时影响别人。班级中这些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不仅让老师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他们经常犯错,挨批评次数多。但我感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的方法,其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前一阶段,男孩站队时特别乱,爱吵闹。但有一次,我让全体幼儿在门口站队,发现龙龙很自觉地站好,动作迅速。我马上表扬了他。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学习。那天早操龙龙做操、站队都非常棒,我又表扬了他。那天上课时,龙龙也格外遵守纪律,积极回答问题。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要更加好好表现的欲望,也就是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卿卿有一段时间特别散漫,各项活动总落在别人后面,经常与同伴争抢玩具、打闹。老师总说这不好,那不对,时间长了,他好像也充耳不闻了。有一次午睡,卿卿很快就脱完衣服躺好了。我马上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起床穿衣服时,我又到他跟前悄悄说:“今天午睡真棒,我相信你今天穿衣服也会很快的!”这次,卿卿没有故意在寝室里磨蹭。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自控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更加耐心,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以幼儿的某一“闪光点”,带动整体行为的改善。为幼儿树立好榜样。

第二,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和其他的两位老师也要按照这些要求做。见面有礼貌地问好;吃完饭擦桌子、漱口;他人有需要协助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体生活中,同伴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户外活动回来小便洗手后,有的幼儿进教室时总是跑跳打闹,我就会在教室门口轻轻地对他说:“请你看看,教室里的小朋友坐得多好!他们安静地等待吃饭呢!”吃饭的时候,第3组的小朋友爱讲话,我就会说:“第1、2组的小朋友吃饭安静,是文明小餐桌。”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马上就会改正。角区活动结束后,我会对收玩具好、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谦让协作的幼儿提出表扬,也让幼儿互相说说,他们认为哪些小朋友做得好。总之,用幼儿良好的行为榜样去影响、鼓励其他幼儿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第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不足,逐步改正。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会在某一具体行为方面出问题。如,有的是不讲礼貌,有的是午睡习惯不好,还有的是吃饭挑食……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解决。尧尧对老师讲话有时会不加称呼,经常是“你帮我看看我的画”,“你要带小朋友出去玩了”等。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对尧尧的话不予理睬,使他没有礼貌的话得不到老师的回应,让他得到不讲礼貌的“惩罚”,以此提醒他改正。阳阳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做事总爱磨蹭,拖拉。个别交流中,我给她指出:“你上课回答问题很好,也很守纪律,如果做事再快一点,那就更好了。”

此外,只有让幼儿做到在家与在园一个样,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要引导、发动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要求,做到家园教育的同步,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关链接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

2、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3、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二、习惯的分类

习惯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三、为什么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儿童期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开始于父母,养成开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

3、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开始。

俄罗斯著名的思想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人的好习惯就是在银行里存入了一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象欠了别人的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是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是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

家长说

夏盈母亲32岁教师女儿20个月上海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要从细节做起,而细节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所以我们家长要从生活细节入手,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细节决定着成败。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加加林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他原来只是个替补。在几位候选宇航员参观飞船时,只有加加林在走进飞船时脱去了鞋子。飞船的总工程师认为他最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便力推加加林。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个细节,使他获得了成功。

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不妨从生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从细微处要求,一定能达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

汪梅蓉母亲30岁办公室文秘儿子18个月宁波

先哲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任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很重要的。

我的孩子现在快一岁半了。我从他出生开始就很注重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睡觉。一开始他喜欢含着奶嘴入睡,拿出奶嘴就会哭闹。我觉得这样不好,决定帮他纠正过来。我先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他,然后放一些轻快的音乐,用手轻轻地安抚他。等他情绪安定下来了,再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如催眠曲之类的。这样前几次会比较累,孩子也不一定能够安静下来,但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这样入睡。等孩子大点了,我就陪他念唐诗,讲童话故事,唱儿歌,说说白天的见闻,让他在安静的状态下静静地入睡。现在,孩子困了,就会要求“睡小床”,然后只要我跟他说说话,就会慢慢入睡了。还有吃饭。我看到很多大人为了哄孩子吃饭,吃几口换一个地方,有时甚至跑到街上去吃。我觉得这样很不雅观。我特意为他买了一个儿童椅,告诉他吃饭时就要坐到饭桌边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现在我一说吃饭了,他就会要求妈妈把他抱到宝宝椅上去。

刘莹母亲41岁幼儿教师女儿18岁哈尔滨

我是这样培养女儿的良好习惯的:

1、故事熏陶

由于小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为此我经常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对她进行教育。如《手捧花盆的孩子》、《孔融让梨》、《七色花》等等经典故事,还教她一些儿歌、歌曲,如《互相帮助》、《有玩具大家玩》、《弟弟摔倒我扶起》,《让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2、身体力行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品质的形成、行为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得有一次,我们3口人去动物园。坐车的时候,我抱着孩子坐一个座位,她爸爸坐一个座位。车到了某站上来一位老人,她爸爸马上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人。我利用这个好时机给孩子讲:“要照顾老人,因为她年岁大了,站着累,车晃也容易摔倒。你今后看到有老人没有座位也要象爸爸一样啊!”后来在我们又出去的时候,她会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和抱小孩子的人。每当遇到这种事情,我都会及时表扬她是最棒的!

3、从点滴小事做起

好的品质和行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对孩子的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教育的机会,都不放松。如不乱扔果皮、不折花踩草、和同伴友好相处等。孩子每做对一件事,家长要马上给予肯定和鼓励,切记置之不理。孩子是喜欢表现的,当他的表现得到鼓励和认可,他会更乐于去表现。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好的习惯了。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呢?让我们听听专家、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说

“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们什么”?一直是学前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迄今为止,仍然有多种声音存在。在不同价值观指导下,人们会有不同的追求。为了孩子能够立足于未来充满竞争的社会,许多家长都纷纷行动起来,对孩子进行越来越正规的“早期智力开发”,一系列的“课程训练”越来越早地走进孩子的生活。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精心为他们设计着各种特长的“培养方案”,使一些孩子不堪重负,过早地出现“厌学情绪”。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孩子最基础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过早地失去了平衡,使孩子的发展缺乏后劲儿。今天我们共同来反思我们的教育,越来越体会到,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为孩子走向成功人生奠定基础的。在“人之初”的这一阶段,究竟什么是孩子的“必修课”?什么样的能力是能够支持孩子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事实证明,好习惯的养成,能使孩子受益终身。

迈好人生第一步,是所有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期望。而良好习惯的培养就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良好的生活习惯

按时起居、定时进餐、合理膳食、积极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没有健康,孩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试想,如果没有健康作保障,那么人的一切能力都将归为零。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要注意他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要营造科学的生活环境,理性地对待孩子的需求。包括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科学搭配孩子的饮食,避免孩子偏食、挑食,倡导喝白开水,禁止吃滋补品等等。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极为重要的。积极的锻炼与合理的膳食是孩子健康的物质保障。家长要避免过度保护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这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生存发展的基础。

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文明、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行为举止,与人和周围事物良好相处的行为方式,做事专心,有始有终……

未来社会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良好行为习惯是高质量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研究和事实都表明,决定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如做事有条不紊、诚实守信、细心、耐心、恒心等优秀的品质,而这些都源于最初步的习惯的养成。可以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孩子学会做人的基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成人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十分重要。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建立和养成的。坚持严格要求、始终如一是十分必要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石,喜欢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是他们未来创新的基本素养。从孩子长久发展的利益考虑,我们不可忽视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喜欢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提问、喜欢探索、关注周围生活的变化……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从表面上看,它不如识几个字、背几首诗那样立竿见影,但孩子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为他今后的学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具有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关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再聪明的孩子在困难面前也会半途而废。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自主发展的动力,没有动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甚至会影响到孩子潜力的开发。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有好的环境。孩子爱学习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小看家庭教育的力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必须从家长做起。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就要做到专心做事;让孩子喜欢阅读,家长除了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还要身体力行,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孩子做事有始有终,家长做事就不能轻易放弃,虎头蛇尾。总之,家长是孩子的一面旗帜,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成人必须要“从我做起”。

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主要包括礼貌待人、尊重他人、能够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关系着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形成,这也是未来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人的发展是受限制的。从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十分重要。要让孩子在祥和的人际环境下大胆地与人交往;成人要积极鼓励孩子,为孩子创造机会和条件,避免空洞的说教或越俎代庖;建立孩子的自信,教会幼儿简单的交往技巧……

学前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父母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良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一旦被忽略,不良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克服不良习惯需要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养成良好习惯应该成为孩子“基础教育”的重要一课。

事实证明,人的成功取决于人的能力,而人的能力来自于习惯的养成。只要我们抓住这个根本,孩子未来的发展一定是理想的。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总之,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掌握好具体的方法,好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让孩子健康成长。

培养幼儿好习惯的益处


许多的家长们都想要孩子有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却很有家长想着能够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其实孩子的一生最重要的并不是拥有多高的分数,相信看完以上的文章家长们就会明了!

小习惯成就大未来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到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从小家长和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早教网

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访谈过200名高考状元,他认为这些状元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总结高考状元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六个秘诀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水平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

从小养成讲秩序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有一个学生长大后当了编辑,他说:“生活有秩序为我帮了大忙,我桌上稿子很多,我都严格分类,采用的、不用的、需我本人修改的,从不混淆。每当我改稿时,思维很紧张,遇到流汗、流鼻涕时,很自然地就用左手从左下衣兜里掏出手绢。由于这是定型性行为,我拿手绢根本不用动脑子,所以没打断我的思路,不用我停笔,节约了大量时间。”他说,“这都要感谢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帮我养成的好习惯。”

习惯可以主宰人生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几个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几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老板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甚至还有人说话带脏字、随地吐痰。几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惊大惑:“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习惯不好的人。”年轻人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更谈不上习惯养成。

相反有个事例,一个孩子去报考外企,主考官认为他知识上有些欠缺,告诉他另谋出路。这个孩子临走时,一按椅子,被椅子上露出的钉子尖扎破了手。他并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话,而是顺手用主考官桌上的镇尺把钉子敲回去,然后礼貌地走了。走不多远,主考官派人把他找回来说你被录取了。录取的原因是他有好习惯,有“眼力架”。

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独占鳌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习惯呢?那时福特刚从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很自然地弯腰把它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福特应聘业务员的成功,看上去很偶然,但实际上却是必然的。他那下意识的动作是他良好习惯的体现,正是这种良好习惯成就了他的事业。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是大家熟知的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觉得,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他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早期教育

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不是听其口若悬河的语言,而是看其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几个事例说明,习惯不同,人的机遇就不同。

好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培养良好习惯还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有的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人见人爱;有的孩子流里流气,人见人烦。孩子养成不良习惯贻害无穷,坏习惯就像病魔缠身一样,使你成为坏习惯的奴隶。总之,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作为父母,努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本网站小编总结: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可以使其一生都受益,因此做为家长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金钱,而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敬请家长们更多的思考有关此方面的问题!

如何培养宝宝吃饭好习惯?


为了让宝宝能够营养均衡,健康成长,家长们真是煞费苦心,变着花样准备一日三餐,生怕宝宝不爱吃、吃不多。补铁、补锌、补钙更是一个不能少,可是为什么宝宝还是挑三拣四、不爱吃饭?家有“挑食/厌食宝宝”如何是好?

一、宝宝为什么不爱吃饭

1.喂养不当

母乳是4个月以前婴儿最好的营养品,4个月以上的婴儿,母乳的营养成分就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了。所以4~6个月后必须逐渐增加辅食直至断奶,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婴儿的咀嚼能力,利于从流食过渡到半流食、直到固体食物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如果辅食添加不及时,孩子到了该断奶的年龄还没有能力进食乳类以外的食品,就会影响孩子咀嚼功能的发育,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进食兴趣。

2.食物不合口味

孩子是一天一小变,三、五天一大变,如果食物一成不变,就不能满足宝宝的生理或心理需求。举个例子:宝宝六个月开始吃稀粥,如果到了一岁还是餐餐吃粥,那宝宝一定拒绝吃饭。这时妈妈就得思考是不是宝宝已经不满足吃软和烂的东西了,那么你就要开始给宝宝吃一些烂饭。

另外,六个月以后,你把鱼肉和菜垛烂,把它们和在粥里给宝宝吃,如果一岁以后宝宝不吃了,是不是在提醒你,宝宝要像大人一样饭、菜分开吃了,那么你就尝试炒一道菜给宝宝拌着烂饭或粥吃,让他/她知道炒菜的味道比白灼的味道好多了。

其次,宝宝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他们的喜好可以反映他身体的需要。

记得要什么都给宝宝吃,不然将来孩子容易偏食,也容易营养不良。饭、粥、面、包子、饺子、鸡鸭鱼肉、青菜水果都要给宝宝吃,开始一点点,从软到硬,从少到多,慢慢让孩子适应。做的方法从白灼,到炒、拌,调味料从只有盐到添油加醋。再花点心思,把包子做成小动物的形状,把菜泥做成星星、月亮的形状。这样宝宝才有吃东西的欲望。

3.强迫喂养,造成厌食

要知道宝宝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吃饭时分心是难免的。而一些大人为了让宝宝好好吃饭,或者顺利地吃完一顿饭,常常用哄骗、让宝宝玩玩具、看电视等手段,殊不知这是最容易引起宝宝厌食的原因。看到孩子的厌食,父母则会更加焦虑,就用更加坚决的手段强迫孩子进食,使厌食更加严重。事实上,临床上很多矮小幼儿就是由于父母强迫喂养、长期厌食所致。

4.饮食不规律,没有饥饿感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饮食习惯听之任之,无论什么时候,孩子想吃东西就给他吃,孩子喜欢吃什么就给他买什么。有的家长把零食作为哄孩子的工具,哭了、闹了就给点儿吃的。有的则把食物作为体现母爱和父爱的惟一内容,总怕孩子饿着,于是零食不断。这样导致一些儿童吃过多的甜食、水果糖、冰激凌等含糖较多的零食,胃总处于“工作”状态而没有足够的食物排空时间,处于不饥饿的状态,于是稚嫩的胃就会没有饥饿感,孩子自然会食欲不佳。

5.消化不良,积食

一岁后的宝宝,消化系统正处在食物转型期,易发生消化不良,导致积食。一旦积食,宝宝会吃不下饭,大人也不要强迫宝宝吃,而是有针对性的给予调理。

6.缺锌

临床发现,厌食、异嗜癖与体内缺锌有关。通过检查发现,锌含量低于正常值的孩子,其味觉比健康儿童差,而味觉敏感度的下降会造成食欲减退。

7.父母挑食对孩子造成影响

有些父母爱挑选那些他们认为最好的最有营养的食品给孩子吃,这种挑挑拣拣的做法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自然就会趋向于那些所谓好的食品,而对所谓不好吃却又含丰富营养的食物,就少吃,甚至不吃。

二、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1.大人本身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

2.固定的开饭时刻

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3.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促进孩子的食欲

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若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5.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

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图案可爱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与孩子一起选购更能达到好效果。

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变化

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父母可以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单纯的米饭、面条。例如:有时以马铃薯当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拥有一顿既营养又丰盛的餐点。

7.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

例如:上市场买菜、帮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询问孩子的意见,请孩子协助您一起做饭,孩子不但能有参与感,同时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样步骤,进而更喜爱吃饭这件事。

8.为吃饭增添趣味性

家长可以把饭菜童话化,把各种菜用动画人物代替,引起孩子的兴趣,把吃饭吃成一场童话故事。比如吃胡萝卜,可以说这个胡萝卜是小兔子的,小兔子想请你吃胡萝卜,吃了胡萝卜就是小兔子的好朋友哦,让孩子觉得吃饭也是很有意思的,以此类推,让孩子吃得更多。

三、培养宝宝吃饭的好习惯避免这么做

为了让宝宝养成好的吃饭习惯,家长要避免这么做:

1.家中存放过多的零食

如果孩子无时无刻都在吃零食,一到应该吃饭的时间,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饭,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

2.放任孩子边吃边玩

孩子边吃边玩的结果,便会延长吃饭的时间,等到下一顿吃饭的时刻到了,宝宝却因此而还不饿,当然就不肯乖乖地坐下来吃饭了。

3.不愉快地吃饭时刻

许多的职业父母在自己赶着去上班或是工作忙碌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要求宝宝吃快一点,如此便会使孩子对“吃饭”这件事产生不愉快的经验,因而排斥吃饭。

4.以利诱的方式对待

父母如果以利诱的方式叫孩子吃饭,久而久之,便会让孩子以“吃饭”这件事当作交换条件,造成孩子成就的价值观。

相关推荐